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暑假社會實踐農村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41K

暑假社會實踐農村報告多篇

【第1篇】暑假農村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範文一

(一)、活動簡介

7月22日,山東工商學院國際商學院“地下水水質調查”暑期實踐團深入高密市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中,我隊成員對高密市周邊居民區不同水位的地下水和自來水水質進行檢測:測定其中的成分(如腐植酸鈣離子鎂離子鐵離子氯離子有機量鎘離子鉛離子氟離子等)及成分含量,測量其PH值、滲透壓、硬度並作出相關報告。同時,製作了宣傳頁對水質進行宣傳及公示,並對廣大居民進行走訪調查。

通過此次活動,使廣大居民對飲用水有了更好的認識,有了更高的要求,有利於廣大居民的飲食健康,同時展示了我校大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二)、三下鄉的意義

大學生參與三下鄉活動,是當年五四青年開創的 走向社會 ,深入民眾光榮傳統的延續,是我們知識分子同工農羣眾相結合、教育同生產實踐相結合的一貫方針在新時期的集中體現,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四個統一的具體行動,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將自身價值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必由之路。 我們通過大學學習後,要想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定準備.這是我參加三下鄉活動的目的之一. 抓住有利時機參與各種形式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對於引導我們按照黨中央的要求,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於社會實踐統一起來,自覺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羣眾相結合的道路,努力縮短成長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距離,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見世面,長才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三下鄉的啟示

1、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瞭解國情。我們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成長在鄧小平理論不斷髮展的年代,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單從課堂上是難以得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瞭解佔全國人口80%的農民的現狀,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實踐中深化對鄧小平理論的理解,深化對改革開放的理解。

2、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體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樸素民風中的情感滋養,難以盡得於書本;貧困母親臉上的愁容和失學兒童眼中的渴望所激發的力量,難以取之於校園。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才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悦,才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

範文二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人才是關鍵,教育是基礎。而中學生是祖國新一代的花朵,支持其健康充實地成長非常重要。同時,為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進一步擴大同學們社會實踐的參與面,使同學們充分發揮知識和智力優勢,在實踐中瞭解社會,認識國情,增長才幹、鍛鍊毅力、鍛鍊同學們的自主能力,團結互助的精神,充分展示華師學子的風采,特組織此次實踐活動。

根據“傳承‘五四’報國志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指導精神,貫徹我們新長城華南師範大學自強社“傳遞社會關愛,鍛造自強之才”的宗旨,通過了解到的河源當地德育教育現狀和中學生的心理現狀,我們以“培養健康心理,彩繪美麗人生”作為此次三下鄉的基本理念和主題,集體組隊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大學生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在實踐中認識自己,奉獻社會,提高自身素質。

1.支教宣傳調研齊並進,心理健康彩繪美麗人生。通過了解河源當地德育教育現狀並進行系統分析,向上坪中學提出建議,以幫助上坪中學在今後的心理教育中更好地發展。

2.反映時事話題,愛家愛己齊建設。宣傳衞生保健知識,提升自我保護情操。

3.帶領新型教育走進新農村。運用專業知識對當地中學生進行義務支教,讓新型教育模式走進農村。

4.傳達志願心聲,傳遞志願精神。

5.引導自強社學子增強自強不息的精神,進一步擴大同學們社會實踐的參與面,提升同學們的綜合素質。

時間:20xx年x月1x日至20xx年x月26日

地點: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上坪中學

人員:“自強之花”河源連平縣服務隊——來自新長城華南師範大學自強社的23位成員

現將本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x月1x日早上6點多從學校出發,中午到達河源市連平縣上坪鎮上坪中學,安頓好。下午與謝副校長見面,校長介紹上坪中學的主要情況,對我們的到來表示並一一認識我們每一位隊員。晚上校方請吃晚飯。

x月19日早上x點半開始接受學生報名,招收學生,帶領學生一同搞清潔。下午對所招學生進行分班,準備接下來的活動,備課,排練。

x月20日早上x點半學生到校看分班情況,x點開幕式開始,開幕式結束後,老師與學生正式見面,並相互認識。下午各班召開班會,確定班名,班委,並進行隊歌和健美操以及軍體拳教學。

x月21—23日課程正常開設,所設課程包括趣味數學,特色英語,手語,趣味物理,心理教育,禮儀,網絡點撥,衞生保健,電影賞析,健美操,軍體拳。另21日上午部分隊員到街道進行健康知識宣傳;22號和23號兩個上午相繼進行團體心理培訓。課後開展友誼籃球賽。

x月23—25日早上課程照常,另各班確定閉幕式表演節目,並進行閉幕式表演訓練。

x月25日下午閉幕式彩排,開展友誼籃球賽。

x月26日上午閉幕式,校方領導以及我們的指導老師姚軼懿都出席參加。閉幕式結束後,進行合影留念。

另:每天中午及晚上批改學生日記,晚上x點半開會總結當天工作及出現的情況,安排討論第二天的工作。備課,排練等根據老師個人的情況和表演小組情況靈活安排。

二、實踐總結與建議:

此次於河源市連平縣上坪中學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更好地鍛鍊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豐富了我們的暑期生活,使我在思想上產生更加深刻的體驗與感悟,擴大了我對社會實踐的參與面,讓我更深入地接觸到社會,對我的思想以及認識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將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為我指明方向。

此次下鄉,收穫頗豐:

1.收穫快樂。上坪中學的孩子們是純樸熱情、善良天真、懂事可愛的,生長在農村,他們從小就要幫家裏幹農活,他們身上有一種堅強勇敢的美,和他們在一起,每天和清澈的眼神,燦爛的笑臉相伴,快樂油然而生;與22名隊友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標奮鬥,我們辛苦並快樂着!

2.收穫感動。與學生們在一起,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身份出現,站在講台上,看着台下幾十雙渴望的眼睛,每一次批改日記,看到學生們像朋友一樣和我們説心裏話,課後和學生們聊天説笑,和學生們一起打球,看到原本不喜歡學習的學生不斷地端正態度,不斷地進步,就會好欣慰,好感動!與隊友們一起,看到隊友廢寢忘食地工作,推遲吃飯時間、休息時間,甚至於犧牲休息的時間,就是想幫助這裏的孩子,為這裏的教育做點什麼。看着這些未來的老師現在拼命的付出,怎能不感動呢?

【第2篇】暑假農村調研、關愛留守兒童實踐報告

作為一名大學生,社會實踐是我們在大學生活裏面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同時更重視培養自身的實踐能力。大學生涯的第一個暑假,我就滿懷激情地報名參加了“廣西大學生志願服務萬村遠程教育xx年暑假行動”。走出校園,步入社會,絢麗青春並就着智慧揮灑着汗水寫了一份答卷。

8月x號,陽光燦爛,我們志願者從恭城出發,經過30分鐘的車程,我們就到了我們實踐活動的點“紅巖”。在大城市呆久了的我們,一到那裏我們就有種心情舒暢的感覺,感受到了濃厚的鄉村生活氣息。我們首先來到村委會,取得了村委會領導的同意,在他們的協助下,我們在庭院裏佈置了一排桌子和凳子。在桌上放了兩台血壓計,在牆上貼了宣傳單,掛起了條幅,豎起了旗子。我們又在村委會的廣播裏通知老鄉們前來村口。我們分工合作,一部分同學走進每個家庭宣傳相關的醫療保健方面的知識並向大家解釋一些夏日農忙時節保健的小常識, 組織村民到村口參加活動。還有“農家樂問卷調查”。 那時候的氣温都非常的高,太陽公公高高的在天上笑着,看着我們在鄉間小路上或是附近農家裏忙着調研。説實話,覺得真的有點辛苦,有想過快點結束吧。偶爾也會抱怨為什麼天氣都是這麼“大好”,就不能下點雨麼?調研必須要在村民們都在家的時候去各個村每家每户的做調查,由於大多數村民不識字,我們都是一個題一個題地問出來的。做一份調查可能容易,但是要做許多份時就需要極大的耐心了。再加上普遍村民講的是地方話,有些同學在交流上有些阻礙,但我們都克服了種種困難。值得慶幸的是,當地的村民都很積極的配合着我們的工作,這讓我們的工作進行的更順利,更有效率。我們分成兩個小組同時進行調研,小組間合作的都很好,大家相互鼓勵,相互照顧,在工作的同時也增加了友誼,我們都懂,我們是一個團體。另一部分同學在村口開展活動宣傳,運用醫學知識幫助村名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小病症,以及免費測血壓。除此之外,我們還事先購買了一些醫療保健小藥品,分發給當地需要的羣眾,我們的行動得到了當地村民的大力支持,我們也在這次實踐中體會到了作為一名志願者的快樂和滿足。就這樣我們順利地完成了第一站的任務。

此次實踐活動,讓我深刻明白了一個活動可以順利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詳細的計劃,也離不開大家的團結。

8月8號,我們走進了勢江村,與留守兒童手牽手,共度快樂暑假。在村幹部及村志願者的鼓勵和吸引下,40餘名學齡前小朋友主動參加志願者支教活動,當走進借用的教室,心中既有豪情萬丈,也有忐忑不安。當站在講台上看着那一羣活潑,可愛,熱情,真實的孩子們,腦子突然一瞬間變得一片空白,完全變得不知所措,無從下手。他們穿着樸素的衣服,臉上顯露出泥土的顏色,卻活潑可愛,聰明熱情,充滿靈氣,活得真實而開心,原以為會很尷尬很難和他們溝通。但是,當看到那一張張稚幼的充滿期待的眼神時,心中有種上帝派我們來拯救他們的感覺。很快的我們就進入了角色,和他們打成一片。我們和小朋友玩了一系列活動。例如:知識搶答,趣味拼音,詩歌朗誦,安全環保小知識學習,猜字謎。印象最深的是“二十以內加減法”搶答。還沒等我們唸完題目,幾十雙稚嫩的小手已經高高舉過頭頂,紛紛想“一展風采”。在遊戲過程,小朋友爭先恐後,場面一度失控,歡聲笑語不絕耳。

短暫而又漫長,勞苦而又快樂的短期社會實踐終於結束了。累,苦,卻很滿足。因為我知道這就是考驗,這就是體驗,這就是奉獻,這是很有價值的,我無怨無悔。這次實踐活動的開展,更讓我們瞭解到了團隊的重要性。我們通過溝通交流協助建立了有好的合作關係,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包容,互相體諒,這次實踐活動拓寬了我們的發展空間,提高了社會實踐能力,增強了服務意識和使命感,責任感及奉獻精神。用實踐感受社會,用實踐關愛社會,用實踐鍛鍊自我。“服務萬村遠程教育”帶給我的不僅僅是一種視覺上的新鮮,更是一種在精神和心靈上的震撼,我不會忘記志同道合,互幫互助,共同努力的隊友,患有那羣可愛聰明的孩子,。實踐活動就這樣悄悄結束了,但它帶給我們的思考就像是一塊石頭頭人水中泛起的陣陣漣漪,盪漾開去。這次親身體驗讓我感觸深刻,這不僅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更是我一生寶貴的財富。

【第3篇】高校大學生暑假農村發展調查實踐報告

巴鈴鎮坐落於貴州省黔西南部的一個城鎮,沿着關興高速一路馳騁,經過幾小時我終於到達了。

一下車,一條大路伸向遠放,路兩排的房屋和樹都整齊的排列着。

我在這裏也受到了村委的熱情接待,據村委介紹,這裏在十幾年前還是一個小村莊,這裏的人們也都主要以農業為主,在十幾年的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經濟發展的重鎮!

在國家發展方針的指導下,在該地不適應栽種糧食的土地上實施了退耕還林還草工程,使一些開始出現石漠化的地方得到緩解。

我隨着當地居民上山,看到了一片片綠葱葱的樹林,居民透露,在樹長成之後,可以作為經濟林賣給國家,並且在這期間國家還有經濟補助。

在這裏醫療改革也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剛開始也只是國家只是出資進行藥費補助,但在近幾年後,看病拿藥都不會再花一分錢了。説着,居民們都露出了笑臉,説到農民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

在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學費全免的方針下,原來因為沒有學費而輟學的孩子也進入了學校,走進了他們另外一條人生的道路。

農業税的減免,更為農民心裏一大快事,農民的壓力越來越少,生活越來越輕。

在村委的帶領下,我走訪了幾户農家,每家都是窗明几淨的,後來才知道,原來的這幾户是村裏的危房户,在當地政府的出資幫助下建了新房。 後來又更隨村委走訪了幾個臨近的村子,都由原來的石子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路邊也沒有再看到村委説的危房了。

現在此鎮也實施了小區式管理,各個街道都有辦事處每村都有村委會,人們的問題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提高了,以前都只是在晚飯後,坐在房前聊天,現在還有了專門的中老年活動中心,為中老年提供了專門的休閒娛樂場所。

在這裏的一週時間,徹底的打破了我最初的對鄉鎮的看法,在意識裏還認為是原來的貧窮落後,至少不會是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但我才發現是我落後了。

在這裏,我看到了改革開放,農村建設的實績,看到了農民的生活的改善,生活越來越好!

【第4篇】暑假農村支教實踐報告

新學期已經開始,和淄川的孩子們告別也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想必孩子們也都熟悉了新的同學,新的老師,回想那些和支教隊友及孩子們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心中有一股暖流湧動。青山綠水環繞的村莊顯得格外的寧靜。我們支教團隊有幸走進那個美麗的地方和那裏的孩子結下深厚的友誼,這也為我們自己的大學生活增添了不少的樂趣。

7月19日是我們啟程的日子,十五個隊員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排隊候車的場景依然記憶猶新。一路上想象着村莊的模樣,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臉以及熱心的村民,每個人的信心和熱情都是滿滿的。盼望着,盼望着,目的地終於到了,我們看到孩子和家長們,他們的迎接使我們感到非常的親切。下午師生見面會結束後,家長們不約而同的留下來幫我們打掃衞生,還有些村民送來饅頭、雞蛋、蔬菜、水果。接下來支教的日子,每天都有甘甜爽口的西瓜吃。他們樸實而善良,讓我們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這份在異地他鄉收到的關愛對於我們來説是彌足珍貴的。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羣藍精靈,他們活潑又聰明,他們調皮又靈敏……”可愛的孩子們就像那小小的藍精靈,給我們支教小院帶來了無盡的生機。孩子是最純真無暇的,好比一塊兒等待雕琢的美玉那樣純潔。看着他們在我們的引導下不斷的汲取新知識,心中有説不出的幸福感,這種幸福源於老師對孩子教導成功的一種欣慰。我漸漸地感受到了作為一名老師所肩負的責任,也找到了他們幸福的源泉,真正瞭解了“教師”這個職業的偉大之處。

時間永遠不會因為捨不得而多給我們些留戀的機會,半個月的支教生活就要結束了。分別的時候家長和孩子們都來為我們送行了,我們一起唱響了《友誼地久天長》,歌聲蕩在小院裏,感動流淌在心田裏。

回想此次暑假支教活動,對個體來説是一次積極的鍛鍊,是一筆人生的財富;對整體來説是一次團結協作的成功範例;對孩子們來説是一次學習新知識,豐富暑假生活的絕好機會;這更是一次傳播先進知識,收穫感動的旅程。

【第5篇】大學生暑假農村實踐總結報告

大學生暑假農村實踐總結報告

這次社會實踐的時間為七天,參加隊員有六名。在這短短的幾天裏,我們主要開展了四項較大的活動,下面我就簡要的進行一下彙報。

一、“放飛孩子的夢想,托起明天的太陽”主題班會。

在班會上,我主持的專題叫“美麗照片,精彩北京”,做這個活動我的初衷是想借照片展示給沒到過北京的山村孩子們一個感性的認識,那些照片都是我去下鄉之前親自到北京各大景點拍攝的(包括******、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人民英雄紀念碑、故宮、新華門、中央電視塔、中華世紀壇、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

我的這個專題在班會上是第一部分。當我給孩子們一張張地做講解的時候,孩子們那種渴望知識的眼神深深的打動着我、震撼着我,勤奮、刻苦、努力、上進是在場的每一個孩子都具備的,從他們那雙充滿求知慾的眼睛裏,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和孩子們一起的幾個小時裏,我過得快樂而充實,彷彿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當學生代表給我們佩帶紅領巾的時候,我真的很激動,激動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帶紅領巾的時候差;當孩子們用洪亮的聲音唱着《好一朵茉莉花》時,我不知為什麼,也許是一種衝動。我的眼睛開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們感動了,被他們的純真、活潑、樸實感動了。

在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體會到了“從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讓我感覺到我的做法是對的,如果這次活動能增強他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那我們的這個活動就算是成功了!

我們的這次活動得到了當地領導、老師、同學的一致好評。其實我們的活動時間是有所改變的,不是嚴格按照計劃的。計劃是到達的第二天開展這個主題班會的,但我們到達的那天已經是晚上六點了,食宿問題還沒有安排妥當,所以第二天開展活動的條件根本不具備,我們就馬上開會,一致通過決定第三天再做。實際證明,我們的調整很正確,主題班會因為準備的充分,所以開的很成功。這也告訴了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計劃是很必要的。

二、走訪農民,尋找科技帶頭人。

為了儘快瞭解舊堡村,我們第二天一大早就和村幹部進行了座談,座談會的地點就在村委會,形式很簡單,但內容卻很充實。

村幹部介紹説:“舊堡村共一萬三千畝耕地,二十六眼機井,平均三、四畝地就有一眼井,不算缺水。種植的主要作物是玉米,其他還種一些蔬菜,象豆角,西紅柿什麼的。養殖業也不算髮達,正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沒有形成什麼規模,主要品種比較單一,就豬、牛、雞等傳統品種,特種養殖還沒有。”

我是農大東區學機械的學生,這次下鄉的目的有一個就是調查一下農業機械在農村的普及程度和農民需要什麼樣的機械。但當我問到這個問題時,村幹部很乾脆的回答:“我們村根本不存在農業機械化,一切農活全部由農民手工去做,完全是原始的東西,不存在什麼機械化。”當時我真的很驚訝,問他們為什麼不用一些機械代替人來做這些重複性很強有很繁重的工作時,他們是這樣回答的:“如果都機械化了,那不就有的剩餘勞動力了?”我想農民他們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也許他們就是這麼認識的,我們的任務是來調查的,在短短的幾天裏,我們不可能改變他們的思想,就沒有在往下追問。

於是我就轉換話題,説:“在現在的這種耕作過程中,有沒有哪種工作是農民認為比較繁重的,希望由機械代替的?”村幹部想了想説:“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玉米杆被收割後,剩餘的部分,一部分在地裏,一部分在地上,農民處理起來比較費勁,現在全憑農民用鋤頭一棵一棵的往出挖,又費時又費力。希望能有一種機器代勞。”我個人認為,市場上應當有這種機器,只不過當地的信息不是很豐富。打算回來在網上或者從別的渠道幫農民們找找,如果真的沒有的賣,那下次學校再舉辦創新大賽,我就做這個機器了。

其他的隊員也就他們自己的專業問了些問題,例如,學法律的就比較關心農業的法規政策等問題,像税費改革什麼的;學化肥的就問的是作物的一些疾病。在他們問的時候,我就仔細地聽,然後認真地作筆記,我想雖然這些跟我的專業不相關,但是多知道一些總沒有壞處。

座談大概持續了兩個小時,我們對舊堡的總體情況有了個整體的認識,但光聽村幹部講,是絕對不能完全瞭解的,所以我們決定下午親自到農民家裏去看一看。

吃過午飯,我們來到一家養羊的專業户,它是全村開始養羊較早的一家,直到今年已經5年了。我們去的那天是下午,正好他丈夫趕着羊羣去放羊了,家中只有女主人和3歲的小女兒在,15歲的大女兒今年開學上八年級,放假去學校校補課了。

她家養羊的數目是全村最多的,現在有70只大羊,30只小羊,最多的時候有140只呢;總共有8畝半地,除了七分種的是胡蘿蔔,其餘種的都是玉米,每年收穫的胡蘿蔔和玉米都用來餵羊,但據她所説,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一定量的放牧。雖然國家現在正在實施“退耕還林”政策,明令禁止放牧,但如果不放牧,只讓羊吃飼料是根本吃不起的,起早貪黑的幹上一年,説不定還會賠上一、兩千呢,所以他們不得不偷着放。

她家有一隻母羊的肚子右側偏下的地方有一軟的疙瘩,是去年冬天發現的,請獸醫來看過,做過一次手術,打開後疙瘩裏邊是小腸,沒敢動,又給縫上了,其間,這隻母羊還生育了小羊,這個疙瘩也沒有遺傳給小羊,小羊現在很健康。為了趕在他們放羊之前看到那隻母羊,第二天我們起了個大早,對他們家進行了回訪,並給那隻羊拍了照,打算回來向學校的有關專家教授請教一下。

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制定了十六字的訪問過程,即“贈送資料、説明來意、瞭解情況、記錄問題”。有了明確的過程,我們訪問起來,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接下來,我們又走訪了另一家以養羊為主業的養殖户,與上一家相比顯得正規了許多,有專門的羊舍,而不是簡單的羊圈,羊的品種也很統一——小尾寒羊。

他家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規模,是因為他貸了20萬元的款,也是全村一次性貸款貸的最多的。當我們問起對貸款風險的看法時,他是這樣回答的:“只要你把所貸的款都投到項目上去,然後一心一意的去幹,一般是不會賠的,就是賠了,像你建的羊舍,買的羊,也足夠還貸款的,其實風險是很小的,重要的是你認真去對待。”他還很誠實的告訴我們,在貸款方面,除了要把項目計劃認認真真做好,憑關係,找路子,也是很重要的。

在養羊的過程中,他遇到了許多實際問題。一是飼料的貯藏,今年他花了9000元建了一個貯藏飼料的大坑,但是到現在一直不敢用,因為還沒有經過科學的論證,如果這貯藏大坑設計的不合適,貯藏的飼料到冬天就會腐爛,貯藏的飼料腐爛了是一筆不小的損失,羊又不能不喂,還要去買飼料,這時的飼料是很貴的,所以裏外裏就虧了許多,所以一直不敢投入使用;二是農民或者説是養殖户急需貯存青杆和黃杆所能獲得的營養價值的具體數據表,要是有了這樣的表,農民就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青貯還是黃貯了,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三是市場上沒有一種可以專門用來餵養羊的飼料,要是有這麼一種羊飼料,農民們也就不用貯存飼料了;四是農民已經有了作胚胎移植的願望,但苦於沒有技術,如果有哪位教授有研究這方面的可以與他們合作,他們願意提供羊等基本材料,實驗成功後的具體事宜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商量。其實,這個農民的這種思想已經是“公司+農户”的最新的經營模式的雛形了。看來,有些農民的思想已經很先進了。就這樣,那天我們走訪了3家,在後來的幾天裏,我們又走訪了13家,這次共走訪了16家。收穫真的不小,常常被有思想、有遠見、有決策的農民所感動,更被他們的勤勞、樸實的品質所折服。

三、建立“中國農業大學農村發展研究會舊堡農業科技服務站”,與當地進行長期合作。

建立這個服務站的目的或者説是初衷就是使我們農大的學生與農民保持密切的聯繫,充分了解農民的需求,在我們的學習當中,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所側重,真正做到學有所用,這樣,我們學習起來就更有動力了;

同時,農民也能得到真正的實惠,首先,我們所提供的資料、信息都是免費的,沒有經濟利益在其中,也就不存在什麼欺騙,不像有些種子公司賣假種子可以得到的利潤卻不顧辛苦一年而顆粒無收的農民,我們不會;其次,是長期合作,農民可以隨時把遇到的比較棘手的問題通過服務站告訴我們,要是我們能解決、有把握的東西,會毫無保留的告訴農民,如果我們解決不了,或者把握不大,我們也會負責的告訴農民,讓他們先等等,我們會替他們去請教學校裏專家、教授們。

畢竟,我們是全國重點大學,是全國最棒的農業大學,擁有農業方面的權威人士,相信他們也肯定願意幫助農民的。我們願意起一個橋樑作用,一個窗口作用,讓農民和教授見上面、説上話。我們的教授們也許會從這些問題當中,得到些靈感,説不定有的新科技成果誕生呢!學生、農民、教授三方面都受益的一件事情通過建立一個農業科技服務站就能實現,而受益多少就要看日後服務站的運作情況了。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這次建站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制定“中國農業大學農村發展研究會舊堡農業科技服務站”管理制度的暫行辦法;

2、經過走訪農户,對農民進行了解,確定農業科技服務站站長以及舊堡村科技帶頭人;

3、向農業科技服務站捐贈圖書、光盤等資料,其中部分留在服務站作為保存本;

4、由於怕耽誤農民的時間,我們決定為農民送書到家,加強對服務站的宣傳。

四、農事實習。説起來是很簡單的活,就是給玉米地鋤草。

不過這可是我長這麼大以來第一次幹這種活。一開始不會鋤,亂鋤一氣,草沒鋤掉幾棵,手上倒磨出了幾個泡,後來慢慢的掌握技巧了,也鋤的快多了,不一會我就把一壟鋤完了。玉米地裏不透氣,很熱,我這才親身體會到了農民們的不容易,作為農大的學生應該給農民辦點實事,更堅定了我把農業科技服務站建下去的決心。

以上是我對主要活動進行的簡要介紹,其中穿插了一些感想,下面我要對整個活動談一些感受:

1、“團隊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當中的重要性。

每個人對每件事的看法不會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處理事情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隨着大家相互的逐漸瞭解,分歧會慢慢減少,工作開展也會越來越順利。只有大家的思想統一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才能順利出色的完成。

2、宣傳工作和前期準備工作在整個工作中的重要性。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都被人説爛了,可只有經歷以後才能體會到它的真正含義。你要開展一項活動,如果宣傳工作做的不到位,沒有人來參加,活動怎麼能開展下去呢?即使你準備的再充分再也白搭,給誰看呢?如果你前期準備的不夠充分,觀眾或者説參與者一多,你準備的不夠充分,肯定就會手忙腳亂,更別提發揮水平了。從這次活動中,我充分認識到準備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有可能出色的完成任務。

3、我覺得做一件事情只要你努力了,用心去做了,不管結果怎樣都是成功的!

這次的社會實踐我的收穫很大,感受也很多,以上只是一部分,請老師給予批評、指導。

【第6篇】暑假農村社會實踐報告

一、“放飛孩子的夢想,托起明天的太陽” 主題班會。

在班會上,我主持的專題叫“美麗照片,精彩北京”,做這個活動我的初衷是想借照片展示給沒到過北京的山村孩子們一個感性的認識,那些照片都是我去下鄉之前親自到北京各大景點拍攝的(包括__________、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人民英雄紀念碑、故宮、新華門、中央電視塔、中華世紀壇、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

我的這個專題在班會上是第一部分。當我給孩子們一張張地做講解的時候,孩子們那種渴望知識的眼神深深的打動着我、震撼着我,勤奮、刻苦、努力、上進是在場的每一個孩子都具備的,從他們那雙充滿求知慾的眼睛裏,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和孩子們一起的幾個小時裏,我過得快樂而充實,彷彿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當學生代表給我們佩帶紅領巾的時候,我真的很激動,激動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帶紅領巾的時候差;當孩子們用洪亮的聲音唱着《好一朵茉莉花》時,我不知為什麼,也許是一種衝動。我的眼睛開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們感動了,被他們的純真、活潑、樸實感動了。

在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體會到了“從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讓我感覺到我的做法是對的,如果這次活動能增強他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那我們的這個活動就算是成功了!

我們的這次活動得到了當地領導、老師、同學的一致好評。其實我們的活動時間是有所改變的,不是嚴格按照計劃的。計劃是到達的第二天開展這個主題班會的,但我們到達的那天已經是晚上六點了,食宿問題還沒有安排妥當,所以第二天開展活動的條件根本不具備,我們就馬上開會,一致通過決定第三天再做。實際證明,我們的調整很正確,主題班會因為準備的充分,所以開的很成功。這也告訴了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計劃是很必要的。

二、走訪農民,尋找科技帶頭人。

為了儘快瞭解舊堡村,我們第二天一大早就和村幹部進行了座談,座談會的地點就在村委會,形式很簡單,但內容卻很充實。

村幹部介紹説:“舊堡村共一萬三千畝耕地,二十六眼機井,平均三、四畝地就有一眼井,不算缺水。種植的主要作物是玉米,其他還種一些蔬菜,象豆角,西紅柿什麼的。養殖業也不算髮達,正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沒有形成什麼規模,主要品種比較單一,就豬、牛、雞等傳統品種,特種養殖還沒有。”

我是農大東區學機械的學生,這次下鄉的目的有一個就是調查一下農業機械在農村的普及程度和農民需要什麼樣的機械。但當我問到這個問題時,村幹部很乾脆的回答:“我們村根本不存在農業機械化,一切農活全部由農民手工去做,完全是原始的東西,不存在什麼機械化。”當時我真的很驚訝,問他們為什麼不用一些機械代替人來做這些重複性很強有很繁重的工作時,他們是這樣回答的:“如果都機械化了,那不就有更多的剩餘勞動力了?”我想農民他們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也許他們就是這麼認識的,我們的任務是來調查的,在短短的幾天裏,我們不可能改變他們的思想,就沒有在往下追問。

於是我就轉換話題,説:“在現在的這種耕作過程中,有沒有哪種工作是農民認為比較繁重的,希望由機械代替的?”村幹部想了想説:“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玉米杆被收割後,剩餘的部分,一部分在地裏,一部分在地上,農民處理起來比較費勁,現在全憑農民用鋤頭一棵一棵的往出挖,又費時又費力。希望能有一種機器代勞。”;

我個人認為,市場上應當有這種機器,只不過當地的信息不是很豐富。打算回來在網上或者從別的渠道幫農民們找找,如果真的沒有的賣,那下次學校再舉辦創新大賽,我就做這個機器了。

其他的隊員也就他們自己的專業問了些問題,例如,學法律的就比較關心農業的法規政策等問題,像税費改革什麼的;學化肥的就問的是作物的一些疾病。在他們問的時候,我就仔細地聽,然後認真地作筆記,我想雖然這些跟我的專業不相關,但是多知道一些總沒有壞處。

座談大概持續了兩個小時,我們對舊堡的總體情況有了個整體的認識,但光聽村幹部講,是絕對不能完全瞭解的,所以我們決定下午親自到農民家裏去看一看。

吃過午飯,我們來到一家養羊的專業户,它是全村開始養羊較早的一家,直到今年已經5年了。我們去的那天是下午,正好他丈夫趕着羊羣去放羊了,家中只有女主人和3歲的小女兒在,15歲的大女兒今年開學上八年級,放假去學校補課了。

她家養羊的數目是全村最多的,現在有70只大羊,30只小羊,最多的時候有140只呢;總共有8畝半地,除了七分種的是胡蘿蔔,其餘種的都是玉米,每年收穫的胡蘿蔔和玉米都用來餵羊,但據她所説,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一定量的放牧。雖然國家現在正在實施“退耕還林”政策,明令禁止放牧,但如果不放牧,只讓羊吃飼料是根本吃不起的,起早貪黑的幹上一年,説不定還會賠上一、兩千呢,所以他們不得不偷着放。

她家有一隻母羊的肚子右側偏下的地方有一軟的疙瘩,是去年冬天發現的,請獸醫來看過,做過一次手術,打開後疙瘩裏邊是小腸,沒敢動,又給縫上了,其間,這隻母羊還生育了小羊,這個疙瘩也沒有遺傳給小羊,小羊現在很健康。為了趕在他們放羊之前看到那隻母羊,第二天我們起了個大早,對他們家進行了回訪,並給那隻羊拍了照,打算回來向學校的有關專家教授請教一下。

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制定了十六字的訪問過程,即“贈送資料、説明來意、瞭解情況、記錄問題”。有了明確的過程,我們訪問起來,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接下來,我們又走訪了另一家以養羊為主業的養殖户,與上一家相比顯得正規了許多,有專門的羊舍,而不是簡單的羊圈,羊的品種也很統一——小尾寒羊。

他家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規模,是因為他貸了20萬元的款,也是全村一次性貸款貸的最多的。當我們問起對貸款風險的看法時,他是這樣回答的:“只要你把所貸的款都投到項目上去,然後一心一意的去幹,一般是不會賠的,就是賠了,像你建的羊舍,買的羊,也足夠還貸款的,其實風險是很小的,重要的是你認真去對待。”他還很誠實的告訴我們,在貸款方面,除了要把項目計劃認認真真做好,憑關係,找路子,也是很重要的。

在養羊的過程中,他遇到了許多實際問題。一是飼料的貯藏,今年他花了9000元建了一個貯藏飼料的大坑,但是到現在一直不敢用,因為還沒有經過科學的論證,如果這貯藏大坑設計的不合適,貯藏的飼料到冬天就會腐爛,貯藏的飼料腐爛了是一筆不小的損失,羊又不能不喂,還要去買飼料,這時的飼料是很貴的,所以裏外裏就虧了許多,所以一直不敢投入使用;二是農民或者説是養殖户急需貯存青杆和黃杆所能獲得的營養價值的具體數據表,要是有了這樣的表,農民就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青貯還是黃貯了,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三是市場上沒有一種可以專門用來餵養羊的飼料,要是有這麼一種羊飼料,農民們也就不用貯存飼料了;四是農民已經有了作胚胎移植的願望,但苦於沒有技術,如果有哪位教授有研究這方面的可以與他們合作,他們願意提供羊等基本材料,實驗成功後的具體事宜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商量。其實,這個農民的這種思想已經是“公司+農户”的最新的經營模式的雛形了。看來,有些農民的思想已經很先進了。

就這樣,那天我們走訪了3家,在後來的幾天裏,我們又走訪了13家,這次共走訪了16家。收穫真的不小,常常被有思想、有遠見、有決策的農民所感動,更被他們的勤勞、樸實的品質所折服。

【第7篇】大學生暑假農村發展調查實踐報告

巴鈴鎮坐落於貴州省黔西南部的一個城鎮,沿着關興高速一路馳騁,經過幾小時我終於到達了。

一下車,一條大路伸向遠放,路兩排的房屋和樹都整齊的排列着。

我在這裏也受到了村委的熱情接待,據村委介紹,這裏在十幾年前還是一個小村莊,這裏的人們也都主要以農業為主,在十幾年的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經濟發展的重鎮!

在國家發展方針的指導下,在該地不適應栽種糧食的土地上實施了退耕還林還草工程,使一些開始出現石漠化的地方得到緩解。

我隨着當地居民上山,看到了一片片綠葱葱的樹林,居民透露,在樹長成之後,可以作為經濟林賣給國家,並且在這期間國家還有經濟補助。

在這裏醫療改革也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剛開始也只是國家只是出資進行藥費補助,但在近幾年後,看病拿藥都不會再花一分錢了。説着,居民們都露出了笑臉,説到農民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

在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學費全免的方針下,原來因為沒有學費而輟學的孩子也進入了學校,走進了他們另外一條人生的道路。

農業税的減免,更為農民心裏一大快事,農民的壓力越來越少,生活越來越輕。

在村委的帶領下,我走訪了幾户農家,每家都是窗明几淨的,後來才知道,原來的這幾户是村裏的危房户,在當地政府的出資幫助下建了新房。 後來又更隨村委走訪了幾個臨近的村子,都由原來的石子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路邊也沒有再看到村委説的危房了。

現在此鎮也實施了小區式管理,各個街道都有辦事處每村都有村委會,人們的問題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提高了,以前都只是在晚飯後,坐在房前聊天,現在還有了專門的中老年活動中心,為中老年提供了專門的休閒娛樂場所。

在這裏的一週時間,徹底的打破了我最初的對鄉鎮的看法,在意識裏還認為是原來的貧窮落後,至少不會是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但我才發現是我落後了。

在這裏,我看到了改革開放,農村建設的實績,看到了農民的生活的改善,生活越來越好!

【第8篇】暑假農村支教的實踐報告

新學期已經開始,和淄川的孩子們告別也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想必孩子們也都熟悉了新的同學,新的老師,回想那些和支教隊友及孩子們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心中有一股暖流湧動。青山綠水環繞的村莊顯得格外的寧靜。我們支教團隊有幸走進那個美麗的地方和那裏的孩子結下深厚的友誼,這也為我們自己的大學生活增添了不少的樂趣。

7月19日是我們啟程的日子,十五個隊員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排隊候車的場景依然記憶猶新。一路上想象着村莊的模樣,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臉以及熱心的村民,每個人的信心和熱情都是滿滿的。盼望着,盼望着,目的地終於到了,我們看到孩子和家長們,他們的迎接使我們感到非常的親切。下午師生見面會結束後,家長們不約而同的留下來幫我們打掃衞生,還有些村民送來饅頭、雞蛋、蔬菜、水果。接下來支教的日子,每天都有甘甜爽口的西瓜吃。他們樸實而善良,讓我們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這份在異地他鄉收到的關愛對於我們來説是彌足珍貴的。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羣藍精靈,他們活潑又聰明,他們調皮又靈敏……”可愛的孩子們就像那小小的藍精靈,給我們支教小院帶來了無盡的生機。孩子是最純真無暇的,好比一塊兒等待雕琢的美玉那樣純潔。看着他們在我們的引導下不斷的汲取新知識,心中有説不出的幸福感,這種幸福源於老師對孩子教導成功的一種欣慰。我漸漸地感受到了作為一名老師所肩負的責任,也找到了他們幸福的源泉,真正瞭解了“教師”這個職業的偉大之處。

時間永遠不會因為捨不得而多給我們些留戀的機會,半個月的支教生活就要結束了。分別的時候家長和孩子們都來為我們送行了,我們一起唱響了《友誼地久天長》,歌聲蕩在小院裏,感動流淌在心田裏。

回想此次暑假支教活動,對個體來説是一次積極的鍛鍊,是一筆人生的財富;對整體來説是一次團結協作的成功範例;對孩子們來説是一次學習新知識,豐富暑假生活的絕好機會;這更是一次傳播先進知識,收穫感動的旅程。

【第9篇】大學生暑假農村舊城改造社會實踐報告

一、新農村建設調研

2022年7月14日,我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向位於陝西南部的漢中地區進發,途中我們在隸屬漢中市的勉縣和寧強縣開展暑期實踐活動,每到一個地方,我們都通過發放傳單和調查問卷以及面對面和農民同志交流,認真瞭解當地人民的生活習慣、並拍攝照片,記錄在新農村建設下的農村人民的生活狀態。

漢中民風淳樸,環境優美,號稱西北小江南,向來以發展旅遊業為振興漢中經濟的主要來源。但由於地理緣故,漢中交通不便,尤其是屬於山區地帶的寧強縣,是2022年陝西省的地震重災區。因為人才資源稀缺,所以漢中市的科技,教育,文化等諸多方面都落後於與之毗鄰的安康,寶雞等市或地區。

1、掃盲工作仍需繼續開展

在我們開展調查問卷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農民朋友竟然不認識漢字,當我們把調查問卷發到他們手上時,有一位農民朋友説:“你們發這些,我不認識怎麼辦”。這句話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説是很震撼的,國家對新農村建設高度重視的,新農村建設要求農村人民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積極開展農村生產,不管是國家下達的重要文件,還是國家給與農村的科技技術支援,都需要農民朋友們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如果部分農民不能識字必然對新農村建設的實質內涵不瞭解,對國家給與他們的新技術新思想不能接受,從而影響到整個村子乃至整個鄉鎮的新農村建設的進展。

2.農村也要加強思想教育

在我們調查問卷的過程中,當我們問及是否瞭解國家近幾年對新農村建設政策時,許多人搖頭表示不知道,當我們舉例説到關於農村房屋建設,以及國家免除農業税等方面得話題時,他們才能意識到這些原來就屬於新農村建設的政策,只是他們平時都沒有系統的瞭解過國家的新農村政策。

通過這些事情也讓我們意識到,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瞭解國家政策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我們應盡的義務,生活在國家的政策之下,如果連國家的基本政策都不瞭解,我們很難在國家框定的社會秩序下順利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3、及時獲得最新的農產品買賣渠道

這次新農村建設調研,我們在寧強縣高家坪村簽訂了大學生村鎮掛職鍛鍊基地,我們從寧強縣的多個村子瞭解到,很多村子原本有自己的特色產業,但是當人們懷揣熱情投入到新型農業生產並得到勞動果實之後,卻苦於找不到寬廣的市場需求,或者因為外界的收購價格過低打消了再生產的積極性。作為國家最先進的人才隊伍,我們大學生應當積極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以及自己的特長,把網絡和計算機引入農業生產環節,利用網絡和計算機幫助農民羣眾獲得更多的市場需求以及更多的先進農業生產技術,使他們發展新型農業的積極性得到增長,為增產增收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第10篇】大學生暑假農村支教實踐報告

【導讀】支教是指支援落後地區鄉鎮中國小校教育和教學管理工作。中華支教與助學信息中心致力於號召人們通過參加ngo組織的支教等公益活動,來改善中國貧困地區教育現狀。以下是小編為您提供的大學生暑假農村支教實踐報告。

大學生暑假農村支教實踐報告

我們活動共進行了x天,受益人數達到千餘人,並且通過相關地方的媒體進行了報道。在各地團委中引起一致好評。作為一支大學生實踐團隊,在各個實踐地都受到了熱情地接待。

我在本次社會實踐中主要負責攝影、訪談內容的記錄以及輔助其他隊友工作。社會實踐過重我們不僅僅增加了友誼,更重要的是鍛鍊自己的能力,也看到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社會現象。

在xx縣初級中學、一所高級中學進行大學生涯宣講,讓我們自己重温大學生活兩年的收穫。我從進入學校是一個內向,對自己人生目標迷茫的學生,已經轉變為在各項活動中積極向上,在學生工作中認真嚴禁的新時代大學生。同時以在武漢大學生活、學習、工作,作為演講實例,也一次次讓我們熱血沸騰,看到熟悉的一步部宣傳片,我們講解着美麗的校園,更增添幾份愛校之情。而在座的弟弟妹妹們正在經歷着我們曾經走過的路程,我們想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讓他們看到大學生活的美好,他們能夠在夢想中激勵自己奮發圖強。其實這樣的互動,給我們是一次重温自己歷程,同時又能鍛鍊自己溝通與表達的能力,對他們來講是一次放飛夢想的機會,腦海中的大學不再那麼抽象,變壓力為動力,對學校來講豐富了在書海中學生的課餘生活,也能夠為學校的教育任務作出一點點貢獻,我們希望家鄉有更隊的人才輩出。對農村義務教育狀況實施問卷調查,我們在宣講過程中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精神文化發展的調查。通過這個匿名調查,結果反映能夠更客觀真實,我們可以對結果分析,瞭解到當今農民對義務教育的認識程度。我們的文化建設需要農村的大力支持。

在經濟社會發展比較好的村莊進行參觀,調查其鄉村經濟、民風、教育發展以及醫療衞生狀況,並進行採訪。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歷史任務,這是黨中央統攬全局、着眼長遠、與時俱進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一項不但惠及億萬農民、而且關係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舉措,是我們在當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必須擔負和完成的一項重要使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縮小城鄉差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保障,是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的根本途徑,是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同時,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如何更好的發揮大學生青年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作用,做到學以致用,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參觀西台村我們看到了村委在大力發展精神文明方面的努力,村民也有豐富的的文化活動。在物質發展的今天,狠抓精神文明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必不可少的方面。如今的農村已經不是我記憶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民也不只是追求農田帶來的温飽之慾,統籌城鄉發展,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方針,“三農”政策帶領他進入了科技耕種的天地,更享受到了當代農民的巨大利益。作為第一產業的支柱力量,我們已經看到光明的一面。

參觀民營萬事達集團,給人印象最為深刻。以鋼鐵加工為主導產業的鄉鎮民營企業,在競爭激烈的鋼鐵市場中立足,領導組的努力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國家在支持民營企業的政策是有利的。現在的鋼鐵仍然屬於國家壟斷局面,但是作為民營企業仍有自己的一片利潤市場,而且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更是在高質量的客户要求羣中風光無限。企業大膽引進外企的管理模式,使得人員配備上更自由,也説明企業有足夠的實力保護人才、發展人才。“看一看就是朋友,買不買都是上帝”的服務理念,讓客户有更大的理由相信公司的能力。我相信這是一個很良性循環的思想,家鄉的民營企業也越來越多,把握社會機遇,自我發展是當務之急。

實踐地點幾個地方經濟發展水平與其它地區有一定差距,特別是xx市,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但是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呈現出多層次的發展狀況,在不同地區的不同領域,顯現出不同的亮點,為了實現經濟和社會的跨越式發展,更好的構建和諧社會。文化方面,濱州市博興縣是漢代孝子董永的故里,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仁孝文化在當地得到了比較好的傳承,歷代一些辭書和類書大量地記載了董永的故事,如清《古今孝子所見錄》、明代“記周秦及南宋名人”的《尚友錄》等都有收錄。我們對文化旅遊局的採訪和堆博物館的參觀,感受到了佛教文化和戲曲文化的魅力,瞭解到對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各級xx都是相當重視,我們的見聞使我們相信處於黃河流域文化發源地和齊魯大地的家鄉將會實現社會文明和和諧社會。

雖然很多方面是讓我們興奮的,但在發展和探索中出現的問題也是讓人很焦慮的。由於經濟的發展剛剛起步,有部分xx公務員工資問題不能得到?好地解決,同時鄉鎮教師的薪水問題也不是很公平,甚至於某些 些同級別縣城學校教師的差距過大,這樣導致人才的流失,是很不利於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需要的。在多樣性的企業發展時各種污染和社會影響隨之夜產生了,部分居民區會受到污染大氣排放的侵害,對於正在建設中的新城區也是一個很大的棘手,xx需要儘快對企業的建設和污染處理進行整頓。農村在自我發展中難以將國家有關政促具體落實,農村醫療合作制使部分農民享受到了利益,但是有些農民遇到就醫難的問題,甚至有些鄉村醫生無證營業,而且私自偷開地下門診,使得具體工作難以進行,有些落後的農村沒有能力將“三農”落實,科技富農的戰略更是難以實行,需要更多的xx進行支持。發現問題是社會探索發展中的必然,我們必然要對家鄉和社會發展充滿信心,而且要盡力進出自己的一份的力量。

【第11篇】2022年暑假暑假農村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增長才幹。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歷來是青年鍛鍊成長的有效途徑。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磨練意志,砥礪品格,把學得的知識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提高,才能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實踐以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是本站整理的關於暑假農村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範文,閲讀!

(一)、活動簡介

7月22日,山東工商學院國際商學院“地下水水質調查”暑期實踐團深入高密市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中,我隊成員對高密市周邊居民區不同水位的地下水和自來水水質進行檢測:測定其中的成分(如腐植酸鈣離子鎂離子鐵離子氯離子有機量鎘離子鉛離子氟離子等)及成分含量,測量其ph值、滲透壓、硬度並作出相關報告。同時,製作了宣傳頁對水質進行宣傳及公示,並對廣大居民進行走訪調查。

通過此次活動,使廣大居民對飲用水有了更好的認識,有了更高的要求,有利於廣大居民的飲食健康,同時展示了我校大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二)、三下鄉的意義

大學生參與三下鄉活動,是當年五四青年開創的 走向社會 ,深入民眾光榮傳統的延續,是我們知識分子同工農羣眾相結合、教育同生產實踐相結合的一貫方針在新時期的集中體現,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四個統一的具體行動,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將自身價值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必由之路。 我們通過大學學習後,要想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定準備.這是我參加三下鄉活動的目的之一. 抓住有利時機參與各種形式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對於引導我們按照黨中央的要求,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於社會實踐統一起來,自覺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羣眾相結合的道路,努力縮短成長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距離,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見世面,長才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三下鄉的啟示

1、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瞭解國情。我們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成長在鄧小平理論不斷髮展的年代,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單從課堂上是難以得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瞭解佔全國人口80%的農民的現狀,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實踐中深化對鄧小平理論的理解,深化對改革開放的理解。

2、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體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樸素民風中的情感滋養,難以盡得於書本;貧困母親臉上的愁容和失學兒童眼中的渴望所激發的力量,難以取之於校園。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才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悦,才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

【第12篇】暑假農村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活動

(一)、活動簡介

7月22日,山東工商學院國際商學院“地下水水質調查”暑期實踐團深入高密市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中,我隊成員對高密市周邊居民區不同水位的地下水和自來水水質進行檢測:測定其中的成分(如腐植酸鈣離子鎂離子鐵離子氯離子有機量鎘離子鉛離子氟離子等)及成分含量,測量其ph值、滲透壓、硬度並作出相關報告。同時,製作了宣傳頁對水質進行宣傳及公示,並對廣大居民進行走訪調查。

通過此次活動,使廣大居民對飲用水有了更好的認識,有了更高的要求,有利於廣大居民的飲食健康,同時展示了我校大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二)、三下鄉的意義

大學生參與三下鄉活動,是當年五四青年開創的 走向社會 ,深入民眾光榮傳統的延續,是我們知識分子同工農羣眾相結合、教育同生產實踐相結合的一貫方針在新時期的集中體現,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四個統一的具體行動,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將自身價值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必由之路。 我們通過大學學習後,要想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定準備.這是我參加三下鄉活動的目的之一. 抓住有利時機參與各種形式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對於引導我們按照黨中央的要求,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於社會實踐統一起來,自覺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羣眾相結合的道路,努力縮短成長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距離,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見世面,長才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三下鄉的啟示

1、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瞭解國情。我們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成長在鄧小平理論不斷髮展的年代,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單從課堂上是難以得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瞭解佔全國人口80%的農民的現狀,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實踐中深化對鄧小平理論的理解,深化對改革開放的理解。

2、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體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樸素民風中的情感滋養,難以盡得於書本;貧困母親臉上的愁容和失學兒童眼中的渴望所激發的力量,難以取之於校園。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才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悦,才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

3、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增長才幹。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歷來是青年鍛鍊成長的有效途徑。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磨練意志,砥礪品格,把學得的知識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提高,才能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實踐以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通過baidu_clb_fillslot('102490');

【第13篇】高中生暑假農村調查實踐報告

高中生2014年暑假農村調查實踐報告

高中生2014年暑假農村調查實踐報告

走農户,話農村,關心農民事

求成長,促成功,奠定成才觀

話説昨日前八個班級到農大果園揮汗,可憐這些班級女多男少,連班主任也多半是女教師。沒有抱怨,沒有推諉,沒有自憐,大家勇敢地拿起鋤鍬,走進自己班級的“責任田”。男孩子自然是有十分的力氣使出十二分,女孩子們也收起嬌弱,發起狠來幹,不肯叫人恥笑了去。

昨天的成績有目共睹,且按下休提。今日後七個班級又奔赴另一片果園除草翻地,自然不願做那落後的人。14班勞力少,領到的地塊卻跟別的班一樣多。孩子們胸懷寬廣,視若等閒,中午吃過飯就下地去了,寧可犧牲休息時間也不想合理化地推卸責任。同樣的結果未必是相同的付出,既然無法避免不公平,與其怨歎,不如先把自己變得更強大。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各位看官,休要疑惑詩未引全,實是半首足以道出今日一到八班學生實踐任務及路中所見。在基地出發之前,基地老師宣佈今天一到八班上午主要任務是到五里村進行農村社會現狀調查,話音甫落,大家興趣大漲。基於多年經驗,基地老師正不厭其煩告訴學生應注意事項,而同學們卻已按捺不住躍躍欲試了,於是急吼吼似風捲起,呼啦啦如水泄地,一眾人等隨旌旗而出東門,走河堤,轉小路,直奔農村調查地點。

一路上説不得盡是桑肥樟綠,花紅鳥鳴。進得村來,只見小河蜿蜒,兩岸夾樹,綠柳照水,水杉參天,屋舍儼然,雞鳴犬吠。河邊小路寂寂,時有村民路過,步履輕緩,怡然自得。一見此景,同學們也不禁放緩腳步。走進農家,一聲聲“阿姨”、“伯伯”此起彼伏,笑臉問候,熱情幫忙,雖或越幫越忙,但是真情可嘉。國小生老婆婆居然也能拉起家常,幾家農户走完,同學們也基本完成了各自課題的素材收集。於是在老鄉家中吃了一頓真正意義的“農家菜”,雖非珍饈玉饌,卻是地道時鮮,別是一番好滋味。食罷,揮手告別,已是下午一點。滿載着收穫--物質與精神的--回到基地,略事休息,就又開始新的活動,參觀王荷波烈士紀念館和天地生展覽館。

終於等到了激動人心的拔河決賽,最特別的莫過於老師們組隊進行的巔峯對決。基地的所有老師和分校到場的所有老師集中到一起,混編成兩組角力,校長主任悉數登場。此時此刻,沒有職務差別,沒有老師的威嚴,大家都是選手。全場都沸騰了,學生們把場地圍了個嚴嚴實實,界繩形同虛設。外圍的同學急得到處鑽,奈何銅牆鐵壁似的人牆,只好跳腳伸頸,有的`人甚至交換着騎到脖子上看。裁判由學生充當,規則由學生制定,只要公平,何時吹哨悉聽尊便。一聲哨響,一片鼓譟,兩邊都是熟悉的師長,加油時生怕遺漏任何一個,雖然有些自相矛盾,倒不失真情動人。老師們也傾情竭力奉上了幾局膠着到讓人窒息的對決,不要説幾個瘦弱的女教師拔完幾乎站立不住,就是塊頭實足的幾位男老師都有些顫抖無力了。這麼一種角色換位,讓師生更能彼此理解,心也貼得更近了。

晚上各班進行了總結,大家談體驗、談發現、談感動、談感受。不過短短几天而已,感覺每一個人變化都是那麼大:心裏不再只有自己,還裝進了一個廣闊的世界,那裏有田野村莊,有許許多多人——為自己奉獻的人還有需要自己為之奉獻的人。心中有愛,肩上有責,誰還會飄飄忽忽呢!

【第14篇】暑假農村文化實踐調查報告

暑假農村文化實踐調查報告

盛夏的天氣,烈火般的陽光,晴空萬里,大自然中到處充滿着和諧的氣息.在7月21日至7月23日這三天的時間裏,我來到了平江縣三市鎮這片充滿生機的沃土上.帶着滿腔熱情,把這塊神奇土地上的鄉村文化及人文景觀細細品味。

平江縣三市鎮距離縣城二十多公里,東臨嘉義,南接思村,西與安定和三陽交界,北與童市相連.這是一方充滿靈性的文化厚土,被譽為“藍墨水上游”的汨羅江穿境而過,迴盪着屈原,杜甫兩位世界文化名人江畔求索行吟的千古絕唱;這是一方山清水秀的生態淨土,連雲拔峭與南,汨水蜿蜒西流,萬畝連雲茶園青翠欲滴,一望無垠,境內的千年古樟被譽為“中華一絕”。

深厚的文化底藴

該鎮文化底藴豐厚。三市俗稱“三眼橋”,相傳因古時“三眼分水”的傳説而得名,有着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藴。清末詩人李元度,共和國上將鍾期光,當代著名畫家周令釗都出生於此。以甕思遊、李裏、餘宣傳、餘四兵等為代表的新一代旅居外國和留學人士也遍及世界各地。該地的花燈戲深受羣眾喜愛,且在xx年平江縣民間藝術節上獲一等獎。著名畫家周令釗是三市鎮人,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第二套人民幣的設計者之一。xx年他回到老家,和友人陳若菊一道,為家鄉創作大型版畫《碧浪連雲,茶香如海》,成為三市的瑰寶。

現在的鄉村文化建設

近幾年逐步建立完善了一些促進村民提高素質的公益文化設施。村民活動室/圖書室/籃球場等公益設施陸續建立,全村羣眾學習,鍛鍊形成風氣,買碼,賭博等不良風氣已經絕跡,社會風氣明顯好轉。新建的三市鎮文化活動中心擁有12個功能室,文化器材/娛樂設施15套,圖書16000冊,能同時容納120人進行學習娛樂活動,是平江縣鄉鎮文化活動中心較為先進的功能中心。在調研的過程中,優美的廣場舞格外吸引我的眼球。村民們互相攜手,相互微笑,摸索着贏回青春的舞步,自信激昂,成為了村民廣場上一道最亮麗的風景。

為優質的生態環境喝彩

7月23日上午,我來到了三市鎮著名的水庫風景區——堯塘水庫。為緩解城關地區用水供需矛盾,進一步提高飲水質量,平江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通過科學論證,將取水源定於距城關30多公里的三市鎮堯塘村堯塘水庫。堯塘水庫風景區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三面環山,一面臨鎮。夏日的水庫四周滿山油翠,山水相映,鳥語鶯啼。水產資源極其豐富,水下游魚成羣,水上野鳥戲水。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已和諧相融,交相輝映。綠地林蔭,卵石小徑,蒼鷹振翅,岸邊觀水長廊,扶手古色古香,好一番景緻。饒塘水庫風景區景點有登山遠眺,電站,溢洪道,觀水長廊,思源亭……

新建的堯塘村水庫總庫容為644萬方,屬小(一)型水利工程,水量充足,水質優良,經衞生部門檢測,符合飲用水水質要求。該工程投資大約7000多萬元,每天可供水5萬噸,可以解決2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該工程已於xx年8月竣工)

三天的鄉村文化調研活動,帶給我太多欣喜,太多震撼,那種奇妙的感覺至今還回味無窮……詩人艾青説:“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平江三市鎮,景色優美,百鳥爭鳴,花香四溢,人傑地靈,一片欣欣向榮,永遠祝福你!

護理高職(3)11-1班

xx年7月24日

【第15篇】高中生2022年暑假農村調查實踐報告

走農户,話農村,關心農民事

求成長,促成功,奠定成才觀

話説昨日前八個班級到農大果園揮汗,可憐這些班級女多男少,連班主任也多半是女教師。沒有抱怨,沒有推諉,沒有自憐,大家勇敢地拿起鋤鍬,走進自己班級的“責任田”。男孩子自然是有十分的力氣使出十二分,女孩子們也收起嬌弱,發起狠來幹,不肯叫人恥笑了去。

昨天的成績有目共睹,且按下休提。今日後七個班級又奔赴另一片果園除草翻地,自然不願做那落後的人。14班勞力少,領到的地塊卻跟別的班一樣多。孩子們胸懷寬廣,視若等閒,中午吃過飯就下地去了,寧可犧牲休息時間也不想合理化地推卸責任。同樣的結果未必是相同的付出,既然無法避免不公平,與其怨歎,不如先把自己變得更強大。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各位看官,休要疑惑詩未引全,實是半首足以道出今日一到八班學生實踐任務及路中所見。在基地出發之前,基地老師宣佈今天一到八班上午主要任務是到五里村進行農村社會現狀調查,話音甫落,大家興趣大漲。基於多年經驗,基地老師正不厭其煩告訴學生應注意事項,而同學們卻已按捺不住躍躍欲試了,於是急吼吼似風捲起,呼啦啦如水泄地,一眾人等隨旌旗而出東門,走河堤,轉小路,直奔農村調查地點。

一路上説不得盡是桑肥樟綠,花紅鳥鳴。進得村來,只見小河蜿蜒,兩岸夾樹,綠柳照水,水杉參天,屋舍儼然,雞鳴犬吠。河邊小路寂寂,時有村民路過,步履輕緩,怡然自得。一見此景,同學們也不禁放緩腳步。走進農家,一聲聲“阿姨”、“伯伯”此起彼伏,笑臉問候,熱情幫忙,雖或越幫越忙,但是真情可嘉。國小生老婆婆居然也能拉起家常,幾家農户走完,同學們也基本完成了各自課題的素材收集。於是在老鄉家中吃了一頓真正意義的“農家菜”,雖非珍饈玉饌,卻是地道時鮮,別是一番好滋味。食罷,揮手告別,已是下午一點。滿載着收穫--物質與精神的--回到基地,略事休息,就又開始新的活動,參觀王荷波烈士紀念館和天地生展覽館。

終於等到了激動人心的拔河決賽,最特別的莫過於老師們組隊進行的巔峯對決。基地的所有老師和分校到場的所有老師集中到一起,混編成兩組角力,校長主任悉數登場。此時此刻,沒有職務差別,沒有老師的威嚴,大家都是選手。全場都沸騰了,學生們把場地圍了個嚴嚴實實,界繩形同虛設。外圍的同學急得到處鑽,奈何銅牆鐵壁似的人牆,只好跳腳伸頸,有的人甚至交換着騎到脖子上看。裁判由學生充當,規則由學生制定,只要公平,何時吹哨悉聽尊便。一聲哨響,一片鼓譟,兩邊都是熟悉的師長,加油時生怕遺漏任何一個,雖然有些自相矛盾,倒不失真情動人。老師們也傾情竭力奉上了幾局膠着到讓人窒息的對決,不要説幾個瘦弱的女教師拔完幾乎站立不住,就是塊頭實足的幾位男老師都有些顫抖無力了。這麼一種角色換位,讓師生更能彼此理解,心也貼得更近了。

晚上各班進行了總結,大家談體驗、談發現、談感動、談感受。不過短短几天而已,感覺每一個人變化都是那麼大:心裏不再只有自己,還裝進了一個廣闊的世界,那裏有田野村莊,有許許多多人——為自己奉獻的人還有需要自己為之奉獻的人。心中有愛,肩上有責,誰還會飄飄忽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