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江蘇語文大學聯考試卷2017【多篇】

欄目: 試卷考卷 / 發佈於: / 人氣:3.24W

江蘇語文大學聯考試卷2017【多篇】

江蘇語文大學聯考試卷2017第二部分 篇一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坐而假寐,神清如遊鈞天,而不自知,夜將半,始就寢。夢魂所歷,蓋亦非人間世也。(6分)

(2)或曰,此留侯所謂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者,其信然耶?(4分)

14、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8分)

船下夔州郭宿,雨濕不得上岸。別王十二判官【注】

杜 甫

依沙宿舸船,石瀨月娟娟。風起春燈亂,江嗚夜雨懸。

晨鐘雲外濕,勝地石堂煙。柔櫓輕鷗外,含悽覺汝賢。

[注]杜甫坐船停靠夔州岸邊,準備告別朋友王十二判官,因雨不得。

(1)“晨鐘雲外濕”中的“濕”字極富表現力,請簡要賞析。(4分)

(2)“含悽覺汝賢”中的“汝賢”,有人認為説的是王十二判官,有人認為説的是鷗鳥,你贊成哪種説法?請簡要説明理由。(4分)

1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題1分,共6分)

(1)子曰:“ , 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2) ,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將進酒》)

(3) 此情可待成追憶, 。 (李商隱《錦瑟》)

(4) ,小年不及大年。(莊子《逍遙遊》)

(5)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6) ,佳木秀而繁陰。(歐陽修《醉翁亭記》)

五、(12分)

16、把下列句子組成意思完整、前後銜接、語序最恰當的一段話。(只填序號)(4分)

①無論是和平鴿、雨耕圖還是燈籠、火炮、不倒翁

②他都可以信手拈來

③齊白石的作品在題材上突破了歷來士大夫畫家視野所及的領域

④用高超的筆墨技藝傳達出獨特的韻味

⑤都會引起他濃厚的興趣

17、下面是詩歌《水鄉行》的前四句,請展開聯想和想象,將前兩句擴寫成一段描述性文字,字數60字左右。(4分)

水鄉的路,

水雲鋪;

進莊出莊,

一把櫓。

18、欣賞漫畫《打虎英雄》,完成下面題目。(4分)

(1)任選一方(“英雄”或“虎”),寫一段簡短的內心獨白,不超過30字。(2分)

(2)用一句話説明這幅漫畫的寓意。(不超過20字)(2分)

六、(18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題。

布達拉宮的海拔

韓德年

①我是在六月末的一天來到布達拉宮腳下的。經過一夜雨水洗濯的拉薩,天清得無以再清,氣純得無法再純,我淺陋的語言無以言表,只能以“清純”二字來聊表。布達拉宮宛然在畫中,我們排隊走進這幅巨大的立體畫,迎面是一羣藏族婦女在一處寬闊的平台上載歌載舞,歌聲嘹亮而歡快,我們聽不懂她們的歌詞,但那歡快的旋律卻立刻感染了我們。沿着“之”形的道路往上攀爬,階梯平緩而寬闊,純粹的青石板鋪砌,蒼老凹凸的石板,像一張刻滿皺紋的老人的面龐,似乎每條紋理中都蓄滿了故事,讓人不敢落腳,那個淺淺的凹印中是否就裝着文成公主的芊芊足跡?那塊寬大的石台是否就承載着五世__凝神遠眺的身影?一切都有可能。

②布達拉宮由紅、白兩種最接近自然的色調構成,雄渾樸實,巍峨敦厚,因而讓人感覺這高達117米的l3層建築羣落,似乎不是人工修建而是從地而生自然天成的。要不是宮殿頂部與陽光交相輝映的金頂,要不是從牆上垂下的一道道黑犛牛毛編織的神祕簾子,你簡直就要相信自己的這種感覺了。説實話,對於第一次進入布達拉宮的人來説,那莊嚴肅穆的歷史沉澱,那神祕玄奧的宗教氛圍,那目不暇接的瑰麗珍寶,那迷宮般上上下下的曲徑通道,繚亂、麻木了你的感覺,你就像一條魚缸中養大的魚被扔進了大海一樣,一下子懵懂迷茫,難辨東西。只是機械地隨參觀的人流挪動腳步,你的眼睛、思維根本無暇分類、整理、思辨你的感受。那些鎏金的、純金的大大小小、無以計數、形神各異的佛像,那八座神祕的被無數金銀珠寶鑲裹、堆砌的歷代靈塔……無一不撞擊戰慄你的心靈,無一不突破你以前所有人生感受的底線。這是一處歷史與現實超時空交匯的大海,這是一處生與死、智與愚無間相容的大海,這是一處薈萃絕世珍寶的大海。置身這深邃無垠的大海,我們這些可憐的魚缸中長大的小魚,沒有選擇的要被刮擦的遍體鱗傷,沒有選擇的要被灌進一口又一口苦澀的海水,沒有選擇的要被掏空僅有的一點兒腦髓變得無以思考無法思考,直到夢遊般地從布達拉宮的後門走出來。

③當拉薩明豔的太陽從頭到腳照透你的全身時,你才恍然清醒,原本的你才還魂到你的身上。原來在你走進布達拉宮時,你的魂魄早已被放置在了這兒,等着你。

④這便是初進布達拉宮的感受,你似乎看到、聽到、感受到了許多許多,卻又覺甚麼也沒有看到、感受到,無從言表。就像一串珍珠忽然間叮叮咚咚散落一地,讓你無措地不知從哪顆珠子撿起,手中僅拿着一截串珠的繩索發呆。以至後來查一些資料,才斷斷續續的串連起來一些,但依然有那麼多的空白和殘缺,留待補充填闕。

⑤布達拉宮的背面依然由紅白兩種色調構成,依然是曲折的石板路,但背面似乎更為陡峭險峻一些。坐在路邊的石板上,任憑高原純濃的陽光肆意塗抹肌膚,悵然地望着巍巍矗立的布達拉宮,有點像偶闖桃花源的漁人,甫從另類的桃源出來,刻意要記住路徑一樣。但我們又能記住什麼呢?我們進宮時的天已然與出宮時的天不同,進宮的你已然與出宮的你有別。1300年前的宮牆依然還在,1300年前顯赫的松贊干布呢、文成公主呢,又在何方?五世__的靈塔依然金碧輝煌地警示着後人,而他開創的盛極一時的甘丹頗章政教合一的政權呢?一切都被時間的手撕得灰飛煙滅。難怪宮中的佛陀一直垂瞼微笑着,他老人家是在笑我們人類的愚痴嗎?

⑥下到山腳,又有一羣藏族老人圍在一起唱着跳着,蒼老的歌聲裏溢滿了歡快,輕緩的腳步表達着無上的喜悦,眼神眉宇間堆滿了幸福與滿足,手舞足蹈似乎是他們生活的全部。原來幸福是這麼容易,快樂是如此簡單,優雅是如此的率意!而這份歡悦、無憂、率意、簡單,也只有生活在布達拉宮腳下的人們才做得到。他們無愧於生活在佛國聖地,無愧於居住在人類精神的屋脊。這一幕“歡送曲”,讓我們這些被無底的慾望薰染得全身都透着焦躁、憂惱、嫉妒、憤懣的外鄉人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自慚形穢。

⑦看開一切,放下一切,當你真正放下一切時,你反而擁有一切,這也許是布達拉宮賜予我們的無上精神財富!布達拉宮的有形海拔3756.5米,而他內在的無形的精神海拔又誰能蠡測的到呢?

(選自《蘭州日報》,有刪改)

19、結合文章第②段,簡要概括布達拉宮的特點。(4分)

20、理解文中兩處畫線句子的含意。(4分)

(1)原來在你走進布達拉官時,你的魂魄早已被放置在了這兒,等着你。(2分)

(2)進宮的你已然與出宮的你有別。(2分)

21、文中第⑥段寫藏族老人的舞蹈,有什麼作用?(4分)

22、結合文本,談談本文以“布達拉宮的海拔”為題有什麼好處。(6分)

七、作文(60分)

23、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父親帶着三個孩子,到山中採摘野果。

到了目的地,面對一樹樹紅彤彤的野果,父親問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麼?”

老大回答:“我看到了野果,還有清泉、飛鳥和翠綠的山林。”

老二回答説:“我看見了爸爸、大哥、弟弟和野果。”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野果。”

要求:①選準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擬題目;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文體特徵鮮明;④不要脱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

江蘇語文大學聯考試卷2017第一部分 篇二

一、(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吮吸(shǔn) 發酵qiào) 倔脾氣(juè) 踽踽獨行(yǔ)

B.靚麗(1iàng) 吟哦(é) 露頭角(1ù) 引吭高歌(háng)

C.唆使(suō) 模板(mó) 卡脖子(qiǎ) 揠苗助長(yà)

D.卷軸(juǎn) 眼瞼(jiǎn) 氣吁吁(xū) 方枘圓鑿(ruì)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句是

A.儘管H7N9禽流感突如奇來,但及時公佈的透明信息,迅速採取的應對舉措,都使得公眾更為理性和平靜,能夠泰然處之。

B.對於某些選手參賽資格作假的問題,田徑協會至今未作出解釋,如此諱莫如深的態度,只能讓人憑添更多的猜測。

C.一些官員常常罔顧百姓的呼聲,習慣頤指氣使,在他們眼裏,“為人民服務”只是牆上的粧飾品,這種頑劣作風必須糾正。

D.耶魯大學聲震寰宇,其校園姿態卻低調得出人意料,我們也要提倡校園千姿百態,風格各異,勿需富麗堂皇。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在北京飛往新疆的專機上,習近平總書記鋪開新疆地圖,查看新疆地理分佈,連一座小山、一條小河也不放過。

B.七匹狼集團盲目擴張以致發展後繼無力,訂單大量減少,利潤大幅下滑,這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C.花叢中,幾個黃髮垂髫的老人正在打牌,爽朗的笑聲驚飛了停在枝頭的一對雲雀,濺落了一地繽紛的花瓣。

D.我們曾經過分迷信“人多力量大”,認為三人成虎。殊不知,當人多得超過實際需要時,有可能會礙事誤事。

4、下列各句中,標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下午開大會時,李廠長宣佈:廠裏要實行兩項改革措施:一是持證上崗,二是脱產培訓。

B.吵架能解決問題嗎?不能。我們需要的是理智的、心平氣和的溝通與討論。

C.中美聯合攝製的大型節目《資本浪潮》,4月30日開始在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中播出。

D.“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不打艱苦的持久戰,絕不可能獲得大成就。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A.25日,全省普降甘霖。經過此輪降雨,全省大部分地區旱情將解除,對改善空氣質量也十分有利。

B.國產Linux系統,不像美國微軟公司的Windows xp系統那樣,能自由運行PS、QQ、炒股軟件以及不少遊戲軟件。

C.領悟祖先留下的生存智慧,提高人居環境建設的中國元素,古村落不能不説是一個重要的參照。

D.我們不必將文學作品所有的內涵都開發為語文課程內容,因為文學作品,即使是一首短詩,也有近乎無窮的內涵。

二、(9分。每小題3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魏晉南北朝時期,產生了一個新的學派——玄學。玄學的基本立場是整合儒道兩家,總的來看,玄學還是以道家為主導的。道家崇尚自然。老子説:“道法自然。”老子説的“自然”,不等於自然界,他説的是自然而然,即本然,指事物的本性。莊子發揚了老子的思想,他説“天地有大美”,“天地”就是自然。道家重視的自然不是自然界的現象,而是自然界背後的那個自然本性。這個自然本性就是“道”或者説“玄”。

於是,在東晉時代出現了一種自然美理論——“悟玄”。東晉詩人孫綽説:“方寸湛然,固以玄對山水。”“方寸”指心,這句話的意思是:內心清亮,沒有任何雜念,面對山水,堅持從山水的現象悟出玄理來。

在“以玄對山水”方面,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堪稱代表。其《飲酒其二》寫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他認為,自然美不僅美在它的現象,而且美在“真意”。“真意”在自然景象之中,不離自然景象,然而又不能説是自然景象;“真意”確實存在,但它只存在自然景象之中,語言不是它的載體。

中國人醉心於尋求自然景象之中的“真意”。南北朝的畫家兼佛徒宗炳説“山水以形媚道”,就是説山水是道的形象顯現,欣賞山水可以從中悟出道來,他把這叫“澄懷觀道”,又叫“澄懷味像”。“像”是山水之形,“道”是山水之魂。道,在中國哲學中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它是宇宙的本體,是為人的根本。中國的諸派哲學,不論是儒家還是道家、佛教,雖然對世界、對人生的看法有異,但均推崇道,於是,“悟道”成為欣賞自然美的一種重要的方式。

魏晉南北朝時,欣賞自然美還有一種方式——“暢神”。何謂暢神?就是説,在對自然的欣賞中獲得極大的精神愉快。此説的提出者也是宗炳。宗炳是個山水迷,《宋書·宗炳傳》中説他“每遊山水,往輒忘歸”。後來年紀大了,走不動了,他就將山水畫掛在卧室裏,謂之“卧遊”。卧遊時他還撫琴,説是琴聲一起,畫上的眾山皆發出回聲。與宗炳同一個時代的畫家王微説:“望秋雲,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這也是暢神的意思。

值得強調的是,魏晉南北朝的文人很看重自然與人的情感關係。樑朝的皇帝簡文帝説他進入園林,“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他認為自然美無處不在,“會心處不在遠”,意思是説,只要用心即用情去看物,處處的物都可以親人,都能獲得快樂,而不必捨近求遠去尋奇山異水。

到魏晉南北朝為止,中國人欣賞自然美的幾種模式均建立起來了。概括起來,主要為:寄志,以孔子為代表;比德,以孔子、屈原為代表;寄情,以屈原為代表;悟道,以陶淵明、宗炳為代表;暢神,以宗炳、王微為代表。

(選自陳望衡《中國古代如何言説自然美》,有刪改)

6、下列關於自然美的解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以道家為主導的玄學影響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悟玄”的自然美理論的產生。

B.陶淵明説“此中有真意”,他認為自然美不是美在現象,而是美在“真意”。

C.宗炳認為山水的形象是道的外在表現,道是通過山水的外在形象表現出來的。

D.梁簡文帝認為自然美元處不在,只要用心去看物,則處處的物都能給人以快樂。

7、關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欣賞自然美的模式,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悟道講究“澄懷觀道”,認為只要欣賞山水就可以從山水之形中悟出山水之魂來。

B.暢神亦稱卧遊,是指在對自然的欣賞中獲得極大的精神愉快,以宗炳和王微為代表。

C.悟道注重領悟自然景象背後的自然本性,暢神注重欣賞自然景象時獲得精神愉悦。

D.魏晉時期,建立了寄志、比德、寄情、悟道、暢神等中國人欣賞自然美的所有模式。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孫綽強調要內心“湛然”,沒有任何雜念地面對山水,堅持從山水現象中品出玄理。

B.“真意”不僅確實存在,而且只存在於自然景象之中,語言不過是它的載體。

C.中國的諸派哲學雖然對世界、人生的觀點各異,但對“道”的看法是一致的。

D.本文旁徵博引,通過引用大量前人的詩文,充分論證了欣賞自然美的重要性。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遊赤松山記

呂祖謙

淳熙十五年,南至①後一日,與二三友訪呂兄仲平之廬。

後二日,呼兒覓藜杖,命友戒行囊。緩步出北郭五里許,山光野色,漸與人相應接,而晴光亦時着人。又二里許,至季氏之廬。所居依山,茂林清池相映帶。季民兄弟與其知友陳巖夫,亦齎袱被,欲共宿山中。又行十里,至小石橋。望赤松山,積靄橫翠,蔚然深明。復行三裏許,入山門。長鬆偃蹇道旁,若不肯與世士為伍。至橋亭,坐於老木之上。與澗橫石,激為清湍,澎湃洶湧。人籟俱息,心目為之醒然。復曳杖入“桃源”,暝色已滿巖谷矣。徙倚“枕流”,四際溟濛,天水一色,泉聲鬆韻,殆若暴風急雨之驟至。徐行察之,又若車馬卒奔而未有所止也。雲間時有疏星,點綴林杪,與水影相照,清澈無底。坐而假寐,神清如遊鈞天,而不自知,夜將半,始就寢。夢魂所歷,盞亦非人間世也。

晨興復至其處,灝氣遊衍,天宇無滓。再至“過清”,駐目久之。即尋支徑謁二仙祠,世相傳以為黃初平②覓亡羊之地;或曰,此留侯所謂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者,其信然耶?偕行者俱欲登山,酌丹井飲,造之。中道或有依澗而上,觀瀑泉,履白石,欲窮其源而不可得,復相與會於丹泉之上。山高而深,下視羣谷,莫不獻狀。歸途高者平,險者順。山迴路轉,鳥紗欹斜,隨意先後。至山下,日猶未中。飯競,信其所之。再尋“桃源”之遊,昔林木交翳,今皆廓然。復循山磴,遊於“物外”。喬木倚天,澗流清壯。此問桃源之津所從始也。過小橋,緣山而行。泉石相捕,無風而濤。行且百步,幽意益邃。橫澗為橋,榜曰:“三峽”。驚濤怒流,與巨石相吞齧。前莫知其所窮,後莫知其所止。復行數十步過盤石,臨浚流,景象天逸。不特與所謂“物外”者並,亦與所謂“三峽”者異。久之,暮煙四合,不可久留,遂尋舊遊而歸。抵夜復坐於“枕流”,林外燈火,久益微茫。泉流靜深,尤與夜氣相宜。

是行也,極目于丹井,稱心於桃源,而於“枕流”“過清”之間,朝暮幾與神交。自己未至辛酉,凡三日而後返。

(選自中華書局《古今遊記從鈔》,有刪節)

注:①南至:冬至。②黃初平,東晉人,著名道教神仙,俗稱黃大仙。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亦齎袱被,欲共宿山中 齎:攜帶

B.又若車馬卒奔而未有所止也 卒:通“猝”,突然

C.晨興復至其處 興:高興,興奮

D.不特與所謂“物外”者異 特;只是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人籟俱息,心目為之醒然 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

B.殆若暴風急雨之驟至 句讀之不知

C.泉石相捕,無風而濤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

D.抵夜復坐於“枕流” 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是描寫赤松山景緻的一組是

①積靄橫翠,蔚然深明 ②雲間時有疏星,點綴林杪,與水影相照

③山高而深,下視羣谷,莫不獻狀 ④鳥紗欹斜,隨意先後

⑤喬木倚天,澗流清壯 ⑥極目于丹井,稱心於桃源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2、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淳熙十五年冬,作者與幾個朋友到了呂仲平家,後又到了季氏兄弟依赤松山而建的住處,然後一起去遊覽赤松山。

B.作者一行先後兩次遊歷“桃源”,第一次是傍晚時分,光線昏暗,樹木互相遮蔽;第二次是午飯後,光線明亮,視野開闊。

C.作者一行在赤松山中住了兩夜,赤松山的夜晚靜謐而清幽,讓人感到神氣清爽,心情放鬆,夢中所到之處也超塵脱俗。

D.本文按時間先後順序記述了作者遊覽赤松山的經歷,景物隨作者遊蹤而變化,時遠時近,有高有低,動靜結合,寫景極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