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文言文《三人成虎》原文譯文及典故(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3W

文言文《三人成虎》原文譯文及典故(多篇)

人成虎的典故 篇一

戰國時候,魏王跟趙王訂了和好盟約,要把兒子送到趙國國都邯鄲去作人質。魏王找了個親信大臣龐葱,派遣他陪同前往。

龐葱擔心離開魏國後,有人在魏王跟前説他壞話。他含蓄地向魏王提問:“大王,要是有人向你報告,説有隻老虎跑進我們大梁(魏國都)的大街上來了,你會相信嗎?”

魏王不加思索地回答:“我不會相信,老虎怎會跑到大街上來呢?”

龐葱接着問:“要是緊接着又有第二個人來報告,説大街上來了只老虎,大王會相信嗎?”魏王思索一下説。“兩個人都這麼説,我倒有些將信將疑了。”

龐葱又問:“要是馬上又有第三個人前來報告,説大街上來了只老虎,大王會相信嗎?”魏王説:“三個人都這麼講,我深信不疑了。”

龐葱接着魏王的話説老虎顯然不會跑到大街上來,可是因為有三個人接連向大王報告,大王就信以為真了。如今我陪太子去邯鄲,邯鄲離大梁要比宮廷離大街遠得多,背後説我壞話的人一定也不止三人,望大王明察。”

魏王點點頭説:“這個,我明白,你放心去吧!”龐葱便告別魏王,陪同太子去邯鄲。

龐葱離開魏國後,果然有不少人到魏王面前説了他許多壞話。

魏王開始時不信,後來説的人多了,便產生了懷疑。最後,竟漸漸信以為真。

太子期滿回國後,魏王就不再重用龐葱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聽別人的話,要仔細分析,不要“三人成虎”,輕信盲從。

喜歡美色是人之天性,對女色尤然,不近女色者世所罕有,連古往今來的聖賢也不例外。孔子曾説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告子亦云:“食、色,性也。”古往今來,多少帝王將相英雄豪傑,拜倒在石榴裙下,沉迷女色,敗國亡身。筆者讀史時,每讀到這類女色禍國的悲劇,都忍不住要為之痛心疾首一番。

好在泱泱中華的歷史無奇不有,總能給人以慰藉。近日在浩如煙海的史籍中,發現唐代中晚期有兩位將軍與一位宰相,好德勝於好色,這在普遍縱情聲色的中晚唐時期頗為不易。

一位是高崇文將軍。高崇文生於746年,卒於809年,唐著名將領。渤海(今黑龍江寧安南)人,後遷幽州(今北京一帶)。性樸重寡言,少籍平盧軍。貞元中,從韓全義鎮守長武城,治軍有聲,累官金吾將軍。吐蕃三萬寇寧州,崇文率兵擊破,以功封渤海郡王。

唐憲宗元和元年,高崇文將軍奉命討伐割據西蜀的劉闢,一路勢如破竹,進入成都。高崇文屯兵有方,休息士卒,市肆不驚。珍貨山積,秋毫不犯。最後擒得劉闢押送回京師,蜀境遂平。

劉闢有二妾,都是天姿國色,美目盼兮。眾將士勸高崇文納之,高崇文不為美色所動,執意不要。監軍請獻給皇上求賞。崇文説道:“天子命我討平凶豎,當以安撫百姓為先。奉獻美人以求媚,豈天子之意麼!崇文義不為此。”於是將二位美人配給將吏中之無妻者,將士們悦服。得賞美妻者更是樂得找不着北。

另一位是李光顏將軍。李光顏字光遠,生於唐肅宗乾元三年(760年),卒於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年)九月,河曲(今山西河曲)人。自憲宗元和初年經穆宗至敬宗寶曆初年,李光顏歷任代州、洛州、陳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在軍中任忠武軍都知兵馬使、忠武軍節度使,鳳翔、許州、河東等地節度使,穆宗即位,進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敬宗即位,又拜司徒。李光顏一生東征西討,戎馬倥傯,為保衞唐王朝,打擊藩鎮勢力,出生入死,在所不辭,是一名勇冠三軍,功績赫然的將帥。

唐憲宗元和十年,韓弘統領淮西諸軍討伐吳元濟。諸將中以李光顏作戰最得力。韓弘欲結其歡心,在大梁(今開封市)城中覓得一位美女,教以歌舞絲竹,飾以珠玉金翠。並派人將美女送往李光顏的軍營。當時光顏正舉行慶功會。使者將這絕代美女送上,一座驚為天人。光顏從容地對使者説:“相公(指韓弘)可憐我在軍旅之中無人照顧,賜以美人。我很感激。但是全軍戰士數萬,都是離家遠來服役的。大家生死不顧,我李光顏何忍獨自以聲色自娛呢!”即於席上厚贈使者,並將美女送還。將士聞之無不感動,紛紛表示願肝腦塗地以效命。

因李光顏功冠諸將,所以憲宗、穆宗、敬宗三代皇帝都曾為其加官進爵,封蔭賜第。又贈以金銀珠寶,良馬玉帶等物,榮耀至極。死後,廢朝三日,贈太尉,諡號“忠”。

晚唐還出了一位拒絕色賄的丞相,名叫令狐綯。

令狐綯,京兆華原(今陝西省耀縣東南)人,字子直。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進士,前後擔任過弘文館校書郎、左拾遺、左補闕、户部員外郎、右司郎中。唐武宗時任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刺使。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起任宰相。此後一直在這個職位上工作到大中十三年(859年)唐宣宗去世,身居相位達10年之久。

唐代裴庭裕《東觀奏記》一書記錄了一則令狐綯拒色賄的故事:有個叫畢諴的人,在翰林院任職,才思敏捷,文筆優美,得到了唐宣宗的賞識,唐宣宗曾許諾提拔他為宰相一級的領導。

畢諴,字存之,鄆州須昌(今山東東平)人。少孤貧,常燃薪讀書,刻苦自勵。既長,博通經史,尤能歌詩,也是唐文宗大和年間進士。唐宣宗即位後,畢諴任翰林學士、中書舍人、遷刑部侍郎等職。畢諴知道,時任宰相的令狐綯不喜歡他。儘管皇帝看好自己,但如果擺不平宰相令狐綯,自己這個提拔的事情還是很難辦的。

令狐綯出以公心,把畢諴調邠寧,又從邠寧先後調鳳翔、昭義、北門三鎮,其實這都是對幹部正常的調動使用。可畢諴卻以為這是令狐綯在使手段,以阻撓自己入閣。他苦思冥想後計上心來,決定以色賄的手段來結好於令狐綯,於是在其任職的北門鎮物色了一位貌美如花的絕色女子,將其打扮得珠光寶氣,派專人獻給令狐綯。令狐綯一見這位波光流轉的。美女,怦然心動,驚為天人。

此時的令狐綯,雖然內心翻卷波瀾,卻沒有失去理智,保持了一份清醒。他對兒子説:“尤物必害人。”畢“原於吾無分,今以是餌吾,將傾吾家族也!”意思是説,畢諴跟他沒有情分,現今送美女給他,必然有求於他,定是拋香餌,下釣鈎,如果他上鈎了,則將造成傾覆他整個家族的嚴重後果。

令狐丞相只見了畢諴獻的美女一面,就派專人把她送回去。那人不敢直接將美女還給畢諴,在一個驛站停留下來,等候畢諴的消息。畢諴為表示誠意和忠心,剌破皮膚滴血寫信給令狐綯,懇求其收下美女,令狐丞相終不接納。畢諴只得命驛站的吏人將美女賣掉,這次色賄事件遭到了徹底的失敗。

令狐丞相跟韓璜截然不同,他不會因女色而失性。面對女色的誘惑,他能在滿足私慾和保全名譽、身家之間作出理性抉擇。他不會因小失大。

令狐綯出身名門,其父令狐楚也曾經在唐憲宗元和年間擔任過宰相。根據《資治通鑑》上的記載,令狐綯能夠升任宰相,在某種程度上是宣宗感動於令狐楚對憲宗的忠誠。令狐綯之子令狐滈卻比不了父親與爺爺,他辱沒門風驕縱不法,受賄賣官,人稱“白衣宰相”,在青史上落下了罵名。

典故 篇二

戰國時代,互相攻伐,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約,國與國之間通常都將太子交給對方作為人質。“戰國策”:“魏策”有這樣一段記載:

魏國大臣龐恭,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説:“現在有一個人來説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不相信。”

龐恭説:“如果有第二個人説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開始質疑。”

龐恭又説:“如果有第三個人説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當然會相信。”

龐恭就説:“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過三個人一説,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現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裏的街市遠了許多,議論我的人又不止三個。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太子結束了做人質,龐恭再也沒有見到魏王。

街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當然不會有老虎。説街市上有虎,顯然是造謠、欺騙,但許多人這樣説了,如果不是從事物真相上看問題,也往往會信以為真的。

這故事本來是諷刺魏惠王無知的,但後世人引申這故事成為“三人成虎”這句成語,乃是借來比喻有時謠言可以掩蓋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偽,必須經過細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聽途説。否則“三人成虎”,有時會誤把謠言當成真實的。

譯文 篇三

龐葱要陪太子到邯鄲去做人質,龐葱對魏王説:“現在,如果有一個人説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説:“不相信。”龐葱説:“如果是兩個人説呢?”魏王説:“那我就要疑惑了。”龐葱又説:“如果增加到三個人呢,大王相信嗎?”魏王説:“我相信了。”龐葱説:“大街上不會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個人説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鄲離大梁,比我們到街市遠得多,而毀謗我的人超過了三個。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説:“我知道該怎麼辦。”於是龐葱告辭而去,而毀謗他的話很快傳到魏王那裏。後來太子結束了人質的生活,龐葱果真不能再見魏王了。

兩漢:劉向 篇四

龐葱與太子質於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葱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願王察之。’王曰:‘寡人自為知。’於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後太子罷質,果不得見。(龐葱一作:龐恭)

和氏之壁 篇五

楚國人卡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塊璞玉,拿來獻給厲王。厲王叫治玉的匠人鑑定,匠人説:'這是塊石頭呀!'厲王認為卡和欺騙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左腳。等到厲王死去,武王登上王位,卡和又拿了那塊璞玉來獻給武王。武王叫治玉的匠人鑑定,匠人又説:'這是塊石頭呀!'武王也認為卡和欺騙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右腳。武王死了,文王登了王位。卡和便抱着那塊璞玉到楚山腳下大哭,三天三夜,眼淚哭幹了直到流出血來。文王聽説了,便差人去問他,説:'天下被砍去腳的人多得很,為什麼獨獨你哭得這樣傷心呢?' 卡和説,我並不是為砍斷了腳而悲痛啊!我悲痛的是把寶玉稱作石頭,把忠心耿耿的人叫做騙子,這是我所最傷心的呀!' 文王便叫治玉的匠人整治那塊璞玉,發現是一塊真正的寶玉。於是把它命名為'和氏之璧'。

韓非《韓非子》

寓意:世界上最悲哀的事,莫過於把寶玉當作石頭,把好人當成騙子。

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 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斃,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斃,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人成虎 篇六

魏國被趙國打敗了,因此魏國的太子和大臣龐恭將要送到趙 國的首都邯鄲,充當人質。

臨走時,龐恭對魏王説:“要是有人跑來向你報告,説大街上跑出來一隻老虎,大王相信嗎 ?”

魏王搖頭説:“我不相信。大街上哪裏來的老虎?”

“要是接着有第二個人跑來報告,説大街上發現了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遲疑了一下,仍然搖頭説不信。

龐恭再問:“如果馬上又有第三個人跑來報告説大街上有隻老虎,您信不信呢?”

魏王點頭説:“我相信了。三個人都這麼説,一定不會有假。”

龐恭起身説道:“誰都知道,大街上是不可能有老虎的,可是當三個人都説有,大王就相信 了。現在邯鄲離魏國比從這兒上大街遠得多,在大王面前説我壞話的又何止三人,請大王明 斷是非。”

果然如龐恭所料,他一走,就有很多人到魏王面前大造謠言,以至當他從邯鄲回來後,魏王 再也不願召見他了。

人成虎出處 篇七

《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守株待兔 篇八

宋國有個種田的人,他的田裏有棵樹。有一次,一隻兔子跑過來,由於跑得太急,一頭撞到樹上,把脖子撞斷死掉了。這個人毫不費力地揀到了這隻免子。打這天起,他乾脆放下農具,連活兒也不幹了,天天守在這棵樹下,希望還能撿到死兔子。兔子是再也檢不到了,他的行為反倒成了宋國人談論的笑料。

寓意:收穫從勞動中來。不要因為一次偶然的收穫,就放棄了勤勞的美德。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得,而身為宋國笑。

韓非《韓非子·五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