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病區消毒隔離管理制度規定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4W

病區消毒隔離管理制度規定精品多篇

最新消毒隔離管理制度 篇一

1、室內佈局合理,清潔區、污染區分區明確,標誌清楚,有流動水洗手設施。

2、進入室內時應衣帽整潔,帶口罩,操作前洗手,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3、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無菌物品按滅菌日期依次防入專櫃,過期重新滅菌。

4、無菌物品必須一人一用一滅菌。

5、各種藥品分類放置,標籤明顯,字跡清楚,抽出的藥液,開啟的靜脈輸入用無菌液體須註名時間,超過2小時後不得使用。

6、碘酊、碘伏、酒精應密閉保存,每週更換2次,容器每週滅菌2次。無菌敷料罐應每天更換並滅菌;置與無菌儲槽中的滅菌物品一經打開,使用時間最長不得超過24小時。

7、治療車上物品應排放有序,上層為清潔區,下層為污染區,進入病室的治療車、換藥車應配有快速手消毒劑。

8、堅持每日清潔、消毒制度。室內每天空氣消毒兩次,有記錄。每做完一項處置,要隨時清理,地面濕式清掃,清潔用具要專用,除工作人員及治療病人外,其他人員不許在室內逗留。

病區消毒隔離管理制度 篇二

1、醫務人員工作時間應衣帽整潔。操作時必須戴工作帽和口罩,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

2、使用合格的消毒劑、消毒器械、衞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用後應當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

3、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達到滅菌要求。凡接觸皮膚、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須達到消毒要求。各種注射、穿刺、採血器具應當一人一用一消毒。

4、無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鉗等,要定期消毒滅菌,消毒液定期更換。用過的物品與未用過的物品嚴格分開,並有明顯標誌。

5、傳染病人應進行預檢分診,按常規隔離。疑似傳染病人應在觀察室隔離,病人的排泄物和用過的'物品要進行消毒處理。

6、病房應定時通風換氣,每日空氣消毒,物品定期消毒。傳染病人出院、轉院、轉科、死亡後應對病人的單元進行終末消毒。

7、傳染病人要按病種分區隔離,工作人員進入污染區要穿隔離衣,接觸不同病種時應更換隔離衣、洗手,離開污染區時脱去隔離衣。

8、供應室必須將無菌與清潔、污染物品分開存放。嚴格按照消毒方法進行消毒,並定期開展消毒與滅菌效果檢測工作。

消毒隔離制度 篇三

一、各科室應嚴格執行《消毒技術規範》和《醫院隔離技術規範》,結合本科室工作特點,制定本科室消毒隔離制度並落實相關消毒隔離措施。

二、醫務人員進行各種診療護理操作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並按規定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和工作帽等。

三、醫務人員必須遵守消毒滅菌原則,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療物品必須滅菌;接觸皮膚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須消毒。

四、各科室重複使用的醫療器械、物品應嚴格按照《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範》進行清洗、消毒和滅菌,並按要求進行相關的監測並記錄。

五、各科室應配備必要的手衞生設施,醫務人員和相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醫務人員手衞生規範》,根據不同情況嚴格洗手或手消毒,醫院感染重點部門應按要求進行手衞生效果監測。

六、任何物品在消毒、滅菌前均應充分清洗乾淨。消毒、滅菌方法首選物理方法,如耐濕、熱的物品首選壓力蒸氣滅菌;選擇化學方法消毒滅菌時,應進行化學消毒劑濃度監測,消毒滅菌後的物品使用前用無菌水徹底沖洗乾淨。

七、科室應保持環境清潔,空氣清新。必要時進行消毒處理。

1、各科室應定時通風,必要時根據不同情況選擇其他的空氣淨化措施。

2、地面無明顯污染時濕式清掃,當受到病原體污染時,應進行消毒處理;拖洗工具使用後及時清洗、消毒、晾乾備用。

3、牆面一般不需常規消毒,受到病原體污染時,採用適宜濃度的消毒劑噴霧或擦拭處理。

4、病房各類用品表面應保持清潔,一牀一桌一椅一抹布,使用後及時清洗,必要時消毒處理。

5、病人出院、轉科或死亡必須對牀單元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八、洗衣房回收污染被服不應在各科室走廊內請點,以免造成周圍環境的污染。

九、各科室佈局、流程應合理,潔、污區域劃分明確,防止人流、物流交叉。醫務人員及相關人員應嚴格執行《醫院隔離技術規範》,掌握各種防護用品的使用指證和方法。根據不同疾病的傳播途徑,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實施相應的隔離防護措施,並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品處理患者環境中污染的物品與醫療器械。

十、各科室應根據專業特點,在病區末端設一間或多間隔離病室;對已確診的傳染病患者,應收治於感染性疾病科;疑似傳染病患者應單間隔離觀察;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應採取相應的隔離措施。

十一、醫務人員不得穿工作服進、出醫院餐廳、會議室等公共場所。

十二、醫療廢物處置應符合我院醫療廢物管理有關規定。

消毒隔離制度 篇四

一、醫務人員工作期間應嚴格遵循標準預防的原則,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嚴格執行《醫務人員手衞生規範》及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規範。

二、醫務人員必須遵守消毒滅菌原則,進入人體無菌組織、器官,脈管系統,或有體液從中流過的物品或接觸人破損皮膚、破損黏膜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進行滅菌。接觸完整皮膚、完整粘膜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進行消毒。

三、重複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先清潔,再進行消毒或滅菌。其中被朊病毒、氣性壞疽及突發不明原因的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先消毒,徹底清洗乾淨,再消毒與滅菌。所有醫療器械在檢修前應先經清潔消毒或滅菌處理。

四、滅菌物品應註明滅菌日期及失效日期,各科室、病區按照日期先後存放,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使用,並做好標識。並按滅菌日期排放,有效期不超過7天,超過7天應重新滅菌方能使用。

五、化學滅菌或消毒,可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選擇滅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劑。使用化學消毒劑必須瞭解消毒劑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響滅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製時注意有效濃度,並按要求進行監測。

六、感染性疾病科門診按照《醫院隔離技術規範》和《醫療機構傳染病預檢分診管理辦法》要求,與普通門診要做到掛號、候診、收費、取藥、檢驗、注射、廁所等分開。

七、醫院在實施標準預防的基礎上,根據不同情況,對感染病人採取相應的隔離措施並有明顯的隔離標誌。黃色為空氣隔離標誌,粉色為飛沫傳播隔離標誌,藍色為接觸隔離標誌。

八、病人用的一次性吸氧裝置、霧化吸入器、氧氣濕化瓶、呼吸機面罩、管路等要嚴格一次性使用,用後按醫療廢物處置,複用的應一人一用,送供應室集中消毒。呼吸機螺旋管、濕化器、接頭、活瓣通氣閥等可拆除部分應定期更換消毒。濕化液應為無菌水,每日更換。

九、吸痰操作執行一人一次一管,一次性吸痰管使用後放入醫垃圾袋;盛放吸痰管的容器每日更換滅菌;吸痰器的吸引瓶使用時,應先放入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再吸痰,緊急情況可先吸痰再放消毒液;使用中的吸引瓶,應每班傾倒吸引物,使用完成後進行終末消毒,乾燥保存。

十、病人使用體温表先清洗再放入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中浸泡30分鐘,撈出沖洗擦乾備用,盛放體温表的容器每日清潔,每週高壓滅菌兩次;含氯消毒劑現用現配,用時監測,每日更換。

十一、紫外線燈、空氣消毒機每日空氣消毒2-3次,有記錄;紫外線燈管有累計照射時間、更換日期及強度監測記錄,使用中紫外線燈管低於70uw/cm2應更換燈管,燈管每週用70%~80%酒精棉球擦拭一次並記錄。發現燈管表面有灰塵、油污時,應及時擦拭;空氣消毒機過濾網每月清洗一次,有記錄。

十二、地面與物體表面應濕式清掃,保持清潔;地面無明顯污染時,採用濕式清潔。當地面受到患者血液、體液等明顯污染時(>10ml),先用吸濕材料去除可見的污染物,再清潔和消毒。(用後抹布或拖把需浸泡於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30分鐘後,再清洗晾乾備用。被肝炎病毒污染時用2000mg/L含氯消毒劑擦洗。拖把要分室使用,標識明確,使用後清洗、消毒、懸掛晾乾備用。)

十三、感染高風險的部門地面和物體表面的清潔與消毒,如手術部(室)、產房、導管室、潔淨病房、重症監護病房、新生兒室、血液透析病房、燒傷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檢驗科、急診等病房與部門的地面與物體表面,應保持清潔、乾燥,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物體表面與地面2次(採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有污染隨時清潔消毒。

十四、含氯消毒劑應現配現用,須保持有效濃度監測並記錄,每日更換。

十五、各科室消毒工作質量由護理部和醫院感染管理科共同負責監管。

病區消毒隔離管理制度 篇五

1、無菌操作時,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穿工作衣服、洗手戴好帽子、口罩。

2、無菌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鉗等使用後應及時蓋嚴,每週高壓滅菌2次,消毒液定時更換,濃度符合要求,註明滅菌日期、開啟日期和時間、負責人姓名。

3、各診室、治療室、搶救室、重症監護室、換藥室、注射室、、無菌器械敷料室、隔離觀察室、傳染病房、供應室等均有嚴格的消毒、滅菌、隔離制度,每月做空氣微生物監測1次,監測達標有報告及登記。

4、治療室、換藥室每日通風換氣,定期清掃,工作人員進治療室要戴帽子、口罩,私人物品不準帶入室內,抹布、拖把應有標記,專物專用。

5、病室定期通風換氣,每日晨間護理時用濕式掃牀,一牀一套;一桌一布,用後浸泡消毒、清洗晾乾。

6、被服每週更換一次,如有污漬隨時更換。換下的髒被服放於污物袋。

7、暖瓶、痰盂、便盆等用具專人專用,出院時消毒後帶走。 8、採血使用的注射器、針頭直接焚燒。

9、體温表一人一支,用後浸泡消毒。

10、輸液操作一人一針一管一止血帶,用後消毒。

11、治療室、換藥室每日紫外線照射一次,每月空氣培養一次。

12、隔離單位

①嚴重感染及傳染患者要單獨安置,病室門口掛隔離衣,放洗手盆,內盛消毒液。

②為隔離患者進行操作時要穿隔離衣,操作完脱去隔離衣並消毒雙手。

③隔離患者物品專用,一次性用物使用後回收集中處理。

④隔離患者用過的血壓表、聽診器等用消毒液擦拭,血壓計袖帶若被血液、體液污染,應浸泡。

⑤在含氯消毒液內浸泡30分鐘後,清洗乾淨,晾乾備用。

⑥傳染患者應在規定範圍內活動,不得外出。

13、凡厭氧菌、綠膿桿菌等特殊感染的患者,應嚴格隔離,用過的器械、被服要滅菌,用過的敷料焚燒。

14、各種內窺鏡使用後必須認真清洗,徹底消毒;乙肝患者應固定內窺鏡,用後嚴格消毒。

15、患者轉科、出院或死亡後要進行終末消毒。

最新消毒隔離管理制度 篇六

1、醫務人員上班時間要衣帽整齊,下班就餐,開會時應脱去工作服,進行前戴口罩。工作服及口罩要定期清洗、更換,保持清潔。

2、診療,護理操作診療、換藥、處置工作前後均應洗手,必要時手消毒,無菌操作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

3、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滅菌;接觸皮膚,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須消毒。用過的醫療器材和物品,應先去污染,徹底清洗乾淨,再消毒或滅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過的醫療器械和物品,應先消毒,徹底清洗乾淨,再消毒或滅菌。

4、各種醫療用具,使用後均須消毒後備用。連續使用的氧氣濕化瓶、霧化器、呼吸機的管道、早產兒暖箱的濕化器等器材,必須每日消毒,用畢終末消毒,乾燥保存。濕化液應用滅菌水,藥杯、餐具必須消毒後再用。

5、患者的安置原則為:感染病人與非感染病人分開,同類感染病人相對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單獨安置。

6、病室內應定時通風換氣,必要時進行空氣消毒,地面應濕式清掃,遇污染時即可消毒。

7、病人衣服、牀單、被套、枕套每週更換1—2次,枕芯、棉褥、牀墊定期消毒,被血液、體液污染時及時更換;禁止在病房、走廊清點更換下來的衣物。

8、病牀應濕式清掃,一牀一套,牀頭櫃應一桌一抹布,用後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轉科或死亡後,牀單位必須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9、治療室、換藥室、配餐室、病室、廁所等應分別設置專用拖布,標記明確,分開涼幹,定期消毒。

10、對感染性疾病患者及其用物按感染性疾病管理的有關規定採取相應的消毒隔離和處理措施。

11、傳染病人應在指定的範圍內活動,不準互串病房和隨意外出,到他科診療時,應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門診病人應在指定地點就診。

12、護理部、院感科、各科院感控制小組成員,定期或不定期對消毒隔離制度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重大問題提交院感委員會研究解決。

最新消毒隔離管理制度 篇七

1、護理副院長/副主任負責監督、指導護理人員嚴格執行消毒、隔離、一次性物品管理等制度,對全院養老護理人員進行預防、控制機構內感染有關知識的培訓。

2、設機構內感染監控人員,檢查督促本單元消毒隔離工作,養老護理人員必須遵守消毒隔離原則。

3、護理人員必須瞭解消毒劑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等。

4、體温計、便器、尿壺等專人專用,若給他人使用必須先消毒。毛巾、臉盆、牙刷、剃鬚刀專人專用。

5、接觸血液、體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後必須洗手,護理每位老人前後要洗手,協助老人餐前便後洗手。

6、各護理單元應定期通風換氣,地面應濕式清掃,牀頭桌、椅每日濕式擦拭,保持清潔;當有血跡、糞便、體液等污染時,應用有效消毒劑拖淨。抹布、拖把應分區專用,用後消毒、洗淨、晾乾。應設有流動水洗手設施,開關採用腳踏式、肘式或感應式。洗手用的肥皂或液體皂應保持清潔,可用紙巾、風乾機、擦手毛巾等擦乾雙手,擦手毛巾應一次一用。

7、老人出院或死亡後,居室及室內物品必須做好終末消毒。對人住後患傳染病的老人,按照規定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採取必要的隔離措施,並通知其託養人或親屬轉送專門的醫療機構治療。其用過的物品、被服、病室都要嚴格消毒處理。

8、定期消毒老人使用的餐具,定期清洗老人的被褥和衣服,老人衣服、牀單、被套、枕套每月至少更換一次,如有特殊情況及時更換。髒被服不能在護理單元及走廊清點。

9、建立消毒工作記錄冊。

消毒隔離制度 篇八

一、醫務人員工作時間應衣帽整潔。操作時必須戴工作帽和口罩,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二、使用合格的消毒器械、衞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用後應當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

三、凡接觸皮膚、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須達到消毒要求。各種注射器具應當一人一用一消毒。

四、無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鉗等,要定期消毒、滅菌,消毒液定期更換。用過的物品與未用過的物品嚴格分開,並有明顯標誌。

五、傳染病人應進行預檢分診,按常規隔離。疑似傳染病人應在觀察室隔離,病人的排泄物和用過的物品要進行消毒處理。

六、隔離房應定時通風換氣,每日空氣消毒,物品定期消毒。

七、傳染病人要按病種分開隔離。

八、必須將無菌與清潔、污染物品分開存放。嚴格按照消毒方法進行消毒,並定期開展消毒與滅菌效果檢測工作。

病區消毒隔離管理制度 篇九

1、病區相對獨立,不與其他病種混住,重病人與一般病人、排菌病人與非排菌病人分室安排居住。排菌病人儘量不准許探視,體弱者、嬰幼兒禁止來院探視。嚴格分區管理,並告知病人注意相互隔離,勿串病房。

2、工作人員接觸病人時戴16層棉紗口罩,並做到每天更換,潮濕或污染後隨時更換。用後的棉紗口罩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洗淨曬乾,經高壓滅菌處理後再使用。接觸病人的分泌物或血液時,或者進行可能有分泌物或血液飛濺及可能產生氣溶膠的操作(如為病人實施吸痰、氣管插管等)時,必須穿隔離衣、戴眼罩和手套,必要時戴全面型呼吸器面罩、穿鞋套。

3、嚴格手衞生制度,醫務人員接觸病人前後、接觸不同病人之間、做各種操作前後以及處理病人的分泌物或血液後,必須立即洗手或手消毒。洗手按規範的六步洗手法,皂液搓手時間不少於15秒鐘,然後在流動水下衝洗乾淨。手消毒用速幹手消毒劑按六步洗手法搓手1-3分鐘或至乾燥。

4、使用中的濕化瓶、呼吸機管路每天更換一次,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60分鐘後,用滅菌水衝淨,晾乾備用。體温表使用後,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後,用清水衝淨晾乾備用。血壓計、聽診器、監護儀、呼吸機等設備表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血壓計袖帶被分泌物等污染後,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洗淨曬乾。

5、嚴格執行一針一巾一管制度。進入病區的治療車必須配備速幹手消毒劑。物流由潔到污,污染區物品禁止帶入半污染區和清潔區。

6、排痰的病人將痰液吐在專用密閉的容器內。病人的痰液、胸水及引流液均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液體1000mL加有效氯2000mg)浸泡6小時倒入醫院的污水處理系統。病人出院時,其專用咳痰容器經消毒後按感染性廢物處理。

7、病人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廢物處理。病區產生的醫療廢物分類包裝,感染性廢物用有醫療廢物專用標識的雙層黃色塑料代盛裝,損傷性廢物用專用利器盒盛裝,容量不得超過3/4,每天由保潔人員統一收集到醫用垃圾暫存處,由美因公司集中處理。嚴格執行醫用垃圾轉移聯單制度。

8、病人的被服每週更換一次,污染後隨時更換。換下的被服放入密閉的污衣袋內,由洗衣房統一收集,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後清洗。禁止在病區內清點病人換下的被服。

9、空氣消毒:清潔區、半污染區用紫外線消毒,每天2次,每次60分鐘。病房為負壓病房,新鮮空氣由外面送入病房,病房內污染的空氣由專用通道經高效過濾、消毒後排放。病區內每週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噴霧消毒2次,密閉30分鐘後開窗通風。

10、地面、物體表面清潔消毒:地面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濕式清潔和消毒,拖把嚴格分區、分室使用,並做好標記。拖把用後用消毒液浸泡30分鐘,用清水洗淨,懸掛晾乾備用。物體表面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地面物體表面、牆壁等被污染時立即採取噴霧消毒。作用30~60min後,清洗處理。

11、終末消毒:病人出院或死亡後,牀單位及病人的衣物、書籍等使用牀單位消毒機消毒。空氣用流動紫外線燈消毒60分鐘,或用消毒液噴霧消毒密閉30-60分鐘。

12、嚴格執行環境衞生學和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制度。

13、其他同傳染病病房的消毒隔離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