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從軍行》原文賞析【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W

《從軍行》原文賞析【精品多篇】

《從軍行》原文賞析 篇一

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參考註釋:

①從軍行:樂府舊題,內容多寫軍隊戰爭之事。

②青海:指青海湖。

③雪山:這裏指甘肅省的祁連山。

④穿:磨破。

⑤金甲:戰衣,金屬製的鎧甲。

⑥樓蘭:漢代西域國名,這裏泛指當時騷擾西北邊疆的敵人。

譯文

青海上空的陰雲遮暗了雪山,遙望着遠方的玉門關。塞外的將士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樓蘭城誓不回來。

賞析: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青海湖上空,長雲瀰漫;湖的北面,橫亙着綿延千里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裏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鬥的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一個鳥瞰,一個概括。

為什麼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門關呢?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爭的態勢有關。唐代西、北方的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一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的勢力範圍。

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繫,宜乎在畫面上出現青海與玉關。與其説,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説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面。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複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濛暗淡的景色裏。

第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於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徵,令人宛見“日暮雲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儘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並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鍊中變得更加堅定。

“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詞。上一句把戰鬥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藴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折,二句形成鮮明對比。“黃沙”句儘管寫出了打戰的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沉傷感的。

因此末句並非嗟歎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爭的艱苦、長期的基礎上所發出的更堅定、深沉的誓言,盛唐優秀邊塞詩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的同時,並不迴避戰爭的艱苦,本篇就是一個顯例。可以説,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兩句那種含藴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境描寫。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是王昌齡絕句的一個突出優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

譯文 篇二

邊塞的報警烽火傳到了長安,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

辭別皇宮,將軍手執兵符而去;圍敵攻城,精鋭騎兵勇猛異常。

大雪紛飛,軍旗黯然失色;狂風怒吼,夾雜咚咚戰鼓。

我寧願做個低級軍官為國衝鋒陷陣,也勝過當個白面書生只會雕句尋章。

《從軍行》原文賞析 篇三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賞析

唐代邊塞詩之讀者,往往因為詩中所涉及之地名古今雜舉、空間懸隔而感到困惑。懷疑作者不諳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為之解者亦有之。這首詩就有這種情形。

前兩句提到三個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橫亙廷伸之祁連山脈。青海與玉關東西相距數千裏,卻同在一幅畫面上出現,於是對這兩句就有種種不同之解説。有之説,上句是向前極目,下句是回望故鄉。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關在後,則抒情主人公回望之故鄉該是玉門關西之西域,那不是漢兵,倒成胡兵。另一説,次句即“孤城玉門關遙望”之倒文,而遙望之對象則是“青海長雲暗雪山”,這裏存在兩種誤解:一是把“遙望”解為“遙看”,二是把對西北邊陲地區之概括描寫誤解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見,而前一種誤解即因後一種誤解而生。一、二兩句,不妨設想成次第展現之廣闊地域之畫面:青海湖上空,長雲彌温;湖之北面,橫亙着綿廷千里之隱隱之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之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之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東西數千裏廣闊地域之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鬥之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之一個鳥瞰,一個概括。為什麼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關呢?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爭之態勢有關。唐代西、北方之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度使之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之交通,一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之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之勢力範圍。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整個西北邊陲之景象,而且點出“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之極其重要之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之強敵,正是戍守“孤城”之將士心之所繫,宜乎在畫面上出現青海與玉關。與其説,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説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出來之畫面。這兩句在寫景之同時滲透豐富複雜之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之關注,對自己所擔負之任務之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之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濛暗淡之景色裏。

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之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之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於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是比較抽象之,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西北戰場之特徵,令人宛見“日暮雲沙古戰場”之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之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之壯烈犧牲。但是,金甲儘管磨穿,將士之報國壯志卻並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之磨鍊中變得更加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之將士豪壯之誓言。上一句把戰鬥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藴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黃沙”句儘管寫出戰爭之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之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沉傷感之。因此末句並非嗟歎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爭之艱苦、長期之基礎上所發出之更堅定、深沉之誓言,盛唐優秀邊塞詩之一個重要之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之豪情壯志之同時,並不迴避戰爭之艱苦,本篇就是一個顯例。可以説,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之抒情,正需要有一二兩句那種含藴豐富之大處落墨之環境描寫。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是王昌齡絕句之一個突出優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之體現。

《從軍行》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四

十五從軍行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

翻譯

剛滿十五歲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歲才回來。

路遇一個鄉下的鄰居,問:“我家裏還有什麼人?”

“你家那個地方現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墓。”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裏進出,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

院子里長着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着井台。

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着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註釋

始:才;

歸: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阿:語氣詞,沒有實在意義。

君:你,表示尊敬的稱呼;

遙看:遠遠地望去。

松柏:松樹、柏樹。

冢累累:墳墓一個連着一個。冢,墳墓、高墳。累累,與“壘壘”通,連續不斷的樣子。

狗竇:給狗出入的牆洞。竇,洞穴。

雉:野雞。

中庭:屋前的院子。

旅:旅生,植物未經播種而野生;

旅葵:葵菜,嫩葉可以吃。

舂: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裏搗掉穀子的皮殼或搗碎。

羹:用菜葉做的湯。

一時:一會兒就。

貽:送,贈送。

望:一説為“看”。

沾:滲入。

譯文二

剛滿十五歲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歲才回來。

路上碰到一個鄉下的鄰居,問:“我家裏還有什麼人?”

(他説)“從遠處望去,你家就在那個松柏環繞着的墳墓中。”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裏進出,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

院子里長着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着井台。

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着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鑑賞

《十五從軍徵》,是一首暴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少年從軍65年返回故里時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帶來的苦難。也同時説明了作者討厭戰爭,渴望和平,關心勞動人民。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主人公的思想脈絡由六十五年的征戰生活進入邈邈曠野、漫漫古道,對親人家園的現狀由茫然無際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詢問,讀者由開頭兩句詩展開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頭問話聲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誰”的追問,推出了作品的聚光點——家。六十五年了,豈敢奢望家人安然無恙、親人健在?能有一二倖存者已是不幸中之萬幸了。所以他只問,家中還有誰僥倖苟活人世呢?可是,“鄉里人”的回答卻如站在雪地裏澆下的一盆冰水:“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這**的年月,我的親人們竟無一倖存者?多少年來積壓心底的感情,向誰傾訴、向誰表達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壘壘墳冢嗎?那,就是我的家嗎?不,不,不可能!

擺在他面前的現實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遙看到近見,滿眼更加荒涼悽楚的景象。作者沒説室空無人,而是抓住野兔見人鑽進家畜窩中自以為得所,野雞驚飛落到屋內樑上自以為安的情景;作者沒有直書庭園荒蕪雜亂,只攝取了井邊、中庭隨意生長的葵菜和穀物兩個“鏡頭”,人去屋空,人亡園荒,更其形象,倍傷人心神。一個風塵僕僕的老人,站在曾經炊火融融、庭園整潔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無一親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還不堪十倍、百倍……這是怎樣一種情境,將掀起讀者怎樣的感情波瀾呢?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門,向東方看去,他也許還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誰?看到了什麼呢?他也許看到了久別的親人?也許什麼也沒有看到。他茫然地從幻想中走出來,低聲哭了起來 “淚落沾我衣”五個字,飽和了多麼豐富、多麼深厚、多麼沉痛的感情內涵啊! 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襯的敍寫,把作品的主題和藝術水平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還是全家唯一的倖存者,那些沒有服兵役的親人們,墳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見他們生前貧寒悽苦的生活還不如每時每刻都可能犧牲的士卒;作品具體寫的是主人公為國征戰六十五載卻有家歸不得,等到歸時卻又無家可歸的不幸遭遇和慘痛心情,而他的不幸與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進靜默、暗濕、冰冷的墳墓的親人們相比,他又是“幸運者”了。作品就不僅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惡,不僅僅表現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當時整個社會現實的黑暗,表現了比個人不幸更深廣的全體人民的不幸和社會的凋敝、時代的**,

他向遠方望去,難道自己的祖國裏,只有自己一家是這樣的嗎?

創作背景

《十五從軍徵》是一首揭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感憤,催人泣下。當時繁複的兵役使得那個時代充滿了小人物的心酸和無奈。沒有馬革裹屍,卻也垂垂而暮。

鑑賞二

《十五從軍徵》是一首敍事詩,描繪了一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情景。揭露了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百感交集,催人泣下。

作品開篇不同凡響:“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兩句,直言老兵“十五”歲從軍,“八十”歲方回,看似平淡無奇,像不經意間道來,實卻耐人尋味,頗見功力。他“十五從軍徵”,奔赴何處,詩中未作説明;其軍旅生活如何,戰況怎樣,詩中也均未交代。這就給讀者留下眾多想象的空間。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他“從軍徵”,系出於戰事,一去就是數十年。“八十”與“十五”相對照,突出其“從軍徵”時間之久;“始得歸”與“從軍徵”相呼應,則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來。八十歲是虛寫,寫出從軍時間之長,兵役的繁重。

正因為“十五”從軍,“八十”方回,其間數十年與家人失去聯繫,對家中情況一無所知,老兵才急切地想知道家中的情況,於是,這也就極其自然地引出下文——老兵在歸鄉途中與鄉里人的對話。唐代詩人宋之問的詩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反映其在久別家鄉之後、返鄉途中的矛盾心理,與此詩筆法有別,卻殊途同歸。宋之問的詩句是曲筆寫其返鄉途中想了解家中情況的迫切願望,而此詩則是直言之。二者均表現了久別家鄉的返鄉之人的真實情感。此詩中“鄉里人”的回答很巧妙,沒有明言直説老兵家中還有誰,而只是用手指着遠處長滿松柏的眾多的高墳説:“那兒就是您的家。”言下之意就是:“您的家中已無他人了。”其實,“鄉里人”這樣回答,是不忍心道明真相,怕老兵一下子承受不了家敗人亡的痛楚。如此着墨,顯然是以哀景寫哀情,也與下文相呼應。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主人公的思想脈絡由六十五年的征戰生活進入邈邈曠野、漫漫古道,對親人家園的現狀由茫然無際的想象到急切的、盼知又怕知的詢問。同沒有詳述主人公六十五年的征戰生活一樣,作品也省去了對他餐風宿露、匆匆趕路、與鄉親邂逅相遇的驚喜的描摹,一句“家中有阿誰”的追問,推出了作品的聚光點——家。“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六十五年了,豈敢奢望闔家無恙、親人健在。能有一二倖存者已是不幸中之萬幸了。所以他只問,家中還有誰僥倖苟活人世。可是,“鄉里人”的回答卻如站在冰天雪地裏當頭澆下的一盆冰凌未澌的水:“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這**的年月,我可親可愛的親人們啊,竟無一倖存者。滿懷希望,滿腹衷情,六十五年的風霜雨雪,六十五年積壓心底的感情,不能向別人傾訴、表達。

擺在他面前的現實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遙看到近見,滿眼更加荒涼悽楚的景象。作者沒説室空無人,而是抓住野兔見人鑽進家畜窩中自以為得所,野雞驚飛落到屋內樑上自以為安的情景;老兵沒有直書庭園荒蕪雜亂,只攝取了井邊、中庭隨意生長的葵菜和穀物兩個“鏡頭”,人去屋空,人亡園荒,更其形象,倍傷人心神。一個風塵僕僕的老人,站在曾經炊火融融、庭園整潔的“家”的面前,孑然一身,形影煢煢,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無一親人相迎的家,竟然比想象的還不堪十倍、百倍……作者沒有直接抒寫渲染感情,作品卻收到比直接抒情更強烈的抒情效果。

有些迷濛、有些渾噩、有些悽愴的老人,像對“松柏冢累累”不聞不見一樣,對荒涼的家園的感觸也變得麻木了。於是,他默默無言地舂去成熟的穀子的皮殼,採下冬葵嫩嫩的葉子。而當飯熟羹沸時,他才恍然想起不知該給誰吃。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門,向東方看去,他也許還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誰,看到了什麼,也許看到了久別的親人,也許什麼也沒有看。他茫然地從幻想中走出來,潸然淚下。他已不能象年輕人那樣嚎啕大哭,只有那凝聚着六十五年的艱辛、六十五年的思念、六十五年的盼待、六十五年的沙場風塵、六十五年人世滄桑的老淚,撲簌簌落到滿布征塵的衣襟上。“淚落沾我衣”五個字,飽和了豐富、深厚、沉痛的感情內涵。詩至結尾,作者、讀者的感情濃度都達到了頂點。

全詩突出寫了“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的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劃了“家”的形象,同時只寫了一筆的“鄉里人”的形象也很鮮明。飽經風霜、蒼老惶切的老人,無須顧忌、直言不諱的鄉親,衰草古柏荒墳的家園,共同構成了一幅真實動人的具有社會意義的主題的畫面,典型地反映了漢代社會現實的一個側面。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襯的敍寫,把作品的主題和藝術水平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還是全家唯一的倖存者,那些沒有服兵役的親人們,墳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見他們生前貧寒悽苦的生活還不如每時每刻都可能犧牲的士卒;作品具體寫的是主人公為國征戰六十五載卻有家歸不得,等到歸時卻又無家可歸的不幸遭遇和慘痛心情,而他的不幸與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進靜默、暗濕、冰冷的墳墓的親人們相比,他又是“幸運者”了。這樣,作品就不僅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惡,不僅僅表現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當時整個社會現實的黑暗,表現了比個人不幸更深廣的全體人民的不幸和社會的凋敝、時代的**,使作品的主題得到了昇華。全詩寫得既含藴簡潔,又深湛凝重,內容的取捨剪裁,結構的佈置安排,都恰到好處,獨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主旨盡在言與不言中、意境深遠、韻味綿長的藝術效果。

兔從”四句承接上文加以描繪。老兵到家後所目睹的景象是:兔子從狗洞進進出出,野雞在樑上飛來飛去;庭院中長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長出了“旅葵”。“兔”與“雉”(野雞),均系動物,一在“狗竇”(下方),一在“樑上”(上方);“旅谷”、“旅葵”,均系未經種植而自生自長的植物,一在“中庭”(庭院中),一在“井上”(井台上)。這些處於不同方位的動、植物在這裏構成的是一幅悲涼的景象。造成這一景象的直接原因是老兵家中無人。而其家中無人,又是誰造成的。對此,詩未明言,這又給了讀者想象的空間。這幾句詩仍然是以哀景寫哀情,以悲涼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而更令老兵悲哀的還在於:他以“旅谷”煮飯,以“旅葵”做羹,未用多少時間就做好了,卻不知道將飯與羹送給誰,也即無親人與之共享了。這正是“舂穀”四句所表現的。老兵孤身一人回家,家中也無親人了,到頭來還是他孤身一人。這不僅照應了上文——鄉里人的答話與老兵返家後所看到的景象,而且繼續以哀景寫哀情。

詩的最後兩句於對老兵的動作描繪中進一步抒發老兵心中的悲哀。這裏,突出老兵出門張望(“出門東向看”)與老淚縱橫(“淚落沾我衣”)這一細節,將舉目無親、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將其悲痛欲絕的茫然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悲慘的遭遇是誰造成的,儘管詩中未明言直説,但讀者只要聯繫到此詩產生的時代背景,則不難看出這一點。此詩晉時已譜入樂府,當可視之為漢魏戰亂之際的作品。正是當時窮兵黷武的統治者與無休無止的戰爭,造成了該老兵的悲慘遭遇。反映該老兵的悲慘遭遇,也就反映了當時在沉重的徭役壓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慘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

此詩圍繞老兵的返鄉經歷及其情感變化謀篇結構,巧妙自然。其返鄉經歷是:始得歸→歸途中→返回家中→“出門東向看”;情感變化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誰?”,充滿與親人團聚的希望(歸途中)→希望落空→徹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涼,了無一人)→悲哀流淚,心茫然(“出門東向看”)。這些又歸結為表現揭露黑暗社會現實的詩之主題。全詩運用白描手法繪景寫人,層次分明,語言質樸,且以哀景寫哀情,情真意切,頗具特色,也頗能體現漢樂府即景抒情的藝術特點。

《從軍行.其四》説課稿 篇五

一、説教材

《從軍行》是國學經典誦讀四年級下冊 第五單元的內容。《從軍行》其一刻畫了戍邊戰士 懷鄉思親的深摯感情。 這首詩,前三句描寫環境,第四句直接抒發戰士的思鄉之情,最後一句抒情如畫龍點睛,使全詩深入人心。同樣是寫軍隊生活,其五和其一的格調截然不同。第二首詩描述的是唐軍將士一次出奇制勝的戰鬥。這一次大勝仗,詩人只寫了一個出發場面和一份捷報,就將唐軍的旺盛氣和強大威力展現在讀者面前,字裏行間,洋溢着鼓舞人心的自豪感。

二、説教學目標

1、學習王昌齡的《從軍行》兩首,感受邊塞詩的意境。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並背誦邊塞詩。

3、讓學生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提高欣賞古詩的能力,激發誦讀經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領會詩的意境並熟讀成誦。

四、説教法學法

1、教學中,採用抓關鍵字、想象畫面、音樂渲染、教師點撥等方法激發學生的情感。

2、經典誦讀課,是以“讀”串起整個課堂的。課堂上,用多種方式地讀使學生感悟詩意,熟讀成誦,其中有老師範讀、學生自由讀、指名讀、男女生合作讀、男女生比賽讀、全班齊讀、聽錄音跟讀、小老師帶讀等等。

五、説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瞭解背景

以“邊塞”一詞導入,引導學生複習本學期學過的 王維的邊塞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接着欣賞獨具特色的邊塞圖片,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邊塞詩的興趣以後,引出詩人名字,並揭示課題《從軍行》。由於四年級的學生沒學過邊塞詩,對邊塞詩瞭解不多,所以在揭示課題後,又出示唐朝疆域圖,簡要介紹《從軍行》的寫作背景,讓學生直觀地瞭解邊塞這個地方的位置,並且為理解詩中人物的情感做鋪墊。淘課件網

2、初讀古詩,感知詩境

同時出示兩首邊塞詩,讓學生自由讀、反覆讀這兩首詩,在自由讀中藉助課本上的註釋和譯文,理解兩首詩的詩意,感知兩首詩的詩情。

在學生充分自由讀之後,指兩名學生分別讀詩,檢查學生是否能在初讀之後,做到讀準字音、讀出節奏。接着就自然過渡到下一環節的學習:讀詩,不僅要讀出節奏,更要讀出情感。接下來我們就細細品味這兩首詩的情感。

3、抓關鍵字,品思鄉之“愁”

《從軍行》其一中有兩個字特別能傳達人物的情感,一個是“愁”,一個是“獨”。我主要引導學生抓住這兩個字,細細體會人物情感。

一開始,師生多種方式合作讀詩,讀出詩的節奏後,讓學生找出抒情的詩句,瞭解戰士的愁,然後讀出戰士的愁。緊接着對比學過的有關鄉愁的詩句,李白的《靜夜思》和孟郊的《遊子吟》,在對比中,讓學生強烈地感受到身在邊塞、九死一生的戰士,他們的鄉愁更多了一份淒涼。在深深體會愁後,我就用深情的語言引讀全詩,這時候,學生的情感就融入到了詩裏。

接着抓住“獨”字再體會情感,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帶有獨字的詩句,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和李白的獨坐敬亭山。這時候,學生的情感又得到了提升,更理解了邊塞戰士的孤獨、寂寞。此時,再讀詩,學生更多了一份深情。

4、入情入境,悟殺敵之“勇”

《從軍行》其五不再是低沉的憂愁的,而是昂揚的奮進的。這首詩,容易藉助註釋來理解內容,但不容易體會其中的情感。

所以在一開始,我就讓學生聽錄音,感受方明老師鏗鏘有力、抑揚頓挫的誦讀,之後再跟讀、練讀、展示讀。讓學生逐步感受詩的激昂格調。這兩首詩寫了兩個場面,一個是出發場面一個是收到捷報的場面。出發場面中,我抓住“大漠風塵日色昏”這一寫景的詩句,引導學生讀出戰士們的不畏艱苦和沙場豪情。後兩句的收到捷報場面,引導學生體會打了勝仗的喜悦心情,從而把詩中人物的自豪感讀出來。這首詩中令人振奮,學生很喜歡,也讀得很有感覺。

5、小結詩情,背誦經典

細細品味完兩首詩,又迴歸整體,同時出示兩首詩,引導學生小結兩首詩的不同情感。並選自己最喜歡一首進行背誦、積累。

6、拓展學習,積累經典

在學習兩首經典邊塞詩後,又出示《從軍行》其三、其四中的邊塞名句,讓學生在讀中感受邊塞名作《從軍行》每首有每一首的風格和情感。進而又引出《出塞》,再讀後,小結王昌齡的詩作特點。再過渡到其他詩人的邊塞名句,充分讀和背誦積累後,小結唐朝邊塞詩的特點。

這個環節的學習,目的在於讓學生通過多讀邊塞名句和邊塞名詩,通過選讀和選背,更瞭解唐朝邊塞詩的特點,並積累經典詩句,激發誦讀經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