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三國演義的故事情節【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5W

三國演義的故事情節【多篇】

國演義故事梗概 篇一

《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四大名著之一,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説,是歷史演義小説的經典之作。一共分為三十二回。

小説講述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將近百年的歷史故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在北方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殲滅袁紹、袁術之後,統一了黃河流域,佔據了中原地帶,劉備在請得諸葛亮出山之後,聯吳抗曹。赤壁之戰後佔領西川全境,而孫權佔領江東六郡八十一州,自此之後,魏吳蜀三國崛起,三足鼎立之勢形成。

在三國戰局拉開後,孫權趁關羽和曹兵交戰之時,一舉奪下荊州。曹操死後,其子曹丕廢漢自立,建立魏國。劉備為報關羽之仇,親征江東,被陸遜打敗作文,病死於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諸葛亮七擒孟獲之後,穩定了後方,繼而討伐魏國,但均以失敗告終,不幸病死在軍中。他死後,姜維先後帶兵九伐中原,均無功而返。最後,魏國先滅蜀,後滅吳,改國號西晉,三分天下至此重歸統一。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章節是諸葛亮七擒孟獲。在這一節中充分體現出諸葛亮的智慧和果斷,無論是從實戰,還是心理戰術上,都體現出諸葛亮的深思熟慮。自古以來,都是勝者為王,為了蜀國的長遠利益,諸葛亮就用七擒孟獲收復了孟獲。

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知道此道理,從小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志向,要走一步,看十步,規劃好我們的人生,不斷的向着理想努力奮鬥。

國演義的故事情節 篇二

得隴望蜀的故事

東漢初年,有兩個反對光武帝的地方勢力,一個是割據巴蜀的公孫述,一個是稱霸隴西(今甘肅東部)的隗囂。公元32年,大將軍岑彭隨光武帝親征隴西的隗囂,將隗囂圍困在西域,把公孫述的援兵也包圍了起來。光武帝見一時攻破不了城池,就留了一封詔書給岑彭,自己先回京城去了。岑彭接到詔書一看,上面寫着:如果攻佔了隴地兩城,便可率軍攻打蜀地的公孫述。人總是不知足的,我也一樣,已經得到隴地,又希望得到蜀地。

雖然得隴望蜀的典故最早發生在劉秀身上,然而在《三國演義》中也有這樣一段和這個成語相關的故事:

“……曹操已得東川,主簿司馬懿進曰:“劉備以詐力取劉璋,蜀人尚未歸心。今主公已得漢中,益州震動。可速進兵攻之,勢必瓦解。智者貴於乘時,時不可失也。”曹操歎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耶?”劉曄曰:“司馬仲達之言是也。若少遲緩,諸葛亮明於治國而為相,關、張等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守關隘,不可犯矣。”操曰:“士卒遠涉勞苦,且宜存恤。”……”

還記得應該是國小四年級的時候,翻的是連環畫版的演義。看到這一節後不禁沾沾自喜自己又學到一個新成語,但同時總覺得用在這個地方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卻又説不上來。現在想來大概是因為那時印象中的曹操是白臉,一個反面人物,那麼他怎麼會不復望蜀,不貪心呢?

我起初給曹操找的解釋是他怕陷入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益州。幾乎就在這個想法產生的那一刻,它立即被我否定了。原因上面司馬懿和劉曄已經替我解釋了。

那麼就是因為戰線太長,因為襄樊和合肥戰場的壓力了。但這也是不成立的。襄陽曹仁,合肥張遼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將才,而且當時這兩線的戰事並不是那麼吃緊。再説有滿寵李典等人的協助和“賊來乃發。”的木夾的指點,即便是逍遙津這樣的會戰,堅守到救兵到來也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只能是曹操老了。這裏的老不是指年齡,不是老驥伏櫪那個老,而是一種在於內心的滄桑,厭倦和疲憊。連年的征戰特別是赤壁戰後破馬超滅張魯這幾年這幾仗,那顆曾經不已的壯心裏的烈火漸漸熄滅了。是的,曹操的心已經老了,沒有了如日中天的氣勢與激情,論英雄的豪情,觀滄海的壯志,賦赤壁的雄心,到如今都只剩下了一抹晚照。

逍遙津戰後,錯過了平西川最好機會的曹操同眾官議曰:“此時可收西川否?”劉曄曰:“今蜀中稍定,已有提備,不可擊也。不如撤兵去救合肥之急,就下江南。”於是只有退兵,留夏侯淵,張頜守漢中。

空城www本站uawen.本站cn計

諸葛亮由於錯用了馬謖,致使街亭失守。司馬懿親率十五萬大軍,已向西城撲來,而且馬上就要到了。這時,諸葛亮身邊只剩下一些文官,連一員武將也沒有。根本無法作戰。

諸葛亮稍一沉吟,計上心頭,他披上一件寬大長衫,戴一頂便帽,登上城樓,賃着樓上欄杆端端正正地坐下,點燃香。然後,虛望前方,安然自得彈起琴來。

司馬懿來到城下看了許久,聽了很長時間,無論從對方人物的表情動作還是諸葛亮所彈出的琴聲中,都看不出絲毫破綻。

其子和其他將士紛紛要求進兵攻城。可司馬懿凝然不動,仍靜靜諦聽。忽然他神色一變,露出緊張模樣,忙下令:“後隊改作前鋒,先鋒變為後隊,馬上撤退!”

西城中的諸葛亮,見司馬懿帶兵疾忙退去,輕輕長吁一口氣,用手拭了額上的冷汗,笑了起來。司馬懿得知中計後不覺由衷歎贊:“諸葛孔明之才,我不如也!”

草船借箭

東吳與劉備聯合抗曹,周瑜命諸葛亮十日內製作十萬支箭。諸葛亮説只擊需三日,並立下軍令狀。魯肅來見諸葛亮,第一天不見動靜,第二天也不動。第三天四更時分,諸葛亮密請魯肅到船上。

同時,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好,向曹營進發。此時,江上大霧迷漫,對面看不見人。五更時分,船隻接近曹營。諸葛亮讓軍士們在船上擂鼓吶喊,裝作周瑜來偷襲。

無奈江上霧大看不清楚,曹操只好調三千弓箭手向船上射箭。待草人身上密密地插滿了箭,天已放亮,諸葛亮下令收船。軍士們高喊着:“謝謝曹丞相的箭。”高高興興地往回走了。回營後,把箭取下,十萬有餘。

智取陳倉的故事

諸葛亮第二次上表伐魏國,領精兵三十萬奔陳倉道口而來。陳倉口守將郝昭有勇有謀,更得大將王雙相助,諸葛亮造雲梯,制衝車,填城壕,掘地道,強力攻城,但所有能用上的辦法幾乎都用上了,陳倉口還是久攻不下。諸葛亮鬱悶至極,一時無措,無奈問計姜維。姜維仔細分析了陳倉城池堅固,兼守將郝昭堅持防禦戰,防禦工事牢固,更得王雙相助,認為不能硬攻,只能智取。於是建議諸葛亮暫停攻城,派大將依山傍水下寨固守,分兵把守關隘要道防止敵方從街亭進攻,自己派人獻書詐降魏國大都督曹真,暗裏襲擊曹軍大本營祁山。曹真中計,損失兵折將,於是祁山攻克。祁山一克,攻克陳倉口指日可待。

如嚼雞肋的故事

曹操出兵漢中時,本來企圖進攻劉備,可是駐入漢中後,估計情勢,卻又發覺很多不利,進既不能,守也不便,想撤退,又怕於面子不好看。正在猶豫,恰巧廚子送進一盤燉雞來,他就一邊吃,一邊繼續盤算。這時,部將夏侯惇來請示夜間的口令,曹操便隨口説了兩個字:“雞肋”。楊修知道了,便叫勤務兵給他收拾行裝。別人問他,他説:“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曹公把漢中當作雞肋,他覺得留在這裏沒有什麼味道,所以要回去了。”不久,曹操果然下令班師還朝。

後來,人們就借“雞肋”來比喻乏味,説是“如嚼雞肋”,或“味如雞肋”。

雞肋:雞的肋骨。比喻對事情的興趣不大或少有實惠。

趙子龍單騎救主

新野一戰,劉備以少勝多打敗曹操,曹操引五十萬大軍前來報仇。慌亂中,趙雲發現不見了劉備,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騎,又殺**軍中尋找。趙雲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找到糜夫人母子。

趁趙雲不注意跳井身亡,這時曹兵殺來,趙雲含淚推倒土牆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衝。曹將殺來,趙雲力戰眾將,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觀戰的曹操見趙雲勢不可擋。

之後,曹軍蜂擁而來,張飛在長阪坡誤解趙雲已經降曹,後經解釋解去疑惑。張飛獨擋曹軍,命手下在橋後砍倒樹木綁在馬後往來奔馳作疑兵之計,飛在橋上乃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

曹軍聞之,盡皆股慄。曹操急令去其傘蓋,回顧左右曰:“我向曾聞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言未已,張飛睜目又喝曰:“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概,頗有退心。

飛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操便回馬而走。於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後關羽從江夏借到兵馬,殺退曹兵,又得孔明起夏口軍前來接應,劉備突出了重圍。

木門道張郃中計

在諸葛亮五出祁山的時候,諸葛亮用裝神弄鬼之計割取了隴上的麥子,以充軍糧,又在滷城(今甘肅天水西南)伏擊了司馬懿,並大敗魏的西涼援兵。但是駐守永安(今四川奉節)、負責供應大軍糧草的李嚴,卻因軍糧籌措不好,害怕諸葛亮怪罪,就假造了東吳要進攻蜀國的消息,派人送給諸葛亮。諸葛亮得到報告後,很是吃驚,為避免被東吳抄了大本營,他下令馬上撤軍回國。他先命駐守祁山大寨的兵馬退回西川,然後又令楊儀、馬忠領兵在劍閣(今四川劍閣北)和木門道(今甘肅天水西南)兩處埋伏,約定炮聲為號,塞斷道路,兩下夾擊追兵,又令魏延、關興引兵斷後,又在滷城虛設旗號,然後大軍向木門道撤退。

當巡哨兵把蜀軍撤退的情況報告給司馬懿時,司馬懿高興地説:現在諸葛亮已經撤退,誰敢去追司馬懿手下大將張郃要求領兵追擊,但司馬懿卻説:你性子太急躁,不能讓你去。張郃不服地説:都督出兵之時,已命我為先鋒。現在正是殺敵立功之時,你卻又不用我了,我不知這是什麼原因司馬懿説:蜀軍現在撤退,一定會在險阻之處設下埋伏,只有十分仔細的人,才可以去追擊他們。張郃又説:這點我也曉得,請都督不必掛慮。司馬懿只得説:這是你自己要去的,到時可不要追悔。張郃奮然説:大丈夫理當捨身報國,我雖萬死也不會悔恨。司馬懿無法,只好説:你既然堅持要去,那就帶領五千兵馬先行,再讓魏平率二萬部隊押後,以防埋伏,我再率三千人在後面接應。

出言不遜的故事

漢獻帝建安五年,曹操親率精兵攻打袁紹的糧倉烏巢,袁紹不聽大將張郃的援糧倉守軍的建議,採用謀士郭圖的取曹大本營的建議,結果兵敗,郭圖藉機誣陷張郃對袁紹出言不遜,造成張郃投奔曹操,助曹統一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