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實踐活動方案多篇

欄目: 活動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5W

實踐活動方案多篇

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篇一

一、活動目標:

以“迎世博, 讓綠色生活方式走進徐匯千萬學子家庭”活動為契機,結合我校“科技建築模型”特色,開展“綠色建築,和諧家園”為主題的系列活動,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提高實踐能力,培養自主探索,開拓創新的科學精神。

二、活動階段安排:

1、XX年年3月活動啟動

2、XX年年3月——11月活動實施;

3、XX年年11月底活動總結。

三、活動內容和形式:

1、結合課堂教學,發揮基礎學科的先導作用,在各年級選擇重點滲透的學科開展環境教育:《環境教育》拓展課,綜合科學、地理、語文、生物、物理、政治等等,將人口與環境、環境的污染與保護、節約資源等環保知識融入教學內容中。

2、開展主題系列活動:

活動一:讓綠色走進校園(3月)

1、組織全校師生開展綠化角評比活動,美化學習、辦公環境。

2、進行綠色環保專題黑板報評比。

3、舉行節水、節電、護綠等環保標誌設計與展示,增強師生們的節水、節電環保意識。

4、開展“與節約文明同行,建設節約型社會——XX年上海市大中學生科普徵文”活動。通過活動形成浪費資源可恥,節約資源光榮的理念,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城市做出我們的一份貢獻。(4月、八年級)

5、開展綠色環保為主題的課題研究,組織綠色生活方式大討論、編制家庭綠色生活手冊等活動,將綠色環保的理念融入實際生活中。(5月、七年級)

活動二:以“身邊的綠色建築”為課題開展調查研究、製作模型活動。

1、開展“綠色建築的故事”活動,通過尋訪市區相關建築,瞭解建築風格,收集有關圖片,查找其歷史文化內涵,進行課題研究,寫出調查報告或製作電腦小報。(7、8月、3——8年級)

2、組織學生參觀“上海市建築博物館”,瞭解綠色生態居住環境的設計理念和建築結構,通過活動,增強學生對現代綠色建築的感性認識,拓展綠色環保創新思路。(10月)

3、舉行“暢想綠色家園”科學幻想繪畫活動,通過科幻畫的創作,用藝術形象反映建築與未來能源、建築材料利用的發展。(10月、2——5年級)

4、舉行“暢想綠色家園”環保創意製作活動,組織學生利用廢舊物品,設計並製做未來綠色家園的建築模型,讓“資源綜合利用、循環利用”的理念滲透在建築設計中,並撰寫設計的理念。(10——11月、6年級)

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篇二

一、日程安排

XX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於6月下旬啟動,9月下旬結束。分宣傳動員、組建團隊、評審立項、隊員培訓、組織實施、總結表彰六個階段進行。

二、實踐方式

XX年暑期社會實踐分個人實踐和團隊參與兩種,實踐團隊分校級團隊和院級團隊兩個大類,校級團隊分重點資助團隊和一般資助團隊兩種。院級團隊由各二級學院負責組織。實踐團隊組隊原則詳見《XX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團隊申報説明》。

三、資助原則

各團隊需按要求做好團隊經費預算。經學校審批通過的資助團隊,學校將給予一定資助金額,其所屬院(部)須配套同等金額的資助。暑期社會實踐資助團隊經費來源由三部分構成:學校資助一部分、學院配套一部分、個人承擔一部分。重點資助團隊的資助經費不超過4000元(學校資助XX元,所在學院資助XX元),一般資助團隊的資助經費為1000—XX元(學校資助500—1000元,所在學院資助500—1000元)不等。

四、申報要求

所有團隊都需提交規範的申報表(詳見《湖北民族學院XX年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申報書》),包括實踐方案、經費申請等。申報材料的要求詳見《XX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團隊申報説明》。

五、驗收評比

凡受資助的團隊,活動結束後,必須提交《湖北民族學院XX年暑期社會實踐驗收報告》,經驗收合格後方可參加相關評比;院級團隊須各院(部)團委推薦,方可參與相關評比,校級團隊和院級團隊將按照統一標準評比。驗收材料的要求詳見《XX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材料填寫説明》,評比標準詳見《XX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評優細則》。

六、表彰獎勵

XX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將評選優秀組織獎、優秀實踐團隊、優秀指導老師和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個人若干,由校團委統一表彰。

1、優秀實踐團隊:表彰本次實踐活動中效果好,有突出成績的團隊;

2、優秀指導老師:表彰本次實踐活動中盡心盡職,成績突出的專業指導老師;

3、優秀組織獎:表彰本次實踐活動組織工作出色,實踐效果好的組織單位;

4、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個人:表彰本次實踐活動中表現積極,成績突出的學生;

具體要求見《XX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評優細則》。

七、相關要求

(一)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積極組織。通過社會實踐的開展,與實踐單位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建立一批相對固定的社會實踐基地,使學生受鍛鍊,當地見效益。

(二)各院(部)團委要加強對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和指導,特別是要加強對實踐團隊的前期審核、出發前培訓、實施過程監控、總結評比等工作。

(三)各院(部)團委要重視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要向所在院(部)黨政領導詳細彙報工作要求,並組織專業任課教師參與活動指導。

(四)各院(部)團委要強化服務意識,特別是要為參加個人實踐的同學提供諮詢服務和相關支持。

實踐活動方案 篇三

一。活動主題:

發揚傳統,關注貧窮與愛心募捐,温暖童心

二。組織者:

江西理工學院校聯、青年志願者協會、自強之家。

三。活動背景:

愛是無私的,走到哪裏都融化。愛是一塊燧石,擦着生命之火,點亮生命之燈。愛是一盞燈,它指引我們走向光明。同樣的藍天下,他們有不同的情況。每一個充滿期待的眼神都觸動着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絃,讓我們有一種使命感,驅使每一顆善良的心去思考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你知道嗎,在遙遠的地方,在我們祖國的懷抱深處,有一些像花一樣大的孩子。這些孩子,用他們稚嫩的肩膀,早早的開始了人生的重擔!清澈的眼睛不應該只看到貧窮,純潔的心靈不應該只感受痛苦。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開始改變自己的穿衣風格,導致很多衣服狀況良好,不得不被淘汰。我們可能沒有很多額外的錢,也可能捐不出一所希望國小,但是我們有愛,我們可以把那些衣服送給他們,帶給他們温暖。我們堅信,每個人都會付出愛,哪怕是最小的愛,世界也會變得更加温暖。

這是一種社會責任。我們在充分利用資源、減少浪費的同時,也在幫助那些掙扎着要出國的人;因為我們的關心,這些孩子感到温暖,看到希望。因此,我們機械學院決定在全校範圍內開展為期七天的大規模圖書服裝募捐活動。

四。活動目的:

1、通過這次募捐活動,我們希望為那些一直想給貧困地區愛心的人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用愛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某些困難,讓他們有衣服穿,有書讀。

2、培養當代青年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奉獻愛心,收穫希望,展現風采,是我們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3、讓這些孩子真正感受到我們帶給他們的愛,盡力幫助他們,讓我們把愛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共同托起孩子生活學習的希望。

4、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可以培養大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傳播愛,收穫愛。

五。活動對象:

從大一到大四的所有師生和所有員工

六。活動口號:

用行動扶貧,用愛撫慰心靈

七。活動時間:

20xx年11月26日至20xx年12月3日

八。地點:

J10-506(主),生活公園

九。捐贈:

服裝、書籍、文化和體育用品

十。活動流程:

1、選擇一個籌款網站

2、計劃人員安排

3、移動貨物的準備

4、開展活動和宣傳

5、開展的活動

6、組織和儲存募捐物品

7、活動摘要

8、活動

準備

1.11月26日選擇募捐現場,向學校申請募捐地點和存放地點。

2.11月26日至12月3日誌願者報名及人員安排。

1)學院志願者會給每個班發通知,號召志願者募捐,號召有興趣的各方報名,上交本學期的課表。

2)根據志願者提交的時間表,不安排時間表,根據其上課地點安排哪段時間去募捐地點。

3)根據人員情況劃分各組,每組選舉一名組長。組長應執行其他組員的電話,所有人員應始終保持通訊暢通。

4)募捐處工作人員要自帶筆,注意禮貌和形象問題,禁止進食,時刻記住自己是志願者。

5)調配一定數量的候補人員,沒有課的志願者和同學可以隨時到募捐地點幫忙,避免出現現場無人的現象。

3.11月26日下午找個籌款的地方

1)由宣傳部長會同其他部長,向部門成員發出尋找募捐地點的信息

通知,並讓有興趣的人登記

2)向參與者説明尋找募捐場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項

3)根據參與人數分組

4)11月26日下午出門找地方

5)11月27日,我們討論了籌款地點

4.11月28日搬家準備

1)購買促銷品:紙張、彩筆和膠帶

2)向學校申請桌椅,12桌9椅

3)準備40袋衣服,每個地方10袋

4)找個旗杆保證工地能掛個旗。

5)向相關人員借一台攝像機,確保每個地方都有一台攝像機

6)打印8份簽到表

7)準備20張籌款地點的照片

8)準備每個時間段的小組名單和候補人員名單

9)宣傳部製作六張海報,四塊小木板

(注:海報內容寫有號召學生募捐的字樣,並貼有募捐地點的照片。內容介紹民生,介紹募捐活動的意義。)

(2)中期活動

1、活動時間:11月29日下午1:00-6:00

第一組把募捐物品搬到募捐地點,每個地點都準備好了,募捐活動開始了

募捐結束,每個隊員負責整理物品,送到存放處,一天的活動結束。

2、人員的具體安排

1)共4組,每組5~6人(增加志願者以免臨時無法參加活動,造成現場人員不足),每組設組長一人,負責人在四組中活躍。

2)團隊人員的分配會打亂各部門人員,有利於增進各部門人員之間的友誼,負責人會選擇不同的部門進行選擇。

3)募捐工作分為簽約記錄、後勤、攝影、安全

簽單記錄(每組一人):記錄包括募捐者姓名、聯繫方式、募捐物品的種類和數量,不需要強制不願簽單的募捐者。

後勤(每組2人):進行整理,包括將募捐者送來的物品拆下包裝整齊地放入麻袋中,確保現場乾淨整潔(1人):每個地方都有攝像頭,確保電池和充電器充足,並要求隨時捕捉有意義的鏡頭

安全(2人):隨時觀察安全隱患,確保所有人的安全

4)在做好團隊成員分工的同時,要靈活協調配合,互相幫助,共同做好工作

5)募捐結束時,各組長必須將登記表、相機、旗幟交給負責人,堅決避免簽到表、相機、旗幟找不到或丟失的現象

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篇四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學生直接經驗為基礎,與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體現知識綜合應用的實踐課程。它打破了教育和生活的分離

九年級學生的基本文化知識、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還是很有限的。

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學習”,即形成直接的體驗,強調研究和解決問題的初始方向。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是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瞭解生活環境的機會,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開闊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讓他們多看,多聽,多思考,多嘗試。

考慮到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我們的綜合實踐課設置了三大主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希望這三個主題能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二、課程的總體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促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內在聯繫的全面理解和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良好人格。

1、親自參與實踐,注重自我體驗、自學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境中獲得積極的體驗和豐富的參與實踐的經驗。

2、全面瞭解自然、社會、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愛社會、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培養學生髮現和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學會識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信息,組織總結信息,合理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積極探索,激發探索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培養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溝通等良好的人格素質。

4、活動重點:根據九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是九年級學生在編寫“活動材料”時的重點。

1、要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學會有目的、系統、全面地觀察。要求學生看、聽、聞、嘗、摸,綜合眼、耳、鼻、舌、身的感受進行思考。

2、在九年級的深度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和比較),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創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經過深入觀察,要求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5、活動難點:能夠從直接經驗中抽象出問題的本質,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提高學生素質。

三、不及物動詞實施戰略:

1、結合學科教學

每個學科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滲透的。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從自己的學科中產生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此時,教師應該具有敏鋭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和處理信息,使其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教師應在教學中培養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透徹,使綜合實踐活動的選擇更加廣泛。

2、結合學生實際生活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視而不見,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説是平淡的。這是因為他們習慣了身邊的小事。如果我們從研究的角度去看待、分析和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還會提高思維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3、結合社會熱點問題

現在的學生已經不是隻會看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問題。他們對一些公共現象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他們渴望得到成年人的認可,希望取得和成年人一樣的成就。我們將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引導他們以個性化的方式深入探索,從而獲得自己獨到的理解。這是綜合練習的主要目的。例如,通過觀察、參觀、調查等形式的自然,學生可以理解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珍惜生命,使學生可以從人類和自然景觀中獲得美好的體驗。

4、結合傳統節日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傳統的偉大國家。悠久歷史中積累的文化精華是學生學習的優秀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中秋節、重陽節延長的以尊老愛老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5、結合學校工作

綜合實踐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也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是通過學校德育來實現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發展相結合,相互借鑑、相互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比如可以結合國旗下講話和紅領巾廣播專欄,開展行為習慣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時事熱點系列、自我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篇五

一、實施依據

綜合實踐活動是《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新設置的、必修的、獨立的課程領域,由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三方面內容構成,佔23個必修學分,其中研究性學習15個學分,社區服務2個學分,社會實踐6個學分。

二、實施內容

1、研究性學習。學生基於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依據研究內容的不同,可分為課題研究類和項目(活動)設計類兩類。課題研究以認識和解決某一問題為主要目的,具體包括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等類型。項目(活動)設計以解決一個比較複雜的操作問題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會性活動的設計和科技類項目的設計兩種類型。

2、社區服務。參加社區的各種公益活動,其內容包括社區文化活動(如法制宣傳、人口與保健宣傳、環保與衞生宣傳、科普活動、電腦培訓、助學幫困、擁軍擁屬、文娛活動)、社區環境建設(如環保衞生、綠地領養、社區學校輔導、板報櫥窗製作、交通秩序維護及其他志願活動)和其他志願者活動。

3、社會實踐。內容包括軍訓、社會回鄉調查、素質教育基地實踐、值周班管理實踐、社會考察、社團活動等。

三、實施方式

(一)研究性學習活動

1、組織形式。以小組合作研究為主,一般每生三年參加並完成2個課題研究(含項目設計,下同),其中高一完成的課題研究或項目設計,每個課題10個學分,高二為5學分。

2、時間安排。每個課題研究時間總量90課時,課題研究開始和結束階段集中進行;中間研究過程分散落實,高一第一學期每週安排3課時,以後減少課時。

3、課題研究:可以學生自行申報課題,組成6—8名學生的課題研究小組,實行分工合作制,自行聘任教師;也可由學校推薦,填寫申報表,由教務處和年級組負責協調。

課題研究一般應經確定課題—制訂方案—蒐集材料—整理分析—總結報告—交流評價。每一步驟工作情況必須記錄,以備學分認定。

(二)社會實踐

1、組織形式:學校或班級統一組織和小組組織相結合,以行政班或小組為單位。

2、時間安排:三個學年總數不少於三週。其中“軍訓”安排在高一(上)開學前,“社會回鄉調查”安排在高一(下)的暑假期間,其他形式的安排在高二寒假進行。

3、活動記錄:由政教處統一記錄。

(三)社區服務

1、組織形式:由教師組織或學生自由安排。

2、時間安排:利用學校規定時間、課餘、假期時間分散進行,三年內的服務總時間不少於10個工作日。

3、活動記錄:學校組織的服務活動由學校團委統一記錄;學生自行組織的,由學生本人在活動結束後將《社區服務記載卡》交社區記錄,後交團委以確定學分。

四、學分認定

由教務處、政教處、團委、年級組初步認定學分,教務處組織公示並確認,對認定結果有異議的,由學校學分認定委員會複議。

1、研究性學習。必須具備五個條件。①有符合要求的課題方案;②研究過程記錄完整;③有符合課題成果報告;④有三級(自評、組評、師評)合格評估結論;⑤實際參加的活動時間達到規定時間以上。以小組上交的《使用手冊》為考評主要依據。

2、社區服務。具備三個條件,可得2個學分:①三年內服務總時間不少於10個工作日;②《社區服務記載卡》記錄完整;③經抽樣回訪、成果展示、公示無異議。服務時間10個工作日以上。

3、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修6個學分。其中“軍訓”、“社會回鄉調查”、“素質教育基地實踐”和其他活動分別計2個學分。

本方案自20xx年9月開始實施。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三方面各另行制定具體詳細的操作細則。在實施過程中若有改進,以屆時公佈的實施細則或年度實施計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