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科舉制度的影響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3W

科舉制度的影響通用多篇

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舉制度教案 篇一

活動實踐作業: 《科舉制的創立》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 瞭解科舉制產生的背景及其誕生,培養學生用歷史的眼光看問題。

2. 使學生掌握科舉制的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辯證的分析以培養學生全面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

3. 讓學生了解隋唐科舉制的運用,引導學生對比分析當今的考試製度。 4. 要求學生理解科舉制的影響,端正學生對科舉制的認識。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知識的回顧與比較,將科舉制與隋唐之前的選官制度相對比。得出之所要實行科舉制的理由。

2.通過知識補充和圖表,讓學生了解唐代科舉制的主要內容,自行歸納科舉制的完善。

3.以歷史人物故事為線,用具體事件啟發學生認識科舉制的影響。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引導學生認識科舉制是中國古代用人制度重大進步,是隋唐繁榮的原因之一。符合歷史發展的需要。科舉制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 2. 瞭解古代文人的生活與學習,從中汲取教訓。

四、教學重點

1. 科舉制度誕生的背景。 2. 科舉制度的內容。 3. 科舉制度的影響。

五、教學難點

如何評價科舉制度的作用及深遠影響。

六、課前預習指導

學生分組:第一組,瞭解隋唐以前我國採取什麼選官方法。第二組,查閲科舉考試是怎樣考的,一個讀書人是怎麼樣才會成為進士。第三組,找出課文中的幾位人物是如何通過科舉考上官的。

七、教法與學法指導

1. 教法:指導預習,問題設置。 2. 學法:閲讀,討論,探究,合作學習。

八、教學準備

1. 瞭解歷史人物,比如“房玄齡、李白,范進”等。 2. 準備科舉考試的主要科目表。

九、教學步驟

1. 導入新課:比較唐朝三位傑出的皇帝,他們對知識分子的態度如何? 2. 科舉制度的誕生。(學生閲讀,討論,歸納,點評)

師指導:1.讓學生用2分鐘時間預習教材內容,獲取科舉制的創立等基礎知識。 2.檢查預習效果,提問:科舉制是從什麼時期開始實行的?其選官方式是什麼?

學生活動:讓學生明確從隋唐開始的通過考試選拔官吏。

師指導:讓學生歸納:在隋唐以前,中國曆代選官制度有哪些?

學生活動:討論後回答,在隋唐之前實行過“察舉徵辟”“九品中正制”。

師引導學生對比分析:隋唐前的“九品中正制”等選官制度與科舉制哪一種更有利於人才的真正選拔?

學生討論分析對比後明確:隋唐以前的選官制度均須安官吏的推薦或出生世家,而科舉以考試方式進行,更有利於真才實學之人入仕。

師提問後講述科舉制度誕生的兩件重要事情:A.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 B.隋煬帝正式設置進士科。

師用房玄齡的故事,引導學生認識科舉制所帶來的變化。學生明確回答:科舉制帶來的變化之一就是打破門第的限制,門第不高的人也可以考試做官。

師引導讓學生思考:認識科舉制對鞏固封建統治的作用。

學生討論後明確:通過科舉考試,將選拔官吏的權利集中的中央,將天下人才歸納為己用。

3. 科舉制度的完善。

師展示唐朝科舉考試的科目分類表:讓學生認識科舉考試的只要內容。

唐代科舉考試科目:1.制科 (直言覲見,賢良)(方正博學宏詞)(才堪經邦等)2.常科 (秀才 明經 進士)(明法 明算等五十種)

師組織學生閲讀後歸納:唐代那幾位任務對科舉制的完善採取了哪些措施。

學生討論後明確:1.唐太宗擴大國學規模,嚴格考試製度。2.武則天實行殿試開創武舉。3.唐玄宗以詩賦為進士科的主要考試內容。

補充講解:唐代考試“貼經”與我們今天的填空題類似。

引導學生思考:古代科舉考試要經歷哪些環節?

師生討論後,師引導補充歸納:唐代的科舉考試分為州縣考試,削減選試,宋代分為解試(州試),肖試(禮部試)殿試,元清則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道。

4. 科舉制度的影響。

1.讓學生思考科舉制對當時文人求學心態的影響。聽“范進中舉”錄音剪輯。

學生討論師點撥:文人為取功名,深陷科舉考試中,但促進了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

2.學生列舉出自己知道的出生低微而以科舉入仕的著名人物,評價科舉在人才培養上的影響。從而讓學生體會到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3.唐玄宗以詩賦為進士必考內容,促進了唐文學的發展。

4.小結:1.科舉制完善了用人制度 2.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3.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

本課總結:科舉制是中國古代社會制度中的主要選官制度之一。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在科舉制度的完善上起了重要作用。科舉制沿用到清末,對中國封建社會的教育、人才培養和文學藝術等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科舉制度板書設計:

1. 誕生:①隋文帝開始分科考試 ②隋煬帝時設進士科

2. 完善:①唐太宗擴充國學規模 ②武則天首創殿試和武舉 ③唐玄宗將詩賦作為考試內容 3. 影響:①改善了用人制度 ②促進了教育的發展 ③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

練習設計:1.分析唐玄宗講詩賦列為進士考試的主要內容的利和弊。 2.評價一下科舉制度產生的影響。

淺談科舉制度版 篇二

淺談科舉制度(最新版)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從今天的眼光來看,它有兩個功能。第一個是今天的學歷功能。從童生、秀才開始,一步步讀書、考試,最終,個別人能走上“殿試”,榮獲狀元之類的稱號。雖然殿試、點狀元之類已經不能算是學歷了,但是,科舉過程中很大一部分確實很像今天學校體系的統一學歷考試。然而,科舉考試的學歷功能與今天的學歷功能也有很多不同,比方説,它不太在乎第一學歷,不太在乎名校,不太在乎年齡。《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的故事,也可以認為是今天終身教育的古代源頭。從學歷考試的角度看,中國古代科舉制度還是有很大貢獻的,其精華內容也被現代社會部分接受。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第二個功能是文官考試製度。科舉道路走到最後,如能走通,就是讀書做官。因此,古代科舉同時也是文官的資格考試,類似今天的公務員考試。但是,今天的公務員考試,只是一個進入門檻的考試,走進大門之後,將來的考核、晉升則很少再有考試。而古代科舉制度與文官制度的結合要比今天緊密一些。科舉的成績雖然與做官的大小沒有必然的對應關係,但確實有一定的關聯。

中國古代科舉最主要的缺陷在於,它把學歷考試與文官考試合二為一,使得學歷考試的唯一出路就是做官。雖然也可以有其它出路,但是,官方認可的正規道路,只有一條。這就導致了對於讀書的功利主義態度和種種讀書考試的不良現象,漸漸形成一種頑症,延續到今天。換句話説,中國社會當今學歷考試製度中一些不良現象,其實是繼承了當年科舉考試中文官考試成份的結果。

因此,現代社會將學歷考試與文官考試清楚地分開是很有必要的。它首先形成對於讀書出路的開放性格局,讀書的出路可以有很多種,做官並非唯一的出路。社會對於讀書學習成果的多樣化需求,使得大批讀書人、學習者可以自由設計自己的未來。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通過科舉中的學歷考試作用,看到了中國古代傳統在現代社會繼續發生良好作用的典型例子,它也成為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一個體現。現代學歷考試製度從科舉制度中脱離後,應該儘量避免科舉制度的一些不良現象,這是現代中國教育體制要着重努力和改變的。

對於文官的考試製度,現代社會可能需要更多的變革。古代文官制度,由於有了與學歷制度混在一起的科舉制度,因此,不再需要單獨的考試。在古代文官制度中,還有一些其他方法來彌補單純考試的不足。例如,官員要寫自我總結,要有同僚評議,還要有上級官員的評語等等。現代文官制度往往只繼承了總結、檢查、評議這些軟性措施,而沒有了考試的硬性措施。原因是本來由科舉考試承擔的硬性標準,現在已經徹底脱胎為學歷考試,與文官制度關係很遠了。由於在文官制度中缺乏硬性標準,使得官官相護、任人唯親、黨同伐異變得更加容易。從這個意義上,我同意張鳴教授關於在文官考核中引入科舉制度的看法。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古代科舉將學歷和文官混在一起,是這個制度最不好的地方。現代社會將其分開之後,學歷考試繼承了一些文官考試的特點,使得學歷考試不能盡如人意;而官員考試幾乎已經消失了,使得官員在晉升、續任等關口,失去了一個重要的評價手段。因此,學歷考試與文官考試脱離後,學歷考試應該儘量擺脱官員考試的影子,官員考試則應該重新建立。

這個問題也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解決方法還是藉助學歷考試。現在官場上的官員們為了晉升,很多都在百忙之中到高校鍍鍍金,搞一個研究生之類的學歷。這種做法一般都是擺樣子,應付規定。學歷考試的結果與做官的水平、成績之間,很難説有什麼緊密聯繫。為了對這種做法表示不屑,便又有了注重第一學歷的潛規則。然而,注重第一學歷的做法又違背了終身教育的現代模式。這種矛盾和混亂,原因是像古代科舉一樣,企圖用一個統一的考試代替所有的考試。

現在的。公務員考試,可以看作是官員考試的一個起步。它的真實含義是,不同的領域應該有不同的考試。統一考試的作用降低,分門別類考試的作用提升。例如,律師有專門的資格考試,現在,公務員也有了。但是,這種分類的考試目前還只是一個進門考試,缺乏進門之後每一道晉升和續任的考試。為了避免花拳繡腿的官員學歷,應該將公務員考試製度更加豐富,分成幾個等級,自願考試和強制考試相結合,將文官考試與學歷考試徹底變成兩個不同的考試系統。當年孫中山在中央政府設立考試院,其實就是出於這樣的目的,這種考試與學歷大致無關,只與文官的水平、業績和仕途有關。這個辦法還同時可以擺脱學歷至上、注重第一學歷等弊端,只要能夠通過針對性較強的文官等級考試,有沒有原始學歷,第一學歷是什麼,都不重要。換句話説,文官考試應該像考廚師等級一樣,在教育部系統之外,建立新的考試系統。

因此,古代學歷、文官合二為一的科舉考試被現代社會分開後,不應該只留下學歷考試,而沒有文官考試。現在公務員入門考試還比較初級,應該在此基礎上,形成更加完備的文官考試製度,讓古代科舉制度的精髓,在現代環境中,再次發揮有效的作用。

唐代科舉制度研究 篇三

第一節 制科的設置

第二節 科目

第三節 制舉之制

第四節 薦舉和自舉

第五節 考試一、考試時間二、親試和考官三、考試科目和試題

第六節 錄取和出路

第五章科目選

第一節 拔萃、宏詞和平判入等一、拔萃、宏詞和平判入等的設立二、科目選的設立與循資格

第二節 唐朝後期的科目選一、唐朝後期科目選的情況二、科目選在唐後期官吏升遷中的地位

第六章學校與科舉第一節 樑陳齊周的學校

第二節 隋代的學校

第三節 唐前期的學校及其與科舉的關係

第四節 私學的興起一、私人講學的衰落二、私學的興起第五節 唐朝後期的學校和學生

第七章進士科考試科目和錄取標準的變化

第一節 唐前期進士考試科目和錄取標準的變化一、唐初進士考試科目和錄取標準二、進士三場試的確立

第二節 從文學取士到詩賦取士一、以文學取士的反覆二、詩賦取士

第三節 唐後期進士錄取標準的變化一、安史亂後有關進士科的爭論二、進士錄取標準的變化

第八章科舉在選舉中地位的變化

第一節 進士科與高級官吏的選拔一、進士在高級官員中比重的逐步提高二、開元、天寶之際形勢的逆轉三、進士科成為高級官吏的主要來源

第二節 明經地位的變化一、唐前期明經的地位二、明經地位的下降三、明經在唐後期官僚結構中的地位

第三節 制科的衰落

第九章座主門生關係的`形成

第十章請託行卷的盛行

第十一章科舉中的權貴子弟問題

第一節 子弟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不放子弟局面的形成

第三節 晚唐微妙的形勢

第十二章門蔭的衰落和進士家族

第一節 門蔭的衰落

第二節 辟舉與進士科的結合

第三節 進士家族和官僚世襲

第十三章唐後期應舉及第範圍的擴大

第一節 階層的擴大一、貧寒子弟 二、州縣胥吏和工商子弟

第二節 地域的擴大

第十四章科舉與社會等級再編制

第一節 社會價值觀念的變化

第二節 士族含義的變化

第三節 衣冠户

第四節 舉人層

第十五章科舉發展的趨勢後記

圖書目錄編輯

第一章 科舉制度的產生

第一節 察舉制內部新制度的萌芽

第二節 科舉制的產生

第二章 科舉在唐代選官制度中的地位

第一節 門蔭入仕

第二節 流外人流與雜色人流

宋代科舉制度論文 篇四

“生活流”式

像歌曲串燒,一首首動人的曲目依次演唱,沒有所謂的主旋律,每一首都震撼人心,每一首都別具一格。

又像成語接龍,故事與故事之間相互串接,既相互區別,相互獨立,又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還像是一個個人畫展,每一幅作品都出自同一個畫家之手,風格相似,但是每一幅畫都有它自己的靈魂和獨特之處。

魯迅先生稱這種藝術形式為“生活流”式。“全書無主幹,僅驅使各種人物,行列而來,事與其來俱起,亦與其去俱訖。”如前言所説:“沒有一個或幾個貫穿全書的主角,也沒有起訖完整的情節。”《儒林外史》通過人物之間的輻射,以及前後人物和事件的呼應,讓一股股生活之流紛沓而至,展示着當時社會的風貌,剖析着時代的主旋律,向讀者展現瞭如《清明上河圖》這般的巨幅生活圖卷,又像《人間喜劇》那般的宏大短篇小説集合。

吳敬梓超高的人物形象塑造能力讓《儒林外史》在浩若星海的中國古典小説中獨樹一幟,而這樣的章回體在讓人耳目一新之時,更讓小説如虎添翼。所以,魯迅先生冠以“偉大”二字,而我也對這部經典之作懷着沉沉的敬意。當然,魯迅先生也許更傾服於這部小説的批判性和揭露功力,而我不過覺得“生活流”式有着無限的神力。

乘着《儒林外史》這艘船,我飄蕩在明朝士林之海中,看盡小人物和大人物的悲喜人生,無限感歎着作為一個讀書人,若像“楔子”中的王冕一般逍遙於官場之外,快活於隱逸田園之中,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

這些人,這些事,這些人生

在《儒林外史》裏,有令人深惡痛絕的卑鄙小人,如嚴貢生(嚴致中),也有讓人為之慟然的善良小民,如卜老;有以勢利眼光看人的人物,如胡屠户,也有敬才愛賢、樂善佈施的大老爺,如杜文卿;有貪圖名利、妄自冒名頂替之徒,如牛浦郎,也有淡泊名利、臻於學問的高尚雅士,如王玉輝。在吳敬梓的筆下,各色人物栩栩如生,仿若真人一般,在我們的面前走演人生。幾十載春秋,可以細水流長,也可以翻雲覆雨。然而,吳敬梓並沒有給予人物完整的人生,只有片段而精彩的生活。他筆下的故事,可以像詩一般,高雅而不媚俗;也可以像畫一般,炫彩而返璞歸真;當然,還可以如現實生活一樣,柴米油鹽醬醋茶,五味雜陳,悲歡離合。

周進和范進是兩個被科舉制度玩弄得既可憐又可笑的人物。周進應考到60歲,鬍子花白之時,還是個老童生。為了生存,到薛家集去做私塾先生,備受冷嘲熱諷不説,最後連教書飯碗也保不住,只能隨人從商,飽經辛酸。去參觀省城的貢院時,滿腔的酸苦讓他無法面對科場的折磨,“一頭撞在號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甦醒之後滿地打滾,嚎啕大哭不止。可是,當他中了舉,成了進士,又做了國子監習業之後,當初對他奚落和卑視的人卻又百般恭維,對他無限敬奉起來。要想到,一個人到了60歲以後才能得到應有的尊重,過上夢寐以求的生活,而韶光又易逝,這是一件多麼可憐又可笑的事情。而范進呢,從20歲起就開始應考,直到垂老才得到周進的賞識,成秀才做舉人。於是,原本對他百般奚落、千般凌辱的胡屠户,一下變憎惡為諂諛。如此世態炎涼,在作者的筆下,真可謂表現得淋漓盡致。

八股文成了世人追求名利的敲門磚,而社會的烏煙瘴氣也由此昭然於世。面對如此生存環境,吳敬梓除了諷刺和揭露,更有追求平淡、褒揚友善的赤子之心。甘露寺老僧為旅居無依的牛布衣盡心料理喪事;鮑文卿憐恤落魄的倪霜峯,並收養了倪廷璽;郭孝子千山萬水尋父親,克盡人子之責;還有杜文卿和虞搏士等仗義疏財之舉,淡泊名利之行都表現了作者對善良人物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此外,《儒林外史》更有那些官場之外充滿詩情畫意的名士聚會場面躍然紙上。鶯脰湖名士盛會,婁玉亭三公子和婁瑟亭四公子會四方客;莫愁湖湖亭大會,杜慎卿和季葦蕭定優伶榜;泰伯祠大祭,眾名賢上演復古禮樂大事……這些流傳於儒林的才子佳話成了許多附庸風雅之人的談資。於是,《儒林外史》通過人物之間的輻射,有機聯合,成了一幅割不斷的人物圖景。

我們很難想象,吳敬梓先生是懷着怎樣的心情去敍寫這些人,這些事,這些人生的。有人説,《儒林外史》裏的人物是當時實有的人物,而金和更是指出杜少卿即作者的自況。然而不管是否如此,我們都必須相信,《儒林外史》是吳敬梓先生融理想與現實於一體的傑作。他將自己的人生感受賦予了他筆下的人物,將自己的人生體驗和見聞,以及學識賜予了書中人物。於是,這樣一部有靈性的經典就赫然於世了。

作者借各色人物形象述説了當時人們的心聲,也用獨特的藝術手法營造了他完滿的小説世界。於讀者而言,品一杯茶,看一段《儒林外史》,懂得一種人生,這真的很美妙。

後話

沈瓊枝是《儒林外史》裏唯一一個能被稱得上“儒士”的女子。被鹽商宋為富騙婚,不甘於為其妾的沈瓊枝勇敢逃婚,到南京賣詩為生,可憐受盡凌辱,被視為娼妓。然而她一身鐵骨,傲然於世,不受世俗眼光的毒害,絕對是一個奇女子。可贊可歎!

科舉制度 篇五

科舉制度

科舉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朝大業三年(6)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目錄科舉制度概述科舉以前的人才制度科舉制度起源科舉制度完備收縮展開科舉制度概述

科舉考試 是 中國 古代封建統治者為選拔 人才資源 ,而設置的一種考試製度,讓讀書人蔘加的 人才選拔 考試, 學而優則仕 的一種制度。

科舉制的 殿試 部分是由 皇帝 親自主持、以分科考試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晉 以來,採用 九品中正制 ,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 中央 和地方擔任高官。為改變這種弊端, 隋文帝 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他令各州推舉人才,參加 考試 , 合格 的可以做官。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 進士科 , 考核 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中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以《四書五經》為準,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 朱熹 《 四書集註 》為準。

科舉以前的人才制度

秦朝 以前,採用“ 世卿世祿 ”制度,後來逐步引入 軍功爵制 。西周時,天子分封天下。 周禮 之 下,社會階級分明。管理國家由 天子 、諸侯 、卿 、士 分級負責。而各階層依照血緣世襲。到了東周,穩定的制度開始崩潰,於是有“ 客卿 ”、“ 食客 ”等制度以外的人材為各國的國君服務。

到了漢朝,分封制度逐漸被廢,皇帝 中央集權 得以加強。皇帝為管理國家,需要提拔民間人才。當時採用的是 察舉制 與 徵辟制 ,前者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材,後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會徵辟人才。由州推舉的稱為 秀才 ,由郡推舉的稱為 孝廉 。察舉制缺乏客觀的評選準則,雖有連坐制度,但後期逐漸出現地方官員徇私,所薦者不實的現象。徵辟制也存在着種種弊端。

魏文帝時, 陳羣 創立 九品中正制 ,由中央特定 官員 ,按出身、品德 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晉、六朝時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舉制的改良,主要分別是將察舉之權,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員負責。但是,這制度始終是由地方官選拔人才。魏晉時代, 世族 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後來甚至所憑準則 僅限 於門第出身。於是造成“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的現象。不但堵塞了民間人材,還讓 世族 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響皇帝的權力。

科舉制度起源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 隋朝 。隋統一全國後,隋文帝為了適應 封建 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 中央集權 ,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廢除 九品中正制 ,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他令“諸州歲貢三人”參加考試,合格者可以做官。據史載,開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 賢良 ”。應為開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 志行修謹 ”“清平幹濟”二科舉人。 隋煬帝 大業三年(607年)四月,詔令文武官員有職事者,可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饒”“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10科舉人。 進士 二科,並以“ 試策 ”取士,這標誌着科舉制正式誕生了。進士一詞初見於《 禮記 ・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 試策 。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 唐玄宗 時 禮部尚書沈既濟 對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有過中肯的評價:“前代選用,皆 州郡 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 京師 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科舉制度完備

隋朝滅亡後, 唐朝 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 唐太宗 、武則天 、唐玄宗 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在唐朝, 考試 的科目分 常科 和 制科 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 常科 ,由 皇帝 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 制科 。

常設的科目有 秀才 、明經 、進士、俊士 、明法 、明字 、明算 等五十多種。其中 明法 、明算 、明字 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 明經 、進士 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進士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考時務策與經義;前者難,後者易)。

唐高宗 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 生徒 ,一個是 鄉貢 。由京師及州縣 學館 出身,而送往 尚書省 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 舉人 。州縣考試稱為 解試 ,尚書省的考試通稱 省試 ,或 禮部試 。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 春闈 ,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 經義 或 時務 。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 詩賦 ,明經重 帖經 、墨義 。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註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 才能 。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説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 吏部考功員外郎 主持,後改由禮部 侍郎 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 狀元 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採名花,稱 探花 使。要集體到 杏園 參加宴會,叫 探花宴 。宴會以後,同到 慈恩寺 的 大雁塔 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唐 孟郊 曾作《 登科後 》詩:“ 春風得意 馬蹄疾,一朝看遍 長安花 。”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 選試 。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 柳宗元 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 集賢殿 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 節度使 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 韓愈 在考中進士後。

八股取士科舉制度是什麼 篇六

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

中國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科舉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6)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科舉是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為選拔人才資源,而設置的一種考試製度,讓讀書人蔘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學而優則仕的一種制度。 科舉制的殿試部分是由皇帝親自主持、以分科考試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晉以來,採用九品中正制,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為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來選舉人才。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也是現代選拔公務員的一種制度,改名為“國考”

科舉以前的人才制度秦朝以前,採用“世卿世祿”制度,後來逐步引入軍功爵制。西周時,天子分封天下。周禮之下,社會階級分明。管理國家由天子、諸侯、卿、士分級負責。而各階層依照血緣世襲。到了東周,穩定的制度開始崩潰,於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為各國的國君服務。 到了漢朝,分封制度逐漸被廢,皇帝中央集權得以加強。皇帝為管理國家,需要提拔民間人材。當時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前者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材,後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會徵辟人才。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察舉制缺乏客觀的評選準則,雖有連坐制度,但後期逐漸出現地方官員徇私,所薦者不實的現象。徵辟制也存在着種種弊端。 魏文帝時,陳羣創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晉、六朝時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舉制的改良,主要分別是將察舉之權,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員負責。但是,這制度始終是由地方官選拔人才。魏晉時代,世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後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於門第出身。於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現象。不但堵塞了民間人材,還讓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響皇帝的權力 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隋文帝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他令“諸州歲貢三人”參加考試,合格者可以做官。據史載,開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開皇十八年(5)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隋煬帝大業三年(6)四月,詔令文武官員有職事者,可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饒”“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10科舉人。大業五年(6)正月,又詔令諸郡以“學業該通,才藝優洽”“膂力驕壯,超絕等倫”“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御”等4科舉人。大業年間,隋煬帝還設置明經,進士二科,並以“試策”取士,這標誌着科舉制正式誕生了。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有過中肯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唐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隋朝滅亡後,唐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進士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考時務策與經義;前者難,後者易). 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註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説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採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

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讚。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唐太宗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他即位後,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 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應武舉的考生來源於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狀元便是郭子儀了。 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他在位期間,曾在長安、洛陽宮殿八次親自面試科舉應試者,錄取很多很有才學的人。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以後成為定製。 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宋代“重文輕武”,所以也很重視科舉考試,但後期導致選官過宂過濫。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呂祖謙説:“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當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第;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範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對於屢考不第的考生,允許他們在遇到皇帝策試時,報名參加附試,叫特奏名。也可奏請皇帝開恩,賞賜出身資格,委派官吏,開後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製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製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於封建統治而又有才幹的人擔任官職,為之服務,於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製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後,還要舉行皇帝宣佈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於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後各代仿效,遂成定製。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兩年不定。實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 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謄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從隋唐開科取士之後,徇私舞弊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此,宋代統治者採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謄錄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又稱“彌封”或“封彌”。宋太宗時,根據陳靖的建議,對殿試實行糊名制。後來,宋仁宗下詔省試、州試均實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後,還可以認識字畫。根據袁州人李夷賓建議,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謄錄。考官評閲試卷時,不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跡也無從辨認。這種制度,對於防止主考官徇情取捨的確產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於政治日趨腐敗,此項制度也就流於形式了。宋代在考試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沒有革除科舉的痼疾,反而使它進一步惡化。 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宋代科舉基本上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墨義和詩賦,弊病很大。進士以聲韻為務,多昧古今;明經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對科舉考試的內容着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所謂經義,與論相似,是篇短文,只限於用經書中的語句作題目,並用經書中的意思去發揮。王安石對考試內容的改革,在於通經致用。熙寧八年,宋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墨義取士,頒發王安石的《三經新義》和論、策取士。並把《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為大經,《論語》《孟子》稱為兼經,定為應考士子的必讀書。規定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後來隨着政治鬥爭的變化,《三經新義》被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 宋代的科考分為三級:解試(州試)、省試(由禮部舉行)和殿試。解試由各地方進行,通過的舉人可以進京參加省試。省試在貢院內進行,連考三天。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為臨時委派,並由多人擔任。考官獲任後要即赴貢院,不得與外界往來,稱為鎖院。考生到達貢院後,要對號入座,同考官一樣不得離場。試卷要糊名、謄錄,並且由多人閲卷。而殿試則於宮內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於殿試中進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經吏部選試。 南、北宋三百二十年,總共開科一百一十八次。取進士二萬人以上。

上一篇:養豬場防疫管理制度  下一篇:沒有了

古代科舉制度常識 篇七

內容提要編輯

本書追述了科舉制度的產生過程,論述了科舉在唐代選官制度中的地位變化,對唐代科舉制度中常科和制科中一些主要問題、科目選和學校等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闡述,還探討了進士科考試科目和錄取標準的變化,並對由科舉制度發展而產生的座主門生關係、請託行卷盛行、門蔭衰落和進士家族、社會等級再編制等問題進行了論述。

作者簡介編輯

吳宗國[1],1934年出生於南京,祖籍江蘇如皋。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隋唐史和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主要著作有《隋唐五代簡史》、《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主編)、(CON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主編)等。[2]

目錄編輯

第一章科舉制度的產生

第一節 察舉制內部新制度的萌芽

第二節 科舉制的產生

第二章科舉在唐代選官制度中的地位

第一節 門蔭入仕

第二節 流外人流與雜色人流

科舉制度《儒林外史》讀書筆記 篇八

八股取士科舉制度是什麼

八股取士,明朝選拔官吏沿用科舉制度。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範圍內命題,文體嚴格限於八股文,應考者不能發揮個人見解。明朝統治者用“八股取士”來禁錮知識分子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成為皇帝的忠順奴僕。

明朝的科舉考試分三級進行。省級考試叫鄉試,及格者稱為舉人;舉人到京參加會試,合格者稱為貢士;貢士再參加皇帝主持的殿試,考中者稱為進士。進士的前三名分別稱為狀元、榜眼和探花。中舉的知識分子,都能享受一些特權,可以免除差役和税糧,進士都有官做。但是,這些人很多是沒有真才實學的迂腐儒生。

八股文的唯一用途就是考科舉,此外絕無實用價值。八股文又稱制義或制藝。《明史·選舉志》説是朱元璋和劉基訂立的八股文。顧炎武則説始於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年),更有人將其源頭遠溯至北宋經義。八股文形成過程很長,大約定型於明朝中葉成化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