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淺談連詞“所以”的形成過程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W

摘要:“所以”在上古時期是兩個詞,後來卻逐漸結合變為現代漢語的連詞,這個過程漫長而奇妙,學術界關於“所以”的文章頗多,且都各有創見。筆者參閲了中國知網上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發表的關於現代漢語連詞“所以”是如何轉化而來的,本文分析並總結了學者們的觀點。分為以下幾個問題分別是1.連詞“所以”的來源;2. 連詞“所以”產生的時代;3. 連詞“所以”產生的條件(標準)。

淺談連詞“所以”的形成過程

關鍵詞:所以;來源;時代;條件

一,連詞“所以”的來源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爭論的焦點大多集中於“所以”作為連詞是何時產生的,後來有人就將討論集中在“所以”作為介詞結構是如何轉變為連詞,具體到“所”“以”“所以”“之所以”各自的發展和虛化。

下面幾篇文章是筆者在知網上搜到的發表在各種語言學期刊或者學報上的文章,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如下:

王興才(2000)在《“所以” 説略》中介紹了由名詞“所”和動詞“以”演變虛化凝結成固定結構“所以”在先秦作品中的類型意義和用法,先秦時期的介詞結構“所以”發展到現代漢語裏用作連詞的演變原因和過程以及“所以”用作介詞結構和用作連詞的區別。

張治(2003)在《“所以”凝固成詞的途徑———由介詞結構到連詞的過程探討》中人探究“所以”轉變的途徑與語法化有着密切的關係,應從多視角來考察這一問題。它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內部途徑和外部途徑。內部是“所”和“以”本身各自的虛化、詞義變化;外部是從整個句子來看,即“所以”在句中由於句法位置的改變和語境的影響導致的重新分析。

蔣海莉(2006)在《試析“所以”的詞彙化路程》中認為連詞“所以”是由介詞結構逐步虛化而來的“, 所以”嬗變為連詞的過程,有其內部因素的作用,即“所”、“以”、“所以”的虛化。同時,漢語雙音化趨勢、語言線性特點、詞義演變以及移位成為詞彙化不可缺少的外部因素。

陳珺(2007)在《“所以”虛化為連詞的過程考察》認為“所以”在上古時期是兩個詞:“以”是表示工具的介詞,“所”是助詞。“所以”發展到可以表示原因的時候,“以”的介詞功能日漸弱化,與後面成分的聯繫變得鬆弛,而與“所”意義日漸凝固為表“原因”的意思。當“所以”出現在後續句而主語省略時,“所以”的作用就更加虛化了。等到“所以”可以出現在主語之前,它就正式成為連詞了。

陳默(2009)在《“所以”語法化初探》中認為在上古漢語中,“所以”是一個介詞結構,是由代詞“所”加介詞“以”組成,再與後面的動詞或動詞短語組合來説明動詞行為產生的原因。但其在後來虛化成一個因果連詞。據此本文在語言歷時比較的基礎上對“所以”的語法化現象進行初步的探索。

綜合以上文章就基本可以把問題説得清楚,總的來説連詞“所以”的產生來自多方面的原因,內部原因是“所”和“以”本身各自的虛化、詞義變化;“所”最早應該是一個名詞,當作處所講,“無所不知”在第一階段理解為無所║不知即沒地方不懂,在第二階段理解為無║所不知由所與不知構成所字詞組作無的賓語即沒不懂的地方,很顯然第二階段分段改了造成一個後果“所”的修飾語在後頭,沒不懂的地方引申成沒不懂的事情“所”就虛化成虛位代詞了,“所”後也可跟介詞,這時所指代的便是介詞賓語所標誌的事物。“以”最早應是一個動詞,到了西周,隨着“以”的使用範圍進一步擴大,其賓語往往是不能帶領的事物。“以”的意義自然虛化,加上“以”字結構有時用在另一動詞的後面也是促使“以”的意義虛化的條件。在這種環境中動詞“以”於是就虛化為介詞了,春秋戰國時期“以”已完成其虛化過程,更多地用作介詞此時的介詞以用法非常靈活它帶上

賓語構成的介賓詞組,既可以置於動詞前也可以放在動詞之後而以所帶的賓語其位置在“以”前後均可出現,同時“以”也經常同許多別的詞語組成固定結構用作修飾成分或連接成分,這就為虛化代詞“所”與介詞“以”的結合提供了前提和契機。

用表格來描述更形象:

復指

詞性

語境

與VP 的關係

譯法

代詞

所字結構

判斷句(前半部分或後半部分)

介詞

以與VP 關係較緊的

原因

復指(實指)

介詞詞組

判斷句的後半部分

介詞(有向連詞發展的趨勢)

以與VP 逐漸分開

因為這個而....

虛指

連詞

因果複句的後一分句

連詞性語素成分

所以只起關聯作用,與整個後分句關聯

因此

外部原因是從整個句子來看,即“所以”在句中由於句法位置的改變和語境的影響導致的重新分析,同時,漢語雙音化趨勢、語言線性特點、詞義演變以及移位成為詞彙化不可缺少的外部因素。

二.連詞“所以”產生的時代

較早的看法有,王力先生(1980)最早指出,“到了唐代,‘所以’就完全變為連詞⋯”。後來,又修改了這一看法:“大約從晉代開始有的”。

劉冠羣先生(1980)以劉鰓《文心雕龍· 明詩》中“ 而辭人遨翰, 莫見五言, 所呀李陵、扭婕好見疑於後代也”,為據, 認為產生於南朝。

潘榮生先生(1982)以葛洪《抱朴子·內篇· 地真》中“ 人能守一, 一亦守人, 所以白刃無所措其鋭, 百獸無所容其兇, 居敗能成, 在危獨安也” 為例, 認為產生於晉代。

楊伯峻、何樂士先生(1992)認為,“‘所以’作為一個連詞,則大約是漢以後的事”

王談先生從《黃帝內經》中檢得一例。據此認定,“連詞‘所以’產生的時代可以定在西漢” 。但王魁偉先生認為,《黃帝內經》已經唐代王冰等人“遷移”、“加字”,作為西漢時的語料,不一定可靠”。

甘子斂(1991) 以《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夫四時陰陽者, 萬物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以從其根, 故與萬物浮沉於生長之門” 這個句子, 按照“所以’,一詞的上述例證用法,‘可以認為連詞“所以” 於漢代已出現了。

陳秀蘭(1998)從漢譯佛經中找到幾條新語料,認為“ 所以” 一詞的上述用法在漢魏之際已經產生, 見於漢魏佛經。指出.“在東漢、三國時,因果連詞‘所以’已經出現”。

也有將年代提前到先秦者。如楚永安先生曾經提到,“所以”用作連詞,“這種用法在先秦已露端倪” 惜一筆帶過.未舉書證。《漢語大詞典》在“所以”作因果連詞的用法下,舉《苟子·哀公》“君不此問.而問舜冠,所以不對也”為最早書證 。如朱城 (2000)《連詞“所以”產生的時代》一文指出,因果連詞所以”始於先秦;同時提出了確認“所以”為因果連詞的原則和標準。

之所以出現這麼多種説法是因為僅僅從意義上着手,很難確認哪個是連詞,哪個是介詞詞組,因為漢語本身就是非形態的分析型語言,沒有明顯的形態標記。再加上表示緣由的“所字結構”中的“所以”與連詞“所以”意義上有交叉,更使得研究者難以分辨清楚。於是後來關於“所以”的研究就轉向為變為連詞的過程。

例如陳默(2009)認為應該綜合“先秦”和“漢魏”這兩種説法,將其連綴起來成為一個整體,站在歷時的角度對“所以”進行分析,這樣既可以避免對時間分界的模糊所產生的爭論,也能清楚的説明問題,在“所以”發展的這一過程中正好符合語法化的一個原則,也就是並存原則。並存原則是指一種語法功能可以同時有幾種語法形式來表示。一種形式出現後,舊形式並不立即消失,新舊形式並存。通過這一原則我們就能很清楚的認識一些關於分期的例證的交叉問題。我們承認“所以”最初是一個介詞結構,也認為它變成真正的連詞是在魏晉時期,但不能説它是在魏晉時期突然出現的,而是有它的淵源的。也就是説“所以”在上古就應該具有作為連詞的萌芽。大體的情況應該是:介詞結構>過渡階段>成熟連詞。

三,連詞“所以”產生的條件(標準)

一直以來關於連詞“所以”產生年代的爭論主要集中在什麼是連詞產生的標準。朱德熙在《語法講義》中有這樣一段論述:“按照漢語的傳統的分析方法,連詞是作為一種語法手段而不是作為結構來看待。”可見“所以”從介詞短語向連詞的轉化也是語法功能的轉化,這也可以説是“所以”在形式上不在句子中擔當成分,只是虛化成一個標誌來連接成分和表達一定的語法關係。

王力先生提出的標準是:“(一)它放在句首;(二)句末沒有‘也’。”又説:“完全變為連詞.它的特徵是‘所以’後面可以有主語”“ ”。王力先生的觀點可謂影響最大、最具代表性者,各家之論述,大致都以此為據。

甘子斂認為辨認“所以” 是不是連詞的主要依據有兩條,首先要看它是否用於表“ 果” 的主謂分句的前面, 同時還要看它在句中是否具有“ 因此” 的意義關係, 否則便將介詞結構“所以” 誤看作因果連詞“所以” 了。如《禮記·樂記》中“然後鍾磐竿瑟以和之, 干鏚旎狄以舞之, 此所以祭先王之廟也, 所以獻酬酉有醉也,所以官序貴賤, 各得其宜也”

朱城質疑王力先生的連詞標準,先秦漢語中,一批表因果關係的連詞(這裏只舉雙音節連詞)如“是以”、“是用”、“是故”、“故是”、“由是”、“因此”、“用是”等等,它們既可用於主語之前,也可置於其後。現代漢浯裏,因果複句中連詞“所以”的位置也是較靈活的,並不一定受上述條件的制約。比如,在結果分句裏,既可以説“我所以不喜歡他”,也可以説“所以我不喜歡他”。他所確定的標準為:(一)用於表結果的分句中,表示結果或結論,具有“是以”、“因此”等語法意義;(二)並非構成“所”字結構,將後一分句轉變成名詞性詞組。根據這樣的標準,他把連詞“所以”初步產生的年代定在先秦。然不少學者認為,“所以”前省略了表復指的主語“此”或“是”。如“桀紂所以滅也”即“(此)桀紂所以滅也”,這就是桀紂滅亡的原因,故“所以”是詞組而不是連詞,那麼就再加上這樣的標準:“所以”前若有“是”、“此”復指上文時,“所以”是詞組;若無,則為因果連詞。

後來學者根據前輩們的連詞標準再進一步總結分析,如王鴻濱在其文中揭示了“所以”變為成熟連詞的原因,也就是當S移位“所以”之後,VP之前,從而形成了“所以+ SVP(也) ”結構,因為SVP可以表達一個完整的陳述意義,已不再需要“所以”將其名詞化,這時“所以”的意義也就開始成熟。再作進一步的分析,就會發現這一結構還可描寫為“( S) +所以+ ( S) +VP + (也) ”。就是説“所以”的前面和後面的S位置都存在着一個隱含成份且它們是同一的,而這一“S”通常為分句的主語。但是這兩個單位只能出現一個或都不出現。當S出現在“所以”之後時,它就作為一個成熟的因果連詞了。但當出現在“所以”的前面或不出現時,也應該做為一個因果連詞,主要的依據我們可以通過語義關係和“( S) +所以+ ( S) +VP + (也) ”中的S為同一性進行推證。

石毓智的重新分析法即一個句法結構內部關係機制的改變一般不會立刻引起表層形式的改變。也就是説“所以”的內部結構在上古向連詞轉化的萌芽階段首先是內部深層結構的變化,也就是“所以”在語義的表達上近似或已經可以分析為連詞,但這一變化並沒有迅速的表現為“所以+ S +VP”結構,而是經歷了一個發展的階段———“所以+VP +也”的形式。

那麼總結上述標準,大體上就可以判斷“所以”在某一句中是屬於連詞,還是介賓結構。

總之,現代漢語中表因果關係的連詞“所以”其演變經歷了較為漫長的時代,先是由名詞“所”和動詞“以”分別虛化演變成具有指代作用的代詞“所”和用法靈活的介詞“以”然後“所以”凝結成固定結構廣泛用於先秦作品及後期作品之中,由於介詞結構“所以”具有解釋原因的作用,於是在魏晉時候就出現了表因果關係的連詞用法,它先在口語中產生,然後在書面作品中不斷出現,並由文言作品的少數逐漸過渡到古白話中普遍使用,與此同時介詞結構“所以”的使用逐漸趨少,以致最終發展到現在,“所以”不再是介詞結構而全部變為了表因果關係的連詞。

參考文獻:

[ 1 ] 劉冠羣. 論先秦以“所以”為連詞的因果敍述句[ J ]. 中國語文, 1980, (6).

[ 2 ] 王鴻濱.《春秋左傳》中“所以”和“是以”試析[ J ]. 商洛師範專科學校學報, 2001, (3) : 24 - 28.

[ 3 ] 魏達純.“所以”在六本古籍中演變考察[ J ]. 古漢語研究, 1998, (2) : 30 - 35.

[ 4 ] 張萬起. 連詞“所以”產生的時代[ J ]. 語文研究, 1984, (4) : 23 - 25.

[ 5 ] 甘子欽. 連詞“所以”產生的時代與條件[ J ].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 1991, (2) : 94 - 95.

[ 6 ] 張治.“所以”凝固成詞的途徑[ J ]. 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3, (5) : 90 - 93.

[ 7 ] 王力. 漢語史稿[M ]. 北京:中華書局, 1980.

[ 8 ] 朱德熙. 語法講義[M ].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2.

[9]陳珺,“所以”虛化為連詞的過程考察,天中學刊[ J ],2007

[10]陳默,“所以”語法化初探[ J ],綿陽師範學院院報,2009

[11]蔣海莉,試析“所以”的詞彙化路程[ J ],2006

[12]王興才,“所以”説略[ J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0

[13]陳子嬌,談《史記》中“所以”的用法[ J ],大慶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4

[14]王巖,先秦時期表結果所以的虛化[ J ],阿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

[15]尹君,《論語》中關於所以的凝固結構和習慣句式[ J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

[16]陳經衞,《呂氏春秋》所以淺析[ J ],唐山師範學院院報,2009

[17]朱城,連詞“所以”產生的時代[ J ],遼寧大學學報,2000

[18]陳秀蘭,也談連詞“所以”產生的時代[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