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村教育的實踐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1W

農村教育的實踐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農村教育的社會實踐報告

xx年7月22日至7月27日,我隨青島海洋大學工程學院三下鄉隊伍來到平度市崔家集鎮周家村社會實踐。對於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來説,是一次難得的經歷。短短的五天時間,感受了濃厚的鄉村生活氣息,也產生了很多感想。

周家村是遠近聞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積1550畝,住户面積200畝,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黨員19名。村固定資產120萬,村每年平均收入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鄉村中屬富裕水平。周村長自74年上任以來,為村裏的工作耗盡心血,給村裏帶來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提起周村長,村裏的老少爺們兒們都直豎大拇指。

進村後,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齊的房舍,以及道路兩旁那既有經濟效益又能美化環境的柿子樹,與我想象中的農村有着相當大的區別。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後,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裏的治安情況相當好。經濟上的寬裕和生活上的安寧,使我毫不誇張的用了'安居樂業'來作為周家村給我的第一印象。

聽村裏的領導介紹,村裏的主要收入來源於種植業,其中200畝果園收益可達每畝400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達到了每畝10000元。但當我們問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業和項目時,村裏領導向我們道出了苦衷:數年前曾有一木器廠,在村裏投入生產,但不到3年,木器廠就因接連虧損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後的幾次上項目的想法,都因缺資金少技術(尤其是少技術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後幾天給孩子們上課的過程中,這個烙印日漸加深。

學校並不算大,還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殘缺的課桌,與偏遠山區相比,以令孩子們滿足。但與我從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國小已有着天壤之別。僅從每天上完課孩子們必須將自己的凳子搬回家來説,這的學習環境並不能用一個'好'字來形容。但孩子們那對學習特有的熱情和認真把我深深的感動了,他們幾乎想要我們在5天之內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識都教給他們。

在和孩子們的交流中我瞭解到,他們都很想成為大學生成為科學家,對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憧憬。但當我問他們以後回不回來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許是還是國小生的他們尚未明白我這個問題的含義,也許是一直以來伴隨他們左右的'考大學,去大城市'的話影響着他們。沒有一個孩子表示自己將回到自己的家鄉。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腦海中迴盪着。

一位朋友曾對我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某省重點中學有一位來自窮山村的學生,學習非常用功。他的牀頭貼着一句激勵自己學習的話,只有九個字:別忘了!你是農村户口!!!

聽到這件事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沉重的。我國城鄉的巨大差異造成了教育觀念上一個極其偏激的錯誤。農村的孩子迫於自己農村户口及生活環境的壓力,幾乎用盡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學習考大學,以此來擺脱落後的環境,實現自己美好生活的夢想。但當這些村裏的驕傲考出去成為大學生以後呢?他們中有幾個回到自己那還不富裕的家鄉,投身其中的建設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這本無可厚非,但村裏留下的是什麼?幾個大學生的名字,一個虛幻的榮譽而已。人才依舊缺乏,生活依舊貧困。

這種人才流向並非只存在於農村和城市之間,也同樣存在於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間,落後地區和發達地區之間,以至於我國的西部和東部之間及國內和國外之間。

孩子們的想法和做法並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來源於家長和老師的言傳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爺的聊天當中,老人告訴我們他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都考學去了城市,在談到孫子時,老人很自豪的告訴我們,他的大孫子剛在一所省重點高會考了前十名,以後考大學,考名牌大學,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讓我感受到了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情。我問老人想沒想過讓孫子回家鄉支援家鄉建設,老人説:'村子裏太苦,能到外面去,幹嘛回來。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點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來説,村子應屬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讓孩子回來,可想而知其他貧困村的情況。

周家村之所以富裕,關鍵在於和韓國合作的200畝高效田,其實這對村裏既是一筆客觀的收入,又是一種勞動力的利用。韓國人出種子,出技術,村裏出勞力,出土地,收穫後,韓國人回收所有果實和種子,付給村裏的報酬只是收益中極少的一部分。而且還規定村裏不得留果留種,否則將受重罰。這完全是一種勞動力的欺騙,可是以我們的知識就是無法掌握其中的技術關鍵。而我們為了這筆可觀的收入,還必須甘受韓國人的這種技術欺騙,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試想如果村裏有這麼一批農業知識相當豐富的人才,我們完全可以掌握韓國人的技術,從而為我們自己所用,那時所有的收益都將歸我們自己所有。村裏將遠比現在要富裕!

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村裏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但一些客觀現實又使我們的教育觀念發生變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開放20年來,人們的思想有了極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周家村採訪的過程中,我們瞭解到,80%的家庭將孩子的教育費用作為自己未來幾年內的最重要支出。在資金比過去有了保障之後,我們支持農村教育以不僅僅是財力上的幫助,還應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觀念上的幫助。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同樣需要做人的道理、適應時代發展的觀念和大局觀。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有責任有義務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支持農村的教育事業!

下鄉過程中所見所聞很多,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教育問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新時期農村的教育事業依然面臨很多的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將極大的促進農村的發展.

【第2篇】關於農村教育的實踐調查報告

調查目的:瞭解農村教育問題目前狀況

調查時間:

調查對象:城鄉中國小

調查方法:網上調查法

實施人:

教育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尤其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和投資。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據8.8億人,相應的農村教育現狀,我在假期通過網上調查與農村教育有關的情況,發現有許多問題將是農村教育危機。

一、農村義務教育:基本普及之後的問題

自幾年前中國政府宣佈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問題的人士似乎鬆了一口氣。但是透過表面的達標我們會發現,農村的教育狀況並沒有登上一個新的台階。相反,在並沒有根除導致問題的根源而又遇農村税費改革等新的制度環境時,它變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問題的表現形式不同而已。基本普及的含義相對於一些所居住的區域遠沒有普及,也就意味着每年有數百萬少年兒童作為共和國公民難以充分享受他們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即以官方公佈的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1%來看,由於學齡兒童的基數過於龐大,沒有入學的0.9%的兒童數量實際上超過了110萬人,這龐大的人羣的絕大多數當然是在農村,他們將成為未來的新文盲。

各地政府在這種普及的壓力型體制下衝刺的結果,一些縣鄉政府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使用了一經典式的法寶。而不擇手段結果是導致了許多後遺症,比和許多鄉鎮所揹負的沉重的教育債務此外還包括入學率的下降和大學率的反彈,在中西部國中生輟學是一個帶有全局性的問題,經過調查表明,農村貧困生的大學率高於城市,農村教育用於教育的支出佔其的比例高。

二、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問題多多

(一)教師分佈不合理

鄉鎮中國小教師調整權力在鄉鎮,造成鄉鎮之間教師分佈不合理,而及分化嚴重,村國小條件差的學校教師緊缺,在職教師千方百計要求調出,城鎮鄉鎮政府所在地中國小又人滿為患。全區還有上百計劃外教師即無法保證質量,又加重鄉、村及村民負擔。另一種現象是城鎮中國小教師嚴重超編。

教師減損嚴重,補充困難

因為很多的原因,有些教師都往其他方面去發展,因而教師從而減少而現在教師工資縣區統一發放,縣區財力有限,保現在教師工資尚有很大困難,更無力負擔新增教師工資,這兩年正值國中、高中學齡入學高峯,教師嚴重缺,而區域財政力支付缺口教師工資。現在情況是一方面國中教師緊缺,另一方面師範大中專畢業生無法按需就分配到位。

(二)教育教學設施落後

很多農村國小教育教學設施缺乏、落後,造成正常的教學活動無法開展很多課程都因為設施而減少上課,更別提教育現代化、信息化了,由於信息渠道不暢,一些邊遠農村國小几乎沒有什麼教育科研活動,這些都使得農村教師在長年的教學過程中,墨守成規,安於現狀,工作無法創新。

(三)農村教育待遇偏低

農村教師在最基層、最艱苦的地方教書育人,享受的卻是比城市教師低得多的待遇,城市學校好於鄉鎮教師及不公平,教師的工資、醫療、保險、養老等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三、資源分佈不公平

在調查中,可以看到資源分配不公平的現象,城市教育資源總是被政府滿足而農村教育資源是那麼的有限,遠遠無法滿足農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農村的活動設備是少之又少,而城市則是多種多樣,資源分配的不公平,使農村少年兒童處在教育資源非常短缺的環境中,而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這不僅嚴重阻礙農村少年的發展而且使農村青年就業更難。

四、解決問題策略

(一)加大政府教育經費的投入力度,社會多方籌措經費,保證農村教育投入是農村教育綜合改革的根源保證,這項工作做不好,農村教育將很難有重大進展。

(二)加大政府的統籌力度,成立專門的農村教育管理的部門,對農村教育的各項問題進行通盤考慮,有利於農村教育的各項事業的發展,提高農村教育質量。

(三)使開設部分農村職業教育的課程

長期以來農村教育結構單一,缺乏農村特色的普及型教育,農村教育與當地生產和羣眾生活脱節,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結束來反,回鄉從事農業的年輕農民沒一技之長難以為農村的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做貢獻。

(四)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高等職業教育,有計劃、有重點,分步驟開展農村人力培訓,開發相關課程和教材,研究制定科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增加資金投入任重而道遠。

(五)積極推進農村人口的高等教育,政府和學院要統一招生標準,嚴格以能力與考分作為選擇高校新生的依據,完善獎貸體系,提高補助標準,確保農村家庭子女不因家庭貧困無法接受高等教育或中途退學,此外,黨和政府要創造條件積極發展農村高等教育。

五、社會實踐調查的意義

我們通過大學學習之後,要想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激發自己的學習激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樣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後工作做準備,參加假期的鄉村支教活動,把我們學習書本的知識投身於實踐中。

通過參與社會實踐調查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羣眾的接觸,瞭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而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啟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增強,在實踐中,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它萌發了我們責任意識,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們真正懂得了,只有到實踐中去,才能迸發出熾熱的社會責任感來,才能為社會做貢獻。

【第3篇】關於農村教育的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同時也應當清醒地看到,在農村發展過程中,教育還存在着許多不適應的地方,面臨着許多問題和困難。由於農村經濟發展落後,農村義務教育環境與城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待遇差,教育質量無法得到保障,用於義務教育的財政經費很緊張,現代教育設備嚴重短缺,義務教育課程設置的滯後性,學生輟學較多等方面的因素制約着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

題記

時間如水,歲月如歌,西安文理學院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改暑期社會實踐終於劃上句號。對於經常呆在涼爽的房間裏,幾乎沒有受過苦的我來説,實踐確實很辛苦,流了很多汗,吃了不少苦,皮膚也曬黑了很多,但大家沒有一個抱怨,後悔的。在短暫的實踐考察活動中,我努力讓自己儘快融入到農村,成為他們中的一份子。期間,我們也收穫不少,既能把在校學到的理論知識發揮出來,學以致用,又磨練了我們的意志,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還給了我們主動積極地與疲勞和貪圖安逸的惰性作鬥爭的機會。而我們在實踐中,心靈得到了淨化;思想得到了薰陶;認識得到了昇華;覺悟得到了提高。

很感謝老師讓我參加到這次社會實踐中,讓我充分地認識農村、瞭解農村。這次活動給我很多感觸,也讓我嚐盡了人間的冷暖真情

下面我從農村教育方面談一下自己對農村的認識。在我們調查的幾個村子裏義務教育存在的問題仍很嚴重。

首先,多數農村中國小辦學條件與要求相差甚遠,現代教育設備少,教育手段簡單,目前大多數農村地區在軟硬件方面還不具備,要縮短城鄉教育水平差距不易。受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的制約,農村中國小總體水平確實與城區存在較大距離,而且農村辦學思想、教育觀念方面還比較陳舊。我曾和唐家村的一個國中生聊過幾句,他告訴我,他們上國中後才開始接觸電腦,而城裏呢,國小生就已經掌握電腦操作了,這就是差距。

其次,農村辦學條件較差,加上教師工資偏低,普遍存在吸引高素質教師難的問題。農村學校優秀年輕教師和音樂、美術、體育、英語教師十分缺乏,目前大多數學校還不能向城裏的學校那樣採取高薪聘請優秀教師的辦法。高水平的師資不足,導致農村教育質量難以保證。在我看來,鄉村學校教師嚴重短缺,但同時我們看到,每年有那麼多大學生找不到就業機會,而鄉村學校又急需人才,為什麼大學生不去真正需要自己的地方呢,每年畢業生都擠向人才濟濟的大城市,為了留在城市裏,他們甚至選擇專業不對口的工作。我記得在唐家村國小開總結大會時,就有位同學説過這樣一句話:在唐家村的這幾天,讓我感受到了村民的熱情和孩子們迫切渴望知識的心情,我被他們這樣熱情所感動,我想留下來

如果有更多的大學生有這樣的意識和這樣的思想,那麼,農村還會缺老師麼。不過,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近日國家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其中從今年起全國有六所師範大學對畢業有意願去西部農村支教的學生將免除一切學雜費。這一舉措將使更多的大學生為西部農村做貢獻。

再次,農村中國小生輟學嚴重,教育程度偏低,除了教育體制的原因外,農村教育模式的單一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國農村的教育也是單一的應試教育模式,一旦升學無望,則會前功盡棄。我們小組曾走訪了許多村民和家庭,和家長們探討過關於孩子輟學的問題,歸結起來有以下三點:

第一點:學校老師講的不好,一部分學生厭學,直接退學外出打工;

第二點: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而將差生分流出去,使好多國中高中生輟學外出打工;

第三點:考上學而供不起也導致一些學生輟學。

我個人認為,要想讓農村學生輟學量減少,首先要改變他們的思想;其次要轉變單一的農村教育模式,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農村教育,使農村的學生各有所學,學有所用,各盡其才,各得其所。在教學質量的評價標準上,要用成才率而不是升學率來衡量,樹立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新理念。

還有,城鄉教育差距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現在的問題是不要繼續拉大這種差距,然後逐步創造條件,力求縮小差距。現在需要努力的是在一個縣城範圍內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我們有可能做到的,首先是政府公共教育經費和其他教育資源的分配,應該按照公平的原則分配給每一所學校。農村示範性學校的建設既要有適當的超前性,更應有公平的競爭性,而且政府的教育經費不應只集中在個別學校,人為的製造不公平競爭的局面。就現階段而言,富的學校越來越富,窮的學校越來越窮,所以政府的重點不應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更多的關注農村薄弱學校的建設,對於那些條件好的學校,可以適當放寬政策,讓他們自我宣傳,自我管理。

作為一個21世紀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走出校門步入社會並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磨練我們的品格,增長我們的才幹,實現全面發展的重要舞台;是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與意識,同時,社會實踐也加深了我與農民的感情,拉近我與農村的距離,也讓自己在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身上的歷史使命,讓我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再一次感謝老師讓我有了一次親身體驗,我將帶着這份經歷繼續我的學業,等到學業有所成就時一定會奮不顧身的投入到農村建設中去。

【第4篇】關於農村教育的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

xx年7月20日至7月24日,於貴州省黃平縣重興鄉楓香寨作為期五天的社會實踐,其中前兩天為調研,走訪調查,對象是楓香寨的國小學生及家長;後三天是教學實踐,地點是楓香國小,對象是楓香寨國小學生,教學範圍有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美術,手工藝,書法,革家風俗,另外每天下午最後一節輔助學生做暑假作業,課餘做豐富多彩的體育和遊戲活動。每天安排六節課,每節課四十五分鐘,上課時間為上午九點至中午十二點,共三節;下午兩點至六點,三節,最後一節輔導暑假作業。

20號、21號,家庭走訪,調查家庭基本情況,學生受教育和學習情況,及詢問家庭成員對當地教育水平和概況的認識。我們主要準備了兩份問卷調查,家長和學生各一份,對象是現有就讀國小的家庭,區域範圍是楓香寨內。另外,我們還贈送孩子學習用品,給各家庭拍照留念,並儘可將照片洗好寄回。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以下問題:

1.各家庭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年收入低於三千圓人民幣。許多家長外出打工,僅留老人和小孩在家。收入來源要麼只是務農所得,要麼再外加打工獲得。在問及年收入時,許多家長模糊不清或不願透露,似有隱瞞,導致調查結果不夠真實,所以這也是這次調查的一個嚴重的缺陷。

2.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特別是家長,對當地的教育水平不是很瞭解,且可以説所有受調查的學生都不瞭解上學流程,即並不清楚從國小到國中,再到高中,讀大學這一過程。大部份學生並沒有明確自己的理想,也沒有聽説過知名大學。值得慶幸的是他們都知道讀書很有用處,並且都表示是自己願意讀書的,並非父母所逼。

3.學生和家長並沒有形成自己有科學的系統的主見。許多學生和家長安於現狀,缺乏追求更高更好生活理想,即使有也很模糊。對於將來打算,孩子前途並不明確。對於怎麼才能改變自身的困境也渾然不知道,只知道能讀書就好,至於讀書究竟怎麼怎麼好只知皮毛,不明大用。學生尚未形成明確的志向。對於怎樣提高和改善當地教育,以及對政府有何意見和要求都沒有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4.父母所謂的重視孩子學習大多數只停留在表面工作,沒有落到實處。沒有將教學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有些甚至連孩子的成績都從不過問,有些把對孩子的教育全權託付給學校,沒有做好家庭教育。經過分析和結合當地實況,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地經濟水平落後,教育水平低下,交通和消息閉塞。在這麼一個文化水平低,經濟落後,教育落後,交通欠發達的地區,許多新科學文化知識,新時時代教育科學模式,日新月異的新消息並沒有很好的有效的輸入。雖然説國家貫徹的兩免一補政策已經落到實處,但家庭貧困依然存在,特別是同時供兩個或兩個以上子女上學讀書的較為困難。

調研,讓我親近了鄉親父老,讓我更加的深入的體會了農村農民的艱苦,讓我感受到了每一雙窘困和無奈的眼神,和每一張坦然的笑臉。深入民間,方知民苦。走訪鄉下,察覺城鄉之差。親身實踐,敢言當地實情。

此次社會實踐主要團體是北京師範大學的八位學生隊,外加黃平當地四位青年。

主要成員有:

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譚曦,王巧麗,温慧芳,孫慧敏,吳雙;藝術學院攝影專業董哲涵;文學院齊騰達,吳勇鵬。

~~大學制藥工程:廖祥明

東北林業大學:羅國棟

貴陽民院:王俊科

江西師大:廖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