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臘八節的由來及風俗(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05W

臘八節的由來及風俗(通用多篇)

臘八節各地習俗 篇一

臘八習俗——浙江風俗

浙江人煮臘八粥一般都用胡桃仁、松子仁、芡實、蓮子、紅棗、桂圓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食之祈求長命百歲。據説,這種煮粥方法是從南京流傳過來的,其中內含若干傳説。

臘八習俗——江蘇風俗

江蘇地區吃臘八粥分甜鹹兩種,煮法一樣。只是鹹粥是加青菜和油。蘇州人煮臘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清代蘇州文人李福曾有詩云:“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摻入。”

臘八習俗——天津風俗

天津人 煮臘八粥,同北京近似,講究些的還要加蓮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麥仁、粘秫米、粘黃米、雲豆、綠豆、桂圓肉、龍眼肉、白果、紅棗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還有加入黑米的。這種臘八粥可供食療,有健脾、開胃、補氣、安神、清心、養血等功效。

臘八習俗——山西風俗

山西的臘八粥,別稱八寶粥,以小米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綠豆、小棗,還有粘黃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晉東南地區,臘月初五即用小豆、紅豆、豇豆、紅薯、花生、江米、柿餅,合水煮粥,又叫甜飯,亦是食俗之一。

臘八習俗——陝北風俗

陝北高原在臘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乾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鹹,依人口味自選酌定。倘是午間吃,還要在粥 內煮上些麪條,全家人團聚共餐。吃完以後,還要將粥抹在門上、灶台上及門外樹上,以驅邪避災,迎接來年的農業大豐收。民間相傳,臘八這天忌吃菜,説吃了萊 莊稼地裏雜草多。陝南人臘八要吃雜合粥,分“五味”和“八味”兩種。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白果、豆子煮成。後者用上述五種原料外加大肉丁、豆腐、蘿 卜,另外還要加調味品。臘八這天人們除了吃臘八粥,還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糧倉。

臘八節的由來 篇二

由來一,驅逐惡鬼。傳説上古時代有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説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由來二,臘八節也叫佛成道節,相傳,佛祖釋迦摩尼就是在這一天成佛的。佛祖原先在深山修行,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正準備放棄,正巧碰到一個牧羊女,送了他食物,他吃完盤腿坐在菩提下,在十二月初八這天終於悟道成佛。

由來三,臘八節是為了紀念岳飛,當年岳飛抗金於朱仙鎮,正是寒冬臘月之際,軍隊缺衣少食,百姓紛紛送粥救濟,岳家軍飽餐一頓千家粥,結果大勝,此日正是臘月初八。人們為了紀念岳飛,每到臘月初八就以雜糧豆果煮粥,最終成為了民俗。

古有諺語:“過了臘八就是年”,所以臘八節被視為春節習俗的開始,而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上,關於臘八節的習俗也不少。

習俗一,臘八粥。臘八粥的原料很多,除了白米,人們會將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桂圓、葡萄、紅豆、花生等不下20中原料提前泡發,在第二條慢慢熬製成香甜可口的臘八粥。古人由於生活條件所限,食物較為匱乏,能喝上臘八粥,在當時是一件很開心很期待的事情。

習俗二,臘八蒜。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大家在臘月初八這天泡製蒜,而臘八蒜的做法簡單,把剝了皮的大蒜瓣兒放到密封罐子裏,泡上醋即可。同時,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古代各家商號要在這天攏賬,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臘八算”就是這麼回事。

習俗三,臘八面。陝西關中地區流行吃臘八面,臘八面以面和各種豆類為原料,面需做成韭葉面備用,豆類提前泡一晚,臘八這天用來熬湯。同時熟油將葱花爆香,面煮好後將葱花油潑入鍋中,即製作完成臘八面。

習俗四,臘八豆腐。“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臘八前後,黔縣家家户户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習俗五,煮“五豆”。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據説,臘八人們吃了,來年不危害莊稼。煮的這種“五豆”,除了自食,也贈親鄰。每天吃飯時弄熱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臘月二十三,象徵連年有餘。

作為我國傳統的節日,臘八節應當被人們銘記,人們也應當積極主動地參與臘八節活動。作為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一輩的中國人,應當銘記臘八節,銘記祖先留下來的傳統與智慧,保護好這個中華文化的傳統符號。那麼,你今天喝臘八粥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