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崔顥《黃鶴樓》古詩賞析及翻譯【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21K

崔顥《黃鶴樓》古詩賞析及翻譯【新版多篇】

譯文 篇一

過去的仙人已經駕着黃鶴飛走了,這裏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

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雲。

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碧綠的芳草覆蓋着鸚鵡洲。

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相關試題及答案 篇二

1、想象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展現的畫面,用生動的語言進行描繪。(3分)

答案: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裏,從黃鶴樓遙望對岸,漢陽的樹木鬱鬱葱葱,鸚鵡洲上芳草茂盛,這一切都清晰可見。 評分意見:本題共3分。景物完整2分,語言生動1分。

2、本詩表達了作者思鄉的情感。(2分)

3、除黃鶴樓外,被稱為江南三大名樓的還有哪兩座?

答:岳陽樓、滕王閣

4、詩的一、二兩聯借今昔變化之大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寂寞、惆悵

5、體會尾聯藴涵的詩人的情感。

答:日近黃昏,長江上煙波浩淼,自然勾起詩人濃濃的思鄉愁緒。

6、解釋下面的詞浯。(2分)

①歷歷: ②鄉關:

7、判斷下列説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A、詩的前四句從傳説入筆,寫由黃鶴樓生髮的聯想。 ( )

B、詩的五六句寫昔人乘着黃鶴見到的漢陽晴川和鸚鵡洲的景緻。 ( )

C、詩的七八句寫出了詩人悲苦淒涼、日暮思歸的哀怨愁緒。 ( )

D、傳説崔顥登黃鶴樓本欲賦詩,因見此詩而作罷,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題詩在上頭。 ( )

8、詩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個字?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請簡要分析詩人在尾聯中是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

作者介紹 篇三

崔顥(ho)(704年-754年),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人。開元十一年(723)進士,曾任太僕寺丞,天寶中為司勛員外郎,天寶十三年卒。崔顥是盛唐著名詩人,現存作品四十多首。

賞析 篇四

詩人滿懷對黃鶴樓的美好憧憬慕名前來,可仙人駕鶴杳無蹤跡,鶴去樓空,眼前就是一座尋常可見的江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美好憧憬與尋常江樓的落差,在詩人心中布上了一層悵然若失的底色,為鄉愁情結的抒發作了潛在的鋪墊。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是詩中頷聯。江天相接的自然畫面因白雲的襯托愈顯宏麗闊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詩人的心境漸漸開朗,胸中的情思也隨之插上了縱橫馳騁的翅膀:黃鶴樓久遠的歷史和美麗的傳説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終歸物在人【】非、鶴去樓空。人們留下什麼才能經得起歲月的考驗?她不是別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爛也割捨不斷的綿綿鄉戀、悠悠鄉情。本句具有一種普遍包舉的意味,抒發了詩人歲月難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為下文寫鄉關難歸的無限愁思鋪墊,因而成為深值關注和反覆品味的名句。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詩中“黃鶴”所指甚明,除了實體“仙鶴”之外,它的指向應該是即“一切”之意。“不復返”,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時、歲不待人的無盡感傷。“白雲”變幻難測,寓託着作者世事難料的吁嗟歎喟。如果説這個詞和“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間的廣袤,那麼“千載”則使人看到了時間的無限性。時間和空間的組合產生了歷史的縱深感和空間的開闊感,更加催生了濃濃的鄉愁。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些二句描述了美好的`憧憬與動情的追憶,極富人情味:豔陽高照,碧空如洗。恍惚中,漢水北岸的樹木化作久久思念的親愛之人,佇立在眼前。和煦的陽光灑滿江面,温暖着親人。依稀間,鸚鵡洲上的芳草叢中走來一身正氣、擊鼓罵曹的禰衡,他面對黃祖的屠刀,視死如歸,血灑碧草,正是無數浪跡天涯的遊子浸滿血淚的無私付出,才構築了無數令人難忘的故鄉。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太陽落山,黑夜來臨,鳥要歸巢,船要歸航,遊子要歸鄉,然而天下游子的故鄉又在何處呢?江上的霧藹一片迷濛,眼底也生出的濃濃迷霧,那是一種隱隱的淚花和心繫天下蒼生的廣義鄉愁,問鄉鄉不語,思鄉不見鄉。面對此情此景,誰人不生鄉愁也無由。詩作以一“愁”收篇,準確地表達了日暮時分詩人登臨黃鶴樓的心情,同時又和開篇的暗喻相照應,以起伏輾轉的文筆表現纏綿的鄉愁,做到了言外傳情,情內展畫,畫外餘音。

詩作具有的濃郁民歌風味,景到言到情到,語如聯珠,自然天成,對仗工整,音律諧美,文采飛揚。詩人將思念親人的狹義鄉愁與心繫天下蒼生的廣義鄉愁有機結合,把鄉愁情懷抒發得波瀾壯闊、豪邁昂揚,使得本篇的韻味和風骨跨上了同類詩作的峯巔,成為被後人推為唐朝七律詩中的第一佳作。

賞析 篇五

這首詩是弔古懷鄉之佳作。前四句寫登臨懷古,後四句寫站在黃鶴樓上的所見所思。詩人登臨古蹟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脱口而出,一瀉千里。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傳説李白登此樓,目睹此詩,大為折服。説: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嚴滄浪也説唐人七言律詩,當以此為第一。足見詩貴自然,縱使格律詩也無不如此。

登上今天的黃鶴樓想起昔日的傳説,歲月流逝,人去樓空;惟一還像昨天的,只有那悠悠的白雲。世事茫茫,真令人有無限的感慨!詩人觸景抒懷,一發不可收,一氣呵成,氣貫長虹。

剛剛抒發了對古人的感慨,又看到了漢陽城、鸚鵡洲的芳草綠樹,於是又勾起了一懷鄉愁。這正是先放後收,完全合乎格律上「起、承、轉、合」的要求,文勢波瀾起伏,而末句煙波江上日暮懷歸之情又重回開篇的渺茫境界,全詩渾然一體,意境天成。

看完了崔顥古詩黃鶴樓及賞析,下面一起來練練閲讀題,提高下我們的也讀能力吧。

詩文賞析 篇六

這首詩是弔古懷鄉之佳作。詩人登臨古蹟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脱口而出,一瀉千里。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傳説李白登此樓,目睹此詩,大為折服。説:“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嚴滄浪也説唐人七言律詩,當以此為第一。足見詩貴自然,縱使格律詩也無不如此。

登上今天的黃鶴樓想起昔日的傳説,歲月流逝,人去樓空;惟一還像昨天的,只有那悠悠的白雲。世事茫茫,真令人有無限的感慨!詩人觸景抒懷,一發不可收,一氣呵成,氣貫長虹。

剛剛抒發了對古人的感慨,又看到了漢陽城、鸚鵡洲的芳草綠樹,於是又勾起了一懷鄉愁。這正是先放後收,完全合乎格律上「起、承、轉、合」的要求,文勢波瀾起伏,而末句煙波江上日暮懷歸之情又重回開篇的渺茫境界,全詩渾然一體,意境天成。

賞析二:

詩人滿懷對黃鶴樓的美好憧憬慕名前來,可仙人駕鶴杳無蹤跡,眼前就是一座尋常可見的江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美好憧憬與尋常江樓的落差,在詩人心中布上了一層悵然若失的底色,為鄉愁情結的抒發作了潛在的鋪墊。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樓頭送目,江天相接的自然畫面因白雲的襯托愈顯宏麗闊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詩人的心境漸漸開朗,胸中的情思也隨之插上了縱橫馳騁的翅膀:黃鶴樓久遠的歷史和美麗的傳説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終歸物在人非、鶴去樓空。人們留下什麼才能經得起歲月的考驗?她不是別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爛也割捨不斷的綿綿鄉戀、悠悠鄉情。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豔陽高照,澄空流碧,恍惚中,漢水北岸的樹木化作久久思念的親愛之人,宛如眼前。和煦的陽光,給人家的温暖。依稀間,鸚鵡洲上的芳草叢中走來一身正氣、擊鼓罵曹的禰衡,他面對黃祖的屠刀,視死如歸,血灑碧草,正是無數浪跡天涯的遊子浸滿血淚的無私付出,才構築了無數令人難忘的故鄉。美好的憧憬與動情的追憶,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極富人情味。詩作的思想品位也因此跨進更為高遠的境地。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日暮後面是夜晚,鳥要歸巢,船要歸航,遊子要歸鄉。水霧江煙,一片迷濛,問鄉鄉不語,思鄉不見鄉,面對此情此景,誰人不生鄉愁也無由。詩作以一“愁”收篇,準確地表達了日暮時分詩人登臨黃鶴樓的心情,同時又和開篇的暗喻相照應,以起伏輾轉的文筆表現纏綿的鄉愁,做到了言外傳情,情內展畫,畫外拖音。

詩作的前兩句民歌風味濃郁,景到言到,語如聯珠;後兩句則對仗工整,音律諧美,文采飛揚。特別是作者獨具匠心的剪裁,更有令人回味無窮之感。詩人將思念親人的狹義鄉愁與心繫天下蒼生的廣義鄉愁有機結合,使得本篇的韻味和風骨跨上了同類詩作的最高峯巔。詩人的風采與秉性亦隨詩篇的展開躍然紙上:他才華橫溢,如晴川東去,奔流不息;他不拘小節,似芳草萋萋,崢嶸不已。沒有自戀自迷之頹廢,也無自私自利之狹隘,鄉愁情懷的抒發也同樣波瀾壯闊、豪邁昂揚,不愧為是被後人推為唐朝七律詩中的第一佳作。

詩文解釋 篇七

前人早已乘着黃鶴飛去,這裏留下的只是那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飛去後就不再回還,千百年來只有白雲悠悠飄拂。晴朗的漢江平原上,是一片片葱鬱的樹木和茂密的芳草,它們覆蓋着鸚鵡洲。天色漸暗,放眼遠望,何處是我的故鄉?江上的煙波迷茫,使人生出無限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