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臘八節的傳説故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5W

臘八節的傳説故事精品多篇

臘八節由來傳説 篇一

西晉時有個極懶的青年人,平素遊手好閒,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屢勸無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裏斷炊了,那小夥子飢腸難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裏的罈罈罐罐,將剩粒遺粉連同可食的殘碎物,過洗入鍋,煮了一碗糊狀粥喝下,從此,苦思悔恨,狠下決心痛改前非。當地人們便藉此教育子女,每逢臘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臘祭日不忘祖先勤儉之美德,又盼神靈帶來豐衣足食的好年景。

臘八節傳説 篇二

關於臘八節的傳説一

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説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裏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關於臘八節的傳説二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衞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説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説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説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

關於臘八節的傳説三

臘八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説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説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關於臘八節的傳説四

臘八節出於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關於臘八節的傳説五

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裏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於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裏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關於臘八節的傳説六

相傳老兩口過日子,吃苦耐勞,持家節儉,省下一筆大家業,可是寶貝兒子卻不爭氣,娶個媳婦也不賢惠,很快就敗了家業,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小倆口凍餓交加,幸好有村人、鄰居接濟,煮了一鍋大米、面塊、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雜合粥”。意思是:“吃頓雜合粥,教訓記心頭。”這頓粥讓小兩口改掉了惡習,走上正道,靠勤懇的勞動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來。民間流行臘八吃粥的風俗,就是人們為了以此教訓警告後人而相沿的。

臘八節是什麼民族的節日:漢族 篇三

臘八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宗教、農祀節日。因在每年農曆的臘月初八故名臘八節。據史書中的記載,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

《風俗通》記載:“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臘,漢改曰臘。臘者,獵也,田獵取獸祭先祖也。”各種禽獸經過一年的生長,膘肥毛美,歇冬的農人獵之用於祭祀,用之當時。但當時臘祭的日期並不固定,規定在每年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舉行,並將這個日子稱為“臘日”。

臘八節七個經典傳説故事 篇四

一、道教傳説

相傳臘月初八這一天是五帝會於上方玄都玉京的日子,只為校定生人受祿延益,在此日修道之人要齋戒沐浴,朝真行道,便能獲得福祿無量。

二、佛教傳説

在佛教便有釋迦牟尼佛在這一天悟道成佛一説,相傳在兩千五百年多年前,釋迦牟尼為求正法在金剛蓮台之上,由於時日良久致使自己骨瘦如柴,幸得難陀與波羅二牧女提供的牛乳乳糜才得以為繼,終於在苦修四十八天後了悟佛法,大徹大悟。而這一天正是臘月初八。從此臘八便成為了佛教的一個重大紀念之日。

三、秦始皇修長城傳説

相傳當年秦始皇修築長城,動用天下勞工,但是卻經常無糧繼日,由於當時條件艱苦,勞工家人也無法將糧食及時送到,所以眾勞工便將僅剩的少許糧食湊在一起,熬成一鍋雜糧粥用以渡過難關。而這一天便是臘月初八,後人便在臘月初八這天熬臘八粥來紀念此日。

四、岳飛傳説

臘八節的由來源於對大宋忠臣的懷念。相傳岳飛在率領部下抗金之時,有一日兵至朱仙鎮,兵將由於缺衣少食致使挨餓受凍,但四方百姓聽聞是岳飛抗金兵將到此,便家家户户煮粥相濟,如此岳飛才得以大勝金軍。而這一天便是臘月初八,後人便在每年的臘月初八煮粥以示紀念。

五、朱元璋傳説

朱元璋當年還未成為皇帝之時,曾經落魄至極,被元軍囚禁大牢之中。在牢中飢腸轆轆的他從老鼠洞中扒出許多糧豆,他便將其放在一起熬了一鍋豆糧粥,而這天正是臘月初八。再後來朱元璋榮登大寶成為大明皇帝還對此事念念不忘,遍將每年的臘月初八定為臘八節,並在這一天煮粥紀念。

六、民間傳説

相傳有老夫婦二人娶一兒媳,但此媳卻終日好吃懶做,終於時至年糧食空癟關無以為繼,幸得鄰里賙濟,家家户户送來雜糧,這家人將此雜糧熬製成粥才得以度過難關。而也正因此事令媳婦改掉惡習,這一天便是臘月初八,從此在此日熬製臘八粥來紀念,有諺語云“吃頓雜糧粥,教訓記心頭”

七、上古傳説

傳説五帝之一的顓頊有三子,此三子死後卻變為厲鬼專嚇孩童,令許多孩童驚嚇致病,而百姓得知赤豆能驅鬼,遍將赤豆等豆物混在一起煮粥,吃下此粥的孩童便可百邪不侵,祛病祛災。而此日正是臘月初八,遂將此日定為“臘八節”,在此日家家便會煮“臘八粥”來紀念。

臘八節由來傳説 篇五

臘八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説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説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臘八節的由來與習俗

臘八節的由來 篇六

道教説法據《雲笈七箋》記載,正月七年級(春節)是天臘,五帝會於東方九炁青天;五月初五(端午節)名地臘,五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七月初七(乞巧節)是道德臘,五帝會於西方七炁素天;十月七年級(寒衣節)是民歲臘,五帝會於北方五炁黑天;臘月初八(臘八節)是王侯臘,五帝會於上方玄都玉京。據《赤松子章歷》記載:

正月七年級天臘,五帝校定生人神氣,時限長短,益添年命。求禱子孕,祭祀先亡,升達玄祖。其日不可壅滯溝澗,用力色慾。可吟詠歌贊,導引神氣。

五月八年級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衰盛,外滋萬類,內延年壽,記錄長生名字。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玄祖。其日不可伐損樹木、血食,可服氣,消息四大。

七月八年級道德臘,五帝校定生人骨體枯盛,學業文籍,名官降益。其日可謝罪、請福、服氣、沐浴、祭祀先亡。其日不可伐樹碎石,食啖酸鹹,乘騎臨險。可導引攝理,展舒筋骨。

十月七年級民歲臘,五帝校定生人祿料、官爵、算盡、疾病輕重。其日可謝罪、請添算壽、祭祀先亡、沐浴玄祖。慎勿多食、侄昏醉睡。可行道禮拜、旋逵庭壇。

臘月初八王侯臘。五帝校定生人處所、受祿分野、降注三萬六千神氣。其日可謝罪、求延年益壽、安定百神、移易名位、回改貧乏、沐浴、祭祀先亡、大醮天官,令人所求從願,求道必獲。此日不得聚會飲樂。可清淨經行山林有壇庭之處,行道有念,三魂七魄,不得經營俗事,逢臘日即是。

據以上,正月七年級天臘,五帝校定生人神氣時限長短;五月初五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衰盛;七月初七道德臘,五帝校定生人骨體枯盛;十月七年級民歲臘,五帝校定生人祿科官爵;十二初八王侯臘,五帝校定生人處所,受祿分野。五臘日,齋戒沐浴,朝真行道,自然獲福無量。三元節三官大帝賜福赦罪解厄,五臘日便是五帝校定生人延益的良日。《赤松子章歷·卷二》有:王長謂趙升真人曰:子知五臘日乎?趙升真人曰:吾於鶴嗚洞侍右,聞先師與鬱華真人論之,五臘日者,五行旬盡,新舊交接,恩赦求真,降注生氣,添神請算之良日也。此日五帝朝會玄都,統御人間地府、五嶽四瀆、三萬六千陰陽,校定生人,延益之良日也。學道修真求生之士,此日可齋戒沐浴,朝真行道。今故明傳妙旨,可宜勤行之。”五臘日,五帝朝會玄都,統御人間地府、五嶽四瀆、三萬六千陰陽,校定生人,延益之良日,是學道修真求生之士,齋戒沐浴,朝真行道的日子。

臘八節習俗 篇七

佛教的臘八節是為了紀念釋迦佛成道,這一天大小寺廟都要舉行舍粥法會,以示普渡眾生。中國漢族地區佛教寺院煮以供佛的粥,叫“臘八粥”。吳自牧《夢粱錄》卷六“十二月”:“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按臘八粥又名“七寶老百姓在華巖寺喝臘八粥時的熱鬧情景粥”,十二月初八日為釋迦牟尼佛成道日,故寺院取香谷及果實等造粥以供佛。後亦通行於民間。周密《武林舊事》卷三:“八日,則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慄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來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後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中國臘八節的由來與傳説2017-01-05 23:14 | #4樓

在中國有很多的節日,裏面比較隆重的一般是傳統節日。説到傳統節日,先想到的應該是春節吧,它是最隆重的節日,關於它的習俗和講究是很多。説到春節那就要提下臘八節了,因為它的到來就意味着春節不遠了。

臘八節由來

自先上古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據《禮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遂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後隨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説文》載:“冬至後三戌日臘祭百神。”可見,冬至後第三個戌日曾是臘日。後由於佛教介入,臘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傳説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衞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説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説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説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