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江蘇大學聯考作文(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77W

新版江蘇大學聯考作文(多篇)

關於江蘇大學聯考作文 篇一

一直很喜歡《項脊軒志》這篇課文,不是為了那句令很多人動容的“今已亭亭如蓋矣”,而是南閣子典雅別緻的環境:僅容一人居住的小房間卻門窗俱全,院子裏隨意地種上蘭、桂、竹,偶爾會有幾隻小鳥停留啄食,而到了十五月圓夜,桂花樹的影子投在牆上,隨着微風輕輕舞動。不用擔心隔壁家的夫妻吵架讓自己難以安寢,不用頭疼晚飯後外出散步被浩浩蕩蕩的廣場舞大軍阻斷去路……細細想來,自己也許嚮往的就是那一份難得的安靜。

我們被拋入到一個聲音爆炸的世界,消除聲音符號似乎都是不被允許的:從讀書起我們都會被鼓勵要積極發言,工作後無論是在什麼類型什麼級別的崗位,“與人溝通”都是一項隱形卻基本的要求——我們被要求張開嘴“説話”,要多説話;也被教了許許多多應當去説的話,卻從未有人教我們如何“不説話”。

所以經常會有人語出傷人卻渾然不自知,會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如入無人之境——沒有體會過安靜又如何會有適應維持安靜的意識和能力?一個非常通俗易懂的例子,大多數人是沒法適應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旅行的,倒真不是多一個人就能提升活動品質,只不過多一個人就多了一張嘴,可以打破那種尷尬的安靜。久而久之,我們再難適應偶爾來臨的安靜,想方設法地逃離安靜。可是安靜真的有那麼可怕麼?

史鐵生曾經不加掩飾地表達他對安靜的嚮往:“想念地壇,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靜。坐在那園子裏,坐在不管它的哪一個角落,任何地方,喧囂都在遠處。”我們會以為地壇是一個天然的隔音器,隔絕一切聲音,裏面一片死寂,不過我們很快就發現史鐵生耳中的地壇“並非無聲”:暮鴉吵鬧着歸來,雨燕盤桓吟唱,風過檐鈴,雨落空林,蜂飛蝶舞草動蟲鳴……自然的呼吸聲此起彼伏地在他耳邊迴響,生命的脈搏就有力地走在他的心上,他可以放心地卸下包袱,用慢鏡頭回放腦中的記憶,撫摸生命的每一道痕跡。自然的力量永遠神祕而不可忽視,他在地壇裏想明白了為何上天會安排他殘廢了雙腿,面對必然會降臨的死亡應該如何生活,自己的母親為何會早早離開自己……地壇的安靜卻給他注入了力量的源泉,所以我們才能在他的字裏行間觸摸到難以潛藏的韌勁——一個活到最狂妄的年紀卻殘廢了雙腿的人,他認真而努力地活着,還想着帶給別人最懇切的期冀。

而這一切,就來自地壇那豐富的安靜。

初讀《紅樓夢》時非常不喜歡寶釵,總覺得她是一個虛偽世故的女子。過了幾年再拿來細細品讀時,卻發現曾經我忽視了她身上許多東西。賈母帶着劉姥姥逛大觀園時第一次對寶釵的蘅蕪苑有了直接而細緻的描繪——奇草仙藤,冷絕蒼翠;屋子裏則如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無,牀幔也是極其素淨的。就像前文薛姨媽提到寶釵“不愛花兒粉兒”的,她的居所、她的寢室,在她自己能夠做主(因為大多數面對外人時,她所做的是一個別人所要求的她應該有的樣子)的小小地界裏,她安靜而固執地堅持自己的追求,不再做那個大家所期望的小姐(也許其他年輕的未出嫁的貴族小姐,閨房裏應該精緻美麗,院子裏則是各色花草),直到賈母帶着眾人遊覽大觀園才為我們揭開神祕的面紗。比起許多刻意追求特立獨行以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之人,寶釵並未將自己與其他貴族小姐的不同作為自己的身份牌,卻也沒有像我們在書中大多數時候見到的那樣順從得像戴上了面具般沒有自我,而在自己的一方天地裏安安靜靜地保持本初的自我。而讀者則有幸沾劉姥姥的光見識到了寶釵的另一面(又或者説是她心底裏的自己),才明白那個一貫的安靜下卻也有着一股可愛可歎的固執和叛逆。

所以何須懼怕安靜?只不過我們固守舊地,忘記或是拒絕尋求安靜下的一個個跳動的音符。也許當我們學會正視安靜,在緘口沉默時耳邊卻會傳來紛繁的自然之音,告訴我們,安靜,也可以很豐富。

2017江蘇大學聯考作文題目點評 篇二

現代社會車來車往,車的種類紛繁複雜,生活中已離不開車,車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和觀念的轉變,車代表了社會的發展。請以此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體裁不限,詩歌除外。

點評:

本作文題的形式仍是材料作文。材料從日常生活切入,日常生活為材料作文命題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

材料共三句話。第一句話,“生活中離不開車”,是生活的常識,也是題目的引子,引導學生將目光投向生活,進而聚焦生活中的車。第二句話,從“種類”和“形態”兩個方面加以提示和引導,意在幫助學生展開聯想。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的車,如童車、碰碰車、自行車、三輪車、汽車、動車等,又如共享單車、網約車、無人駕駛汽車等,車的速度有快有慢,車的容量有大有小,車的使用方式有新有舊,或是尋常日用之所需,或是科技進步之成果,體現不同生活理念,藴藏各自時代記憶。各種車都能寫,地區發展的差異,個體體驗的獨特,恰恰是寫作的寶貴資源。第三句話,是材料的關鍵所在。“車來車往”既可以是現實中觀察到的車流來往,也可以虛化為與車有關的記憶、思考和體悟。“車來車往”是本句中四個分句的共同主語,也是不同寫作角度的相同出發點。

四個分句提示了不同的寫作角度:可由古及今,勾勒時代發展,如過去家庭以擁有自行車而自豪,到現在汽車走入千家萬户;可以小觀大,捕捉人間真情,如父母用車接送孩子發生的親情故事;可觀往知來,討論變遷的生活理念,如從追求快捷到重視環保的轉變;也可由表及裏,咀嚼暗藏的人生哲理,如“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前兩個角度側重感性,後兩個角度側重理性。這幾個角度,既可以單寫,也可以交叉,還可以綜合,給考生提供了充分施展寫作才華的空間。

材料的三句話構成一個有機整體,表達凝練,意藴豐厚。材料立足現實生活,立足學生實際,積極引導學生關注時代發展,採擷生活浪花,選取適當文體,抒寫真摯情懷。尚奇者可追熱點之新,敏察者可展刻畫之長,情篤者可吐肺腑之真,思深者可發獨到之論。人人眼中有車,故上手容易;個個感受不同,故精彩紛呈。本題既有力地彰顯了公平原則,又有效地保證了試題的區分度,對中學作文教學也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

江蘇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三

俗語説:兒行千里母擔憂。透過擔憂,可以看到母親對子女的愛。陸游詩云:位卑未敢忘憂國。揣摩憂國,可以見到詩人對國家的愛。范仲淹曾説:先天下之憂而憂。吟誦先憂,可以看到先賢對百姓的愛。顯然,前者愛得深切,中者愛得偉大,後者愛得高遠。看來,憂與愛總是緊緊相連,融為一體的。面對憂與愛,必須正確認識,科學對待。

內生性——因愛生憂。應該説,不少憂來自於愛心,發自於心愛。或者説,許多愛萌生了憂心,發展了心憂。在相當多的情況下,愛孕育了憂,憂包含着愛;愛是憂的原因,憂是愛的結果。如果內心不愛,何以能產生憂慮?如果愛心不存,又怎麼能生成憂愁?沒有愛心,憂就是無源之水;沒有心愛,憂就是無本之木。如果夫妻兩情相悦,和諧恩愛,那就會產生源於內心的憂,生成發自肺腑的愁:為對方的冷暖擔心,為對方的安危憂慮;為對方的前途擔憂,對方的事業憂愁。但如果夫妻恩斷義絕,視若仇敵,那就不會產生來自心底的憂,生成來源心肝的愁。不會為對方的得失擔心,為對方的榮辱憂心;為對方的好歹擔憂,為對方的死活憂慮。所以説,有愛才會產生憂,無愛怎會生成愁?

正比性——愛深憂切。愛有深淺之分,憂有大小之別。常言道,愛之深,憂之切。愛得越深,憂得越切;愛得越淺,憂得越小。或者説,越是深愛,就越是大憂;越是淺愛,就越是小憂。換句話説,如果愛由淺變深,那憂也會由小變大;如果愛由深變淺,那憂也會由大變小。二者成正比變化,呈同步發展。宋代詩人劉克莊詩云:“憂時原是詩人職,莫怪吟中感慨多。”“暮年未敢忘憂愛,喜聽三邊奏凱音。”就前兩句而言,詩人不光為時事而憂,為時政而愁,而且把憂時當作職責,當作責任。由此,足見其愛得深沉,憂得深切。從後兩句來説,詩人進入暮年,仍不敢忘記憂愛:為三邊而憂,為戰事而愁。可謂是愛得越來越深,憂得越來越切。如此説來,憂與愛是一種正比關係,是一種同步聯繫。

轉化性——轉憂化愛。一般説來,愛會變化為憂,愛心會轉變為憂心,深愛會轉化為深憂;同樣,憂會升成為愛,憂心會升格為愛心,深憂會升華深愛。兩者環環相扣,相互轉化;層層深入,不斷昇華。如果二者能良性轉化,那就能鑄就大憂,成就崇高;如果兩者能循環往復,那就能形成大愛,生成偉大。沙俄侵佔滿洲時,留學日本的陳天華憂心如焚,悲憤欲絕。他咬破手指,以血指書寫救國血書。他一連寫了幾十張,終因流血過多而暈倒,可嘴裏還不停地喊着“救國”。在血書中,他陳述亡國與亡國奴的悲慘,鼓舞同胞起來戰鬥。他深愛祖國,書寫血書,將深愛轉化為深憂;他為民大憂,陳述悲慘,將大憂昇華為大愛。因此,如果愛國,那愛自然會轉化為憂;如果憂民,那憂必然會升華為愛。

交叉性——愛憂重合。不是所有的愛都產生憂,也不是所有的憂都由愛產生。因為有的愛產生了樂,有的愛卻生成了恨;有的愛成就了幸福,有的愛卻鑄成了悲痛。同理,有的憂是由悲產生的,有的憂卻是由喜生成的;有的憂是由失敗導致的,有的憂卻是由勝利形成的。正因為這樣,只有二者交叉,愛才能產生憂;只有兩者重合,憂才由愛生成。人生在世,會有不少愛,也會有許多憂。愛父母,愛妻子,愛子女,不僅會產生憂,而且還會產生樂,產生恨。只有愛憂交叉,愛才能轉化為憂。憂生計,憂前程,自然談不上因為愛;憂學業,憂事業,似乎能扯上因為愛;憂國家,憂百姓,才是真正因為愛。只有憂愛重合,憂才能升格為愛。因而,要追求交叉,發展愛憂;要力求重合,升級憂愛。

揣摩關係,憂是因為愛,愛是因為心;歸根到底,心是憂之根,心是愛之源。要想憂得正確,就必須純正心靈;要想愛得科學,就必須心靈純正。因為心靈純正,才能愛得純正;愛得純正,才能憂得純正。而心靈純正,不光會腦中有家,更會心中有國,胸中有民。如此,才能愛家愛國愛民,憂家憂國憂民;才能愛出豐碩成果,憂出輝煌篇章。

江蘇大學聯考作文 篇四

佛家有智慧三境:一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早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現在我認為,智慧還能分為三境:山,海,天。

第一境便是這山。山,屹立於大地之上,向來是高大、穩重的象徵。一開始,人的智慧就如同一個土丘,隨着時間流逝,經驗累積,人的智慧也便如山一般逐漸升高。由一句不見經傳的土丘升格為名山,最後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地步。但是,這一境的智慧也是如山一般死板,只是量上的累積,不能變通。就如同山永遠無法比人高,無論山多私巍峨,如何頂天立地,山就是山,不能動,不能跳,只能被侷限在土壤之上。

因此,第二境便是這移動的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經過不斷學,融會貫通,智慧轉變為遼闊的大海。水無常形,人的智慧在這一境,可以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而不被死板的思路所困。同時,大海何其寬廣,就算是將地上的山全部填入,都無法將其填滿。然而,人要到達一境界是何其困難。雖然人有時也會靈一閃,做出一些精妙絕倫的事,但那就如名山上的流水。只有真正的人才,才能將那流水歸一,成就智慧第二境:海。

比海還寬廣的只有天,所以第三境便是天,但天不僅只是比海寬廣。天,首先它籠罩萬物,無處不在。同時又無形無象,不可捉摸。在這一境界,人的智慧已趨於化境,大智惹愚。就如同氣,看不見,摸不着,但確實在那。智慧到了這一境,便已不再是智,而是到了道的地步。道之道,非常道,有這種智慧的人,做事都有着各種深意,並很難為人所理解。人類歷史上下幾千年,有這種大智慧的人為數不多,如老子、釋迦摩尼等。

智慧三境,智慧逐漸增加,但人卻就得謙虛,山自認為可通天,海自認為圍繞了一切,但只有天知道,智慧無窮。就如同大圓與小圓,大圓面積比小圓大,但其接觸的未知也比小圓多。

因此,智慧雖可分為三境,但仍是無窮無盡的,就如同天外便是那星辰大海。所以,我們所要做的便是儘自己所能,向着下一境,向着那無盡的天空,星辰大海進發。

最新江蘇大學聯考作文範文三:智慧是一間寂寞空屋

夏雨初霽,於校內一棵不知名的老樹上,拾提一隻蟬蜕,很好的中藥。

一顆露水滾落。就着千千萬萬露水的光芒,我看清了這隻晶瑩剔透的蟬蜕,這是一間寂寞的空屋,惹人懷想蟬那令人敬佩的、生命的智慧。

如同大自然一樣,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智慧即是一間寂寞空屋,不盤花簇錦亦不金碧輝煌,只如蟬蜕一般在灰色的雨幕中微微閃耀着一星光華,於漫漫長夜中點燃了一豆燈火。

寂寞空屋,耐得住寂寞亦拒絕悲涼。蟬之生命有限,於陰暗潮濕的地下蟄伏數載只為了一個夏天。數千個寂寞長夜它們無言熬過,待到一朝羽化,便成為盛夏最出色的歌者。這時,它們的生命已然垂垂老矣。人之老年,卻免不自憐自哀,憂傷慨歎,哪裏來的心情唱什麼歌呢?可蟬偏不。“烏髮如銀”的時節偏要日日歡歌,這便是生命的大氣度。

寂寞空屋,可有形可無形,是一個人此生生命存在的證據。人之智慧便在這空屋中歲歲積澱,藴於血脈的最深處。項脊軒,舊南閣子也。這是歸有光的寂寞空屋。室僅方丈,容不下金銀珠寶亦容不下繁華如夢,容得下的僅是那一份割捨不斷的回憶。“某所,而母立於茲……”歸有光在這裏讀書成長,身後有母親噓寒問暖的身影。空屋雖寂寞,此心卻温柔,體察父母親情,就是我們最平實的智慧感悟。

寂寞空屋,給高蹈以平實,給浮華不定的心靈以腳踏實地的依靠。史鐵生活到最狂妄的年紀上忽然殘廢了雙腿。他的世界,從此不再有歡笑嬉鬧。他走進地壇,走進百代帝王家遺落下的那一間寂寞空屋。他看見葉上陽光、花間蜂蝶,他聽見這世界繁華落盡,生命一如往昔的答案。“死亡是一個必然來臨的節日”,史鐵生如是説。他的生命於此一間寂寞空屋中褪去了年少氣盛,褪去了高蹈與不切實際的幻夢,他擁抱敞開的生命之門,成為智者。

人活於世,往往被各種各樣的幻光所眩惑,心靈與智性迷失在追逐所謂天堂的路途中。其實,“天堂不是一處空間,不是一種物質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坦途。”我偏居一隅,獨擁這一方智慧的寂寞空屋,我已在天堂。

江蘇的大學聯考作文 篇五

大學聯考的滿分作文常常出現,到底怎樣的作文才能得到滿分?

於無聲處聽驚雷

有人説:“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這裏的話是指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內容。有些人卻説:“有話則短,無話則長”。乍聽起來有些奇怪,仔細想想卻不難理解:後者的話指的是他人已有的看法和研究成果。魯迅先生説:“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變成了路”。而在當今的時代,人們更多地是在面臨這樣的窘境:已有的路走的人太多,不願從眾似乎就意味着無路可走。能選擇另闢蹊徑的人自然有話可説。説得好壞姑且不論,借魯迅先生的另一句話説,至少是“於無聲處聽驚雷”。

“於無聲處聽驚雷”,人們的第一反應自然是朝發出聲音的方向看去。以文學為例,如果某個作家的寫法頗有新意,常常會引發讀者熱烈的討論,久而久之,這種寫法便會成為使這個作家區別於他人的獨特風格。可以説,這是個性的彰顯。推廣到其他藝術領域亦是如此,一些人在他人還沒注意到的方面“各抒己見”,比如齊白石晚年的“樸拙兒童畫風”,豐子愷先生的“似與不似間寫意”都是他們區別於一般畫家的鮮明標記。

通過獨到的言論來彰顯個性並不是大師的專利,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經歷:在班級辯論裏妙語連珠,在問題議會上仗義執言,在公司策劃中靈感突現……這些與眾不同話語都在向他人彰顯着我們的個性。

同其他自然現象一樣,雷雨也是分時節的,有些雷雨來得自然,就像前面所説的那些人,都是心中先有了充實的想法,再表達自己獨到的見解,即“言動於中而發於口”。而有些雷雨則顯得不合時宜,沒有經過積蓄醖釀就突然爆發。比如現在網絡上的某些公知,以批駁大眾觀點為樂,也沒有經過嚴密的論證,其言論不僅不能自圓其説,而且漏洞百出。他們追求的並不是真正的“知”,而是通過“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方式博人眼球。這種人也展示了個性,卻讓人不敢苟同。

可以説,“於無聲處聽驚雷”大抵都有展現個性的作用,雖然其影響未必都是正面的。在有着積極影響的那一部分中,有些不僅彰揚了自身的個性,而且具有可以借鑑的開拓意義。彰顯個性可以通過言語來完成,而創新卻離不開的實踐。前面説到不願從眾的人面臨着無路可走的窘境,當他告訴人們他要選擇另闢蹊徑時,其實已經表現出他與眾不同的個性。而只有他真的踏上拓荒的道路,真切感受這條路上的種種艱辛,形成系統的可以操作的想法時,他才完成了創新這一步。我們驚歎於天馬行空的想象,但是我們更願意從創新者的實踐中學習生活的智慧。

所謂“無話則長”,其實是創新者向人們分享的過程,在分享中他也會獲得更多的靈感,對原有的觀點進行修正補充。有人説,我們離這些創新者很遠,不,這些人其實就生活在我們中間,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享受着他們的創新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們都曾有過突然降臨的靈感,其實它們並不是完全偶然的,靈感產生於對生活的實踐。這是“於無聲處聽驚雷”的自然來源。而然我們都知道,當聽到驚雷一瞬間的驚訝過去之後,人們更期待它能為我們帶來“潤物細無聲”的滋養。我們的民族也期待着這樣的人才:在彰顯個性的同時,用行動將靈感化為創新的成果。我想,“無話則長”不僅是説的多,更是做的多。

拒絕平庸

在“萬眾創新”的大時代背景下,創新使個人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使國家獲得更強勁的發展動力。因此,時下許多人秉持着這樣一種理念――拒絕平庸。平庸,意味着“無英華可以自見,無名譽可以震俗”。而拒絕平庸,則是摒棄尋常,追求新異,這正如某時尚服裝品牌的廣告語:不走尋常路。一句拒絕平庸,道出了當下世人創新的渴望。然而,創新並不意味着一味的標新立異,創新更離不開個性的彰顯。

先前有人認為,“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在他們看來,因為有創新性的思維方能侃侃而談;後又有人反其道而言之,“有話則短,無話則長”,在這些人眼裏,正是因為有創新性思維,所以才點到為止,反而只有“半瓶子水”的人才會搜腸刮肚進行創新。在人人都在熱衷於推陳出新的時代,創新的潮流似乎掩蓋了曾經純粹的自我――個性。彰顯個性,做純粹的自己,這個時代不僅需要創新,也需要個性。倘若所有人奔波在創新的路途上,所有人都渴望標新立異,那這個時代並不會因此而多姿多彩,反而會呈現出“偽創新”的境地。因為所有人只想着如何去鶴立雞羣,不惜代價標榜新異,還會有誰記得最初的夢想?還會有誰認識最本真的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瀟灑的度過短暫的一生,不言後悔,不言遺憾,告訴世界,我來過。

在這個飛速的時代,我們呼喚創新,亦呼喚個性的彰顯。時代的進步離不開創新,無論是科技的創新還是政治理念創新,亦或是文化的創新,這一切創新都離不開個人鮮明的個性。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維,獨立的行動方式,個性鑄就有意義的創新價值。其實,個性之中孕育着創新的萌芽。牛頓獨特的個性使得他具備常人不具備的思維方式,在面對蘋果墜地這一尋常的小事中,他創造性的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對整個科技史的發展做出了創新性貢獻。與此同時,創新也使個性得到昇華。倘若只是單純的守着個性,面對大千世界或不發一言,或點到為止,而不是抓住時機發聲,積極尋求更有價值的創新,這樣的個性也終將被時代湮滅。創新促使個性更加有生命力,更加有鬥志。

回到伊始的話題,拒絕平庸。因追求創新而遠離平庸,因堅守個性而拒絕平庸。於個人,遠離碌碌無為;於社會,遠離停滯不前。這注定是不平庸的時代,因此人也不可平庸。堅守個性,追求創新,方能拒絕平庸。

江蘇省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六

父親總説我們這一代的孩子很可憐,不會玩,不會樂,不像他們那會兒,一身土卻快樂幸福得不得了。———題記

父親是地地道道從陝北長大的,雖説進城當國家幹部也十幾年了,可父親仍樂意並保持着在農村時的思維方式,在兒時的思維方式避開塵雜,追求最自然的本質。因而父親總在家鄉飯、農村、農民上找到自己的快樂幸福。

父親不喜歡吃山珍海味,不喜歡吃上千元的大宴,不喜歡正兒八經地坐在茶樓裏品茶,不喜歡扎着領帶穿着西裝陪人喝酒。父親説,這樣的生活總不是個味兒,其實一點也不快樂。父親喜歡吃大碗大碗的'羊肉面,喜歡吃半個拳頭大的羊肉蘿蔔餡餃子,喜歡吃錢錢飯,還要放鹽喝稀飯,喜歡吃剛煮好的撒了鹽的大土豆,喜歡吃陝北的南瓜子??母親總説父親很土不會享受,可父親説過着農民般的日子,就是他最大的快樂幸福。

這就是父親的思維方式,追求的不在於所謂的品質,而在於回憶中的那份快樂幸福!

父親不喜歡坐高級的小轎車,不喜歡整天坐在電腦電視前無休止地娛樂,不喜歡躺在按摩椅上舒服地看報紙,不喜歡扎堆兒沒完地閒聊。父親説,這樣的生活看似悠閒,其實並不自在,談不上快樂幸福。父親喜歡在週末自己騎上摩托車到郊縣的農間地頭走一走,爬上小小的土堆,蓋着帽子先舒坦地睡個午覺,隨後望着無際的麥田自在地哼上一曲。到處走走,到處看看。有一次,父親受邀嚐到了剛摘下的新鮮柿子,回家樂道了一晚上。

這就是父親的思維方式,不追求所謂的情調,只聰明地在大自然中汲取快樂幸福!

父親不喜歡冠冕堂皇的客套話,不喜歡勾心鬥角的為官之道,不喜歡虛情假意的迎來送往。父親説,這樣的生活在有些人看來也許挺風光,可那是個空殼,一點也不快樂幸福。父親喜歡和農民打交道,高興和家門口炸油條的聊聊地裏的莊稼,樂意從車上下來幫老漢推上一截子架子車。週末到農民家坐炕沿兒上吃碗湯麪條兒更是常有的事。叫幾個農民朋友到家裏美美喝上幾杯,更能讓父親高興好幾天。

這就是父親的思維方式,不追求所謂風光,只在跟農民的最樸實的交談中快樂着,幸福着!

父親有着最樸實自然的思維方式,因而才有了自己最舒心的快樂幸福。祝老爸永遠快樂、幸福!

關於江蘇大學聯考作文 篇七

俗話説:“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所謂“長”與“短”,實際上並無一個絕對的衡量標準,是相對於內容而言的。對前人講過的內容“炒冷飯”,雖百字猶覺其長;對尚未涉獵的新領域進行闡述,縱萬字也覺其不足。所以,“長”與“短”,在於是否彰顯了個性,是否追求了創新。

我這裏可以給大家舉兩個例子。中國人開會,向來喜歡請一羣代表,在會議進程中代表一個接着一個發言,長篇大論,幾小時沒完。所以,當話一結束,大家就趕緊鼓掌,而這鼓掌,不是因為內容講得多麼精彩,而是終於講完了。究其原因,在於所有人都講大話、套話,毫無個性,毫無創新。恰好前幾天看到了北京大學本科畢業典禮的教師致辭,號稱“最短畢業致辭”,535字,3分56秒,卻贏得了9次掌聲。究其原因,也在於教師講出了自己的個性。

創新離不開個性的彰顯。北島的一字詩《生活》,只有一個字“網”,簡單的一個字,卻概括了芸芸眾生的一生,揭示了世界的錯綜複雜,道盡了人生的真諦。何其簡潔,何其凝練,讓人驚詫:詩竟然也能這樣寫。

離開了個性,不僅談不上創新,還會使人生厭。

語文老師都深有體會。為什麼批改作文會越來越變成一件痛苦的事情,一種精神上的刑罰?是因為我們孩子的作文筆下只剩下了母親倒水、倒牛奶、倒咖啡,以及下雨天送傘,而且當孩子筆下的母親在將水、牛奶、咖啡放到桌上的時候,孩子一定會發現:發現頭上長白髮了;當下雨天母子(母女)共打一把傘,所有孩子都寫道:母親將傘偏向了我這一邊;要不然就走近屈原、李白、杜甫、陶淵明……這樣的習作缺乏個性,已經離創新越來越遠,離生活越來越遠。雖然僅僅是600字,800字,卻也讓人讀起來苦不堪言。

但是,追求個性也並不必然意味着創新。林語堂先生打過一個有趣的比方:“紳士的演講應該像女性的裙子,越短越迷人。”鑑於此,有的人一味講求迷人,一味追求個性,明明是一個“長篇”,非要壓縮成“中篇”或“短篇”,連起碼的、必要的論證和闡述都“節約”掉了,本來想追求“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的境界,結果卻只剩下了一個骨架,讓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與之相對,有的人明明是兩千字就可以説清楚的問題,為了彰顯自己的個性,洋洋灑灑,東拉西扯,動輒上萬字,最後弄得人云裏霧裏,摸不着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