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村國小教育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W

農村國小教育報告多篇

【第1篇】農村國小教育現狀情況報告

身為一名農村教育工作者,首先我為自己的職業感到光榮,其次同僚們的付出讓我敬佩,最後,現行的教育氛圍讓我擔憂。教師承擔着教書育人,傳道授業的重任。在我看來,我們的教師現在能做的也就只剩教書育人,傳道授業了。

“教書育人,傳道授業”。每位教師從早晨6點半起牀,到下午5點半下班,每一根神經都繃得很緊。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心盡力的把自己對所教教材的理解和對知識的拓展一字一句的傳授給學生,爭分奪秒,生怕有所疏漏。如唐僧一般苦口婆心、不厭其煩的説服教育,嚴於律己的用行動教育。現在的學生,60%的家長常年外出打工,孩子由爺爺奶奶照看。爺爺奶奶溺愛孩子,聽之任之。

只管吃住,由於自身知識層次限制,教育觀念陳舊,家務繁重,難以承擔孩子的學業輔導,家庭教育責任,加之不良媒體影響。導致孩子作業不認真,甚至不完成,學習習慣差,學習基礎差,養成教育差。教師的説服教育,顯得蒼白無力。如此惡性循環,孩子越大越難管理。現在的父母,不工作,生活質量無法提高,外出工作,孩子無人正確引導教育,顧此失彼,難以兩全其美。思想覺悟高的還偶爾聯繫老師瞭解孩子情況,思想覺悟低的,完全覺得孩子交給老師,老師就應該還他們一個人才,完全將教育推給了老師。現在的課程設置,高年級語、數、外、體、音、美、科學、品德與社會、信息技術、書法、綜合實踐、健康教育,門門課程不容忽視,知識點一環套一環,環環緊相連,從易到難,逐步深入。

書本薄,但知識含量多而廣,可以説上到天文,下到地理。課程設置緊扣人本,緊扣生活實際,緊扣時代腳步。如此教育現狀,做為農村國小的教師,真的是全能,既要照顧學生吃,還要肩負教書育人傳道授業的職責。我不得不説,我們能稱的上紅燭,我們稱的上是園丁。我們只是普普通通的農村國小教師,一個一直被用文字讚美,卻總被有意無意傷害的羣體。雖然我們的羣體中出現過一些讓人咬牙切齒的敗類,但我們大多數,絕大多數的人都保持着一顆愛崗、愛學生、愛自身情操的人。

有愛處處是美景,有愛冬天不覺得冷,只要我們用愛來關注我們的國小教育現狀,並用愛去改變它,我們每一個孩子都將會為祖國的明天添磚加瓦。

【第2篇】大學生農村國小社會教育情況社會實踐報告

一、概述:

近年來,隨着改革開放和“科教興國”方略的實施,我國農村中國小所取得的成績是眾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後,我國農村教育事業駛入了又好又快科學發展的健康軌道。目前,在我國農村普遍實施了根本意義上的九年義務教育免費機制,不僅鞏固和加強了農村義務教育“普九”成果,同時還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和諧社會的創建進程。

然而,由於受傳統教育的束縛和影響,長期以來,我國農村教育結構單一,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應試教育積重難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學率作為評價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標,致使農村教育與當地生產和羣眾生活脱節,忽略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

農村中國小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逐步浮出水面,並且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障礙。為此,筆者對所在的濱州市濱城區堡集鎮農村義務教育現狀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調查。

二、調查方式

我們選擇了訪談和問卷相結合的調查方式。問卷式調查用於收集標準化的定量資料,訪談式調查用於收集非標準化的無結構的定性資料。通過調查,得到豐富的、個性化的信息。然後經過歸納、分析、綜合、整理,得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本次調查我們重點採用訪談法,正是想通過這種面對面的交談的方式,探詢我鎮農村義務教育的現狀,共謀改進我鎮義務教育的大計。

在訪談人羣選擇上,我們依據典型性、廣泛性原則,採取發散的方式,尋找可以影響到鄉村義務教育的各大主體,分別和一部分學生、教師、家長等進行了訪談。

三、農村中國小教育現狀及成因分析:

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經過分析整理,我們概括出了我鎮義務教育的現狀如下:

現狀一:教育經費嚴重短缺

農村中國小教育教學資源的嚴重短缺首先體現在教育經費的嚴重不足。最近幾年,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僅佔gdp 2%的比例。就這2%而言,絕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國小教育中,等到本來就十分有限的經費到了區、縣、鎮一級教育行政部門手中,他們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卻充分利用這一經費,在城區大興“示範校”、“窗口校”,不遺餘力地標榜個人政績。筆者在教育調研報告中看到了一個僅有60萬人口的小縣,不顧百姓的反對,不惜斥資近億元將原本就修建得相當不錯的一所重點中學易地重建。這般層層卡扣,最後到達農村中國小尤其是義務教育學校的幾乎是微乎其微。

由於教育經費的嚴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員的政績膨脹,農村中國小基礎教育教學設施缺乏、落後,造成正常的教學活動無法開展,音體美勞等不少課程都因教學設施的缺乏而無法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所謂現代化的教育設施也是繡花枕頭,成了擺設。由於信息渠道不暢,能熟練或基本熟練使用電腦的不足半數,遠程教育資源的共享成為了夢想。

現狀二:師資力量薄弱

筆者所處的鄉鎮,六處完全國小中,除了中心國小師資力量相對較為雄厚一點外,其他國小,沒有幾個是個正規中等師範學校畢業的,幾乎是清一色的“民轉公”。他們中只有極少數受過專業培訓,大部分是憑藉自己日積月累的教學經驗開展工作的,相當一部分教師教法陳舊、觀念落後。教師隊伍整體存在着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知識面窄的問題。通過查閲所在鄉鎮的教師檔案資料,發現全鎮中國小教師平均年齡47歲,其中,50歲以上佔51.8%。不僅年齡老化,而且學歷偏低,知識結構老化,教育觀念落後,教學方法陳舊。六處國小中,市、區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幾乎為零;國中學校,稍有改觀。面對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面對改革後的義務教育新課程,他們往往顯得力不從心。試想,這樣一支隊伍擔負着我鎮中國小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艱鉅的任務,談何容易?!

造成農村中國小師資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經濟發展水平和事業人員編制的制約,難以注入“新鮮血液”,使得一些學校不得不臨時招聘代課教師,以解燃眉之急。

現狀三:應試色彩濃郁,師生不堪重負。

“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數十年來,農村中國小教師一直無法走出這一應試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區、縣、鎮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學年末,拿會考升學率、非畢業班優秀率、合格率,統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學生成績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老師的晉級加薪。於是乎老師們也顧不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素質教育”,一味汗水加時間,有道是:“不管黑貓白貓,考得高分就是好貓”。筆者所在地是一處偏僻的農村小鎮,老師們早晨5:30天矇矇亮,就要早起跟班輔導,晚上國中部的老師還要輔導到9:30。一天下來,師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現狀四:德育教育令人堪憂。

重智育輕德育是農村中國小教育教學中存在的普遍現象。

在一些學校,有的老師可以公開容忍成績優秀的學生犯錯誤,少數學生家長在自己孩子與同齡孩子發生衝突時,竟然給予縱容和支持。不少學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羣架、偷財物、出入網吧、集結團伙、侮辱師生等現象絕無僅有。記得不久前有報道稱:某地某校發生了震驚全國的中學生“滅門慘案”。由此可見,造成一些農村中國小生法制觀念淡薄,道德品質敗壞的主要原因是學校、家庭、社會都沒有對之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學校德育教育的嚴重缺失。

現狀五: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

農村學生“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是農村教育的主要癥結。據有關統計資料,全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初高中畢業生中60%以上要回到農村,尤其是農業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這一比例更高,達到80%以上。這些學生大多返鄉務農或外出打工。但農村普通國中教育,尤其是課程設置、教材編寫與農業生產經營、城鄉經濟發展實際需要相脱節,學到的基礎文化課,就連勞動技能課也都解決不了很多農村產業技術與經營管理問題。畢業後的農村青年不能儘快融入到當地的經濟建設中,造成農村勞動力的巨大浪費和盲目流動。一些國中畢業後不能升入重點高中的孩子,寧可融入了滾滾打工洪流,也不願到職成教育學校學習深造。因而出現了“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的教育怪圈。

現狀六:“國有民辦”教育舉步維艱,學生家長選擇處於兩難

筆者所處的濱城區堡集鎮,受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幾年前,一所由多方籌措資金、集九年教育於一體的“國有民辦”實驗學校應運而生了。這所學校,辦學經費和教師工資全部是“公辦”性質,並且整合了全鎮最優秀的師資資源,全部充實到了實驗學校。而收費標準則是“私立”性質的,導致原本並不富裕的當地農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負,為了給予子女較好的受教育機會,而又別無選擇。縱然,這所學校在一定時期受到了應有的關注,也取得了較為突出的辦學效益。然而,舉債千萬元辦學基礎上的高收費教育,一方面給義務教育學校和學生、家長造成了人為的不公平,加重了當地百姓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也惡意爭奪了那些名副其實的民辦學校的教育資源,限制或者扼殺了真正意義上的民辦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在國家強制施行義務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這類所謂民辦教育的種種問題。

農村家長往往為了讓孩子能夠得到高質量的教育,學更多的知識,走出農村,而將孩子們送入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學習,放棄收費較低甚至免費的公辦學校。從而得知,國家支持農村的大量教育經費,並沒有從實際意義上給廣大農民減輕負擔,反而使他們中一部分家庭的實際負擔較往日大大加重了。恐怕,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由於農村學校的公用經費撥付不夠及時到位,致使很多農村學校向學生家長等私人借款維持學校的正常運作。據調查,筆者所在的鄉鎮實驗學校,截至目前,尚有1600多萬元的不同債務。可見,農村學校尤其是“國有民辦”學校的負債累累,將嚴重阻礙農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學發展。

【第3篇】農村國小教育現況調研報告

教育在國現代化建設中有着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黨和政府也十分重視,而國小階段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黃金時期,因此打好國小教育的基礎,對今後中學、大學的學習將起到極大的作用。而農村的教育條件、教學水平等在總體上都低於城鎮國小,因此,農村的義務教育尤其是國小教育顯得很重要。而從幾年來的情況看,政府對義務教育較為重視,投入也是越來越多,農村國小的整體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教學的硬件設施上,一改過去破舊的拼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其次是學校的師資隊伍有所壯大。但是認為目前農村的國小教育仍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優化教育結構,黨的 報告中“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減輕中國小生課業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

一、學校規模小,硬件設施落後

儘管目前農村國小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國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過一些沿海地區,跟人家比,我們真是差距太大啦,我們做農村國小的領導者每天在考慮的是到哪兒能弄到辦學經費,而人家的領導者每天在考慮的是到哪兒能花掉手裏的辦學經費;真乃是天壤之別呀!由於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大部分農村國小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缺乏或不完備,圖書館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壞了也因經常缺乏資金無法買新的。

二、教師的業務水平不高,工作負擔重

1、教師負擔重。在我們農村國小中,年紀偏大的教師較多,這些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教育方式落後,教學質量存在很大問題。由於農村信息相對閉塞,與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國小教師的教育觀念滯後,教育教學能力不強。多數教師依然是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的傳統方法來完成教學,而學生的“學法”仍是“聽、寫、讀、背、考”的五階段式。這種原始落後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適應當代教學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師生負擔,消耗了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力,取得的卻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同時,農村家長為生活所迫紛紛外出打工,使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象嚴重。把本應由家庭、家長承擔的教育責任全推給教師和學校,要求教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這些學生更多關心和照顧,這無疑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2、教師思想觀念落後。部分老教師受固有傳統教學思想影響嚴重,習慣於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存在思想守舊、觀念落後、改革創新意識不強、有畏難情緒的現象,缺乏實課程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中很自然地還走傳統教學的老路,影響着教育質量的提高。

3、教師培訓落後。做好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素質勢在必行。教師觀念的更新,教材和課程標準的把握,更多要依賴於教師培訓工作。可是,目前農村學校普遍存在選送培訓和校本培訓不到位的現象。

很多學校的教師外出就會影響校內教學。其次在於學校辦學經費緊張,缺少培訓經費。校本培訓不到位,主要原因在於學校學科教師數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訓的師資和條件,開展專業培訓和教學研究很難形成氛圍並保證質量。

4、教師自學自研落後。新課程學科教學內容要具有開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綜合性,教師傳統的專業知識儲備已經不能滿足實施新課程教學的需要,教師必須加強自學自研,不斷“充電”,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把加強自學自研作為職業發展的需要來對待。可是,農村學校由於受地域、經濟、硬件等條件限制,可供教師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資源極為有限。許多學校沒有網絡,缺少圖書。有限的圖書得不到及時更新,多數已經過時。教師自學苦於沒有資料可學,自研苦於沒有資料可查,蒐集資料,完善知識結構,改進教學策略受到影響,解決教學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缺少輔助資料。另外,由於學校學習資源的限制,教師外出培訓成果在校內得不到鞏固練習和及時消化理解,不能內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現培訓成果的流失。教師自學自研的落後嚴重影響了教師專業的發展和素質的提高。

三、素質教育難以實行,課程改革舉步維艱

農村教育,一直籠罩在應試教育的陰影裏。受大的環境制約和影響,教師們都把學生考高分作為自己的一個重要目標,學校也用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依據。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等課程雖然開設,但實則難以得到保證,學生的身心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知識面狹窄,觀念滯後。

新課程專業引領落後。特別是新課改後,農村教師由於習慣於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對新課程的組織實施感到困惑,有畏難情緒,所以,必須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引領,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帶動作用和輻射作用。農村學校普遍感到新課程實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雖然部分教師參加了一定級別的培訓,但是由於受自身素質和羣體環境的影響,新課程的轉化率不高,不能較好地將培訓所得轉化為教學實踐,很難成為學校實施新課程的骨幹和帶頭人。另外,由於地域特點,學校課改工作缺乏上級業務部門經常、有效的指導。對課改實施引領的力度不大,制約了農村學校新課改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村級國小減少造成學生上學不便

我所調查的一些村級國小,但由於教學條件差,教學設備落後等因素,以及越來越多的家長外出打工,隨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學質量較好的城鎮學校就讀,加之計劃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減少,許多學校合併成一所,合村並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集中教育資源,節省教育開支,實際上並校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學生上學路途遙遠,傷害部分村民感情等問題,當時並校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難,後來由政府出錢給上學超過5公里以上的學生每年每生150元的交通補貼,並校才得以順利成功。但目前農村國小不提供住宿,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較遠的學生上學的不便,國小生年齡小,每天來回跑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生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學校又無宿舍。

五、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在教學水平上農村國小是無法與城鎮國小相提並論的,而且差距越來越大,歸結原因大致有5點:

1、硬件方面,即教學設備簡陋,無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2、軟件方面即師資力量薄弱,農村各方面條件都差,年輕的畢業生大都不願到農村任教,教師平均年齡較大,知識結構相對陳舊,工作也缺乏年輕人的激情與活力。

3、家長素質較低,督促孩子讀書的意識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讓小孩呆在學校省得他在身邊鬧或四外亂跑的想法把孩子送進學校的。

4、孩子天性愛玩,在缺乏適當的外部壓力的情況下,不會自發地產生學習的興趣。

5、現在社會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大專院校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現象很普遍,而這時許多同齡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維持自己的生活了,許多農民就會認為“讀書無用”、“多培養一個大學生,就多出一個貧困户”,這種認識和環境的存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慢慢減弱。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由於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均衡,農村教育的發展舉步維艱,令人難以樂觀。農村國小教育佔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不紮實,教育的發展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其問題的解決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經途徑。否則,就相當於丟掉了國小階段的大多數,丟掉了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也就談不上什麼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農村教育必須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更不應該成為被社會遺忘的角落。“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難也!只有採取措施徹底改變農村孩子接受條件最差的學校教育的現狀,加強和牢固基礎教育鏈條上的薄弱環節,是農村國小走出困境,為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推動農村教育的發展。

鄧小平同志有兩段膾灸人口的名言,“忽視教育的領導者,是缺乏遠見的不成熟的領導者,就領導不了現代化建設,各級領導要像抓好經濟工作那樣抓好教育工作”。“我們要千方百計,在別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於犧牲一點速度,把教育問題解決好”。基礎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今天的學生到了將來就是建設現代化的中堅力量。不要“偏心”,抓好義務教育,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刻不容緩!

【第4篇】《農村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的校本研究》中期報告

老洲中心學校課題組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電化教育館[xx]52號、省電教育[xx]31號和市電教館銅教電函[xx]5號文件精神,進一步推動全國教育技術研究規劃課題工作,加強校際的互動、交流和合作,發揮教育技術課題研究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示範和引領作用,提升課研的學術水平,依照中央電化教育館《“xx”全國教育技術研究規劃課題中期評估檢查指標》的要求,現將我校承擔的“xx”全國教育技術研究規劃課題《農村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的校本研究》中期自檢評估情況報告如下,如有不足之處,敬請省、市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一、課題批准立項的時間

xx年5月我校課題組經過反覆研究討論擬定《農村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的校本研究》作為中央電化教育館“xx”全國教育技術研究規劃課題研究方案。該方案經市、省專家組指點、論證、評審,於xx年11月被中央電化教育館確定為“中央電化教育館‘xx’全國教育技術研究專項課題”,課題立項號為062921360(見安徽省電化教育協會、安徽省電化教育館省電教[xx]20號文件)。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以及實施步驟

(一)課題研究的內容

1、關於農村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與計算機教學培訓的研究。

2、關於農村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與語文、數學等學科教學整合模式、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3、關於農村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與遠程教育、教育教學資源與語文、數學等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

4、關於農村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與學校校本教研的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

xx年5月——xx年7月,主要任務是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設計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和做好課題論證、申報立項等工作。

2、調查階段:

xx年8月——xx年12月,主要任務是設計調查方案,開展實地調查,撰寫調查報告。

3、實施階段:

第一步:xx年1月——xx年12月,主要任務:(1)關於農村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與計算機教學培訓的研究。(2)關於農村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與語文、數學等學科教學整合模式、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第二步:xx年1月——xx年8月,主要任務:關於農村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與遠程教育、教育教學資源與語文、數學等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

第三步:xx年9月——xx年12月,主要任務:關於農村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與校本教研的研究。

4、總結結題階段:

xx年1月——xx年8月,主要任務是撰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課題研究成果彙編,課題驗收結題工作。

三、課題研究工作開展情況

《農村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的校本研究》自被中央電化教育館確定為“中央電化教育館‘xx’全國教育技術研究專項課題”立項時間以來,我校課題組嚴格執行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加強課題研究過程的管理,認認真真地開展工作,紮紮實實地抓落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認真深入開展課題研究調查工作。

為了努力實現課題研究組確定的課題研究的目標,準確地界定課題研究的可行性以及正確評估課題研究成果的價值性,我們課題組在向市、省電教館遞交了《農村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的校本研究》實施方案後,就及時組織廣大課題組成員廣泛開展了課題研究調查工作,認真紮實地做好“調查方案的設計、深入各村小實地調查以及調查問卷的數據統計、調查資料情況的分析和調查總結報告的撰寫”等調查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管理工作,切實注重課題過程的研究,為下一步課題研究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收到了一定的實際效果。

2、認真及時做好課題開題工作。

自我校申報的《農村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的校本研究》課題研究方案,被中央電化教育館確定為“中央電化教育館‘xx’全國教育技術研究專項課題”以後,在市、縣電教館領導的關心指導,經過課題組達一個月的精心籌備和全體課題組成員共同努力下,xx年9月20日上午在老洲中心國小電教室進行了正式開課。參加會議人員達40餘人。首先,課題組副組長包柏鬆同志宣讀了中央電化教育館和安徽省電教館“關於公佈‘xx’全國與全省教育技術研究立項課題的通知。”(中央教電館研字062921360號和省電教[xx]20號文件)。接着課題組副組長魏百海同志代表課題組向參加會議的專家、領導以及全體課題組成員作開課報告以及有關課題研究問題的説明。再接着課題組組長周堅平同志宣讀了“課題研究管理制度和相關措施”。然後,銅陵縣教體局電教館李久東同志圍繞“課題研究管理的問題”作了專題講座。最後,課題組組長周堅平同志作了總結性發言並就有關課題研究的任務進行了具體地佈置。同時,會議還號召和倡導大家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要潛心研究,認真反思,開拓創新,精益求精,讓大家人人都在研究的狀態下工作,人人都成為一名研究型的教師。本次開題會將永遠載入老洲中心學校教育發展史冊。

3、以校本培訓為抓手,認真開展校本培訓工作。

(1)領導重視,全員發動。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教師觀念的更新,結合學校現有的電教設備,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校本培訓實施方案,通過印發學習資料、邀請專家講座、開展專題討論、撰寫心得體會,促進教師提高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和應用水平。正因為觀念的更新,許多教師對應用現代教育手段情有獨鍾,全身心地投入,樂此不疲。

(2)重點培訓,分層推進。首先從學校領導開始,校長主任身行力先,自覺參加由中心學校課題組舉辦的計算機和英特爾r未來教育專業的培訓,佔領信息教育的至高點,取得推進現代教育技術的主動權。接着培養現代教育技術骨幹教師和電教設備管理人員,適時先派他們參加由縣、市、省電教館舉辦的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核心的專業培訓,回校後,再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充分發揮“母機”聯動作用。自xx年2月以來,我們先後選派了20餘位骨幹教師或電教設備管理人員參加了由縣、市、省電教館舉辦的現代教育技術專業培訓。最後着力全體教師的培訓,力爭讓每一位教師不僅“會用”、“愛用”,並且“用得好”。xx年暑期,我校將現有的48位國小教師分兩批參加由市教育局電教館舉辦的計算機教學專業培訓,其所有參培人員均取得由市教育局統一頒發的《銅陵市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考核合格證》,率先成為全縣18所中心學校第一個教師100%參加計算機教育專業培訓的學校。xx年10月——xx年12月,我校課題組依照子課題(一)的實施方案,利用每週的雙休日的星期六,又對全體課題組成員進行計算機等輔助教學提高的培訓。xx年7月25~30日,我校課題組對全鄉48位國小教師進行了暑期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國家遠程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培訓。xx年8月我校課題組又對48週歲以下的教師進行英特爾r未來教育基礎課程項目的培訓。

4、建立健全課題研究管理制度。

為了進一步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進程,全面推動我校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向縱深發展,引導廣大教師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使課題研究與平時的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切實做好課題實施工作,我校課題組經過多次會議的研究討論,並結合學校工作實際,先後制定出台了有關課題的“學習研究制度、課題檔案建設制度、課題成果彙報與交流制度、課題經費保障制度、課題實施情況報告制度”等一系列課題研究管理制度,從而保證了課題有序地開展下去。

5、強化現代教育技術基礎設施的投入與建設。

(1)xx年在省市電教館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學校通過向教師借款付高利息的方式,投資1萬餘元(其餘資金由省市電教館承擔)新置一台多媒體教學設備,率先成為銅陵縣18所中心國小第一個擁有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學校。

(2)xx年學校又投資1萬餘元,用於標準化多媒體教室內的日光燈、電風扇、課桌椅、窗簾等硬件設施建設。

(3)xx年5月學校再投資1萬餘元,開通了校園計算機互聯網,實行網絡資源共建共享和優勢互補,發揮典型引路和整體帶動作用,促進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再上一個新台階。

(4)通過配備的農遠接收系統,計算機互聯網等電教設備,大量接收外界優質教育資源,通過下載、整合、刻錄,不斷補充光盤資源。到目前為止,學校通過下載、刻錄、補充光盤資源達100餘盤,接收教育教學資源達400g。

6、圍繞課題研究實施方案,開展與課題研究相關的校本教研活動。

(1)認真開展“三機一幕”進課堂活動。(“三機”即收錄兩用機、實物投影機、多媒體;“一幕”就是投影幕),學校課題組嚴格要求教師適時將錄音磁帶、光盤以及相關課件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認真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改進教學過程,擴大學生知識面,拓展創新教學思路。

(2)認真組織開展第五、六屆國小語文、數學電教優質課暨“農遠”工程教學應用比賽活動。

(3)認真組織開展縣鄉教學能手校域示範公開課教學月活動。

(4)認真組織開展縣級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教學應用新星評比活動。

(5)認真組織開展教學對外開放周活動。

(6)認真組織開展六項電教學術作品的評選活動。

(7)認真組織開展縣、鄉“教學能手”評比活動。

四、課題研究存在的問題:

在前一階段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雖然我們取得了一定收穫與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如下:

1、課題經費不足。由於學校經費嚴重不足,難以滿足課題研究過程中教師外出學習所需的費用。

2、缺乏課題研究的第一手參考學習資料和專家的指導,課題研究不夠深入細緻。

3、由於教育人事變動太大,課題組相關成員需要適時更換,難以保持課題研究的持續性。

4、師資隊伍普遍存在年齡偏大,難以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需要。

五、課題研究的重要變更

1、原課題研究

領導小組組長陶端正同志因縣教體局人事的變動,已於xx年2月調離老洲中心學校。為了不影響課題的正常研究工作,經課題領導小組會議討論研究,決定有現任老洲中心學校校長周堅平同志擔任課題組組長,且已上報市教育局電教館備案。

2、由於鄉中心學校教研員的更換,現有原中心學校辦公室主任魏瑋同志擔任鄉中心學校教研員,全面負責主持全鄉國小教學與教研工作。為了加強課題研究過程管理中的組織協調工作,督促課題研究有條不紊地持續下去,經課題領導小組會議討論研究,並徵得課題組組長的同意,決定增補魏瑋同志為課題研究領導小組成員,且已上報市教育局電教館備案。

六、課題研究領導小組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下階段的課題研究中,我們將繼續遵循最初的課題研究思路,緊緊圍繞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和前一階段遇到的問題展開研究:

1、加強理論學習。針對現有教師自身理論知識狀況,充分利用學校計算機的互聯網絡資源,加強教師相關理論的學習與研究,借鑑成功的研究經驗為己所用。

2、繼續將課題研究與教學研究活動、校本培訓、校本教研結合起來,多種渠道開展有效活動,以活動支撐和服務於課題研究。

3、通過開設講座、教師自學、組織集體學習討論等方式,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真正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

4、加強課題組成員反思意識,不斷深化課題研究,力爭在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上有所創新。

5、努力想盡一切辦法加大課題經費自籌力度,多渠道、多方式爭取較大的課題經費。

七、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一)上傳到網上的材料成果

1、課題申請·評審書。

2、《農村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的校本研究》實施方案。

3、《農村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的校本研究》開題報告。

4、關於要求更換課題組長的申請報告。

5、關於要求增補課題研究人員的申請報告。

6、《農村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與計算機教學培訓的研究》實施方案(子課題一)以及研究報告。

7、《農村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與語文、數學等學科教學整合模式、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實施方案(子課題二)以及研究報告。

8、《農村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與遠程教育、教育教學資源與語文、數學等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實施方案以及研究報告。

9、《農村國小教師教育能力培養的校本研究》中期報告。

(二)階段性研究視頻成果

1、電教優質課堂教學實錄(3盤)。

2、課題組成員的教學設計和課件(1盤)。

3、相關論文電子文檔(1盤)。

5、師生獲獎成果(1盤)。

6、課題研究成果集(1盤)。

(三)階段性研究其他成果

教師成果:

1、江永生、李久東二同志撰寫的教育技術研究論文《淺談現代教育技術與國小數學教學》榮獲xx年安徽省六項電教學術作品評選三等獎,並收入安徽教育資源網()。

2、包柏鬆、江永生二同志撰寫的《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方案榮獲xx年安徽省六項電教學術作品評選三等獎,並收入安徽教育資源網()。

3、包柏鬆、王素娥二同志撰寫的《烏鴉喝水》教學設計方案榮獲xx年安徽省六項電教學術作品評選三等獎,並收入安徽教育資源網()。

4、胡紅兵同志xx年7月榮獲銅陵縣第五屆國小優質課堂電化教學暨農遠工程教學應用比賽(語文學科)二等獎。

5、江永生、章愛琴、王浩、魏百海四同志xx年5月分別榮獲銅陵縣第五屆國小優質課堂電化教學暨農遠工程教學應用比賽(數學學科)一、二、三等獎。

6、魏百海、章愛琴、王娟娟三同志xx年6月榮獲銅陵縣“教學能手”稱號。

7、魏百海、王浩二同志xx年7月榮獲銅陵縣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教學應用新星稱號。

8、江永生、趙清潔二同志設計的《可怕的白色污染》教案榮獲xx年銅陵市中國小電教教案設計評比三等獎。

9、江永生的《點滴積累》榮獲xx年全縣中國小教師個人主頁評比一等獎。

10、江永生的《梯形面積的計算》榮獲xx年全縣中國小多媒體教育軟件評比二等獎。

11、王浩的《圓的認識》榮獲xx年全縣中國小多媒體課件設計評比二等獎。

12、王浩撰寫的《培養求異思維,提高學生數學素養》論文榮獲xx年全縣中國小電教論文評比三等獎。

13、江永生、王浩二同志xx年10月榮獲銅陵縣新課改國小數學教師典型課例教學大獎賽二等獎。

14、王浩xx年10月榮獲銅陵縣中國小教師全員崗位考評教學大獎賽數學組一等獎。

學生成果:

1、代雲、蘇芮同學分別榮獲銅陵市第五屆中國小電腦製作科技創新作品評比一、二等獎。

2、王禮珊、金瑩同學分別榮獲xx年銅陵縣首屆中國小生信息學奧賽二、三等獎。

3、谷玉鎖同學榮獲銅陵市第九屆中國小電腦製作科技創新作品評比二等獎。

八、中期檢查活動簡況: (檢查時間、地點、評議專家、參與人員等)

根據教育部中央電教館[xx]52號和省電教館[xx]31號文件的要求與具體實施辦法,銅陵市電教館從今年九月份開始組織開展對我市國家級、省級實驗學校“xx”教育技術課題中期評估工作,我市共有課題22個。

接到省館文件後,我館於xx年9月15日組織22個課題學校的負責人在市十二中學召開了課題交流研討會,會上傳達了國家、省相關文件,各課題負責人分別介紹了課題進展情況。根據文件要求確定了自查時間和材料報送時間。各課題組會後積極準備,按時完成自查和網上報。所有課題材料上報市電教館。

我館於xx年11月11日組織專家在銅陵市附屬幼兒園集中對所有課題進行評估。本次評議專家組成員有:

1、市電教館館長殷振平

2、市電教館副館長劉勛(中高)

3、市教育局教研員張瑞光老師(中高)

4、市一中潘澤航老師(中高)

5、市二中嚴良化老師(中高)

6、市十中宋陸玖老師(中一)

7、市銅官山教育局教研員胡斌老師(小高)

8、市實驗國小曹梅老師(小高)

9、市電教館工作人員張海成(中一)

課題中期評估辦法,主要採用(1)、查看資料;(2)、和課題學校教師交流座;(3)、現場調研等方式。

九、專家組評估要點:(側重於過程性評估,檢查前期課題研究已經取 得的成果,進行可持續評估,調整研究計劃建議等,限800字。)

該課題歷時3年的研究,經過先期準備,論證立項,師資培訓,硬件建設,教學實踐等階段,有豐富的成果,帶動了全校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該課題選題好,針對性強,觀念新,運用恰當,效果明顯,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建議該課題在以後的研究中,進一步開展創新性研究,以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發展。

經專家查閲資料得分78分

專家組組長簽名:殷振平張瑞光 胡 斌 梅

xx年11月16日

十、省級課題領導小組辦公室核查意見:

同 意

xx年12月12日

(包柏鬆、魏瑋擬稿 周堅平審定)

【第5篇】農村國小社會教育情況大學生實踐報告

一、概述

近年來,隨着改革開放和“科教興國”方略的實施,我國農村中國小所取得的成績是眾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後,我國農村教育事業駛入了又好又快科學發展的健康軌道。目前,在我國農村普遍實施了根本意義上的九年義務教育免費機制,不僅鞏固和加強了農村義務教育“普九”成果,同時還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和諧社會的創建進程。

然而,由於受傳統教育的束縛和影響,長期以來,我國農村教育結構單一,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應試教育積重難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學率作為評價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標,致使農村教育與當地生產和羣眾生活脱節,忽略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

農村中國小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逐步浮出水面,並且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障礙。為此,對所在的濱州市濱城區堡集鎮農村義務教育現狀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調查。

二、調查方式

我們選擇了訪談和問卷相結合的調查方式。問卷式調查用於收集標準化的定量資料,訪談式調查用於收集非標準化的無結構的定性資料。通過調查,得到豐富的、個性化的信息。然後經過歸納、分析、綜合、整理,得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本次調查我們重點採用訪談法,正是想通過這種面對面的交談的方式,探詢我鎮農村義務教育的現狀,共謀改進我鎮義務教育的大計。

在訪談人羣選擇上,我們依據典型性、廣泛性原則,採取發散的方式,尋找可以影響到鄉村義務教育的各大主體,分別和一部分學生、教師、家長等進行了訪談。

三、農村中國小教育現狀及成因分析

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經過分析整理,我們概括出了我鎮義務教育的現狀

現狀一:教育經費嚴重短缺

農村中國小教育教學資源的嚴重短缺首先體現在教育經費的嚴重不足。最近幾年,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僅佔gdp 2%的比例。就這2%而言,絕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國小教育中,等到本來就十分有限的經費到了區、縣、鎮一級教育行政部門手中,他們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卻充分利用這一經費,在城區大興“示範校”、“窗口校”,不遺餘力地標榜個人政績。在教育調研報告中看到了一個僅有60萬人口的小縣,不顧百姓的反對,不惜斥資近億元將原本就修建得相當不錯的一所重點中學易地重建。這般層層卡扣,最後到達農村中國小尤其是義務教育學校的幾乎是微乎其微。

由於教育經費的嚴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員的政績膨脹,農村中國小基礎教育教學設施缺乏、落後,造成正常的教學活動無法開展,音體美勞等不少課程都因教學設施的缺乏而無法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所謂現代化的教育設施也是繡花枕頭,成了擺設。由於信息渠道不暢,能熟練或基本熟練使用電腦的不足半數,遠程教育資源的共享成為了夢想。

現狀二:師資力量薄弱

所處的鄉鎮,六處完全國小中,除了中心國小師資力量相對較為雄厚一點外,其他國小,沒有幾個是個正規中等師範學校畢業的,幾乎是清一色的“民轉公”。他們中只有極少數受過專業培訓,大部分是憑藉自己日積月累的教學經驗開展工作的,相當一部分教師教法陳舊、觀念落後。教師隊伍整體存在着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知識面窄的問題。通過查閲所在鄉鎮的教師檔案資料,發現全鎮中國小教師平均年齡47歲,其中,50歲以上佔51.8%。不僅年齡老化,而且學歷偏低,知識結構老化,教育觀念落後,教學方法陳舊。六處國小中,市、區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幾乎為零;國中學校,稍有改觀。面對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面對改革後的義務教育新課程,他們往往顯得力不從心。試想,這樣一支隊伍擔負着我鎮中國小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艱鉅的任務,談何容易?!

造成農村中國小師資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經濟發展水平和事業人員編制的制約,難以注入“新鮮血液”,使得一些學校不得不臨時招聘代課教師,以解燃眉之急。

現狀三:應試色彩濃郁,師生不堪重負。

“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數十年來,農村中國小教師一直無法走出這一應試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區、縣、鎮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學年末,拿會考升學率、非畢業班優秀率、合格率,統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學生成績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老師的晉級加薪。於是乎老師們也顧不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素質教育”,一味汗水加時間,有道是:“不管黑貓白貓,考得高分就是好貓”。所在地是一處偏僻的農村小鎮,老師們早晨5:30天矇矇亮,就要早起跟班輔導,晚上國中部的老師還要輔導到9:30。一天下來,師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現狀四:德育教育令人堪憂。

重智育輕德育是農村中國小教育教學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在一些學校,有的老師可以公開容忍成績優秀的學生犯錯誤,少數學生家長在自己孩子與同齡孩子發生衝突時,竟然給予縱容和支持。不少學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羣架、偷財物、出入網吧、集結團伙、侮辱師生等現象絕無僅有。記得不久前有報道稱:某地某校發生了震驚全國的中學生“滅門慘案”。由此可見,造成一些農村中國小生法制觀念淡薄,道德品質敗壞的主要原因是學校、家庭、社會都沒有對之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學校德育教育的嚴重缺失。

現狀五: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

農村學生“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是農村教育的主要癥結。據有關統計資料,全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初高中畢業生中60%以上要回到農村,尤其是農業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這一比例更高,達到80%以上。這些學生大多返鄉務農或外出打工。但農村普通國中教育,尤其是課程設置、教材編寫與農業生產經營、城鄉經濟發展實際需要相脱節,學到的基礎文化課,就連勞動技能課也都解決不了很多農村產業技術與經營管理問題。畢業後的農村青年不能儘快融入到當地的經濟建設中,造成農村勞動力的巨大浪費和盲目流動。一些國中畢業後不能升入重點高中的孩子,寧可融入了滾滾打工洪流,也不願到職成教育學校學習深造。因而出現了“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的教育怪圈。

現狀六:“國有民辦”教育舉步維艱,學生家長選擇處於兩難

所處的濱城區堡集鎮,受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幾年前,一所由多方籌措資金、集九年教育於一體的“國有民辦”實驗學校應運而生了。這所學校,辦學經費和教師工資全部是“公辦”性質,並且整合了全鎮最優秀的師資資源,全部充實到了實驗學校。而收費標準則是“私立”性質的,導致原本並不富裕的當地農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負,為了給予子女較好的受教育機會,而又別無選擇。縱然,這所學校在一定時期受到了應有的關注,也取得了較為突出的辦學效益。然而,舉債千萬元辦學基礎上的高收費教育,一方面給義務教育學校和學生、家長造成了人為的不公平,加重了當地百姓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也惡意爭奪了那些名副其實的民辦學校的教育資源,限制或者扼殺了真正意義上的民辦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在國家強制施行義務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這類所謂民辦教育的種種問題。

農村家長往往為了讓孩子能夠得到高質量的教育,學的知識,走出農村,而將孩子們送入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學習,放棄收費較低甚至免費的公辦學校。從而得知,國家支持農村的大量教育經費,並沒有從實際意義上給廣大農民減輕負擔,反而使他們中一部分家庭的實際負擔較往日大大加重了。恐怕,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由於農村學校的公用經費撥付不夠及時到位,致使很多農村學校向學生家長等私人借款維持學校的正常運作。據調查,所在的鄉鎮實驗學校,截至目前,尚有1600多萬元的不同債務。可見,農村學校尤其是“國有民辦”學校的負債累累,將嚴重阻礙農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學發展。

【第6篇】關於農村國小教育調查報告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優化教育結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減輕中國小生課業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

教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有着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我們黨和政府也十分重視,而國小階段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黃金時期,因此打好 國小教育的基礎,對今後中學、大學的學習將起到極大的作用。而農村的教育條件、教學水平等在總體上都低於城鎮國小,因此,農村的義務教育尤其是國小教育顯 得很重要。而從幾年來的情況看,政府對義務教育較為重視,投入也是越來越多,農村國小的整體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在教學的硬件設施上,一改過去 破舊的拼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其次是學校的師資隊伍有所壯大。但是,我認為目前 農村的國小教育仍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一、學校規模小,硬件設施落後

儘管目前農村國小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 改善,但是,與城市國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過一些沿海地區,跟人家比,我們真是差距太大啦,我們做農村國小的領導者每天在考慮的是到哪兒能弄到辦學 經費,而人家的領導者每天在考慮的是到哪兒能花掉手裏的辦學經費;真乃是天壤之別呀!由於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大部分農村國小微機 室、多媒體教室缺乏或不完備,圖書館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壞了也因經常缺乏資金無法買新的。

二、教師的業務水平不高,工作負擔重

1、教師負擔重。在我們農村國小中,年紀偏大的教師較多,這些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教育方式落後,教學質量存在很大問題。由於農村信息相對閉塞,與外界的交往 不多,造成國小教師的教育觀念滯後,教育教學能力不強。多數教師依然是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的傳統方法來完成教學,而學生的學法仍是聽、寫、讀、背、考的五階段式。這種原始落後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適應當代教學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師生負擔,消耗了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力,取得的卻是事倍功半 的教學效果。同時,農村家長為生活所迫紛紛外出打工,使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象嚴重。把本應由家庭、家長承擔的教育責任全推給教師和學校,要求教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這些學生更多關心和照顧,這無疑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2、教師思想觀念落後。部分老教師受固有傳統教學思想影響嚴重,習慣於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存在思想守舊、觀念落後、改革創新意識不強、有畏難情緒的現象,缺乏實課程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中很自然地還走傳統教學的老路,影響着教育質量的提高。

3、教師培訓落後。做好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素質勢在必行。教師觀念的更新,教材和課程標準的把握,更多要依賴於教師培訓工作。可是,目前農村學校普遍存在選送培訓和校本培訓不到位的現象。

很多學校的教師外出就會影響校內教學。其次在於學校辦學經費緊張,缺少培訓經費。校本培訓不到位,主要原因在於學校學科教師數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訓的師資和條件,開展專業培訓和教學研究很難形成氛圍並保證質量。

【第7篇】農村國小教育調研報告

我在農村進行了農村中國小教育問題調研。本次調研以國小和國中的農村教師、學生、家長為主要對象,調研的四個部分分別是:教學問題、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家長問題。其中以教師問題和學生問題為重點。

一、調研的目的、意義以及調研方法

隨着新一輪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普遍推行,農村中國小的教育問題更加明顯地暴露出來了。對此老師抱怨、學生抱怨、家長抱怨。為了找到問題的實質,把握問題的關鍵,從而向有關部門、有關人士發出呼籲,我進行了農村中國小教育問題調研。本次調研以走訪調研及問卷座談的形式為主,走訪了八個中國小,調研了國小生25人,國中生34人,老師及校長19人。通過調研,瞭解了農村教師、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及其總體教育狀況,並對中國農村教育的發展方向和模式做了進一步的思考。

二、調研的基本情況

1.教學問題

在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已無法滿足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要求,他們要求上高中、上大學。有62.5%的家長希望孩子拿到大學以上學歷。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時,64.18%的學生選擇是因為他們自己喜歡讀書,而選擇是家長要求的僅為3.49%。看來,事實上相當多的學生和家長已經認識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農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但是從調研情況看,農村中國小教育存在着很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公共教育經費短缺,導致辦學條件和辦學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對素質教育不夠重視,教學設施簡陋,教師隊伍教法相對陳舊嚴重影響着素質教育的實施。

(2)師資隊伍不穩定,總體素質不高。

(3)思想觀念落後,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調研中沒有一個孩子表示將來會回到自己的家鄉。

(4)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脱離農村實際,人才培養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2.教師問題

調研發現,相當大數量的教師對生活表示不滿意(51.8%)和比較不滿意(7.8%),感到壓力很大。我總結了一下,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一)不合理的農村教育編制導致農村教師的工作量很大。(二)儘管近些年來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積極推進實施着新課程改革,但誰都清楚大學聯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認可的還是能真正改變孩子命運的考試分數,升學率也就關乎學校生存。面對動輒下崗走人的內部管理體制,老師們為了保住飯碗,感覺壓力很大。(三)最近幾年教育部門出於維護學生權益考慮,對老師限制很多,比如不準打罵學生,不準開除學生等。然而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生個性越來越強,紀律越來越差,暴力傾向突出,打架鬥毆時有發生,談戀愛的越來越多,教師對學生的組織與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同時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學校和社會越來越關注學生在諸如被敲詐、勒索、恐嚇等人身、精神方面被傷害的問題,這使得老師們經常提心吊膽如履薄冰。

另外我發現,還有幾個關於教師較為集中的問題是:(一)農村教師水平遠遠低於城區教師水平。雖説教師整體學歷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學歷是通過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規的全日制本科大學生回來的還是比較少。反而外調城鎮的幾乎全是骨幹教師,以致走訪的幾所中學幾乎都沒有高級教師。(二)隨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深入,農村教師隊伍的結構已由原來的公辦、民辦、代課教師變成了全部是公辦教師,但是音樂、美術,微機等教師嚴重不足。

3.學生問題

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與思考

在調研學生的學習態度或學習主動性方面,大部分學生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但學生的學習目標大部分是家長、老師壓出來的,成績認可高,重視分數的達80%。在所學課程中,選擇英語最薄弱的學生比例最高,佔了47.67%。然而對於你想如何提高這一問,我原先設計了自己複習鞏固,請家教,參加培訓班和其他四個選項,結果有56.3%的同學選了其他,詢問後發現學生們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長指導,向同學、老師請教等等。調研表明,46.1%的農村學生在平時能努力學習,並持之以恆,但也有34.5%的農村學生平時學習沒有規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學習來應付考試。

通過和學生們接觸,結合自己的經歷,我覺得制約農村學生學習進步的主要因素是農村中國小生學習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需要不斷督促才能認真學習。學生們將學習效果不理想主要歸因於學習方法有待改進,但由於59.3%的農村學生一般都要承擔部分家務勞動,難以保證他們擁有充足的學習時間。此外,農村基礎教育條件較差、學習資源匱乏、教師的教育思想觀念落後等問題也嚴重製約着農村學生的學習。

4.家長問題

在回答你覺得所在地區教育狀況如何的問題時,75.36%的家長選擇一般,5.8%的家長認為較差。可以看出,很多家長對當地教育狀況並不滿意。如欒卸村,擁有生產康必得的集團公司,當地農民收入較高,但由於很多家長不滿足於當地教育,就將孩子送往城裏上學。

當問及您對孩子在校表現情況瞭解程度時,只有17.5%的家長表示很瞭解,而選擇基本不知道的佔20%。然而在回答對孩子學習上關心程度時,卻有58.75%的家長表示很關心。這其中似乎存在着矛盾,即對孩子在校表現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説對孩子學習很關心呢?對此我詢問了部分家長,原來很多家長認為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心即是對孩子學習關心的全部表現。

對家長問題的一些思考:

(1)家長沒有家教意識。絕大多數家長認為教育就是在學校讀書,學生有問題就是學校教育的問題,把自身置之於外。

(2)家長沒有教育能力。絕大部分家長最多隻是國中水平,而且又不是從事教育職業,就是他們重視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

(3)家庭影響大於學校。家長們希望孩子們能考出去將來出息會大一點,將來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許是條件、思想上的多種因素,調研卻發現沒有一個家長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三、解決農村教育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結合調研情況以及自己的思考,我認為,要解決農村教育問題,應主要抓以下幾點:

1.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國中教育基本上就屬於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2.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國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複合型人才

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國中進行國中後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是從調研情況看,在我們當地,學生家長及教師對此卻不以為然。原因還是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不緊密,就業渠道不暢。調研中一位校長説到,他曾經去青島考察過,青島的職業教育培養培訓的都是緊缺人才,畢業後都能找到工作,職業教育很受歡迎。因此實行職業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符合農村的條件,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農村經濟、文化的發展。

3.解構封閉傳統體制,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機構

私立學校應該是一種補充、激活農村教育的最好形式。然而,在我們當地農村,私立學校幾乎沒有。最終使我們的教育成為獨家經營,始終處於老大地位,傳統、封閉、死守教條,以致病入膏肓,不可救藥。因此應大力支持和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以切實擴大高中的辦學規模,解決農村國中升高中的瓶頸問題,緩解升學的巨大壓力。

中國70%的人口在農村,農村(含縣鎮)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高達1.6億。然而農村中國小教育的現狀並不理想,反而面臨着諸多問題與困難。在沙河農村,雖然絕大多數家庭通過各種途徑尚能承受孩子接受教育的支出,但仍然有少數孩子因家庭貧困,未圓上高中、考大學的夢想。現代社會倡導人們關注弱勢羣體,這些因經濟困難而輟學的孩子們應該得到社會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助他們圓自己的讀書夢想!我呼籲各級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都應意識到發展農村教育的迫切性,給予農村教育更多的支持,把更多優秀的教師吸引到農村中國小去,提高農村學校的辦學質量,促進農村教育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農村國小教育調研報告範文

【第8篇】農村國小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小編給大家介紹農村國小教育現狀調查報告,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村國小教育現狀調查報告(1)

教育改革的春風已吹遍中國大地,基礎教育工程已經被列入國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輪課程改革已付諸實施,素質教育的號角早已奏響,可是,當前農村國小的教育現狀又是如何呢,我利用暑假的時間來到農村進行社會實踐,瞭解目前農村國小教育的現狀。

農村國小的整體面貌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來簡陋的土坯房子改建為磚瓦房,寬敞明亮,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優良的學習環境。其次是教學的硬件設施上,一改過去破舊的拼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第三是在學校的師資隊伍有所壯大。但是,我認為目前農村的國小教育仍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 學校規模小,硬件設施落後

儘管目前農村國小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國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於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大部分農村國小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缺乏或不完備,圖書館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壞了也經常缺乏資金買新的。

二 教師的業務水平不高,工作負擔重

在農村中學中,年紀偏大的教師較多,這些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教育方式落後,教學質量存在很大問題。由於農村信息相對閉塞,與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國小教師的教育觀念滯後,教育教學能力不強。多數教師依然是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的傳統方法來完成教學,而學生的學法仍是聽、寫、讀、背、考的五階段式。這種原始落後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適應當代教學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師生負擔,消耗了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力,取得的卻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同時,農村家長為生活所迫紛紛外出務工,使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象嚴重。把本應由家庭、家長承擔的教育責任全推給教師和學校,要求教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這些學生更多關心和照顧,這無疑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三 素質教育難以實行,課程改革舉步維艱

農村教育,一直籠罩在應試教育的陰影裏。受大的環境制約和影響,教師們都把學生考高分作為自己的唯一目標,學校也用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依據。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等課程雖然開設,但實則難以得到保證,學生的身心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知識面狹窄,觀念滯後。

四 村級國小減少造成學生上學不便

我所去的陳莊鎮的愛林二村原來有一所村級國小,但由於教學條件差,教學設備落後,以及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孩子送到教學質量較好的城鎮學校就讀,因此生源逐年減少,最後學校廢止,目前大多數學生就讀於一所鄉級國小。撤併村級國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集中教育資源,節省教育開支,但目前農村國小不提供住宿,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較遠的學生上學的不便,國小生年齡小,每天老回跑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生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的國小教育情況實在是不容樂觀,農村國小教育佔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部紮實,教育的發展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其問題的解決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經途徑。否則,就相當於丟掉了國小階段的大多數,丟掉了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也就談不上什麼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只有採取措施徹底改變農村孩子接受條件最差的學校教育的現狀,加強和牢固基礎教育鏈條上的薄弱環節,是農村國小走出困境,為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推動農村教育的發展。

一 改善農村國小辦學條件

改善農村國小的教育條件、物質條件,必需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並且政策儘可能向農村地區傾斜,向薄弱、偏遠的農村中國小地區傾斜。沒有相應的教育條件,教學儀器、圖書資料乃至校舍,提高質量只能是一名空話。中央及省級財政可依據各鄉村學校的學生數將鄉村教育的經費定額、定時、定量地通過銀行劃撥給鄉的九年一貫制鄉村學校,這樣可避免教育經費在多箇中間環節的截留現象,又可保證鄉村教育經費的穩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時,要注重改造國小的危房,購置必需的教育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使村辦國小辦學條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學質量有明顯提高。

二 加強農村國小師資隊伍建設

提高鄉村教師的地位和待遇,保證村小師資隊伍穩定和擴充。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知識分子的政策,想方設法改善農村國小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因為教師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個人素質、職業前景和工作動力的情況下,才能滿足人們對他們的期望。在提高農村國小教師的整體素質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應注重教師培訓的經常性,創造條件和機會使農村國小教師能夠參加繼續教育。通過學習和培訓,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有所完善,從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另方面,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和教育責任感,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採用啟發式教學,發展農村國小孩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創造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由於所處生活環境和學習條件的限制,農村國小的孩子更需要教師的關心、激勵和幫助。儘可能對每個學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多關注其學習完成和變化情況,多與他們談話和交流,及時瞭解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對他們的教育應以鼓勵為主,使老師的鼓勵變為孩子學習的監督和動力。

三 更新教育觀念,開展形式多樣的素質教育活動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保證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的課時,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也要注重提高農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質教育管理水平。

四 實行寄宿制的管理方式

國小生由於年齡太小,每天上學需來回四趟,每天來回跑很不方便。而且學生路上安全也得不到保證。如果農村國小實行寄宿制,那麼學校也便於管理,尤其是留守兒童,可以填補家庭教育的空缺,同時學生的人身安全也得到保證。對已撤銷的學校校舍要合理利用,不能使之閒置。

這次的社會實踐使我受益匪淺,看到了農村發展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同時,也瞭解到了農村國小教育的現狀。農村義務教育是我國教育工作的重點,而農村的國小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重視農村國小教育,改善農村國小教育現狀,是農村義務教育能否順利發展的重要基礎,只有加強農村國小教育的力度,才能逐步提高農村教育的質量。路漫漫其修遠兮,農村國小教育需要國家和政府更高的重視和不斷的探索。

農村國小教育現狀調查報告(2)

按照《關於開展_____活動的通知》,我採取個別走訪、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作了深入細緻的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村各國小課程開設齊全,執行從簡。

各學校雖然都能按照國際教育部及省、市、區級要求開齊,開足科目,但是能夠真正貫徹落實的除語數英以外的課程微乎其微。體育、音樂、美術、科學、信息技術、綜合實踐、班會等等,很多課程既缺乏專職的教師也沒有專門的教室,沒有落到實處的必要條件。如信息技術,各學校微機室的電腦早已廢棄、淘汰,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微機室,怎樣將信息技術課上好?科學課,雖然有些學校實驗室的設備異常齊全,但是根本沒有能夠領着孩子們去做實驗的老師,每一次科學課都在教室進行,在這樣的教育中,孩子們的科學素養能夠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音樂、美術既無專職教師也無獨立的教室,樂器、素材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會被長期束之高閣。

二、學校道德教育虛浮,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輕視道德教育。

各學校的德育時間僅停留在週一升旗儀式、思想品德課及班會課中,還常常要除去被代課教師佔用的課時,而且即使是上課,也僅停留在説教、灌輸層面。沒有學生自己的活動,沒有道德教育的陣地,沒有保證活動開展的必要措施。學校、班級幾乎不組織德育活動,更談不上持課內外結合,形式要靈活多樣。這種缺乏體驗,閉門造車的道德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三、撤點並校,安全隱患增多。

學生上放學路途遙遠,學校沒有校車,很多國小生因無人接送,自己騎自行車上學;更有甚者,路上攔車上學;還有一部分由老年人負責接送,這部分人羣的安全問題不容小覷。

另外,上放學期間道路擁堵,汽車、電動車、自行車,老人、年輕人、國小生瞬間擠滿街道,同樣存在安全隱患。

四、留守子女問題突出。

農村各國小留守兒童所佔比例逐年攀升。因為產業結構的調整,家長們紛紛出外打工,將孩子留給家中老人照顧。因為觀念和意識的侷限,老人一方面存在溺愛心理,另一方面只關注孩子是否吃飽穿暖,對於孩子的道德品質、心理健康、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培養着實有限。留守兒童在校打架、上網、違反紀律、不完成作業現象極為普遍。

五、校長素質堪憂。

校長是一方教育的引路人,很多校長沒有自己的辦學方向,缺乏最基本的教育理念,眉毛鬍子一把抓,漫無目的。如此辦學,貽誤子孫後代。

六、教師工作缺乏激情。

這是長久以來的痼疾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農村學校條件艱苦,待遇缺乏優勢,要求不斷提高。長久以來,到相橋的教師有條件的選擇機會進城,沒條件的尋找機會進城,留下來的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

七、學校教育與社會脱節。

學校、家庭、社會三方育人網絡的構成僅限於最多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會。學校教育脱離時代,脱離社會,閉門造車。

綜上所述,隨着時間的推移,因為社會、家庭、學校、教師等各方面的原因,相橋教育將不僅僅輸在文化課上,學生的道德品質、創新能力、動手及社會實踐能力的缺憾也會日益增多,如不及時改良現狀,相橋將有更多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第9篇】大學生農村國小社會教育情況實踐報告

大學生農村國小社會教育情況實踐報告

一、概述:

近年來,隨着改革開放和“科教興國”方略的實施,我國農村中國小所取得的成績是眾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後,我國農村教育事業駛入了又好又快科學發展的健康軌道。目前,在我國農村普遍實施了根本意義上的九年義務教育免費機制,不僅鞏固和加強了農村義務教育“普九”成果,同時還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和諧社會的創建進程。

然而,由於受傳統教育的束縛和影響,長期以來,我國農村教育結構單一,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應試教育積重難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學率作為評價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標,致使農村教育與當地生產和羣眾生活脱節,忽略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

農村中國小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逐步浮出水面,並且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障礙。為此,筆者對所在的濱州市濱城區堡集鎮農村義務教育現狀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調查。

二、調查方式

我們選擇了訪談和問卷相結合的調查方式。問卷式調查用於收集標準化的定量資料,訪談式調查用於收集非標準化的無結構的定性資料。通過調查,得到豐富的、個性化的信息。然後經過歸納、分析、綜合、整理,得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本次調查我們重點採用訪談法,正是想通過這種面對面的交談的方式,探詢我鎮農村義務教育的現狀,共謀改進我鎮義務教育的大計。

在訪談人羣選擇上,我們依據典型性、廣泛性原則,採取發散的方式,尋找可以影響到鄉村義務教育的各大主體,分別和一部分學生、教師、家長等進行了訪談。

三、農村中國小教育現狀及成因分析:

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經過分析整理,我們概括出了我鎮義務教育的現狀如下:

現狀一:教育經費嚴重短缺

農村中國小教育教學資源的嚴重短缺首先體現在教育經費的嚴重不足。最近幾年,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僅佔gdp 2%的比例。就這2%而言,絕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國小教育中,等到本來就十分有限的經費到了區、縣、鎮一級教育行政部門手中,他們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卻充分利用這一經費,在城區大興“示範校”、“窗口校”,不遺餘力地標榜個人政績。筆者在教育調研報告中看到了一個僅有60萬人口的小縣,不顧百姓的反對,不惜斥資近億元將原本就修建得相當不錯的一所重點中學易地重建。這般層層卡扣,最後到達農村中國小尤其是義務教育學校的幾乎是微乎其微。

由於教育經費的嚴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員的政績膨脹,農村中國小基礎教育教學設施缺乏、落後,造成正常的教學活動無法開展,音體美勞等不少課程都因教學設施的缺乏而無法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所謂現代化的教育設施也是繡花枕頭,成了擺設。由於信息渠道不暢,能熟練或基本熟練使用電腦的不足半數,遠程教育資源的共享成為了夢想。

現狀二:師資力量薄弱

筆者所處的鄉鎮,六處完全國小中,除了中心國小師資力量相對較為雄厚一點外,其他國小,沒有幾個是個正規中等師範學校畢業的,幾乎是清一色的“民轉公”。他們中只有極少數受過專業培訓,大部分是憑藉自己日積月累的教學經驗開展工作的,相當一部分教師教法陳舊、觀念落後。教師隊伍整體存在着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知識面窄的問題。通過查閲所在鄉鎮的教師檔案資料,發現全鎮中國小教師平均年齡47歲,其中,50歲以上佔51.8%。不僅年齡老化,而且學歷偏低,知識結構老化,教育觀念落後,教學方法陳舊。六處國小中,市、區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幾乎為零;國中學校,稍有改觀。面對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面對改革後的義務教育新課程,他們往往顯得力不從心。試想,這樣一支隊伍擔負着我鎮中國小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艱鉅的任務,談何容易?!

造成農村中國小師資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經濟發展水平和事業人員編制的制約,難以注入“新鮮血液”,使得一些學校不得不臨時招聘代課教師,以解燃眉之急。

現狀三:應試色彩濃郁,師生不堪重負。

“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數十年來,農村中國小教師一直無法走出這一應試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區、縣、鎮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學年末,拿會考升學率、非畢業班優秀率、合格率,統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學生成績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老師的晉級加薪。於是乎老師們也顧不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素質教育”,一味汗水加時間,有道是:“不管黑貓白貓,考得高分就是好貓”。筆者所在地是一處偏僻的農村小鎮,老師們早晨5:30天矇矇亮,就要早起跟班輔導,晚上國中部的老師還要輔導到9:30。一天下來,師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現狀四:德育教育令人堪憂。

重智育輕德育是農村中國小教育教學中存在的普遍現象。 在一些學校,有的老師可以公開容忍成績優秀的學生犯錯誤,少數學生家長在自己孩子與同齡孩子發生衝突時,竟然給予縱容和支持。不少學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羣架、偷財物、出入網吧、集結團伙、侮辱師生等現象絕無僅有。記得不久前有報道稱:某地某校發生了震驚全國的中學生“滅門慘案”。由此可見,造成一些農村中國小生法制觀念淡薄,道德品質敗壞的主要原因是學校、家庭、社會都沒有對之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學校德育教育的嚴重缺失。

現狀五: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

農村學生“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是農村教育的主要癥結。據有關統計資料,全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初高中畢業生中60%以上要回到農村,尤其是農業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這一比例更高,達到80%以上。這些學生大多返鄉務農或外出打工。但農村普通國中教育,尤其是課程設置、教材編寫與農業生產經營、城鄉經濟發展實際需要相脱節,學到的基礎文化課,就連勞動技能課也都解決不了很多農村產業技術與經營管理問題。畢業後的農村青年不能儘快融入到當地的經濟建設中,造成農村勞動力的巨大浪費和盲目流動。一些國中畢業後不能升入重點高中的孩子,寧可融入了滾滾打工洪流,也不願到職成教育學校學習深造。因而出現了“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的教育怪圈。

現狀六:“國有民辦”教育舉步維艱,學生家長選擇處於兩難

筆者所處的濱城區堡集鎮,受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幾年前,一所由多方籌措資金、集九年教育於一體的“國有民辦”實驗學校應運而生了。這所學校,辦學經費和教師工資全部是“公辦”性質,並且整合了全鎮最優秀的師資資源,全部充實到了實驗學校。而收費標準則是“私立”性質的,導致原本並不富裕的當地農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負,為了給予子女較好的受教育機會,而又別無選擇。縱然,這所學校在一定時期受到了應有的關注,也取得了較為突出的辦學效益。然而,舉債千萬元辦學基礎上的高收費教育,一方面給義務教育學校和學生、家長造成了人為的不公平,加重了當地百姓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也惡意爭奪了那些名副其實的民辦學校的教育資源,限制或者扼殺了真正意義上的民辦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在國家強制施行義務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這類所謂民辦教育的種種問題。

農村家長往往為了讓孩子能夠得到高質量的教育,學更多的知識,走出農村,而將孩子們送入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學習,放棄收費較低甚至免費的公辦學校。從而得知,國家支持農村的大量教育經費,並沒有從實際意義上給廣大農民減輕負擔,反而使他們中一部分家庭的實際負擔較往日大大加重了。恐怕,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由於農村學校的公用經費撥付不夠及時到位,致使很多農村學校向學生家長等私人借款維持學校的正常運作。據調查,筆者所在的鄉鎮實驗學校,截至目前,尚有1600多萬元的不同債務。可見,農村學校尤其是“國有民辦”學校的負債累累,將嚴重阻礙農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學發展。

【第10篇】農村國小教育調查報告範文

中國農村教育在初步實現普及教育目標後 ,面臨着新的體制、政策和農村經濟環境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農村國小教育調查報告範文,歡迎閲讀借鑑。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優化教育結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減輕中國小生課業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

由此可見,教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有着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我們黨和政府也十分重視,而國小階段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黃金時期,因此打好國小教育的基礎,對今後中學、大學的學習將起到極大的作用。而農村的教育條件、教學水平等在總體上都低於城鎮國小,因此,農村的義務教育尤其是國小教育顯得很重要。而從幾年來的情況看,政府對義務教育較為重視,投入也是越來越多,農村國小的整體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在教學的硬件設施上,一改過去破舊的拼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其次是學校的師資隊伍有所壯大。但是,我認為目前農村的國小教育仍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學校規模小,硬件設施落後

儘管目前農村國小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國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過一些沿海地區,跟人家比,我們真是差距太大啦,我們做農村國小的領導者每天在考慮的是到哪兒能弄到辦學經費,而人家的領導者每天在考慮的是到哪兒能花掉手裏的辦學經費;真乃是天壤之別呀!由於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大部分農村國小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缺乏或不完備,圖書館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壞了也因經常缺乏資金無法買新的。

二、教師的業務水平不高,工作負擔重

1、教師負擔重。在我們農村國小中,年紀偏大的教師較多,這些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教育方式落後,教學質量存在很大問題。由於農村信息相對閉塞,與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國小教師的教育觀念滯後,教育教學能力不強。多數教師依然是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的傳統方法來完成教學,而學生的學法仍是聽、寫、讀、背、考的五階段式。這種原始落後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適應當代教學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師生負擔,消耗了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力,取得的卻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同時,農村家長為生活所迫紛紛外出打工,使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象嚴重。把本應由家庭、家長承擔的教育責任全推給教師和學校,要求教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這些學生更多關心和照顧,這無疑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2、教師思想觀念落後。部分老教師受固有傳統教學思想影響嚴重,習慣於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存在思想守舊、觀念落後、改革創新意識不強、有畏難情緒的現象,缺乏實課程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中很自然地還走傳統教學的老路,影響着教育質量的提高。

3、教師培訓落後。做好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素質勢在必行。教師觀念的更新,教材和課程標準的把握,更多要依賴於教師培訓工作。可是,目前農村學校普遍存在選送培訓和校本培訓不到位的現象。

很多學校的教師外出就會影響校內教學。其次在於學校辦學經費緊張,缺少培訓經費。校本培訓不到位,主要原因在於學校學科教師數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訓的師資和條件,開展專業培訓和教學研究很難形成氛圍並保證質量。

4、教師自學自研落後。新課程強調學科教學內容要具有開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綜合性,教師傳統的專業知識儲備已經不能滿足實施新課程教學的需要,教師必須加強自學自研,不斷充電,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把加強自學自研作為職業發展的需要來對待。可是,農村學校由於受地域、經濟、硬件等條件限制,可供教師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資源極為有限。許多學校沒有網絡,缺少圖書。有限的圖書得不到及時更新,多數已經過時。教師自學苦於沒有資料可學,自研苦於沒有資料可查,蒐集資料,完善知識結構,改進教學策略受到影響,解決教學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缺少輔助資料。另外,由於學校學習資源的限制,教師外出培訓成果在校內得不到鞏固練習和及時消化理解,不能內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現培訓成果的流失。教師自學自研的落後嚴重影響了教師專業的發展和素質的提高。

三、素質教育難以實行,課程改革舉步維艱

農村教育,一直籠罩在應試教育的陰影裏。受大的環境制約和影響,教師們都把學生考高分作為自己的一個重要目標,學校也用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依據。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等課程雖然開設,但實則難以得到保證,學生的身心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知識面狹窄,觀念滯後。

新課程專業引領落後。特別是新課改後,農村教師由於習慣於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對新課程的組織實施感到困惑,有畏難情緒,所以,必須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引領,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帶動作用和輻射作用。農村學校普遍感到新課程實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雖然部分教師參加了一定級別的培訓,但是由於受自身素質和羣體環境的影響,新課程的轉化率不高,不能較好地將培訓所得轉化為教學實踐,很難成為學校實施新課程的骨幹和帶頭人。另外,由於地域特點,學校課改工作缺乏上級業務部門經常、有效的指導。對課改實施引領的力度不大,制約了農村學校新課改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村級國小減少造成學生上學不便

我所調查的一些村級國小,但由於教學條件差,教學設備落後等因素,以及越來越多的家長外出打工,隨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學質量較好的城鎮學校就讀,加之計劃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減少,許多學校合併成一所,合村並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集中教育資源,節省教育開支,實際上並校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學生上學路途遙遠,傷害部分村民感情等問題,當時並校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難,後來由政府出錢給上學超過5公里以上的學生每年每生150元的交通補貼,並校才得以順利成功。但目前農村國小不提供住宿,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較遠的學生上學的不便,國小生年齡小,每天來回跑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生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學校又無宿舍。

五、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在教學水平上農村國小是無法與城鎮國小相提並論的,而且差距越來越大,歸結原因大致有5點:

1、硬件方面,即教學設備簡陋,無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2、軟件方面即師資力量薄弱,農村各方面條件都差,年輕的畢業生大都不願到農村任教,教師平均年齡較大,知識結構相對陳舊,工作也缺乏年輕人的激情與活力。

3、家長素質較低,督促孩子讀書的意識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讓小孩呆在學校省得他在身邊鬧或四外亂跑的想法把孩子送進學校的。

4、孩子天性愛玩,在缺乏適當的外部壓力的情況下,不會自發地產生學習的興趣。

5、現在社會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大專院校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現象很普遍,而這時許多同齡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維持自己的生活了,許多農民就會認為讀書無用、多培養一個大學生,就多出一個貧困户,這種認識和環境的存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慢慢減弱。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由於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均衡,農村教育的發展舉步維艱,令人難以樂觀。農村國小教育佔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不紮實,教育的發展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其問題的解決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經途徑。否則,就相當於丟掉了國小階段的大多數,丟掉了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也就談不上什麼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農村教育必須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更不應該成為被社會遺忘的角落。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難也!只有採取措施徹底改變農村孩子接受條件最差的學校教育的現狀,加強和牢固基礎教育鏈條上的薄弱環節,是農村國小走出困境,為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推動農村教育的發展。

鄧小平同志有兩段膾灸人口的名言,忽視教育的領導者,是缺乏遠見的不成熟的領導者,就領導不了現代化建設,各級領導要像抓好經濟工作那樣抓好教育工作。我們要千方百計,在別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於犧牲一點速度,把教育問題解決好。基礎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今天的學生到了將來就是建設現代化的中堅力量。不要偏心,抓好義務教育,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刻不容緩!

【第11篇】關於農村國小教育問題的調查報告

我在農村進行了“農村中國小教育問題”調查。本次調查以國小和國中的農村教師、學生、家長為主要對象,調查的四個部分分別是:教學問題、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家長問題。其中以教師問題和學生問題為重點。

一、調查的目的、意義以及調查方法

隨着新一輪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普遍推行,農村中國小的教育問題更加明顯地暴露出來了。對此老師抱怨、學生抱怨、家長抱怨。為了找到問題的實質,把握問題的關鍵,從而向有關部門、有關人士發出呼籲,我進行了“農村中國小教育問題”調查。本次調查以走訪調查及問卷座談的形式為主,走訪了八個中國小,調查了國小生25人,國中生34人,老師及校長19人。通過調查,瞭解了農村教師、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及其總體教育狀況,並對中國農村教育的發展方向和模式做了進一步的思考。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

1.教學問題

在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已無法滿足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要求,他們要求上高中、上大學。有62.5%的家長希望孩子拿到大學以上學歷。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時,64.18%的學生選擇是因為他們自己喜歡讀書,而選擇是家長要求的僅為3.49%。看來,事實上相當多的學生和家長已經認識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農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但是從調查情況看,農村中國小教育存在着很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公共教育經費短缺,導致辦學條件和辦學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對素質教育不夠重視,教學設施簡陋,教師隊伍教法相對陳舊嚴重影響着素質教育的實施。

(2)師資隊伍不穩定,總體素質不高。

(3)思想觀念落後,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調查中沒有一個孩子表示將來會回到自己的家鄉。

(4)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脱離農村實際,人才培養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2.教師問題

調查發現,相當大數量的教師對生活表示不滿意(51.8%)和比較不滿意(7.8%),感到壓力很大。我總結了一下,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一)不合理的農村教育編制導致農村教師的工作量很大。(二)儘管近些年來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積極推進實施着新課程改革,但誰都清楚大學聯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認可的還是能真正改變孩子命運的考試分數,升學率也就關乎學校生存。面對動輒“下崗”“走人”的內部管理體制,老師們為了保住“飯碗”,感覺壓力很大。(三)最近幾年教育部門出於維護學生權益考慮,對老師限制很多,比如不準打罵學生,不準開除學生等。然而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生個性越來越強,紀律越來越差,暴力傾向突出,打架鬥毆時有發生,談戀愛的越來越多,教師對學生的組織與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同時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學校和社會越來越關注學生在諸如被敲詐、勒索、恐嚇等人身、精神方面被傷害的問題,這使得老師們經常“提心吊膽”“如履薄冰”。

另外我發現,還有幾個關於教師較為集中的問題是:(一)農村教師水平遠遠低於城區教師水平。雖説教師整體學歷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學歷是通過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規的全日制本科大學生回來的還是比較少。反而外調城鎮的幾乎全是骨幹教師,以致走訪的幾所中學幾乎都沒有高級教師。(二)隨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深入,農村教師隊伍的結構已由原來的公辦、民辦、代課教師變成了全部是公辦教師,但是音樂、美術,微機等教師嚴重不足。

3.學生問題

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與思考

在調查學生的學習態度或學習主動性方面,大部分學生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但學生的學習目標大部分是家長、老師壓出來的,成績認可高,重視分數的達80%。在所學課程中,選擇英語最薄弱的學生比例最高,佔了47.67%。然而對於“你想如何提高”這一問,我原先設計了“自己複習鞏固”,“請家教”,“參加培訓班”和“其他”四個選項,結果有56.3%的同學選了其他,詢問後發現學生們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長指導,向同學、老師請教等等。調查表明,46.1%的農村學生在平時能努力學習,並持之以恆,但也有34.5%的農村學生平時學習沒有規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學習來應付考試。

通過和學生們接觸,結合自己的經歷,我覺得制約農村學生學習進步的主要因素是農村中國小生學習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需要不斷督促才能認真學習。學生們將學習效果不理想主要歸因於學習方法有待改進,但由於59.3%的農村學生一般都要承擔部分家務勞動,難以保證他們擁有充足的學習時間。此外,農村基礎教育條件較差、學習資源匱乏、教師的教育思想觀念落後等問題也嚴重製約着農村學生的學習。

4.家長問題

在回答“你覺得所在地區教育狀況如何”的問題時,75.36%的家長選擇“一般”,5.8%的家長認為“較差”。可以看出,很多家長對當地教育狀況並不滿意。如欒卸村,擁有生產康必得的集團公司,當地農民收入較高,但由於很多家長不滿足於當地教育,就將孩子送往城裏上學。

當問及“您對孩子在校表現情況瞭解程度”時,只有17.5%的家長表示很瞭解,而選擇“基本不知道”的佔20%。然而在回答“對孩子學習上關心程度”時,卻有58.75%的家長表示很關心。這其中似乎存在着矛盾,即對孩子在校表現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説對孩子學習很關心呢?對此我詢問了部分家長,原來很多家長認為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心即是對孩子學習關心的全部表現。

對家長問題的一些思考:

(1)家長沒有家教意識。絕大多數家長認為教育就是在學校讀書,學生有問題就是學校教育的問題,把自身置之於外。

(2)家長沒有教育能力。絕大部分家長最多隻是國中水平,而且又不是從事教育職業,就是他們重視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

(3)家庭影響大於學校。家長們希望孩子們能考出去“將來出息會大一點”,“將來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許是條件、思想上的多種因素,調查卻發現沒有一個家長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三、解決農村教育問題的對策和建議蓮~山 課件

結合調查情況以及自己的思考,我認為,要解決農村教育問題,應主要抓以下幾點:

1.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國中教育基本上就屬於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2.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國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複合型人才

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國中進行國中後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是從調查情況看,在我們當地,學生家長及教師對此卻不以為然。原因還是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不緊密,就業渠道不暢。調查中一位校長説到,他曾經去青島考察過,青島的職業教育培養培訓的都是緊缺人才,畢業後都能找到工作,職業教育很受歡迎。因此實行職業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符合農村的條件,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農村經濟、文化的發展。

3.解構封閉傳統體制,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機構

私立學校應該是一種補充、激活農村教育的最好形式。然而,在我們當地農村,私立學校幾乎沒有。最終使我們的教育成為獨家經營,始終處於“老大”地位,傳統、封閉、死守教條,以致病入膏肓,不可救藥。因此應大力支持和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以切實擴大高中的辦學規模,解決農村國中升高中的瓶頸問題,緩解升學的巨大壓力。

中國70%的人口在農村,農村(含縣鎮)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高達1.6億。然而農村中國小教育的現狀並不理想,反而面臨着諸多問題與困難。在沙河農村,雖然絕大多數家庭通過各種途徑尚能承受孩子接受教育的支出,但仍然有少數孩子因家庭貧困,未圓上高中、考大學的夢想。現代社會倡導人們關注弱勢羣體,這些因經濟困難而輟學的孩子們應該得到社會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助他們圓自己的讀書夢想!我呼籲各級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都應意識到發展農村教育的迫切性,給予農村教育更多的支持,把更多優秀的教師吸引到農村中國小去,提高農村學校的辦學質量,促進農村教育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第12篇】農村國小教育問題調查報告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約佔總人口的70%,農村國小教育的發展對整個現代化建設事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黨的xx大報告把教育放到了一個非常突出的位置,報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

解決農村發展重要之本在於改善農村的基礎教育。據我所知,現在的農村教育的投入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的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但是,農村的基礎教育面臨的挑戰依然十分嚴峻。整體水平離xx大提出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為了更好地瞭解農村國小教育的現狀,我在假期、對我所在鄉鎮的農村國小教育發展情況進行了走訪調查。或許有些以點帶面,但從調查的結果來看,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為了進一步瞭解情況,我還上網瞭解了一下全國的總體形勢。本篇論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造成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的原因,並探討解決方法。

一、農村國小教育狀況概述

客觀地講,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村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發展。尤其在基礎教育方面,根據教育部門提供的數字,近十多年來,全國90%以上人口所在地區基本上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了青壯年文盲,農村教育的結構調整和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政府對農村教育的投入也有了明顯增加和政府把農村教育擺在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採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快發展農村教育,努力縮小城鄉、區域教育差距。

但是在當地,農村國小普遍資金投入不足,教舍簡陋、設施缺乏。學校週轉的資金少。農村國小與城鎮國小存在明顯的差距。

二、農村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由於地區相對偏遠和農村國小教師工資較低,使得當地學校的師資力量十分薄弱。農村學校老、中、青教師比例嚴重失調;教師隊伍後繼乏人的顯現相當嚴重。

三、農村信息相對閉塞,重男輕女的封建意識比較嚴重

這些落後思想都制約了農村的發展。重男輕女等封建、迷信觀念讓農村國小教育“讀書無用”、“性別歧視”等怪現象盛行。在農村國小教育中,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瓦解那些不良習慣、不良風氣、讓農民從思想上重視教育,消除重男輕女思想等任務相當繁重,改變中國幾千年的傳統觀念任重而道遠。

四、農村國小的現代化信息建設為零

在我所走訪的幾所農村國小裏,沒有一所學校有一節信息課(這裏的原因多多),使得學生無法曉知外界的事情。而有的學校只有一台電腦,但是還是空閒地放在那裏,不能有效得利用。這樣以來就嚴重地制約了我國現代化信息建設的步伐。從而加大了城鄉教育水平的差距,也就抑制了農村的發展,使得新農村的建設更加艱鉅。

五、農村國小教育為適應發展採取的一系列針對性措施:

1、對農村教育資金的大筆投入。為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中國小衞生和生活條件,建設和諧、生態校園,教育部、財政部、農業部決定在部分省份“新農村衞生新校園建設工程”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工程”試點。這是一件好事。我希望當地有關部門按照黨的xx大精神,結實地搞好農村基礎教育。加大投入,使得農村國小的教育更好地發展。

2、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素質和水平。是發展農村教育的頭等大事。我建議採取措施:一是開展“送教下鄉”“支邊”等活動,達到城鄉教師間的互相交流。二是多培養農村骨幹教師,開展農村教師“名師工程”,調動農村教師工作熱情,用先進典型帶動一大片。三是加強農村教師培訓工作。“新教材培訓” 、“專家講座”、“名師講座”等。鼓勵教師根據自身特點積極參與一些教師團體,如“青年教師協會”、“作家協會”、“書法協會”等。四是辭退一些不合格的民辦教師,引進一批大學生到鄉村國小支教。五是學校內部把教改科研活動真正搞起來,做到“人人蔘與,人人有自己的課題”。六是督促農村學校認真完成各項教育教學任務,杜絕那些應付檢查的作假手段和形式主義。

農村是整個社會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農村基礎教育水平的低下是導致人口整體素質低下的重要原因。影響農村基礎教育質量的因素很多,我們全社會要積極地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教育做一點自己的貢獻只要我們肯付出一點點愛心,我想我們的國家將會發展強大。社會主義的建設需要高素質的人才,也只有加強我國的基礎教育的投入和建設,才能更好地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第13篇】關於農村國小教育現狀的實習調查報告

這次實習,我去了一所既有國中又有國小的農村學校。在那裏,我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在職教師寥寥無幾,而代課教師卻佔了多數。

我不禁困惑了:現在的師範生都説就業困難,有的畢業好幾年了也沒有找到工作,為什麼這裏還有這麼多的代課教師呢?於是,我對這裏的代課教師進行了一番調查。

(一)代課教師大量存在的原因

這裏地處偏遠的農村,交通不便,離縣城得顛簸三四個小時。當地的年輕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剩下老弱病殘看家,順便帶帶孩子。農村教師每月除了領國家規定的那點工資以外,並沒有其他的補貼。在職教師得在這裏工作至少6年才有資格申請調離。現在的師範生畢業時差不多已經21、22了,加上6年,都快30了。

基於上述原因,許多師範生畢業後寧願託關係進城鎮 的學校,哪怕那些現象已經趨於飽和狀態,也不願去農村任教。

代課教師大都為學校附近的長住人口,農村學校的教師奇缺現象,無疑為他們創造了條件。

(二)代課教師的學歷

他們之所以被稱為代課教師,説通俗一點也就是“臨時工”,因為他們沒有與學校簽定正式的合同,沒有通過正規的教育渠道獲得教師資格證,沒有正式的編制。有的只念了國中,有的只念了高中,有的通過自考或函授取得另外大學文憑,卻因為國家有關於代課教師轉正年齡不得超過35歲的規定而只好繼續代課。

(三)代課教師的待遇問題

從學校領導那裏我瞭解到,教育部門預計撥給代課教師的工資有600元,但是因為現在農村學生的學費不收了,學校的流動資金少了,學校就的從代課教師的工資中抽取一部分作為學校的流動資金,這樣到代課教師手裏的,只有400多一點了。

400多一點,我的天。我不禁歎息,這要比在職教師幾乎少2倍了,何況代課教師以後還沒有退休工資,這點錢怎麼養家餬口呢?

(四)代課教師的心態問題

以學校的於老師為例,她代課已有25年了,5年前她通過自考取得了國小教育的本科文憑,可是她的年齡已經超過了35歲,不能取得正式的編制。

在別人看來,像於老師這樣來學校代課,每個月的工資又有了,家裏的農業生產也跟上了,一年能有不少收入呢。

通過和於老師的幾次閒談,我才知道,於老師的心裏裝着不少苦水呢。

這裏的學校實行的是坐班制,加上學校教師的嚴重不足,一個教師往往要上好幾個班級。於老師説,平時還好,要是遇上農忙時節,她早上去學校之前就把糧食曬在院子裏,若是碰到變天了,就只好等雨水把糧食沖走了。“我不可能看到要下雨了,就跟學生説不上課了,我要回家收糧食吧。”於老師苦笑着説道。

談到代課教師的待遇問題,於老師也覺得挺委屈的。她説自己對學生付出的心血並不比在職教師少,有時還遠遠超過了,可到頭來得到的呢......我們都是寫臨時工,隨時都可能下課,以後還沒有退休工資......不過於老師又説,雖然是這樣,可當她抱着書本走進教室,看到孩子們那一雙雙苛求知識的眼睛時,她的那些抱怨、那些煩惱,都拋之腦後了。她也不知道為什麼。

(五)幾點值得討論的問題

1 國家既然允許了代課教師的存在,那是否可以適當的改善一下他們的待遇呢?比如,嘗試着給那些在教育戰線上工作了幾時年,做出了不少貢獻的代課教師一點獎勵,以後發一點退休工資,哪怕只有為數不多的一點,也不至於讓他們感到晚景淒涼吧。

2 我們常説“活到老學到老”,代課教師也有一顆進取的心,原來因為時代的限制,他們沒能接受正規的高等教育,現在他們參加了自考或函授取得了大學文憑,卻又遇上了國家對代課教師轉正年齡的限制,這是不是讓人感到很遺憾呢?

3 現在大學擴招,師範專業的畢業生更多了,面對畢業生們一個勁兒地往城鎮學校跑,哪怕是託關係,而農村學校卻無人問津的現狀,國家是否可以採取一些措施,鼓勵師範畢業生去農村任教呢?

【第14篇】對農村國小藝術教育狀況調查報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國小教育取得的成就眾所周知,有目共睹,但隨着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農村國小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也逐步浮出水面,並且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巨大障礙。在國小教育中主要包括德、智、體、美、勞五種教育,其中國小音樂、美術教育是整個音樂、美術教育的基礎階段,是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是國小必修課程之一。音樂、美術教育對於國小生智力的啟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然而,在農村國小,音樂、美術教育現狀與現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遠,在實際實施過程中美術、音樂教育往往得不到重視。在為期一週的時間內,我主要對山東省聊城市莘縣隸屬鄉鎮國小的藝術教育現狀進行了實地走訪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國小的藝術教育現狀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説教育設施差,教育隊伍整體素質偏低,教育觀念落後等。

第一點是藝術教學條件差,缺少相關音樂教學設施。改革開放以來儘管農村經濟獲得很大進步,但是城鄉差距依然明顯存在,教育差距更是格外突出。我們在城市隨處可見幼兒園國小之類的教育機構,孩子們在快樂的玩耍,有的在玩滑梯,有的在畫畫,有的在唱歌,就好像一個快樂的小天堂,在這個小天堂裏孩子們的素質能夠得到全面提升。但是回到農村看到的鄉村國小的狀況卻令人很心酸,一般鄉村國小首先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扇破爛的大門,滿是鐵鏽。進入大門之後看到的是滿是雜草的面積狹小的校園,校園內基本沒有任何供孩子們玩耍的娛樂設施。教室的現狀更是令人堪憂,破爛的窗户有的沒有玻璃,地面坎坷不平,桌椅板凳破舊搖晃,有的甚至沒有電燈,陰雨天的時候只能點蠟燭,我們可以想象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學習心情肯定不會很愉悦。由這些學校硬件設施我們可以想象到音樂美術的教育有多慘淡,首先是沒有專門的上課教室,一個鄉村國小有教室上課已經不錯了,哪裏還有多餘的空間上音樂課,有的就乾脆在上課的教室上課,這樣不僅空間受到限制,而且音樂課上發出的聲音可能會影響整個國小的安寧。其次是缺少音樂教學方面的設施,在走訪的這些鄉村國小內音樂設施的到位情況基本是零,基本就是上靠老師口頭教授,比如老師説我們這節課學《沂蒙山小調》,然後孩子們就只能跟着老師唱。就算是有的國小有那種古老的腳踏琴,但是全校可能就僅此一台,通常很少動用,動用的話就要從一個教室搬到另一個教室,這個過程就像是一個隆重的儀式。再次是缺少音樂教學所必需的多種教學設備和相應的音響、音像資料。孩子們根本不能欣賞到原版的優美音樂,嚴格限制了音樂的教學活動。因此完善學校的教育條件,置辦相關的音樂設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點是音樂教師隊伍空缺,整體素質低下,缺少正規培訓。在調查過的大部分鄉村國小中沒有音樂教師,教師到位狀況基本是零。在極少數鄉村國小有音樂教師的師資力量中,仍有一定數量的民辦教師發揮着較大的作用。由於沒有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的真正意義上的專職音樂教師,有的音樂設施上課不用,長期閒置,變成了學校創品牌驗收的辦學硬件擺設。由於民辦教師一般沒有接受過正規培訓,因而在教學理念、教學水平、教學方法、教學技巧等方面以及對新教材的適應性上,都存在相當大的差距。這種現象反映了國小音樂教師的音樂技能素質急待提高。音樂教師尤其需要經過專門培訓,但實際上他們接受正規教育和培訓的機會卻少得可憐,於是許多能唱兩首歌的音樂愛好者便成了音樂教師。教師音樂素質低,是造成目前鄉村國小音樂教學質量低下的又一原因。因此,重視對音樂教師的培養和繼續教育,是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一個有效途徑。

第三點是鄉村國小教學觀念落後,得不到相關領導的重視。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質教育,對鄉村國小的影響力度不夠,沒有從根本上轉變大多數鄉村國小教師和領導的教學觀念,不少學校仍把各種統考分數作為評價教師和學生的惟一標準,單純的追求高分,因此,忽視音樂教學、佔用甚至砍掉音樂課的現象就是很顯而易見的。顯然這是造成鄉村國小音樂教學現狀的一個最主要原因。而且在農村國小,鄉、校一級的基層領導對音樂教育本來就瞭解的很少,加上他們本身藝術素質低。他們認為音樂是人人都可教的課,所以凡是認為教不好“主課”的老師就去教音樂,音樂教師當然就低人一等,於是紛紛改行,使本來就缺乏的音樂教師就更加缺乏。因此,加強和提高鄉村國小音樂教學質量的根本性措施就是要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徹底改變學校領導和教師的教學觀念,真正使鄉村國小重視音樂教學。

第四點是對音樂教育的投入不足。農村長期以來由於經濟較為落後,並且發展相對緩慢,在財政收支方面比較困難。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在教學上的投入就顯得很低,在音樂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在這種情況下要發放教師的工資都很困難,也就沒有更多的財力去添置音樂教學設施了。更不要説引進優秀的專業音樂教師,就算是引進來也沒有什麼用。有的學校連一架普通的風琴都沒有就更談不上鋼琴、電子琴、音響、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有的地區由於對音樂教學的不重視,即使有一些音樂教學設備也並未真正用於日常的教學中,最多也不過是在公開課或比賽等時候用一下,其他時間就成為學校的擺設。因此政府應該認識到音樂教育的現狀,切實加大音樂教育的投入,只有加大投入才能為音樂設施的完善、教師隊伍的壯大提供堅實的經濟後盾。

以上這些是我通過這次調查得出的幾點淺顯的認識。在實地走訪了這些鄉村國小後我的心情很沉重。在這個社會最底層的是農民,他們勤勞樸實,他們付出的最多,可是他們最終得到的實際利益卻很少。“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但是這種悲劇又延續到下一代,他們的子女在起跑線上已經與城市的孩子拉開了差距。每個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他們都有權利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享受全面的教育,不管他們來自城市還是鄉村。孩子是無辜的,難道農村的孩子就要比人低一等?難道他們生來就該接受這種“殘缺”的教育?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總之,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文化在繁榮,全社會的審美需求也在提高,這種鄉村國小音樂美術的教學現狀應該儘快改變,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社會發展和學生個體全面發展的需要。這不僅僅是農村的問題,也是一個全社會的問題,我們必須團結起來拯救那些正在接受那種“殘缺”教育的孩子們,救救孩子﹗

【第15篇】農村國小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農村國小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2018農村國小教育現狀調查報告(1)

教育改革的春風已吹遍中國大地,基礎教育工程已經被列入國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輪課程改革已付諸實施,素質教育的號角早已奏響,可是,當前農村國小的教育現狀又是如何呢,我利用暑假的時間來到農村進行社會實踐,瞭解目前農村國小教育的現狀。

農村國小的整體面貌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來簡陋的土坯房子改建為磚瓦房,寬敞明亮,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優良的學習環境。其次是教學的硬件設施上,一改過去破舊的拼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第三是在學校的師資隊伍有所壯大。但是,我認為目前農村的國小教育仍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 學校規模小,硬件設施落後

儘管目前農村國小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國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於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大部分農村國小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缺乏或不完備,圖書館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壞了也經常缺乏資金買新的。

二 教師的業務水平不高,工作負擔重

在農村中學中,年紀偏大的教師較多,這些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教育方式落後,教學質量存在很大問題。由於農村信息相對閉塞,與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國小教師的教育觀念滯後,教育教學能力不強。多數教師依然是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的傳統方法來完成教學,而學生的學法仍是聽、寫、讀、背、考的五階段式。這種原始落後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適應當代教學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師生負擔,消耗了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力,取得的卻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同時,農村家長為生活所迫紛紛外出務工,使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象嚴重。把本應由家庭、家長承擔的教育責任全推給教師和學校,要求教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這些學生更多關心和照顧,這無疑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三 素質教育難以實行,課程改革舉步維艱

農村教育,一直籠罩在應試教育的陰影裏。受大的環境制約和影響,教師們都把學生考高分作為自己的唯一目標,學校也用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依據。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等課程雖然開設,但實則難以得到保證,學生的身心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知識面狹窄,觀念滯後。

四 村級國小減少造成學生上學不便

我所去的陳莊鎮的愛林二村原來有一所村級國小,但由於教學條件差,教學設備落後,以及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孩子送到教學質量較好的城鎮學校就讀,因此生源逐年減少,最後學校廢止,目前大多數學生就讀於一所鄉級國小。撤併村級國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集中教育資源,節省教育開支,但目前農村國小不提供住宿,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較遠的學生上學的不便,國小生年齡小,每天老回跑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生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的國小教育情況實在是不容樂觀,農村國小教育佔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部紮實,教育的發展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其問題的解決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經途徑。否則,就相當於丟掉了國小階段的大多數,丟掉了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也就談不上什麼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只有採取措施徹底改變農村孩子接受條件最差的學校教育的現狀,加強和牢固基礎教育鏈條上的薄弱環節,是農村國小走出困境,為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推動農村教育的發展。

2018農村國小教育現狀調查報告(2)

按照《關於開展**活動的通知》,我採取個別走訪、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作了深入細緻的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村各國小課程開設齊全,執行從簡。

各學校雖然都能按照國際教育部及省、市、區級要求開齊,開足科目,但是能夠真正貫徹落實的除語數英以外的課程微乎其微。體育、音樂、美術、科學、信息技術、綜合實踐、班會等等,很多課程既缺乏專職的教師也沒有專門的教室,沒有落到實處的必要條件。如信息技術,各學校微機室的電腦早已廢棄、淘汰,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微機室,怎樣將信息技術課上好?科學課,雖然有些學校實驗室的設備異常齊全,但是根本沒有能夠領着孩子們去做實驗的老師,每一次科學課都在教室進行,在這樣的教育中,孩子們的科學素養能夠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音樂、美術既無專職教師也無獨立的教室,樂器、素材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會被長期束之高閣。

二、學校道德教育虛浮,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輕視道德教育。

各學校的德育時間僅停留在週一升旗儀式、思想品德課及班會課中,還常常要除去被代課教師佔用的課時,而且即使是上課,也僅停留在説教、灌輸層面。沒有學生自己的活動,沒有道德教育的陣地,沒有保證活動開展的必要措施。學校、班級幾乎不組織德育活動,更談不上持課內外結合,形式要靈活多樣。這種缺乏體驗,閉門造車的道德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三、撤點並校,安全隱患增多。

學生上放學路途遙遠,學校沒有校車,很多國小生因無人接送,自己騎自行車上學;更有甚者,路上攔車上學;還有一部分由老年人負責接送,這部分人羣的安全問題不容小覷。

另外,上放學期間道路擁堵,汽車、電動車、自行車,老人、年輕人、國小生瞬間擠滿街道,同樣存在安全隱患。

四、留守子女問題突出。

農村各國小留守兒童所佔比例逐年攀升。因為產業結構的調整,家長們紛紛出外打工,將孩子留給家中老人照顧。因為觀念和意識的侷限,老人一方面存在溺愛心理,另一方面只關注孩子是否吃飽穿暖,對於孩子的道德品質、心理健康、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培養着實有限。留守兒童在校打架、上網、違反紀律、不完成作業現象極為普遍。

五、校長素質堪憂。

校長是一方教育的引路人,很多校長沒有自己的辦學方向,缺乏最基本的教育理念,眉毛鬍子一把抓,漫無目的。如此辦學,貽誤子孫後代。

六、教師工作缺乏激情。

這是長久以來的痼疾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農村學校條件艱苦,待遇缺乏優勢,要求不斷提高。長久以來,到相橋的教師有條件的選擇機會進城,沒條件的尋找機會進城,留下來的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

七、學校教育與社會脱節。

學校、家庭、社會三方育人網絡的構成僅限於最多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會。學校教育脱離時代,脱離社會,閉門造車。

綜上所述,隨着時間的推移,因為社會、家庭、學校、教師等各方面的原因,相橋教育將不僅僅輸在文化課上,學生的道德品質、創新能力、動手及社會實踐能力的缺憾也會日益增多,如不及時改良現狀,相橋將有更多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