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時勢造英雄辯論賽 有哪些辯詞與資料【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4W

時勢造英雄辯論賽 有哪些辯詞與資料【精品多篇】

時勢造英雄辯論賽 篇一

尊敬的各位觀眾朋友們、主持人、對方辯友,大家好!

本次辯論賽的題目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我方的觀點是:時勢造英雄。

我們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歷史唯物論部分可以明確知道馬克思關於傑出人物產生的觀點,那就是:時勢造英雄。既然我們説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既然我們説馬克思主義理論是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既然我們説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那麼我們就應該説"時勢造英雄"是一個正確的論斷。

所謂"時勢",就是一定歷史時期內各種社會歷史條件的總和所造成的形勢和環境。所謂的"英雄"是指才能勇武過人、具有英雄品質的、為人民利益英勇奮鬥而令人敬佩的人。英雄人物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一定歷史時期的必然產物。當歷史的發展把迫切需要解決的矛盾擺在世人面前,當歷史的發展為這個矛盾提供瞭解決的舞台和條件,就必然會產生英雄人物來組織和帶領羣眾去解決這個矛盾。所以説,社會的歷史條件最終決定着英雄的活動範圍,"英雄"只是"時勢"這個整體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任何英雄都無法拋離時勢而獨立存在,英雄只有順應了歷史潮流才能成為英雄,才能發揮自己的才智。時勢作為客觀主體,不因任何人而改變!沒有時勢就沒有英雄,時勢的需要才是英雄產生的根源。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荀況"天旬有長,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名句,也恰當地説明了時勢作為客觀主體,不因個別人而變的道理。

縱觀古今中外,有無數名人肯定了"時勢造英雄"的論斷:

恩格斯説:"假如不曾有拿破輪這個人,那麼他的角色是會有另一個人來扮演的。";歌德在《論拿破崙》中寫道:"時機一到,你應運而起,從此發生了這一切…";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不斷強調:"偉大的領袖其實都是更大的歷史力量的產物,而這個決定性的歷史力量卻是由絕大多數的平凡人在處理日常瑣事中一點一滴地累積而成的。"梁啟超在《英雄與時勢》裏説:"人羣之所漸漬、積累、旁薄、藴蓄,既已持滿而將發,於斯時也,自能孕育英雄。路得非生於十六世紀,而生於第十世紀,或不能成;無哥白尼,地動之説終必行於世;雖無哥倫布,美洲新世界終必出現。"

縱觀古今中外,更有無數英雄以親身實例證明了"時勢造英雄"的論斷:

如無靖康之恥,豈有岳飛的抗金報國?!如無荷蘭入侵,豈有鄭成功的收復台灣?!如無外敵騷擾,豈有戚繼光的大敗倭寇?!如無鴉片殃國,豈有林則徐的虎門硝煙?!如無甲午海戰,豈有鄧世昌的壯烈犧牲?!如無滿清統治,豈有孫中山的辛亥革命?!如無法國大革命爆發,豈有拿破崙的蓋世英名?!如無哥斯達黎加奴隸制帝國,豈有胡安?桑塔瑪麗亞的裏瓦斯城勝利?!如無南非種族歧視,豈有曼德拉領導的民族解放事業?!

時勢造就英雄是永遠不變的規則,中國有句古話,叫"英雄待時而動"。就是説,英雄要看清形勢走向並順勢操作。正所謂"逆勢者亡,順勢者昌"。英雄的出現是歷史的必然,何人成為英雄則是歷史的偶然。任何一個時代都會有人站出來,只是誰能站出來,則要看個人的準備情況和把握時勢的能力了。真正的英雄乃得人心者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得勢;失道者,失勢。時也,勢乎勢者,命也!荀子有言曰:制天命而用之!

最後,我方用一句名言作為結束語,也希望對方辯友能從此言中發現"時勢造英雄"的真諦。

時勢造英雄辯論賽 篇二

謝謝主席!各位評委、對方辯友大家晚上好!

我方的觀點是:時勢造英雄

有什麼樣的時勢就會有什麼樣的英雄出現,時刻在上演着滄海桑田的鉅變,一輪較大的行情波動或許就決定或者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而且不斷的大浪淘沙之中能夠立於不敗之地的人顯然是鳳毛麟角的,而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英雄就在於很好的把握了時和勢,所謂時勢造英雄。我將用以下三個方面來陳述我方觀點:

第一、從理論層面來看,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羣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真是無數人的努力與累積才有牛頓創建經典力學的英雄時刻。正是無數人的探索與投身中國革命才有共產黨救中國的英雄壯舉。荀子有言:“之天命而用之”英雄未必改變時勢,但時勢一定是英雄的搖籃,而事實本身具有的客觀性更決定了它不可能為英雄所造。

第二、從事實層面看,浪花淘盡,方有英雄馳騁;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看歷史長空,是什麼讓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正是“鐵騎滿郊錙,風塵惡”的時勢召喚;論政治風雲,是什麼讓人民的兒子毛澤東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正是龍的傳人不斷反抗外來侵略的時勢必然;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英雄人物還看時勢造,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縱觀五千年泱泱歷史,不由感悟:時勢造英雄。

第三、從價值層面看,只有承認時勢造英雄才能更好的理解英雄,這麼多的英雄公讓歷史的天空羣星閃爍,但歷史的天空本存在,非星星創造,英雄奇蹟來自平凡,平平淡淡才是真。只有承認時勢造英雄,才能更好的看待生活。《無間道》中有人説:“時勢改變人,人改變不了逝世後”切記“黎民百姓長久,英雄悲喜短暫,一部清史等閒看”應該以平常心泰然處子,只有承認時勢造英雄,才能有利於我們更好的把握現在“有高枝可依,有甘泉可飲,看百鳳來儀,今朝共唱齊天樂”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英雄如江上魚鯉,無水之魚何來弄潮,所以我方觀點是時勢造英雄。

時勢造英雄辯論賽 篇三

首先真摯感謝對方辯友的慷慨陳詞!對方辯友從《孫子兵法》談到了《毛澤東選集》,從良將五要素延伸到了毛澤東的卓越才能以及鄧小平的改革創舉。對於這些偉人的豐功偉績,我方始終以瞻仰的心態予以肯定。但對方在陳詞中出現了一系列的論據和論證上的錯誤,這説明對方辯友並不是從根本上認同“英雄造時勢”的論斷,只是牽強式地、含糊式地、敷衍式地……陳述了“英雄造時勢”這一觀點。而這種錯誤的陳述又恰恰説明了 “英雄造時勢”的説法是不科學的,是站不住腳的。

論證錯誤1:“ 我們認為,英雄是不受他所處的`時勢所左右的,他只會指揮時勢並且創造時勢。”

《現代漢語辭海》第1220頁對於“指揮”一詞如此定義:(動詞)發令調度(某生物體做某事)。眾所周知,“時勢”,是一種形勢和環境。請問對方辯友,人是如何指揮“時勢”這個非生物體呢?

論證錯誤2:“《孫子兵法》通篇上下,十分強調“將”的作用,……人們是認同孫武先生的觀點的。”

首先指出對方辯友兩處偷換概念錯誤:“將”是取得戰爭勝利的關鍵=英雄造時勢嗎?英雄人物對歷史的發展是有重大影響=英雄造時勢嗎?

“將”確實是取得戰爭勝利不可缺少的關鍵因素,但取得戰爭勝利的關鍵因素只有“將”一個嗎?如果,徒有良將而無精兵,他如何指揮一盤散沙取得勝利?又如,單有精兵良將,而無天時、地利、人和,他又如何將勝利進行到底?再如,有良將精兵,而對方亦有良將精兵,且對方精兵數量遠大於己,雙方所處環境也相似,他又如何取得勝利?難道僅僅依靠神話的不斷再現嗎?在《孫子兵法》裏我方看到這樣一段話“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説的正是時勢在戰事中的重要地位。所以説,《孫子兵法》在強調“將”的作用時是有前提的,加上這個前提才是孫武要表達的意思——當時勢已經成熟,英雄才會借時勢產生。用同樣的思維去分析馬克思的話,我們同樣會得出這樣的意思——英雄人物對歷史的發展是有重大的影響,但無論這種影響有多麼巨大,都無法創造客觀存在的時勢。因此,“英雄造時勢”是沒有理論依據的。

所以説,古今中外,人們是認同孫武先生的觀點的,只是對方辯友把孫武的觀點給極端理解了。

論證錯誤3:“近代典範就存在於<<毛澤東選集>>中。在這部著作中,記錄了我們的一代偉人毛澤東……成為了一代英雄人物。

雖然這段話在網上已經廣為流傳,可是我們只要用十分之一的腦細胞去思考一下,就知道這段話正可以證明是時勢造就了毛澤東這個領袖人物:有了土豪劣紳霸佔土地這個時勢,才發生了毛澤東發動羣眾打土豪;有了取得民心的時勢,紅軍才積聚了實力;有了“適當機會”這個時勢,毛澤東才能對蔣介石決一死戰;有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進退維谷這個時勢,王明的左傾機會主義道路才沒有越走越遠,毛澤東才有機會重新指揮紅軍掌握主動,最終走向勝利。

論據錯誤:拿破崙曾説過:一隻綿羊率領的一羣老虎打不過一隻老虎率領的一羣綿羊。

請問對方辯友:這隻綿羊是普通的綿羊嗎?如果是普通的綿羊,它有率領老虎的能力嗎?既然對方辯友把拿破崙的這句話作為論據來為論點服務,那就是説,對方辯友已經認為“一隻綿羊率領的一羣老虎”這個前提是成立的。我們不妨順着對方辯友提供的這一假設繼續推理:既然這隻綿羊具有率領一羣老虎的能力了,那麼這隻綿羊必然是動物中的英雄,有着超乎羣虎的能力,我們又怎麼能斷定“一隻綿羊率領的一羣老虎打不過一隻老虎率領的一羣綿羊”呢?我們只能説,拿破崙這句話自相矛盾,不能自圓其説。我們也只能説,對方辯友引用拿破崙的這句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錯誤。

綜上所述,“英雄造時勢”是一個不堪一擊的錯誤論斷。珠穆朗瑪之所以雄偉,是因為它站在了青藏高原這個巨人時勢的肩膀上;“獨孤求敗”之所以求敗,是因為他生在了沒有核武器的時代;張三丰之所以成為以養生武學揚名天下的道教宗師,是因為他提出的三教合一觀點順應了當時的時勢,加上明朝中期皇帝都崇信道教這個時勢。如果張宗師生在“”年代,恐怕早就被打成牛鬼蛇神了,哪裏還能跟英雄貼上邊呢?

介於對方辯友在“英雄造時勢”陳述中所出現的論據、論證錯誤性,我方有理由相信:對方辯友一定會在現在或是不久的將來,從內心贊同我方的觀點:時勢造英雄。為了加速對方辯友對 “時勢造英雄”論斷的科學認識進程,現提出三個問題供對方辯友思考,希望對方辯友通過反覆揣摩,能儘快得出“時勢造英雄”的科學論斷。

問題1:如果景陽崗上沒有老虎出沒這個時勢,會有武松這個打虎英雄的產生嗎?

問題2:地球至少在46億年以前就已經產生了,而人類祖先古猿也不過是在3000多萬年以前才出現在地球上。請問對方辯友:如何從科學的角度理解你方“世界借英雄而始成立”這句結束語呢?

問題3:對方辯友在最後説:“不管是在什麼時代,在什麼環境下,英雄造就時勢是必然的,這些英雄永遠是……時代的弄潮兒”,請問對方辯友為什麼最後要加上“時代”這個詞語?這跟前頭説的“不管是在什麼時代”是否存在矛盾?

謝謝大家!

英雄造時勢2 二辯提問

我在這裏再次重申我們的觀點——英雄造時勢!對方一辯和二辯已經從另個角度替我們證明了,我為此表示感謝。

再次請問對方二辯:什麼是時勢呢?我告訴你:時勢,是指時世的發展方向,發展趨勢。什麼叫英雄呢?我還告訴你,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1、武藝超羣的人;2、為社會作出較大貢獻的人;3、為社會作出較大貢獻的羣體。我們現在要討論的英雄是指後兩者。我們認為連以後的發展方向,發展趨勢都指揮、掌握不了的人,也配稱為英雄嗎?請看好我方一辯的發言,我們並不否認一個事件對一個人物的影響,所以我們説到了毛澤東。為什麼提他呢?請問你們想過嗎?我們要告訴你們: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是因為每一個英雄都有着他獨特的個性以及成為英雄的氣質。他們有超越常人的意志,能夠正確地握大局,利用時勢登上歷史的舞台。他們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改變了常人改變不了的社會形勢,改變了歷史。英雄不甘安於現狀,他們有長遠的洞察力和理性的大腦,清醒的意識。當他們發現事業誤入歧途時,會果斷地採取行動,撥亂反正,把事業帶上正確的道路。這是英雄的不可替代性。我方一辯的隱藏,還真是管用,這麼簡單的道理我也要再説嗎?“為正義和人民的利益而戰,雖有不勝的可能也應當做,毫無疑問的是,它就是一個一新時代的開始序言!”至於拿破崙所説的那隻羊是什麼羊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中國有句老話: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我方堅持認為,英雄造時勢!社會由人組成,所有的事都是人做的,人才是執行行為的主體。這一觀點從正方一、二辯的發言中得到了更充分的完全體現,説明他們同意了我們的這一認識。那麼這顯而易見體現出了一個內因與外因的問題。英雄人物,他是內因;而時勢作為一種客觀形式或社會狀態,只是外因。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內因,也就是英雄人物是變化的根據,時勢這個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而發生變化的。孰重孰輕,不辨自明也。

下面我來回答對方的三個問題:

1:我可以説看你這問題我就想笑。説句難聽的話:二辯,你不覺得你在掄圓了胳臂然後狠狠打你們自己的嘴嗎?你自己都説人指揮不了一個非生物體(時勢),那這個非生物體(時勢)就可以製造出個武松來了?這一工程肯定比我們的指揮還要浩大。

2:我方一辯已經明確了一點時勢只是為英雄的誕生創造條件,而不一定能創造英雄。還舉你所説的眾所周知的武松打虎的故事,如果認為時勢能夠製造出英雄來,那麼景陽崗上的老虎便能造出武松來。老虎能造出武松來麼?顯然不能。試想,如果人們僅僅去順應自然、順應時勢,那麼我們一定還生活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我們無法完成我們自身的進化。開個玩笑,也許正方的三位辯手到目前為止還是騎在樹上的三隻猴子。

3:我相信你一定是個受過很好教育的人,不會不知道“江山待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意思吧?誰都想長生不老,可有人做到嗎?難道你們連這些都不明白?真不知道在和誰辯論了。我就再告訴你們一次:時代是階段性的,英雄的影響是巨大而長久的,可以延續很長時間。所以我方一辯用了個“時代”一詞。至於你所説的如何科學地理解我方一辯的那句“世界借英雄而始成立”,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説了,怎麼讓你們問什麼就真的問呢?我只能説你們的工夫沒做到,和你們引用的所謂論據的話是出自一人之口,你們都不清楚嗎?也謝謝對方二辯替我們駁斥了你們自己的一辯。連你們自己引用為你們提供所謂語言論據的人也可以説出被我們引用的話,可見你們自己觀點的不確定性。

所以我們綜合以上的解釋得知:是英雄創造了時勢,而時勢只是為英雄的誕生創造條件,拐了一個圈子,最終還是要靠英雄的出現來創造時勢。因此我方得出一個結論就是:英雄是內因,時勢是外因。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內因,也就是英雄人物是變化的根據,時勢這個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而發生變化的。時勢造英雄是烘托,輔助,英雄造時勢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孰重孰輕,不辨自明也。英雄造時勢,是鐵一般的事實。

鑑於對方辯友在陳述中所出現的方向性錯誤,我方除了感謝對方的義務支持之外更有理由相信:對方辯友一定會馬上從內到外地贊同我方的觀點:英雄造時勢。為了加速對方辯友對 “英雄造時勢”論斷的科學認識進程,現提出三個問題供對方辯友思考,希望對方辯友通過反覆揣摩,能儘快得出和我們一樣的科學論斷“英雄造時勢”!

問題1:請問你認為是創造時勢重要還是產生英雄有意義?

問題2:在你方一辯的話裏曾經用過這句:恩格斯説:“假如不曾有拿破輪這個人,那麼他的角色是會有另一個人來扮演的。”請對方辯友把恩格斯的這句話的後面一句補充完整説出來可以嗎?

問題3:“我們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歷史唯物論部分可以明確知道馬克思關於傑出人物產生的觀點,那就是:時勢造英雄。”這是你方一辯的話,請問:一個連著書人,我們公認的偉人、哲學家、學者都要從辨證角度考慮的問題,乃至到現在的學者都沒弄明白的事,你從何去明確的呢?你又怎麼明確的呢?

時勢造英雄對方可能採用的辯詞 篇四

一辯陳詞: 要説明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這一問題,首先得弄懂兩個概念,就是英雄和時勢。什麼是英雄?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1、武藝超羣的人;2、為社會作出較大貢獻的人;3為 社會作出較大貢獻的羣體。我們從今天要討論的英雄是指後兩者。時勢是指:時世的發展方向,發展趨勢。 從解釋上就清楚,英雄造時勢是指:英雄出現主要是為了作出貢獻,造就一個順應時代發展的社會形態或者歷史變革。時勢造英雄是:通過當時的逆境或種種因素催生一個可以為改變當時環境而誕生的英雄。再通過英雄來造新的時勢。兩個都是向相同個目標前進,因此只要判斷出到底哪個是最有可能有利於達到目的,就可以做出最後的選擇。 我們又可以從解釋上得知是英雄創造了時勢,而時勢只是為英雄的誕生創造條件,拐了一個圈子,最終還是要*英雄的出現來創造時勢。因此我方得出一個結論就是:英雄是內因,時勢是外因。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內因,也就是英雄人物是變化的根據,時勢這個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而發生變化的。時勢造英雄是烘托,輔助,英雄造時勢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孰重孰輕,不辨自明也。 恩格斯深刻地闡述了傑出人物出現的這種必然和偶然的辯證關係,雖然英雄的出現是偶然,但是時勢必須要有這麼英雄人物的出現來改變這就是必然了。最終還是突出了“英雄造時勢”是“時勢造英雄”的最終目的。 再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雖然會有可能讓其他人取代某個英雄完成某個歷史使命,但不是每個英雄都是別人能代替得了的!請注意“取代”和“代替”的不同。愛因斯坦創造了《相對論》,當時全世界只有寥寥數人能夠明白。武則天成為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至今無人能取代。還有很多例子説明英雄的不可代替性,我們將在以後的陳述中一一列舉。根據以上分析,我方得出結論就是:因為英雄的不可代替性與歷史使命性,所以英雄造時勢比時勢造英雄更值得選擇。

二辯陳詞:(從道理方面説明內因與外因的關係,主次的重要性,闡明英雄的不可代替性,突出“英雄造時勢”是“時勢造英雄”的最終目的。)不是時勢造就了英雄,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是因為每一個英雄都有着他獨特的個性以及成為英雄的氣質。他們超越常人的意志,正確地握大局,利用時勢登上歷史的舞台。他們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改變了常人改變不了的社會形勢,改變了歷史。英雄不甘安於現狀,他們有長遠的洞察力和理性的大腦,清醒的意識。與那些所謂的時雄不同,真正的大英雄不會完全被形勢所左右。他們不但會認清形勢,把握機會,更要會引導形勢,和改造形勢。當他們發現形勢不利的時候,不會坐困愁城,而是想方設法,擺脱困境。當他們發現事業誤入歧途時,會果斷地採取行動,撥亂反正,把事業帶上正確的道路。毛澤東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蔣介石數十萬大兵重重包圍的時候,果斷地站出來,重新接掌紅軍指揮權。紅軍四渡赤水,採用聲東擊西,飄忽不定的戰術,迷惑敵軍,從而掌握了主動。最後,紅軍擺脱了圍困,完成了長征,建立了西北根據地。正是由於毛澤東表現出了卓越的戰爭指揮藝術並得到紅軍將領們(都是能征慣戰的英雄好漢)的一致推崇,在遵義會議被推舉為紅軍的領袖,成為英雄中的英雄。正是有了毛澤東這位大英雄的領導,紅軍才能在1936年後無往而不勝。這就是英雄的不可代替性。我方一辯已經在立論中做出解釋:為 社會作出較大貢獻的羣體也是英雄。不是個人英雄造就了歷史,而是人民大眾。英雄只是順應歷史潮流推波助瀾起了領袖的作用! 死去的個人英雄不一定能完成他的使命,但是還有千千萬萬的無名英雄為完成這一使命而繼續奮鬥。最後還是“英雄造時勢”啊!

時勢造英雄辯論賽 篇五

謝謝主席,各位評委,大家晚上好。

阿爾卑斯之雪雖白,但無法否認雜質的存在。對方辯友滔滔不絕的雄辯也同樣無法掩飾辭理的缺失。讓我來指出對方辯友的幾點偏頗之處。

我方認為時勢只不過是人與人之間關係所產生的一種總的客觀形勢,如果按對方辯友的觀點時勢真的有什麼超自然的力量去創造人類的傑出羣體———英雄,那麼它必然也可創造非傑出人羣———狗熊、惡人、平民。這樣看來時勢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因為我們看到傑出的人和非傑出人羣加在一起就是全人類,如果對方辯友真的認為是時勢創造了全人類而且人類一直是跟着時勢走的話,那麼恭喜對方辯友您又在世界上創造了一種宗教,只需您稍加完善,就可以回去當教主了。

但是如果您不想當教主那麼您還是回到唯物主義的陽光大道上來吧,首先馬克思主義唯物辨證法認為內因是事物發展的基礎,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英雄之所以為英雄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其內在品質和個人素質以及他的所作所為,而且時勢也不是人成為英雄的全部外在條件,個人機遇、他人幫助以及生產力發展水平等等許多條件都是人成為英雄的外部條件,如果硬把時勢這個可能的外部條件之一説成是造英雄的法寶,我方實難苟同。

當然按對方辯友的觀點,您其實是認為時勢產生了一種對英雄的客觀需求,這種需求導致英雄的出現,但是有需求就一定有供給嗎?比如在古代人們在自然界面前顯得無能為力,人們肯定希望有英雄帶領他們走出災難,可有時往往沒有,所以我們會看到在水災氾濫的時候人們創造出了龍王,蝗災時造出了蟲神。這些神仙妖怪可都是應時勢之需而產生的,可他們也算英雄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對方辯友貌似嚴密堅實的邏輯下,其實是漏洞百出,難圓其説。

今天我們説英雄造時勢,是在説英雄由於自己的才華能力品德得到了人民的認可並帶領人民改造舊世界創造新世界,從而推動時勢的不斷變化發展。而且英雄是人不是神,歷史不是某個英雄的歷史。所以對於任何一個看似平常的人來説他們都可以通過個人努力成為英雄,而不是整天感歎時運不濟,命運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總是抱怨時勢沒有給人機會。歷史本就可以讓你我共同創造,只要你能夠代表人民的利益做事,人人皆可成英雄。謝謝

時勢造英雄辯論賽 篇六

謝謝主席,大家好:

英雄是人類的脊樑,他們總能憑藉自己獨特的品質和能力為社會進步做出卓越貢獻。時勢則是特定時期的社會時局與發展趨勢。今天我們討論的不是時勢和英雄孰先孰後的問題,而是討論兩者的關係,看看誰在對方的發展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成為英雄,想要創造屬於自己的時代。然而歷史告訴我們,無論多麼偉大的英雄都造不了時勢,只有時勢造英雄。

縱觀古今中外,我們發現,英雄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性和地域屬性。一個時代的英雄,把他的行為放到另一個時代,往往就不再是英雄,一個國家的英雄,到了另一個國家來評判,也往往不再是英雄。不同的時勢對英雄有不同的評判的標準,一個人能否被稱為英雄取決於其所處的時勢。這種相對性,是英雄作為一種榮譽稱謂的根本屬性。

而對於英雄的塑造,時勢也起到了核心作用。

首先,時勢為英雄的誕生創造了條件。時勢不等同於人的成長環境,但決定了人的成長環境。國家興盛則安居樂業,國家破滅則家族喪亂。正是時勢帶來的各種挑戰磨礪出人的英雄品質,正是時勢帶來的各種機遇鍛煉出人的英雄能力。抗洪英雄,抗日英雄,無不是時勢所造就;沒有社會長期積累形成的特定時勢,就沒有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頓,就沒有航天英雄楊利偉。

其次,時勢為英雄的成長指引着方向。時勢,包含着一種趨勢,這種趨勢從長期來看體現着歷史的潮流。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任何企圖阻擋其前進或是改變其方向的人,無論其能力有多強,都無異於螳臂當車。只有看清時勢,順應歷史潮流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英雄。班超投筆從戎,魯迅棄醫從文,他們正是把握了時勢的脈絡,才能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然,英雄對時勢也有着不可忽視的影響。然而,時勢包羅萬象,它是由全體人民大眾和特定的自然環境共同造就的。英雄不是萬能的,任何英雄無論其成就有多麼輝煌,都有其侷限性,都無法代替整個人民大眾。英雄也在時勢中,為時勢所限,決定了其只能相對於普通人對時局有更大的影響,而不能改變社會發展的趨勢,更不用説造時勢了。

時勢為英雄的誕生創造了條件,為英雄的成長指明瞭方向,時勢在英雄的發展中起了決定性作用。而一個英雄無論能力有多強,都只能影響時局的某一方面,而不能造時勢。

綜上所述,我方認為,時勢造英雄。

時勢造英雄辯論賽 篇七

尊敬的各位觀眾朋友們、主持人、對方辯友,大家好!

本次辯論賽的題目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我方的觀點是:時勢造英雄。

我們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歷史唯物論部分可以明確知道馬克思關於傑出人物產生的觀點,那就是:時勢造英雄。既然我們説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既然我們説馬克思主義理論是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既然我們説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那麼我們就應該説“時勢造英雄”是一個正確的論斷。

所謂“時勢”,就是一定歷史時期內各種社會歷史條件的總和所造成的形勢和環境。所謂的“英雄”是指才能勇武過人、具有英雄品質的、為人民利益英勇奮鬥而令人敬佩的人。英雄人物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一定歷史時期的必然產物。當歷史的發展把迫切需要解決的矛盾擺在世人面前,當歷史的發展為這個矛盾提供瞭解決的舞台和條件,就必然會產生英雄人物來組織和帶領羣眾去解決這個矛盾。所以説,社會的歷史條件最終決定着英雄的活動範圍,“英雄”只是“時勢”這個整體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任何英雄都無法拋離時勢而獨立存在,英雄只有順應了歷史潮流才能成為英雄,才能發揮自己的才智。時勢作為客觀主體,不因任何人而改變!沒有時勢就沒有英雄,時勢的需要才是英雄產生的根源。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荀況“天旬有長,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名句,也恰當地説明了時勢作為客觀主體,不因個別人而變的道理。

縱觀古今中外,有無數名人肯定了“時勢造英雄”的論斷:

恩格斯説:“假如不曾有拿破輪這個人,那麼他的角色是會有另一個人來扮演的。”;歌德在《論拿破崙》中寫道:“時機一到,你應運而起,從此發生了這一切…”;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不斷強調:“偉大的領袖其實都是更大的歷史力量的產物,而這個決定性的歷史力量卻是由絕大多數的平凡人在處理日常瑣事中一點一滴地累積而成的。”梁啟超在《英雄與時勢》裏説:“人羣之所漸漬、積累、旁薄、藴蓄,既已持滿而將發,於斯時也,自能孕育英雄。路得非生於十六世紀,而生於第十世紀,或不能成;無哥白尼,地動之説終必行於世;雖無哥倫布,美洲新世界終必出現。”

縱觀古今中外,更有無數英雄以親身實例證明了“時勢造英雄”的論斷:

如無靖康之恥,豈有岳飛的抗金報國?!如無荷蘭入侵,豈有鄭成功的收復台灣?!如無外敵騷擾,豈有戚繼光的大敗倭寇?!如無鴉片殃國,豈有林則徐的虎門硝煙?!如無甲午海戰,豈有鄧世昌的壯烈犧牲?!如無滿清統治,豈有孫中山的辛亥革命?!如無法國大革命爆發,豈有拿破崙的蓋世英名?!如無哥斯達黎加奴隸制帝國,豈有胡安?桑塔瑪麗亞的裏瓦斯城勝利?!如無南非種族歧視,豈有曼德拉領導的民族解放事業?!

時勢造就英雄是永遠不變的規則,中國有句古話,叫“英雄待時而動”。就是説,英雄要看清形勢走向並順勢操作。正所謂“逆勢者亡,順勢者昌”。英雄的出現是歷史的必然,何人成為英雄則是歷史的偶然。任何一個時代都會有人站出來,只是誰能站出來,則要看個人的準備情況和把握時勢的能力了。真正的英雄乃得人心者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得勢;失道者,失勢。時也,勢乎勢者,命也!荀子有言曰:制天命而用之!

最後,我方用一句名言作為結束語,也希望對方辯友能從此言中發現“時勢造英雄”的真諦。

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辯論賽 篇八

老師好!我認為時勢造英雄。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華夏五千年的歷史中,從來不缺用雄才大略的智士能人,而在社會安穩時,很難發現他們。當作文吧社會迫切需要解決一些問題時,就會產生出英雄來領導人們。所以英雄只有順應潮流才能成為英雄,發揮他們的才智。

封建社會時,君主專制統治和儒家綱常倫理決定:只有忠於王朝和君主的人才能成為英雄。於是岳飛、文天祥等人名垂千古,成為了英雄的代言。

近代,中國內憂外患,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於是林則徐虎門銷煙,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孫中山更是率領眾人推翻清王朝的統治,一大批敢於變革的人在時勢下成為了民族英雄。

抗日戰爭爆發,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成員高舉抗日大旗,建立了新中國。若不是這個時勢,毛澤東可能還在北大圖書館做管理員。

兩年前,新冠疫情危急,鍾南山等醫生護士,奔赴一線,舍小家為大家,成為了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英雄,讓人們銘記於心。

這些事例都説明,沒有時勢就沒有英雄,每一名英雄都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敬。

所以,我認為是時勢造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