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難點總結(兩套)(精品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5W

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難點總結(兩套)(精品多篇)

國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一

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一)

1、繼秦漢之後,實現我國第二次大規模統一的朝代是 隋朝

2、開創“開皇之治”盛世局面的統治者是 隋文帝楊堅

3、隋朝開鑿的京杭大運河在歷史上的最大作用是 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

4、隋朝統一全國的時間是 公元589年

5、開鑿京杭大運河的皇帝是 隋煬帝楊廣

6、隋文帝楊堅統一全國時,最後一個滅掉的南方政權是 陳朝

7、成為溝通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的是 京杭大運河

8、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主要目的是 加強並鞏固自己的統治

9、京杭大運河連通了五大水系,由北到南依次是 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10、京杭大運河的中心是 洛陽

11、京杭大運河分為四段,由北到南依次是 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12、隋煬帝在江都被部下殺死,江都就是今天的 揚州

13、京杭大運河的南北終點是 餘杭和涿郡

14、隋朝京杭大運河的主要功能是 運輸

15、今天的北京,在隋朝時被稱作是 涿郡

16、大運河的南端、在隋朝時被稱作“餘杭”的地方,就是今天的 杭州

17、隋朝滅亡的原因是 隋煬帝的暴政

18、唐朝的建立者是 唐高祖李淵

19、唐太宗李世民奪得政權的方式是 玄武門之變

20、唐太宗李世民創立的盛世是 貞觀之治

21、三省六部制中,負責起草政令的是 中書省

22、李世民認識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原因是 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

23、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備法典是 《唐律疏議》

24、隋朝建立、唐朝得以發展使用的制度有 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

25、唐太宗時著名的諫臣,被唐太宗稱為一面“鏡子”的是 魏徵

26、三省六部制中,負責審核政令的是 門下省

27、記錄唐太宗和他的大臣等議論古今得失的書是 《貞觀政要》

28、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的是 中書省 門下省 尚書省

29、唐太宗李世民善於納諫的根本原因是 維護自己的封建統治

30、唐朝百姓不想服勞役,可以合法利用的方法是 交納實物代替

31、三省六部制中,負責管轄六部、執行政令的是 尚書省

32、唐太宗的名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思想根源是 儒家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

33、武則天當皇帝后將國號改為 周

34、武則天對科舉制度的創新貢獻是 創立“武舉”和“殿試”

35、有“貞觀遺風”,被稱作是“政啟開元、治宏貞觀”的是 武則天統治時期

36、武則天為提高庶族地主等新貴族的政治地位而編修的是 《姓氏錄》

37、唐朝新發明的農業工具是 曲轅犁和筒車

38、唐朝最鼎盛時期是 開元盛世

39、唐朝時管理今天新疆的是 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40、唐朝用於灌溉的工具是 筒車

41、唐代製陶業的突出成就代表是 唐三彩

42、被譽為開元前期“救時之相”的是 姚崇

43、武則天時期對於整個唐朝的發展起到的作用是 承上啟下

44、唐朝用於耕地的工具是 曲轅犁

45、武則天修訂《姓氏錄》後,排名第一位的姓氏是 武氏

46、武則天的最大歷史功績是 執政期間社會經濟繼續發展

47、開闢了“開元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唐玄宗李隆基

48、被稱作是“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的是 科舉制度

49、科舉考試中的常設科目有 明經科和進士科

50、盛唐時期,從習俗風尚到思想文化體現出的特點是 胡漢交融與中西貫通

51、我國是茶的故鄉,飲茶習俗風靡全國開始的時間是 唐朝

52、唐朝科舉制度中,重點考察考生解決實際問題、以及治理政事能力的科目是 進士科中的策問

53、唐朝時期,人們出行時的交通方式主要是 騎馬

54、科舉制度以前,選拔人才的主要標準是 出生門第高低

55、周邊少數民族尊稱唐太宗李世民為 天可汗

56、唐太宗時期,前往吐蕃和親的女英雄是 文成公主

57、科舉制度以後,選拔人才的主要標準是 才能

58、唐朝時期,被稱為“吐蕃”的地方,就是今天的 西藏

59、與文成公主和親的吐蕃藏族首領是 松贊干布

60、採取“懷柔”政策,用民族平等的態度對待少數民族,被少數民族尊稱為“天可汗”的皇帝是 唐太宗李世民

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二)

1、我國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是 武則天

2、文成公主入藏時,在位的皇帝是 唐太宗李世民

3、被唐玄宗冊封為雲南王的南詔首領是 皮邏閣

4、唐玄奘將西行途中的見聞口述、弟子整理成的書是 《大唐西域記》

5、“和同為一家”主要是指唐朝與哪個少數民族的關係? 吐蕃

6、唐朝時,日本派到中國來的留學生被稱為是 遣唐使

7、六次東渡日本,將佛法傳播到日本的我國高僧是 鑑真

8、唐玄奘西天取經的目的地,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在唐朝時被稱作 天竺

9、閻立本繪製的、描繪唐太宗接見松贊干布求婚使節的人物畫是 《步輦圖》

10、我國第一個將天竺佛教、風土人情、歷史、地理等記錄下來並介紹到中國的人是 玄奘

11、唐朝都城長安的城市建築分為三部分,分別是 宮城 皇城 外郭城

12、鑑真東渡日本弘揚佛法時,唐朝的統治者是 唐玄宗李隆基

13、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經時,唐朝的統治者是 唐太宗李世民

14、長安城內,百姓的居住區和商業區主要在城市的哪個部分? 外郭城

15、我們今天將購物稱作是“買東西”,主要是因為唐朝時的商業區是 東市和西市

16、唐朝最著名的遣唐使阿倍仲麻呂,為中華文化傳播到日本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漢語名字叫做 晁衡

17、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明確時間記載的印刷品是 《金剛經》

18、雕版印刷術發明的時間是 唐朝初年

19、第一次將火藥的配方記錄下來的科學家及其著作是 孫思邈的《丹經》

20、火藥的發明,與我國古代哪一項活動有關? 煉丹

21、火藥開始運用於軍事的時間是 唐朝末年

22、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單孔大石橋是 趙州橋

23、被稱為“詩仙”的浪漫主義詩人是 李白

24、被讚譽為“天衣飛揚、滿壁風動”,成為敦煌壁畫的象徵的是 飛天圖案

25、唐朝時,市場上出現的一種用於交易憑據的印刷品是 印紙

26、唐朝末年,著名的印刷業中心是 成都和洛陽

27、最初用火藥製造的武器叫做 火箭或者飛火

28、趙州橋的設計工匠是 李春

29、趙州橋的設計時間是 隋朝

30、被稱為“詩聖”的現實主義詩人是 杜甫

31、我國的三大藝術石窟除了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外,另外一個是 甘肅敦煌的莫高窟

32、唐朝著名的樂舞《霓裳羽衣舞》的作者是 唐玄宗李隆基

33、大型樂舞《霓裳羽衣舞》,主要是借鑑了哪裏的音樂元素? 西域樂曲

34、杜甫的詩歌大多聯繫社會現實生活,因此他的詩歌被稱作是 詩史

35、唐太宗李世民創作的大型樂舞是 《秦王破陣樂》

36、孫思邈在我國醫學史上被稱作是 藥王

37、有資格“雁塔題名”的人是 新科進士

38、科舉考試時,明經科主要考察的內容是 記誦儒家經典學説

39、我國規模最大、藝術成就最高的石窟是 敦煌莫高窟

40、趙州橋現在我國的哪個地方? 河北省趙縣的洨河

41、派大軍掃平東突厥,並設置都督府、任用突厥人進行管理、保留當地風俗,實行“以夷治夷”方針的皇帝是 唐太宗李世民

42、唐朝中原地區與少數民族貿易的主要物品是 茶葉

43、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古代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是 京杭大運河

44、唐太宗手下著名的兩個宰相房玄齡和杜如晦並稱為 房謀杜斷

45、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的作者及書名是 陸羽的《茶經》

46、唐朝時期採取的民族政策是 開明民族政策

47、《秦王破陣樂》中的“秦王”指的是 唐太宗李世民

48、趙州橋的的建築特點是 單孔石拱

49、鑑真東渡日本後,定居的地點是 日本奈良

50、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當時的國際性大都市是 長安

51、大昭寺門前的“甥舅會盟碑”體現的是唐朝與哪個少數民族的友好關係? 吐蕃

52、少數民族突厥的首領被稱作是 可汗

53、生活在今天新疆地區的維吾爾族,在唐朝時被稱作是 回紇

54、生活在今天東北地區的滿族,在唐朝時被稱作是 靺鞨

55、為了確保少數民族地區的穩定,唐朝對南詔、回紇、靺鞨等地區少數首領採取的措施是 冊封

56、唐朝時著名的畫家,開後世“寫意畫”之先河,被稱為“畫聖”的是 吳道子

57、長安的外郭城內,百姓的居住區被稱作是 坊

58、唐朝時,對我國西南地區的開發做出很大貢獻的少數民族政權是 南詔

59、隋唐時期出現的楷體字的發明者,被合稱為“顏筋柳骨”的兩位書法家是 顏真卿和柳公權

60、杜甫的詩歌中,反映複雜動盪的歷史時代的代表作品是 “三吏”“三別”

第二單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與社會經濟高度發展(一)

1、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轉折點是 安史之亂

2、發生在唐朝末年,導致唐朝土崩瓦解的農民起義是 黃巢起義

3、在陳橋驛發動兵變,通過黃袍加身,最終開創宋朝的皇帝是 宋太祖趙匡胤

4、唐朝滅亡後,在黃河流域相繼存在的五個政權,以及周邊同時或相繼存在的十多個小國家,他們被合稱為 五代十國

5、建立金政權的少數民族是 女真族

6、建立西夏政權的少數民族是 党項族

7、宋朝為了換取和平而向周邊少數民族贈送的銀兩、布匹、茶葉等,被稱作是 歲幣

8、北宋與遼簽訂的和議,歷史上被稱作是 澶淵之盟

9、北宋在與遼的戰和關係中,採取的消極防禦政策是 守內虛外

10、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削奪武將兵權而巧妙採取的措施是 杯酒釋兵權

11、建立遼政權的少數民族是 契丹

12、我國古代由國家為徵税而設立的邊境貿易場所叫做 榷場

13、認契丹皇帝為父,自稱“兒皇帝”,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的後晉皇帝是 石敬瑭

14、金兵滅掉北宋,俘虜北宋宋徽宗和宋欽宗,歷史上稱作是 靖康之變

15、建立南宋,偏安江南一隅的皇帝是 宋高宗趙構

16、岳家軍打敗金兵,準備直搗黃龍府的戰役是 郾城大捷

17、宋高宗趙構與秦檜在**亭害死抗金英雄岳飛的罪名是 莫須有

18、迫使南宋稱臣、割讓土地、交納歲幣的少數民族政權是 金

19、建立蒙古政權,被稱頌為一代天驕的少數民族首領是 成吉思汗鐵木真

20、蒙古政權採用的國家體制是 軍政合一

21、建立元朝的少數民族首領是 元世祖忽必烈

22、建立元朝、統一全國,並建立起橫跨亞歐的蒙古帝國的少數民族是 蒙古族

23、元朝建立的政治體制,一直沿用並影響到今天的是 行省制度

24、元朝時期,全國最高的行政機構是 中書省

25、元朝時,管理地方的行政機構是 行中書省

26、元朝時,管理西藏等邊陲地區以及宗教事宜的行政機構是 宣政院

27、元世祖忽必烈頒佈的用於指導農業生產的書籍是 《農桑輯要》

28、元朝設立的專門管理農業的行政機構是 司農司

29、元朝時,衡量一個地方官吏政績好壞的標準是 户口增、田野闢、賦役平

30、元朝為了實現分而治之的目的,採取的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是 人分四等

31、元朝民族融合的最大成果是誕生了一個新的民族,這個民族是 回族

32、元朝時,在中央設立的專門學習儒家經典的學校是 國子學

33、五代十國中的五代,指的是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34、北宋時期,最早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科學家是 畢昇

35、宋朝時,指南針發明後,就被用於了哪個領域? 航海

36、唐朝末年開始應用於軍事的火藥,在什麼時候被廣泛應用到軍事領域? 宋代

37、元朝時,被看做是“衣被蒼生”的“棉神”的是 黃道婆

38、元朝時期,江南地區棉紡織業的中心是 松江地區

39、元朝時期,人民大眾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是 棉布

40、被李約瑟稱讚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是 沈括

41、被李約瑟讚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是 《夢溪筆談》

42、描繪清明時節北宋都城汴京及汴河兩岸風光的大型風景畫及其作者是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43、黃道婆的棉紡織技術是從哪裏學來的? 海南島黎族人民那裏

44、將中國的四大發明傳到歐洲的人,被稱為“文明使者”的是 阿拉伯人

45、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的作者及其著作是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

46、被稱讚為“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的是 《資治通鑑》

47、宋詞中豪放派的代表,合稱為“蘇辛”的是 蘇東坡和辛棄疾

48、元雜劇和散曲合稱為 元曲

49、元雜劇中最富盛名的代表,元曲四大家之首的人及其代表作是 關漢卿與《竇娥冤》

50、《資治通鑑》的內容覽括的時間跨度是 從三家分晉到五代十國

51、宋詞裏婉約派的代表,生活在兩宋之交的女詞人是 李清照

52、被稱讚為“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的北宋詞人是 蘇東坡

53、我國戲曲藝術成熟的標誌是 元雜劇的出現

54、在詞中經常傾吐對山河分裂的悲痛,一直胸懷恢復中原鬥志的南宋詞人是 辛棄疾

55、元朝時,人分四等的分而治之政策中,處於第一等的是 蒙古人

56、南宋的都城臨安,就是今天的 杭州

57、貼近百姓生活、以敍事為主的通俗文學開始成為中國文學主流的是 元雜劇的出現

58、今天的北京就是元朝的都城,在當時稱北京為 大都

59、“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形容的是哪隻軍隊的紀律嚴明? 岳家軍

60、由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以及漢、蒙各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的民族是 回族

第二單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與社會經濟高度發展(二)

1、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是我國戰國時期的 司南

2、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指的是 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

3、兩宋時期,全國最重要的糧倉在 太湖流域

4、我國的經濟重心完成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的轉移是在 兩宋時期

5、宋代時,被譽為頭尾軒昂、日行千畦、不喂草料飢不啼的新型插秧工具是 秧馬

6、兩宋時期我國的糧食作物中,居於糧食產量首位的品種是 水稻

7、我國的制瓷技術居於世界頂尖水平,因此我國又被稱為 瓷之國

8、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叫做 交子

9、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出現在我國的什麼地方? 四川地區

10、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出現在我國曆史上的哪個朝代? 北宋時期

11、兩宋時期,我們食用的從越南傳入的優良水稻品種是 占城稻

12、宋代開採量居於世界第一的石炭,就是我們今天的什麼東西? 煤

13、宋代為了管理海外貿易,設置的專門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是 市舶司

14、兩宋時期,我國主要的三大對外貿易港口是 泉州、廣州、杭州

15、宋朝開國後,為了避免武將專權而實施的國策是 重文輕武

16、兩宋時期,沒有土地的農民靠租種地主的土地為生,這種農民被稱作是 佃户

17、宋朝時,居住在城市的非農業户口人員,被稱作是 坊郭户

18、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娛樂場所叫做 瓦舍

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二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1、在隋末農民大起義中,原鎮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淵趁機起兵。618年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2.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號為貞觀,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3、貞觀時期在政治上,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

4、唐太宗先後擊敗東、西突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

知識點二 女皇武則天

5、武則天改國號為周,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6、她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製度。

知識點三 開元盛世

7、唐玄宗繼位後,在賢相姚崇和宋璟的輔佐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

8、其在位前期,唐朝的國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材料一 則天太后踐祚臨朝,欲收人心,尤務拔擢,開汲引之門,進用不疑,求訪無倦,非但人得薦士,亦許自舉其才。所薦必行,所舉輒試……課責既嚴,進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驟升,是以當代謂知人之明,累朝賴多士之用。 ——陸贄:《陸宣公翰苑集》

材料二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9、材料中的“則天太后”是誰?材料中主要反映了她哪方面的特點?

武則天。重用人才,知人善任。

10、材料二中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樣評價?

為後來的開元盛世開闢了道路,弘揚了“貞觀之治”。武則天的統治期間,繼續推行唐太宗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在唐朝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2018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三

5、科舉制度的演變過程

誕生: 隋文帝時,開始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錄用人才。(之前選拔官吏主要看門第的高低。)

隋煬帝時,正是設置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形成。

完善:唐太宗時,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武則天時,創造了殿試和武舉。

唐玄宗時,詩賦被作為進士科的主要內容。常設科目:明經科(主要考試儒家經典)、進士科(主要考試詩賦和政論)

廢除:科舉制在我國延續了1300多年,直至清朝末年(1905年)才廢除。

影響: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②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風氣盛行。③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詩賦,也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但後來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思想。

6、唐朝實行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加強了內地與少數民族的聯繫,請用史實加以説明。

①唐朝時,唐太宗和武則天在西突厥地區(今新疆地區)先後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②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係。8世紀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贊普尺帶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成為“和同為一家”。

③回紇是今天維吾爾族的祖先。8世紀中期,唐玄宗封回紇首領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

④8世紀前期,唐玄宗封靺鞨首領為渤海郡王。

⑤六詔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南詔首領皮羅閣統一六詔,唐玄宗封他為雲南王。

7、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鑑真東渡等史實為例,説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發展。

唐與日本的關係──遣唐使和鑑真東渡。貞觀年間,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學生和留學僧來唐學習。遣唐使回國後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還參照漢字創制了日本文字。唐朝赴日本的使節和僧人中,最有影響的是鑑真,曾六次東渡日本,在日本傳播唐朝文化。為日本設計唐招提寺,日本藥學界奉為始祖。

唐與新羅的關係:①派遣使節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②新羅商人來中國經商,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

唐與天竺的關係──玄奘西遊。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傑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貞觀初年,他從長安出發,前往天竺。回國後,專心翻譯佛經,還寫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記》。

8、你知道我國隋唐時期科技方面有哪些世界之最嗎?請列舉出來。

①隋朝工匠李春設計並主持修建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②唐都長安規劃整齊,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③我國在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我國在世界上最早發明火藥④唐朝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四

明朝君權的加強

一、明朝的建立

時間:1368 年 都城:應天 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1368 年秋天,明軍攻佔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

二、明太祖加強君權的措施

1、改革行政機構,加強君主權力

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立直屬中央的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掌民政 司

三司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掌刑獄

都指揮使司(都司)--掌軍政

在中央: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由吏、户、禮、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

2、特務統治

錦衣衞成立於洪武年間,兼管對臣民的監視、偵查。由皇帝親自主持,負責保衞皇帝安全,偵緝官員 和百姓言行,不受法律約束,可直接實行緝捕。

3、八股取士

改革科舉制度:八股取士,考試命題只能在四書五經範圍,考生不許有自己的見解,嚴重束縛了人們 的思想。

命題範圍:四書五經。

答題要求:根據指定的觀點答卷,不能有個人見解。

文體: “八股文” 。

三、靖難之役和遷都北京

1、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難”旗號,起兵反對建文帝,史稱“靖難之役” 。朱棣稱帝,他就是明成祖

2、明成祖加強統治:

①1421 年遷都北京,以加強中央對北方的控制;

②強化君權,進行削藩;

③增設特務機構-東廠,加強對臣民的監視。廠衞特務機構的設置,是明朝君主專制強化的一種表現。

2018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五

10、簡述經濟重心南移的時間及表現(黃河流域移到長江流域)

時間:唐朝安史之亂後開始南移,南宋時完成。(標誌:“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經濟發展的表現:農業:南方逐漸超過北方,傳入占城稻。水稻是主要糧食作物。棉花擴展到長江流域。茶樹的栽培有很大發展,江南的丘陵地區新闢許多茶園。手工業:景德鎮發展為瓷都,紡織業發達,採煤、造船業居世界首位。商業繁榮:商業都市多而繁榮,打破了居民區與商業區的界限,出現“瓦肆”。海外貿易發展,廣州、泉州成為大商港。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北宋時在四川出現。

11、元朝的建立、民族關係的發展和行省制度

①元朝的建立:1206年,鐵木真(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1271年,忽必烈改號為元,定都大都。

②民族關係的發展a,元朝的統一,許多漢族人來到邊疆,邊疆各族也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與漢人雜居相處。b,進入黃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與漢人長期相處融合逐漸被漢化了。

c,唐朝以來,定居我國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與漢、蒙、畏兀等族長期居住相處,互相通婚,逐漸融合,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最主要表現,也是民族關係的發展的特點)

d,元朝設置宣政院,負責管理藏族地區事務,加強了與藏族人民的聯繫和交流。元朝境內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促進了各族的經濟文化的發展與融合。

③行省制度:為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世祖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始於元朝。元朝時加強對西藏的管理(在中央設宣政院),西藏成為元朝的正式行政區。還設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今台灣)。

12、簡要介紹我國的四大發明及傳播

①造紙術:西漢早期出現麻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東漢宦官蔡倫於105年改進造紙術,製成植物纖維紙(“蔡侯紙”)。傳播:首先傳入朝鮮、日本,公元8世紀傳入阿拉伯,經阿拉伯傳入歐洲,最後傳遍全世界。

②印刷術:隋唐時期發明了雕版印刷術,唐朝的《金剛經》是現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標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北宋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400年。 傳播:向東傳入朝鮮、日本,向西由阿拉伯傳入歐洲。

③指南針:戰國時,人們利用天然磁石製成“司南”,這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北宋時,人們發明了人工磁化法,製成了指南針,並開始用於航海事業。南宋時指南針廣泛用於航海。主要用途:辨別方向,航海,看風水。傳播:宋元時期傳入阿拉伯,再由阿拉伯傳入歐洲,為後來歐洲的航海家開闢新航路和發現新大陸提供了條件。

④火藥: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代已有火藥配方。(唐朝孫思邈《千金方》中有記載。)

唐末開始用於軍事,宋元時火藥武器廣泛用於戰爭。還用來制各種焰火和鞭炮。明朝採礦時已應用了火藥爆破法。傳播:13世紀傳入阿拉伯,13世紀末,傳入歐洲,引起了歐洲軍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崩潰。歐洲人還將火藥用於採礦、築路等工程,促進了社會進步。

七年級歷史期末複習計劃 篇六

一、複習時間

大約有四周的複習時間。第一週每班每週2節課,後三週每班每週3節課,這樣算下來,每班大約能有11節課的複習時間。

二、複習任務

七年級第一學期歷史共有四個單元,24課。

三、複習措施

我們把短暫的複習時間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鞏固基礎知識。計劃用8節課,課堂上老師領着複習,把基礎知識再強調一遍,照顧那些學困生,至少讓他們也知道基礎知識“是什麼”,使那些好學生再加深印象,達到熟練的程度。然後跟配套練習題,課堂上限時限量閉卷完成,再自己動手校正答案,題型包括填空、選擇和連線。最後,對於那些沒有現成答案,側重於理解的問題,教師再引導學生分析共同解決。

通過這一階段的複習,能使學生真正掌握基礎知識,拿到佔六成以上的基礎知識分。

第二階段,主要是解決重點難點。計劃用3課時,這一階段需要老師一專題的形式,引領學生把相關聯的知識點有機的聯繫起來,強化記憶和理解;然後再配相關練習題加以鞏固應用。

通過這一階段的複習,學生更夠更好的應對材料解析題的考察,能力會大有提高。

四、複習目標

通過這一階段的複習,我們的目標是使學生的優秀生人數在期末考試中升至平均數以上。雖然難度很大,但是我們會盡力、會盡最大的努力。並相信我們的努力會有相應的收穫!

七年級下冊歷史重要知識點總結 篇七

一、隋唐科舉制度:

北:P20科舉制是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隋唐時期創立並完善了科舉制度,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標準的原則。

二、武則天

北:P13-15武則天是我國曆的女皇帝。

武則天統治時期,不拘一格選拔普通地主中的優秀人才。注重減輕農民負擔,採取各種措施促進社會生產斷續發。當時,人口明顯增長,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史稱有“貞觀遺風”,為唐朝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三、“開元盛世”

北:P15唐玄宗統治前期政局穩定,經濟繁榮,被譽為“開元盛世”。

四、唐與吐蕃的交往:

P28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與松贊干布聯姻,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的交流。

五、遣唐使、玄奘西行、鑑真東渡

(一)遣唐使

北:P32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進行文化交流的使團;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曆法、書法藝術、建築藝術以及生活習俗等帶回本國,對日本的生產、生活與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鑑真東渡

北:P33鑑真到達日本除講授佛經,還詳細介紹中斬醫藥、建築、雕塑、文學、書法、繪畫等技術知識,對中日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貢獻。(識圖P34鑑真東渡示意圖)

(三)玄奘西行

北:P35玄奘是唐朝的高僧,為了求取佛經精義,他西行前往佛教聖地天竺。玄奘是第一個系統地把天竺佛教、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記錄下來並介紹到中國的人。(玄奘西行示意圖)

六、列舉“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評價唐太宗:略

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係的發展

一、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北:P64魏晉南北朝以來,全國經濟重心出現了南移的趨勢。兩宋時全國的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

二、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實

北:P75-761206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蒙古族的首領,尊稱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1260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繼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忽必烈為元世祖。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危機

一、清朝設置駐藏大臣

北:P1101727年,清朝開始設立駐藏大臣,作為中央政府的代表長駐西藏,同**共同管理西藏。

二、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的史實

北:P110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重新統一新疆,促進了維吾爾族同中原地區的交流,對鞏固西北邊疆起到了重大作用。設伊犁將軍,加強中央對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管轄。

三、清朝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和維護祖國統一的主要措施:略。

四、戚繼光抗倭:明朝時戚繼光抗倭。

P104-105(1)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沿海居民稱他們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鬆弛,倭患嚴重,倭寇到到處燒殺搶掠,使百姓的生命財產慘遭損害。明政府派年輕的將領戚繼光,到浙東沿海抗倭。(2)戚繼光訓練的軍隊作戰勇敢、紀律嚴明,多次挫敗倭寇的進攻,聲名大振,號稱“戚家軍”。1561年戚家軍在台州九戰九捷,迅速蕩平浙江境內的倭寇。後又開赴福建和廣東,東南沿海抗倭寇基本肅清。

五、鄭成功收復台灣

北:P105—106明末,荷蘭殖民者侵佔了我國台灣地區,1661年,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鬥爭的鄭成功率領大軍從金門出發,在當地高山族人民的幫助下,順利地在台灣登陸並迅速包圍了入侵的荷軍。1662年,荷蘭總督被迫簽字投降,台灣又回到祖國的懷抱。鄭成功收復台灣,給荷蘭殖民者以沉重打擊,對亞洲和其他國家也起到保護作用。

六、雅克薩之戰

北:P106—107沙俄強佔雅克薩和尼布楚。康熙帝決定用武力捍衞祖國邊疆,1685年,清軍圍攻盤踞在雅克薩的沙俄軍隊,俄軍戰敗投降。1686年,清朝再次出兵雅克薩,重創俄軍。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邊界問題。1689年,中俄兩國在尼布楚進行談判,雙方簽定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