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書的方法和技巧【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6W

讀書的方法和技巧【新版多篇】

讀書的方法和技巧 篇一

專心讀書

凡讀書須整頓几案,令潔淨端正,將書冊整齊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仔細分明讀之。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熟讀則不待解説,自曉其義也。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讀書方法

讀書方法 凡讀書:整容,定心,看字,斷句,慢讀;務要字字分曉。毋得目視他處,手弄他物。仍須細記遍數,如遍數已足,而未成誦,必欲成誦;遍數未足,雖已成誦,必滿遍數;猶必逐日帶温,逐旬逐月通理,以求永久不忘。

注:讀書不在多,能一精熟功夫,積久自然有得。

今子弟多勉強記誦,為師者又假此為功,以取悦父兄;遂不計生熟,慢令加讀,旋即遺忘,所宜戒也。

熟讀之法

凡背讀熟書,逐字逐句,要讀之緩而又緩,思而又思,使理與心浹。朱子所謂精思、所謂虛心涵泳;孔子所謂温故知新,以異於記問之學者,在乎此也。

百遍為基

讀書以百遍為基,務要反覆熟嚼,方始出味。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融會貫通,然後為得。如未精熟,再加百遍可也;仍要時時温習。若工夫未到,先自背誦;含糊強記,總是認字不清,見理不透,徒敝精神,無益學問。

精熟為貴

讀書自須成誦,熟讀而未能精思者有之矣,未有不能記憶而能有得者也。自幼至長,應讀之書甚多。今之課讀者,初讀生書時,學生強記以塞責,先生以能背而即止。踰時漸忘,後來即加温習,已須多讀遍數,重費工夫。

迨讀書漸多,工夫漸少,温習難遍,多所遺忘。繼以温理苦難,師生皆以為畏,直至廢棄舊書,同於未讀,則前功盡棄,終身無精熟之書矣。看讀百遍,背讀百遍之法,似乎迂苦難行,不知百遍之功,中材皆能熟記,背讀百遍,尤能牢記,不至趁口讀過,亦收放心之一法也。又復連前帶背,每日温背,不費工夫,温書雖多,無虞難遍,是雖勤苦於前,而終得收效於後也。

前輩常雲:「讀生書,莫待温時熟。」言初讀時,必使透熟,終身不忘也。

又云:「讀温書好像生時讀。」言已精熟,惟恐趁口讀過,必須字字分明,句句體認,如讀生書也。二語與程氏所言相表裏。總之讀一句,熟一句,得寸則寸,則工夫不致浪費虛擲,終身受用不盡矣。

提要鈎玄法 篇二

韓愈曾説過一句名言:“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鈎其玄。

”後人將他的話概括為“提要鈎玄”讀書法。

按照韓愈的這個方法,讀書首先要將書分門別類,然後按其性質類型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讀書法。

對於那些記事性質的歷史書籍,閲讀時必須提出綱要,也就是提綱摯領地將書中的主要內容抽出來;對於那些理論方面的書籍,閲讀時則要注意探取其深奧的觀點,也就是抓住它的精髓部分。

讀書若能做到提要鈎玄,效果必定會好。

因為“提其要”,能使自己對書中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一目瞭然,對事件發生發展的原因清清楚楚,從而可以進一步瞭解事件之間的相互聯繫,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鈎其玄”,便於把握重點,吃透精神實質,對某些重要觀點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開拓視野,活躍思維,增長知識,提高水平,將書中的營養,化為自己的血肉。

《如何閲讀一本書》具體講解了閲讀的四種層次,其中分析閲讀中有具體的關於提要鈎玄法的方法解讀。

讀書的美文 篇三

某日,去新華書店。上樓,拐角,一摞書吸引了我的目光。《感動中學生精品美文》。信手一翻,《第六枚鑽戒》,懷着好奇心讀了下去。

一名大學生去珠寶店應聘,在試用期的最後幾天裏,她被經理告知,只要不出錯,就可以留下來。可就在整理鑽戒時,六枚鑽戒滾進了角落,只找回來五枚!慌亂之中,她想起有一位面容憔悴、衣冠不整的先生在此呆過。於是,她追上去,卻沒有質問,而像聊天一樣説:“現在大家都不容易,找工作難,還要顧家,可再難也要有信心去面對……”最後,先生握住她的手,説句“祝你工作順利”,便轉身離開了。女學生張開手,手心裏是第六枚戒指。

讀完,淚水滴在了鏡片上。

我也曾有過如此經歷。很久之前,去同學家玩。房門開着,卻無人。等了一會兒,正要離開時,朋友母親進來,發現沒有了手機,便質問我。我大叫着説沒有,差點[]哭出來,她怎麼可以這樣懷疑我!我把手伸進口袋,發現在我口袋裏的,正是剛才玩時順手裝進去的手機!我尷尬的佇立在原地,朋友卻説,她把手機忘在奶奶家了。她在保護我。在路上,我哭了。

我曾經固執的`認為,做壞事的都是壞人,卻忽然瞭解,有些也是無心之失,錯事都是有原因的。畢竟,人之初,性本善,人性總是善良的,是不忍於別人因自己過錯而痛苦的。對於擁有善良人性的人格,應當去尊重的我們,又怎麼忍心傷害、踐踏、甚至蹂躪呢?如果我們都毫不留情的對待每一個錯過的人,那我們豈不比他們還要恐怖。有些在我們看來天經地義的做法,卻更深地傷害了他人。最睿智的做法,是退一步,給過錯留下一片可以重來的天空。

相信每個人都是善良的,而後,尊重它。

讀書的方法和技巧 篇四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要想讀更多的書就需要有效的讀書方法。

對於重要的文章和書籍,我們要認真讀、反覆讀,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鑽研,對重要的語句和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還要做到透徹理解。這就是精讀。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三複四温”就是這個道理吧。我喜歡餘耀東的《美德故事》。

這本書以一篇篇生動、感人的故事展現人性的光輝,温暖我們的心房,啟迪人們的心智。精讀這本書,看到了好詞、好句、精彩段落我會做上標記,隨即寫下自己的批註或感言。《曾子殺豬》是“誠實守信篇”中的故事,讀到曾子的話:“對孩子就更應該説到、做到,否則,這不是明擺着讓孩子跟家長學撒謊嗎?大人説話不算話,以後還有什麼資格教育孩子呢?所以,這豬一定要殺!”多麼意味深長的話語!答應了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因為孩子小就欺騙孩子。另外,遇到不懂的地方,還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勤於查閲工具書,直到弄懂為止。讀到《從小會計到總經理》一文時遇到“步履蹣跚”一詞,我不明白意思,立即翻閲《成語詞典》,並聯繫上下文,明白了這個詞在文中指一對老夫婦邁步不穩,而又緩慢地走在街上。對這樣的老人小會計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他是多麼的善良仁愛,令人佩服!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面對浩如煙海的書籍,我們還要學會略讀。略讀就是大略地讀,“一目十行”、“走馬觀花”,通常採用默讀的方式。我讀張幼軍的《小布頭奇遇記》就採用了這一的方法。一見書題,我的頭腦中立即出現了很多的大問號:小布頭是誰?他遇到了什麼事?結果又怎樣?帶着疑問我翻看了目錄,大體瞭解了一下故事梗概,然後幾段幾段或幾頁幾頁地翻閲,知道了小布頭是一個用做大娃娃的布頭做成的帥氣男孩。他很小就離開了主人,乘上了火車,開始了冒險,經歷種種磨難,小布頭終於又回到了思念已久的家。當然,讀到“小布頭智斗大老鼠”等精彩的片段時,我也會多讀幾遍,深切感受了小布頭的機智、勇敢。我想這就是“略讀”與“精讀”相結合吧。

我愛讀書,更愛用有效的讀書方法——博覽羣書!

錢鍾書:要想記得住,就得做筆記 篇五

錢鍾書的博學,歸功於他的博覽。他閲讀書籍所寫的札記,可以用汗牛充棟來形容,毫不誇張,他寫學術鉅著《管錐編》時,所用的資料足有幾麻袋。

許多人説,錢鍾書記憶力特強,過目不忘。他本人卻並不以為自己有那麼“神”。他只是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不僅讀一遍兩遍,還會讀三遍四遍,筆記上不斷地添補。所以他讀的書雖然很多,也不易遺忘。

據楊絳先生説,錢鍾書做筆記很費時間。鍾書做一遍筆記的時間,約莫是讀這本書的一倍。他説,一本書,第二遍再讀,總會發現讀第一遍時會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讀幾遍之後才發現。

另外,錢鍾書先生主張先博後約,由博返約。即先廣泛涉獵,博覽羣書,然後再在此基礎提煉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這種科學的學習方法不僅使他成為一代學術泰斗,也為後學者指出了正確的成功之路。

讀書的美文 篇六

優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做一個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絕大多數人的心願。誰不願意美好啊?除了心靈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為了這份美好,人們使出了萬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見的整容,比如塗脂抹粉的化粧。為了撫平臉上的皺紋,竟然發明了用肉毒桿菌的毒素在眉眼間注射,讓面部微小神經麻痺,換來皮膚的暫時平滑……讓我這個曾經當過醫生的人,膽戰心驚。

其實,有一個最簡單的美容之法,卻被人們忽視,那就是讀書啊!

讀書的時候,人是專注的。因為你在聆聽一些高貴的靈魂自言自語,不由自主地謙遜和聚精會神。即使是讀閒書,看到妙處,也會忍不住拍案叫絕……長久的讀書可以使人養成恭敬的習慣,知道這個世界上可以為師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會沿襲洗耳傾聽的姿態。而傾聽,是讓人神采倍添的絕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視,而每一個生命也都不應被忽視。你重視了他人,魅力就降臨在你雙眸。

讀書的時候,常常會會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與穿透,讓我們在驚歎的同時拈頁展顏。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裝點,微笑可以傳達比所有語言更豐富的善意與温暖。有人覺得微笑很困難,以為是一個如何掌控面容的技術性問題,其實不然。不會笑的人,我總疑心是因為讀書的不夠廣博和投入。書是一座快樂的富礦,儲存了大量濃縮的`歡愉因子,當你靜夜撫卷的時候(當然也包括網上閲讀),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騰,迷住了你的雙眼,你眉飛色舞,中了蠱似的笑起來,獨享其樂。也許有人説,我讀書的時候,時有哭泣呢!哭,其實也是一種廣義的微笑,因為靈魂在這一個瞬間舒展,盡情宣泄。告訴你一個小祕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樂累加一處,都抵不過我在書中得到的歡愉多。而這種欣悦,是多麼地簡便和利於儲存啊,物美價廉重複使用,且永不磨損。讀書讓我們知道了天地間很多奧祕,而且知道還有更多的奧祕,不曾被人揭露,我們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讀書其實很多

時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圖書館堆積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華書店裏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靈的墓誌銘。你在書籍裏看到了無休無止的時間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當你把他人的聰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輕輕説出的時候,你的紅脣就比任何美麗色彩的塗抹,都更加光豔奪目。你想美好嗎?你就讀書吧。不需要花費很多的金錢,但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堅持下去,持之以恆,優美就像五月的花環,某一天飄然而至,簇擁你頸間。

讀書的方法和技巧 篇七

1.程序讀書法: 即按較優的次序讀。作者→書名→內容提要→目錄→序言→結語

2.層次讀書法: 即有重點逐步由淺入深地讀書。書的內容往往不能一次讀懂,這就需要層次,一般可分為瀏覽、通讀、精讀、評讀、重讀多層。當然這僅限於經典著作或科技書中。

3.比較讀書法: 任何文獻都不是彼此孤立的,其間有一定的聯繫。通過比較閲讀,就知異同,見優劣。車爾尼雪夫斯基説過:“任何東西,凡是我們拿來和別的東西比較時,顯得高出許多的,便是偉大。” 曾寫過《魏書》的夏候諶聽人稱讚陳壽寫的《三國志》,便找來細讀再三,認為《三國志》確比自己的《魏書》好,當即燒掉了自己的書稿。 用對比讀書法,能開闊視野,有助於鑑別、驗證和判斷書的真偽、優劣和好壞,提高理解、接受和運用的能力,東晉女詩人謝道韞有一個雅號“詠絮才”便是對比定優劣的一個例子。

4.質疑讀書法: “尺信書,不如無書”讀書貴在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可疑之外無時不介,可疑之書,層出不窮,屈原《無問》,王充《論衡》都是質疑的精華。

5.循序讀書法: 即由簡至繁,由淺入深讀書,古人云:“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但常採用此法,朱熹説“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理在於此。

6.溯源讀書法: 務來明確知識的來龍去脈 ,對其產生、發展的過程把握透徹。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失活水來”,用在讀書方法上,就是善於溯源讀書,搞清來源和流向,從而真正把書讀懂讀活、透,讀活。

7.推測讀書法: 就是在閲讀關鍵外或疑難外,掩卷而思,或沿着作者思維軌跡追足蹤探索。 牛頓説“沒大膽的清測,就做不出偉大的貢獻”。即使推測沒有新發現,也可消除大腦疲勞,精神振奮,提高讀書效益。

8.逆向讀書法: 在讀書過程中,善於調整或改變思維方向,角度追求新知。逆向讀書法可以開拓思路,把知識讀活。例如歐氏幾何認為,過直線外一點可以而且只能作一直線與之平行,但年輕的羅巴切夫斯基卻向相反的方向去構思,如何可作不只一條平行呢?由此產生了“非歐幾何”。

9.滲透讀書法: 就是在潛心鑽研某一問題時,要讀一些相關學科的書刊,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以不同見解和方法來思考,以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博系眾家之長。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並有所創新,有所發現。

10.個性讀書法: 是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的讀書之法。人的性格、背景、氣質、基礎、潛力、才幹多不相同。如能正確認識自己,發現自己,塑造自己,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勢和特長,就一定能高效地讀書,並獲得應有的成功。

此外,還有“破一卷”讀書法; “人而孚敵”法(東坡提出的精讀法;即每次只鑽研開一個側面,最後掌握全書精髓); “鯨吞牛食”法(速度和精度的結合); “結構讀書法”(先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以及結構體系); “三誦”讀書法(朗誦、默誦、背誦)等。

讀書的方法和技巧 篇八

以前根本沒有什麼讀書方法,有一次上説話課,老師要我上台説我的讀書方法,我差點沒跳起來。“讀書方法?”我連想都沒想過。

雖然那是一次尷尬的經驗,事後卻使我想要擬一個讀書方法。古人説:“三日不讀書,則顏面生塵。”“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所以我們應該讀書。

讀書要有耐心、恆心,首先要速讀、抓重點,第二遍才細讀重點。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又快又好。讀書也要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並做到“手到、眼到、心到、口到”;更重要的是時間的分配。每天的功課最好在晚餐前做完,絕不拖延。看書最好要在晨間,由於頭腦清醒,不但記憶良好,還可幫助理解,自然過目不忘。

書,人人可讀,也人人會讀,但要讀得好,讀得通,就不是人人都能辦到的了。其中關鍵,在於正確的讀書方法。而有了好的讀書方法後,也要説到做到,才能使讀書不再成為一種負擔。這樣,想到古人所説:“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就不再是個夢想了。

顧頡剛:質疑法 篇九

我國現代著名史學家顧頡剛先生在1927年2月為廈門青年作過一次演講,演講的題目就是《怎樣讀書》。他在演講中説:

“我們的讀書,是要借了書本上的記載尋出一條求知識的路,並不是要請書本子管我們的思想。所以讀書的時候,要隨處生疑。換句話説,就是讀書的時候要隨處會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評它。我們只要敢於批評,就可以分出它哪一句話是對的,哪一句話是錯的,哪一句話是可以留待商量的。這些意思就可以寫在書端上,或者寫在筆記簿上。逢到什麼疑惑的地方,就替它查一查。心中想起什麼問題,就自己研究一下。這樣的不怕動手,肯寫肯翻,便可培養自己的創作力。幾年之後,對於一門學問自然就有駕馭運用的才幹了。”

讀書要敢於質疑、善於質疑,這是顧先生的一貫主張。顧頡剛説,讀書須疑,就是要運用自己的判斷力,“只要有了判斷力,書本就是給我們使用的`一種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