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江蘇大學聯考作文(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2W

江蘇大學聯考作文(多篇)

江蘇大學聯考作文 篇1

有人説,蝴蝶飛不過滄海。可你告訴我,那是因為她不知道海的那邊有等待。於是我相信有彼岸,彼岸有花開,花開在夢想的土壤上,但我需要飛越一片海。

年輕的我們總是滿懷着希望,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裏,看陽光照進來,在書上拼出夢想的圖案。那時以為夢想很近,只需振動翅膀,努力飛行,像古時的學子,十年寒窗苦讀,只盼一朝為臣,足矣!那時以為時間很多,青春很長,我們尚年幼,大聲地笑,歡快地説,當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可是好像,我們只是留戀了一朵花開的時間。

大學聯考倒計時開始了,我們慌亂了,那被金色光芒籠罩的海洋,退卻了絢爛的色彩,只剩下純淨寬廣的藍。我們睜着惶惑的眼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分分明明的寫着怎麼辦。這時,你説:食指有首詩叫《相信未來》,我們應該相信有岸,那裏有很多花園,有一座座象牙塔,也一定會有我們為青春翩舞的身影。於是我們一起望向你指的方向,迷茫中透漏着一絲希望的光芒。

坐在考場上,一臉平靜的我內心波濤洶湧,抬頭看見掛在牆上的鐘,我想此時我們的心情就像那口鐘裏的針。有些人的心是時針,很是鎮靜,有些人的心是分針,不疾不徐,而我的心就是那根秒針,不停地滴答,怎麼都靜不下來。卷子發下來,眼前一片白,稚嫩的翅膀在白浪裏揮舞,隱約有父母焦灼的臉,期盼的眼神。

就這樣大學聯考結束了,走出考場的那一刻,我深深地吐了口氣,想到:不知道是我在等待夢想,還是夢想在等待我,抑或兩者都不是。後來才發現,是一陣藍色的海風將我吹離了方向,飛向另一座花園,嗅着另一種芬芳。而我的夢想從不曾褪色,開着綠色的花朵,永不凋零。我們還有很多的路要走,大學亦不是終點,只是供我們休憩,構築另一個夢想的島嶼,我們仍在路上,青春不朽!

現在憶起大學聯考,亦有幾分憶崢嶸歲月的慷慨與豪邁,那是一種磨礪,是一種成長。大學聯考是我們人生路上的一片海域,飛躍它就是對自身的一種超越,是對自我的一種認識。在那片海域上我們迷茫過,然而誰的青春不曾迷茫?我們沐浴風雨、陽光、海浪,這些只會讓我們更加堅強。我們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分離,這隻能是我們學會珍惜,學會感恩。珍惜友情,珍惜時光,感恩父母,感恩曾陪我們前進的人。

我在象牙塔裏翩然起舞,也汲取力量,準備踏上另一段征程。大學聯考那片海已讓我不再害怕,因為她教會我如何飛行。青春仍在繼續,我仍會努力前行。蝶舞青春,舞出我們的精彩人生!

江蘇大學聯考作文 篇2

處在這個現實日益混濁的社會污盆裏,我們面對着太多的誘惑和沼澤。人生沒有草稿,每一步都應彌足珍貴,千萬不要被眼前的美好誘惑,而步入萬丈深淵。當所有人都在為己謀取利益而犯着道德的錯誤時,只有我們看清眼前的路,腳踏實地走出自己個性的人生,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當所有人都在為自己的一官半職巴結領導、花錢走後門時,只有我們靠知識不斷地充實自我,提升自身價值,或許他們的方式看起來是捷徑,所有人都選擇自以為聰明的捷徑。但,人生的道路上,最短的路程卻不一定是最快的,當你已憑藉自己的實力走到山頂時,放眼望去,他們還在山腳艱難地爬行着,呼吸着上層的空氣,愉快地“一覽眾山小”吧!

謝絕一切誘惑和泥潭,堅持着對生命的仰望,任心靈奔逸舒捲以它生命的獨特軌跡,證明着自身的尊貴與聖潔……

處涸轍以猶歡。人生的路途漫漫,且充滿困苦與艱辛,要想肆意地生活,樂觀是必備的武器。也許你常常有受傷的感覺,別人的一句話或一個眼神總是很容易讓你萎靡心虛,人心莫測啊!你對自己説,吉普賽女郎在用水晶球為別人占卜時,必須要忘掉自己,才能看清別人的世界。同樣的,你的心就像一顆水晶球,你要想看清周遭的一切,就必須拭淨你蒙塵的情緒,受傷、萎靡或心虛,只是因為你對自己看不清,莫測的,其實是你的心。所以你必須時時保持心的潔淨,就像擦亮一顆能透視世界的水晶。做任何事保持一箇中庸的平常心是很重要的。勤勞、自我要求高,原本是美德,但一旦要求到了枯槁極苦、十全十美的程度,這種美德就昇華成了苛求,即不能得到修身養性的益處,心情也不會愉悦。因此我們對事物一定不要太苛求,否則,我們會離幸福越來越遠,完美便轉型成為了一種傷害。保持一種心的潔淨和樂觀的情緒,一切的不快都將驅盡。

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門,生活就是這樣,悲痛和喜悦,痛苦和幸福是同時存在的,只是開了不同的門而已,開錯了門怎麼辦?不能流淚就微笑吧!

不因外在的一切而迷亂,迷失自我,就能堅守住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堅守住的就是你的尊嚴、你的操守、你的信仰、你的情愛——你生命中最純的底色。

江蘇大學聯考作文 篇3

傲視蒼穹的雄鷹愛他的小鷹,但她又為小鷹不能展翅翱翔而憂:綠蔭遮天的大樹愛他的小樹,但她又為小樹不能茁壯成長而憂;雄心壯志的赤子愛他的祖國,但他又為不能為祖國奉獻自我而憂。是啊,每當我們產生愛時,又不由自主的產生一份憂愁,憂與愛總是這樣在我們人生中去留,總是讓我們在憂與愛的海洋裏含着苦水快樂的遊翔。

憂是愛的表現。《遊子吟》中的慈母面對即將遠遊的遊子憂愁無比,擔心遊子在外的生活,這不就是母愛純真的表現嗎?詩人艾青説過“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愛得深沉”,詩人面對故土,面對祖國不禁流下了愛的淚水,不禁的憂於這片生他養他的熱土,就是他對此愛的流露啊。每一次我們憂愁眼前,憂愁生活是,不正是對生活的無比熱愛嗎?如果我們不熱愛生活,就不會對它有一絲的憂愁,而是遊戲人生,得過且過,終將碌碌為無。憂與愛總是這樣在人生中閃爍,我們的生活也因由憂與愛而熠熠閃光。

愛是憂的力量。還記得那些閨中怨婦給我們獻上額一篇篇楚楚動人的詩篇嗎?她們對遠方征戰的丈夫的憂愁,不就是基於彼此的相愛嗎?西漢大將霍去病整日為匈奴戰事憂愁,為守護邊疆而整日苦苦思索,不正是出於他對祖國,對人們的愛嗎?每當我們為國家的不順利而百感交愁時,為我國的發展而擔憂時,是我們對國家的熱愛所產生的力量,也是這股力量推動祖國繁榮發展。在憂愁的河流裏,愛得力量才是它的中流砥柱。就這樣憂與愛在人生的舞台上,上演着一段又一段又歡樂又悲傷的歌曲,讓人生就此不凡。

憂是向遠方遊翔的小船,愛是給予它力量的船槳;憂是漫山遍野的紅杉,愛是給予它自信的根基;憂是芳香四溢的鮮花,愛是給予它自信的陽光。

生活中,有父母對我們的憂,老師對我們的憂,社會對我們的憂……而這正是給予我們的愛,我們要用愛的力量,回報父母,老師,社會,和所有因我們而憂的人。

江蘇大學聯考作文 篇4

你明兒個就回城裏了哦,你過來,做爹的有幾句話要跟你説。

記住以後回來,見了鄉里鄉親的都打個招呼,記不得叫啥沒關係,人家都記着你哪!

前兒個你二爺給你遞煙,你説説,你不抽就算了,幹啥非抽你自己的就你的煙好你讓他老人家臉往哪擱!

回來那天,鄰居二嬸問你啥時候回來的,你説“今天早上”,説“今兒個”不就行了撇啥腔這才出去幾天,舌頭就不會打彎兒了以後説話,先想想村裏人咋説!

你舅那天陪你喝酒,你咋不幹誰不知道喝了難受你沒看你舅那天那個高興勁兒啥酒不好地瓜幹酒,你在城裏都買不到!

昨兒個你跟你媽去南坡鋤草,你鋤倒了多少稻子你看你媽多疼,你還嘻嘻哈哈不當回事兒。

鋤完草回來,吃完飯你就往那兒一坐,你不能幫你媽洗洗碗你看你媽一天哪兒閒過一會兒你小時候勤快勁兒哪去了回城裏你也這樣,你那西服,到家裏就脱了吧!不穿西服就沒人知道你是城裏人,沒人知道你是幹部了穿大褲衩子有啥丟人的,你小時候不還光屁股滿村跑了嗎自己得勁兒不就行了,昨兒個那包點心,你啥給扔了啥過期了莊稼人有啥過期不過期的那點心是前莊你表姐給你媽捎的。她日子過得多緊巴你不知道這麼扔了你心裏能得勁兒,那小兔崽子挑食你也不管管肥肉不吃,青菜不吃,整天吃那個方便麪,那玩意兒能比吃個饅頭營養當你媳婦面我不好説,你這是疼孩子,下次別再偷着給你媽塞錢,我估摸着你媳婦也不知道。咱倆口子身子也還硬朗,吃喝不愁。你倆要為這事兒再鬧起來,讓咱倆咋活!

回去以後多打電話,讓孫子和你媽多講兩句。別用手機打,那玩意兒貴。記住了!

歎啥氣爹跟你講這話是為你好。爹這是怕你好話聽多了,做人浮,忘了根!換了別人,沒人跟你講這話。真有這麼説你的,也都是擔心你心浮起來,將來會栽!你也該好好聽聽這些人的話,跟着人家好好幹,因為他們才是真正擔心你、愛你的人。那些整天説好話的,沒安什麼好心!

又歎啥氣把煙掐了!

江蘇大學聯考作文 篇5

看着京京的長大,許多時候,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浮現出自己在童稚玩耍的場景。那是自己頑皮至極,就如同京京現在的樣子,當年父親是怎麼對待我這樣一個頑皮的孩子的。

終於到了自己做了父親才真正理解父親的年紀。

很多事情需要我們一探究竟,然而也有很多事情都不能過分追究。在我青春時,總是想着要往外走;等到我的父親年華老去,我才有隱痛:當年為什麼要選擇遠離?讓膝前盡孝成為自己內心的痛楚。儘管父母都説:現在我們還能動,不要你多煩。然而,每次與他們的團聚也就意味着一次告別。父親跟我説:好好地帶孩子,不要打,不要罵,有話要好好説。

父親的囑咐,其實並沒有在我身上起多大的作用。對待京京,我的要求秉持着該嚴格的必須嚴格,該寬鬆的必須寬鬆。但是,有時候,看着京京無辜的眼神,我竟然混淆了嚴格與寬鬆的界限。

直到有一次,京京打電話給爺爺,向他告狀,説:爺爺,你該管管你的兒子了。哪個孩子作業不錯?

父親打電話給我,説:清明放假,你帶京京回來吧。

回家之後,我很是惴惴不安。既有京京告狀在前,也有自己訓斥京京之後的不安。母親説:“京京你能打嗎?”“你爸爸在你小時候打過你嗎?”

我無語。

在我和姐姐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沒有父親打罵我們的痕跡,不僅不打罵,連他跟我們講的道理我們也沒有什麼印象。

父親朝母親説:“説什麼呢?有什麼説的呢?”

京京看這陣勢,説:“爺爺,其實我也錯了。我做作業,其實也是很粗心的。”

父親説:“粗心就是不懂。”

這句話,我印象是深刻的。在我國小三年級的時候,父親曾經跟我説過,我至今仍然記得父親那時的意氣風發,語氣鏗鏘,容不得你半點懷疑。所以,“粗心就是不懂”成為父親青春時代給我最好的教誨。

然而,我在京京三年級時遇到我三年級同樣的問題時,我怎麼就沒有想到這樣簡潔有力的句子?在歲月的淘洗中,為何那些曾經被照亮的靈魂卻在問題輪迴裏沒有得到更好的洗滌?

年華終究老去,青春總會在記憶深處閃耀。那些曾經點亮我們的敏哲思想,其實也傳承與照亮着父親的青春,我的青春,以及我的孩子的青春。

江蘇大學聯考作文 篇6

一輛車,自出廠上路之時,便註定了他的歸宿:拋錨報廢。人生,正像一輛車,自出生之日起,便註定歸宿必是死亡,這是悲劇。但萬幸的是:我們都不知道自己這輛車將於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何種慘象結束自己的行程。感謝上蒼,讓我們不能先知先覺,讓我們自出廠上路之日起,便日夜兼程,趕路,奔跑。

人生如車,當牢牢地把握好方向。堅守正道,心不旁騖,董道不豫。十字路口,慎之又慎;歧路眾多,不能心動於旁門左道上的花花草草、燈紅酒綠。鎖定目標,控好方向,愈挫愈勇,百折不回,堅信:車到山前必有路。然山窮水盡,也不必一條道走到黑,掉個頭,轉個彎,改道更轍,或許會柳暗花明,別有洞天。“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力能扛鼎,才氣蓋世的項羽,睥睨天下,大封王侯,然一朝垓下被圍、四面楚歌,不能包羞忍恥,暫回江東,伺機再來,竟自刎烏江,身死東城。唉!“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人生如車,當適時地掌控好油門和剎車。察清路況,緩急有度。大道如矢,風和日麗,當加油提檔,開足馬力,當仁不讓,捨我其誰;崎嶇坎坷,風雨如晦,則當踩剎減速。前車之覆,後車之鑑,掩耳塞目,必將覆轍重蹈,欲速而不達。有時適逢彎道,也不失為超越良機,以我造父之御,實現彎道逆襲。中國夢藍圖已繪,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當夜以繼日,擼起袖子幹。然,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我們要牢記。金山銀山卻買不到綠水青山。在“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發生矛盾時,必須將“綠水青山”放在首位,發展的大車放緩減速,穩健前行,才是明智之舉。

人生如車,當要不時地檢修保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生無所息,是種精神與態度;生有所息,是種境界與修養。仰望星空,堅守信仰,必須要有生無所息的精神;俯看大地,面對現實,也必須要有生有所息的境界。一味地忙着趕路,不但會有拋錨熄火的危險,更會有丟了靈魂的可能。適時地檢修車況,檢查胎壓,加油保養,甚至更換一些老化的、出現病灶的、到了報廢期的零件那是必須的。“讀書之樂樂如何,綠滿窗前草不除。”“古劍不磨留養氣,異書多讀勝加餐。”一隅小屋、一杯香茗、一盞孤燈、一桌一椅一本書,保養車況,修養品德,營養靈魂,甚好!必須!

再次感謝上蒼,讓我們不知道自己這輛大車何時何地拋錨報廢,否則,我們彼此見面不是問:芳齡多少?閣下貴庚?請問高壽?而應該當這樣問候了:“喂,夥計!還有多少時日供你苟活?”“唉,還有兩年不到了!”“比我強多了,我還有8個月12天帶5個小時啊!”雙方都是一臉的苦樣,且不哀哉!萬幸!萬幸!

既然萬幸不知道各自的大車還有多少時日可供駕駛,那我們可要切記駕駛的三原則喲!——集中精力、仔細觀察、提前預防。

江蘇大學聯考作文 篇7

慈善,本該是一個充滿人性關懷的字眼,是一個能讓行善者體知自身對於社會超出個體有限價值的義舉,亦當成為受助者生命的冬天裏的一把温暖的手爐,但如今,它遭遇的敏感和尷尬人盡皆知,就如那個感激卻婉拒的家庭。

使慈善處於如此進退維谷的境遇的,在我看來,可能是行善者披着慈善外衣的功利和作秀之心,但更多的情況下,我無奈地認識到,行善者的一顆赤誠之心無可置疑,而他們行善舉的方式往往成了讓愛傳遞的最大阻礙。正因為他們總是慣於以“救世主”的目光來表達對弱勢羣體的善意,受助者在這目光的省視下被點燃的一顆過於澎湃的自尊心讓善意之舉充滿了火藥味,從而,受助者拒絕犧牲在弱勢地位下愈顯珍貴的尊嚴和平等來滿足慈善家的自身價值認同。就如那最後以施捨之名拒絕捐助的家庭,我相信,生活尚且難以為繼的他們需要這份幫助,也許是以往受助的不堪經歷或這位富翁的施助方式讓他們艱難的選擇拒絕。

然而,慈善之路不應因行善方式不當而閉塞阻滯。既已找到癥結,何不求良醫以自治?

真正的慈善家往往堅決丟下慈善這件標籤,而以人類共同體的身份去行善,如同約翰多恩那句:“人不是一個孤島,所有人的不幸皆是我的不幸”。唯有如此,行善者才能真正懂得他想幫助的對象,才能以最適當的方式給他們以樂於接受而有意義的幫助與扶持,讓受助人覺得,他們是以平等的地位扶持着前進,而不是如難民領取政府施捨的粥糧。

晏陽初,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他是在發現了“苦力”的價值的基礎上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在平民教育運動中,與其稱他為教育界的慈善家,不如尊其為所有農民、苦力的老師、朋友。他曾説:“欲化農民,必先農民化。”他不願安居太師矣,空談誤國計,而是紮根到農民中,探索真正對他們有用的善舉——開化與教育。

人類作為一個共同體,要成為堅固的`島嶼,需要慈善的力量來修補脆弱的堤壩,而要讓慈善有力前進,就必須行善者脱下救世主的眼鏡,帶上捐助對象的眼鏡,紮根到他的世界中,問一句:“你需要什麼,我們能共同努力改善些什麼?”這才是有持久力量的真正慈善,需要我們以對的方式共同前進。

江蘇大學聯考作文 篇8

當人類對於咿咿呀呀瞎比劃的同類不再有忍耐力的時候,人類史上第一句語言出現了,這一句令風雲變幻,神鬼驚泣的語言只有短短三個音符,但是就是這短短三個音符卻不知穿越了多少時間,越過了多少江河湖海,高山平原,而今,卻依舊在不善言語人兒的耳邊迴響不止,那聲音無比的嘹亮,狂吼着!吶喊着!

“説人話!”

這就是人類史上有名的第一句語言(誤)如今我們好好想一想,語言這東西説穿了,全能而又乏力。似乎總是有人能口吐蓮花,説出個東邊太陽西邊雨,或訴諸文字而妙筆生花,展現出萬千世界數不盡的光怪陸離,但是,也總有些人説了一大堆之後還要接上一句,哎呀,不對,我不是那意思,最後惹得一堆誤會。有人説,正常人一天大約會有兩萬句話,這樣看來我們究竟有沒有自信能説出幾句恰好在點子上的話呢?估計沒剩下什麼自信了吧?所以才有了謹言慎行,沉默是金不是麼?

而少説多做究竟行不行得通呢?或許得看時間地點和對象吧,但如今大體上是行不通的。放眼國際,咱們不也常説積極對話麼,用肢體語言還是太勁爆了,萬一演變成肢體衝突可就尷尬了。多看,多想,多做,多説。我認為只有這樣才是正途啊,為什麼我們年輕時説的話經常惹人發笑,而當我們漸漸老去的時候總會感歎當初苦口婆心的老人們説的對,難道真應了那句,時間,會給我答案?非也非也,見多識廣,多有所悟,多有所得罷了。

我們還年輕,需要多走走多看看,雖然這世界上總願意把話説死了,處處都有道理,這樣説盡了所有的道理,到頭來總會有進水樓台先得月和好兔不吃窩邊草這樣前後矛盾的語言來。但是道理總是你不見他,他更不會自己來見你的,需要人們去探求他,而我們總會在無數的道理中間得到我們的道理,以成就我們自己的語言,雖然一開始我們的語言還不夠有分量,但我們總會隨着眼光的開闊,見識的增長而逐漸的説話擲地有聲。而我們也是這樣逐漸成人。

所以説,莫要急,這生活處處是語言,且讓我們慢慢聽來,細細想來,而後開口。這個世界終會有一天會傾聽我們的語言,那時候我們再好好説,説我們自己的語言。

江蘇大學聯考作文 篇9

琴斷了!

爺爺有把三絃琴,漆身,蟒腹。彈了幾十年的琴,在爺爺厚實的指甲板下斷了。

為此爺爺悶悶不樂了許久。聽奶奶説,爺爺去縣裏的音樂廳、琴行跑了個遍,硬是沒有找到個會修三絃琴的師傅。我看了眼手裏夾着煙的爺爺,他似乎又蒼老了許多。

父親聽説琴斷了後,跑遍鄰近各縣,終於在一片竹林裏找到了一位做三絃琴的師傅。爺爺得信,立馬帶我奔了去。

老師傅姓白,白鬢、長鬚,似乎比爺爺還要年長几歲。爺爺一見着老師傅,頓覺心頭痛快,容光煥發。

“師傅,這小三絃還能用嗎?”

“不急,不急,您這琴工藝精良,還需要幾天。”白師傅轉身拿出了另一把三絃,“喏,我這兒剛巧有一把,幾日不彈,怕技癢了吧?”

一看到三絃,爺爺眼裏就有光。他輕輕接過琴,架了張板凳,正坐,擺好架勢,給我們來了段單絃。

“大漢丞相歸了天,這蜀漢怕要亡……”

原本歡快的《三國》彈詞,唱到最後,竟然有了悲壯的味道,那拖長音的“亡”字尤其刺耳。

白師傅也和了一段。“老兄,如今像您這樣的人,可不多見啦!”他指了指沒有用竹片彈奏的爺爺。

“那年頭艱苦,一把琴養一家人,還是用手撥着踏實。”

爺爺在白師傅那兒呆了三天,取琴後,他就大病了一場。待我見到爺爺時,他全身已經插滿了管子。奶奶説是胃病,年輕時四處彈唱落下的。

白師傅先前來看了爺爺一趟,嘀咕了一陣,又把爺爺的琴取走了。

等我再見到白師傅時,爺爺已經去世了。師傅將兩把三絃塞給了我:“他哪在乎什麼命啊?可憐了這門手藝!”

我驀地明白了爺爺堅持住在鄉下的原因,想必只有那兒還留着年輕時的夢,留着三絃的最後一批聽眾吧?

我把爺爺的琴撫了撫,在牆架上擺好,紀念這輩子都沒有彈完的青春。

江蘇大學聯考作文 篇10

這是一個雄辯的時代,人心被漫天的口水淹沒。有時候,有些道理被越辯越清,但更多的時候,人們在無休無止的“辯”中陷入謬誤的迷宮,模糊了原則,迷失了方向,丟棄了傳統,乃至最後喪失了心靈。耳邊充斥着太多的聲音太多的觀點,立場有如將被大海沖走的小船,這時候,我們該做的只是無言的相信:沉默是金。

沉默是金,因為一切語言從口中説出的一刻,便猝然變質。有如古墓中出土的絲制蓮花在遇到陽光和氧氣的一霎化為齏粉那樣,在心中構思好的話,總可能在脣齒相碰的一刻改變方向。因此道家相信“言”無法衡量大道,禪宗説“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他們之所以都摒棄單純的語言的功效,是因為明白有些事物無法簡單用語言刻畫。音樂之美,難以用語言描述;景緻之美無法用語言概括;真理之美難以用語言説清;人心之美更無法用語言承載……世間萬物的博大精深,靈魂深處的細微觸動,這一切的美即使大師也難以描述其萬一,何況我們普通人。王國維説寫詩詞最忌“隔”,但試問何人能真正的把廣博的宇宙,紛繁的情感用區區幾行文字準確代替!語言只是鏡子,鏡中的影像再清晰也只是虛像;我不知世上有多少失真的鏡子,只知道有太多失真的語言。知道語言的不可為、不可信,我更樂意選擇沉默。沉默不一定就是美,但雄辯經常會破壞美。

沉默是金,因為知道有些話不該説。仗義執言是種美好品德,但並非隨時適用。傷人的話不該説,它們在人的心中留下永恆的傷口,是人與人之間無法縫合的溝壑,所以我們沉默;自誇的話不該説,無論時代變得如何的開放和張揚,人的心裏都存有廉恥的底線,越過這道底線的話只會招致厭惡,所以我們沉默;隨聲附和的話不該説,諂媚的話不該説,損人利己的話不該説,因為我們信守靈魂的高潔,用沉默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天良,用沉默挺起不變的脊樑……有許許多多的不該説,應當沉默的時候,就學着徹底地沉默。

也許有時候,聽夠了太多紛紛擾擾,會誤以為雄辯和語言構成了這世界。但當你抽身於此,會看到天地的沉默,山河的沉默,自然的沉默,時空的沉默……無垠的宇宙教給我們亙古的沉默,而那多如繁星的言論和語言,都散落在時空的角落,被永恆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