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七年級地理複習提綱(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62K

七年級地理複習提綱(通用多篇)

地理七年級複習提綱 篇一

1、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

2、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

3、比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一般來説,所畫範圍大,內容簡單,選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畫範圍小,內容詳細,選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個分數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4、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0°緯線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緯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N和S表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E和W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

5、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

6、緯度範圍:0° 30°NS為低緯度;30° 60°NS為中緯度;60° 90°NS為高緯度。

7、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名稱 形 狀 長 度 指示方向

經線 半圓(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緯線 都是圓(極點除外) 有長有短 東西方向

8、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29%,海洋麪積佔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圖2-19和圖2-20)

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於亞洲上。

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1、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2、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通常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13、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4、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

平原:海拔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蕩,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峯巒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

15、地球表面形態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板塊構造學説認為:地球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16、一般來説,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

17、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佈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上。

18、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超過60億。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19、一般來説,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20、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區主要分佈在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原因是這些地區處在中低緯度地區、氣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臨海地帶。

21、人口增長過快、過慢都會帶來嚴重的問題:

人口增長過快帶來了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難以解決等問題;

人口增長過慢造成了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22、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23、城市問題主要表現在: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工業污染、噪聲干擾、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24、世界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

黃色人種分佈在:亞洲東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也屬黃色人種。

白色人種分佈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分佈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種的具體分佈到P46圖3-8識記)

25、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使用範圍最廣的是英語;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

26、世界的三大宗教:

_:產生於公元1世紀,經典為《聖經》,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主要分佈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蘭教:產生於公元7世紀,經典為《古蘭經》,主要分佈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主要分佈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27、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28、天氣和氣候概念和區別:

概念 特點

天氣 某個地方短時間內發生的陰、晴、冷熱等變化 多變、不穩定

氣候 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相對穩定

29、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温和降水。

30、在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7月,最冷月出現在1月。

一天當中氣温出現在午後2點(14時),最低氣温出現在日出前後。

31、世界氣温分佈的規律:由低緯度(赤道)地區向高緯度(兩極)地區逐漸降低。

32、降水形成的條件:空氣中含有足夠的水汽;空氣温度下降到能夠凝結出來的程度。

降水的主要類型有: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温下降0.6℃。

33、世界降水的分佈規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中緯度地區大陸的西岸降水多於東岸和內陸地區;

南北迴歸線穿過的大陸西部或內陸地區降水少。

34、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狀、地球的運動、海陸分佈、地形地勢、人類活動、緯度位置、洋流因素。

2017七年級地理期末複習提綱 篇二

1、地圖的種類包括: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

2、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註記。

3、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圖時,應手持地圖,面朝北,背朝南; 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4、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一般來説,所畫範圍大,內容簡單,選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畫範圍小,內容詳細,選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個分數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29%,海洋麪積佔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6、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的部位是山脊。

7、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於亞洲。

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8、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9、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0、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對高度,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1、板塊構造學説認為:地球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12、一般來説,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

13、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佈在環太平洋沿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脈火山地震帶上。

14、天氣和氣候概念和區別。

15、在衞星雲圖上,白色通常表示雲雨區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

16、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温和降水。

17、在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7月,最冷月出現在1月;南半球相反。

一天當中最高氣温出現在午後2點(14時),最低氣温出現在日出前後。

18、世界氣温分佈的規律:由低緯度(赤道)地區向高緯度(兩極)地區逐漸降低。

19、非洲是最炎熱的大陸,南極洲是最寒冷的大陸。

20、科學家依據降水形成過程中空氣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種主要類型: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對流雨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章世界的人口 篇三

第一節、世界人口的增長

1、目前,世☆☆界上共有60多億人口,世界人口仍以較快的速度持續增長。

2、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正數——人口在增長;負數——人口在減少)。

目前,人口自然增長率和最低的大洲是:非洲和歐洲。

3、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和地區: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美洲的東部等。而乾旱的荒漠、寒冷的極地、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人口稀少。

4、世界人口問題:⑴、大氣污染,環境惡化;⑵、水資源污染,淡水短缺;⑶、亂墾亂伐森林,導致水土流失,沙漠化嚴重;⑷、建築用地過大,導致耕地減少等。

第二節、世界的人種

1、根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徵,世界居民可分為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等。

2、黃色人種—亞洲東部(印第安人、因紐特人屬黃種人)。

白色人種—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大洋洲。

黑色人種—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國境內。

第三節、世界語言和宗教

1、語言:⑴、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的語言。

⑵、聯合國工作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2、宗教:⑴、世界三大宗教:基 督教(世界上教徒最多,流傳最廣的宗教。《聖經》為經典);伊斯蘭教(《古蘭經》為經典);佛教。

⑵、道教是源於中國本土的宗教。

四、世界的聚落

聚落包括城市和鄉村兩種形式。城市規模大,居民主要從事非農業產業的活動;鄉村居民居住地較分散,從事農業生產活動。

七年級地理會考複習提綱 篇四

第一章讓我們走進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個方向:

1、地圖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註記。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個方向: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②、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標的地圖,應根椐指向標所標方向去辨認(箭頭指向北方);

b、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

c、在經緯網上應根椐經緯網所指的方向確定方向。

圖上距離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實地距離

②、比例尺的方式:數字式1/1000或1:1000;

文字式圖上1釐米等於實地距離100千米;

線段式0123

③、比例尺的選擇:比例尺越大,表示的範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範圍越大,內容越簡單。如:學校平面圖應選擇較大比例尺;畫中國政區圖應選擇較小的比例尺。

⑶、圖例和註記:讓學生識記一些常用的圖例(見世界地理(上冊)P10面上的表格)。

章世界的氣候 篇五

第一節、天氣和氣候

1、天氣指某一個地方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特點是多變。如:狂風暴雨、風力大等。

2、氣候指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狀況。特點是有相對的穩定性。如:炎熱乾燥,冬冷夏涼等。

3、識記常用的天氣符號,會讀簡易天氣預報圖。

第二節、氣温和降水

1、氣温:⑴、世界年平均氣温的分佈規律:從低緯度向高緯度氣温逐漸降低;同緯度的陸地和海洋氣温不同。

⑵、北半球一年當中平均氣温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則相反。

2、降水:

⑴、降水的三種形式: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⑵、世界上年降水量的分佈規律:赤道地帶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南、北迴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緯度內陸地區降水少,沿海地區降水多。

3、氣候資料的表示方法:

⑴、氣候資料用表格,座標圖和等值線圖等表示。

⑵、舉例説明。

第三節、影響氣候的因素

1、影響氣候的因素有:地球的形狀、地球的運動、海陸分佈、地形地勢、人類活動等。

2、地球的運動(見下表)。

運動方向轉動中心方向轉動週期產生的現象

自轉地軸自西向東一天晝夜交替

公轉太陽自西向東一年四季變化

注:認真看世界地理(上冊)P49圖。

3、地球上五帶的劃分:

⑴、熱帶:迴歸線之間23.5°N—23.5°S(太陽光有直射);

⑵、北温帶:北迴歸線與北極圈之間23.5°N—66.5°N(有四季變化);

⑶、南温帶:南迴歸線與南極圈之間23.5°S—66.5°S(有四季變化);

⑷、北寒帶:北極圈內66.5°N—90°N(有極晝、極夜);

⑸、南寒帶:南極圈內66.5°S—90°S(有極晝、極夜);

注:從五帶分佈來看,非洲最熱,南極洲最冷。

4、海陸分佈:緯度相同地方,夏季陸地氣温高,海洋氣温低,冬季則相反。

5、地形、地勢的分佈:

⑴、不同的地形區,氣温不相同。如:安第斯山脈東西兩側的降水和氣温則不相同。

⑵、隨地勢升高,氣温降低。一般情況下,地勢每升高100米,氣温降低0.6℃。

6、人類活動可以影響局部地區氣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庫和灌溉工程等。

第四節、世界主要氣候類型

1、熱帶氣候:

類型地表景觀氣候特徵主地分佈地區

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全年高温多雨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羣島

熱帶季風氣候熱帶

季雨林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

熱帶草原氣候熱帶草原全年高温,一年分乾季(11—次年5月)和濕季(6月—10月)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如:非洲大陸

熱帶沙漠氣候熱帶沙漠全年炎熱乾燥西亞和北非、

澳大利亞中部

2、亞熱帶季風氣候:

類型地表景觀氣候特徵主地分佈地區

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中國、美國、巴西等國東南部

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冬季暖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南北緯30°—40°大陸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3、温帶氣候:

類型地表景觀氣候特徵主地分佈地區

温帶季風氣候温帶落葉闊葉林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熱同期中國東北部,俄羅斯東南部,朝鮮半島及附近地區等

温帶海洋性氣候温帶草原冬暖夏涼,年降水量較多,季節分配較均勻中緯度地區的大陸西岸。如:歐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温帶大陸性氣候森林草原、荒漠冬冷夏熱,年降水量較多,夏季多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陸地區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耐寒的針葉林冬長而嚴寒,夏短而暖和,降水較少俄羅斯和加拿大

4、寒帶氣候:

⑴、高山高原氣候:主要分佈在中低緯度的山地高原,氣温較低,降水較少,自然景觀的垂直變化顯著為基本特色。

⑵、極地氣候:①、苔原氣候:亞歐大陸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終年嚴寒,分佈有苔蘚和地衣等。

②、冰原氣候:終年嚴寒。主要分佈北極地區和南極洲,無植物生長。

怎麼提高地理成績 篇六

1、把握地理規律

這個層次,強調的不是背誦,而是理解。我們要把地理當成物理來學習,從最根本的大氣壓力的知識開始,逐步來理解“氣壓梯度力”這個概念。我們要相信地理是有規律的,地形地貌的形成、白天黑夜的變遷以及其它各種自然現象,都是在物理規律的支配下進行的。

把握好了這些規律,雜亂無章的自然地理理解就會變得清晰起來。一定要改變低年級地理靠“背誦”的習慣,轉為“理解”——徹底理解,我們才能真正學好高年級地理。

2、讀好地理教材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地理?怎樣學好地理?這是我們全體學生在國中學習階段必須認真思考的。

同學們知道,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學好地理可以使我們知道整個地球的面貌,瞭解世界各地自然景觀的差異,瞭解世界各國的民族風情、秀麗河山,幫助大家解決一些難解的自然現象:日月星辰為什麼東昇西落?為什麼有些地方山嶺眾多,有些地方地勢坦蕩?有些地方荒無人煙,而有的地方人口稠密?為什麼南方山青水秀、流水潺潺,而北方山峯雄偉,河流乾涸等。

古代人們形容人的知識廣博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學好地理,使我們加深認識家鄉的、祖國的、世界的地理環境發生發展及變化規律,更好地協調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係,有利於人類與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

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什麼有這種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要知道某一區域中為什麼有某種地理事物或某種地理現象及其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學習時應認真聽課,特別注意老師的啟發、引導與指導的內容,結合課本“想一想”“讀一讀”“做一做”,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去認真觀察、探索、思考,用發散性思維創新地揭示出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繫及規律。

將地理事物的存在和地理現象的發生與人類的活動聯繫在一起進行考查。將地理現象與人類社會實踐聯繫在一起,分析它對人類生活、生產有哪些有利影響,哪些不利影響。

掌握地理事物發生、發展及變化規律,運用正確的方法處理好人類同地理環境之間的關係。例如,人類怎樣合理利用各種資源來發展生產、改善生活?怎樣防禦自然災害,減少或免受損失?怎樣保護環境,使人類的生存與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2017七年級地理期末複習提綱 篇七

1、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温下降0.6℃。

2、世界降水的分佈規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中緯度地區大陸的沿海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南北迴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3、氣温年較差=最熱月平均氣温—最冷月平均氣温

4、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緯度位置、海陸分佈、地形地勢、人類活動、。

5、緯度越高太陽輻射越小。

6、到2006年3月,世界人口總數已超過65億。

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7、一般來説,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發達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8、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區主要分佈在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如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原因是這些地區處在中低緯度地區、氣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臨海地帶。

9、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佈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量。

10、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11、世界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

黃色人種分佈在:亞洲東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也屬黃色人種。

白色人種分佈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分佈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12、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均為黃色人種。

13、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使用範圍最廣的是英語;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

14、巴西通用葡萄牙語,西亞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語。

15、世界的三大宗教: __:產生於公元1世紀,經典為《聖經》,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主要分佈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築為教堂。 伊斯蘭教:產生於公元7世紀,經典為《》,主要分佈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典型建築為清真寺。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主要分佈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典型建築為寺廟。 道教是源於中國本土的宗教。

16、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17、目前全世界有2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 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

18、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國家劃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主要分佈在北半球,發展中國家主要分佈於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19、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20、國際間的矛盾與衝突的主要原因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