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分一分》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2W

《分一分》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分一分》教學反思 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零、鬧、鍾、哈、欠、遲、決、悔、歎”9個生字。會寫“欠、元、包”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情地朗讀一、二自然段。知道時間的寶貴,不能浪費時間。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與朗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

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教具準備: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人

正式上課前,安排全班做兩件事:

請大家用一分鐘時間跟你的同桌交流你中午來學校途中的見聞。

現在,請全體同學立正站好,兩臂側平舉一動不動的站立,看誰能在一分鐘裏堅持得最好。

然後讓同學談感受。

總結:大家都説一分鐘做體力勞動更累,是啊,同樣是一分鐘,可以説很短,也可以説很長;在某種情況下,要能剋制自己,堅持一分鐘也是不容易的。我們今天就老學課文《7.一分鐘》,大家肯定對“一分鐘”的體會更深。

齊讀課題7.一分鐘。

二、初讀課文

1、範讀,請學生聽清楚字音。

2、自讀,注意不會的地方多讀幾遍。想想課文發生了哪些事情?

3、反饋提問: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鐘,怎麼會遲到20分鐘呢?原因就藏在課文的句子裏。誰願意幫元元把這20分鐘找回來?找到的請舉手。板書。

三、識字教學

1、出示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

dīnɡlinɡlinɡ nào zhōnɡ hā qiàn chí dào jué dìnɡ hòu huǐ tàn qì

丁 零 零 鬧 鍾 哈 欠 遲 到 決 定 後 悔 歎 氣

自主認讀、識記

2、拼音去掉再識記。

3、出示帶拼音的本課需要識記的生字:

línɡ nào zhōnɡ hā qiàn chí jué huǐ tàn

零 鬧 鍾 哈 欠 遲 決 悔 歎

4、去拼音再識記,交流識記方法。

在這過程中指導學生正音,注意讀準翹舌音“鍾、遲”,後鼻音“零”,鼻音“鬧”。注意“欠”在“哈欠”一詞中讀輕聲。

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識字,説説哪些字是自己已經認識的,從什麼渠道或用什麼方法認識的。如:

(1)熟字加偏旁識字:鍾、零、鬧、哈、遲

(2)熟字換偏旁識字:快一決、海一悔。

(3)猜謎語識字:“大門裏邊是市場’’(鬧)。

(4)運用漢字構字規律識字:哈、歎、鍾、遲、悔

5、遊戲鞏固。

6、擴詞練習“鬧”“欠”

四、指導朗讀課文一、二段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説説你知道了什麼?

2、説説元元心裏為什麼會這麼想。

3、打哈欠,翻身應該是在幹嗎?

4、帶着你的理解讀第一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讀,討論:元元為什麼歎氣説“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他會想些什麼?

(1)先讓學生自己讀書感悟,體會元元當時着急的心情;

(2)小組討論,談談自己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

(3)派代表到全班交流;

(4)通過朗讀表達元元當時的心情,注意讀出歎息、自責的語氣。

2、隨文訓練本段的語言點

(1)“背”是多音字;

(2)用“要是……就……”造句。

3、設置懸念:元元接下來能順利到達學校嗎?他在路上還可能遇到什麼麻煩嗎?我們下節課接着學習。

四、指導寫字“欠、元、包”

特別強調“包”字裏邊是“巳”,不是“已”。

附板書設計:

7、一分鐘

多睡一分鐘 → 遲到20分鐘

紅燈亮了 汽車開走了 走到學校

《分一分》教學反思 篇二

本節課,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初步感知分類的思想和方法,能按一定的標準對物品進行分類。此外,讓學生經歷按指定標準或自定標準分類的過程,初步體會同一標準分類結果的一致性和不同分類標準方法的多樣性,積累一些活動經驗,培養初步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基於教學目標,課上我首先讓同學們回憶了一下比一比,給他們複習了比一比,鞏固學生們上節課的知識。然後給出超市物架圖,有玩具,零食,和書籍來吸引同學們的眼球,慢慢引導他們知道分類及分類的依據,體會分類的好處,最後能夠分類。

“分一分”這一數學思想在生活中普遍應用,但低年級學生沒有接觸到。但把它歸納成數學知識,對學生來説比較抽象,不易掌握。整節課我以超市購物為情節貫穿始終,向學生提供了數學活動的機會,引導學生在這個情境中自己開動腦筋,利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在探索中去發現,明確探索的方向,從而調動思維的積極性,掌握分類的方法。並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這個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培養學生探索精神的同時,讓學生感悟出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

在這節課的教學上,我沒有能夠抓住課堂,導致課堂紀律很不好,此外,我的一些語言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説很不通俗,教學時有些地方忽略了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從而沒能做到循序漸進的教學,但是小朋友們反應還是比較快,腦子很活絡,能夠很快回答出我沒有給他們鋪墊而直接跨越提出的問題,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註意自己的語言用詞,和層層遞進的教授,不斷的讓學生慢慢掌握由簡單層層遞進到複雜的過程,大部分題目都會做,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爭取讓班裏百分之九十的同學都能喜歡數學,並且讓我們的數學課堂充滿學生們的熱情。

《分一分》教學反思 篇三

分數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數學基礎知識。這一部分內容以前是四年級所學習的內容,而新教材整合為三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教材把認識分數作為一個單元,足以説明學生建立分數這個概念需要一個過程,同時對意義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因此,學習時需要創設具體生動的問題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經驗,利用實驗操作、觀察、判斷等直觀手段,逐步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分一分(一)》這節課,就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分蘋果遊戲,引出分數,在活動交流中初步瞭解分數的意義,逐步懂得分數的讀法、寫法以及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成功之處:

在本節課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以課標精神為指導,注重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樣的新課標理念。縱觀全課,我認為這是一節成功的課,這節課的特色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活動中構建知識。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數學活動是一種激發學生思維的活動,數學知識是數學活動的結果。數學活動不僅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生需要在自主的數學活動中理解數學,體驗數學。

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以數學遊戲活動拍手錶示結果引入二分之一,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為學生在分數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礎上這一方面作了鋪墊。在認識分數這一環節中學生通過折一折(折不同形狀的紙),塗一塗(塗自己想表示的分數),説一説,進一步感受分數的意義,掌握了分數的讀寫。在組花瓣的遊戲中,學生充分的活動進一步感悟分數,理解分數,應用分數。在活動之中,讓學生體驗到知識的建構。教學內容的呈現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基本模型展開。

2、讓孩子成為學生活動的主人,教學活動面向全體,全員動手參與,貫穿始終。

不同的人在數學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都能成功。這節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活動,學生參與面廣,達到了百分之百動手參與,在全員參與中通過觀察、思考、領悟、理解逐步來認識分數。本節課的引客,數學遊戲是全體學生參與,在認識1/2這一環節中,每一位學生都動手摺一折,塗一塗,感悟1/2,在認識分數這一環節中,全體學生又一次通過塗色和表述,瞭解2/4,3/4,4/4。在動手實踐中,每一個學生自由的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分數,並用學具把它表示出來。在組花瓣遊戲中,每人尋找自己的小夥伴,任意組合,在活動中進一步感悟分數。從始至終,全班每一個孩子充分參與動手實踐,最大限度的滿足每一個學生的數學需要,最大限度的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潛能,實現了讓學生成為主人這樣的教學意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真正成為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在學生遇到困惑的時候及時引導和點撥。

3、在學習活動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數學教學是學生思維被激活的一個活動,讓學生自己獨立去發現,科學上已經被發現的東西,是由學生的生活世界走向數學王國的活動過程。在教學中也不止一次的閃現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例如,導課時的數學遊戲讓學生用掌聲表示半個,一些同學用手勢表示切的動作,有些同學表示掰的動作,這是學生創新的第一次顯現;在探究半個的表示方法中,學生用寫半個字,畫半個圖形等等一些方法來表示。這進一步實現了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設計意圖,在之後的折一折1/2,折一折表示自己喜歡的分數中,學生各式各樣的折法和塗色方法都是學生創新思維的體現。

4、強化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本節課我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孩子們都愛做遊戲,因此我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遊戲引入,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動機,吸引他們開展學習活動,最後我有又以組花瓣遊戲讓學生迴歸自然,迴歸生活,在生活中發現數學,運用數學,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為了進一步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我專門設計了一個小環節,説一説,在家裏或學校中,那些東西可以用1/2表示。讓學生充分的説,強化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總之,這節課實現了我的設計意圖,體現了課改的精神。

不足之處:

教師的課堂應變能力,自己比較緊張,也由於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經驗不夠豐富,在處理一些突發事件是不夠靈活。由這一點,我得到啟示,作為一個教師,必須不斷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更要研究學習過程,善於思考,找到教學的切入點,加強課堂的駕馭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是新課標所倡導的理念,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進一步發展,讓孩子成為真正的主人,才能落實教學任務。這也是我平時教學中的困惑,是我在教學中進一步需要加強之處,這也是對我的`另一啟示。

數學教學活動是激發學生思維,培養邏輯推理能力等方面的一門重要課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探索和努力,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與新課程共同進步。

《分一分》教學反思 篇四

《一分鐘》這篇課文介紹了小主人元元因為多睡一分鐘,帶來的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歎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後悔和寶貴的教訓。

這篇文章非常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學生讀着課文,感覺寫的就是自己或者自己熟悉的夥伴,很自然就入情入境了。在揭示課題時,我在黑板上寫一道算式1=20,引起學生的疑問——“1”怎麼會等於“20”呢?從而導入課文的學習。

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之後,我問:“1”指的是什麼?“20”指的又是什麼?學生很快就會打出來。為了訓練孩子的概括能力,我請學生用上“誰因為---結果---”説説故事的主要內容。聰明的孩子很快説出正確答案。學到這兒,學生已經讀懂課文,教學任務似乎已經完成。可是就到這嗎?

忽然,我想到《新課程標準》關於口語交際有聽故事,能複述大意的要求。何不以此為例,練習孩子的複述能力?於是我提出:誰能用一句話來講講今天所學的課文?説着,用手指了指板書。聰明的孩子立刻明白,高高的舉起手來。

“元元晚起一分鐘,結果遲到了20分鐘。”

“元元晚起一分鐘,結果遲到了20分鐘有兩個原因,分別在2、3、4自然段中,再讀讀,分別用一句話來説説。”

2分鐘後,大部分孩子舉起了手。

“元元碰到紅燈,晚了一分鐘。”

“元元沒趕上汽車,走着到了學校,結果遲到了20分鐘。”

“連成一句話,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誰來試着説説?先在小組內説説,然後組長代表小組發言。”

“元元晚起一分鐘,結果碰上紅燈,又沒趕上汽車,只好步行到學校,結果遲到了20分鐘。”

故事講完了,我想:如果到這裏就讓孩子説説學了課文後的感受,就算有會説的,也可能是泛泛而談,不夠深入。於是,我又設計了一個環節:講講你的一分鐘故事。像這樣的經歷人人都有:一分鐘沒用心聽課,結果花費很長時間去寫作業;早讀遲到一分鐘,沒能背會要學的古詩;上課説話一分鐘,結果罰站10分鐘------這樣的經歷一説,孩子們明白了時間的寶貴,也用心做好一件事,可以節約很多時間。學到此,我雖沒有讓孩子説學文後的感受,但是,孩子的眼神已經告訴我,真心時間的種子已經播下!

《分一分》教學反思 篇五

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祖國懷抱最後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曾經讓千萬中國人激情澎湃。作者用這首充滿激情的詩,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迴歸祖國後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首詩語言凝練,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摯熱烈,作者那沸騰的熱血與奔湧的豪情都融入在詩句的每一個詞句之中。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誦讀詩歌中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分詩,七分讀”,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本課教學的主要任務,也是促進學生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情感的重要手段。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我把握住這幾個要點進行教學設計。

説實話,選擇這樣一首詩歌進行公開課,是對自己的挑戰。學生缺乏體驗,其教學的難度,我也考慮到了。可自己教學完本課後,覺得非常不盡人意,暴露出了自己準備不充分。教學時間安排不夠好,前鬆後緊,對於第四小節的處理有些簡單。拓展閲讀《香港迴歸詩歌》已經沒有時間來處理。課後仔細想想,可能是因為導入新課時,學生的情緒沒有被調動起來,看來採取的方式不好,應該用歌曲或是其他的,這是自己的失誤。學生也因此受到了影響,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對於朗讀的指導,我幾乎沒有做,我覺着學生可以體會到,我不想統一一個模式,讀出自己的感受即可。學生自己讀的較多,但是展示的機會較少,主要是自己感覺時間緊張。總之,自己的教學仍有不少弱點,以後要注意。

《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

我採用播放相關的課件,運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懷的詩句體會情感。透過這些詩句,讀出那激動、自豪的感情和熱切歡迎之情。

(2)聯繫所蒐集的歷史背景資料理解詩句,進一步體會情感。

(3)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體驗詩歌表達的情感。課文中有一幅插圖,描述的是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升國旗、區旗與奏國歌的情景。讓學生深入體驗:(如果你是參加政權交接儀式中的一員,或者你在街道上、在電視機前、親眼目睹了這一過程,你最想説什麼?)

(4)引導學生運用多種不同的朗讀形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