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就地城鎮化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68K

就地城鎮化新版多篇

就地城鎮化 篇一

關鍵詞:城市化;失地農民;再就業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31-0102-04

隨着農村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步伐的加快,各種用地需求大量增加,徵用農業用地的力度越來越大,更多的農民失去土地成為“類城市人”,由此失地農民數量驟升。傳統觀念認為,凡是住在農村,從事農業,具有農村户口的人都是農民,但失地農民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他們失去土地後户口仍是農民,但已不再從事農業,所住地也已城市化,明顯遊離於城市和農村之間。現行失地農民的安置途徑因無法有效保障就業容量,使得農民失地即失業成為必然,失地農民逐漸成為城市化進程中的弱勢羣體。據社科院報告,目前,中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失地農民總量已經超過4 000萬人,而且仍以每年約300萬人的速度遞增,預估到2030年將增至1.1億人左右。

一、城市化進程中揚州周邊鄉鎮失地農民現狀

(一)失地農民一般生存現狀

農民一旦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便失去了生活來源與生活保障,隨即成為種田無地、就業無崗、社保無份的“三無人羣”。這意味着失地農民的衣食住行都將因此受到影響。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失地農民生活中主要存在兩個關鍵問題:一是失地農民再就業困難;二是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等福利問題未得到改善。

(二)揚州周邊鄉鎮概念界定

揚州周邊鄉鎮地區主要是在揚州主城區周,處於開發區與市區的中間地帶。依據現狀對揚州的周邊鄉鎮概念界定(如下頁圖所示)。調研重心在以文昌閣為中心的主城區西南方向,即揚州市邗江區。目前,邗江區的拆遷安置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其中兩個典型代表是蔣王街道和汊河街道。周邊鄉鎮大部分處在圓環中,雖靠近主城區,但與主城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揚州失地農民主要分佈在主城區附近的周邊鄉鎮。失地農民户口在短時間內由農村轉為城鎮,加上各方面因素,其已不再從事農業,再就業問題逐漸凸顯。

(三)揚州周邊鄉鎮失地農民概況

《揚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表明,政府將繼續加大國家重點工程和地方建設項目投資,探索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新徵程,要實現“十三五”規劃綱要中的發展戰略目標,揚州市勢必還會新增大量的失地農民。根據揚州“十二五”規劃年間《揚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的統計數據,綜合邗江區、維揚區和江都區等幾個主要的周邊鄉鎮,每年新增的人口總數統計(見下頁表1)。

由此可見,在“十二五”規劃期間,揚州有大量農民由農村户口轉變為城市户口,尤其是邗江區,城鎮化水平達到新高。但同時,大量農民失去土地,變成本質沒有變化的“類城市人”,各種各樣的新政策使得這一羣體短期內無法適應,陷入再就業困難的局面。

通過對揚州市邗江區蔣王街道、汊河街道、瓜洲等周邊鄉鎮的多位失地農民進行走訪,在多個失地農民安置小區進行問卷調查,梳理彙總了調查問卷數據(見本文表2)。

近幾年,邗江區失地農民的失業率仍在上漲,調研後發現失地農民普遍年齡偏大,受教育程度很低。失去土地後,多數失地農民經濟來源為外出打工,儘管大部分農民對政府安排的就業指導與培訓、安置補償政策總體滿意,也從中得到了幫助,但其經濟情況並未明顯轉好,並且安置補償政策仍存在不公平現象,拆遷後貧富分化嚴重,少部分地方政府還存在強拆現象。此外,失地農民的再就業存在較多臨時性。

(四)再就業問題及原因剖析

1.求職渠道狹窄,就業層次低。失地農民由於自身年齡、體力、技術技能、知識水平的限制,大多數從業於社會最底層,薪酬較低,勞作條件差、技術要求低、勞動薪酬微薄,生活艱辛,現狀堪憂。

2.職業不穩定。市場經濟就業競爭激烈,失地農民就業崗位技術要求低、專業性不強、替代性很高,崗位競爭失衡,這致使其就業更加不穩定,發生就業再失業事件頻率較高。

3.自主創業難。儘管有許多政策方面的支持激勵,但大多失地農民感覺自主創業或依靠自身資源小本經營面臨諸多困難,如:勞動力市場發展尚不成熟,市場信息不全;政府政策引導有限;創業資本不足;失地農民自身文化素質較低,知識有限,缺乏現代化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技能等。

4.就業期望高,依賴性強。通過調研發現仍然有30%的失地農民對就業收入、崗位具有較高的預期,不願從事苦、累、髒的工作,同時對就業區域也有嚴格限制,這一系列的原因都導致了失地農民陷入就業困境。此外,還有部分失地農民具有極強的依賴性,其往往採取等、要、靠的方式,這給鄉鎮、村管委會帶來了極大的壓力,這也是導致失地農民失業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內在原因。

二、促進失地農民再就業的措施與對策

從制度和具體措施上,拓寬就業領域,提供就業服務,積極探索解決失地農民再就業的辦法和途徑,具體措施如下:

(一)加強保護失地農民合法權益的立法建設

根據我國的現實情況,制定一部專門針對失地農民的法律,使失地農民在安置、補償以及就業等方面能夠有法可依。法律在規範參加失業保險對象的條件與範圍、失業保險基金的籌集與管理、對失業者的救助制度時把失業失地農民納入其中。

(二)完善相應的社會保障問題

1.建立健全失地農民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內容應切合實際,不能急於和居民同步化,體系的建立要循序漸進,逐步完善其最低生活保障、養老、醫療及就業保障。

2.強調失地農民安置方式的創新和發展,減小其生存壓力和就業壓力。在就業安置中,政府一要引導協議用地單位吸納;明確提出城市化項目建設與吸納本地區“農轉居”人員掛鈎;二要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儘可能開拓多種渠道,為失地農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3.採取保護性就業措施,對失地農民就業給予適當的政策傾斜,包括清理和取消針對農村勞動力進城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收費,簡化失地農民在城市務工的各項手續,改善就業的環境;其次,工商、城建、税務等有關部門應給予失地農民手續簡化,優先辦理的待遇;金融部門應放寬信貸條件,降低門檻,扶持失地農民發展經營。

4.鼓勵並支持失地農民自主擇業、自主創業,為其發放《再就業優惠證》,參照下崗職工的辦法,給予其同等的再就業優惠政策。同時,可保證失地農民享受小額貸款擔保及新辦企業的優惠政策。

5.建立失地農民就業保障金,使短期濟補償與長期就業保障相協調。建立專門賬户統籌安排保障金,加強財政審計,以杜絕挪用和佔用。

(三)建立和完善就業服務體系

1.在城鄉統籌思路的指導下,政府應逐步建立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城鄉一體化勞動力市場,並建立健全就業信息網絡,完善區、街、村(居)三級就業服務網絡。

2.將失地農民納入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服務範圍,進一步設立專門的就業服務熱線和網絡,為失地農民提供免費便捷的中介服務,對就業困難者開展重點幫扶。

3.建立失地農民就業專項數據庫,做到失地農民總量、年齡結構、文化程度、技術特長、培訓意願、擇業意向“六清楚”;收集各類用工信息,挖掘各類就業崗位,建立健全企業空崗報告制度和用工備案制,保證失地農民可及時有效地獲取有價值的就業信息,逐步形成信息網絡體系。

4.建立用人單位聯繫會制度、失地農民就業情況報告會制度,定期舉辦失地農民專場招聘洽談會。

5.建立健全以職業技術教育為主的,多層面的縣鄉村三級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網絡體系,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指導,加大職業技術、崗位技能為重點的就業培訓;針對部分失地農民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異地轉移難的實際情況,實行定向培訓轉移模式,讓其就近培訓,就近就業,離土不離鄉,例如揚州市邗江區政法與邗江工業園的一些單位建立用工聯繫制度,單位優先採用勞動保障站推薦的人員。

總體而言,相關政府部門的就業服務視野應更廣,服務領域應更寬,服務手段應更注重區域性、個性化。

(四)引導失地農民的認識,支持企業發展

各地區現行的徵地拆遷補償條例大都採取貨幣安置的方式,使得失地農民在短時間內獲得一大筆錢,導致其對擇業產生較高的期望,增大了其就業難度。因此,縣鄉政府和村“兩委”應加強對失地農民的宣傳教育,包括勤儉節約傳統教育、法制教育等;也要引導失地農民學習理財知識,掌握理財技能,合理規劃未來就業乃至生活。此外,政府應大力扶持並發展鄉鎮企業,使這類勞動密集型企業充分吸納勞動力,緩解失地農民就業壓力。由本文表2可知,失地農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很難滿足當前經濟發展的要求。因此,失地農民一方面要在客觀認識自身條件的基礎上,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就業技能水平,合理規劃就業方向;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土地補償款,通過努力提升家庭生活水平。

總之,在對被徵地農民的就業和保障問題上要通盤考慮,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的有機結合,雙管齊下,全方位保障失地農民的利益,使農村經濟儘快融入市場經濟發展的良性軌道。

三、結論

在現行體制下,“城鄉二元結構”是造成失地農民問題的關鍵原因。因此,只有在醫療、就業、教育、社會保障等多方面做到城鄉平等,才能真正打破城鄉二元經濟格局,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失地農民再就業問題,使其在城市化進程中得到相應的保障,解決就業等一系列問題。揚州市要想在城市化進程中穩步向前,整體得到長足發展,對於周邊鄉鎮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的問題便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應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供均等完善的公共就業服務、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等途徑,切實解決失地農民就業問題,促進失地農民更快更好地轉化為城市市民。

參考文獻:

[1] 馮佔輝,張國強。中國失地農民問題[N].經濟研究導刊,2011,(10).

[2] 孫錦。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城中村失地農民就業路徑選擇的思路創新[J].改革與戰略,2015,(12).

[3] 毛江寧。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的就業困境及對策[J].農村・農業・農民月刊,2010,(8).

[4] 郭建,張玉霞。城市化進程中農民權益的法律保護[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1).

[5] 朱朝霞。和諧社會與我國失地農民的再就業[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0,(4).

[6] 林新。中國城鎮化進程中失地農民就業問題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0.

[7] 張亞,鄭予捷,潘渝稜。失地農民就業問題探討[J].南方農村,2005,(3).

就地城鎮化 篇二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失地農民;就業路徑

引言:“新型城鎮化”一詞的提出已有十多年。真正被廣大百姓所熟知是在十之後,尤其是201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人城鎮化全過程,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並將這條道路確立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增長動力,以及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手段,使其受到了國內各行業學者的關注。新型城鎮化是國家發展的必然趨勢,必然趨勢下避免不了產生新的問題。失地農民就是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產物。他們是指隨着我國城市的擴建以及小城鎮建設的深入過程中,由於城市建設用地的需要導致大量耕地被徵用從而失去土地的農民。據調查顯示,中國的失地農民在2030年將達到1.1億人次,這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巨大障礙,也是社會穩定的巨大隱患。因此,思考如何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該篇文章從不同角度總結了各個學者的觀點,為失地農民就業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大量的理論支撐。新型城鎮化是對傳統城鎮化概念的進一步擴展,傳統城鎮化包括人口集聚,非農產業擴大,城鎮空間擴張和城鎮意識轉化,而新型城鎮化是在此基礎上對其內涵,目標,實施內容及實施方式有了進一步的細化。

一、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對失地農民的研究現狀

新型城鎮化的進程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也帶來了許多負面問題。失地農民的境況就是在轉型過程中出現的最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

劉平昌等人指出與徵地相伴隨的失地農民問題,這是在全國範圍內存在的一個長期無法迴避的現實,進一步引發社會矛盾的加劇[1]。楊徵等人指出當前失地農民的兩大現狀,首先失地農民數量很大,2001-2030年這30年間,新增失地農民數量將達到7800萬人。其次,失地農民是一個新的弱勢羣體,他們失去了土地則是失去了一家的財富,也失去了一種低成本的生活方式 [2]。而蔣禮文等人指出我國的東、中、西部失地農民的失地程度成階梯狀遞減 [3]。而造成農民大量失地的原因也是諸多方面的。

韓紀江指出土地向外部轉移過程中對農民利益的侵害是農民失地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4]。曲天娥指出,農民失地的原因在於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大量侵佔農用地同時土地流轉行政管理的的缺失和不嚴格的執法也導致大量土地的流失和浪費[5]。失地農民已成為社會穩定的一顆定時炸彈,為了維護社會的穩定,必要合理的解決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專家學者提出了他們自己的看法來解決失地農民的安置問題。

江明生指出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失地農民問題的解決可從政治路徑、法律路徑、行政路徑、市場路徑和社會路徑來探求[6]。惠曉峯指出,政府應該制定合理的貨幣補償標準,完善徵用土地的制度,並給予失地農民合理的經濟補償[7]。王建瓊從法學的視角指出政府應適時立法,依法行政,嚴格執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失地問題[1]。

二、新型城鎮化下失地農民的就業現狀研究

合理的就業是解決失地農民問題的治本之策,但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失地農民的就業現狀並不樂觀。曾海鷹指出,從總體上看,失地農民的再次就業率較低,既失地又失業的農民有着更大的弱勢程度,他們大多生活在被社會遺忘的角落,成為邊緣羣體[8]。李楠指出我國當前的失地農民就業困難,失地農民失去土地後的失業率與其他羣體的失業率相比較是處於較高水平的。王曉剛指出,當前我國失地農民的就業現狀總體來説數量巨大且分佈不均;失地農民的就業渠道太窄、就業質量太差;失地農民的就業意願不同,差異較大。

中國當前的新型城鎮化背景無法改變,能改變的只有安置好失地農民,從而達到社會穩定。失地農民就業現狀不夠樂觀,並分析影響失地農民的就業因素,結合國家現行的發展政策,為其找到合理的就業路徑。

三、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失地農民的就業路徑選擇研究

就業是解決失地農民問題的根本之策,如何安排失地農民的就業,找準就業路徑,是解決該問題的基礎。

康凱從三個角度提出失地農民的就業路徑。從農民工自身角度出發,失地農民自己要有較強的就業意識,並要全方面的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勞動技能,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從政府的角度出發,要完善相關再就業的扶持政策,並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的開展就業培訓。從社會角度來看,應充分發揮非政府組織的作用,來彌補政府政策的不足與缺失 。劉融融指出,政府在新型城鎮化的進程中,要積極引導,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開展教育培訓,制定正確的就業戰略,拓展就業面,同時建立完善的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制度來保障其基本生活 。黃寰認為,在失地農民的就業路徑選擇方面要從觀念上加強失地農民的就業觀;從就業渠道上進行下鄉進城和移出的選擇。陽盼盼認為,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應構建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市場,完善就業的信息服務網絡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對為失地農民提供崗位的企業給予鼓勵。

四、結論

對於新型城鎮化雖然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但基本共識包括以下內容,基本特徵為城鄉統籌、城鄉一體、集約節約、生態宜居和和諧發展;目標是實現大中型城市和中小型城鎮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則為人的城鎮化。在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如何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安置和為其提供社會保障則是很重要的現實問題。但更現實的問題就是,隨着新型城鎮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民會離開土地,走向城市,而僅僅土地城鎮化是完全和政策的初衷相悖的,如果不對現有的制度進行改善,則新型城鎮化的進程將受到嚴重的阻礙。

參考文獻:

[1] 劉平昌,王建瓊。 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問題研究―――以連雲港市花果山鄉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29).

[2] 楊 徵,王 歡,孫建華。 當前我國農民失地問題的原因探析[J].農業考古,2007(3).

[3] 蔣禮文,文曉波。 東、中、西部失地農民生存狀況的對比分析研究――― 以 16 省、市、自治區農調隊公佈的調查報告為例[J].特區經濟,2007(4).

[4] 韓紀江,孔祥智。 城鎮化中農民失地的必然性及問題分析[J].經濟問題,2005(8).

[5] 曲天娥。 農民失地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4(3).

就地城鎮化 篇三

關鍵詞 新型城鎮化 吉林 農民 就地轉化

近幾年來看,我省城鎮人口增加了1.8%左右,而城鎮建設用地卻增加了25.5%,無疑土地帶動的城鎮化快於人口城鎮化。結果,一方面造成農民進城後,住房、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基本社會公共服務和保障措施農民享受不到,缺乏城鎮化的實質內容,失地農民返貧現象不斷髮生;另一方面也造成某些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交通擁擠、環境惡化等城市病開始顯現。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的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其實質就是人的無差異發展。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農村人口的城鎮化,而不是建高樓、徵土地、建廣場。要想提高城鎮化的質量,目前更重要的應該是在城鄉一體的基礎上推動農民就地轉化。

一、吉林就地轉化的現狀、原因

(一)農業產業化發展滯後

2012年吉林省主要作物播種總面積為5315.14千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4610.30千公頃,佔主要作物播種總面積87%;糧食作物中玉米播種面積為3343.00千公頃,佔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73%。不難看出吉林省玉米的種植面積和產量佔絕對優勢。而在玉米的深加工和轉化仍然處於較低水平。目前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主要澱粉制、白酒、酒精、飼料等。2012年吉林省玉米總產量為2578.78萬噸,同年玉米加工量為1024.70萬噸,佔玉米總產量的40%。大部分玉米仍然處於粗放形式流入市場,轉化能力較低。

(二)吉林省缺少有吸引力的鄉鎮

2012年吉林省共有鄉鎮620個,擁有人口1491.76 萬人。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排序前100名鄉鎮排名第一的安民街道辦事處人均純收入為15800元,與南方是實力鄉鎮相比較相差甚遠,也是農業勞動力流出的主要原因。據《吉林省新型城鎮化規劃 (2014-2020年)》中統計,鎮區城鎮人口超過3萬人的鎮只有63個,超過5萬人的鎮只有34個,這説明吉林省鄉鎮企業發展滯後很難帶動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的發展。經濟實力較弱的鄉鎮不可能提供更好的社會保障和工資待遇,必然出現勞動力的流失。

(三)基礎設施薄弱,限制了經濟社會發展

由於資金短缺等問題,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是制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又一瓶頸。吉林省現有村民委員會9314個,自來水受益村5974個,通汽車村9291個,通電話村9293個。可見汽車、電話已經基本實現了全覆蓋,但是自來水等基本設施仍然是薄弱,自來水受益村佔64%。雖然吉林省加大了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和政策傾斜,但是與南方發達城地區相比較仍然任重道遠。農村基礎設施薄弱不但限制了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也限制了外來資金的投入。

(四)制度需要進一步深化

農民就地轉化和經濟發展也需要農村相應制度的配套支持。目前長期制約農村的户口制度改革已經見到曙光,但是平衡城鄉二元體制的差異待遇仍然需要較長的路要走。與之相比,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更加迫切,加快農村土地的流轉,是提高土地經營的規模化、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農村勞動力就地轉化的關鍵一步。在目前的農村土地制度,農民仍然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土地經營,加之農業補償和農業產出效益的增加、農村機械化的發展和普及,使農民對土地的依賴程度也在增加,目前的土地制度不但限制了土地的規模化經營,而且限制了對農業資金的投入。

二、吉林省農民就地轉化的對策分析

(一)加快鄉鎮企業的發展,打造品牌鄉鎮

實現農民就地轉化,就是要農民就地轉化為工人或者鄉鎮居民,這就需要加快農村鄉鎮企業的發展。要通過突破制度限制,為鄉鎮企業發展提供製度保證;要出台相應的扶持政策,為鄉鎮企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加快金融支農制度改革和政策落實,為鄉鎮企業發展提供優惠的資金支持;加強技術支農措施,為鄉鎮企業和農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鄉鎮企業的發展要瞄準地方優勢,根據地方資源情況打造高質量的鄉鎮企業,如產糧地區可以扶持糧食流通和深加工企業,旅遊地區可以打造旅遊集團,自然資源豐富地區可以打造專業的資源開發和貿易公司等。在鄉鎮企業發展的基礎上打造品牌鄉鎮,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流入,加快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吸收更多勞動力,實現農民就地轉化。

(二)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基礎設施發展起來了,才能夠更好地吸引資金、技術的投入,才能夠實現農民就地市民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除了需要省裏給予資金、政策支持外,也要發揮地方縣城的輻射優勢,以縣城基礎設施的延伸帶動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目前農村基礎設施既有農業產業發展灌溉等設施的不足,也有農村自來水、用氣等方面的落後,這些方面在新農村建設中可以統一規劃,加快發展。

(三)加快制度改革

進一步深化和加快推進户籍制度改革,縮小二元經濟結構造成的待遇差異,推動城鄉待遇一體化。加快完善土地流轉制度變革,推進農民承包土地合理流轉,保護農民在土地流轉中的合法權益,加快推動土地經營規模化。加快健全農民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村醫療、養老和失業保險制度。加快推進財政管理制度改革,繼續深化農村税費改革,加快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改進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落實農民工培訓指導,提供農民工 把廉租房政策和農村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切實解決農民住房問題。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春暉計劃”科研合作項目“新型城鎮化視角下吉林省農民市民化問題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Z2014019)

就地城鎮化 篇四

城鎮化是一個主要由經濟力量驅動、原有社會結構迅速解體和新的社會結構逐步形成的過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中國如此大規模、高速度的城鎮化堪稱史無前例,沒有先例可循,必須探索自己的城鎮化道路。

現在我國已有657個城市、19410個建制鎮,城鎮體系已具雛形,但人口膨脹、交通擁堵、住房緊張、環境污染、資源緊缺、社會管理滯後等城市病已普遍顯見。中國城鎮化質量欠佳,土地城鎮化快於人口城鎮化,工業化與城鎮化發展在區域佈局上嚴重不平衡,城鎮化不夠和諧,城市發展粗放。過度追求數量增長而忽視質量增長的城鎮化模式造成城鎮化對土地、水等資源和能源過度依賴,生態環境惡化。

城市不可能承載所有農業剩餘人口,大量農業人口需就地城鎮化加以解決。要實現城鎮化均衡發展,要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四化並舉”,應加快探索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質量提升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新型城鎮化要實現由城市優先發展向城鄉互補協調發展轉型、由高能耗城鎮化向低能耗城鎮化轉型、由數量增長轉向質量提高的城鎮化轉型、由高環境衝擊型城鎮向低環境衝擊型城鎮轉型、由放任式機動化城鎮向集約式機動化城鎮轉型、由少數人先富的城鎮化向社會和諧的城鎮化轉型。

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徵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通過城鎮化的推進,即可以拉動投資,又可以增加)(消費,是推進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點,有利於集約、節約土地資源,有效整合土地,發揮土地流轉作用。據調查,農村向城市轉移,一個農民可以節約150平方米的土地,最少不少於100平方米。推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必將極大地節約土地,避免耕地浪費,有效開展土地集約、節約使用。將農民規模聚集,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是提高城鎮化比率、促進城市發展的重要動力和舉措。由於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形成了一定規模,決定了人口的集聚發展,並且規劃有相當數量的產業項目,起到了促使產業發展,效益更高、發展更快、速度更高的目的。並可帶動大批農民就近就業,減輕政府就業壓力。尤其是可以吸引在外地務工農民回到本土就業,有效解決留守兒童缺少親情、以及在城市務工人員遇到的一系列問題,促使家庭穩定、社會和諧。

外延式和內涵式城鎮化的思考

2012年10月31日,中國社科院了《2012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內地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達到了51.3%。內地50個新型城市化水平排序,前10名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天津、成都、廣州、蘇州、重慶、杭州、無錫。

到目前為止,我國城鎮化過程主要是以大中城市為基點和中心,通過不斷加強中心城市建設,擴大城市規模,增加城市人口。“十二五”規劃中提出,推進城鎮化要“穩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伴隨着這種城市化過程的是外來人口(主要是農村人口)不斷湧入城市,把農業人口轉為城鎮人口,把農民變市民。從人口流動方向上看,其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好處在於,以現有城市為基點,可以迅速開展,並在較短的時間內較快地達到一定的城鎮化水平,具有較高的城鎮化效率。這種城鎮化模式的最重要特徵表現為“外延式”的擴張,注重城鎮化的外在效果和表面形式,即擴建擴大現有城市規模。

“外延式”模式為主導方向的城鎮化雖然在短期內取得了巨大成就,為世人矚目,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城鎮化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甚至造成了一系列社會矛盾。主要表現為:一是城市及郊區拆遷徵地帶來的社會矛盾激化所導致的一系列暴力事件和,直接影響社會穩定與和諧;二是大量人口尤其是農村人口湧入城市,給城市設施環境資源造成巨大的壓力;三是在這種模式下,隨着城鎮化的推進,城市建設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城市生活質量進一步提升,而農村現代化速度則遠遠比不上城市現代化的速度和水平,這就更強化了城鄉二元化結構,加重了城鄉之間的不平衡程度;最後,大量農民進城,定居城市,成為市民,會進一步減少農業從業人員,延續和惡化目前農村青壯勞動力棄農的局面,導致未來農業及糧食生產缺乏必需的勞動力,從而動搖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

地位。

因此,為實現城鎮化更科學、更持續的發展,進一步統籌城鄉發展、消滅城鄉差別,消除中國社會城鄉二元結構,建立和諧社會,有必要重新調整我國城鎮化的模式,將“外延式”的城鎮化模式逐漸轉向“內涵式”城鎮化模式,即以人口相對密集的廣大鄉、村、鎮及小城市為城鎮化的基點,通過提高這些地區的城市化程度和現代化程度,逐漸增加鄉鎮村生活和居住的吸引力,引導城市人口向農村及鄉鎮流動,最終形成以“城市包圍農村”的城鎮化模式。

“內涵式”的城鎮化模式有兩個基本要求:一是以農村的鄉、村、鎮為中心,即以廣大農村為基礎和出發點;二是強調“內涵式”的城鎮化效果,通過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提高農村居民生活條件和設施,增加和完善醫療、衞生、養老、教育、交通、文化、金融、科技等各方面服務,提升農村地區生活水平,按照城市的標準建設新農村。

從以城市為城鎮化為中心和基點轉向以鄉鎮村為中心和基點的城鎮化模式的調整,將有助於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種種矛盾。從“外延式”轉向“內涵式”的城鎮化發展,將釋放出巨大的社會生產力。農村地區醫療衞生、就業養老、教育文化、交通運輸、娛樂傳媒、金融科技等各類服務的全面提高,意味着相關設施和服務從無到有,從低水平到高水平,從簡陋不完善到逐漸完善的過程。如果説,農村實行包產到户的責任制是新中國農村地區的第一次生產力大革命的話,那麼,農村地區的城鎮化將是中國農村的第二次革命,將會引起社會生產力的又一次巨大解放。

新型城鎮化的未來

中共十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了一個新高度,促進區域城鎮化由傳統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大中城市已經積澱了傳統城市建設模式的厚重底盤,僅靠幾個城市擔負起一個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難度很大。如果將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鎮融為一體統籌考慮,在大城市周邊強化小城鎮體系建設,不僅可以有效地疏散大中城市的人口和眾多壓力,充分發揮小城鎮特有土地資源優勢、生態調劑等功能和作用,形成城鄉互補、相得益彰、生態宜居的區域城鎮化發展格局,更能有效地促進該地區城鎮化由傳統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

在新型城鎮化的規劃中應注意頂層設計,使城鎮化的價值目標為以人為本、公正和諧,有序實現人的城鎮化,因地制宜地按照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方針,規劃建設新型城鎮化。應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使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鎮化全過程,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使城鄉互促共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人口均衡、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三型社會形成,實現集約用地和“綠色”建築目標。城鎮化的投資轉型在於實現投資與消費的動態平衡,使城鎮化的有效投資真正轉化為消費。城鎮發展方式從外延擴張、粗放發展轉向內涵為主,通過結構優化實現集約發展。

各級政府應注重從人的城鎮化上做文章,要增強縣城城鎮的人口集聚功能,加強公共服務供給與財政體制改革相結合,逐步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根據地方財力、資源承載力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因地制宜地制定促進農民工市民化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促進城鄉資源自由流動。把勞動力市場建設與農業轉移人口的人力資本投資相結合。提高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能力。加快城鎮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步伐。同時在城鎮化進程中必須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建立城鄉一體新制度,農村社區化應也是城鎮化的一部分。

城鎮化過程中也應重視城鎮與農村的均衡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各級政府應加強城鄉一體化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規劃,注重發揮規劃的指導和協調作用,分佈應合理,城鄉要統籌,功能求完整。並且對交通、通信、排污等公共設施建設堅持長遠性原則,城鎮化進程中應鼓勵公眾多參與,增加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的民辦元素和市場元素,克服行政主導的城鎮化的重城市化的物理外觀、輕市民的權利制度安排。應着力解決他們的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問題。

建立農村土地退出機制和農民土地流轉增值收益分配機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在保護農業轉移人口土地權益的同時,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應學習台灣在城鎮化進程中,讓農民更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不少農民甚至成為百萬富翁。通過加快解決農村土地所有權和農民宅基地房產權問題,為城鎮化帶來新的市場活力和紅利。日本鼓勵“銀髮一族”將大城市小房子賣掉後迴歸享受依山傍水的綠色中小城鎮的做法也值得

借鑑。

重視城鎮化過程中產業支撐作用。有產業才有就業機會,充分就業才能為城鎮化保障。城鎮化建設一頭連着工業化,一頭連着農業現代化,“三化”協調共進,同步發展。要發展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促進“四化”同步發展,促進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調帶動轉變。要注重綠色發展,以低能耗、低碳的方針設計城鎮化發展路徑。為防止新城鎮成睡城、空城,要夯實城鎮經濟基礎。

就地城鎮化 篇五

關鍵詞:農村;城鎮化;農民工;產業

一、我國農村城鎮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農村城鎮化的高速發展態勢,能不能持續?如果能,那麼中國將會出現一個非常大的飛躍。如果不能持續,那也可能會陷入一場非常大的危機。從目前來看,我國農村城鎮化建設中存在諸多問題,城鎮化發展方式迫切需要轉變。

(一)城鎮化水平滯後

目前,發達國家城鎮化率一般都在80%以上,而我國城鎮化率則只有50%多點,相比之下,我國落後了30多個百分點。就連人均收入相近的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城鎮化率也已經在60%以上,我國相比較也落後了10多百分點。就一般規律而言,一個國家和地區城鎮化率在30%~70%之間,城鎮化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我國1996年城鎮化率達到30%以後,城鎮化速度明顯加快,年平均增長1.25百分點,到2020年,預計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才接近目前人均收入相近的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的城鎮化水平。又據國家人口計生委預測,2016年前後,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達到9.3億峯值後開始減少,到2025年將降到9億以下,如不改變目前城鎮化發展路徑和模式,城鎮化發展水平將會繼續受到影響。又有專家預計,到本世紀中葉,也就是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時候,我國的城鎮化率也只是可能達到70%左右①[1]103。

(二)城鎮化質量不高

從城鎮居民構成分析,我國城鎮化質量不高。主要表現為農民工沒有真正轉為城鎮居民。當前,我國城鎮化率雖然已經超過了51%,但這是按常住人口數量進行統計的,也就是我國目前的城鎮化率51%以上是名不符實的。國家統計局2013年5月27日的2012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我國農民工總數達到26261萬人,其中外出農民工16336萬人。也就是説2.6億多農民工作為一個整體已經變成城鎮居民的一部分,而實質上這部分羣體並沒有真正融入城鎮,他們雖然在城鎮就業,卻被城市邊緣化,並沒有享受到城鎮居民的待遇。中國社會科學院的2013年《城市藍皮書》認為,中國真實的完全城鎮化率只有42.2%。而這一數據比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2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2.6%,低了10.4百分點。看來,2.6億多農民工是被城鎮化了,他們的偽城鎮化提高了我國城鎮化率的10.4百分點。處於城鄉“兩棲”生活的農民工,他們要真正融入城鎮,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政府還有大量工作要做,這也就是我國城鎮化留下的巨大欠賬。農民工及其家屬沒有真正轉為城鎮居民,既影響城鎮化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功能發揮,又導致一系列城鄉經濟和城鄉社會發展失衡和不穩定問題。如農村“空心化”與城市“空城化”並存。隨着城鎮化發展的快速推進,農村常住人口逐漸減少,農村、小城鎮迅速變老(剩下老人)、變小(剩下孩子)。目前我國農村留守老人達5000萬,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超過6000萬。很多村莊出現了“人走房空”現象,並由人口空心化逐漸演化為人口、土地、產業和基礎設施整體空心化。隨着城鎮化的逐步推進,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規劃高標準建設的城市新區,新建了大量樓盤,造成了嚴重的供過於求。那些被城鎮化的農民工進城後發現,變不了身份(還是農民),買不起房,尷尬的身份、巨大的壓力,其造成的結果先是老家村鎮空心化,接着是所在居住城市空城化。加之國家對房地產業實行宏觀調控,導致樓盤銷售困難,無人居住,因此三四線城市出現空城化也就不可避免。

(三)城鎮化發展集約性不夠

我國城鎮化發展缺乏科學規劃,這種粗放式發展模式造成我國城鎮化發展難以為繼。主要表現在:不顧客觀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盲目擴張,盲目攀比;不加控制地開發土地;能源資源高消耗高浪費現象嚴重,環境污染持續惡化,造成了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建設的失衡。直面全國各地存在程度不同的城鎮化粗放式發展的問題,早在2000年國務院出台的《關於促進小城鎮健康發展若干意見》中就已明確警示,問題在沒有適時出台相關政策與法規。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城鎮地域單位面積的產出水平也不高。深圳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水平相當高的城市,但平均每平方公里的GDP僅為4億元,而我國香港地區是14億元,新加坡是18億元,差距非常之大。這説明,即使我國不再擴大現有城鎮的面積,通過提高集約化程度,經濟增長也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四)整體佈局不合理

從城鎮形態分析,不同規模和層級城鎮發展不協調。主要表現在:過度依賴超級和特大城市;城市羣數量不足,質量又不高;中小城市人口密度低,潛力沒有充分發揮;小城鎮規模小,缺乏產業支撐,陷入脱離實體經濟支撐的“空心城”陷阱,服務功能又不到位,吸納農村人口有限,1.9萬個建制鎮建成區平均僅為7000多人。不同規模和層次城鎮發展不協調。如以土地資源浪費為例,2012年,建制鎮建成區人均佔地高達219平方米,是設市城區人均佔地的2.23倍和縣城的1.92倍。我國百萬人以上的50座主要城市,由於人口過度集中造成空氣污染、交通擁擠、資源能源緊缺等諸多“大城市病”已越發顯現。我國北上廣等大城市則出現了嚴重的“大城市病”,且已出現發達國家才有的“逆城市化”趨勢,而中西部大多數地區則顯然與之相反。由於資金、項目向沿海發達地區高度集中,中西部地區的人口就不斷流向這些地區。在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的很多地方,人口規模、產業規模都已經超過了當地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中國的城鎮化畢竟已不是初級工業化階段的城鎮化,現實的國情迫使我們不能照搬別國的城鎮化發展模式,必須與新型工業化道路相結合。當前,我們必須要高屋建瓴、擺脱只以一地一城、一市一鎮的侷限胸懷,走一條中國特色的城鎮化發展道路———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重點發展小城鎮。

(五)城鎮化發展不平衡

從空間分佈分析,東部、中部、西部城鎮化發展不平衡,突出表現為“東高西低”。城鎮經濟實力差距也大,東部地級以上城市經濟總量分別是中部和西部的3.6倍和4.7倍。全國綜合發展水平“千強鎮”中的95.4%分佈在東部。不改變區域差距大的現狀,必然導致差距進一步擴大,社會成本居高不下,空間佈局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匹配,影響國家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當前,我們必須要用全局眼光和戰略思維統籌考慮城鎮化問題,做好城鎮化的長遠發展規劃,優化城鎮化的空間佈局。

(六)城鎮化路徑和方法不可持續

我國的城鎮化發展速度能這麼快,除了一些客觀歷史因素之外,與低成本有很大關係。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土地成本低;勞動力成本低;基礎設施不到位;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公共服務水平低等。應該説,這都是歷史欠賬。如果按照內在規律推進,到目前這個水平後,城鎮化速度會逐步減慢。強行降低農村土地、勞動力的“成本”來解決城鎮化發展的土地和資金(土地財政、土地融資)等問題,這是我國目前城鎮化快速發展的主要路徑和方法。《2012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指出:土地過度城市化,10年城市人口增長50%,建成區面積卻增加了一倍。與發達國家城鎮化土地資源消耗比,我國是保護耕地口號最漂亮、消耗率卻是最高的國家之一。同時,“低成本”大量圈地擴張,以地生財加劇了對土地的侵蝕,大量佔用耕地,還會導致農村凋敝、農業衰敗、威脅國家糧食安全,農民被“邊緣化”。

二、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的具體措施

我國農村城鎮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歸結為兩個核心問題:一是推進城鎮化發展必須以人為本,反之,以犧牲農民、農業、農村利益為代價,城鎮化將註定不可持續發展;二是推進城鎮化發展必須遵循客觀規律,反之,不認清我國城鎮化發展的長期性、艱鉅性和複雜性,操之過急或者消極作為都必將導致社會矛盾激化,影響社會和諧與穩定。

(一)深化改革,實現農村城鎮化科學發展

1.土地與户籍聯動改革

我國在城鎮化過程中面臨的不是建設用地絕對量的短缺,而是如何避免像迄今這樣,一方面城市擴張不斷佔用優質耕地,一方面由於農民離鄉不離土,甚至賺錢後回村蓋房又不居住,造成村莊佔地不降反增,增加的面積相當於我國全部城鎮建成區的一半。顯然,這才是在建設用地指標與常住户籍人口掛鈎的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必須解決的真正問題。建設用地指標與常住户籍人口掛鈎,這一做法可以發揮市場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的調節作用,這一做法會促使地方政府竭盡所能地去增加本地城鎮户籍人口。因為,哪個城鎮吸納城鎮户籍人口越多,哪個城鎮就能分配到更多的建設用地指標。這是以正向激勵機制,但是地方政府也必須考慮自身的承受能力。因為,新增城鎮户籍人口多了,相應的住房、教育、社保、就業等民生工程問題也多了。建設用地指標與常住户籍人口掛鈎,這一做法形成了一種內在平衡機制,能夠抑制土地城鎮化的不合理膨脹,形成人口與土地城鎮化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當前,我國城鎮住房保障對象主要限於本地城市户籍人口。1.6億多外出農民工則在體制之外,而這些外出農民工對高房價、高房租都是難以承受的。他們是真正需要住房保障的,而由於體制原因,他們沒能享受到。他們大多在城市努力打拼,賺錢後回家鄉蓋房,蓋好的新房平時又不居住只是過年回家住。他們在城市找租金相對低點的“城中村”和“城郊村”暫時租住。筆者認為,在政府統一規劃下,可以允許流入人口較多的發達城市的“城中村”與“城郊村”的農民以及農村集體組織參與城市出租房的開發。對於宅基地相對畸零狹小的,可以通過置換分合來做大規模的重建與新建,並確認權利歸屬。這樣一來,可謂實現了多贏。外來流動人口住上了廉價的出租房,“城中村”和“城郊村”的本地農民,因此也可以收穫房租收入,也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政府功能的缺位。政府可以考慮在“城中村”和“城郊村”地段配套建設一些接納外來務工子女的學校。外來人口住房問題和子女教育問題解決了,户籍制度改革就實現了實質性的突破。

2.推動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

基於我國城鄉差距持續擴大的現狀,推動城市優質資源向農村延伸,構建多元化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加大以工促農力度尤為重要。在農村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以農村工業化、農村非農化來推動農業發展,推動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的主要方向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在農村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又將會極大地提升我國農村城鎮化水平。第三產業的發展必須以一、二產業的發展為基礎和依託。既要發展餐飲業、旅店業、商業等傳統服務業,又要發展金融保險、信息諮詢、交通通信等現代服務業。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我們要重點發展金融保險、信息諮詢、文化旅遊、交通通信等現代服務業,逐步構建起結構合理、功能完善、輻射力強的現代服務業體系,提升城鎮的綜合服務功能,使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成為城市經濟的重要支撐和新的增長點。

3.實現工業化與城鎮化協同發展

工業化是城鎮化的經濟內涵,城鎮化則是工業化的空間載體;城鎮化需要工業化帶動,也會給工業化提供支撐。工業化與城鎮化是互為動力、相互促進的。區分工業化與城鎮化的發展階段,因時制宜,合理確定工業化、城鎮化在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提高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發展的速度與質量,通過雙方的互動發展來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企業與產業集聚是城鎮化發展的基礎,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合理佈局,改變民營企業高度分散現象。設立工業園區,老企業搬遷入區,新企業區內創建,發展產業集羣。要把工業園區建設與城鎮化建設結合起來,同步推進,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

(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人居環境的城鎮化

1.科學規劃,合理佈局

城鎮基礎設施作為城鎮存在和發展的物質載體以及城市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前提條件,其發展狀況直接影響着產業競爭力、人力資源的吸納、城鎮空間佈局乃至整個城鎮化進程的速度和質量。為此,我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節地節能、生態環保、安全實用、突出特色、保護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原則,科學編制城鎮規劃,健全城鎮建設標準,強化規劃約束力。合理確定城鎮開發邊界,合理確定城鄉居民點佈局總體框架,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合理結構。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改造。注重文化傳承與保護,改善城鎮人居環境。

2.改善城鎮生活環境

在國家實行宏觀調控政策、嚴格用地管理的大形勢中,應適時調整城鎮建設的重點。充分發揮自然生態優勢,維護和提高城鎮的生態環境。既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環境,也增加農村非農就業崗位。從而實現部分就業非農化、部分生活城鎮化、部分社會城鎮化。以人為本,圍繞人的全面發展、安居樂業和實現城鎮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來建設好城鎮,管理好城鎮。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建設以及社區文化建設,實現農村人口的集中居住,改善農村人口的生活環境。

3.創新城鎮管理機制

政府對城市的管理,要以城市規劃為依據,突出職能管理規範化、運行機制多元化兩大重點,建立健全統一領導、分級管理、職責明確和以塊為主、條塊結合、全面參與的城鎮管理長效機制,把城鎮管理工作納入經常化、規範化和法治化軌道。建立城鎮管理目標責任制,把城鎮管理任務分解落實到街辦和社區,充分發揮街辦、社區和相關職能部門的積極性,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強城鎮管理,推動數字城鎮建設,提高城鎮管理和運行效率,提高信息化和精細化管理服務水平,實現政府部門從具體管理轉為日常監管[3]68。通過招投標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探索市政、園林、環衞的企業化管理模式,用品牌形象贏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形成符合城市精神的城市管理品牌,真正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為人民”的城鎮管理機制。

三、結語

十報告提出了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要求,從報告內容來看,新型城鎮化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這是我國城鎮化發展方向上釋放出了“轉型”的“新信號”。“城鎮化將是中國最大的紅利”,總理在多個場合提到。新一屆政府已經明確新型城鎮化是經濟發展的引擎,而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就是人的城鎮化。這樣就明確了城鎮化的核心和重點。實際上,只要我們真正抓住了“人”這個新型城鎮化的核心,“農民工市民化”這個城鎮化的主體,城鎮化的道路就不會走偏。如何實現讓農民進城“進得來、留得下、有尊嚴”,這將是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陳甬軍.中國城市化道路新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2]夏鋒.規模效應、人口素質與新型城鎮化的戰略考量[J].改革,2013(3).

就地城鎮化 篇六

[關鍵詞]城鎮化;失地農民;就業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4)8-0143-02

2006—2010年是奇台縣經濟和城市建設飛速發展的五年,累計投入城市建設資金22.47億元。一大批與社會經濟和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城市道路、園林綠化、公共交通、城市給排水、燃氣、熱力、環境衞生、城市防洪等基礎設施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城市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城市形象大大提升。奇台縣城鎮建設的第十二個五年計劃從2011年開始,逐步把縣域的周邊鄉鎮包括古城鄉和西北灣鄉列為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十二五”期間積極促進奇台鎮與古城鄉、西北灣鄉的合併,聯動發展,擴大規模,為實現“十二五”期間撤縣設市奠定基礎,至2015年奇台縣域城鎮化水平將達到60%。隨着城鎮化建設速度的發展,大量的土地被徵用,越來越多的失地農民湧入奇台縣城,失地農民就業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解決失地農民進城就業問題成為當下重要問題。

1 奇台縣城鎮化進程中失地農民進城就業現狀

1.1 失地農民進城後的就業比例

隨着奇台縣城鎮化建設速度的加快,縣域周邊的古城鄉和西北灣鄉的大量土地被徵用,不斷地有失地農民湧入奇台縣城內。據調查,奇台縣北門市場附近的新農苑小區因為是徵用西北灣鄉的土地,所以憑藉户口,所有的西北灣鄉農民每個户主可以在小區內買房一套,並補助4萬元,所以大量的西北灣鄉失地農民會拿徵地補償款在新農苑小區買房。2013年9月對西北灣鄉的200位失地農民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165張,單就業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如下表所示:

古城鄉是離奇台縣城最近的一個鄉,因此在城鎮化建設中也是最先被髮展起來的,全鄉75%的土地已被徵用,而且80%的土地被徵用作為商業建設,所以失地農民獲得了大量的徵地補償款。通過對古城鄉附近的150位失地農民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其中60%的失地農民都在縣城裏有自己的商鋪,其餘的35%的失地農民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失業在家,還有5%的失地農民認為徵地補償款也夠維持生活而不願意找工作。

1.2 失地農民的就業工種變化

在失地前,農民都是在自家農田裏進行勞作,或者偶爾出去給別人家打工貼補家用。土地被徵用後,大量的失地農民湧入奇台縣城內,可是並沒有那麼多的崗位可以提供,就業的失地農民中有70%在奇台縣焦化廠做工人,有10%的失地農民開始自己買車跑運輸,有6%的失地農民在給別人打工做裝潢粉刷類的工作,有7%的失地農民在做家政服務工作,還有7%的失地農民在飯店或賓館裏做服務員。

1.3 失地農民的收入變化

農民從春天開始勞作,到了秋天才能拿到收入。如果種的經濟作物多了,收成或許好點,如果種的農產品價格不高天氣又不好,到了秋天收入也就一般。調查發現,失地農民失地前每畝地收入1000~2000元不等。但是失地農民從繁重的體力活裏解脱出來,也就失去了生活來源。在調查中發現,45%的失地農民認為自己的年收入比失地前有所增加,生活挺好;30%的失地農民認為失地後年收入不如失地前,生活不如以前;20%的失地農民認為和失地前差不多,生活沒什麼變化;還有5%的失地農民認為失地後比失地前的收入多出好多,生活條件非常好。如下圖所示:

〖;S+0mm;X+0mm,BP#〗〖TS(〗〖HT6H〗〖WTHZ〗〖STHZ〗〖JZ〗失地農民對收入變化的評價〖TS)〗

2 奇台縣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失地農民進城就業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2.1 失地農民就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大量的失地農民來到城市中,僅靠徵地補償款短暫的時間內生活沒有太大問題,但總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因為失地農民在城市裏無所事事,好多人就開始聚眾,一夜之間就身無分文的比比皆是。還有的年輕人安於現狀悠閒的在城市裏享受生活,虛度光陰。因為沒有合適的就業機會,他們也只能如此,所以失地農民急切需要再次選擇就業。因為缺乏信息交流平台,他們只能通過親戚或朋友來獲得就業機會,能夠選擇的就業工種有限,選擇的工作多半是和原來差不多的體力活或是焦化廠的工人這樣有傷身體的苦活累活。還有,失地農民一輩子都在從事農活沒有其他的技能也沒什麼文化知識,技術要求高的工作做不了而和原來差不多的體力活又沒法獲得相應的保障,這些因素使得失地農民就業成為了困難。

2.2 失地農民進城就業問題的原因分析

首先,失地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成為無業人員,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勞動技能上都還不適應,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找到生存空間。特別是一些失地農民不願再從事苦、髒、累等工作,錯失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且有一部分人小農意識根深蒂固,認為失地後反正有徵地補償款可用,根本不想就業。其次,失地農民受教育程度不高,調查中失地農民有30%是高中文化,而高中文化的失地農民又有三分之一不想就業;25%是國中文化,國中文化的失地農民有一半不想就業;20%是國小文化,25%幾乎沒怎麼上學或者是文盲,這中間有三分之二的失地農民沒有就業意願。失地農民受教育程度偏低明顯影響着他們的就業。最後,面對越來越多的失地農民,奇台縣政府並沒有給出相應的合理政策,也沒有提出可行的辦法來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

3 針對失地農民就業問題提出的對策建議

3.1 通過宣傳教育轉變農民觀念

首先,現在奇台縣各個鄉鎮村部都實現了“喇叭入村”,奇台縣電台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方便快捷的方式來轉變農民的保守觀念。農民離開土地依然可以獲得別的就業機會,更不能依靠僅有的失地補償款來生活。其次,奇台縣電視台也應多播放一些普法類節目和勵志節目,讓更多的失地農民可以知道在就業中保護自己的權益,也會有信心去面對失地後的困難。最後,奇台縣城周邊的宣傳語也應多鼓勵農民就業,這樣讓農民感受到政府的重視,也可以提高農民的就業覺悟。

3.2 建立就業信息交流平台,組織農民技能培訓,鼓勵農民向新興產業發展

現在奇台縣周邊鄉鎮失地農民較多的是古城鄉和西北灣鄉,而這兩個鄉的文化建設工作也做得不錯,每個村都有自己的文化活動室。在文化活動室多粘貼一些招聘啟示來供失地農民參考,這樣就給失地農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還有,相應的招聘單位可以去失地農民較多的村子裏進行宣傳或者就業培訓,這樣可以調動失地農民就業的積極性,也使得失地農民對於失地後的生活有了信心。即使再多的就業機會也許都滿足不了所有的失地農民,總是有大膽的農民會去自主創業。政府也應出台一些相應的促進就業的政策,並對創業的農民給予鼓勵,多多引導農民向新興產業發展,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

參考文獻:

[1]李富田。失地與失業: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就業狀況調查[J].江漢論壇,2010(2).

[2]王玉霞。以人為本加強對失地農民的再就業培訓[J].繼續教育研究,2008(7).

[3]王乃新。農民工城市化問題研究綜述[J].福建建築,2010(12).

就地城鎮化 篇七

推進農村“就地城鎮化”具有客觀必然性

所謂“就地城鎮化”,就是農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遷移,而是以中小城鎮為依託,通過發展生產和增加收入,發展社會事業,提高自身素質,改變生活方式,過上和城市人一樣的生活。農民進城僅僅是城市化的一種表象,它的實質則是農民職業非農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思想觀念現代化。如“中國第一村”――華西村,不論從他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還是思想觀念,都不得不承認他們已經是城鎮化了,但是,習慣上仍把他們當作農民來看待。而拉美等許多國家,由於不重視農民利益,大量土地和農業資源被少數人壟斷,造成大批農民破產流入城市,成為衣食無着的困難羣體,雖然城市化率提高了,但市民的幸福指數可想而知。這樣的城市化,對中國龐大的農村人口來説是不合適的。因此,我們應當倡導走農村“就地城鎮化”的路子,倡導農村“就地城鎮化”,不僅僅表現農村人口向城鎮的集中,更多地表現為實質內容的城鎮化。

推進農村“就地城鎮化”,是我國尤其是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趨勢。首先,現代交通和通信技術的高度發展,為農村就地城鎮化提供了先決條件。浙江省通過實施“鄉村康莊”、“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等工程,全省標準化公路通行政村率達到97.43%,湖州、嘉興等地還實現了“村村通公交”,農民出行和貨物運輸非常方便;在信息化方面,網絡及信號已基本實現全省農村全覆蓋,全省固定電話通村率達94.5%,人流、物流、信息流大大加快,生產要素集聚成本急劇減少,使相對分散的農村也能產生資源的集聚效應。同時,城市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向農村廣泛傳播,使農村在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和文化娛樂上逐漸向城市靠近。二是浙江省一鎮一品、一鄉一業的特色塊狀經濟,農業生產機械化、農業產業化以及“農家樂”等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農民職業非農化。三是農民收入的增長以及國家和浙江省各級政府對農村的巨大投入,使農村的基礎設施、文教衞等社會事業得到快速發展,這為農村就地城鎮化提供了直接動力。四是農民有着濃厚的鄉土觀念,他們更願意在家鄉辦廠創業,這些社會人文因素是農村就地城鎮化的重要依據。五是歐美髮達國家以及我國一些大城市出現的“逆城市化”現象,即大批生活穩定的中產階層從城市遷到郊區或農村居住,部分二、三產業向郊區和農村轉移,這為農村“就地城鎮化”提供了重要借鑑和參考。

推進農村“就地城鎮化”,可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可以擴大內需、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這對於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協調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建立眾多的適宜人居的村鎮,有利於減輕大城市的壓力,防治“城市病”。從更深遠的意義看,農村“就地城鎮化”由於人口居住相對分散,也有利於減少戰爭、地震等突發和自然災難帶來的影響。

浙江省推進農村“就地城鎮化”

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發展小城鎮,把小城鎮建設作為統籌城鄉發展、建設新農村戰略的重要抓手,這其實就是農村“就地城鎮化”最具體的實踐體現。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一大批農村小城鎮迅速發展起來,如紹興的柯橋、台州的路橋、諸暨的楓橋、温州的蒼南等,這些地方的農民不再從事傳統農業生產,農民收入較高,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基本實現福利化,農民生活水平超過城市。目前,浙江省小城鎮主要有這麼幾種類型:一種是依託大城市擴散帶動型,如杭州留下鎮、寧波高橋鎮、温州瑤溪鎮等,這類鎮地處大城市郊區,充分利用大城市的擴散效應,主動接收大城市的經濟、技術、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輻射,服務於大城市;二是新興工業鎮,這類鎮大都以鄉鎮工業為主要帶動力,通過工業發展和集中,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進而帶動人口聚集,如義烏稠城鎮、象山爵溪鎮、諸暨大唐鎮等;三是依託名山名水、名人古蹟等推動城鎮化,如千島湖鎮、烏鎮、莫干山鎮等;四是依託農業產業化,或把農業綜合開發與鄉村旅遊相結合,以農家樂等形式,彙集人流、物流,如湖州菱湖鎮以稻米、蠶桑、特種水產等基礎農業發展小城鎮,安吉報福鎮、臨安太湖源鎮以農家樂為模式來發展。從調查的情況看,儘管小城鎮發展類型各異,動力來源不一,但在推進農村“就地城鎮化”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突出困難和問題。

思想認識存有誤區。一是模式誤區。目前浙江省內外仍有部分專家、學者,包括少數政府人員,主張實施大城市戰略,推崇“東京”模式,片面地認為實施大城市化,可以促進人口集聚,實現資源共享。其實不然,一方面浙江現有大城市,人口已趨飽和,如杭州市區目前常住人口已突破500萬人,考慮水資源、土地資源以及生態環境等因素,杭州規劃2020年市區可以承納的常住人口控制在650萬人以內;另一方面,在全省所有城市都推行大城市模式也是不現實的,人口擁擠、就業困難、交通堵塞、環境惡化、住房短缺、地面沉降等“城市病”日益凸現,處理不好將會引發一系列社會矛盾;第三,許多市民反映,城市過大,優質資源並不能實現共享,反而造成政府建設浪費,譬如有的城市城東建大型劇院,城西市民難以享受,因為交通擁堵,僅開車都要花去1―2個小時。二是概念誤區。不少地方片面地認為只要城鎮人口增加了,城鎮化水平就會提高了,單純、機械地把城鎮化理解成農村人口變為城鎮户口,甚至有的地方強行圈地,不惜轉換農民户口,以達到加快城鎮化的目的。事實上,城鎮化除了表現在人口集聚外,還表現在城鎮功能的發揮、基礎設施等公共資源的完善、居民生活的質量和幸福指數等方面。三是體制誤區。有人錯誤地認為,推進農村“就地城鎮化”,就不應發展大中小城市。還有人把發展小城鎮與新農村建設對立起來。其實,農村“就地城鎮化”,與大中小城市發展並行不悖,是一個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動態過程。我們既要有一定數量的大中城市,更要關注大量的農民兄弟,讓他們如何聚集到小城鎮生活。因此,農村“就地城鎮化”與發展大中城市和推進新農村建設都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應當統籌考慮,總體推進。

發展方式過於粗放。一是片面追求小城鎮建設規模和速度,過於注重外延平面式擴張,忽視內涵挖潛,城鎮框架拉得過大,導致建設用地增長速度遠遠高於農村人口的轉移速度,不合理利用和浪費土地現象突出,甚至出現了“有廟無僧”的現象;二是發展層次低,質量不夠高,很多城鎮只注重道路、房屋、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忽視對醫療、衞生、教育等公共設施的投入,造成新建城鎮仍停留在原農村居民點的基礎上,難以形成較為完善的商業、科技、教育等社會化服務體系;三是不少地方為追求政績,不因地制宜,盲目模仿“克隆”,甚至照搬國內外大城市模式搞建設,忽視挖掘城鎮自身的文化底藴,造成“千城一面”,缺乏特色。

管理體制錯位脱節。一是現行的縣、鎮管理體制,要求他們實行的是農村管理模式,與發展小城市、小城鎮存在“錯位”現象。二是目前條塊分割的體制,行政執法權都在縣一級,小城鎮缺少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缺少經濟發展的審批管理權,缺少維護穩定的行政執法權,缺少加快建設發展的要素配置權,缺少加快空間集聚的政策機制,制約了小城鎮發展。如對於小城鎮亂搭亂建等問題的執法,執法主體在建設、城管部門,而具體執法一般都是鎮政府,但鎮政府又沒有執法權,建設、城管部門有執法權但很難深入下去,造成管理上的脱節。三是小城鎮管理權限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我省一些經濟強鎮,無論是城鎮建設規模,還是人口規模、二三產業規模等方面早已超過了一般縣城的經濟總量,由於缺乏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縣區級政府管理手段,政府職能常常陷入“該管的事管不了,不該管的事管得太多”的困惑之中。

建設資金捉襟見肘。一是小城鎮財政分成比例偏低,影響小城鎮發展潛力。現行四級財政分配體制中,中央財政拿走全部税收的50%(轉移支付後約剩下30%),省級財政拿走其中的25%,剩餘的25%基本由縣鎮兩級財政五五開,可見小城鎮財政已經捉襟見肘,小城鎮建設要上檔次、上質量和上規模,相當困難。二是銀行貸款難度大,鎮一級難以獲得銀行支持。據初步測算,在小城鎮建設資金中,基本上呈現“一、二、三、四”分佈,即40%的資金來源於土地收益,30%來源於農民帶資進城,20%來源於地方財政等,只有10%左右來源於銀行信貸資金。這説明政府和農民是小城鎮建設的主要投資者,信貸資金沒有在小城鎮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三是財政負擔較重,沒有專項資金投入,而防洪大堤、康莊工程、實事工程、教育網點調整等需要配套資金。在部分小城鎮,道路建設轉嫁給了村委會,教育和水利設施的建設主要依靠羣眾集資。四是資金外流現象也較為嚴重,進一步加劇了小城鎮建設的資金短缺。

户籍制度仍是樊籬。一是部分地區農民要轉為小城鎮户籍,依然以固定的工作、固定的住所和穩定的收入為前提,事實上要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是比較難的,農民進鎮的門檻依然過高;二是缺乏相應的社會保障,有相當部分農民尤其是城郊農民不願轉為城鎮户口,甚至出現“非轉農”,以使農村的承包地、宅基地和“二胎指標”更為保險;三是跨省流動人口打工者佔大多數,但是小城鎮對外地勞務移民基本未開放。“固定職業和住所”的條件在操作中不放寬,僅靠取消居住年限和數量指標沒有多大意義。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的出現,使“三農”問題變成“四農”問題,在原有的城鄉二元結構上產生了新的城鄉二元結構,如依附於户籍制度的農民工就業、社保、子女入學和參軍等問題,已成為制約小城鎮發展的新樊籬。

要素配置亟需調整。一是土地資源問題。從調查的情況看,集中表現為:①現行土地制度規定土地是非流動性的,既制約了小城鎮的合理分佈和擴大,以及企業的相對集中,又使大多數農民轉移到小城鎮後,仍不願意與土地“絕交”,不利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也無法保證小城鎮建設的必要用地;②土地流轉經常以聯營、入股、租賃房屋為名,或集體組織和個人私下有償轉讓土地等“變通”方式進行,導致城鄉結合部宅基地超標嚴重,政府和集體組織行為中存在大量違法徵地與租地現象;③地方政府通過“低價徵用,高價出讓”土地獲取暴利,又未出台相應的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導致部分失地農民生活陷入困境;④省裏每年的建設用地指標,往往集中於大城市,小城鎮建設用地常常得不到保證。二是政策資源問題。對小城鎮建設的扶持政策相對大城市較少,或是滯後於小城鎮發展。三是優質資源問題。往往集中於大城市城區,如醫療、衞生、教育、文化等,小城鎮市民難以享受公平公正的優質資源。

推進農村“就地城鎮化”的意見與建議

統一思想認識。一是要把各級政府領導的注意力,及時轉移到小城鎮建設上,杜絕部分政府領導僅熱衷於大中城市建設,忽視或不屑於小城鎮建設的片面認識,正確處理好大城市建設“錦上添花”與小城鎮建設“雪中送炭”的關係。二是由有關部門組成聯合課題組,摸清全省小城鎮建設的現狀,在此基礎上,儘快編制發展新型小城鎮遠中近期三個層面的規劃方案,並納入省“十二五”發展規劃。三是總結我省和各地小城鎮建設中好的做法和經驗,將推進農村“就地城鎮化”列入地方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四是宣傳部門,特別是廣電、報刊要廣泛宣傳新型小城鎮建設的戰略意義和各項政策,及各地好的做法和經驗,在全省上下進一步形成共識,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深化管理體制改革。一是對浙江省經濟發達縣,如嘉善、長興、德清、安吉等全國百強縣,在國家政策口子一旦有鬆動時,應該爭取撤縣設市提高發展層次。二是改革和探索中心鎮管理體制。浙江很多小城鎮GDP達到百億以上,常住人口和外來人口達到50-60萬,甚至百萬,幾乎等於內地的一個城市規模。對於這類“強鎮”,建議省政府分別採取設市、轉街、並區等方式提升城市化管理水平,即使保留鎮級設置的也可以賦予縣級管理權限,強化城市管理手段,轉變“人大衣小”、城市鄉鎮化管理的局面。三是探索實施“擴權強鎮”改革。雖然浙江推出了“強鎮擴權”改革試點,賦予了中心城鎮政府基本的財權和事權等10項權限,增強了中心鎮政府的權能,但條塊關係依然未理順,小城鎮“有權管不了,無權不能管”、“權小能弱責大”的矛盾依然未解決,而且這一改革的範圍只限於部分經濟發達鎮,要推動全省新型小城鎮建設,則應實施“擴權強鎮”改革,把下放權限惠及所有鎮,並增加擴權事項。

建立多元投入機制。一是要通過制定政策,運用市場經濟的辦法,進一步拓寬民間資本的投入領域,激活社會資本,建立新型小城鎮建設多元投入機制。特別是要積極引導我省民間遊資轉移到小城鎮建設。二是建議省政府專門設立中心鎮培育發展基金,用於增強中心鎮的集聚能力,發揮中心鎮在統籌城鄉發展、建設新農村中的示範作用。三是在中心鎮產生的城鎮建設配套費、土地出讓金、排污費、水建基金等費用,除規定上繳國家外,省、市、縣留成部分應全部或大部返還給中心鎮。四是各級金融機構要加大對小城鎮的信貸支持力度,支持小城鎮發展。五是關於新農村建設的扶持資金,不宜搞一刀切,一些偏遠或是高山上的自然村,農户少,通路通水通電等資金投入大。對這些地方,應當逐步將這些農户轉移到集鎮,建議將新農村建設的一些資金配套重點轉移到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上,這也有利於逐步消除小村和空殼村。

建立人口梯度轉移機制。要在繼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時,在解決進入城鎮農民就業穩定性、降低遷徙成本、優化生活環境等方面進行新一輪政策創新:①放開農村小城鎮的户口遷移限制,允許農村人口自由地進入小城鎮務工經商。不論本地人和外地人,只要在城鎮有固定住所、職業和固定的收入來源,都可以轉遷落户,並給予本地居民同等的待遇。②消除就業制度上的歧視政策,增加進鎮農民就業的穩定性,儘可能規避就業風險和經營風險。③建立健全進鎮農民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減少“兩棲人口”的數量。④通過降低城鎮增容費、減少農民轉為城鎮户口的各項規費,降低農民遷徙成本。⑤將進城鎮農民的居住、生活納入城鎮的規劃、建設和管理的總體考慮中,明確改善進城鎮農民生活環境,包括農民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責任,為進城鎮農民提供正常的生活環境。⑥對遷移到小城鎮就業定居的農民,給予適當的補貼。對遷移到小城鎮就業定居的農民特別是全家遷移的農户,若已有固定職業的農民實行交回土地,給予適當的住房補貼,參加社會保障體系,這樣既能讓他們長期定居,實行勞動力真正轉移,同時又可以將土地集約化經營。⑦鑑於現在交通、通信越來越便利的情況,還可採取措施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到小城鎮購買商品房,促進農民居住、生活在小城鎮,生產經營在農村田頭山上。經過若干年後,這些農民原在農村的宅基地可通過整理回收歸集體或國有,這方面可能涉及到重大土地政策調整,但建議我省可作些試點。

建立產業梯度轉移激勵機制。一方面,我們要繼續加大小城鎮原有產業的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導鼓勵大中城市工業企業向小城鎮作梯度轉移。建議:一是嚴格控制大城市工業用地指標,並根據大中城市企業遷出數降低税收任務,這既有利於將大中城市發展成為政治、文化、科研開發、金融、商業中心,又有利於小城鎮產業集聚,真正有效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二是將大中城市工業企業梯度轉移數列入政府年度考核序列,確保落到實處。三是進一步建立健全小城鎮承接大中城市工業企業的激勵機制,充分激活小城鎮發展的動力。四是建議省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建設用地指標,戴帽下給中心小城鎮,用於中心鎮發展。同時,中心鎮土地整理的折抵指標全額留用於中心鎮。

就地城鎮化 篇八

關鍵詞:生態涵養區 ;新型城鎮化;城鎮化路徑;生態城鎮化

Abstract:Through the study of changchun city ecological its big black mountain area location and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alysis, put forward its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and town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improvement of regional ecological macro background, combined with "much starker choices-and graver consequences-in" period to ent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new urbanization transition stage of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its new village urbanization path selection model of exploration, namely the ecological urbanization mode, "in situ urbanization" - "the urbanization" as the core of the model, the special tourism new town - the dominant mode based on industry. After its village and town planning, on the premise of "ecology" and further put forward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ecological planning strategy for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villages and towns planning, then points out that the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space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structure, system and culture really realize ecological new town.

Key words:ecological headwater ; new urbanization ; the urbanization path ; the ecological urbanization

中圖分類號:C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6)-10-53(5)

引言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首次將“美麗中國”納入五年計劃,進一步明確了“十三五”期間應貫徹落實品質提升的理念,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1]。隨着內外部環境和條件的深刻變化,“十三五”時期,城鎮化必須進入以提升質量為主的轉型發展新階段。

以《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為綱,目前,我國各地都在積極探索新型城鎮化的各種有效途徑和模式。然而,能否找到一種新型城鎮化路徑,來解決土地與發展、生態與發展之矛盾。作者將視角選擇在位於城市郊區生態涵養區這一城鎮化發展矛盾多發區,試圖尋找一條基於生態觀的城鎮化路徑。基於生態觀的空間規劃應充分考慮自然生態系統的基本規律,兼顧經濟發展規律,通過生態調查、生態判斷、生態反饋等規劃設計方法和規劃對策,對生態環境發展進行預測、評價和控制,構建各種功能流、物質流、能量流能夠安全、有序流動的村鎮空間格局,以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和社會、生態損失最小,使得作用在村鎮土地之上的自然、經濟、社會三大生態系統得到健康、可持續發展,實現新型城鎮化目標。

1 研究區綜述

1.1 研究區區位

長春市生態涵養區主要指長春市東南部大黑山脈區域,包括新立城水庫水源涵養區、石頭口門水庫水源涵養區、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及大黑山脈腹地範圍其他自然資源在內的生態涵養區(見圖1)。大黑山脈是長白山餘脈,橫貫吉林省中部,植被豐富,覆蓋茂密的樹林,有優越的自然生態資源基礎條件,是長春市以及吉林省中部地區整個生態系統的物質源和能量源,也是該區域生態系統保持穩定的基因庫與能量庫。另一方面,分析東北地區水系分佈及水資源特點可以看出,長春市的水源主要來自於松花江流域,主要水源地也分佈在大黑山脈沿線,因此,對大黑山脈及其南及東南部水體環境進行保護,既是對長春市水資源安全進行保證的重要戰略。另外,對大黑山脈沿線生態環境、植被加強保護,也是長春市生態戰略的必然選擇(見圖2)。

1.2 研究區發展現狀分析

1.2.1 生態安全格局現狀分析

長春市大黑山脈生態涵養區生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農田、居民點、度假村和城市建設用地不斷蠶食現有的自然環境用地,使得大黑山脈生態涵養區呈現人工化斑塊包圍自然斑塊的發展狀況,同時由於各級對外交通以及城鄉道路的進一步分割,使得整個涵養區呈現生態破碎化、人工化發展趨勢,整個涵養區生態系統的連續性和整體性破壞嚴重。

涵養區林地主要是以水源涵養林、特別是人工林為主。森林生態質量為中級,人工林面積較大,但存在林相單一,植物羣落結構簡單、分佈不均衡的問題。處於法定保護區(如水源涵養林地、森林公園)內的植被相對較好,而在法定保護區地區,局部地段植被破壞嚴重,對涵養區生態系統循環和動態平衡具有重要調節作用的植被,正在受到各種人為活動侵蝕。甚至在一些法定保護區的,同時存在因礦產資源的開採帶來的對植被進行破壞的現象。農田佔涵養區土地面積比例較大。涵養區農業多數是農户自家小片耕種,機械化率較低,效益較低,造成勞動生產率較低。耕地類型主要是旱地,水田較少,而且部分耕地位於坡地,部分坡地坡度大於 15 度,不僅影響生態環境質量,從而進一步構成對水庫污染的威脅。

1.2.2 村鎮發展現狀分析

涵養區內含淨月鎮、玉潭鎮、新立湖鎮(見圖3)、永興街道、勸農山鎮(見圖4)等小城鎮及所轄多個鄉村,隨着人類活動強度加大,鄉鎮發展,建設用地不斷增加,整個涵養區呈現人工化斑塊侵蝕自然斑塊的趨勢,整個自然生態系統的景觀破碎化程度越來越高,涵養區作為長春城區發展的重要生態屏障的生態功能面臨挑戰。

村鎮產業主要包括農業、林業、少量工業及休閒旅遊業。耕地以分散的小片自留地為主,生態涵養區具有發展休閒旅遊業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涵養區生態休閒旅遊、民俗旅遊和觀光農業生態旅遊等形式休閒遊發展迅速。度假村、農家樂、採摘園等類型用地不斷增加,無序擴張,造成對森林植被的侵蝕與分割。但是,休閒旅遊產業的發展還屬於粗放式擴張的階段,在旅遊服務產品的特色、服務水平、衞生標準,以及從業人員的培訓、營銷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亟待提高。旅遊用地及旅遊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包括垃圾、廢水等對環境的破壞在加重,所以需要對環境容量進行評估,並制定相應政策對環境進行保護。

2 基於“生態觀”的涵養區村鎮新型城鎮化模式選擇

2.1 生態城鎮化模式

涵養區村鎮作為區域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着為城市提供生態屏障、維繫區域生態平衡的功能。長期以來,鄉村建設用地低效蔓延導致生態空間破碎化,“低、小散”的鄉村工業污染嚴重,極大地破壞了鄉村的自然生態系統,加劇了鄉村地區人地關係的惡化。“十三五”期間,涵養區村鎮規劃需本着“集約發展”的理念,通過劃定村鎮各類功能性空間,嚴格控制村鎮建設規模,推動村鎮用地的高效與集約利用;本着“區域融合”的理念,加強村鎮生態系統與周邊生態功能板塊的聯繫,融入區域生態網絡的大格局中;本着“綠色發展”的理念,引導循環型工業、生態旅遊和有機農業等資源環境友好型產業發展,構建村鎮生態產業體系;本着“低碳生活”的理念,完善鄉村沼氣工程、污水淨化系統的建設,通過建設“鄉村文化綠道”,將村鎮整合進區域休閒網絡,整合配置城鄉公交網和村鎮公共設施[2]。

新型城鎮化要把生態建設融入城鎮建設之中,以智能城鎮、綠色城鎮、低碳城鎮,環保城鎮為主要核心內容。在新型城鎮的建設中要注意經濟產業的發展要做到集中佈局,節約城鎮土地用地,智能城鎮主要體現在對現代科技的運用,例如“三網融合”、”4G”概念、城市污水智能化處理系統等。建設成一個高科技信息化的智能城鎮。綠色城鎮建設就是在新型城鎮建設的時候要使綠色農業、綠色食品業、綠色城市環境等,使綠色覆蓋整個新型城鎮。低碳城鎮建設就是在新型城鎮建設過程中要遵循能源消耗最低、廢棄物排放最少、循環綜合利用的原則。

2.2 “就地城鎮化”――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的模式

“十三五”時期,我國城鄉發展進入轉型提升期,為鄉村城鎮化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着更多挑戰,鄉村轉型的特點正從以往“經濟增長導向”向“離土不離鄉”的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關注規劃中“鄉村性”的培育和影響,着力解決“半城市化”問題,實現“人”的深度城鎮化。2013年,在談及城鎮化時將農村城鎮化提升到與城市城鎮化同樣的高度,認為城鎮化的健康發展,需要有高度發達的農村支撐[3]。

在傳統的城鎮化模式下,農民和生產資料由鄉村向城市及發達地區轉移。隨着鄉村經濟的發展,農民不再盲目地向大中城市遷移,而是在原居住地以中心村或小城鎮為依託,實現就業創業,生產增收。同時,政府不斷完善公共設施、發展社會公共事業、提升農民素質、改變其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新城鎮,實現就地非農就業和就地市民化,即“就地城鎮化”。就地城鎮化是降低城鎮化建設成本的最佳選擇,是預防和治理“城市病”的重要抓手。就地城鎮化具有以下特點:首先,就地城鎮化是城鄉一體的城鎮化,城鄉一體是城鎮化發展的客觀要求。就地城鎮化既是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也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重要手段。城鄉二元結構使農村地區不能公平共享現代化的發展成果,造成城鄉差距的不斷擴大,推進農村的就地城鎮化有利於實現社會公平。其次,就地城鎮化能夠實現“人的城鎮化”,“人的城鎮化”是城鎮化發展的核心。在傳統城鎮化模式下,地方政府往往進行“攤大餅”式的城市擴張,而對公共設施、公共服務以及社會事業等關注不夠,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就地城鎮化則是在經濟發展、公共設施和社會事業等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才形成城鎮,這就避免了工作崗位與人口、公共服務與需求等不匹配現象的出現,有利於實現“人的城鎮化”。最後,就地城鎮化是工農協調發展的城鎮化,工農協調發展是就地城鎮化的重要保障。就地城鎮化是建立在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業現代化水平提高的基礎上的,農村就地城鎮化還必須要有產業支撐,只有發展農村工業才能促進穩定就業,“樂業”才能“安居”,實現就地城鎮化必須首先實現工農協調發展。所以,城鄉一體化、人的城鎮化和工農協調發展是就地城鎮化的基本要義[4]。

2.3 特色旅遊新型城鎮模式――基於產業主導的模式

涵養區村鎮區位條件優越,位於大城市近郊,城鎮化道路選擇可以大城市為中心建設旅遊新型城鎮。涵養區村鎮通過建設長春市近郊旅遊休閒區,打造成旅遊休閒度假的目的地,形成旅遊城鎮發展模式。打造特色旅遊小鎮的中心思想是要有獨具的特色,就是將現有的城鎮轉化成獨具特色的新型城鎮,要注重融入民族風情的元素。同時,旅遊景區由“點狀經營”向“區域發展”升級,樹立“大品牌”、“大景區”理念。長春市鄉村旅遊發展應克服目前景區點狀分散經營的缺陷,擴大單一景區的發展規模與運營項目,形成以核心景區為支撐的鄉村旅遊集聚區,或者多景區聯動集羣發展,逐步實現由“點狀經營”向“區域發展”的升級,形成區域性鄉村旅遊產業集羣和大品牌共享,這樣既有利於強化景區品牌,同時可以實現區域聯動發展和產業聯動融合,形成具有區域性支撐和引領效應的“大品牌”、“大景區”。特色旅遊城鎮的發展模式,不單單是簡單的旅遊,還要有一定的基礎性產業支撐。形成特色旅遊城鎮和基礎產業相互支撐,使新型城鎮化得到良性循環發展[5]。

3 基於“生態觀”的涵養區村鎮規劃策略

3.1 優先進行涵養區生態系統規劃

以生態保護為區域發展的前提,對涵養區生態系統進行整體規劃。涵養區作為長春的生態屏障和水源保護地,主要任務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對山體、森林、湖泊、濕地、農田、林網、人工綠地等自然斑塊進行有效保護,尤其對花卉基地、風景名勝區、休閒公園等綠色斑塊進行保護。提高生態綠地系統多樣性,使不同類型綠色生態斑快形成生態涵養區綜合生態系統。 加強對涵養區交通道路、江河岸線、大中型水庫、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水土流失易發區的生態公益林建設。處於特殊生態區域背景下的涵養區應以大面積生態基質為載體,讓城市、城鎮、鄉村、建築等人工斑塊鑲嵌其中,形成在自然生態基質中鑲嵌人類活動空間的用地佈局。

建立城鄉空間發展與生態資源保護平衡發展新的思路,建立以生態資源保護為出發點的土地使用的模式,提出劃區保護的生態保護模式。將生態涵養區劃分為核心保護區、保護區以及生態敏感區。核心保護區是指現有的法定保護區域,包括新立城水庫、淨月潭風景名勝區、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等,該保護區域要求除了必要的科研設施外,禁止其他開發建設,現有村屯、居民點可以結合生態規劃與土地調整逐步外遷;保護區指法定保護區,現有天然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林等對維育本區生態環境具有重要影響作用的植被生長良好的地區,保護區應加強生態脆弱地段的植被恢復,並且禁止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建設;敏感區指區域內現有的耕地、荒地、礦山廢棄地等人為活動強度較大和水土流失嚴重的生態脆弱區,該區內的開發建設必須合理確定建設強度、規模。

3.2 生態理論與方法在村鎮規劃不同階段的結合

在正確認識人與生物、自然、環境等關係的生態觀基礎上,對城鄉空間生態和諧的未來狀態趨勢進行預測,並提出保持該趨勢發展的空間建設措施和對策,包括生態效率、生態活力和生態穩定等三大目標導向,目標導向的確立是對城鄉生態系統辨識和規劃途徑初步確定的過程。

在要素分析方面,主要針對空間建設的土地資源進行分析,不僅對使用性質、相互關係和麪積大小等進行調控,更重要的是把士地資源看作是自然立體構成的三維複合體,對士地資源的物質改造是人類活動價值的體現。它突破了傳統城鄉土地及空間利用模式,在空間規劃中體現土地內在的生態潛能與生態價值。

在規劃目標、空間形態設計和空間建設等各個規劃程序中,充分體現動態系統控制、系統關聯等生態控制理念。

規劃編制程序包括:生態調查、生態評價、生態反饋、生態補償、生態分區、結合生態工程的規劃等,試圖將各種生態因素和循序漸進的規劃方法加以實現或趨近規劃目標。

4 結語

新型城鎮化要全面着力推進空間結構、產業結構、制度與文化結構的全面生態化轉型,真正實現新型城鎮的生態化。新型城鎮化要把生態理論與方法融入城鎮規劃與建設之中,以生態參與規劃的編制、實施及管理的全過程。在新型城鎮化路徑選擇與規劃建設中,注重生態、“人的城鎮化”、產業選擇與文化、信息化融入。建設符合新時期適於人居的智能城鎮、綠色城鎮、低碳城鎮。

參考文獻:

[1]謝霏,吳蓉,李志剛。“十三五”時期鄉村規劃的發展與變革[J].規劃師,2016(3).

[2] 肖紅娟。珠江三角洲地區鄉村轉型及規劃策略研究 [J].現代城市研究,2013(6):41-45.

[3]令倩倩,郭淑玲。中國要擺脱半城市化狀態[N]. 廣東建設報,2012-07-10.

就地城鎮化 篇九

“美麗中國”在黨的十報告中第一次被確立為中國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細胞。建設美麗中國,重點難點在農村,關鍵還是要看農村。澄邁縣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在全省各市縣中起步早、動作快、標準高、措施實,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中國美麗鄉村建設典範縣、中國綠色名縣、中國生態文化建設示範縣、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世界長壽之鄉、中國低碳旅遊示範區等。在推進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澄邁深入挖掘鄉村特色資源,將澄邁8年多來國內率先進行的生態現代化建設工作,以“美麗鄉村”為載體凝鍊和集萃,將“美麗鄉村”建設與城鎮化發展有機結合,繪就美麗澄邁新篇章。

1 產業造血帶動鄉村發展

寬闊整潔的街道,現代時尚的小區,鬱鬱葱葱的綠化……走進澄邁福山鎮向陽村,實在看不出這裏曾是茅草屋連片,垃圾隨地可見,道路坑窪不平的村落。

“這幾年來福山鎮的遊客越來越多,給我們村也帶來的巨大變化。新房一棟接一棟地蓋起來了,村民不是打工就是做生意,種地的人越來越少了。”向陽村村民蔡瓊花感慨。

向陽村是一個幸運的村莊。2007年,乘着海南省文明生態村建設的春風,在當地政府及農墾的大力支持下,向陽村經濟收入年年增加,並開始進行文明生態村建設,村民逐漸蓋起了小樓房。 2010年,澄邁縣借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和海南西部地區開發建設的東風,抓住承辦第十一屆中國海南島歡樂節的契機,在向陽村的前面建設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沾風情鎮的光,向陽村的基礎設施得到很大的改善,如今與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融為一體。2013年,澄邁縣開始創建3條“美麗鄉村帶”,向陽村又幸運地成為該縣創建的第一個“美麗鄉村”。

得益於福山風情小鎮的帶動,向陽村有許多農民開始建起咖啡手工作坊,邊供遊客參觀體驗,邊銷售咖啡。還有些農民,以咖啡為原料,製作咖啡糕、香草糕等特色小吃銷售,農民日子越過越紅火,村裏樓房越蓋越多。

澄邁認為,美麗鄉村的建設發展,絕不僅僅是建幾條村道,種幾株花草就能解決,而是要通過產業“造血”,讓農民轉變生產方式,增收致富。

例如3條美麗鄉村帶中的福橋帶,以“美麗鄉村”旅遊帶以咖啡文化為主題,在試點村莊重點建設品牌咖啡文化產品,形成咖啡文化氛圍,從而打造成福山咖啡文化風情小鎮的休閒度假旅遊帶,並引領和推進福山咖啡文化風情小鎮建設成為國內著名的以咖啡文化為主題的5A級旅遊景區。

2 農旅結合結出致富之果

隨着城市化發展加速,澄邁同樣也和其他市縣一樣,面臨鄉村“空心化”、老幼留守等問題。農村城鎮化發展,勞動力是基礎,絕對不能讓農村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

經過調研與探索,澄邁縣委、縣政府認為,以縣域內小城鎮的發展為城鄉連接點,實現城鄉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方面的共建共享,並依靠鄉村的土地、旅遊、農業等資源,吸引農村人才迴流創建家園。

侯臣美麗鄉村建設模式就是澄邁目前正在探索的農旅結合方式之一。以黨委政府引導、企業投資、村民入股共建,積極探索解決農村空心化、農村土地流轉發展新模式,實現黨委政府、村民、企業多贏。政府美麗鄉村專項資金用於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路網、電網、給水、排水管網、水系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引進優質社會資金投入舊村改,將舊村莊閒置的房屋和宅基地建設為集商鋪、家庭旅館、茶坊等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特色民居,村民獲得財產和經營收益,參與新村經營管理獲得工資收益;村集體成立管理公司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

“澄邁美麗鄉村建設的最終目標是讓村民生活更舒心更便利,收入更多。”自從咖啡風情小鎮開放之後,便吸引了大批遊客,毗鄰小鎮的侯臣村村民搖身一變,成為風情小鎮裏的保潔員、銷售員,甚至是超市老闆、農家樂老闆。以前的果園菜地也變成可供遊客採摘、玩樂的農家田園。

如今,侯臣村規劃建設了“美麗鄉村”項目,將進一步發展當地的鄉村旅遊業。侯臣村村民蔡親袖告訴記者,通過引進公司,農民入股的模式進行美麗鄉村改造的侯臣村,平均年收入已經超過2萬元,部分村民通過搞第三產業(農家樂、飯館、茶藝館、特色產品超市等)和現代高效農業(石榴和木瓜種植基地等),年收入輕輕鬆鬆達到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

“收入增加了,幸福感也在增加。”在工作之餘,喜歡跳跳舞唱唱歌的樑大姐表示,當她住在花了40多萬蓋起的自家樓房裏,在大棗基地和咖啡作坊裏被遊客爭相邀請合影時,她感覺到無比的幸福和滿足。

2015年4月21日海南廣播電視總枱與澄邁縣戰略合作備忘錄暨侯臣村美麗鄉村項目合作簽約儀式在澄邁縣福山鎮舉行,海南廣電與澄邁縣強強聯手、合作發展鄉村旅遊的一次大膽創新和積極探索,雙方將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和資源,將“侯臣美麗鄉村項目”建設成海南“旅遊特區”的一個成功範例。

3 綠色低碳創建美麗家園

黨的十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改善人居環境的戰略要求,海南省第六次黨代會提出了“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戰略部署。澄邁縣迅速行動,貫徹落實黨的戰略要求和部署,以發展“三農”(農村、農業、農民),改善農村生產、生態和生活為抓手,多措並舉,全面推進該縣“美麗鄉村”建設。

2013年,澄邁縣成立了以縣委書記楊思濤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制訂了《澄邁縣“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總體方案》,提出“示範引領、打造品牌、連點成帶、全面推進”的思路建設美麗鄉村。到2015年,建成6條美麗鄉村帶,力爭全縣99個500人以上的村莊達到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要求。

美麗源於規劃。為了科學有序地開展建設工作, 澄邁縣提出了“五個結合”工作原則和“五化”標準,“五個結合”即是建設美麗鄉村要和推進城鄉一體化、文明生態建設、文化建設、農村可持續發展、農民增收結合起來。“五化”即是環境淨化、閒地綠化、村莊美化、村道亮化、佈局優化。

為最大限度節約資源地城鎮化,澄邁依據縣、鎮、村三級規劃,綜合考慮各個村莊不同的資源優勢、區位條件、文化底藴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突出特色,按照“示範引領、打造品牌、連點成帶,全面推進”的思路建設美麗鄉村。

例如福橋帶中的白堂村、敦茶村,這2個相鄰村莊都是以種植香蕉和檳榔為主,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福山鎮政府對2個村莊進行了路面綠化平整、垃圾中轉運輸、房屋立面改造等工程,2個村莊煥然一新。村民也不亂扔垃圾污染了,房屋全部刷漆以香蕉、檳榔為圖標,各有特色。

而不僅僅是白堂村、敦茶村,澄邁縣在所有自然村配保潔員、所有鎮場配垃圾轉運車的基礎上,提出了村莊人居環境改造標準,包括佈局優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河道淨化等,採取“村收集、鎮運轉、縣處理”的創新性村莊環境衞生整治模式,投入900多萬元,健全和完善村鎮垃圾池、果皮箱等環衞設施建設。通過改造建設,村莊改變了以往髒亂差局面,變成了如今道路暢通、房屋整潔、環境優美的“美麗鄉村”。

就地城鎮化 篇十

關鍵詞:中心鎮;空間增長;新型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是中國深化改革與社會結構變遷的重要戰略。城鎮化是第二、三產業集聚, 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 城市數量增加、規模擴大, 城市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農村擴散、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向農村普及的過程。[ ]千城一面的城鎮化趨勢下,小鎮擁有靈活特色。支塘鎮作為常熟市縣域管鎮,通過對城鎮化的空間擴張和新社區生成機制的實證分析,對城鎮化當展的優勢與困境,提出優化的可行路徑與思考。

一、支塘鎮城鎮化的空間增長與人口變遷

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支塘鎮憑藉資源稟賦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以鄉鎮企業為主,工業企業居多,在空間轉移增長和人口遷移變遷方面爆發潛力。

1、中心鎮域空間增長迅速

空間的城鎮化是城鎮化最直接的表現。2003年根據常熟市區域規劃調整,實行撤小鎮並大鎮。支塘、任陽和何市三鎮合併成支塘鎮,成為支塘城鎮化歷程的轉折點。據支塘鎮統計局數據顯示,並鎮以來鎮域面積由47?擴展為128.96?。2012年,確立城鄉一體化發展綜合配套改革方案,制定城鄉發展的近期和遠景規劃,城鎮化再遇發展契機。

空間擴張導致土地用途轉變。支塘鎮處於三鎮的核心位置,新一輪鎮村佈局規劃暈開城鎮化發展新態勢。城鎮建設用地增加,土地及空間擴張是城鎮化發展的必然結果。而空間佈局而言,以 “條、帶、塊”的特點佈局,功能定位清晰。鎮區東擴,中心鎮空間增長迅速,以商品房住宅為主,多數樓盤已建成,散點分佈在城鄉和鎮域主幹道兩側,由北向南,排序有致,具有典型的新型社區標誌。

2、城鎮化人口增長緩慢

人口城鎮化數據落後相對滯後。城鎮化的核心指標是人口城鎮化,“目前慣用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作為城鎮化的標準,但由於户籍制度的束縛和承包地宅基地的羈絆,許多事實上早不以農業為生的人口和户籍,至今仍作為農業人口。”[ ]據鎮統計辦數據顯示,並鎮十年來,全鎮户籍人口和農業人口各有2.37%、3.48%的增長,但由於數量上包括廣大的農村區域和以農業人口居多的特殊性,數據上近30%的人口城鎮化率遠低於實際城鎮化率。

人口城鎮化落後於空間城鎮化。目前安置房小區內100餘户農村家庭,已步入城市生活,但僅作為失地農民身份出現;由於房地產開發量近年猛增,貸款買房者居多,但其户口尚未變更。人口城鎮化也受外來人口的流入的影響。綜合分析,流動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口城鎮化率數據偏低的結果,實處於人口的隱性城鎮化狀態。可見空間城鎮化同人口城鎮化並非亦步亦趨,存在時間差,人口城鎮化速度相對滯緩。

二、支塘新鎮區空間變遷路徑

城鎮化必定帶來城鎮空間樣態改變。新的規劃佈局推動了集約型改造舊街區,生成新社區,演繹新型城鎮化的空間變遷。

1、合理的空間佈局規劃

城市空間結構優化設計。鎮域空間合理規劃有助於城市內部各要素的空間組合和城市整體佈局的合理分工,實現生態的、可持續的、和諧的城鎮化發展路徑。城鎮工商用地、農村耕種土地和住宅用地應該明確規劃管制,根據支塘鎮總體規劃(2011-2030),鎮域擬形成“一區、三片、五園”的空間佈局結構。遵循因地制宜的規律,挖掘特色,同時符合佈局塊狀分明,對全鎮總體佈局把握到位。

新鎮區功能型社區集聚,土地集約型利用。支塘鎮中心鎮區近景規劃和現實狀況體現出佈局的合理性和宜居性特點。中心鎮區向南北擴展,形成新的行政辦公區域、金融商業圈、文化教育地帶以及居住社區,鎮區中心集行政、商貿、教育、娛樂和住宅於一片,功能強強聯合,功能重組,節約用地、能源和公共基礎設施,吸引大量勞動力的轉移,實現人口、產業、市場的集聚,加快城鎮化的進程。

2、“農民上樓”與鎮區居住模式

行政主導,動土拆遷。政府主導的拆遷打破固化的“強拆強搬”模式,調解辦法和補償方式都同農户協商,合法合理。此次村中六個小組中超百家農户,現均已拆除住宅。政府以每户60的標準配給,農户暫住在臨時安置房。舉家拆遷,土地流轉,同時獲安置房。按照失地補貼標準,向農民發放失業金補貼,差別平等地解決失地農民補償問題。

規模拆遷改變農村家庭原有生活方式。農民居住“上樓”,在居住環境、生活方式上徹底轉變,在心態上表現懷舊情緒和對未來生活衣食的焦慮和擔憂。2014年起,受滬通鐵路工程影響,大量家庭仍將拆遷“上樓”,聚居成為居住主要模式。從空間佈局和拆遷安置狀況分析,支塘鎮的城鎮化在功能定位定點方面呈現出空間擴散、人口集居、功能集聚的總體特徵,且空間密度逐漸提高,集聚效應大於擴散效應。

三、支塘城鎮化發展的人口增長路徑

城鎮化發展的根本動力是就業增長、居住和公共服務城鎮化。就業轉變決定了人口的非農化就業,推動了城鎮化集居,最終促進城鎮化公共設施、公共服務的集約化供給。

1、就業增長:企業類型明顯與就業崗位繁多

企業是就業人口的重要載體。鄉鎮企業是城鎮化的重要路徑和形態,現經改制多變成私營企業。據統計年鑑顯示,2003年,鎮村工業達至618個,其中私企為585個,規模企業111個。2013年企業數增加至912個,常盛集團等規模化運作的品牌企業;紡織印染企業和服飾製造業等各類企業,均為鄉鎮勞動力和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鄉鎮企業加速了資本、技術、信息等經濟要素向鄉鎮工業小區區域內的轉移集中,人口和經濟要素的快速集中過程,實質就是城鎮化的發展過程。”[ ]鎮企異軍突起,有效解決了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幫助農民實現就業轉型,豐富就業人口結構。

2、居住樓盤化:聚居趨勢明顯

樓盤是城鎮居住人口的重要載體,為人口城鎮化蓄勢。在支塘鎮城鎮化過程中,樓盤與企業成為承載人口的雙重動力機制,不少在建的樓盤已售空或者已緊缺,迫切表達農村人口城鎮化的需求。這種集中化居住的趨勢越來越凸顯。與此同時,集居也會使人們生活方式趨同,聚斂人氣,同質化也造就了支塘鎮更寬廣鮮明的居住形態。

3、生活變遷:公共服務完善

公共服務是以人為本的體現。注重文化教育設施建設投入,社區教育中心重建,完善文體中心,將鎮幼兒園和國小舉遷至鎮區中心東,增添師資力量,現代配套設施一步到位,傳承支塘鎮濃厚的文人氣息。此外,道路出行更方便。路面綜合改造拓寬,啟動鎮村公交線路,水域拓浚,水系調整,全面治理水環境,打造環境和諧的城鎮化。市內統一推出一卡通用,一體化輻射各鎮,增加居民的生活福祉。

四、支塘鎮城鎮化發展的優勢與困境

支塘依靠內生性發展動力和外部強大推力,開拓特色城鎮化道路。但也出現人口結構性矛盾、土地的非集約開發、環境污染等憂患。

1、交通與特色產業的優勢

土地的可再開發優勢顯著。支塘鎮最大的優勢是尚存在大片土地沒有被工業開發,帶來生產與生活成本優勢。同時交通區位便利,不僅吸引眾多外來務工人員,且成為企業家們投資的可靠選擇。生產要素向優勢產業和強勢企業集聚,以私營或民營企業為主,無紡、紡織、食品逐步發展為三大特色產業。鎮華東食品城更是發揮產業化帶動城鎮化優勢,適應了市場及社會需求。資金、土地等生產要素向優勢產業和強勢企業集聚,促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2、流動人口積蓄髮展動力

流動人口的增加改變就業人口結構。近年流動人口數量上急劇增長,湧入市鎮謀生,形成“勞務經濟”。省際人口流動區域格局顯現,皖、川、豫等輸出地越多地向江、浙、滬、京等地輸送人口。據支塘鎮公安局數據顯示,2013年鎮流動人口數量佔常住人口的33.60%,交通便利助長人口流動。支塘鎮鄉鎮企業繁多,為各層次求職者提供豐富的就業崗位,吸引着廣大外來務工人員擇業就業、定居。不少流動人口依靠自我經營,經濟實力壯大,符合條件者直接買房落户支塘,實現流動人口自我的“異地城鎮化”。這些人口輸出大省都以本省農村人口“異地城鎮化”的方式為發達省、市、縣、鎮的城鎮化率提升做了貢獻。[ ]

3、原生人口結構性變遷與增長困境

鎮域產業發展吸引了大量外來流動人口,但本地原生人口卻供給不足。青年勞力出而未歸,老年人口留而缺管。土地佔用或規模經營,導致剩餘勞動力以青年勞力居多向二、三產業轉移,流向大城市尋求發展空間,鎮上青年勞力的缺失,弱化了鎮區勞動人口的綜合質量。高層知識分子的流失,使鎮缺乏核心競爭力,失去智力支持。同時隨着老齡化社會的逼近,農村老年人口留守情況嚴峻。尤其是那些居住在臨時安置房中的老年人,流動性弱,留守農村無田耕作,又面臨城市生活的適應問題,困境重重。

4、空間過度擴張與環境破壞

城鎮化加大土地開發強度。“精明增長”理論下城鎮化是一種全方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以土地高效集約緊湊利用為先導,實現經濟效率提高及和諧發展,以提高生活質量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土地的肆意擴張,如火如荼的房地產也存在產生房產泡沫經濟的嫌疑。城鎮化對工業用地需求只增不減,對土地的需求膨脹已造成現行不得不就近佔地。同時低碳環保的城鎮化理念漸行漸遠,近年環境承載力愈發突破最低防線,霧霾就是環境破壞對人類最直接的警示,各種污染已影響到日常起居。建築工地塵土飛揚;水質受影響等問題堪憂。不管是從短期還是長遠角度考慮,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城鎮化絕非明智之舉。

五、支塘鎮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願景與思考

未來的城鎮化進展將不再是鋼筋水泥式的城市化,它強調消費結構升級,信息化城市,智能化城市。[ ]支塘鎮作為服務於滬寧的“衞星城”,必須通過科學規範的城鎮化頂層設計,警惕“路徑依賴”。

變被動為主動城鎮化。進一步增強城鎮吸引力,改革城鎮的户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及農村的土地流轉制度,促使農民自覺自願進城、進鎮,主動接受城市文明,這樣才能將農村地區升級為真正意義上的城鎮地區。[ ]

避免盲目擴張建房,追求內涵型增長。再掀樓盤擴建狂潮,頗有一種造新鎮趨向。倘若打破原有的生活節奏盲目追求城鎮化,那麼眼前的城鎮化只會被空心化,華而不實。事實上,追求內涵功能型城鎮化勝過純粹地域擴張型增長,注重空間品質的提升更能打造精緻型城鎮化,避免造成各類“集聚不經濟”的“城市病”。

招商業資本,聚智力資源。依靠資源合理有序流通促進城鎮化轉型升級,既鼓勵各大企業在支塘投資建設,發展“高增長、低就業”新興產業和資本密集型產業,增加經濟效益,也適當利用政策優勢吸納四方有競爭力的人才,促進財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增長,積蓄充裕的智力資源,優化勞動力結構,最終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資本。

市場導向型城鎮化更“為人”。當前市場經濟活躍,城鎮化仍然充溢着政府的行政主導性色彩。因此適當由政府推動向市場導向型城鎮化轉化,有利於理性把握戾氣時代下城鎮化的脈搏。城鎮化是人為的城鎮化,更是為人的城鎮化。堅持可持續的理念,切實注重提高生活質量,才能實現城鎮化之夢。

參考文獻

[1]簡新華,黃錕。中國城鎮化水平和速度的實證分析與前景預測[J].經濟研究,2010,45(3):28-39.

[2]潘培坤,凌巖。城鎮化探索[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2,10:60.

[3]簡新華,何志揚,黃錕。中國城鎮化與特色城鎮化道路[M].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

[4]趙民,陳晨,鬱海文。“人口流動”視角的城鎮化及政策議題[J].城市規劃學刊,2013,(2):1-9.

[5]徐建春,李長斌。精明增長理論對中國新興城鎮化發展的啟示[J].中國名城,2013,(12):15-20.

[6]彭文生,林暾。“新”城鎮化有新意[J].銀行家,2013,(2):38-53.

[7]呂亞生。江蘇省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的村莊用地集約化研究[J].中國土地科學,2007,21(02):65-69.

基金項目:本文為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中國特色城鎮化發展實踐與路徑研究”(2013ZDAXM001)和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空間落點及其形態研究(2013CSH089)”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