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朱熹《春日》詩意及賞析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1W

朱熹《春日》詩意及賞析精品多篇

楊萬里生平: 篇一

楊萬里是紹興二十四年中進士。授贛州司户,後調任永州零陵縣丞。張浚,多受其勉勵與教誨。孝宗即位後,張浚入相,即薦楊萬里為臨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喪,服滿後改知奉新縣。乾道六年(1170年)任國子博士,開始作京官,不久遷太常丞,轉將作少監。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舉廣東常平茶鹽,曾鎮壓沈師起義軍,升為廣東提點刑獄。不久,遭母喪去任,召還為吏部員外郎,升郎中。十二年 (1185年)五月,以地震應詔上書,極論時政十事,勸諫孝宗姑置不急之務,精專備敵之策,堅決反對一些人提出的放棄兩淮、退保長江的誤國建議,主張選用人才,積極備戰。次年,任樞密院檢詳官兼太子侍讀。十四年(1187年),遷祕書少監。高宗崩,萬里因力爭張浚當配享廟祀事,指斥洪邁“指鹿為馬”,惹惱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為祕書監。紹熙元年(1190年),為接伴金國賀正旦使兼實錄院檢討官。終因孝宗對他不滿,出為江東轉運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諸郡行鐵錢,楊萬里以為不便民,拒不奉詔,忤宰相意,改知贛州。萬里見自己的抱負無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無實際官職,只領俸祿,等於退休)而歸,從此不再出仕,朝命幾次召他赴京,均辭而不往。開禧二年(1206年),因痛恨韓侂胄弄權誤國,憂憤而死,官終寶謨閣文士,諡“文節”,追贈光祿大夫。。

今存詩作4200餘首,不少抒發愛國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絕句》、《舟過揚子橋遠望》、《過揚子江》、《雨作抵暮復晴》等詩,撫今追昔,即景抒懷,思想性和藝術性都相當高。也寫過一些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詩,如《竹枝歌》七首寫縴夫雨夜行船,《圩丁詞十解》寫築堤圩丁,以及《插秧歌》、《憫農》、《憫旱》、《農家歎》、《秋雨歎》等都從不同角度表現出對農民艱難生活的同情。同時還有輕快的寫景詩篇,如路經靈鷲寺,曾作《宿靈鷲禪寺》七絕二首:其一雲:“初疑夜雨忽朝睛,乃是山泉終夜鳴。流到前溪無半語,在山做得許多聲。”楊萬里初學江西詩派,重在字句韻律上着意,50歲以後詩風轉變,由師法前人到師法自然,形成獨具特色的誠齋體。誠齋體講究所謂“活法”,即善於捕捉稍縱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詼諧、平易淺近的語言表達出來。如《檄風伯》:“風伯勸爾一杯酒,何須惡劇驚詩叟!”就充分體現了誠齋體的特色。所著《誠齋詩話》不專論詩,也有一些文論。所作賦,以《浯溪賦》、《海賦》為有名。所作詞今存僅15首,風格清新,富於情趣,頗類其詩。又精於《易》學,有《誠齋易傳》,以史證《易》,為經學家非議。所著《誠齋集》133卷(包括10種詩集及各體文章),有《四部叢刊》本;《楊文節公詩集》42卷,有乾隆間刻本;《誠齋易傳》20卷,有曝書亭影宋本;《誠齋詩話》1卷,有《歷代詩話續編》本。

楊萬里一生力主抗戰,反對屈膝投降,他在給皇帝的許多“書”、“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陳國家利病,力詆投降之誤,愛國之情,溢於言表。他為官清正廉潔,盡力不擾百姓,當時的詩人徐璣稱讚他“清得門如水,貧惟帶有金”。江東轉運副使任滿之後,應有餘錢萬緡,但他均棄於官庫,一錢不取而歸。他立朝剛正,遇事敢言,指摘時弊,無所顧忌,因此始終不得大用。實際上他為官也不斤斤營求升遷,在作京官時就隨時準備丟官罷職,因此預先準備好了由杭州回家的路費,鎖置箱中,藏於卧室,又戒家人不許買一物,怕去職回鄉時行李累贅。後來賦閒家居的十五年中,還是韓侂胄柄政之時,韓新建南園,請他作一篇“記”,許以高官相酬,萬里堅辭不作,表示“官可棄,‘記’不可作。”以止數事,可以想見其為人。詩人葛天民誇他“脊樑如鐵心如石”(見《南宋羣賢小集。葛無懷小集》),並非諡美之辭。

《春日》翻譯及賞析 篇二

春日

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雲將雨行。

野田春水碧於鏡,人影渡傍鷗不驚。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茅茨煙暝客衣濕,破夢午雞啼一聲。

古詩簡介

《春日》是北宋詩人汪藻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通過對春日出遊的見聞感受的描寫,描繪了一幅優美的春日圖,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喜愛。

翻譯/譯文

整個春日大概都沒有連續十天清明無雨的日子,到處都是在天上的雲彩攜帶着雨水漂浮而行。野外田裏的一潭綠油油的春水比鏡子還要碧綠光亮,古渡口邊人經過時水邊的鷗鷺卻自在不受驚嚇。籬笆外將開未開的桃花探頭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草屋頂煙雨靡靡,打濕了行客的衣裳,午後雞鳴一聲將人從閒夢中喚引回了現實。

註釋

⑴嫣然:美好貌。

⑵茅茨:茅草屋頂。煙暝:煙雨迷濛。

創作背景

這首詩約作於崇寧(1102-1106年)年間,作者任職宣州之時,一個春日裏,作者遊覽美景而作此詩。

賞析/鑑賞

汪藻此詩,把春日出遊的見聞感受次第展開,勝境紛呈疊出。入筆寫難得的好天氣,轉出野田春水,然後又轉出渡頭水鳥嬉遊,再轉出竹籬茅舍風光,夭桃含笑情態;又轉出霧氣迷濛,沽衣微濕,天色似瞑,引得午雞引吭啼鳴。無數富於詩情的片段,構成了逝通的春遊長卷,盎然春意有着強烈的吸引力。

這些景色誠然十分宜人,表面上詩中景物各自分立,似乎缺少勾連,很難形成一個整體。事實上,詩人用的是一種近乎現代戲劇中的“情意結構”手法,即又靠情節連繫,而以心中清意活動流貫全篇,似斷實連,另是一種獨特的章法。首句開門見山,表示春日多雨,次句具體描繪,補足上句之意。春日多雨,早擬出遊而苦無佳日;好容易才盼得放晴,足遂夙願,作者心情之欣喜可見。多雨之日終得放晴的欣欣情意籠置全詩,形成了一條線索。野田春水映映,一碧如鏡,固然賞心悦目;渡邊鷗鳥忘機,與人相親相近,自有物我欣然之趣;籬間夭桃臨風,似開未開,嫣然含笑,更覺深情。茅茨人家,柳昏煙暝;迷濛霧氣,沾衣欲濕;意境朦朧優美。作者忽聞一聲雞鳴,更覺寧靜安謐。全詩鏡頭累換,而詩人心情之欣悦,感受的新鮮,則迴環相貫。清詞麗句,信手組合,皆成妙諦。無怪乎張世南《遊宦紀聞》説此詩是汪藻幼年之作,詩人早年詩學江西派,此詩通篇用拗句,全法黃庭堅,然而拗峭之中,自具清麗之致,可謂剛外柔中。用筆之勁健不及黃,而温潤則過之。紀昀、呂留良分別評此詩“雅健”、“有骨”,實足以當之而無愧。

名家評價

張世南《遊宦紀聞》:“此詩一出,為詩社諸公所稱。”

紀昀《武英殿叢書·浮溪集》:“汪詩深醇雅健。”

呂留良《宋詩鈔·浮溪集》序:“汪詩高華有骨,興寄深遠。”

春日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 篇三

春日偶作

西園一曲豔陽歌,擾擾車塵負薜蘿。

自欲放懷猶未得,不知經世竟如何?

夜聞猛雨判花盡,寒戀重衾覺夢多。

釣渚別來應更好,春風還為起微波。

翻譯

在西園聽一曲豔陽之歌,京城擾擾車塵讓人深負隱逸之志。

雖然想要放寬心懷但難以遂願,而經世的願望也不知究竟能否實現。

聽到夜雨強勁而勢猛,預示且判定着花殘落盡,春夜寒冷夜晚更長,貪戀重衾覺得夢多。

想別後釣渚春色應該比以前更好,春風在水面吹起微波。

註釋

西園:泛指,未必與曹植兄弟及鄴中諸子同遊之“西園”。

豔陽歌:猶《陽春》曲。一説泛指春之歌。

薜蘿:薜荔和女蘿,喻指隱士之服。負薜蘿,即懷有隱逸之志。

放懷:開懷,放寬心懷。

經世:治理國事。

判:判斷,斷定。俗作“拚”。

衾:被子。一作“裘”。

釣渚:當指作者鄠杜郊居旁的垂釣處。

創作背景

此詩為作者於春日豔陽之候,有感於自己仕隱兩失而抒寫苦悶之作。其具體創作年份難以考證。

賞析

詩人於三春時節,聞西園豔陽之歌,深感春光爛漫,當盡情享受,奈己則困居長安,目睹車塵擾擾,深有負於夙昔隱遁山林之志。雖自欲放寬心懷,不計名利得失,然猶未能;而經世之志願固不知究竟能否實現。三四句一縱一收,一宕一抑,極有筆意、情致。五六句寫春夜聞猛雨,判定花已凋盡,春寒夜長,戀重衾而夢多,系寫困居長安之苦悶無聊意緒。尾聯“釣渚”應首聯“薜蘿”,暗用東漢初期隱士嚴子陵隱居垂釣於浙江省富春山七裏瀨事。釣渚春好,風起微波,固不如歸隱鄠郊舊墅(温庭筠故宅)也。語淡蕩而有致。此詩純用白描,轉折如意,風格類似義山之《即日》(一歲林花即日休),見温詩不僅有穠豔一格。

有人認為“西園一曲豔陽歌”於此詩中未必是歌頌陽春時節之美好。“豔陽”一詞誠有歌頌明媚春天之意,然而細味此處之“豔陽”,似給人一種燥熱煩愁之感。於高照的豔陽之下,一般人大概都是一副眯眼皺眉的表情,其實也是一種苦態。而與下句“擾擾車塵”連看,則正符合温庭筠此時煩躁又無奈的情緒。再觀末句,儼然一幅雲淡水清、寧靜致遠的畫卷,大概這才是温庭筠所向往的隱逸之境,而西園豔陽春景恐未必是。

春日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 篇四

亂後春日途經野塘

世亂他鄉見落梅,野塘晴暖獨徘徊。

船沖水鳥飛還住,袖拂楊花去卻來。

季重舊遊多喪逝,子山新賦極悲哀。

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翻譯

經歷大亂,流落到南國他鄉,獨自徘徊,在落梅如雪的晴光野塘。

漁舟驚起水鳥,又翩然落下;拂不去的楊花,飄飄撲來偎人依傍。

昔日的友好知己啊,而今多已逝去,我和庾信一樣,暮年詩賦滿懷悲愴。

眼看繁華的宮闕街市毀成瓦礫,天崩地陷了,慘痛的浩劫大殃。

註釋

途經:路過。

季重:吳質字。

子山:庾信字。

朝市:朝廷與市肆。

陵谷:高岸、深谷。

劫:梵語“劫波”的省略。

創作背景

昭宗乾寧二年(895年),邰節度使王行瑜、鳳翔節度使李茂貞等引兵人京師,殺宰相韋昭度、李溪,長安大亂。昭宗逃入南山,轉石鎮。士民數十萬人逃出城,多中暑而死,詩人亦逃出長安,次年春日寫下這首詩。

賞析

“世亂他鄉見落梅,野塘晴暖獨徘徊。”詩一開頭,便點明瞭“世亂”這樣一個大的背景。“見落梅”而人在“他鄉”,便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家鄉的梅花。南方“他鄉”的梅花已落,而遠在千里之外的故鄉梅花恐怕剛剛綻放吧。由此又想到故鄉是否依舊,親人們是否還都平安。然而,這一切卻無從得知。此時詩人在這荒涼的野塘之畔獨自徘徊。接下來二句“船沖水鳥飛還住,袖拂楊花去卻來”雖是寫眼前野渡無人、花鳥自得的悠然景色,實際上卻通過環境的死寂,側面地呈現出戰亂所造成的百姓流離,人口鋭減的現實。“飛還住”、“去卻來”又恰恰代表着詩人的悲怨憂慮,表現了“剪不斷、理還亂”,揮之不去,拂之還來的煩惱思緒。

“季重舊遊多喪逝,子山新賦極悲哀。”這是借用古人的故事,來敍述自己的痛苦境遇。詩人這裏以季重、子山自比,説舊遊之處許多老友都已死掉了,自己近來所作詩文極盡悲哀。這兩句,用典極為貼切、恰當,從大的社會歷史背景,到具體的感情脈絡,典故與現實都息息相關。因而,不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了詩人的思想感情,而且,大大豐富了語言的容量。

最後二句“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也是用典。據傳,漢武帝開掘昆明池,在池底發現許多黑灰。到東漢明帝時,胡僧竺法蘭來中國,説:“世界終盡,劫火洞燒,此灰是也。”這二句是説:我親身經歷了戰亂眼看着繁華的都市化為灰燼,夷為荒涼的平地,才相信昆明池底之物確是劫灰,天地確是由成而毀。從“眼看”到“始信”,不僅説明了變遷之大令人難以置信,而且,其中藴藏着人生如夢的深切悲傷和無力迴天的哀訴。有着痛定思痛的徹骨之恨。語雖淡,但情至深。

這首詩在藝術上最大的特點是情感脈絡清晰、連貫,節奏性很強,聲音韻律與心緒的律動和諧統一。首聯是引子,觸景生情;頷聯主要表達一種情緒,創造出濃郁的悲愴氣氛。頸聯直切主題,鏤刻入骨,鮮明而深沉。尾聯寫所思所悟,言有盡而味無窮。

《春日》翻譯及賞析 篇五

春日行

朝代:唐代

作者:張籍

春日融融池上暖,竹牙出土蘭心短。草堂晨起酒半醒,

家僮報我園花滿。頭上皮冠未曾整,直入花間不尋徑。

樹樹殷勤盡繞行,攀枝未遍春日暝。不用積金著青天,

不用服藥求神仙。但願園裏花長好,一生飲酒花前老。

譯文

皇宮深深樓閣高聳雲霄,金色的蛟龍盤旋在堂前華麗的柱子上,美女們在窗前化粧打扮,玉手撫動琴絃,美妙的箏聲隨春風吹落,傳入遊樂的君王的耳裏,這應該是那首《昇天行》吧。泛舟在白蓮池上,如蓬萊仙境一般,樓船劃破湖面急促前進,驚起陣陣波浪。眾多的宮女們奏起音樂唱起歌曲,敲打鐘鼓的聲音都要使宮殿轟倒。這是多麼壯觀的天下百姓歌舞太平的場面呀。只要君王於民休養生息,百姓就會安居樂業,天下太平。天庭上三十六個天帝要來迎接,仙人們駕着彩雲翩然而下。但皇帝不願意隨他們而去,寧願留在人間。皇帝豈能像軒轅氏那樣,乘龍飛天而去,不顧他的子民,獨自來往於青天之上?小臣我祝願皇帝壽比南山,陛下的英名萬古流芳。

註釋

①紫清:紫微清都之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②弦將手語:意思是弦與手摩擦而成聲。

③《昇天行》:古樂府名。

④天池:指御園的池沼。

⑤三十六帝:道教傳説有三十六天帝。

⑥鎬京:西周武王建都鎬京,在長安縣西北十八里,自漢武帝后遺址淪陷。這裏代指國都。

簡析

《春日行》,時景二十五曲之一,本詠春遊,李白擬作詠君王遊樂之詞。唐玄宗春日泛遊白蓮池,召李白作辭。時李白已酒醉翰林苑,乃命高力士扶以登舟,即興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