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共5篇)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27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篇《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相關的範文。

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共5篇)

篇1: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瀘縣實驗校樑才國小

播種行為,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穫性格。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根本保證。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擬訂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我校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國小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堅持教育與管理、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的準則,建立富有生機和活力的教育與管理機制,以教育為先導,以制度為保證,以檢查督促為抓手,以行為訓練為基礎,以習慣的內化與養成為目標,從基礎小事抓起,注意點滴積累,切實提高我校學生的基礎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標

1、通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通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節儉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三、階段目標

第一階段:學。通過學《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校紀班規,學校行為習慣要求等,明確行為規範的內容,知道在學習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樣做。

第二階段:做。制定各種規章制度,檢查約束學生行為,通過各種活動,強化訓練。通過自查互糾,共同進步。通過激勵評優樹立典型,帶動進步。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第三階段:管。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養成好習慣終身受益。

四、教育內容

以《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為標準,歸納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存在的不良行為,從禮儀、學習、生活和節儉四方面,正面規範學生行為習慣。

1、禮儀習慣

①尊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②接受長輩物品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讚揚時説“謝謝”;

③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説明去向;

④吃飯不獨佔獨吃,先讓長輩就座,吃完飯要對同桌吃飯的長輩或客人説“請慢用”;

⑤關心父母等長輩的身體,父母生病要問候,端水送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⑥有客人來訪,接待熱情、周到,要使用“歡迎光臨”、“再見”、“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語;

⑦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早上問早、中午問好,放學見到老師説“再見”,進出校門、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⑧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説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

⑨同學要互助,不以強欺弱,不叫同學綽號;

⑩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着整潔。

2、學習習慣

①課前要預習,中高年級預習有記錄,學會帶着問題聽課;

②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③上課座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手握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一尺,身體離桌一拳;

④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説亂動,勇於提問,積極回答,抓重點,積極思考;

⑤作業要字體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⑥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⑦學會先複習後完成作業,先審題再解答的習慣;

⑧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3、生活習慣

①早晨早起,不睡懶覺--做勤快人;

②起牀、穿衣、洗涮、整理房間、整理書包、吃飯行動快速--當利索人;

③吃飽飯、吃好飯、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過早到校,上學不遲到,放學及時回家,不繞路,不貪玩,不在路上打鬧--做守時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腳,經常洗澡,經常剪指甲,穿戴整潔--講衞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打鬧。有秩序上(下)操,站隊不擠、不搶、不拖、聽口令,動作快--守紀律;

⑦積極主動打掃教室,不帶零食入校,校園不亂扔碎紙,不亂塗亂畫,不隨地大小便--講公德;

⑧星期天、節假日有活動時間表,學習、休息、玩樂有條不紊--講條理;

⑨看電視按照家長和老師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講理智;

⑩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愛勞動;

4、節儉習慣

①利用水、電及時關閉開關,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②愛護書本,節約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

③愛護桌椅、門窗、板擦等物;

④愛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愛惜糧食,不隨便丟棄飯菜,不剩飯,節約一粒糧食;

⑥不隨便丟棄粉筆、掃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確支配零用錢,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過高的物質要求;

⑨學習、辦事講效率,學會能用不同辦法解決同一問題。

五、實施途徑與措施:

(一)發揮課堂教學優勢,進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學生道德認識,使他們懂得“是、非、善、惡、美、醜”。

1、健全學校、年級組、班級管理網絡,發揮各年級自主管理功能,加強學生常規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隊、思品、晨會等課程,加強學生文明禮貌、安全衞生等常規教育宣傳,引導學生做到“三別”、“四帶”、“五無”。“三別”即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四帶”即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五無”即地面無痰跡,室內無紙屑,桌凳無刻畫,牆壁無腳印,出言無髒話。

3、把行為規範教育貫穿在品德課教學始終,滲透在文化課教學之中,做到全員參與德育管理。

每月第一週召開一次班主任會議,明確教育主題,安排當月工作,提醒班主任應注意的問題,突出重點,明確目的。

(二)組織各種班隊活動,落實“行”的要求。積極開展有益的班隊活動,健全廣闊的少先隊活動陣地,教育學生從現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掛起鈎來,從我做起,把理論和實踐掛起鈞來;從小事做起,把平凡和偉大掛起鈎來。

1、通過知、比、糾、行教育系列開展行為養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週召開一次主題班會,教會學生什麼是良好的行為習慣,什麼是不良的行為習慣,哪些應該改正,哪些應該表揚,從思想上明確認識。

“比”:對照養成教育內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習慣,強化訓練。

“糾”:發揮同學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幫助的作用,糾正不良行為。

“行”: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始終如一。

2、堅持週五下午班會制度,總結本週本班養成教育工作情況,安排下週工作。每月最後一個週五,召開一次主題班會、討論會,進行一次階段性班內總結。

3、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辦好“小號角”廣播站、青蘋果隊刊、金色童年電視台、紅領巾雛鷹網,學校宣傳欄、板報等宣傳陣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行為環境。

4、寓“國小生常規”訓練於各種活動之中。少先隊活動是養成教育的主渠道。大型的學校隊活動,是訓練學生行為規範的好時機,活動中除要求學生排隊出場、按次序就座、不吃零食、不扔果皮紙屑、認真聽講、有禮貌地鼓掌致謝外,對隊員的敬禮、站立、以及紅領巾的.佩戴等均有所規定。

(三)開闢社會教育途徑,突出“情”的培養。通過正面的家庭、社會教育,使學生自覺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使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得到培養和強化。

1、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等多種形式,使家長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學習和表現,並配合學校進行教育。

2、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有益的義務勞動,提高隊員的社會服務意識與實踐能力。

3、設立校外教育輔導站,通過參觀訪問教育基地,培養和激發兒童的“五愛”情感,從而推動學生自覺履行道德義務。

(四)平時加強檢查督促,強化“意”的訓練。制訂各項制度對學生加以約束,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建立健全監督網,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學生堅定的道德意志。

1、值周值日製度:值周值日人員由領導、教師、學生幹部組成,負責檢查每天學生在校的行為表現,發現問題,及時教育、矯正,並將情況及時記錄在《值週日記》和《值日登記表》上。值周值日人員要認真做好每天的檢查、評比,一週的小結總評等工作。“值周值日製度”的實施,從細小處抓起,把行為規範教育真正落到了實處。

2、中隊爭星活動,以值日生和衞生監督員為主要管理成員,每天對各班的衞生、文明禮儀、紀律、兩操、出勤、就餐、就寢等情況進行督查和評比,充分發揮“紅領巾監督崗”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3、“行規優秀班級”、“校園之星”評選制度:每個月,根據學生日常的表現,通過自評、小組評、班主任推薦、學校確定等方式評選出“校園之星”。並根據本月的中隊爭星情況,評選出“行規優秀班級”。學期結束再從每月的“行規優秀班級”中評選出本學期的“文明示範班”。這樣,把學生個人的行為表現與班級集體的評優結合結合起來,使學生平時的行為表現處於集體的輿論監督下,使學生能比較自學地遵守規範。

六、具體工作安排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日積月累、反覆訓練、循序漸進的過程。根據行為習慣的養成特點,國小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把行為規範逐條分解,分周落實養成訓練。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二週:嚴格守紀,按時作息

第三、四周:講究衞生,保護環境

第五、六週:專心聽課,大膽發言

第七、八週:活動講文明,認真做“兩操”

篇2: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瀘縣試驗校樑才國小

下種行為,可以收穫習慣;下種習慣,可以收穫性格。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根本包管。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擬訂本規劃:

一、指導思惟

我校行為習慣養成教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國小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堅持教誨與管理、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學生同樣平常學習與生活的準則,建立富有生機和活力的教誨與管理機制,以教誨為先導,以制度為包管,以檢查督促為抓手,以行為訓練為基礎,以習慣的內化與養成為方針,從基礎小事抓起,注重點滴積累,切實提高我校學生的基礎文明水平。

二、工作方針

1、通過“禮儀習慣”教誨,使學生慢慢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二、通過“生活習慣”教誨,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通過“學習習慣”教誨,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節儉習慣”教誨,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三、階段方針

第一階段:學。通過學《國小生同樣平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校紀班規,學校行為習慣要求等,明確行為規範的內容,懂得在學習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樣做。

第二階段:做。制定各種規章制度,檢查約束學生行為,通過各種活動,鞏固訓練。通過自查互糾,共同進步。通過於激烈勵評優樹立典型,帶動進步。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第三階段:管。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立管理,自我管理。從而到達“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養成好習慣終身受益。

四、教誨內容

以《國小生同樣平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為標準,歸納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存在的不良行為,從禮儀、學習、生活和節儉八方面,正面規範學生行為習慣。

1、禮儀習慣

①尊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②接管長輩物品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讚揚時説“謝謝”;

③上課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作別,申明去向;

④吃飯不獨有獨吃,先讓長輩就坐,吃完飯要對同桌吃飯的長輩或客人説“請慢用”;

⑤體貼父母等長輩的身板,父母生病要問候,端水送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⑥有客人來訪,接待熱情、周到,要使用“歡迎光臨”、“再見”、“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語;

⑦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早上問早、中午問安,放學見到老師説“再見”,進出校門、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⑧上課迴應疑難題目先舉手,跟老師措辭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

⑨同學要合作,不以強欺弱,不叫同學綽號;

⑩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持重、衣着整潔。

二、學習習慣

①課前要預習,中高年級預習有記錄,學會帶着疑難題目聽課;

②課前準備好學慣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③上課座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手握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一尺,身板離桌一拳;

④上課專心聽講,不胡説亂動,勇於提問,踴躍迴應,抓重點,踴躍思考;

⑤功課要字體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⑥按時完成功課,做到獨立、耐煩、細緻;

⑦學會先複習後完成功課,先審題再解釋回答的習慣;

⑧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3、生活習慣

①早晨早起,不睡懶覺--做勤快人;

②起牀、穿衣、洗涮、整理房間、整理書包、吃飯步履快速--當利索人;

③吃飽飯、吃好飯、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過早到校,上課不遲到,放學及時回家,不繞路,不貪玩,不在路上打鬧--做守時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腳,經常洗澡,經常剪指甲,穿戴整潔--講衞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打鬧。順溜上(下)操,站隊不擠、不搶、不拖、聽口令,動作快--守規律;

⑦踴躍主動打掃教室,不帶零食入校,校園不亂扔碎紙,不亂塗亂畫,不隨地大小便--講公德;

⑧星期天、節假日有活動時間表,學習、休息、玩樂有條不紊--講條理;

⑨看電視按照家長和老師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講理智;

⑩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愛勞動;

4、節儉習慣

①利用水、電及時關閉開關,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②愛護書本,節約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

③愛護桌椅、門窗、板擦等物;

④愛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愛惜食糧,不苟丟棄飯菜,不剩飯,節約一粒食糧;

⑥不苟丟棄粉筆、掃帚、簸箕等教室器具;

⑦正確支配零用錢,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過高的事物要求;

⑨學習、辦事講效率,學會能用不同辦法解決同一疑難題目。

五、實施途徑與措施:

(一)發揮講堂教學優勢,進行“知”的教誨。“知”即提高學生道德熟悉,使他們懂得“是、非、善、惡、美、醜”。

1、健全學校、年級組、班級管理網絡,發揮各年級自立管理功效,加強學生常規管理的力度。

二、充分利用班隊、思品、晨會等課程,加強學生文明禮貌、安全衞生等常規教誨宣傳,指導學生做到“三別”、“四帶”、“五無”。“三別”即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四帶”即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貢獻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五無”即地面無痰跡,室內無紙屑,桌凳無刻畫,牆壁無腳印,出言無髒話。

3、把行為規範教誨貫穿在品德課教學始終,滲透在文化課教學之中,做到全員參與德育管理。

每月第一週召開一次班主任集會,明確教誨主題,擺設當月工作,提示班主任應注重的'疑難題目,突出重點,明確目的。

(二)組織各種班隊活動,落實“行”的要求。踴躍開展有好處的班隊活動,健全廣闊的少先隊活動陣地,教誨學生從現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掛起鈎來,從我做起,把理論和實踐掛起鈞來;從小事做起,把平凡和偉大掛起鈎來。

1、通過知、比、糾、行教誨系列開展行為養成教誨。

“知”:每月的第一週召開一次主題班會,教會學生什麼是良好的行為習慣,什麼是不良的行為習慣,哪些應該改正,哪些應該表揚,從思惟上明確熟悉。

“比”:對照養成教誨內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習慣,鞏固訓練。

“糾”:發揮同學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幫助的作用,糾正不良行為。

“行”: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始終如一。

二、堅持週五下午班會制度,總結本週本班養成教誨工作情況,擺設下週工作。每月最後一個週五,召開一次主題班會、討論會,進行一次階段性班內總結。

3、注重校園文化設置設備擺設,發揮環境育人的功效,辦好“小號角”廣播站、青蘋果隊刊、金色童年媒體、紅領巾雛鷹網,學校宣傳欄、板報等宣傳陣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行為環境。

4、寓“國小生常規”訓練於各種活動之中。少先隊活動是養成教誨的主渠道。大型的學校隊活動,是訓練學生行為規範的好時機,活動中除要求學生列隊出場、按次序就坐、不吃零食、不扔果皮紙屑、認真聽講、有禮貌地鼓掌稱謝外,對隊員的敬禮、站立、以及紅領巾的佩戴等均有所規定。

(三)斥地社會教誨途徑,突出“情”的培養。通過正面的家庭、社會教誨,使學生自發接管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正確指導和教誨,使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得到培養和鞏固。

1、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等多種形式,使家長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學習和表現,並配合學校進行教誨。

二、組織學生參加世間有好處的義務勞動,提高隊員的社會服務意識與實踐能力。

3、設立校外教誨輔導站,通過參觀訪問教誨基地,培養和激發兒童的“五愛”情感,從而推動學生自發履行道德義務。

(四)平時加強檢查督促,鞏固“意”的訓練。制訂各項制度對學生加以約束,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建立健全監督網,鞏固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學生堅定的道德意志。

1、值周值日製度:值周值日職員由領導、教師、學生幹部組成,賣力檢查每天學生在校的行為表現,發明疑難題目,及時教誨、矯正,並將情況及時記錄在《值週日志》和《值日登記表》上。值周值日職員要認真做好每天的檢查、評比,一週的小結總評等工作。“值周值日製度”的實施,從細小處抓起,把行為規範教誨真正落到了實處。

二、中隊爭星活動,以值日生和衞生監督員為主要管理成員,每天對各班的衞生、文明禮儀、規律、兩操、出勤、就餐、就寢等情況進行督查和評比,充分發揮“紅領巾監督崗”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誨的能力。

3、“行規優秀班級”、“校園之星”評選制度:每月,根據學生同樣平常的表現,通過自評、小組評、班主任推薦、學校確定等方式評選出“校園之星”。並根據本月的中隊爭星情況,評選出“行規優秀班級”。學期結束再從每月的“行規優秀班級”中評選出本學期的“文明示範班”。這樣,把學生個人的行為表現與班級集體的評優結合結合起來,使學一輩子時的行為表現處於集體的輿論監督下,使學生能比力自學地遵守規範。

六、具體工作擺設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窮年累月、反覆訓練、按部就班的過程。根據行為習慣的養成特點,國小生的身心成長特點,把行為規範逐條分解,分周落實養成訓練。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二週:嚴格守紀,按時作息

第三、四周:講究衞生,保護環境

第五、六週:專心聽課,大膽發言

第7、八週:活動講文明,認真做“兩操”

第九、十週:學會交往,舉止大方

第10月1日、十二週:熱愛勞動,認真做值日

第十三、十四周:注重

篇3: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20xx—20xx學年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一個人終身成長髮展的基礎性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為加強我校管理,切實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養,從而結合我們雙鋪二中學校實際制定的《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為總領,以《學生行為習慣評價辦法》為評價手段,全方位對我校學生的學習習慣、文明習慣、安全習慣、衞生習慣、生活習慣等方面進行培養,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一、加強領導

學校成立“養成教育領導小組”,制定活動方案,組織實施。

組 長:黃遵學

副組長:程正寬 陳功國

成 員: 劉峯 鮑啟森 餘峯 全體班主任老師

二、工作目標

1、通過“文明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通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安全衞生習慣”教育,培養師生自我安全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師生養成安全為天,講究衞生的良好習慣。

三、階段目標

第一階段:學。通過學《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國小生守則》、學校行為習慣要求等,明確行為規範的內容,知道在學習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樣做。

第二階段:做。制定各種規章制度,指導學生行為,通過各種活動,強化訓練。通過自查互糾,共同進步。通過激勵評優樹立典型,帶動進步,從而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第三階段:管。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養成好習慣終身受益。

四、教育內容

(一)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學生守則》為重要的學習內容,從文明、學習、生活和安全衞生四方面,正面引導和培養學生行為習慣。

1、學習習慣

①課前要預習,學會帶着問題聽課;

②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③上課坐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手握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一尺,身體離桌一拳;

④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説亂動,勇於提問,積極回答,抓重點,積極思考; ⑤作業要字體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⑥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⑦學會先複習後完成作業,先審題再解答的習慣;

⑧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⑨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

2、文明習慣

①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②接受長輩物品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讚揚時説“謝謝”;

③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説明去向; ④吃飯不獨佔獨吃,先讓長輩就座,吃完飯要對同桌吃飯的長輩或客人説“請慢用”; ⑤關心父母等長輩的身體,父母生病要問候,端水送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⑥有客人來訪,接待熱情、周到,要使用“歡迎光臨”、“再見”、“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語; ⑦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早上問早、中午問好,放學見到老師説“再見”,進出校門、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⑧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説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

⑨同學要互助,不以強欺弱,不叫同學綽號;

⑩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着整潔。

3、生活習慣

①早晨早起,不睡懶覺——做勤快人;

②起牀、穿衣、洗涮、整理宿舍衞生、整理書包、吃飯行動快速——當利索人; ③吃飽飯、吃好飯、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上學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腳,經常洗澡,經常剪指甲,穿戴整潔——講衞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打鬧。有秩序上(下)操,站隊不擠、不搶、不拖、聽口令,動作快——守紀律;

⑦積極主動打掃教室,不帶零食入校,校園不亂扔碎紙,不亂塗亂畫,不隨地大小便——講公德;

⑧星期天、節假日有活動時間表,學習、休息、玩樂有條不紊——講條理;

⑨看電視按照家長和老師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講理智;

⑩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愛勞動;

4、安全習慣

①上下樓靠右走,不擁擠,有秩序;

②在道路上行走要靠右邊走;

③活動要注意安全,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④站隊打飯時,不擁擠,以免燙傷;

⑤寄宿學生星期、放假時不坐“三無”車輛;

⑥全體師生在夏季時不要隨意到水池裏游泳、玩耍;

⑦教師要備好安全課,上好安全法制課,讓學生真正掌握一定的安全、法制知識; ⑧住宿生起牀疊好被子,放好枕頭,養成洗臉刷牙的好習慣。

(二)、要求教師要做到:

1、遵守校規校紀。

2、認真備課上課。

3、及時批改輔導。

4、規範用語用字。

5、言行文明得體。

6、管理愛護學生。

7、善於交流合作。

8、勤於學習反思。

9、注重言傳身教。

10、堅持廉潔從教。

五、實施途徑與措施:

(一)發揮課堂教學優勢,進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學生道德認識,使他們懂得“是、非、善、惡、美、醜”。

1、充分利用班隊、思品、晨會等課程,加強學生文明禮貌、安全衞生等常規教育宣傳,引導學生做到“三別”、“四帶”、“五無”。“三別”即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四帶”即把晚文明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五無”即地面無痰跡,室內無紙屑,桌凳無刻畫,牆壁無腳印,出言無髒話。

2、把行為規範教育貫穿在品德課教學始終,滲透在各學科教學之中,做到全員參與學生養成教育管理。每月第一週召開一次全體教師會議,明確教育主題,安排當月工作,提醒教師應注意的問題,突出重點,明確目的。

(二)組織各種班隊活動,落實“行”的要求。積極開展有益的班隊活動,健全班級活動陣地,教育學生從現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掛起鈎來,從我做起,把理論和實踐掛起鈎來;從小事做起,把平凡和偉大掛起鈎來。

1、通過知、比、糾、行教育系列開展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週召開一次主題班會,一個大周舉行一次升國旗,教會學生什麼是良好的行為習慣,什麼是不良的行為習慣,哪些應該改正,哪些應該表揚,從思想上明確認識。 “比”:對照養成教育內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習慣,強化訓練。

“糾”:發揮同學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幫助的作用,糾正不良行為。

“行”: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始終如一。

2、堅持每月一次班會制度,總結本月本班養成教育工作情況,安排下月工作。

3、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辦學校宣傳欄、黑板報等宣傳陣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行為環境。

4、寓“學生常規”訓練於各種活動之中。活動是養成教育的主渠道。大型的學校隊會活動,是訓練學生行為規範的好時機,活動中除要求學生排隊出場、按次序就座、不吃零食、不扔果皮紙屑、認真聽講、有禮貌地鼓掌致謝外,對隊員的敬禮、站立、以及紅領巾的佩戴等均有所規定。

(三)開闢社會教育途徑,突出“情”的培養。通過正面的家庭、社會教育,使學生自覺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使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得到培養和強化。

1、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等多種形式,使家長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學習和表現,並配合學校進行教育。

2、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有益的義務勞動,提高隊員的社會服務意識與實踐能力。

(四)平時加強檢查督促,強化“意”的訓練。制訂各項制度對學生加以約束,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建立健全監督網,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學生堅定的道德意志。

1、值周值日製度:值周值日人員由領導、教師、學生幹部組成,負責檢查每天學生在校的行為表現,發現問題,及時教育、矯正,並將情況及時記錄。值周值日人員要認真做好每天的檢查、評比,一週的小結總評等工作。把行為規範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2、以安全衞生監督員為主要管理人員,每天對各班的衞生、文明禮儀、紀律、兩操、出勤、包括學生宿舍、餐廳等情況進行督查和評比,充分發揮“紅領巾監督崗”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3、形成制度,做好表彰,將養成教育推向更高層次,各班要做好養成教育的自評活動,及時對錶現突出的學生進行鼓勵,對一再不遵守《規範》、《守則》、《養成教育實施細則》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使學生能分清優劣,在趕、幫、超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學校在每學年末都開展表彰活動,鼓勵先進,創建人人爭上進的良好氛圍。

4、做好交流工作期末開展“養成教育經驗交流會”,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共同促進養成教育的發展不斷完善工作方法,使本學年養成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進展。

(五)實施養成教育課題研究,推動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上檔升級。

學校確立養成教育研究總課題為:在各科教學中滲透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各教師依據自己所代學科,確立自己研究的子課題,上報政教處,要求人人有課題,有方案,有過程,有小結。

篇4: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養成教育是素質教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養成教育是一個長期反覆的教育過程,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擬訂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們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國小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開創我校養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工作目標

1、通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通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節儉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三、教育內容

以《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為標準,歸納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存在的不良行為,從禮儀、學習、生活和節儉四方面,正面規範學生行為習慣。

1、禮儀習慣

①尊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②接受長輩物品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讚揚時説“謝謝”;

③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説明去向;

④吃飯不獨佔獨吃,先讓長輩就座,吃完飯要對同桌吃飯的長輩或客人説“請慢用”;

⑤關心父母等長輩的身體,父母生病要問候,端水送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⑥有客人來訪,接待熱情、周到,要使用“歡迎光臨”、“再見”、“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語;

⑦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早上問早、中午問好,放學見到老師説“再見”,進出校門、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⑧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説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

⑨同學要互助,不以強欺弱,不叫同學綽號;

⑩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着整潔。

2、學習習慣

①課前要預習,中高年級預習有記錄,學會帶着問題聽課;

②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③上課座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手握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一尺,身體離桌一拳;

④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説亂動,勇於提問,積極回答,抓重點,積極思考;

⑤作業要字體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⑥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⑦學會先複習後完成作業,先審題再解答的習慣;

⑧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篇5: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播種行為,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穫性格。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根本保證。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擬訂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我校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中國小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堅持教育與管理、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的準則,建立富有生機和活力的教育與管理機制,以教育為先導,以制度為保證,以檢查督促為抓手,以行為訓練為基礎,以習慣的內化與養成為目標,從基礎小事抓起,注意點滴積累,切實提高我校學生的基礎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標

1、通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通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節儉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三、階段目標

第一階段:學。通過學習《中國小管理規範》、《中國小生守則》、校紀班規,學校行為習慣要求等,明確行為規範的內容,知道在學習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樣做。

第二階段:做。制定各種規章制度,檢查約束學生行為,通過各種活動,強化訓練。通過自查互糾,共同進步。通過激勵評優樹立典型,帶動進步。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第三階段:管。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養成好習慣終身受益。

四、教育內容

以《中國小管理規範》、《中國小生守則》為標準,歸納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存在的不良行為,從禮儀、學習、生活和節儉四方面,正面規範學生行為習慣。

1、禮儀習慣

①尊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②接受長輩物品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讚揚時説“謝謝”;

③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説明去向;

④吃飯不獨佔獨吃,先讓長輩就座,吃完飯要對同桌吃飯的長輩或客人説“請慢用”;

⑤關心父母等長輩的身體,父母生病要問候,端水送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⑥有客人來訪,接待熱情、周到,要使用“歡迎光臨”、“再見”、“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語;

⑦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早上問早、中午問好,放學見到老師説“再見”,進出校門、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⑧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説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

⑨同學要互助,不以強欺弱,不叫同學綽號;

⑩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着整潔。

2、學習習慣

①課前要預習,中高年級預習有記錄,學會帶着問題聽課;

②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③上課座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手握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一尺,身體離桌一拳;

④上課專心聽講,勇於提問,積極回答,抓重點,積極思考;

⑤作業要字體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⑥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⑦學會先複習後完成作業,先審題再解答的習慣;

⑧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3、生活習慣

①早晨早起,不睡懶覺——做勤快人;

②起牀、穿衣、洗涮、整理房間、整理書包、吃飯行動快速——當利索人;

③吃飽飯、吃好飯、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遲到,不貪玩——做守時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腳,經常洗澡,經常剪指甲,穿戴整潔——講衞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打鬧。有秩序上(下)操,站隊不擠、不搶、不拖、聽口令,動作快——守紀律;

⑦積極主動打掃教室,不帶零食入校,不亂扔碎紙,不亂塗亂畫,不隨地大小便——講公德;

⑧星期天、節假日有活動時間表,學習、休息、玩樂有條不紊——講條理;

⑨看電視按照家長和老師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講理智;

⑩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愛勞動;

4、節儉習慣

①利用水、電及時關閉開關,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②愛護書本,節約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

③愛護桌椅、門窗、板擦等物;

④愛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愛惜糧食,不隨便丟棄飯菜,不剩飯,節約一粒糧食;

⑥不隨便丟棄粉筆、掃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確支配零用錢,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過高的物質要求;

⑨學習、辦事講效率,學會能用不同辦法解決同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