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語文説課稿(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6W

高中語文説課稿(新版多篇)

高中語文説課稿 篇一

一、説教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荊軻刺秦王》是戰國策的名篇。在“新課標”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被選入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二單元。通過荊軻刺秦王的過程,抒發了對荊軻的讚美。認識荊軻那種捨生忘死、扶弱濟困、反抗的精神和正義行為。學好這篇文章,可以感受荊軻這一悲劇英雄的人格魅力,還可以利用古今視界差異,激發學生讀出新意,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侷限性,並在這方面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 三維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1、知識與技能:

①、進一步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培養文言斷句和翻譯的能力。

②、學習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神態,在尖鋭複雜的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性格。

依據:課標指出“閲讀淺近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瞭解並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閲讀中舉一反三。”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設疑、自主探究、合作解決,培養學生的能力。

依據:目標要求“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通過誦讀培養學生的文言語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風格、節奏等都刻骨銘心在自己的腦海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思想內容,學習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依據:“理解和評價古代文學作品的方法論的要求:歷史眼光與現代觀念的統一。”

(三)、教學重點、難點及確定依據

重點:分析人物形象,從對話、動作、神態的角度入手,認識荊軻那種捨生忘死、扶弱濟困、反抗的精神和正義行為

依據:課標指出:“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藴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藴奠定基礎。”

難點:如何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一事件

依據:學生認知能力有限,很可能在這個問題的看法上失之偏頗,無法認識到刺秦的合理性和侷限性。

(四)、課程資源的開發及有機整合

利用影視資源,通過多媒體進行文稿演示。尤其是“易水送別”和“刺秦”兩個精彩片段。展示歷代文人對荊軻刺秦或褒或貶的詩詞。

語文新課程認為學生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創造者,老師是學生的指導者和組織者,是最主要的語文課程資源,要能利用教科書,進行再創造,把教科書變成發展學生語文素養的教學內容,賦予教科書內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師應創設一種情景,點撥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

二、説學法

(一)學情分析

由於本文主人公所置深的特定時代背景,學生已經習慣接受傳統讚賞荊軻的觀點,甚至形成思維定勢,因此作為老師應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問題。用現代觀念重新審視作品,形成個性化的認識。

(二)心理調節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閲讀教學中的難題,學生往往視為畏途。老師應該少作一些脱離語文語境的、所謂梳理規律的、機械操練性的客觀化、標準化練習,文言常識的教學要少而精,點到即可,重在提高學生古文能力。學習最好的動機是來自對學習材料的興趣。

(三)知識建構的方法指導

“新課標”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我設計了:

(1)朗讀法——只有反覆讀才能讓學生領會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不學。本節課,我以語文學習普遍規律“寫了什麼—怎樣寫的—為什麼這麼寫”為指導而設計教學,以教給學生現代詩歌賞讀方法為目的而推進教學,以“情”為突破口,以“讀”貫穿始終,期望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説教法

朗讀法、提問法、討論法。

依據:對於教師的作用,“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既是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閲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閲讀的促進者。”教師點撥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學生的獨立思考。因此,這堂課我將藉助多媒體的手段,運用朗讀法,啟發探究法,啟發學生思考、探究,期望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四、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上新課《荊軻刺秦王》,關於荊軻,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北宋蘇詢稱其“始速禍焉”,朱熹認為他“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但司馬遷卻為他立傳,並在《史記》結尾評價其“名垂後世”。還有其他人,如陶潛,稱其“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為什麼前人對他會做出這種評價。相信我們學了這篇課文,也會對荊軻有更深入的瞭解。(用多媒體展示上邊內容)

同學們已經做過預習工作了,那該文選自哪裏?

1、交流同學們收集到的資料,瞭解《戰國策》

《戰國策》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經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國策》。

《戰國策》的內容,主要記載戰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遊説諸侯或進行謀議論辯時的政治主張和縱橫捭闔、爾虞我詐的故事,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勇於鬥爭的行為。《戰國策》長於議論和敍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瞭解本文的背景。可讓同學們結合學過的歷史知識來談一談。

戰國末期,秦統一中國之前的六年,秦滅韓,又破趙,統一的大勢已定。地處趙國東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當初,燕王為了結好於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做人質,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逃回燕國,為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行刺秦王。為此,他找來了荊軻,精心侍奉。(肯定學生的預習)

二、研讀課文

(一)、讓學生藉助工具書,對照註釋,初讀課文,要求劃出疑難詞句。整體把握作品的故事情節:(板書)

1、開端(秦將王翦破趙──願足下更慮之):行刺緣起。

2、發展(荊軻知太子不忍──終已不顧):行刺準備。

3、高潮(既至秦──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廷刺秦王。

4、結局(末段):荊軻被斬。一幕驚雷乍起、劍拔弩張的活劇,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終。

(二)、提問:

1、荊軻刺秦王的謀劃,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特點?寫太子丹「不忍」,有什麼作用?

2、“怒叱太子”表現了荊軻性格的那個側面?

3、作者是怎樣描寫易水訣別這一場面的?

問題設計意圖:主要是讓學生利用文本從對話、動作、神態等角度入手,分析悲劇人物形象,認識荊軻那種捨生忘死、扶弱濟困、反抗的精神和正義行為。

4、如果荊軻把秦始王刺死呢,那將會怎樣,中國將會出現怎樣的局面?

問題設計意圖:以往的課堂,總是老師預設好課堂教學流程,預設好問題,甚至預設好問題的答案。本課教學既有預設的內容和流程,同時也注意課堂的生成。如學生會提出類似的質疑:這是筆者在預設內容裏沒有的,然而,一發現問題,老師便即時對問題進行整理,把問題擺出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如何能讓人人都“動”起來,成為學習語文的主人。

(三)討論並小結:應該怎樣評價荊軻刺秦王的行為?

荊軻刺秦王,是反抗的正義行動,而秦統一六國是歷史發展的趨勢,這是個人或少數人的願望改變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劇告終。荊軻刺秦王就與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消極因素作鬥爭來講,這場鬥爭具有合理性;就整個歷史發展過程進程來講,它有着很大侷限性。

對荊軻的評價,歷來見仁見智。但評者大都認為,荊軻雖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難以挽狂瀾於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他不畏、不怕犧牲,在國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艱險的精神和氣概還是值得稱道的。

(四)佈置作業

把你對“荊軻刺秦王 ”的看法整理成一篇文章。

2021高中語文説課稿 篇二

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聲聲慢》,我説課的內容由五部分組成,一是説教材,二是説教法,三是説學法,四是説教學過程,五是教學小結與作業。

(一)説教材

1、教材地位與作用

《聲聲慢》選自高中語文第四冊“詞別是一家”單元,這個單元的主要內容是鑑賞婉約派詞,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在整體把握詩詞思想內容的基礎上品味詩詞的語言,把握詩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養學生初步鑑賞詩詞的能力。欣賞詩詞要在反覆的誦讀中,運用聯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和詩句中藴含的感情。

《聲聲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後的名篇之一,寫詞人歷遭國破家亡劫難後的愁苦悲慼,是詞人情感歷程的真實寫照,也是時代苦難的象徵。

2、教學目標

新課程理念提倡教學應以三維目標為中心,根據教學內容和學情分析,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反覆誦讀,感知內容,解讀意象,品味意境,賞析情感。

(2)、能力目標:深入解析詞人“愁”的豐富內涵

(3)、情感目標:培養對古典詩詞的熱愛及純正的文學趣味

3、教學重點和難點

依據教學目標,參照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確定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如下:

(1)、教學重點:通過與《一剪梅》的比較閲讀,引導學生感受“閒愁”與“家國之愁”的區別。

(2)、教學難點:這首詞選擇的意象很符合傳統的審美視角,挖掘詞中意象的豐富而又複雜的內涵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

(三)説教法

1、教學方法

①〈1〉誦讀感悟法

詩詞教學貴在多讀。本詞是宋詞中的經典,文辭優美,感情濃郁,我要認真引導學生誦讀,在誦讀中體驗女詞人孤悽愁絕的情感。讓學生在誦讀中發現詩詞中的語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誦讀的過程中質疑,思考,品析,鑑賞。

②。“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學中設計有深度的問題讓學生討論,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膽質疑在探究中解決問題。

③。比較法

通過與《一剪梅》的比較閲讀,讓學生在誦讀、分析、聯繫比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詞的藝術特色。

④。教學手段及教學媒體的運用

多媒體和mp3的展示,給學生直觀的感受。藉助圖片、音樂等教學手段,營造一種情境,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

學法指導:

意象意境感情

(四)説教學程序

1、新課導入:

輕拂中華歷史的塵煙紗縵,咀嚼古往今來的悲懷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學長河中,特立獨行,登峯造極的滄海愁人恐怕當數女詞人李清照了。她有“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她有:“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她還有“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説不盡的愁。

2比較閲讀《聲聲慢》與《一剪梅》

(1)學生試讀這兩首詞

根據以前所學過的知識,試着讀課文,考慮語調,語速及感情基調。

(2)聽錄音範讀或老師範讀上闋

讓學生與自己前面的試讀對比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

(3)提問學生朗讀其中一首

糾正讀音,糾正節奏,調整感情。

問題:《聲聲慢》這首詞中體現了作者的什麼情感。(愁)那麼此詞中表現的“愁”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一剪梅》中的“愁”是否一樣呢?((板書:一般愁字別樣情)

同:不同:《一剪梅》中是一種“閒愁”,《聲聲慢》則勝於“愁”。“閒愁”自是相思之情,獨居生活的孤單寂寞和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明確:創作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

南渡前:描寫少女、_時期的生活閒愁、離愁--清麗婉轉

南渡後:表現思夫、思國、思鄉濃愁、哀愁--沉哀悽苦

設計意圖:通過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對比閲讀,讓學生明白李清照前後期詞的不同風格和不同情感。

都説“一般愁字別樣情”,多愁善感的詩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千般濃、萬般深的“愁”該怎樣抒發呢?

請同學們齊讀此詞,找出課文中直接抒發情感的句子

明確:①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②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詞人通過這兩句,直接抒發了自己的愁情。這次第,是指什麼時候呢?讓我們走進李清照的生平,去了解她寫此詞時的情形。(展示李清照生平大事記)

李清照大事記:

1103—1126年:與趙明誠結婚,婚後融洽歡娛,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研究,度過了這一生中最安寧、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年,_透頂,金兵入侵,圍困京師。

1127年:金滅北宋,二人所存的十餘屋金石書畫在戰火中焚為灰燼。

1129年:趙明誠孤身赴任,身染重病,8月18日去世,終年49歲,李清照時年46歲。

1132年夏:再嫁張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訴訟,與張汝舟離婚。李清照被判刑兩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沒有子嗣,孑然一身,悲苦地離開人世。無人知道她死於何時,葬於何處。

李清照寫此詞時是1151年,由上表中可知是在經歷了一些什麼境遇下寫此詞的?(亡國之恨喪夫之痛孤獨之苦)正是在此情形下,詞人在《聲聲慢》中寫下了自己的愁思。

那麼作者是如何入愁的呢?回到我們的第二個問題:找出奠定全詞感情基調的句子。(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尋尋覓覓”,李清照在尋覓什麼?她當時的境況怎樣?(當時李清照的境況時國破家亡、夫死,自己顛沛流離。她可能在尋覓往昔歡樂的歲月,_前的他太平生活,還有丈夫在世時的愛情等等,但卻又不知道去哪裏尋找。從這個動作中看出了她的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詩人尋找到曾經的快樂、幸福了嗎?冷冷清清是指哪裏冷清?(尋覓的結果不但沒尋回失去的東西,環境的冷清反而讓人的心境更添寂寞冷清。)

“悽悽慘慘慼戚”,詩人最後的心理感受是怎樣的?(悽苦無告)

開頭這14個疊詞奠定了全詞哀婉淒涼的感情基調。

二分析意象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説:“一切景語皆情語”,當詞人帶着滿眼憂愁來看周圍的事物時,“物皆着我色”。請問作者在詞中選取了哪些意象來表現她的愁。自讀課文,找出意象。(淡酒、秋風、過雁、黃花、細雨、梧桐)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為什麼是淡酒?(並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壓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覺得酒味淡,這是一種主觀感受。一個“淡”字表明瞭作者晚年是何等淒涼慘淡。)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請同學們回憶出詞人以前的作品中出現過黃花的詩句。“黃花”一般喻指什麼呢?(黃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顏)對於滿地黃花堆積,你們怎麼理解?(花開得盛:花凋謝在地。理解為花開之盛則是以樂景哀情反襯;理解為花凋謝在地則是以花喻人正襯,寫出詞人的悽苦憂愁。)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請同學們回憶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含梧桐的詩句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請同學們回憶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含雨的詩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由此我們可知雨是哀傷﹑愁絲的象徵。

由此我們可知梧桐一葉知秋牽愁惹恨。梧桐大多表悽苦之情,以梧桐寫悲秋,是古典詩歌常用的手法。

雨是最契合文人失意與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特定的感情內涵。

6、總結鞏固

通過對比,我們清晰看到了詞人早晚期詞作迥然不同的風格。我們看見了一個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詞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調。早年的“愁”是“閨怨”、“離愁”、“相思之愁”,是“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是“為賦新詞強説愁”。晚年的“愁”則是在經理了孤獨之苦、喪夫之痛、亡國之恨之後的“欲説還休”的愁,是一種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設計意圖:課堂總結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課堂總結,讓學生明白詞人早晚期詞作風格的差異,理解了“愁”的豐富內涵。

7、探究性作業:

根據所學知識,蒐集相關作品,比較分析

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詩人表現其“愁緒”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義。

設計意圖:根據語文新課標的要求,作業設計可以呈現多元化的形式,探究性作業的形式符合語文新課標的要求,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綜合素質。

高中語文説課稿 篇三

一、説教材

我的課題是《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高中語文教材第四冊第16課),這是一篇特殊的課文。首先,它所處的單元在教材中位置特殊。高中語文教材有四個小説單元(高三冊2單元,高四冊1單元,高五冊1單元共12篇課文),在第三冊教材中,學生重點學習了“小説的人物形象和環境”、“小説的情節和主題”,已能夠了解小説的基本要素和小説的主要特點。而第五冊教材的小説單元教學的重點是“小説的鑑賞”,這對學生閲讀小説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從教材體系與大綱要求上看,第四冊教材的小説單元實際上是一個承前起後的單元,進行本單元教學時便應該充分考慮這一特徵。

其次,本課在單元中的位置特殊。第四冊教材的小説單元教學的重點是“瞭解中國古代小説的特點”,本單元所節選的四篇課文均選自我國明清時代著名的幾部古典小説(《紅樓夢》、《水滸傳》、《老殘遊記》、《醒世恆言》),而明清時代是我國古典小説發展的高峯,其創作總體呈現如下特點:

(1)注意人物行動、語言和細節的描寫,在矛盾衝突中展示人物性格;

(2)情節曲折,故事完整;

(3)語言準確簡練、生動作流暢;

(4)敍述方式明顯帶有説書人的印跡。

而《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在創作上則充分體現了我國古典小説突出的藝術成就,教學中應引導學生仔細體會。再次,是本文在寫作上的特色。本課是該單元的第二篇講讀課文。本文節選自《水滸傳》的第十回,《水滸傳》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優秀長篇小説,它藝術 地概括了歷史上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過程。作者用環境描寫來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推動情節、深化主題的技巧是歷來被人們所稱道的,教學時應引導學生作重點領會。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林沖的思想性格發展變化分幾個階段及其變化的關鍵;分析“風雪”等景物描寫對情節、人物的作用則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二、説教法

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對小説教學作了有益的探索:以“導”為主,從感覺人手,靈活運用評點法,以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學會鑑賞和評價。它的具體要求是:綜觀全局,抓住關鍵,創設問題點,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探索,在此基礎上,據點作評,教師在關鍵處作靈活而簡明的評説點撥,啟發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課文的精髓。這種評定法從學生的角度來講,是通過感受、點撥而產生頓悟,而不是教師塞給他們某種現成的結論,因而學生會為自己的不斷髮現和新解而欣慰不已,無形之中學習興趣大增。葉聖陶先生説:“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於‘導’。”“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蓋在善於引導啟迪, 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非謂教師滔滔講説,學生默默聆受。”(《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下冊,第718頁、第725頁,教育科學出版社)要使學生的思維之水常“鮮”常“活”,教師就必須在“導”字上下苦功夫,切不可居高臨下,以自己的一知半解來堵塞學生的思維之泉。這就要求教師努力做好以下兩點:第一,要比學生站得更高、更遠,避免與學生站在同一思維平面上;第二,要知己知彼,懂得學生的閲讀心理並設法使學生處於躍躍欲試、一顯身手的最佳心理狀態,從而形成教學的良性循環。《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的教學,我大膽地進行“問題導入,以導為主,讀議結合”方法的嘗試。

關於本課教學情景的創設的一點説明:我在上課前播放了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而沒有采用電視劇《水滸傳》的主題曲,其意在營造一種特殊的氣氛——強烈的音樂節奏感驅使學生急於去領略英雄好漢們的悲劇故事。教學過程中還適時穿插入了錄像片的欣賞,有助於學生對主人翁性格和成因的理解。

三、説學法

在第三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過了兩個小説單元的小説,已能瞭解小説的基本要素和小説的主要特點,並對本文節選故事的情節、人物形象、主題思想等內容也能大體把握。組織本課教學時,教師如果只是停留於對課文的情節、語言、動作、心理等的逐條分析上,必然會把課文搞得支離破碎,而使學生毫無興趣;若能夠抓住一點,深入挖掘,分層閲讀,則能激起學生自動探求的慾望,開啟學生的思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曾記得去年在教學本文時,課堂上有位同學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山神廟中,林沖用一塊“大石頭”頂住了廟門,使陸虞侯等三人不得進廟,為林沖最終識破奸賊的險惡用心從而走上反抗的道路提供了契機,可是林沖一個人“掇”得動一塊大石頭嗎?怎麼陸虞侯三人卻推不開呢?這個細節真實嗎?問題一出同學們就議論紛紛,我也一時亂了分寸。因為對一般讀者而言這是個不成問題的問題,小説嘛,無巧不成書,情急之中,我想起蘇軾的一句詩:“竹外桃紅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我説道:“蘇軾為什麼非寫成‘春江水暖鴨先知’不可呢?難道‘鵝’就不能夠先知嗎?小説和詩歌一樣都是文藝作品,閲讀文學作品是不能死摳的。”聽了我的解釋後,有的同學笑了,可不少的同學臉上仍舊帶着疑問、困惑。我的解釋為什麼不能使學生信服呢?為了徹底地解開這個疑團,我想不如在課堂上主動地把“問題”提出來,讓同學們發表看法,各抒己見。

四、説教學過程

學生的學習過程一般包含“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兩個層面。認知過程沿“感覺——思維——知識”一線走;情感過程沿“感受——情緒——意志”一線走,二者在學習過程中缺一不可。組織教學時,我認為不妨讓學生先睹為快,教師可放開手腳讓學生“盡情享受”文本。因為只有當學生與閲讀文本產生共鳴後,才會激發起探求的慾望;而只有當學生感受的觸角一直深入到與作家的感受觸角相交時,才有可能進入認知的階段。所以學生的自主感受是極其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作品及產生頓悟的前提。為此,我在課前佈置了這樣一道預習題: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提煉課文的情節或就作品某方面寫一點自己的閲讀感受。課堂上應力避學生一看就“懂”、一“懂”興趣就無的現象。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選擇突破口,設計好教學環節。導入新課時,我從釋題開始,提出“文題中‘風雪’僅僅是人物活動的一個環境嗎?”這樣一個簡單而又容易被學生忽視的問題,以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有關環境描寫語句的觀注。這一步就稱之為“釋題生疑”。第二步則叫“趁熱打鐵”——“帶學生從文章裏走個來回。”(張志公語)我讓學生把課文情節理清楚之後,再進行重點問題的討論。在讓學生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時,我問了這樣兩個問題:如果用不足20字概括呢?如果用4個字概括呢?有意識地插入語言表達的訓練。然後教師點撥小結:概括故事情節要注意三點

(1)準確;

(2)順暢;

(2)簡練。出示情節發展的脈絡圖和對聯(演示),結束這一步教學。接下去是進行課文難點問題的討論。實施這一步要儘可能避免“注入式的回答”——把結論先塞給學生,使學生的認識只能侷限於教師所定的框框裏。這不利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教師應設計出一兩個“出其意料”的問題,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處。我把教學中的那個“困惑”在這個時候拋給了學生,讓學生談談各自的看法,以此來激起學生智慧的火花,並適時引導學生研讀課文,找出有關風雪描寫的句子(課文中有六處寫到風雪)再組織學生逐一討論分析,小結後明確:推動情節發展,渲染氣氛,襯托人物性格,深化主題等。課後可結合文中 十二次提到“花槍”的有關語句讓學生自行作分析。

為加深學生對小説人物 性格特徵及其變化的理解,把握“風雪”的特點以及對情節、人物的作用,我在重點問題討論時插入影視片段欣賞,以加深直觀效果。

課堂總結

這一步我以板書形式來呈現。最後説一説作業的佈置。題目有兩個:(1)人物綽號考證:《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記錄着人物的性格,並且各自都有一段來歷,引導學生考證,以加深對人物的認識;(2)人物分類點評:自己確定標準,將小説的人物分成若干類別,撰文點評,以文解文。我的意圖是學生課內學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課外可通過上述活動促發其自讀《水滸傳》原著,開展拓展閲讀,加強讀寫訓練,以達到能力遷移的目的。

高中語文説課稿 篇四

一、開場白: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長亭送別》。

二、説教材:

《長亭送別》選自新編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五單元,本單元學習中國古代戲曲,目的是培養學生鑑賞我國古代戲曲的初步鑑賞能力。

課文節選部分曲詞優美,文采飛揚,高中語文大綱指出:“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優秀文化的感情”據以上內容和所教學生特點,將學習目標確立為:

1、識記有關文學常識,瞭解故事情節。

2、鑑賞曲詞的美

3、欣賞鶯鶯的人物形象。

重點和難點解析:本文節選自我國古典名著《西廂記》,是我國古典戲劇中的經典之作,它的作者王實甫是我國古代傑出的語言藝術大師,他吸收了唐詩宋詞精美的語言藝術,融化百家,創造了文才斑斕的元曲語彙,吸收借鑑這些,不僅有利於學生的寫作,而且對加厚他們的傳統文化底藴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我們的學生的鑑賞能力又非常有限,有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把曲詞鑑賞做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主要用比較分析法來突破。

三、説教法:

適當的教學方法儘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參與教學,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徵,我採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1、遷移教學法

它最大的特點是激發學生興趣,增強信心,在本節課中主要體現為運用學過的古代戲劇知識,通讀課文,瞭解故事情節。

2、比較分析法

它能增強學生觀察、分析、交流的主體意識,使全班學生積極參與到主動的學習活動中去。在本節課課中主要體現為讓學生將書上內容與老師習進行以及動畫類比,突破重點和難點。

3、啟發--發現探究法

在本節課中主要體現為通過分析比較得出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四、説學法

新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

1、動口動腦動手,討論分析法。

2、鑑賞誦讀法。

五、説教學程序:

語文教學要密切聯繫社會生活,注意開發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同時,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總是由一般到特殊,所以,要對劇中人物形象有更深的認識,就要對全篇的情節有細緻的瞭解。因此,在進行新課之前,我讓學生做了如下準備和預習:觀看影片>,運用上節課的有關戲劇知識,參看提示、註釋,通讀全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完成學習目。

高中語文説課稿 篇五

一、説教材

《寡人之於國也》選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單元第八課,本文是戰國時期亞聖孟子與梁惠王談論治國安邦之策時的言論。語言嚴謹、條理層次清晰並且內涵深遠。這篇課文中,需要重點掌握的文章,同時也是難以理解的文章。我們需要重點掌握的議論性散文的論點和論據,體會古人聖賢的治國智慧。通過思辨性的文字和深刻的內涵以及雄辯技巧,使學生感受辯論的魅力和治國的思想。

二、説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羣體具有以下特點:我所面對的學生正處於高中學段,具有較強的概括和歸納的能力,抽象邏輯思維逐漸養成,他們已經具備了學習文言文的相應知識儲備,也具有學習文言新知的動力和興趣。學生能夠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誦讀文章併合作探究,習得文章的重點並解決情感的理解問題。

三、説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識記文章中的關鍵文言詞語和理解特殊句式的用法,掌握文章大意並捋順文章思路。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朗讀法和小組討論法,學習本文的中心論點和修辭手法,掌握論證技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體會孟子的仁政和民貴君輕的思想及其對於治國安邦的意義。

四、説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重點:學生通過朗讀法和小組討論法,學習本文的中心論點和修辭手法,掌握論證技巧。

難點:學生體會孟子的仁政和民貴君輕的思想及其對於治國安邦的意義。

五、説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法。主要包括:閲讀法、談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説課最為核心和最重要的環節。主要包括:新課導入、整體感知、深入研讀和延伸作業等幾個方面。

六、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好的導入總是未成曲調先有情,像磁石一樣牢牢地吸引住學生。好的導入不但使學生了解這節課所要學習的課題和內容,還可以形成閲讀期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節課我將採取“複習法”進行導入:通過向學生介紹國中學過的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進行對比閲讀,以此形式進行新課導入。提問學生其中名句仍然在耳畔迴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也成為後世廣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即使是在今天,它仍然有很強的生命力。這些孟子的仁政和民貴君輕的思想不僅對當時,而且對後世影響極大。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於國也》。(板書:寡人之於國也)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瞭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瞭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首先,我會讓學生根據課前預習,出聲誦讀課文,同時注意朗讀的快慢、停頓以及感情,找出文章中難以理解的字詞;其次,學生再次朗讀課文,疏通文意,分析出文章講了什麼?我會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指導和總結,得出文章的層次劃分:點明主題——“民不加多,為何?”孟子針對疑問,巧用比喻進行答疑,解決“民不加多”的疑問。(板書:民不加多)再次,解決“民加多”主要包括:農糧生產、水產養殖和林木種植。最後,根本措施:施行仁政和王道。而君王應有的態度是“王無罪歲”。這樣的安排可以幫助學生初步瞭解文章大意,並掃清字詞障礙,有利於進一步解決文章重難點問題。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並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這個階段主要是解決文章中需要重點分析和較為抽象、難以理解的問題。我會安排三個問題,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環節:首先我會向學生提出疑問:開篇提到孟子在説明梁惠王與鄰國政策無本質區別時,為什麼不直接説明,而是“以戰喻”?通過分析課文內容,總結答案。我們可以得出:梁惠王好戰,對於戰爭十分熟悉,這樣説,具有啟發性,便於學生接受;這是從表面上解決了“以戰喻”的內容理解,之後帶領學生深入理解這一內容所藴含的論證方法。此內容運用比喻論證,且十分恰當和貼切,使話語和論證充滿邏輯,文字的生動和從容,體現孟子的機智和風趣。(板書:比喻論證:戰喻)隨後請同學們思考,以現代眼光審視孟子的“王道”思想具有哪些內涵?對現代生活有怎樣的意義和啟示呢?學生就此問題能夠實現從課內向課外的延伸。在物質角度要:解決温飽問題,有糧吃,有房住,不飢不寒,養生喪死無憾;在精神文明教化方面:進行思想教化,興辦教育,敬老愛幼,文明之花盛放;嚴於律己,多多自我反思,不怪罪客觀條件。孟子這樣的眼光對於現代生活的意義:啟示我們要維持生態平衡,增強環保意識,解決經濟快速發展而來的日趨嚴重的環境惡化、生態失衡問題。(板書:王道)對於一篇課文的學習不僅要能夠理解內容,還要能夠賞析文章的寫作特點,因為我再次提出疑問:本文論辯藝術的技巧有什麼?(板書:論證技巧)經過學生討論,教師總結,我們能夠得出,從修辭角度來説:恰當地運用比喻、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如“五十步笑百步”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運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強氣勢。對偶的手法使句式在整齊中具有參差之美,增強了語言的音樂性。再從結構角度來看:層次分明,結構嚴謹。由“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到“斯天下之民至焉”,層層遞進,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從語言語體角度:口語化,生動多趣。辯論説理講求方式方法,循循善誘,爭取主動,易於接受。(板書:修辭:排、偶)

通過以上環節我達成了我的三維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延伸拓展

在這一環節我向同學補充説明有關於孟子的思想主張和治國策略:在治國安邦上:孟子提倡“民貴君輕”的安邦之策;從人的本性和天性方面:提出和荀子不同的“性善論”;而身為儒家代表之一的孟子,他延續了孔子的“仁政”思想;最後,孟子提出的理論多為現實服務,不同於莊子的“恣肆汪洋”的浪漫主義,孟子風格是闡論明理的現實主義。

(五)小結作業

課堂教學的小結作業環節是課堂回顧的環節。我的小結作業環節設計為:通過回顧文章的條理和思路,並結合深入研究部分提出的三個問題,鞏固知識要點。作業的完成是對本節課的回顧與總結,也是很好的歸納與梳理。我會佈置作業:請同學想一想,你如果是梁惠王的謀臣,將會用什麼方法使帝王明白治國策略的欠妥之處呢?

七、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通過板書,學生能直觀抓住要點摒棄繁瑣,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這一點:我的板書力求精簡,清晰直觀,有利於學生把握文章重難點。

高一語文的説課稿 篇六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對象分析

《再別康橋》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學生,高一學生往往對那種純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體會較為膚淺,《再別康橋》是新月派詩人徐志摩的傳世之作,有極高美學價值,它所抒發的離愁別緒是人類共同的情感經歷,通過誦讀容易將學生帶人詩境,喚醒他們沉寂的真情,從而引起強烈的共鳴。

2、教材地位及作用

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為詩歌單元,本單元收錄了中國現當代的一些優秀詩篇。《再別康橋》安排在本單元的第二課,屬於必讀課。雖然本詩向來眾説紛紜,但其藝術之美人所共知,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審美創造力是語文學科的任務,因此,從語言賞析入手,從情感體驗切入,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本課體會現代詩歌的特點,多方面感受體悟詩歌的情感,受到美的薰陶。

3、教學目標

由於本詩是高一學生學習的第一首現代詩,為了讓學生掌握現代詩歌學習方法,從而能廣泛欣賞詩歌,因此將本詩的學習目標確定為:

①、認知目標:品意象,繪意境,悟真情。

②、能力目標:新詩的欣賞方法。

③、德育目標:培養成良好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4、教學重難點

高中學生對詩歌並不陌生,但是由於傳統教學模式影響,他們產生了對教師的過多依賴,從而缺失了對大語文環境下自主學習能力。針對此種情況將本課重難點設定如下:

教學重點:

1領悟詩情,獲得情感體驗;

2賞析詩中的畫意美、詩意美。

教學難點:意象的把握與體味。

二、教法分析

1、誦讀法

詩歌是情感的藝術,尤其是《再別康橋》這樣一首意境很美的詩歌,更需要通過誦讀去感受詩中的情感、韻味,把握其中的美。《語文教學論》中指出:“朗讀是書面語言的有聲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夠激發美感,喚起內心視象,感受作品的意境。”葉聖陶先生也提倡過“美讀”的方法。在詩歌教學中,誦讀應該是重要的一環,反覆地誦讀作品,在誦讀中把握詩的韻味。誦讀法既是教法也是學法。

2、情境教學法

(1)《再別康橋》猶如一幅極富美感的圖畫,教學中可採用情境教學法激勵學生們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加入自己的感受,使這幅畫面立體生動,讓學生在具體形象的情境中深深體會這首詩的意境美、詩意美。

(2)用富有文學意韻的語言來組織教學,並藉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建立立體可感的視聽形象,營造一個充滿詩意的課堂教學氛圍。

三、學情學法分析

分析:農村國中的學生,閲讀的現代詩歌並不多,加上詩歌本身比較抽象難懂,學生可能雖能讀下去,卻只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而已,難以抓住重點,深入體會詩歌的情感。針對學生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學生的心理狀態,決定在誦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採用以下學法:

1、聯想鑑賞法

學生通過聯想、想象,形成有形的圖畫,仔細揣摩、品味、感受詩歌的優美之處,陶冶情操,增強審美情趣和鑑賞能力。

2、比較鑑賞法

讓學生學會將這首詩與其他描寫離別詩句的比較,更好地把握《再別康橋》這首不同於其他描寫離愁別緒哀婉、纏綿、傷感的特點:哀而不傷,帶有一絲惆悵,幾分飄逸。從而領會詩中的詩意美。

四、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目標,我採用以下教學步驟:

(一)。情感激趣,導入新課

從播放徐志摩的另一首詩《偶然》譜成的曲子導入。

“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詩人徐志摩與康橋“偶然”“交會”,而“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必將成為他永難忘懷的記憶而長伴人生。讓我們與徐志摩一起《再別康橋》(板書課題和作者)

設計意圖:音樂能陶冶人的性靈,優美的畫面及柔美的音樂可以將學生帶入一個淡淡的憂愁的境界。多媒體展示歌詞,教師恰當的銜接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使學生進入到情景之中。

(二)時空鏈接走近作者

(1)簡介徐志摩。

(2)關於再別康橋

這一環節我先讓穿越時空與徐志摩展開對話,順着學生的發問,導出問題,先讓學生自行解決,老師歸納。並用幻燈片展示。儘可能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知人論事”在文學作品類的教學中是必要的。因為對詩人的生活背景、遭遇作適當的介紹,可以幫助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深入理解詩歌的情感。

(三)誦讀涵詠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

(2)個別朗讀。

(3)名家範讀。[播放電視劇《人間四月天》中徐志摩的扮演者黃磊在劇中對這首詩的朗誦。讓學生找出朗讀差距,進一步把握這首詩的朗讀情感,同時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掃清字詞的障礙。]

(4)配樂朗讀。[我為這首詩的朗誦配上《人間四月天》的主題音樂。在纏綿、惆悵而又帶有輕靈、飄逸的音樂中,教師進行示範吟誦,注意節奏、輕重、情感,讀出音韻美,營造一種夢幻般的感覺。帶動學生有感情朗讀。]

(5)學生齊讀。

在朗讀這一環節中,默讀可以讓學生把握朗讀的節奏、情感,個人讀可展示個性,音樂製造了情境,範讀激發了美感,齊讀引起羣體感受。在“美讀”中解決教學重點1領悟詩情,獲得情感體驗。朗讀已為學生們對詩的理解做了鋪墊,同時又為下文對詩意的鑑賞蓄勢。(學生帶着對康橋的憧憬進入--

(四)。激發想象賞景悟情

A、品意象

(1)詩中直接描寫康橋的景物的有哪幾節?(2、3、4節)

(2)如果把這三節的內容換成三幅畫,我們可以選取哪些景?請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學生思考,小組交流,推選代表全班交流)

老師要引導學生選好景點,對學生的發言予以充分肯定,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尤其是運用聯想和想象對畫面加以具體的描述的學生。這一環節主要根據新課標教學建議“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此基礎上請學生自由朗讀這三節詩。

(3)更進一步思考:詩人告別康橋時為什麼不選取周圍的建築、那裏的人們,而是選取了金柳、柔波、青荇等自然景物?

目的:語文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段學習從詩歌畫面美入手,引導學生體會作者通過意象選擇營造的意境,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追求語言美的課堂氛圍。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都得到較好體現。並解決教學重點2賞析詩中的畫意美、詩意美。

B、悟真情

步驟:將全詩分為三個版塊,分別賞析。抓住詩中意象,賞析重點詞語,把握詩人情感變化。

第二、三、節:通過重點賞析“新娘”“水草”“盪漾”“招搖”“甘心”等詞語,把握詩人情感的變化:由依依惜別時的感傷無奈而陶醉留戀於康河美景。

第四、五節:通過重點賞析“沉澱着彩虹似的夢”“尋夢?”“放歌”“笙簫“夏蟲”等詞語,體悟詩人情感的發展高潮。

第一、七節:通過重點賞析:三個“輕輕的”“悄悄”“不帶走一片雲彩”詞語通過比較第一節和第七節,體悟詩人離別母校之時輕柔的歎息般的旋律與依依別情完美地統一在一起。同時感受詩歌的迴環之美。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依據新課標所要求的“欣賞文學作品,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但凡讀懂了詩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如果不一句一句地反覆咀嚼,只是一路順暢地讀下去,結果什麼也得不到。詩歌濃郁的情感、跳躍的形象、凝練的語言,決定詩歌教學的特點:反覆朗讀細細品味、啟發聯想、再現形象,其中教師的引導作用是關鍵。教師的講與新課標提倡的學生探究性學習有機結合,讓思考深入,以求突破本課的難點:意象的把握與體味。

(五)。比較閲讀,剖析情感

《再別康橋》是一首離別詩,古代寫離別的詩句你知道哪些?試着比較異同。

啟發學生展開聯想,尋找有關詩詞名句,擴大課堂的容量。讓學生通過對比探究離別之情的不同,體會這首離別詩不落窠臼的高明之處。(課堂教學任務到此基本完成,如何達到DD

(六)餘音繞樑收束全文

詩人離別康橋時不帶走一片雲彩,他離開人世時也不帶走一片雲彩,他走得很匆忙,因為飛機失事,那一年他才35歲。胡適飽含淚水寫下《追悼志摩》:“志摩走了,他帶走了這個世界上的全部色彩……”

詩人雖然過早地離去,但是他的名字、才氣,他的詩情、他的浪漫卻留在了人世,他的《再別康橋》成了中國現代詩歌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留給人們無限的遐想與仰慕。

在這種氣氛的渲染下,老師與學生齊讀《再別康橋》(配《人間四月天》的主題音樂)。在濃濃的詩意中結束對這首詩的學習。留給學生更多的感染,更多的回味。以期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七、評價與反思

《再別康橋》是一首精美的詩,因此,在説課方案中,我確立了朗讀——鑑賞——比較這一教學思路,將朗讀和鑑賞作為教學的重點,尤其是採用了不同的朗讀方式,輔以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朗讀中從語言層面理解詩歌的內容,用心去體驗詩歌的情感,品味詩歌的語言和音樂美。在教材處理上,摒棄一般的從詩歌的開頭講到結尾的方式,從詩的中間入手,再説開頭和結尾,這主要是根據詩的結構特點來確定的。直接抓住康橋的景物描寫進行鑑賞,充分欣賞這首詩景中含情,融情於景,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高中語文説課稿 篇七

各位老師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説的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的第21課《師説》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及其分析。

《師説》是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論説文。文中韓愈批評了“恥學於師”的士大夫,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為師。表現了他不顧流俗,鋭意改革世風的進取精神。現依據教學大綱、考綱、教材、學情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制定及教學程序的設計等方面作如下説明。

一、説大綱、考綱、教材和學情

(一) 關於大綱 《語文教學大綱》對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要求是:

能誦讀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重點掌握常見的120個文言實詞,18個文言虛詞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課文中的的用法;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

(二) 關於考綱 據《大綱》要求,大學聯考《考試説明》對古文閲讀作了三個遞進層次要求:

① 理解(能力層級B級):理解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 分析綜合(能力層級C級):篩選並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③ 鑑賞評價(能力層級E級):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

(三) 關於教材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編排上有明顯的“兩重一輕”傾向。

“兩重”是指重視誦讀,重視積累;“一輕”是指輕篇章的瑣屑分析。這一傾向從新教材的練習設計上可明顯看出來。我個人認為文言文教學應體現這種傾向,多誦讀、多積累,培養語感,避免大量無效的分析。

(四) 關於學情 過國中和高一上學期的文言文學習,學生已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虛詞,文言閲讀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仍有一些難點待 突破。如詞類活用、虛詞的用法等。

針對以上的分析情況,《師説》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學法、教法和教學程序確定如下。

二、説教學目標

(一) 知識目標

①掌握、積累實詞“師”“傳”“從”“道”、虛詞“之”“其”“而”“乎”“所以”的意義和用法。(重點)

②區別古今異義詞語,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二) 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有感情地、用多種語氣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難點)

②培養學生自讀註釋、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重點)

(三)德育目標

①培養學生敢於向世俗流弊挑戰的精神和勇氣。

②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三、説學法、教法 (一)學 法

① 誦讀法

這是學習文言文最基礎、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誦讀法成功的關鍵是要讀出聲音的各種形態,如節奏、語調、語氣等,只有這樣,才能聽到“古人”的心聲,才能觸摸到言語主體的情味。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有一個探究、發現的過程,老師應指導學生在反覆朗讀中體察語氣,逐步讀出“情味”來,揣摩文意。因此,範讀、多讀尤為重要。

② 圈點法

使用各種圈點勾畫符號閲讀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種重要的讀書方法。唐彪曾説:“凡書文有圈點,則讀者易於領會,而句讀無訛。”我從兩方面指導:一是指導使用圈點勾畫符號,二是指導學生在此基礎上適當作一些批註。③ 提問法

這是打破傳統的文言文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自讀、自解等方式解讀課文,學會向老師質疑。

④ 練習法

這是鞏固知識、發展能力的有效方法,關鍵在一個“精”字。“練”不求“多”,,應求“精”,要用最少的練習鞏固學生的知識,也培養學生的做題能力。我設計了一套課堂鞏固練習,重點鞏固課文重要詞語,當堂“消化”。

(三) 教 法

① 點撥法

所謂“點”就是點擊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此法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我主要點撥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樣準確理解一詞多義的幾種方法,通過比較,温故知新,從而提高閲讀文言文的能力。

② 歸納法

從高一上學期開始,我一直指導學生對常見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進行系統歸納,使所學知識系統化,網絡化,這樣既便於記憶,又便於運用。例如《師説》第一課時講解重要實、虛詞,我主要運用歸納法,歸納“傳”“師”“道”等實詞義項及“之”“其”“所以”等虛詞用法。

四、説教學程序

(一)總體設計

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了教學整體思路:通過誦讀把握全文;通過質疑師生互動;通過歸納使知識系統化、網絡化;通過精練鞏固知識,強化記憶。在這個思路指導下,《師説》一文教學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誦讀,理清思路,積累實虛詞;第二課時主要是誦讀,歸納實、虛詞,分析論證結構。

(二)第一課時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及解題(2分鐘) 學生齊讀註釋①;補充作者相關內容及文學常識(屏幕展示)

2、整體把握(共21分鐘)

① 教師配樂示範朗誦(4分鐘) ②難讀、異讀字讀音點撥指正(屏幕展示)(1分鐘) ③教師誦讀指導(2分鐘)

④學生自由朗讀(4分鐘) ⑤個別學生示範朗讀(4分鐘) ⑥齊讀(4分鐘) ⑦理清全文思路(板書)(2分鐘)

3、着重分析第一段(共13分鐘)

① 一學生示範朗讀,其餘學生看註釋疏通文意(2分鐘) ②學生質疑,教師點拔,師生互動(6分鐘)

③師生歸納重點詞語、句式(3分鐘) ④學生試背誦第一段(2分鐘)

4、課內鞏固練習(共4分鐘) 出題(屏幕展示) 5、佈置作業

五、説板書

板書是一堂課的精華所在。我設計的板書如下:

師 説 韓愈

為師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一段 從師必要:“不從師,惑終不解”

擇師標準:“無貴賤、無長少,道所存,師所存”

古之聖人 ——今之眾人

二段對其子 ——於其身 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

醫、師、工——士大夫 “智不能及”

三段: 師生,師道關係

四段: 寫作緣由

(三)第二課時我作如下安排:

首先,用同第一課時的方法學習三四段,並檢查課文名句的背誦情況。

其次,進入課文的分析。本課從分析討論課文的第二段開始。這一段中,對比論證使的手法是教學的關鍵。我設問[提問]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是因為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為了批評“恥學於師”的人,作者從幾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目的在於讓學生通過閲讀課文,鍛鍊搜尋有效信息和歸納的能力。要求學生將幾方面的對比關係一一列出,並用課文原文回答作者通過每一組對比得出的結論。從而在誦讀與找尋中明確對比論證的使用效果,並鼓勵學生在習作中使用。分析後,要求學生進一步朗讀並背誦名句。第三段,作者用了舉例的手法論證“聖人無常師”。在設計中,我設問[提問]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麼觀點?用文中原句回答。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明確所舉例子背後所藴含的道理,明確學習應該勤學好問、不恥下問。分析後,要求學生進一步朗讀、背誦名句。最後一段是作者闡述寫作原因的段落。不做重點分析,讓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風氣和韓愈寫作的原因即可。

再次,全文講解完要求學生再次朗讀全文,並試着檢查名句的記憶情況。加強誦讀訓練的力度,培養語感。第四步,提出一個思考題讓學生討論,問題是前面學過的《勸學》和今天學習的《師説》都是和學習有關的論説文,説明古人很注重學習的問題。那麼今天我們的課堂上“學者”與“師”應該是一種什麼關係呢?大家討論一下。設這個問題,一是讓學生將所學道理運用到實際的思考中,二是促進師生間相互學習關係的發展。

最後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一,抄寫積累到的名句;

二,就課堂討論題,寫一篇400字左右的小文章,闡述自己的觀點。

2021高中語文説課稿 篇八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祝福》是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作者魯迅,體裁為小説,在整個高中六冊書中,共有四個小説單元:第三冊有兩個,即本單元和第四單元,第四冊和第五冊各一個。由此可見,本冊書在整個高中小説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本單元則是學生高中階段接觸的第一個小説單元。

2、教學目標

咱們的教科書上明確寫出了本單元的教學要點:學習分析人物形象和環境描寫所起的作用。因此,我確定我的教學目標是:

①知識目標:

明白如何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②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鑑賞小説的能力。

③情感目標:認識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的確定是依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的目標及學生的實際(基本上同於教學目標確立的依據);至於教學難點,則是就學生接受而言,學生經過預習,還存有疑問、理解還困難的地方。

根據以上這些,確立本文的教學重點為:

1、對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2、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難點為環境與人物的相互作用。

二、説教法、學法

1、教法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同學們接觸到的小説其實已有很多,但他們是不是就會鑑賞小説了呢?可以肯定地説“不”!所以,我考慮先教給學生鑑賞小説的方法,然後讓他們在方法的指導下,在老師的引導下去鑑賞本篇小説,並爭取能夠舉一反三,用於其他小説的鑑賞中。

2、學法

在鑑賞本篇小説時,一定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做到舉一反三,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説教學過程導語引入

複習魯迅的小説集

介紹怎樣鑑賞小説

有重點地鑑賞本小説

佈置作業

理論支持

結束

怎樣鑑賞小説

(1)要了解小説所反映的社會背景,作者寫作發表時的社會背景及作者的寫作意圖,在此基礎上領會小説所揭示的主題思想,

(2)認真分析人物形象,通過對有關描寫方法的研究,剖析人物,理解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從而深入領會小説的思想和藝術。理解人物與環境會互相作用:環境作用於人,人又反作用於環境,這會使環境發生或多或少的變化,如果人物幾經抗爭,仍無法改變環境,就造成了悲劇的結局。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別人看。

(3)研究小説的故事情節、線索結構怎樣為創造形象,表達主題服務的。

(4)分析小説的社會作用:認識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

典型人物的刻畫

問:為什麼説祥林嫂是的女人有是最苦的女人?(質疑引起興趣,讓學生帶着問題去看書。)

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

寫祥林嫂是舊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典型,她身上既有共性(勤勞、善良、質樸),又有着自己的個性(頑強、倔強)。

肖像描寫魯迅説:“要極儉省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是畫出它的眼睛。”

找眼睛論特點

初到魯鎮——順着眼——善良、安分

再到魯鎮——順着眼,眼角帶着淚痕

——再受打擊,內心痛苦

講阿毛故事——直着眼,瞪着眼

——精神有些麻木

捐門檻——分外有神——又有希望

不讓祝福——失神——再受打擊

行乞——眼珠間或一輪——麻木

問有無靈魂——忽然發光——一絲希望

語言描寫

找對話論特點

與我對話靈魂有無——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對四嬸講阿毛——痛苦、自責

對大家講阿毛——麻木、空虛

與柳媽的對話——精神重壓,陷入恐懼

高中語文説課稿 篇九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外國小説欣賞》第二單元第一篇文章 《炮獸》。

一、説教材

《炮獸》是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外國小説欣賞》第二單元第一篇文章,屬於小説。《九三年》是雨果最後一部長篇小説,是他晚年爐火純青之作,也是人道主義思想的巔峯之作。主要人物有朗德納克、郭文和西穆爾登。朗德納克為解救孩子而自願落入共和軍隊手中;郭文不惜把自己送上斷頭台,放走朗特納克;西穆爾登在痛苦中開槍自殺。《炮獸》的故事發生在小説的開頭。描寫叛軍頭目朗德納克侯爵帶領艦隊從英國偷渡到法國旺岱地區,企圖勾結當地反動武裝發動xx叛亂。叛軍出師不利,還沒到法國登陸就瀕臨險境,遇到了極大挫折。然而,他以賞罰分明,指揮若定的出色能力使叛軍暫時度過了難關。小説中那個被稱為“鄉下人”的老頭,就是從英國去法國組織叛亂的叛軍最高統帥朗德納克侯爵。由於肩負重大使命,他的身份只有船長一人知道。作者也埋下伏筆,設置懸念,保持他身份的神祕感。本文就是為烘托朗德納克侯爵的“出場”而設置的。他將人物置身於一個混亂的危急時刻,考驗他的意志和能力,表現他們的精神和性格。在《炮獸》一文裏,作者通過對特定場景的描寫,巧妙地烘托出朗德納克侯爵的剛毅性格,塑造了一個鐵腕叛軍統帥的形象。

二、説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本單元教學目標在於瞭解和認識場景描寫在小説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由三大場景組成,場景中又有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所以,本文的教學目標是探究場景描寫與人物性格的關係以及場景描寫的作用,這也是小説的教學重點,而體悟作者人道主義思想在作品中的滲透是本文教學難點。

三、説教學方法

響應課改號召,本節課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帆船模型,採用了自主探究學習法、朗讀法、討論法、比較法和歸納法來完成教學任務。自主探究學習法,旨在激發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探究和合作意識,培養他們的協作能力。“教學千法,朗讀為本。”朗讀法旨在培養和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朗讀便於集中注意力,進而深入文本恰當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討論法,旨在激發學生思想潛能,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比較法和歸納法,旨在訓練學生對信息的概括和整合能力,便於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的瞭解和把握。四、説教學過程本節課,我設置了朗讀導入、温故知新、教學目標、人物賞析、課內檢測和課外探究六大教學步驟,將內容集中於8張幻燈片中。

(一)朗讀導入選取文中主要人物的語言作為朗讀內容進行導入,既創設了情境,便於引領學生進入文章意境氛圍,又突出了人物剛毅果斷的性格特點。同時,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滲透。

(二)温故知新對上節課內容做一簡單回顧,既鞏固了知識點,也便於深入本文的學習,起到了一個紐帶的作用。(三)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目標這一環節,省時不費力、一筆帶過,但起到了綱領性的作用,便於教學重點的把握。

(四)人物賞析人物賞析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之一,便於學生對人物性格瞭解和把握,也便於運用人物之間的對照關係進一步瞭解雨果“對照原則”在文本中的體現;也便於巧妙運用人物與場景之間的聯繫,突出場景描寫的作用。

(五)課內檢測既強調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又藉助“朗讀”,對雨果的浪漫主義手法有了更深的感受。

(六)課外探究針對學生的差異性,我進行了分層訓練,由淺入深設置了三個問題。既鍛鍊和考察了學生的概括和整合能力,也考察了他們的應用能力。還將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進行探尋,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七)課堂小結簡明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以把課上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也培養了學生善始善終的性情。各位領導、同仁,以上就是我對《炮獸》一文的教學設想。考慮不周之處,懇請各位的指導和幫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