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活動教案(共55篇)

欄目: 活動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79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5篇《活動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活動教案》相關的範文。

活動教案(共55篇)

篇一:活動教案

活動教案

樂音和噪音? ? ? ? ? 活動目標: ? 1、引導幼兒感受樂音與噪音及區別。2、通過看、聽、説使幼兒瞭解噪音的危害。3、教育、培養幼兒養成不發出噪音的習慣。 ? 活動重點:? 區別噪音和樂音,知道噪音的危害。 ? ? 難點? :? 培養幼兒的聽覺感受能力和比較能力 ? 活動準備: ? ?錄有樂音和噪音磁帶、噪音污染圖片製作VCD一張 、鼓、 “靜”字 ? ? 活動流程:? ( 感受樂音和噪音 ) → ( 區別樂音和噪音 ) → (瞭解噪音的害處)→(敲敲打打 ) → ( 創造安靜的環境 ) → ( 拍手歌結束 ) ? ? 活動過程: ? 一、 感知噪音和樂音 1. 幼兒隨着優美的音樂做律動,突然錄音機裏傳出刺耳的聲音。 2. 請幼兒説説剛才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聽起來感覺怎麼樣?為什麼把耳朵捂起來? 3. 啟發幼兒説出自己的感受。 4.放錄音,請幼兒再聽聽(聽一段歡暢的音樂),説説聽這種聲音的感覺?為什麼會笑咪咪的? 5.教師小結:原來有的聲音讓我們聽了覺得很舒服,也有的聲音讓我們聽了很難受。請問小朋友你喜歡聽讓你舒服的聲音還是難受的聲音? 所以我們把聽起來讓人感覺很舒服的聲音我們就給它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樂音。把刺耳、難聽、非常吵鬧,聽起來讓人很不舒服的聲音我們也給它一個名字,叫噪音。 ? 二、 區別噪音和樂音 1. 放錄音,請幼兒聽小溪流淌的聲音和卡車開動的聲音,説説哪種是噪音,啊種是樂音。 2.放錄音,請幼兒用動作來表示噪音和樂音。聽到樂音時用微笑的表情來表現,聽到噪音時用捂耳朵的動作來表示。 ? 三、 瞭解噪音的危害 1. 小朋友們還聽到過哪些噪音? 2. 請幼兒看碟片,教師講述噪音的害處。 ?噪音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如我們每天上學放學經過的大馬路上,各種卡車、汽車、機動車發出的鳴笛聲。學校附近的農貿市場買菜賣菜的吆喝聲、叫喊聲,小街小巷人們上下班人羣的嘈雜聲,施工建築地上的機器聲,工廠裏各種機械發出的振動、操作聲,火車開動的聲音,飛機開動和降落的聲音,以及節日時候人們燃燒鞭炮發出的爆竹聲、、、 ?還有更多沒有説到的,都需要我們小朋友自己用心去發現。這些噪音都干擾了人們的休息、學習和工作,造成了污染;有的.噪音會影響人們的睡眠和休息,有的甚至還會損傷人的聽覺,嚴重的還可能對人造成耳聾或引起其他疾病。 ?3.當聽到噪音時我們應該怎麼保護自己的耳朵。 ? 四、敲敲打打,感受聲音給我們的不同感受。 1、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打擊樂器,是什麼?大家覺得它會發出樂音還是噪音?我們一起來試一試。2、教師敲出兩種聲音,請幼兒聽聽,哪種是噪音,哪種是樂音,你們喜歡聽噪音還是樂音? 3、小結:同樣的樂器,使用節奏的敲擊就會發出好聽的樂音,而胡亂的敲擊、沒有輕重,那麼就會產生噪音。 4、教師和幼兒使用拍手的方法再次驗證結論。 ? 五、創造安靜的環境: 1、噪音這麼難聽,我們都不喜歡噪音,現在請幼兒去想一想,哪些地方是特別需要安靜特別不能聽到這種聲音的?(圖書館、醫院、傍晚、清晨) 2、如果有人在醫院、寢室、寶貝媽媽睡覺時裏大聲講話嘻嘻,發出噪音,那麼你該怎麼樣?(插入靜字卡片)3、教育幼兒平時不發出噪音 師:幫助難受的人(引導幼兒説出平時要輕輕説話、走路、搬桌椅、做遊戲等) ? 六拍手歌結束,告訴幼兒輕聲輕唱 ?

篇二:活動教案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培養幼兒按點取物及按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尋找相應物體的能力。

2、鼓勵幼兒樂於參與操作、遊戲等活動,感受玩瓶子所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各種透明瓶子人手一個,瓶子上貼1-5個圓點;瓶蓋、豆子若干。

2、背景音樂和磁帶《大貓小貓》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發幼兒的興趣。

幼兒隨教師抱着瓶寶寶進活動室,聽音樂和瓶寶寶一起做運動。

2、引導幼兒和瓶寶寶做各種遊戲,啟發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在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喂瓶寶寶吃豆 引導幼兒先正確點數瓶子上圓點的數量,然後根據圓點的數量往瓶子裏投放相應數量的豆子。

蓋瓶蓋引導幼兒為瓶子選擇合適的瓶蓋蓋好,並通過彩色的瓶蓋認識一些基本的顏色。

鼓勵幼兒自由搖晃瓶子,初步感知用力的大小和聲音的大小的關係,嘗試用瓶子來演奏歌曲《大貓小貓》,引導幼兒用力的大小和歌詞相匹配。

篇三:科學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空氣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身邊到處是空氣。

2、知道空氣是無色、無味的。

3、在科學活動中,用語言大膽地説出自己的發現。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塑料袋若干

2、各種實物,如積木等

3、水缸、充氣塑料袋

活動過程:

1、教師讓幼兒摸摸幾個塑料袋(其中有積木、空氣等)

通過幼兒對固體、液體的感覺,引出對空氣的性質的發現

教師同時點一下三態的性質

1、把有小洞的塑料袋放進水缸中,“發現了什麼?”

2、“哪裏有空氣?”教師記錄

3、幼兒找空氣

4、交流分享

最後得出結論“空氣是看不見、摸不着的”

活動反思: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空氣無處不在,它與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繫,對於幼兒園中班的孩子,空氣是非常抽象的概念,也給了我智慧和靈感,多彩的氣球,充氣彩虹門,讓我找到了孩子們的興趣點,更找到了中班孩子活動的切入點,利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去引導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

篇四:科學活動教案

科學活動:

會翻跟斗的猴子

活動目標:

1、對科技小製作活動感興趣,體驗玩的樂趣。

2、學習看圖示製作會翻跟斗的機靈候,感知物體重心下移使物體下降的現象。

3、能發現問題,學習比較分析及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製作圖示、電池、斜坡、紙張、剪刀等。

【幼兒園PPT課件製作】

活動過程:

一、出示機靈候成品,激發幼兒對製作機靈候的興趣。

1、引導幼兒觀察機靈候從斜坡上滾下的狀態

2、引導幼兒圍繞“機靈候為什麼會滾動”進行大膽猜想與觀察探究。

二、觀察、探究製作材料及製作的步驟圖示。

1、拆分機靈候的成品,展示並引導幼兒觀察作品的結構與局部的特徵。

2、提出問題:為什麼藥在機靈候肚子裏放置電池?

3、展示製作圖示,引導幼兒逐圖觀察,理解圖示。

4、師幼互動話題:

A、製作活動由幾個步驟完成?你是怎麼知道的?

B、按步驟圖示的順序,我們應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C、那個步驟圖示你看不懂,需要同伴和老師幫助?

5、提出製作要求:根據製作圖示,有步驟地獨立完成製作;製作完成後,是否成功應在斜坡上進行驗證。

三、幼兒分組製作,教師觀察指導。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示,有步驟地操作材料。(在電池擺放位置、紙張重疊黏貼等環節給予適當的提示和幫助)

2、引導個別幼兒分析製作不成功的原因,對照圖示,發現製作中存在的問題並進行調整,鼓勵幼兒多次嘗試。

四、遊戲“比比誰的小猴滾得快”,幼兒從中感受玩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悦。

五、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科學區投放相關材料,引導幼兒繼續製作翻跟斗的機靈候。

活動反思:

幼兒能説出小膠囊在斜面上翻跟頭是因為鋼珠在裏面滾動的原因,並説出鋼珠與兩外兩個材料的不同,活動很成功。

篇五:科學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飛機的基本特徵,簡單瞭解飛機的種類及作用。

2.知道飛機是一種交通工具,給人們生活帶來很大方便。

活動重點:認識飛機的基本特徵,瞭解飛機的種類。

活動難點:知道飛機作為一種交通工具,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準備:各種不同種類的飛機圖片(客機、戰鬥機、水上飛機、直升機):課前回家收集關於飛機種類的知識。

活動過程:

一、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引入活動,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

1.提問:“天上飛,不是鳥,前邊翅膀大,後邊翅膀小,喝飽汽油飛得高”猜猜是什麼?

2.提問:你們做過飛機嗎?坐飛機有什麼感覺?

小結:坐飛機很舒服,速度很快。

二、通過觀察客機的飛機模型,激發幼兒的前期經驗,認識飛機的基本特徵。

1.請幼兒觀察飛機模型,與同伴交流討論,瞭解飛機的結構。

提問:觀察飛機模型,飛機都是由哪幾部分構成?它們叫什麼名字?都有什麼用處?

小結:飛機由機頭、機身、機翼、尾翼、起落架這幾部分構成。機翼是支持飛機在空中飛行的:尾翼是保證飛機平穩飛行的,起落架幫助飛機平穩起飛和降落。

2.通過模型認識飛機的用途與便利。

提問:它的用處是什麼嗎?它的名字是什麼?為什麼要坐飛機旅行?

小結:飛機是現在速度最快的一種交通工具,他可以在天上飛行,可以去汽車去不了的地方。出行坐飛機很便利,飛機的本領真大。

三、瞭解飛機的種類、用途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提問:除了客機,你們還認識哪些不同的飛機?它們都有哪些用處?直升機有什麼用處?水上飛機有什麼用處?戰鬥機的作用是什麼?

小結:飛機有這麼多種類,他們的用途也不一樣。有的飛機可以用來打擊敵人,維護國家的安全,一般是軍用飛機;有的飛機用來運送旅客或者是噴灑農藥,一般就是農用飛機。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本領真是大。

四、觀看飛機展視頻,感受飛行帶來的震撼和祖國的強大。

提問:你們最喜歡哪一種飛機?為什麼?你們還想設計出什麼樣的飛機?會有什麼特別的本領?

五、活動延伸

到活動區,將你們想要設計的飛機畫出來吧。

課後反思:

本次活動,教師運用直觀性、引導性、探索性的教學方法,讓孩子通過多種形式興趣盎然地學習,對目標的達成起到了獨有的學習效果。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認識了飛機的基本特徵,瞭解了飛機的種類及作用,以及給人們生活帶來很大方便。

在解決活動重點“認識飛機的基本特徵,瞭解飛機的種類及作用”時,讓幼兒觀察客機飛機模型在前,教師總結、提升在後,利用觀察法,充分的引導幼兒探索與發現,並在己有的基礎上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經驗,説説飛機都是由哪幾部分構成,説説除了客機還認識哪幾種飛機,它們都有什麼作用。在認識到飛機本領大的同時,還關注到了個別幼兒的差異性,讓幼兒都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同時教師還運用圖片的形式讓幼兒更直觀的認識到不同種類的飛機外形與作用,加深了對飛機的瞭解。

在解決活動難點“知道飛機作為一種交通工具,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時,運用談話法,讓幼兒説説自己認識的飛機,它們都有什麼本領,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己有經驗,在此基礎上通過視聽結合法,讓幼兒通過觀看飛機展視頻,感受飛機作為一種交通工具,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整節活動中師幼互動頻繁而有效,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認識了飛機的基本特徵、種類及其作用,以及它給人們帶來的便利。但活動中還存在着不足之處,在幼兒想象設計自己飛機時,急於達成自己的目標,提問不明確,對於幼兒的回答缺少肯定與提升,導致幼兒在設計飛機時缺少新意,現場調控能力還需繼續加強。

篇六:科學活動教案

設計思路:

對稱的概念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説有一點難度,如單純性讓幼兒練習對稱方式進行裝飾,恐怕很難達到預期目標,因此,考慮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幼兒對襪子比較熟悉,讓幼兒通過這一活動,在鞏固原有經驗的基礎上獲得新的概念。

活動採用遊戲為手段,結合時代特徵創設了有趣的情節,讓幼兒在“幫助娃娃家的媽媽”過程中輕鬆無負擔的完成任務,最後以“設計師”形式請幼兒設計襪子並將幼兒的成果展示出來,讓幼兒獲得滿足感和成功感。

活動目標:

1、感受襪子的不同用途和特徵,逐步形成“雙”的概念。

2、能大膽表達自己生活中的經驗。

3、嘗試自己整理襪子。

活動準備:

各種襪子、放襪子的盒子或籃子2~~3個、乾淨的活動場地、貼有襪子的畫面、一個裝有一雙襪子的漂亮盒子

活動過程:

一、引題,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和幼兒席地而坐,教師取出裝有各種質地、大小不等襪子的盒子並做晃動狀,請幼兒猜猜裏面有什麼寶貝。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你們瞧,這是什麼呀?

3、你們猜猜這盒子裏面有什麼寶貝?

4、你為什麼這麼猜?

5、猜了那麼多我們看看裏面到底是什麼吧。(教師取出盒子裏的襪子。)

二、欣賞老師的襪子。

1、老師的襪子漂亮嗎?穿一隻襪子,我的襪子穿好了嗎?

2、哦,原來襪子要兩隻一起穿的,那我得穿上另一隻。(教師從箱子裏取出一隻小襪子套在腳上。)

3、這樣對了嗎?

4、原來襪子的大小也要一樣呀,那再換一隻吧。(教師箱子裏取出一隻同樣顏色但是花紋不一樣的襪子套在腳上。)

5、這樣對了嗎?

三整理襪子。給襪子找朋友

1、教師作接電話狀,提供盒子或籃子供幼兒整理襪子用。

2、喂,你好,我是湯老師,你找我有事嗎?哦,可以的,我相信他們會願意幫助你的,好的,再見!

3、知道剛才是誰打我電話嗎?告訴你們,是娃娃家的媽媽打我電話了。她要我們幫她一個忙,

你們知道她要我們幫什麼忙嗎?

4、你們都猜錯了,她是要我們幫她整理襪子,把襪子疊好放進籃子

裏。因為她家的襪子好多,

而且很亂。我們一起來幫媽媽整理襪子好嗎?(幼兒從分散的筐裏取出襪子配對。)

5、我們小朋友真聰明,整理的真棒,那麼你們能告訴我你們是怎麼整理的嗎?發現2只襪子

圖案一樣.

四認識襪子,感受襪子。

1、我們來比比誰的襪子好看。(教師每個幼兒的襪子看一遍)

2、你的襪子哪裏好看呀?色彩圖案

3、原來我們的襪子上有花紋、圖案,還有美麗的花邊,真好看。可是為什麼我們要穿襪子?

4、原來穿襪子可以保暖、把小腳保護好;穿上襪子很衞生,讓腳變得乾乾淨淨;襪子還很漂

亮,穿在腳上很美。

5摸摸襪子,感覺一樣嗎?發現材料不同:有厚的,

薄的,有長的,有短的,根據不同需要選擇襪子.

五折疊襪子.

1娃娃家的媽媽説:”這裏的襪子太多了很亂,如果能一雙放在一起就好了,你們能幫幫她嗎?”2教師示範摺疊襪子,重點講解包襪子的方法.

3幼兒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4、我們小朋友真聰明,整理的真棒,媽媽説謝謝你們。這些襪子亂了整理起來真不方便,以

後我們脱下的襪子要放在一起,這樣找起來就方便了。

六、活動延伸:設計襪子

師:今天大班的哥哥姐姐送了很多圖畫給我們,想看看是什麼畫嗎?看過那麼多的襪子,你們想不想自己來設計一雙襪子,然後把它畫出來。幼兒設計教師巡迴指導。

活動反思:

篇七:科學活動教案

活動一、認識食品清潔劑目的:

1、讓幼兒知道現在我們使用的洗滌用品中許多化學成分有毒,經常使用影響身體健康,而且污染環境。

2、引導幼兒瞭解食品清潔劑的含義及種類。

3、培養幼兒運用感官感知各種物品的能力。

4、初步瞭解其特性。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準備:圖片四幅、娃娃一個,髒手帕、髒碗各一個。佈置動物王國,飯粒一袋,可樂,麪湯水,醋酸和白醋,茶葉水各一瓶,洗潔精、洗面奶、洗髮水、84消毒液各一瓶,洗衣粉一袋。

過程:

一、談話引出話題:引導幼兒談談父母平時在家都用哪些洗滌用品,教師就出示那種洗滌用品。

二、引導幼兒看圖瞭解洗滌用品對人們的危害:“這些洗滌用品使用起來雖然很方便,但是這些洗滌用品許多化學成分有毒,經常使用對我們人類有哪些危害呢?”請小朋友仔細看圖。

三、介紹食品清潔劑:今天,老師帶你們參觀動物王國,請你用眼睛看、用鼻子聞,還可以用嘴巴嘗,瞭解一下小動物都使用什麼來做洗滌用品?(可樂、茶葉水、酸醋等)“現在我們來看看小動物們是怎樣使用這些用品?

(教師依次示範可樂做去污劑,去掉雪花片上的髒物;酸醋可做消毒劑,用來消毒玩具;白醋可做洗面奶,給娃娃洗臉;茶葉水可做洗髮水給娃娃洗頭;麪湯水可做洗潔精,用來洗碗;飯粒可做洗衣粉,洗掉衣服上的污漬。)四、講解食品清潔劑的名稱及好處:“小動物使用的這些洗滌用品,既可以吃,又可以當做清潔劑。”“動物王國的小動物為什麼喜歡用食品清潔劑?”(食品清潔劑對人體無害,不污染環境。)

活動二、使用食品清潔劑:

目的:

1、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進一步鞏固對食品清潔劑的認識。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準備:佈置成邋遢國,各種食品清潔劑若干洗滌用品若干。

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參觀邋遢國,引起幼兒操作興趣“你覺得邋遢國怎麼樣?你們想不想改它?”

二、幼兒動手操作:

1、 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1) 幼兒必須使用食品清潔劑來改變邋遢國的面貌。

(2) 幼兒可以一人操作、也可以2~3人一組共同操作。

三、幼兒講述:你剛才做什麼的?用什麼做的?

如:我用麪湯水做的洗潔精洗碗。

四、教師小結:

活動三、尋找食品清潔劑(延伸活動)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還有哪些食品清潔劑,找到了告訴老師。

教學反思

1.幼兒生活衞生習慣的培養,主要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通過這次活動很多小朋友都能積極主動參加進來。使得這個活動很好發展下去。養成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知道人人都要愛清潔,講衞生。

2.認識很大依賴行動,教師要多點從生活當中以遊戲方試教育小朋友,這樣小朋友就容易接受。

篇八:科學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觀察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

2、萌發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及求知慾望.

3、探索調節蔬果沉浮的方法,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案准備:

1、實物蘋果、香蕉、葡萄、番茄、茄子、青椒、黃瓜、絲瓜、土豆若干

2、大水盆、水、小毛巾每組一份

3、自制記錄卡、筆、各種蔬果小圖片若干。

4、輔助品:泡沫、卡紙,方形紙、繩、鎖、鐵片、海綿、紙杯、小刀等

教案過程:

一、引入,想一想,猜一猜。

指導語:小朋友想一想猜一猜這些蔬菜水果哪些會沉,哪些會浮?農民伯伯能撿回什麼?

二、操作驗證:

引導語:我們猜了這麼多,那它們到底誰會浮上來誰會沉下去?我們自己去玩一玩、試一試,看結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樣?

1、提出注意事項及要求

①、逐一放入水果蔬菜,仔細觀察,把沉下去的蔬果放在一起,浮上來的另放一筐。

②、認真記錄,用簡單圖形記錄水果和蔬菜在水中的位置。

③、玩的時候要把袖子捲起來,濕了就拿小毛巾擦一下。

2、幼兒操作,教師則巡迴觀察,適時指導

3、講一講,議一議。

師:現在誰願意把你的發現講給大家聽聽?

問題:1、為什麼大的西紅柿能浮起來,而小小的葡萄卻沉下去了呢?

2、為什麼一樣大的黃瓜、絲瓜,絲瓜能浮起來,而黃瓜卻沉下去了呢?

三、發散思維,探索改變蔬菜和水果的沉浮的方法

1、師提出嘗試題:怎樣讓浮的蔬果沉下去?讓沉的蔬果浮上來?

2、幼兒分組討論,操作嘗試

3、分享交流,重現實驗

請幼兒説説自己運用何種方法改變沉浮,再次重現自己的實驗。

四、拋出問題,拓展延伸

教師提出嘗試題:沉與浮在我們的生產、生活有哪些應用?

生成更多相關主題活動。

篇九:科學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瞭解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工具。

2、能正確地選擇和使用常見的工具,用時注意安全。

3、體驗和初步認識工具能給人們的生活和活動帶來方便。

活動準備:

1、五籃混在一起的綠豆和米,五籃小米、五個飲料瓶,五個裝着棉球的小口瓶子,五個掉了螺絲的玩具。

2、鑷子、起子、篩子、漏斗等工具。

3、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引導幼兒回憶相關生活經驗:怎樣打開密封的紙箱。

2、教師使用小刀打開了箱子,幼兒初步感知工具的作用。

(二)發現問題,大膽猜想。

1、激發幼兒大膽猜想裏面裝的是什麼?

2、教師從箱子裏取出一系列材料。

3、教師藉助圖片介紹分離的任務。

(三)幼兒分小組第一次自由選擇完成任務,徒手操作。

1、師:時間到,你們成功了嗎?

2、教師提出問題。師:為什麼我們沒能完成任務?

(四)引入工具,鼓勵幼兒大膽猜想,自由講述。

1、師:有沒有什麼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讓我們能比較容易地完成這些任務呢?

2、教師出示介紹工具:你想用什麼工具完成什麼任務?

(漏斗、篩子、鑷子、起子、塑料小簍子)

3、幼兒猜想工具匹配。

(三)第二次操作體驗,驗證猜想。

1、幼兒分組選擇工具操作。

2、請幼兒交流使用工具的情況。

(四)幼兒再次操作,嘗試使用不同的工具。

(六)延伸活動

師:工具的用處可真多呀!我這裏還有一些生活中的工具,請你們看一看,猜一猜,它們能幫助我們幹什麼。

篇十:科學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瞭解、探索蝴蝶的演變過程,嘗試運用肢體動作表現蝴蝶的生長過程。

2、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蝴蝶演變的掛圖,蝴蝶標本。

活動過程:

一、以幫助毛毛蟲找媽媽的口吻引入。

二、討論:

1、毛毛蟲的媽媽是誰?長什麼樣?

2、你們知道哪兒可以找到毛毛蟲的媽媽?

三、編故事《好餓好餓的毛毛蟲》,從故事中讓孩子瞭解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

1、老師講述故事,幼兒邊欣賞掛圖邊安靜的傾聽。

2、提問:毛毛蟲是怎麼樣變成蝴蝶的?

3、小結毛毛蟲演變的過程:卵——毛毛蟲——蛹——蝴蝶。

四、討論:你們還知道還有哪些動物寶寶和他們的媽媽長的不一樣?

(比如:蝌蚪,蠶,蛆……)

五、户外觀察活動:帶孩子到户外的草叢和樹葉下觀察,看能否找到毛毛蟲或蛹

活動反思:

這節活動課讓幼兒認識了蝴蝶的成長過程,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認識更多活蝴蝶,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探索奧祕並激發了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提高了幼兒動手操作能力。不足之處是沒能讓幼兒主動發現問題並解決。

篇十一:科學活動教案

設計意圖

進入秋天,各種果實和農作物逐漸成熟,於是利用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大人們要帶孩子回家團圓的機會,我們給孩子們佈置了“走進田野,採集果實”的任務。節後回來,那火紅的辣椒串、金橙橙的玉米棒子,還有各種各樣的高粱秸、穀子穗、帶莢毛豆等農作物,紛紛登上了我們班的展示台。孩子們對這個小展台情有獨鍾,一有空就圍攏過來整理和擺弄。

在一次裝瓶時,有個孩子偶然發現在他裝滿的一瓶花生裏,竟然還能再裝上半杯小米!看着小米慢慢地從花生的空隙裏穿過、漏下,孩子們都特別驚奇!追隨孩子們的興趣點,於是一個關於“物體間的間隙”的科學探索活動就在孩子們的激烈討論和探索中展開了。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物體與物體之間是有間隙的。

2.探索合理有序地安排不同物體的空間。

活動準備

盤子、紙杯、乒乓球、玻璃球、小米、記錄表、篩網、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察實驗用品,説説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麼不同

1.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這裏有什麼呀?”“誰願意來説一説,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麼不一樣呢?”

2.小結:乒乓球大大的、圓圓的,玻璃球小小的、圓圓的,而小米又細又小,當我們用手抓起小米時,小米會從我們的指縫裏流下來。

二、幼兒探索、嘗試把小米、乒乓球和小玻璃球都裝到一個瓶子裏

1.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把三個杯子裏的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都裝到一個玻璃瓶裏,看誰最愛動腦筋,能把他們都裝進去!”

2.指導幼兒記錄實驗結果,並注意操作規則,不要把小米撒到外面。

三、説説我的發現

1.師:“有的小朋友已經裝完了,清你拿着記錄表坐到前面來?”“沒有成功也不要緊,把你怎樣裝的記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誰願意來説一説,你是怎麼裝的?你成功了嗎?”

四、引導幼兒用篩網將摻在一起的玻璃球和小米分開,再進一步探索其他的裝瓶方法

五、交流、討論實驗結果

提問:“這一次你成功了嗎?成功的請舉手!”

討論:“為什麼先裝乒乓球,再裝玻璃球,最後裝小米的方法比較容易成功呢?”

六、觀看課件,引導幼兒懂得物體與物體之間是有間隙的,要學會合理安排物體的空間

師:“先裝乒乓球,因為乒乓球佔的地方大,然後放玻璃球,這樣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給填上了,最後我們再放上小米,這樣小米又把更小的縫隙也給填上了,所以最後它們都被裝了進去。”

七、拓展幼兒對物體間間隙的理解

引導幼兒再次嘗試:裝滿的瓶子裏,還能再裝上半杯水嗎?為什麼?

八、幼兒分享交流實驗的結果,進一步感知水所佔的空間

師:“小朋友你們都成功了嗎?為什麼這麼滿滿的一瓶子玻璃球和小米,還能裝上這一小杯水呢?”(因為水把更小的縫也給填上了)

九、結束活動

幼兒整理材料,走出教室。

活動延伸

把實驗材料投放到幼兒的活動區裏,根據幼兒的興趣和活動情況,可進一步引導幼兒探索不規則的物體之間的間隙,比如嘗試裝核桃、花生、豆子,或者石頭、鵝卵石、沙子等。

篇十二:重陽節活動教案

幼兒發展目標與主要內容:

1、初步知道重陽節的基本習俗,願意和爺爺奶奶一起歡度節日。

2、自發尊老愛老的情感,增進親子關係。

3、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橘子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1、介紹重陽節

(1)老師引出重陽節主題

師: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它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爺爺奶奶的節日。今天,我們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爺爺奶奶請到我們幼兒園裏老過節了,開心嗎?

(2)邀請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嗎?

我們的爺爺奶奶本領都很大的,我們請他們來告訴我們,好嗎?

師生共同邀請部分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2、幼兒為爺爺奶奶捶捶背。

師:今天是爺爺奶奶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為他們捶捶背吧,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好嗎?

3、喂爺爺奶奶吃橘子。

師:老師知道爺爺奶奶很愛我們的小朋友,經常餵你們吃飯,剝橘子給你們吃,今天老師也準備了橘子,你們想怎麼做呢?

4、為爺爺奶奶穿鞋子

遊戲規則:請爺爺奶奶把鞋子從起點脱下,拿到終點擺好,爺爺奶奶返回起點的椅子坐下,幼兒在起點準備,等老師喊開始時,幼兒從起點跑到終點,拿到屬於自己的爺爺奶奶的鞋子,穿過障礙物。快速回到起點,為爺爺奶奶穿上,的小朋友獲勝。

5、結束活動。

師:今天呢,小朋友都知道了是爺爺奶奶的節日,也用很多方式表達了對爺爺奶奶的愛,那麼現在我們用愛的抱抱來再次感謝爺爺奶奶吧。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的來歷和意義。

2、懂得尊敬爺爺、奶奶的道理。

3、激勵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意。

4、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5、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口號:

情繫敬老院温暖老人心

活動人員:

幼兒園全體師生

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21日

活動地點:

敬老院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制節日禮物。

2、橫幅、校車安排。

3、準備水果、重陽糕點等食物。

4、家長園地:請家長配合,鼓勵幼兒在家裏幫爺爺、奶奶等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關愛老人的情感。

活動過程:

1、教師表演《加加油》。

2、幼兒表演《口香糖》《讓愛住我家》。

3、歌曲《關心老人笑哈哈》。

4、表演結束,給老人贈送自己製作的禮物。

5、合影留念。

活動結束:

返回幼兒園

注意事項:

1、老師要看管好本班孩子,必須遵守活動時間及安排,準時到達集合地點;

2、進入敬老院要保持肅靜,行動有素;

3、見到敬老院的老人、領導及工作人員要微笑、主動地問好,體現良好的個人素養;

4、活動結束時要和老人握手告別,説再見!

篇十三:重陽節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學會感恩,學會珍惜,學會感恩身邊人。

2、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學校、感恩社會、感恩身邊的一切。

活動準備:

1、關於感恩的故事和有關圖片。

2、事先讓家長和孩子初步瞭解有關感恩節的故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昨天是什麼日子嗎?前幾天老師給你們佈置了一個任務,就是了解母親節,感恩的的有關內容,你們都瞭解了母親節的哪些內容,誰能來給我們大家説一説?

二、分享:關於感恩的事蹟

1.一個古代兒子孝敬老母親的感人故事:

《挨杖傷老》的故事

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無論母親打多重,他都沒有怨言不掉眼淚。可是有一天,伯愈在捱打時,竟然哭得很傷心。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什麼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時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不如以前,體力微弱。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並不是疼痛不能忍受。”

2.一個現代兒子孝敬母親的感人故事:

2004年9月底,在深圳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的田世國得知母親劉玉環患尿毒症後,偷偷跑到上海中山醫院作了血樣檢查;配型成功後,瞞着母親,毅然將自己的一個腎臟移植給她。

3、唐山大地震中的母親

三、調查:

1.你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麼?

2.爸爸媽媽的身體好不好?最近有沒有哪裏不舒服?

3.父親節/母親節,你送給爸爸媽媽什麼禮物?

4.你知道爸爸媽媽喜歡吃什麼麼?

5.你給爸爸媽媽洗過衣服麼?

6.你經常和爸爸媽媽聊天麼?

7.上中學以來,你曾經把媽媽氣得掉眼淚麼?

四、活動總結:保持感恩之心

1、養成感謝的習慣。每晚睡覺前閉上眼睛,花幾分鐘想想那些自己對之感激的人和事。

2、送一張表達感謝的紙條。如果你做了某件好事而收到了感謝信,那該多開心啊。同理,當你想表達你的感激的時候,也許只是一張表達感謝的紙條也會讓對方高興。

3、送出你的微笑。微笑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多一份微笑,能給自己帶來好心情,也能讓別人感覺陽光燦爛。

4、感謝每一天。每天清晨醒來之後,帶着感恩的心迎接新的一天吧,感謝自己還活着!

5、免費行善。幫同學分析一道習題、公交車上讓一次座……小小的善行卻能夠讓你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篇十四:科學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做小實驗,初步體驗量的守恆。

2、懂得做實驗後獲得的結果才是正確的結果。

3、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地進行實驗。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從杯中倒水的經驗。

2、物質準備:——教具:一粗一細兩個杯子,裏面分別裝有不同水位的水。

3、——學具:粗細不同的杯子若干(數量各為幼兒人數的一半,其中粗杯子裏盛有蘭色的水,細杯子裏盛有紅色的水),粗細不同空杯子若干(數量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活動過程:

一、哪個多哪個少?

——教師(出示粗細不同的杯子):這兩個杯子一樣嗎?哪兒不一樣?

——引導幼兒發現杯子有粗有細。

——教師:杯子裏面有什麼?你覺得杯子裏的水一樣多嗎?哪個多哪個少呢?你是從那裏看出來的?

——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思考實驗方法

——教師:我們能用什麼方法證明你猜得對不對呢?

——鼓勵幼兒思考,並提出建議。師幼歸納多種方法,並引導幼兒分析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難度,現在沒辦法做。鼓勵幼兒發現藉助空的第三隻杯子可以瞭解兩杯水是否一樣多。

三、幼兒操作活動

——兩位幼兒共同做實驗,一人拿一杯水,然後再取一個空杯子。先猜猜兩杯水是否一樣多,誰多誰少,然後再實驗。

——教師觀察指導,瞭解幼兒的實驗方法。

如,方法一:一幼兒先將自己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個標記後把水倒回去。另一個幼兒幼兒再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較水位與標記的高低:

方法二:一幼兒在自己杯子的水位處作標記,然後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個幼兒將自己杯中水倒入做標記的杯子中,比較水位與標記的高低。

方法三:如果幼兒取的空杯與其中某幼兒的一個杯子一樣大小,則可以讓另一幼兒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兩杯水放在一起直接比較水位的高低…

——提醒幼兒實驗時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將水潑出來。同時要將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們的實驗結果。

請幼兒介紹實驗的結果,引導幼兒發現,光用眼睛看,結果不一定正確,要通過實驗才能知道正確的結果。

中班科學:大蒜哥哥,葱弟弟和韭菜妹妹

目標:

1.在撿菜的過程中進行分類比較,瞭解韭菜.大蒜.葱的不同特徵。

2.在種植過程中,發現根能吸收營養,幫助植物生長。

準備:

1韭菜 .大蒜 .葱。

2筐若干個(三隻以上)。

3小花盆若干。

過程:

一 .談話

你們在家吃過韭菜 .大蒜 .嗎?那認識它們嗎?

二 .揀菜

1 .出示一筐菜。

菜場一早送來許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幾種菜混在了一起,給廚房的廚師帶來了許多麻煩。廚師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把這些菜分開放在各自的筐裏。

2 .幼兒一邊揀菜一邊把菜分別放入不同的筐中。

我們來幫廚師把菜分分開,把這些菜放在不同的筐中。

3 .討論:為什麼要這樣分開擺放?

好,我們把菜分好了,那想想為什麼要這樣分開 擺放呢?這樣擺放有什麼好處?

4 .引導幼兒説出三種蔬菜的不同特徵。説説誰像哥哥,誰像弟弟,誰像妹妹。

剛才我們説了為什麼要把這三種蔬菜分開,那誰能來説説這三種蔬菜,它們有什麼特徵。如果它們是一家人的話,你説説誰像哥哥,誰像弟弟,誰又像妹妹呢?

5 .師小結。

韭菜妹妹的葉子從上到下都是一樣粗的,葉子是扁的 .窄的;大蒜哥哥的葉子上面小下面大,又寬又扁;葱弟弟的葉子中間是空的,圓柱形的。

三 .種植韭菜 .大蒜(有根的) .葱(有根的)。

1 .剛才我們瞭解了這三種蔬菜的不同特徵,現在我們要來種植這三種蔬菜,那該怎麼種呢

2 .取部分韭菜 .大蒜 .葱,切下其下半段。

每個小朋友先選其中一樣蔬菜,然後把你選的這樣蔬菜的上半段去掉,看看還剩下些什麼。

你知道它有什麼作用嗎?

3 .把它們種植在同一花盆裏,比一比誰長的高。

我們把三種蔬菜的下半段種在花盆裏,看看它們誰長的又快又高。

4 .幼兒種植蔬菜

5 .把它們放在自然角中,鼓勵幼兒學着照顧,並觀察其生長情況。

篇十五:科學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 探索不在一條支線上的三根彩棒穩定站立的現象,初步感知三角架的原理。

2、 瞭解三角架現象在生活中的運用。

3、 體驗成功的喜悦,激發探索的慾望。

活動準備:

彩棒若干、皮筋若干條、水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一、自由玩棒

指導:請小朋友想辦法讓彩棒站起來。(可以用小皮筋幫忙)

師: 小朋友們,今天陳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東西,我們來看一看都有什麼呀?(彩棒 線 皮筋)那你們想喝彩幫做遊戲嗎?我們現在就來和彩棒做遊戲,請你們動腦筋想一想,怎樣才能讓彩棒自己站起來?你可以請託盤裏的皮筋和線來幫忙。趕快來試一試玩一玩吧。(幼兒操作,教師巡視)都站起來了嗎?站起來的小朋友請停下來,你的彩棒是怎樣站起來的?那小朋友請你看看別人的再看看自己的,你們的彩棒一樣嗎?哪裏不一樣?(引導幼兒發現有的彩棒下面分開了,有的沒有分開。)彩棒下面分開一些,就會站得更穩些。那小朋友趕快調整一下,讓你的彩棒站的更穩些。站穩了嗎?剛才小朋友固定彩棒的時候,我發現你們有的使用的是線,有的用的是皮筋,用線的時候需要繞兩圈,再繫上才可以,用皮筋的時候直接套上就可以了,那你們覺的用哪個回更方便些呢?那我們接下來做遊戲的時候就用皮筋吧。

二、嘗試用三根彩棒進行操作。

指導:能不能用最少的彩棒讓它站起來。

師: 現在請小朋友包彩棒拿在手裏數一數你用了幾根彩棒?有沒有不一樣的了?剛才小朋友們有用7根的,8根的……。.那我們能不能用更少的彩棒讓它站起來?我們來比一比,看誰用的彩棒又少,並且站的又穩。小朋友們趕快來試一試吧。

1、幼兒嘗試操作,教師觀察幼兒的操作情況。

2、展示自己的操作結果,觀察比較影響三角架穩定性的因 素。

提問:站穩了麼?你們都用了幾根?啊,原來用3根就可以站起來啊,那小朋友趕快來試一試用3根站起來,站起來了嗎?站穩了請小朋友停下來,請小朋友看看這兩個彩棒,它們皮筋的位置一樣嗎?怎麼不一樣?那他們下面分開的一樣嗎?怎麼不一樣?小朋友的眼睛真亮,觀察的真仔細,(老師順手做一個彩棒)那現在請你們拿着彩棒跟我到這邊來玩一玩吧。

3、教師出示一條直線,讓幼兒嘗試讓彩棒在直線上分開站立 。

師:都站好了嗎?站好了再稍微往後面退一下,接下來我們來完一個遊戲,怎麼玩呢?小朋友仔細聽:請小朋友把你的彩棒下面分開,讓三根彩棒同時都站在一條直線上,試試看,看能不能站穩。聽明白了嗎?好,現在請小朋友們試一試吧。(幼兒操作)能站穩嗎?三根彩棒上面固定,下面分開在一條直線上是站不穩的。

4、用:“連線遊戲”初步感知三角架概念。

師:小朋友拿着你的彩棒回到位置上吧,托盤裏有什麼?(紙 筆)我們現在來玩一個點一點連一連的遊戲,怎麼玩呢?小朋友們仔細聽?請你取一張紙放在桌子上,讓彩棒站在紙上,用筆點出他的位置,然後把彩棒合上放進托盤裏,再用直線將點連起來,聽明白了嗎?那小朋友來玩一玩吧。畫好的小朋友把你的紙給陳老師,我給你貼到黑板上。我發現了一個祕密,小朋友看看是什麼祕密呢?小朋友看你們畫的都是什麼圖形啊?(三角形)請小朋友看看你自己的三角形再看看別人的三角形,你們的一樣嗎?哪裏不一樣?(大小 形狀)小朋友們觀察的很仔細,説的也非常的好,像這樣三根彩棒上面固定,下面分開,彩棒所在的位置連起來是一個三角形,它還有一個名字叫三腳架。

三、感受生活中的三角架現象。

師:那小朋友在我們生活當中你們見過像這樣的三角架嗎?三腳架在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地方都會用到,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放課件)教師講解。三腳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那我們就把它介紹給別的小朋友認識好嗎?結束

篇十六:科學活動教案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第三隻眼睛

活動目標:

1、能夠在活動中發現不同透鏡的特徵及作用,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2、體會運用工具觀察事物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凹透鏡、凸透鏡、平面鏡人手一面,彩色透明紙。

2、哈哈鏡、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眼鏡若干。

活動過程:

1、發現我們的“第三隻眼睛”。

——老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三塊奇妙的鏡片和各種透明紙、圖書等,請你們用鏡片放在眼睛前看看。説説有什麼發現。

——幼兒嘗試探索。

——三塊鏡片樣子一樣嗎?透過三塊奇妙的鏡片看到的東西一樣嗎?(不一樣,有的放大,有的縮小,有的不變;顏色不同的紙放在鏡片前看到東西也變顏色。)

——用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小?(邊上厚中間薄的鏡片看東西會變小)

用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大?(邊上薄中間厚的鏡片看東西會變大)

用哪種鏡片看東西不變?(邊上和中間厚薄都一樣的鏡片看東西會不變)

——什麼時候需要用這三種不同的鏡片?如:老人看書看報時會用放大的鏡片。

——這些有趣的鏡片就象我們的第三隻眼睛,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看東西。

2、玩各種透鏡。

——剛才我們發現了三種鏡片的祕密。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幾種更奇妙的鏡片,你們看看這是什麼。(哈哈鏡、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眼鏡)大家都可以去試試看,等會兒把你的新發現告訴大家。

——幼兒自由玩各種鏡片。

——創設問題情景:到草地上去觀察螞蟻;看遠處的風景;檢查手指甲裏的“細菌”。根據不同的問題情景,幼兒自由選擇各種鏡片分組進行觀察。

——交流各自觀察和使用鏡片的情況。

篇十七:交通安全活動教案

設計背景

《幼兒教育綱要》指出:要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學習和生活活動,滿足幼兒各方面發展的需要,要讓幼兒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識,學習保護自己。小班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於保護自己,珍惜生命的意識是極其缺乏的,我班不少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反映,孩子一出幼兒園就跑開了,過馬路也不肯拉着大人。為了讓孩子感悟到生命的珍貴,萌發保護自己的安全意識,減少幼兒身心受到意外傷害的可能性。讓幼兒在有安全意識的基礎上,時時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交通安全。為此我班開展了系列交通安全教育的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知道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讓幼兒知道不走斑馬線的危險性。

3、讓幼兒學會念兒歌,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重點難點

1、瞭解基本的交通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在遊戲活動中體驗交通規則,知道行走時具體遵守哪些交通規則,培養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紅、綠燈,斑馬線。

2、有關情景遊戲的創設。

3、兒歌《交通燈》。

活動過程

一、手指遊戲。

教師帶領幼兒一邊説兒歌,一邊做動作。

二、談話,引入主題。

1、“小朋友們知道怎樣過馬路嗎?過馬路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在馬路上我們要右側通行,跟大人一起時要讓大人握着手走,不能亂跑。當我們要過馬路時,一定要左右看看,沒有車輛經過時我們才能穿過馬路。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識紅、綠燈,斑馬線。

3、講解交通規則。

4、幼兒跟教師學説兒歌

“人行道上右側行,紅燈停(出示圖片紅燈),綠燈行(出示圖片綠燈),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三、遊戲體驗《過馬路》。

(1)帶領幼兒一邊走一邊根據場景提問,鞏固對交通規則的認識。

場景一:人行道和車行道

師:前面有兩種道路,行人應該走哪一種路?(人行道。)

師:行人應該注意什麼?(靠右邊走,不能邊走邊玩,特別是不能到車行道上玩。)

場景二:十字路口

師:要過馬路了,我們應該怎麼走?(找到斑馬線,看清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四、延伸活動:

行人走在馬路上還應該注意什麼?

五、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們順利的通過馬路了,一起跟紅綠燈説再見吧!

教學反思

設計這個活動時,我首先根據小班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與認知發展水平,將目標定位為:瞭解行人在馬路上應該遵守的一些交通規則,培養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由於小班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因而活動內容不能過於繁雜,而應簡單明確。為此,我選擇了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場景,教育幼兒不在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等。我採用直觀圖片、情景模擬遊戲等引導幼兒參與活動,讓幼兒瞭解交通知識。正所謂實踐出真知,所以我在活動後請家長在平時生活中引導幼兒,而且做給孩子看,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實現家園共育,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篇十八:交通安全活動教案

一、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對外界事物非常感興趣,尤其是汽車,幼兒非常樂於玩模仿開車的遊戲,對汽車玩具愛不釋手。我們就抓住這一點,以《汽車開來了》為學習活動方案,組織幼兒在遊戲娛樂的同時獲取自我認知,身體運動,自然觀察等智能方面的相關發展。

二、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參加音樂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安靜的'傾聽,能根據歌詞內容配上相應的動作,增強節奏感。

3、學唱歌曲,加深對交通安全的認識。

三、環境創設與材料:

錄音機、磁帶、交通標誌、玩具汽車,自制的人行橫道線、紅綠燈。

四、活動重點與難點:

分清紅、綠燈的作用

五、活動過程:

1、出示紅綠燈標誌,引出談話主題:我們為什麼要遵守交通規則?平時怎樣做才能不會發生危?(幼兒自由討論)

老師小結:遵守交通規則很重要,穿馬路時要看清紅綠燈,讓幼兒認識並知道斑馬線是行人過馬路的交通標誌。引導幼兒説説在生活中因不遵守交通規則而發生的事故

2、欣賞歌曲《汽車開來了》,組織幼兒討論歌曲內容:歌曲裏唱了什麼?有哪些交通規則?(看見紅燈不要跑,看見綠燈慢慢跑)

3、學唱歌曲,引導幼兒編配動作,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4、幼兒邊唱歌曲,邊表演。

六、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玩遊戲《紅綠燈》,根據信號走、跑交替。

篇十九:幼兒園教案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創編歌詞,培養幼兒創編歌詞的興趣。2、幼兒能夠有感情的對唱歌曲,並愉快的參與遊戲。

活動準備:

1、頭飾:小熊、小猴子、小花貓、小白兔、小鴨子。

2、場景佈置、音樂。

活動過程:

(一)以歌曲《找朋友》引導幼兒律動入場

(二)複習歌曲,參加舞會進行對唱

1、“咦!前天我們學了一首歌曲《是誰在敲門》還記得嗎?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完整的唱兩遍。”

2、“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它在家裏開了一個舞會,你們想不想去呀?”

3、“現在我們一起扮演小猴子去參加小熊的生日會,和小熊進行對唱吧!”

(三)創編歌詞,調動幼兒的興趣

1、出示小鴨子頭飾,引導幼兒唱出“啊!你是,小鴨子”及敲門聲。

①“今天除了我們這些小猴子來參加小熊的生日外,還有很多小動物也都來了,我們一個一個把它們請出來好嗎?你們看誰來了,我們一起唱吧!”

②“咦!剛才小猴子們來小熊家的時候很有禮貌,會敲門。那你們知道小鴨子是怎麼敲門的嗎?它是怎麼唱的呢?誰來唱一唱,我們一起來學學吧!”

2、出示小花貓頭飾,引導幼兒唱出“啊!你是,小花貓”

3、出示小白兔頭飾,引導幼兒唱出“啊!你是,小白兔”並進行完整對唱。

4、請小朋友扮演小客人,引導幼兒説出小朋友的名字“啊!你是,…

(四)集體扮演,對唱歌曲

1、一半幼兒扮演小猴子,一半幼兒扮演小熊對唱歌曲

2、視幼兒興趣,鼓勵幼兒互換角色再次表演

篇二十:科學活動教案

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法讓撲克牌站立起來,感知力與平衡的關係。

2、學習記錄實驗結果並樂於大膽明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3、在探索撲克的多種玩法中鍛鍊求異思維,樂於合作探究。

活動準備

1、牌人手二十張;大記錄表一張;小記錄本、記號筆人手一份。

2、不同形狀的卡紙若干;紅、黃、藍、綠的牌子各四個;金、銀、銅的獎章與幼兒人數對應。

活動過程

一、自由玩撲克牌,探索撲克牌的各種玩法。

1、提出活動內容,強調探索規則:

師:瞧,老師手上是什麼?(撲克牌)今天我們就要用撲克牌玩遊戲。玩撲克牌遊戲時要遵守下面幾條規則:

(1)可以自己玩也可以邀請同伴一起玩。

(2)保管好自己的撲克牌不要跟別人混在一起。

(3)聽到碰鈴聲,整理好撲克坐回原位。

2、幼兒自由探索撲克的玩法。

3、幼兒交流分享玩法。

4、教師記錄並總結幼兒玩撲克的方法。

師:請小朋友説説你們是用什麼方法玩撲克的。

(教師用大記錄表以分類、排序、比大小等形式總結、記錄下幼兒的不同玩法。)

二、自由探索“讓兩張撲克牌站立”的方法。

1、提出探索的問題,強調探索規則:

師:剛才我們總結出很多玩撲克的方法,現在我們要挑戰“讓兩張撲克牌站立”,挑戰的要求是

(1)把撲克成功站立在桌上的方法記錄在本子上。

(2)一種方法記錄一格。

(3)聽到碰鈴聲,整理好撲克拿着記錄本坐回原位。

2、幼兒自由探索“撲克站立在桌上的方法”並記錄。

3、幼兒分享交流自己的方法。(幼兒出示自己的`小記錄本,邊講述邊示範撲克牌站立的方法。)

(1)你是用什麼辦法讓撲克牌站立在桌子上的?

(2)有不一樣的方法嗎?

(3)為什麼這種方法能讓撲克牌站立在桌子上?

(4)哪一種方法站得最穩?

4、教師小結。

師:原來讓撲克牌站立的方法有怎麼多,從小朋友記錄的方法中我們發現——兩張互相依靠,豎立成三角形擺放在桌上,當兩張撲克牌依靠的力一樣大時站立最穩。

篇二十一:科學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

2、能夠解釋雷電現象,激發關注生活中科學現象的願望。

3、 知道雷電天氣自我保護的方法。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幼兒用書第1冊第44~45頁,雷電的錄像、圖片。

活動過程:

1、 謎語引出故事:兩個烏雲小娃娃,見面就吵架、轟隆隆,轟隆隆,一個一個嗓門大,吵呀吵,全哭啦,流出眼淚譁--譁--譁。

2、 教師引導幼兒聽故事,一起分析其中的科學道理。

(1) 教師先講述第一段故事,根據故事情節設計以下提問:這個故事講的是誰和誰之間發生的事?聲音妹妹指的是誰?光姐姐呢?她們為了一個什麼問題爭論不休?

(2) 引導幼兒討論:到底誰的傳播速度快?你怎麼知道的?繼續欣賞故事後半部分。

(3) 請幼兒看錄像:聽其中光與聲的傳播速度是多少?明白光的傳媒速度比聲的傳播速度快。

3、與幼兒一起回憶生活中的風雨雷電現象,引導幼兒注意雨天的安全,知道怎樣躲避雷電。

4、組織幼兒觀看幼兒用書,做遊戲“光姐姐和聲音妹妹”,用自己創編的動作感受其傳播速度的不同。

篇二十二:感恩節活動教案

活動目的:

通過為期一週的活動,讓孩子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靈去感受,從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情感,無論對待父母或者老師,朋友或者對手,快樂或者悲傷,都能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

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時間:

11月(11月的第4個星期四是感恩節)。

活動地點:

幼兒園內(根據活動需求確定場地)。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感恩節的背景知識,相關故事,歌曲徵集等。

2、購買“黃絲帶”,用於徵集“感恩箴言”。

3、環境佈置:幼兒園二樓走道懸掛教師、家長的“感恩箴言”。

4、《感恩的心》手語版示範。

活動過程:

一、環境:幼兒園二樓走道懸掛教師、家長的“感恩箴言”。(11月23日)班級教師集中懸掛。

二、開幕式(11月21日)

1、主持人宣佈活動開幕。

2、在升旗儀式中啟動,園長、教師、幼兒代表講話,並邀請家委會代表參加並見證啟動儀式。

3、《感恩的心》手語版表演(全體教師)。

4、感恩宣言:小班——愛自己,愛家人中班——愛自己,愛家人,愛同伴大班——愛自己,愛家人,愛同伴,愛生活。

5、請一名幼兒介紹“愛的信物”——黃絲帶的意義(寬容、理解、感恩、温暖等寓意),儀式當天讓所有的孩子們把黃色的絲帶帶回家徵集“感恩箴言”。

三、主題活動:

1、各班教師給幼兒講一些有關的“感恩”故事。教師提前收集有關的故事內容。

2、“愛在海麗達”教職工抒懷(11月23日中午)。

4、各班級開展有關感恩節的英文活動(感恩節當天)。

5、週四感恩節當天是每月的分享日,各班下午開展感恩分享的特色活動,邀請家長參與。

四、閉幕式:週五上午各班分組欣賞二樓“感恩箴言”(班級教師念給孩子聽),順序:N2—K1A—K1B—K1C—K2A—K3A。

篇二十三:感恩節活動教案

教學目標:

1、促進家庭和睦,完善人際關係。

2、瞭解愛媽媽,愛長輩的美好情操。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具體要求學生從最基本做起,懂得知恩圖報和施恩不圖報的道理,即有報恩心,更有感恩行。在家庭盡孝心。應該做到:在家裏,孝敬父母,孝敬前輩,孝敬老人,講文明禮貌;

教學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並瞭解感恩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小動物頭飾、音樂CD。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音樂響起)教師講故事《小烏鴉愛媽媽》

二、基本部分:

1、有感情的複述故事

引導幼兒感受故事的含義。

2、啟發提問

提問:故事裏面都有誰?

幼兒:小烏鴉、烏鴉媽媽、小燕子、小喜鵲。

提問:烏鴉媽媽為什麼不自己捉蟲子吃?小燕子和小喜鵲説什麼了?

幼兒:烏鴉媽媽因為生小烏鴉得病了。小燕子和小喜鵲説烏鴉媽媽懶。

提問:那你們覺得烏鴉媽媽懶嗎?

幼兒:不懶。

提問:小燕子和小喜鵲最後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嗎?小烏鴉是個好孩子嗎?

幼兒:知道了。小烏鴉是個好孩子,他愛媽媽。

引導幼兒大膽發言,加深幼兒對故事的印象。

三、和幼兒討論‘我的媽媽’

四、結束部分(老師用最樸實的語言總結長輩對我們的愛)

孩子們是媽媽將我們帶到這個美麗的世界,是媽媽和爸爸給了我們美麗的衣服和好吃的飯菜。在我們摔倒是是他們將我們扶起,當我們生病時使他們將我們照顧,所以我們要記住爸爸媽媽的愛並感謝爸爸媽媽

五、家庭作業(請家長輔助)

1、回家認真吃媽媽做的飯菜不挑食、

2、幫媽媽爸爸捶背。

篇二十四:科學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對葉子感興趣,能運用多種感官探究自己喜歡的落葉。

2、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落葉的過程和結果。

3、培養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師幼收集的葉子分幾筐放置。

2、供幼兒選用的自粘標記(每人2~4個,固定使用一種標記)。

3、在園內不同植物旁豎立“我最喜歡的葉子”牌子。

活動過程

1、分享喜愛的葉子

“請你挑選兩片最喜歡的葉子,貼上你的標記,等會兒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教師引導幼兒主動觀察收集的葉子。“挑選”的目的是要求幼兒仔細觀察、自主決策;“等會兒”是給幼兒觀察的時間;“給大家介紹”是交代任務。)

“你最喜歡的葉子是什麼樣的?”(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感官仔細觀察、對比觀察,並指導幼兒用豐富的語言積極表達交流觀察結果與感受,包括葉子的形狀、顏色、葉脈、用途、像什麼、摸起來的感覺等。)

“説説你喜歡的理由?”(引導幼兒結合生活,表達我與葉子的親近。)

“誰也喜歡這種葉子?説説你的理由。”(鼓勵表達獨特感受)

2、給最喜歡的葉子找媽媽

“你在哪兒見過這種落葉?”(聯想生活中的葉子進行暢想,欣賞相關的文學和藝術作品。)

“你知道它生長的地方嗎?你能幫它找到‘媽媽’嗎?”(探究葉子與植物的關係。建立部分與整體的概念。)

“在你最喜歡的葉子上貼上你的標記,然後到幼兒園內給它們找媽媽。找到後把你手中的葉子貼到植物旁“我最喜歡的葉子”牌子上。(這是葉子與植物的對應活動,由於每張葉子上都有幼兒的固定標記,有助於判斷葉子是誰貼的,便於糾錯;將葉子貼在牌子上是方便檢查幼兒是否找對葉子媽媽。)

“帶着自己的標記,在園內植物上選一片自己最喜歡的新葉,貼上自己的標記。”(幼兒精心挑選觀察記錄的對象)

“我們一起來參觀。”(相互介紹)

“這是什麼植物呢?”“這些都是它的葉子寶寶嗎?”(移步換植物驗證與糾錯,關注生成的問題。)

“有幾個小朋友喜歡這種葉子呀?”(感知數量的多少,這部分內容可另組織數學統計活動)

“這都是誰最喜歡的葉子呀?”(關注同伴的最愛)

3、和最喜歡的葉子同成長

“你有什麼辦法知道你選的新葉是怎麼成長的呢?”(引導幼兒繼續觀察貼上標記的新葉,以自己喜愛的方法每天記錄葉子的變化過程。鼓勵幼兒能用多種感官探究、用多種方式表達探究過程,並相互交流好方法。)

“下個星期我們再來交流記錄方法,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所做的介紹給大家。”(培養幼兒探究的方法和習慣,加深對葉子的瞭解。)

活動延伸

一週內關注幼兒探究過程並在必要時作指導,一週後再根據情況,師幼共同確定探究的目標和內容,讓幼兒有更充足的理由表述,有更獨特的方法表現“我最喜歡的葉子”,並透過葉子表達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感受。

篇二十五:科學活動教案

一、活動題目

彩虹的形成

二、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使幼兒瞭解彩虹是由哪七種顏色組成的以及如何形成的。培養幼兒的觀察和操作能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彩虹圖片、塑膠盆、小鏡子、方形魚缸、紙等。

五、活動過程

引入:小朋友,夏天雷雨過後,有時天空中會出現一座七彩橋,你們知道那是什麼嗎?(彩虹)

看一看,彩虹是由哪幾種顏色組成的?

(1)彩虹是由七種顏色組成的。

(2)彩虹的顏色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探究的問題:怎樣做出彩虹?

幼兒討論。

(1)用噴壺噴水,就像下雨的樣子。

(2)把水放在陽光下用鏡子照一照。

(3)用盛滿水的玻璃杯試一試。

試一試。

(1)將塑膠盆裝滿水,放在陽光下。將鏡子放在水中,對着太陽光,慢慢調整角度,直到牆壁或天花板上映出彩虹。

(2)將裝滿水的魚缸放在紙上,放在從窗口照進來的太陽光中。把魚缸抬起,慢慢地調整角度,直到紙上出現彩虹。

(3)背對着陽光,用噴壺將水噴灑出去。

塗一塗。幼兒用油畫棒塗畫出美麗的彩虹。

六、注意事項

1.教師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各個實驗環節都要提前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數。

2.鏡子的角度不易調整好,老師可幫助幼兒,以保證實驗的效果。

篇二十六:科學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常見的橋的類型、特徵及用途。

2、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和動手構建能力。

3、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常見橋樑圖片兩幅。

2、從網上下載的各種不同橋樑圖片資料若干,電腦一台。

3、積木(每組兩籃),作業紙每人一張。每人從家帶來的小紙盒兩個。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出關於橋樑的課題,瞭解幾種常見橋樑的類型。(斜拉橋、拱橋、立交橋)

2、用電腦演示各種橋樑的圖片,請幼兒説出這種橋樑的類型。也可讓幼兒自己操作鼠標調出各種橋樑的圖片,並説出其類型,從中認識“樑橋”和“升降橋”。可讓幼兒根據圖片提出問題,由幼兒和老師來共同想辦法解決。

3、請幼兒分組用紙盒和作業紙(隨意折成各種形狀)搭成紙橋,用積木來測橋樑的載重。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4、組織各組幼兒開展自制紙橋的承重試驗,激發幼兒不斷嘗試新方法的慾望和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課評:

1、活動較成功。能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生成活動。

2、教學資料準備豐富、充分,能從多種渠道獲取資料。

3、讓幼兒自己嘗試解決問題。

4、注意驗證幼兒的實驗結果,及時指出普遍存在的問題。

5、

幼兒個別指導不足,指導應更加細緻。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多變的天氣》

幼兒園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觀察氣象的興趣。

2.瞭解常見的天氣情況,並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瞭解天氣情況。

3.知道氣象與我們生活的關係,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活動準備

課件、表格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瞭解氣象與軍事的關係。

1.讓幼兒先來欣賞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裏有個非常聰明的人叫諸葛亮,他利用天氣在3天時間造了10萬支箭,是怎麼辦到的呢?

2.讓幼兒通過故事思考諸葛亮是怎麼知道會有霧天呢?

二、瞭解常見的和惡劣的天氣情況,並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瞭解天氣。

1.除了霧天,你們還知道哪些常見的天氣?

2.瞭解一些惡劣的天氣情況。並觀看課件。

3.你們是怎麼知道天氣情況的?

(短信、電視、報紙等)

4. 欣賞一段天氣預報,瞭解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

(天氣、温度、穿衣指數等)

四、瞭解天氣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1.趣味問答

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關係,今天我就要考考你們。

(1)高温天怎樣避暑?

(2)雷雨天怎樣維護自身?

(3)雨天出門準備些什麼?

五、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1.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該關心天氣情況,根據天氣變化學會維護自身。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氣、温度、温馨提示3欄。

2.請小朋友來當一當氣象員,在表格上記錄一下天氣。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質課:動物的防身絕招

預設目標:

1、發現動物為了生存而採取的幾種自我保護方法。

2、萌發探索動物奧祕的興趣。

3、通過身體表演進一步加深對動物自我保護方式的認識。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

2、小動物頭飾,用縐紙編成的“尾巴”,吸吸果凍瓶4個。

活動過程:

一、遊戲:捉迷藏。

1、我們一起來玩個捉迷藏的遊戲,我數1、2、3小朋友躲起來。

2、討論:為什麼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師小結。

二、隱身妙招

1、瞭解小動物的隱身妙招。

師:小動物們也在捉迷藏,請小朋友仔細找一找,然後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麼動物,它躲在了哪裏?

(觀看課件:枯葉蝶飛到樹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鑽到草叢中的動畫。)

2、 身體表演:枯葉蝶飛到樹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鑽到草叢中。

3、這些動物有什麼樣的保護自己的本領?

小結:隱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動物為了保護自己更好生存,它們身體的顏色與斑紋,與它們生活的環境十分相近,用來隱蔽自己不被敵人發現。

4、啟發幼兒講述還知道哪些動物具有隱身的本領?

三、討論動物的防身絕招。

1、你知道動物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2、觀看課件。在觀看前提出要求“注意裏面都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提問:你看到了哪個動物,它是怎麼保護自己的?

(講出一種,點擊出現相應字寶寶和相應動物的頭像)

盔甲:烏龜

硬刺:刺蝟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氣:黃鼠狼

裝死:狐狸

3、討論:還有哪些動物也用同樣的方法保護自己的?

小結:小動物們很聰明的,想了許多辦法來保護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們真是能幹的小動物。

四、表演防身術。

教師出示各種動物頭飾,幼兒回答是誰?是用什麼方法保護自己的?

現在我們來玩個遊戲,小朋友可以變成任何一種小動物,戴上頭飾跟着音樂玩一玩,咦!怎麼了?老虎出來了,怎麼辦呢?你就要用你變的小動物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看誰模仿得最像!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 設計意圖:水結冰、融化、水蒸氣變成水珠的經驗、溶解的祕密, 沉與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議幼兒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於水面,或使浮於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將小鐵釘放在積木上等。沉與浮 2(立起來的木棍):將小木棍放入水中,發現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塊橡皮泥,或釘上一根大鐵釘,都能使它立起來。 活動目標:使用多種材料,玩水的過程充滿和有趣。 活動材料:飲料管、紙、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積木、塑料、菜葉、小瓷器、竹片、鐵釘、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動過程:下午天氣熱,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豐富,但給出一個條件,每人只給一盆水,要節約用水,用完就沒有了。用水管連接水的有3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組、用礦泉水瓶蓋扎洞來射水有3組、做水簾洞1組、沉浮和自定義玩法有幾組。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組;佘馨蕊、張俊騫、覃芷珊、盧藝文、班學佳 *這幾個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個杯子連接起來,慢慢地將一杯紅色的水倒在水杯裏玩,發現杯裏的紅水通過連接飲料管子流到另一個水杯,3杯水慢慢變紅了,孩子們高興極了,飲料管子傳送水耶,3杯紅水第一次出現流動成水平,水不流動了。 *又觀察,張俊騫提出,加水才行,邊説邊給其中一個杯加水,佘馨蕊:水從管子流過去了,3杯紅水又第二次流動成水平,水又不流動了。 *老師提醒小朋友想辦法讓一杯水高一點,觀察會怎樣。盧藝文從旁邊小菜園裏取兩塊土,和班學佳一起把一個杯子墊高起來,紅色的水又流動了。 *就這樣反覆做做學學。覃芷珊用手指攪拌水,紅水沒有原來這樣紅了,變淡了。 *老師説:為什麼水會流過去呢?盧藝文説:水要斜坡才行。 比較水位高度與流的快慢之間的關係,體會水由高處往低處流的特性。體會水的多少和顏色深淺變化的關係。

布料吸水大比拼(科學)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實驗知道各種質地不一樣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體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過動手操作讓幼兒體驗到自由探索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悦。

3、增強幼兒與同伴間的合作意識。

活動材料:

棉布、絲綢、羊毛、人造絲、聚脂面料各剪成寬10釐米,長25釐米的長條若干,長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記錄卡與幼兒人數相同,各種液體:清水、熱水、肥皂水、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起興趣。

看錄像內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紅家裏有好幾塊面料,她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她選一塊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適涼快,你們説選哪一塊呢?”

二、認識面料,並做預測。

出示各種面料,幼兒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説一説它們有什麼不同,並知道它們的名稱。

出示幼兒記錄卡,讓自由自由討論,做出預測,在你認為合適的布料下預測欄上畫“√”,並説出理由。

幼兒記錄卡(一)

注:在實驗結果欄裏用數字1、2……依次排出各種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

布料

吸水性紅棉布黃絲綢藍聚脂面料綠人造絲紫羊毛

預測實驗結果 三、幼兒實驗,記錄結果。

1、“怎樣才能知道你們幫小紅選的布料好不好呢,哪一種布料的吸水性是最強的呢?我們自己來試一試就知道了。”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講解實驗要求:如圖所示

3、幼兒記錄實驗結果,並討論實驗中的發現。

4、幼兒根據實驗結果,展開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根據各種面料的吸水性來遷移經驗。

小結:我們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氣性好的布料做我們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貼身的內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風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擋風。

四、幼兒再次實驗,瞭解布料相同、液體種類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為幼兒提供幾種不同的液體:清水、熱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讓幼兒任選相同的一種布料分別放入不同的液體,再次進行實驗。

2、幼兒操作,並記錄實驗結果。

幼兒記錄卡(二)

注:在實驗結果欄裏用數字1、2……依次排出布的吸液高度。

液體

布料清水熱水肥皂水醋

實驗結果 3、幼兒討論實驗中的發現,並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進行遷移。

小結:同一種面料用不同的液體浸泡,其吸水與溶解速度也不一樣,因此,平時我們在洗各種面料的衣服時,為了更好的去污,會用較熱的肥皂水或用其它一些洗滌用品來浸泡衣服,而只用清水是很難去污的。

注意事項:

1、做第一個實驗時注意要把五種布掛在長木棒上同時放入水中觀察,以確保實驗的準確性。

2、在做第二個實驗時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體的時間應該基本相同。

知識背景材料:

午飯前我請小朋友到盥洗室去洗手,結果回來的時候,丁丁告訴我她洗手時不小心把袖子給弄濕了,我一看,果然不錯,連她裏面的衣袖也都濕了。這時,雯雯也擠到我的身邊,高高地舉起她的衣袖,神氣地説:“我的袖子弄上水也不會濕。”原來她帶了一副聚脂面料的護袖,很多孩子都覺得挺奇怪的,為什麼有的衣袖容易弄市,有的卻不會呢?對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來了解真相,進一步激發他們探索科學奧祕的慾望。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瞭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動準備:幼兒通過查詢、採訪等方式瞭解相關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可啟發幼兒從物體發信號、用聲音發信號、用文字發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信號;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信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傳真、發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信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台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引導幼兒瞭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遊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説一句悄悄話,開始後,再一個一個的往後傳,各組最後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內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製作這些通訊工具,為幼兒開展角色遊戲提供道具。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螃蟹

課題生成:

在主題活動《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中,我們從小班起重點介紹地球七的動物。於是幼兒、老師共同收集了幾種動物如兔子、金魚、寄居蟹,幼兒對這些活生生的動物很感興趣。

“菊香蟹肥”的時節,幼兒都吃過螃蟹,他們帶來了蟹殼,他們説:熟螃蟹是紅色的。因為螃蟹的大鉗子要夾人,父母都不讓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兒卻有着強烈的興趣。於是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為幼兒提供條件,創造機會讓他們探索。

活動目標:

1、充分體驗探索活動的快樂。

2、瞭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學會一些簡單的觀察方法。

3、激勵幼兒勇敢探索,積累一些生活經驗。

活動準備:

1、四十隻小螃蟹,兩隻大螃蟹。

2、二十隻小塑料箱,四隻大塑料箱。

3、夾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隻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問:你們知道螃蟹嗎?(知道)在家裏爸爸媽媽讓你們玩嗎?(不)為什麼?

幼兒l:因為螃蟹兇。

幼兒2:它有大鉗子。

幼兒3:要夾人。

2、教師説:今天教師和你們一起玩螃蟹好嗎?(好)不過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鉗子。

幼兒觀察螃蟹:

幼兒1,只看不動手。

幼兒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兒3,用手碰一下馬上縮掉。

幼兒4,拿起一旁的筷子夾着玩,夾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兒坐在地毯上。

教師問:玩得快樂嗎?(快樂)

教師説:小動物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教師又問:螃蟹長得什麼樣子?

幼兒自由談,教師巡聽。

幼兒1,背上有殼,是灰黑色的。

幼兒2,有眼睛,燒熟了是紅色的。

幼兒3,有三隻腳。

幼兒4,不對,有四隻腳。

4、教師説:螃蟹到底有幾隻腳?大家去數一數。

5、教師示範,戴上手套捉起螃蟹點數。

教師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裏,仔細看看螃蟹底部是什麼樣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隻等。

活動中幼兒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動中老師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從多個方面進行觀察,學習一些科學知識,使他們在以後的探索活動中更加聰慧。

不過在活動中覺得“數活螃蟹腿”這個環節較有難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後進行。

專家點評:

把本活動列為生活活動,可能更加貼切。從整個過程看,並沒有什麼太難的知識點,但教師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體現的是大班幼兒應有的求知學習慾望,這一點,是值得大家借鑑的。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不一定每次都有眾多的難點要突破,只要能激發求知慾望,萌發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這樣的活動都是好活動。

反思與討論:

這個活動曾為小班設計,現設計為大班活動,你認為還應做哪些修改與補充?

篇二十七:科學活動教案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摸、看、嘗等方式認知包穀,並可以用語言表現其基本特點。

2、通過嘗試,領會撥包穀的技能,明白要層層剝。

3、懂得觀測和察看、比較,對包穀加熱膨脹後的改變有興致。

二、教學預備:

1、生包穀每個人1根、特意用來肥仔米(就是我們常講的:爆米花)的幹包穀一包。

2、微波爐一隻、吃飯的用具數個。

三、教學過程:

(一)、認知包穀。

1、展示“包穀”夥伴。

今日啊!我們班裏來了個夥伴另外還有它的朋友們。我們一塊兒來瞅瞅它是哪個?你們認知它嗎?

2、讓孩子認知包穀的皮與須。

(1)啟發孩子觀測和察看包穀。

原本是包穀夥伴,它今日要和我們大夥兒一塊兒來做有意思的遊戲,可是它先要來考一考我們孩子,瞅瞅誰能發覺它身上有一些啥奧祕。

(2)孩子每個人取1根包穀觀測和察看、自由述説、溝通。

(3)集體溝通。

你都發現了些啥奧祕?

皮:包穀身上行李着皮,像它的啥呢?(衣衫)

童謠:包穀包穀真有意思,身上穿戴X衣衫。

須:這一個須像啥呀?變一變。

摸一摸看,有何感覺?

童謠:包穀包穀真有意思,身上長着長鬚兒,像XX來像XX。

3、去掉皮與須,讓孩子進而認知包穀。

(1)例如果脱去包穀的衣衫,拿掉它的鬍鬚,猜一猜,裏頭會有何?

(2)孩子嘗試自個兒剝包穀,自個兒去探究。

那我們一塊兒來剝剝看,找找衣衫裏頭的奧祕。剝下來的皮與須應當放於哪兒?

(3)孩子剝包穀,幼兒教師指導。

(4)孩子溝通,你們剝時發現了啥奧祕?

(衣衫)

好,此刻請你們瞅瞅脱去衣衫,拿掉鬍鬚後的包穀像啥呀?

再請你們摸摸,摸起來是何感受的?(軟的還是硬的?)(有粒一粒的包穀孩子)?(排隊)剝一粒下來試一試看,像啥?

童謠:脱下衣衫看一看,呀!藏着很多小孩子。親親熱熱在一塊兒,一個挨着一個睡。

(二)、把幹包穀房進微波爐,做成肥仔米(就是我們常講的:爆米花)。

1、啟發孩子思索小小的幹包穀是否會變。

教師這兒有許多已然剝下來的包穀孩子(搖一搖手上的幹包穀),它們呀看我們小二班的孩子如此乖,想要給我們大夥兒變個魔術!我們來瞅瞅,他們會變個啥魔術。

把生的、硬邦邦的包穀孩子放入微波爐中。

我們耐心地等上一小會兒。聽一聽看,包穀孩子在裏頭髮出了啥聲音。

2、把爆好的肥仔米(就是我們常講的:爆米花)拿出來,供孩子品嚐、探討有何改變,把變戲法後的包穀孩子與以前的做一下比較。

3、那包穀除變為肥仔米(就是我們常講的:爆米花)吃,還可以怎樣吃?我們回去再一塊兒探討探討試一試看,好不好?好,帶着你們的包穀,我們走吧!

篇二十八:科學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推力的作用,知道在同等數量的條件下骨牌的傾倒與路線、排列、間隔有關。

2、瞭解多米諾骨牌的起源及玩法。

3、能夠通過觀察、合作、比較,大膽的進行有目的有規律地探索。

4、培養幼兒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體驗遊戲的樂趣。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三張路線圖、兩張記錄表各5份、骨牌若干數量、筆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的興趣,理解多米諾骨牌的玩法及規則

1、今天我們來玩一種特別的遊戲——多米諾骨牌。

老師演示玩法,提醒幼兒注意排列的特點:注意在排列時木塊之間的距離儘可能是一樣的,推積木時要用手指輕輕推第一塊積木,我們就可以看到後面的木塊跟着倒下。

2、骨牌為什麼會一塊接一塊地倒下?

3、規則:每人10快,在墊子上進行

二、知道在同等數量的條件下骨牌的傾倒與路線、排列、間隔有關

(一)幼兒個人自由探索,初步嘗試多米諾骨牌的玩法

老師輔導,及時給予幫助,並觀察幼兒操作過程中的亮點

結束提問:好玩嗎?你成功了嗎?

(二)探索其中的規律之一:在同等數量的條件下,排列的路線不同倒下的速度就不同,越彎曲的就越慢。

要求:1、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2、合作

導語:為什麼有的組排得快,有的組排得慢?(排得快的組每個小朋友都合作得很好,排得慢的組也要象他們一樣更合作才行)。再想想為什麼有的組倒得快,有的組倒得慢?(雖然是同樣數量的木塊,排列的路線不同倒下的速度就不同,越彎曲的就越慢。)

(三)探索其中的規律之二:同一路線裏間隔密就倒得快,間隔疏就倒得慢。

導語:假如是在同一路線下木塊的間隔疏密不同又會怎樣呢?

要求:1、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2、過程可以反覆嘗試

小結:從我們剛才的實驗可以看到骨牌倒得快與慢是和排列的路線、間隔的疏密、木塊的數量有關的。路線越彎曲木塊倒下的'速度就越慢,同樣路線的骨牌間隔距離疏的倒下的速度就越慢。

三、瞭解多米諾骨牌的起源

多米諾骨牌起源於中國,它是一項體育活動,需要人們投入極大的耐心、細心和智慧,觀看多米諾骨牌吉尼斯記錄的圖片

四、觀看多米諾骨牌視頻

讓孩子們感受到多米諾骨牌的神奇

活動反思:

1、教學各環節比較清楚有條理性。在解決力的傳遞這個問題時引導幼兒探索還不夠,因此幼兒沒有很好的理解和表達。

2、活動時應該讓幼兒在地板上玩比較好,首先聲音輕,其次利於幼兒的合作。

3、活動中幼兒交流演示的時間安排可以再緊湊一些。

篇二十九:舞蹈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學跳《火車舞》,能較合拍地隨樂做小跑步和找“車廂”等動作。

2、理解舞蹈跳法,能在規定時間內做“邀請”和“感謝”的動作。

3、體驗“火車頭”和“車廂”協調合作的重要,以及朋友越來越多的快樂。

【活動準備】

火車圖片,知道火車頭和車廂的形狀及關係。

【活動過程】

一、熟悉《火車舞》樂曲旋律。

教師帶着全體幼兒在樂曲伴奏下,小跑步進教室。進教室後合着音樂,一拍一下地拍手。

隨樂做其他身體動作,如:拍腿、拍肩等。

二、練習舞蹈中的基本動作。

師:小朋友們知道小火車是怎樣開的嗎?討論怎樣表示火車行進;你知道小火車有什麼特點特點呢?(長)那麼怎麼樣可以讓我們的小火車變長呢?

下面老師來當小火車的火車頭,我要邀請小朋友當我的車廂。

教師示範怎樣邀請“車廂”;怎樣表示感謝等動作。

完整隨樂練習舞蹈中的基本動作。

三、學跳集體舞。

全體幼兒坐成一圓圈,1———8小節教師做火車頭,用小跑步去找“車廂”。9————10小節火車頭對找到的“車廂”做兩次邀請動作。11————12小節被邀請的“車廂”向火車頭行禮表示感謝。

音樂重新開始,被請的“車廂”掛在火車頭後面繼續去找新的“車廂”。

幼兒學做火車頭,去找“車廂”。

請2—3名幼兒做火車頭,去找“車廂”,火車越來越長,直至圈上的.人都被請完。

四、複習歌曲《表情歌》

“火車站到了,大家快樂地唱起了歌。”齊唱一遍。

邊唱邊離開教室。

篇三十:舞蹈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舞蹈,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2、能按音樂節拍做動作,初步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在做動作的同時,體驗舞蹈帶來的興趣。

4、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背景音樂。我的身體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複習上節課學過的內容,“勾腳、繃腳、正部位、丁步位、小八字、大八字”【幼兒做動作,教師以鼓勵為主糾正幼兒的動作】

2、引導幼兒一起做熱身活動,播放背景音樂、

3、休息片刻,以遊戲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模仿動作,讓幼兒體驗舞蹈帶來的興趣。

4、根據音樂的節奏節拍,不斷的鼓勵和引導幼兒跟隨教師跳2———3遍,初步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5、請幼兒上台表演給小朋友看。

6、活動小結:

【小朋友們真棒,一會兒爸爸媽媽來接我們的時候,表演給他們看好不好】教師引導幼兒收拾自己的物品準備下課。

活動反思:

從活動的內容上看: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身體發出聲音,感受這個活動的樂趣。幼兒在活動中,也能大膽想象,嘗試運用各種方法來讓自己的身體發出聲音,體驗到用身體發出聲音的樂趣。

從活動的改變上看:我讓孩子以一定的節奏XXXX|XX|X—|來發出聲音。幼兒在嘗試熟練了之後,對有節奏地發出聲音的興趣很大,這對於幼兒的節奏感,也起到促進的作用。

在聽音樂發出聲音這個環節中,幼兒能夠根據聽到音樂發出聲音,並且也會有節奏地根據音樂的快慢來發出聲音,可見,上一環節的節奏,也讓幼兒在這個環節中,用身體根據音樂來發出聲音,更加有方向性,給他們一種節奏的習慣。

篇三十一:舞蹈活動教案

設計思路:

冬天到來,漫天飛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滿幻想的心靈中會別有一番感悟。本次活動意在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激發幼兒自主創編動作,鼓勵幼兒進行富有個性的展示。集體欣賞、交流、協商,從而形成最佳的編排方案。

本活動集個人表述、小組交流、集體表演等多種形式於一體。充分調動每個幼兒參與創編、表演的積極性,體驗創編的樂趣。活動設計力圖突破學科領域界限,整合語言講述、環境創設、交流互動、動作展現等各種形式,使整個活動形象生動、活潑有趣。

活動目標:

1、在熟悉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幼兒分組後引導他們大膽創編舞蹈動作,發展創編能力。

2、激發幼兒以快樂的心情和同伴協調一致的表演自己創編的集體舞,體驗集體表演的愉悦,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分析:重點:幼兒合作創編舞蹈動作,節奏準確、動作優美協調。

難點:幼兒在表演集體舞時能按隊形和同伴自然愉快的交流。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區投放有關下雪的圖片、頭飾等。

2、在活動室懸掛各色雪花吊飾。

3、事先讓幼兒學會歌曲《小雪花》。

4、音樂磁帶、活動標誌小雪花。

活動過程:

1、師生交流對小雪花的感受,引出課題。

2、請幼兒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雪花》,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創編舞蹈,並啟發幼兒討論應注意的事項。

3、分組進行編舞,選出幼兒最喜愛的動作進行練習。

4、在幼兒舞蹈當中添加隊形的練習。

5、對創編的舞蹈,鼓勵幼兒用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的感覺。

6、教師對本節課做出評價。

活動延伸:

啟發幼兒説出如果上台表演應需要什麼物品如:服裝、頭飾等,並鼓勵幼兒進入活動區自行製作。

篇三十二:歌唱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用自然的聲音歌唱,初步學會演唱歌曲。

2、引導幼兒根據反覆性的歌詞結構,想象自己是不同形象的動物,仿編歌詞。

活動準備

玩具小豬一隻。

指導要點

1、教師出示玩具小豬引題,組織幼兒學其叫聲,激發幼兒的興致。

2、請幼兒想一想你還知道那些動物,教師和幼兒共同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並帶領幼兒念出歌詞。

3、學唱新歌。

(1)教師範唱歌曲,讓幼兒熟悉曲調和歌詞句式。

(2)組織幼兒隨着音樂放慢速度演唱歌曲。

4、請幼兒想象出其他的動物及其叫聲,創意仿編歌詞,加入樂曲中,一起來唱唱看。

請幼兒想象自己是農場中的一種動物,一同來演出“在農場”遊戲,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就是一個小農場,在音樂的伴奏下一邊模仿動物的活動方式,一邊用自然的`聲音歌唱。

活動反思:

適宜行為:

1、孩子本身對動物就很感興趣,所以在活動中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很高。

2、在活動中教師給與幼兒想象,自主創造的空間;如讓幼兒自己模仿小動物等。

不適宜行為:

受現實的侷限,我和孩子們只能模仿常見幾種簡單動物的叫聲。

在模仿動物時我沒有對幼兒的動作給予提升。

對策:

我可以錄製各種動物的叫聲讓孩子聽聽並模仿,這樣孩子就可以感知更豐富的動物叫聲。

在孩子模仿動物時我可以給有創意的孩子進行表揚,對他們的動作給予提升。

篇三十三:歌唱活動教案

設計意圖:

藝術活動是一種情感和創造性活動。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應有愉悦感和個性化的表現。《我是棉花糖》這一活動。孩子們在喜愛糖果、親近各種各樣糖果的同時,對糖果中的棉花糖有着很濃厚的興趣,發現棉花糖很軟,可以像泥工一樣捏來捏去,非常有趣。而且這首樂曲旋律歡快,歌詞淺顯易懂,很有趣味性。孩子可以自由做變變變的動作,可以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充分地發展了孩子的思維以及對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音樂旋律,嘗試演唱歌曲。

2.想象自己是棉花糖,嘗試用肢體動作大膽地表現棉花糖的形態。

3.樂於參加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棉花糖一個,小棉花糖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奇妙的棉花糖。

師:今天老師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樣禮物,你們猜會是什麼呢?你們吃過棉花糖嗎?請你們來摸一摸棉花糖?什麼感覺?

師:(以棉花糖的口吻唱)棉花糖、棉花糖,我是一團棉花糖。小朋友你們好!(發聲練習)

師:棉花糖在跟小朋友們打招呼呢,我們也和棉花糖打聲招呼吧!你好,你好,棉花糖你好!(跟着鋼琴發聲練習)

師:這棉花糖,可不是普通的棉花糖,它還是一個神奇的魔術師呢。

二、熟悉歌詞,感知旋律學唱歌曲

(一)變魔術熟悉歌詞

師:請你聽一聽,看一看,棉花糖都變成什麼了?(教師範唱第一段)棉花糖,棉花糖,我是一團棉花糖,變變變,變變變,變出小兔來!看變出什麼東西來了(出示小兔)棉花糖真厲害啊!

師:看它還會給我們變什麼?我們一起來唱:棉花糖,棉花糖,我是一團棉花糖,變變變,變變變,看!變出什麼了?(小熊)

(二)完整欣賞音樂

師:哇!這棉花糖真神奇啊,它還會便跟着鋼琴邊唱歌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完整欣賞音樂)

師:我們也來當神奇的棉花糖魔術師,

(三)學唱歌曲

1。學唱第一段(出示小兔)

教師清唱,幼兒跟唱。

2。棉花糖除了變小兔,還變了什麼?(小熊)

篇三十四:十二生肖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十二生肖及排列順序及一年一種屬相,12 年一個輪迴的規律。

2、初步瞭解十二生肖與人們年齡之間的關係;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培養簡單的推理能力。

3、感知十二生肖是中國人所特有的,併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

活動準備:

1、教具:自制鐘面與生肖鍾。

2、PPT及“十二生肖的來歷”故事視頻。

3、配套《幼兒畫冊》第二冊

4、幼兒調查過自己家人的生肖及調查表

活動過程:

一、進一步瞭解有關十二生肖的經驗,感知其順序。

1、出示時鐘,激發興趣

師: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一面大鐘,鐘面上有數字和指針,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那時針走一圈是多少小時呢?我們都知道,時針走一圈是12小時,那看看老師還帶來了面特別的鐘,鐘面上都是什麼呀?有哪些小動物呢?一共有多少種動物呢?為什麼是這12種動物呢?你有沒有發現什麼?(引出十二生肖)

(評析:以孩子熟悉和感興趣的問題入手,充分調動他們的已有經驗和參與活動的熱情。)

2、活動小結。

原來鐘面上的十二種動物就是人的十二種屬相,稱十二生肖。(PPT畫面)一年一種生肖,我們已經談論過“十二生肖”的話題,而且知道十二生肖是按一定的順序排列的,你們能説出它們的順序嗎?

剛才按順序你們都能説出來,牛排第幾?虎排第幾?羊呢?豬呢?

那我再考考你們:(PPT操作)鼠的後面是誰?羊的前面是誰?馬的前面和後面分別是誰和誰?

(評析:由於幼兒已有了如何看鐘表的知識基礎,知道鐘錶上的12個數字,知道12個數字的輪迴是怎麼回事。運用知識的遷移原理,將幼兒對鐘錶的知識遷移到下一環節中讓幼兒感受和理解十二生肖的輪迴上,符合教育規律,同時鐘錶的週期具有直觀性,這樣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降低了理解的難度,有利於幼兒理解十二生肖的輪迴,是突破知識難點的有效手段。)

3、幼兒進行生肖排序。

是不是每個小朋友都能給它們正確地排序呢?請你們按照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每種生肖排在第幾呢?請在下面的括號裏給它寫上序號。

幼兒操作。

4、PPT驗證操作結果,幼兒自查操作情況。

小結:中國人很聰明,在很久以前就發明了十二生肖,也就是這十二種動物,12種動物是按順序排列的,(PPT演示生肖鍾)用十二生肖來記錄時間,一年一種生肖,12個生肖一個個地輪流下來要12年。

5、看十二生肖的故事,瞭解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

師:你們知道,十二生肖為什麼會按這樣的順序排隊?為什麼老鼠會排在第一呢?這裏還有一個故事呢,一起來看看。(播放視頻:“十二生肖的來歷”)

小結:真有趣,原來還有這樣一個故事呢。

(評析:通過學習與進一步集體操作的經驗累積,孩子們已經具備了獨立操作排序的能力。視聽結合的方式,形式直觀、生動,孩子十分有興趣。有助於孩子對經驗的進一步鞏固以及在下一環節中經驗的有效轉化和運用。)

二、瞭解自己和家人的屬相。

1、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屬相,説到現在,我還不知道你們屬什麼呢?哦,你屬狗,是狗年出生的,你呢?

2、提問:小朋友的屬相為什麼有的是雞,有的是狗,不一樣呢?

3、提問:根據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你們想一想,我們班上屬雞的小朋友和屬狗的小朋友誰大誰小?(操作生肖鍾)

4、那你們知道今年是什麼年呢?今年出生的寶寶屬什麼呢?

5、過新年,我們都會長大一歲,屬相會變嗎?

小結:原來生肖與年有關,狗年出生的屬狗,豬年出生的屬豬,生肖只有我們中國人才有,外國是沒有的。

(評析:師幼互動、幼幼互動是這一環節的最大特點,一方面,幼兒是問題的學習者和探索者,幼兒帶着對十二生肖動物的好奇參與學習,探索問題,大膽表述自己的認識,另一方面,教師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引導着、組織者、促進者,教師通過各種手段激發幼兒學習探索的積極性,引導幼兒積極探索,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三、初步瞭解十二生肖與人們年齡的關係。

1、提問:除了知道自己的生肖,你還知道家裏人的屬相嗎?

師:前幾天呀,我們做了一次調查,這是你們的調查表,我們一起來看看。(看一例:家裏人數和生肖數一樣的調查表。)

2、每個人都有一個生肖,是不是家裏有幾口人,就一定會有幾種生肖呢?

(再看一例:家裏人數和生肖數不一樣的調查表)

提問:家裏的人數和生肖數不一樣,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小結:原來,其中有2人年齡相同,生肖也就相同,所以家裏有5口人,只有4種生肖。(年齡相同,生肖相同。)

3、師:那我們再來看看,(看一例:年齡不同,生肖相同)這裏,他們兩個年齡不同,為什麼生肖也相同呢?

操作生肖鍾:今年是兔年,生下的寶寶屬兔,那明年生下的寶寶屬什麼呢?後年呢?那繞一圈又回到這裏是幾年呢?十二個生肖繞一圈,表示過了十二年,再繞一圈,十二生肖沒有變,但是又過去了十二年,這樣就出現了年齡不同,但是生肖是相同的。所以++家裏有5個人,而且年齡都不同,卻只有4種生肖,就是因為他們不同的年齡輪到了相同的屬相,生肖就相同了。

(評析:結合生肖鍾,聯繫幼兒的家庭屬相調查表,用問題引導幼兒瞭解生肖與年齡的關係以及十二生肖的輪迴。這一環節不僅是對已有經驗的進一步遷移和鞏固,同時也滲透了數學領域的統計,兩者巧妙結合,使整個活動情境完整、主題突出,同時又由易到難、層次分明。以各種形式不斷挑戰孩子的認知及思維能力,促進其發展。)

4、小結:中國人很偉大,有了十二生肖就知道明年是什麼年,還可以知道幾年以後是什麼生肖,知道了別人的生肖,還可以猜出他的年齡。

(1)提問:今年是兔年,3年以後是什麼生肖年?5年以後呢?

(2)屬牛的小朋友今年5歲,那屬兔的'小朋友是幾歲呢?你能猜出來嗎?

(評析:在本環節中,進一步的深入與延伸,通過給幼兒提出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的問題,將十二生肖與年齡的關係以及十二生肖的輪迴的活動難點進一步理解,幫助幼兒運用想想,説説的學習方法,進一步突破難點,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活動反思:

首先此活動內容來源於大班綜合活動課程中,十二生肖是我們中國傳統的一種記年方式,它有十二種動物組成,是我們所熟知的,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以及在中班時已進行過語言領域方面的相關活動的基礎上,大班的孩子們好奇、好知的目光延伸到更寬廣的範圍,他們對身邊的各種信息都有着濃厚的興趣和關注度。因此我對活動目標針對社會領域作了進一步的調整與提高,把內容挖掘得也更深入,當然,這也是基於我班幼兒對該內容已有的經驗來確定的。

活動給我和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的題材、貼近孩子的活動能讓師幼都得到快樂。對於孩子而言,知道十二生肖並瞭解自己和家人的屬相是他們的已有經驗。在本次活動中,通過對十二生肖傳説故事、十二生肖排列順序、涉及到十二生肖的數字統計等方面內容的充實,更豐富孩子們對於十二生肖的全面認知。並利用生肖鍾,藉助孩子們的調查表,讓孩子們逐步理解十二生肖一年一種屬相,12 年一個輪迴的規律以及十二生肖與人們年齡之間的關係;雖然有些難,但孩子們都很感興趣,因此對於這個重新定位的活動目標也達成較好,孩子們對十二生肖的理解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深入,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在活動中都得到了發展。

篇三十五:科學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積累關於物體轉動的經驗,瞭解轉動在生活中的運用。

2.嘗試使用多種方式使物體轉動起來,體驗轉動的樂趣。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願意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各種轉動玩具,如風車、發條玩具、陀螺、皮球、溜溜球等。

2.可以轉動的物體,如條形積木、雪花片、瓶蓋等。

3.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1.玩轉動玩具,感受轉動現象。

(1)教師出示轉動玩具,並提出遊戲要求。

師:玩玩具的時候要仔細觀察,説一説你是怎麼玩的,有什麼發現?

(2)幼兒自由遊戲。

幼兒自選同伴,合作操作玩具。教師引導幼兒感受怎樣驅使這些玩具轉動。

(3)交流玩法和發現。

提問:誰願意告訴大家,你剛才和同伴一起玩的是什麼玩具?你怎麼轉動它們的?它們轉動起來是什麼樣的?

2.引導幼兒嘗試轉動不同物體。

(1)幼兒嘗試操作,找出讓物體轉動的方法。

(2)提問:你還可以讓哪些物體轉動起來?你是怎樣讓它們轉動的?

3.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可以轉動的物體。

(1)教師裏面可以轉動的物體。

提問:到周圍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可以轉動?這些物體轉動起來給我們帶來哪些方便?

(2)身體也會轉動。

提問:我們的身體能轉動嗎?你的身體會怎麼轉動?

師幼共同玩遊戲“身體轉轉轉”。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孩子們整體興趣很高,積極探索各種方法使物體轉動起來,也能積極發言表達自己的探索結果。在講到轉動在生活中的運用時,可能是孩子們沒有積累轉動的經驗,因此不能和老師積極互動。所以在課堂上我讓幼兒繼續觀察生活中有哪些會轉動的物體。我想如果活動前讓幼兒觀察記錄生活中會轉動的東西,該環節可能會進行得更加順利。今後,教學活動設計上一定要考慮到幼兒經驗積累是否能夠使本節課順利進行、達到積極互動。在材料準備上,圖片、或者教具力爭達到最佳效果。

篇三十六:科學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瞭解石頭的基本特性。

2、願意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並與教師、同伴交流、分享;

活動重點:

瞭解石頭的基本特性。

活動難點:

願意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並與教師、同伴交流、分享;

活動準備:

石頭房子圖片、顏色、大小不一的石頭若干、雞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帶領幼兒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2、出示彝族石頭房子圖片,激發幼兒興趣;“這是什麼?”

3、設疑提問:“這些漂亮的房子是有用什麼材料來建造的?”

“彝族人為什麼要選用石頭作材料來蓋房子?”

“石頭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請小朋友找一個石頭做朋友)

二、多種感官感知、多向交流、體驗特性

1、看石頭朋友,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石頭朋友的形狀、色彩、花紋、大小等。

(1)“請小朋友仔細看看你的石頭朋友是什麼樣子的?”

(2)“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兩塊石頭一樣嗎?哪裏不一樣?”

2、聽石頭朋友説話,引導幼兒仔細傾聽,瞭解石頭是否會發聲

“怎樣才能讓石頭朋友發出聲音呢?”(引導幼兒玩石頭)

3、聞聞石頭朋友,引導幼兒聞一聞,看看它是否有味道。

4、摸石頭朋友,引導幼兒摸摸石頭朋友的臉,再摸摸自己的臉,比比誰的臉硬,認識石頭硬的特性。

“石頭朋友玩累了,讓它坐在你的腿上休息一會兒吧。”

三、設疑、探索操作-----石頭與雞蛋誰硬?

1、出示雞蛋,提出問題:石頭與雞蛋誰硬?

2、幼兒實驗活動,用石頭與雞蛋相碰,得出結論:石頭堅硬。

提出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和石頭朋友玩?

引導幼兒想出小朋友玩石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亂扔防止打傷人的道理。

四、教師小結:

我們石林有很多石頭,彝族人很聰明,知道石頭外型漂亮,沒有味道、很堅硬,所以用石頭來建造房子,不僅美觀、而且環保、又安全,真好!石頭除了可以蓋房子,還可以製作工具、裝飾品、首飾等,它的用處真大!

五、以送石頭朋友回家結束活動;

篇三十七:科學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點數6以內的實物,説出總數。

2、能按數量匹配相應實物,會用圓點或圓圈表示數量。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我的`數學”,勾線筆,用於表示數量的圓片。

每個幼兒帶一張全家福照片,教師也準備一張全家福的照片。

活動重點:

學習手口一致點數6以內物體並説出總數。

活動難點:

能按數量匹配相應實物,會用圓圈表示數量。

活動過程:

1、觀察全家福照片

教師介紹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照片上有誰?

數數、説説有幾個人?

教師示範用圓片表示。

2、幼兒介紹自己的全家福

誰能告訴我照片上有誰?

照片上有幾個人?

請用圓片表示。

先集體再請個別幼兒介紹並操作給大家看。

集體糾正操作不對的幼兒。

3、幼兒操作聯繫“我的數學” 中的“全家福”。

教師示範怎樣完成操作。

請幼兒數數,每個相框裏有幾口人?在下面的方框裏畫上相應的圓圈。

4、教師、家長一同檢查幼兒的作業。

活動反思:

社會上的很多人都認為孩子在幼兒園是不學什麼東西的,就吃吃、睡睡、玩玩的,他們對小班的看法更是説小班就是來讓老師看看的,那麼為了讓家長們瞭解在我們幼兒園孩子們都在學些什麼東西,我們組織了這次家長開放日活動,在家,家長們都認為自己家的孩子是最棒的,他們也總認為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也是最棒的,很難一是到自己孩子的不足,因此這次活動我們選擇的數學活動,目的首先是讓家長了解我們幼兒園也是教數學的,只是教的方式和家長的不太一樣,另外也是讓家長在活動中發現自己孩子在班級中所處的位置,以便家長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

本次活動主要有三個大環節,手口一致的點數,數與量的食物匹配,用符號表示數量,其中以一個環節手口一致的點數對幼兒來説沒有太大的問題,他們都完成得很好,在數與量的匹配環節,大部分孩子也能順利完成,只是有些孩子會把雪花片放在人物的上面一一對應,我想我們也應該允許孩子的不同學習方式,畢竟孩子的能力是有差異的。但是,最後一個環節,用圓圈表示他家有幾口,孩子們完成得不太理想,這説明孩子的抽象孩子比較弱的,這可能和孩子的年齡有關,小班的孩子所處的是直觀形象思維階段,也可能是因為孩子這是第一次接觸這種形式,還不能完全消化,需要多次練習才能掌握。

篇三十八:中秋節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並瞭解中秋節的來歷。

2、瞭解中秋節的風俗,讓幼兒自己動手製作湯圓再一同分享,同時體會到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3、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瞭解中秋節的來歷,感受體驗傳統文化。

4、提高孩子們的生活能力和動手能力,讓孩子們感受勞動的快樂、收穫的喜悦,同時培養孩子們愛勞動的好習慣。

5、進一步加深了老師、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情,進一步促進親子同樂、家園共育。

6、鼓勵幼兒和家長一起動手包湯圓、吃湯圓,感受濃濃的家庭親情。

活動時間:

20xx年9月30日下午3:00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操場與教室道具準備:月餅、盤子、塑料刀,手套,麪粉。凳子、大桌子、家長簽到本等。

活動過程:

(1)導入給小朋友展示關於中秋節前後月亮變化的幻燈片,激發幼兒興趣。讓小朋友通過觀察、記錄月亮變化,知道月亮時缺時圓,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

(2)引出通過觀察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強調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談談“中秋節”一些習俗,議一議:“我家怎樣過中秋”。

(5)小結小朋友的討論,引出今天“包湯圓”的活動。

(6)結束談話,讓小朋友做好包湯圓的準備。

家長洗手、老師組織幼兒排隊如廁、洗手,佈置好場地準備和家長一起包湯圓,教師安排好家長和幼兒分成6小組進行包湯圓、

家園同樂——包湯圓。

1、教師講解包湯圓的過程。(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團取一小團(一個湯圓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狀。再壓成餅狀,在其中包上餡搓成丸狀,一個個圓溜溜的湯圓就製作完成了。包好的湯圓放在預先準備灑上糯米粉的盆上,湯圓之間空開些,以防粘住。)

2、教師時刻提醒幼兒在包湯圓的時候手要保持乾淨,不可以東摸西摸,也要注意安全。

3、組織幼兒參觀每組家庭的`湯圓作品。

4、煮湯圓(請兩名家長協助煮湯圓)。(要煮湯圓時,先要燒開水。把湯圓慢慢放入鍋內。放進去之後就要輕輕的攪開。要在同一個方向攪動。讓湯圓順着水流動。這樣就不會粘住。水開了待湯圓浮起後。就用小火煮,湯圓浮出水面代表已經煮熟。)

家園同樂——吃湯圓,共同分享湯圓。

活動結束,老師清理活動場地。

篇三十九:萬聖節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 知道南瓜燈是萬聖節的象徵物,瞭解南瓜燈的由來。

2. 鍛鍊幼兒的觀察能力、傾聽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 激發幼兒對西方文化的興趣和好奇心。

活動準備:

成熟的南瓜4個,電腦1台(能連接上網),畫好的南瓜輪廓若干張,剪好的南瓜眼睛若干對、南瓜鼻子若干 個、南瓜嘴巴若干張,水彩筆,膠棒。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南瓜,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們,看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東西?

小朋友回答。萬聖節的活動教案師:對了,這是一個成熟了的南瓜。別看它樣子普普通通,其實呀,它可神奇了,可以做成很可愛的南瓜燈哦!

2. 詳細講述南瓜燈的來歷。

師:小朋友想知道南瓜燈的由來嗎?

小朋友回答。

師:既然小朋友們都想知道南瓜燈的來歷,老師就講一個故事給你們聽吧。不過,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那就是你們一定要豎起耳朵、睜大眼睛仔細地聽。

用南瓜製作南瓜燈是萬聖節的一個傳統,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愛爾蘭。傳説愛爾蘭有一個名叫傑克的人非常非常吝嗇,死了以後不能進入天堂,又因為他取笑了魔鬼,魔鬼也不讓他進入地獄。他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實在沒辦法,只能提着燈籠四處遊蕩。於是,傑克和南瓜燈便成了被詛咒的遊魂的象徵。人們為了在萬聖節的前夜嚇走這些遊魂,便用蕪菁、甜菜或馬鈴薯雕刻成可怕的面孔來代表提着燈籠的傑克。愛爾蘭人遷到美國後,便開始用南瓜來雕刻,因為在美國的秋天,南瓜比蕪菁更充足。現在,如果在萬聖節的晚上人們把南瓜燈掛在窗户上,就表明那些穿着萬聖節服裝的人可以來敲門搗鬼要糖果,還要説“trick or treat”。

3. 幼兒分組活動,動手製作南瓜燈。

師:小朋友們知道了南瓜燈的來歷了,肯定都想試試親手做一個南瓜燈,是不是?現在老師手裏有很多製作南瓜燈的材料,你可以在南瓜上畫南瓜燈,可以自己動手在紙上畫南瓜燈,也可以粘貼一個南瓜燈,另外,你們也可以在網上畫一個自己喜歡的南瓜燈。

小朋友們根據自己的意願分組活動,如果孩子人數相差太多,會影響活動進度的話,老師可以適當控制每組幼兒的人數。在活動過程中老師巡迴個別指導。

4. 幼兒分享經驗,教師總結評價。

師:好了,經過小朋友們的精心製作,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南瓜燈。下面我請小朋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作品。

幼兒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師:在活動過程中,小朋友們都很認真,做出來的作品也都很棒,讓我們給自己鼓鼓掌吧!

小朋友拍手鼓勵自己。

活動延伸:

把小朋友們製作的南瓜燈擺放在藝術區,並且在區域活動時,老師帶領小朋友一起把小朋友畫的真實的南瓜燈掏空,並把小蠟燭擱在裏頭。在光線暗的情況下點燃它們,體驗南瓜燈的美妙!

篇四十:萬聖節活動教案

一、主題活動

快樂的南瓜節

情境目標:

健康:

1、感受南瓜節歡樂的氣氛。

2、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多吃粗糧好。懂得吃東西要講衞生。

探索:

1、能用各種感官,主動去了解南瓜的特點和作用等。

2、能用普通話講出南瓜明顯的特徵。

表現:

1、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意識等。

2、能用交流、談話、遊戲、分享、繪畫、親子活動等形式進行表徵。

二、情境活動

1、親親南瓜 涉及領域:健康、探索

2、蛤蟆吃南瓜 涉及領域:健康、表現

3、幸福分享 涉及領域:健康、表現

4、摘南瓜 涉及領域:健康、探索

5、南瓜豐收啦 涉及領域:表現、探索

三、區域活動

1、南瓜娃娃真可愛材料:南瓜頭飾1個,油畫棒人手一盒、大圓紙活動提示:做南瓜頭飾,教師出示已勾好線的南瓜頭飾,為幼兒示範塗色,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大膽作畫能力強的幼兒多塗幾個頭飾。

2、南瓜娃娃在哪裏材料:教師預先畫好的圖6張,裏面的南瓜娃娃分別藏在圖中的各個地方。

活動提示:

●今天的南瓜娃娃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分別找南瓜娃娃,找到後要告訴別人,南瓜娃娃在哪裏找的。

●幼兒們玩找到的南瓜娃娃。

●藏南瓜娃娃,讓別人下一次來找。

3、南瓜娃娃小超市材料:幾種南瓜製作的食品(替代物)已經參觀過超市並討論過。

活動提示:

●激發幼兒玩超市的願望●和幼兒討論玩超市的規則●幼兒進行遊戲,教師以顧客身份進行指導。

4、做請柬材料:油畫棒、各種漂亮的紙、吸管等廢舊物品、膠水。

活動實施:

●教師告訴幼兒要請他們的爸爸媽媽來幼兒園參加我們的南瓜節舞會,讓孩子自己做請柬。並出示老師做的一張。

●幼兒自選一張漂亮的紙或畫或貼。

●老師幫助幼兒剪成他們喜歡的圖形,內寫:請爸爸媽媽X月X日來幼兒園作客。後面貼上一張自己的標記圖。

5、快樂的“南瓜節”舞會材料:邀請家長來園和老師孩子一起佈置舞會場地並一起化裝。

活動提示:

●配班教師戴上南瓜頭飾,扮演“南瓜國王“邀請家長、幼兒參加晚會。

●家長、幼兒戴上做好的頭飾,當南瓜公主、王子、娃娃、媽媽等一起去參加舞會,跳起歡快的舞。

四、資源鏈接:

1、主題的產生:

最近一段時間,自然角里琳琅滿目,陳列着許多瓜果蔬菜,孩子們非常興奮,“這是黃瓜、西紅柿、茄子、葫蘆……”“這是什麼呀?”“是黃瓜吧,這是黃色的,不,這是冬瓜……”幼兒一下子圍住了南瓜嘰嘰喳喳,對這個扁扁、圓圓的'東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小朋友趕緊跑過來向我求救,我告訴他們這是南瓜,生長在地裏,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南瓜很好吃也有營養,聽完我的介紹,有人好奇地抱住了南瓜,“哇,好重!”看着孩子們意猶未盡的樣子,我決定要保護好孩子們的“好奇心”,讓他們親身去感受體驗南瓜,在玩玩、講講、甚至是嚐嚐中去了解南瓜,從而加深幼兒對南瓜的直觀印象,由此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快樂的南瓜節》這一主題活動。

2、活動反思:

抓住興趣,有利於引導是主題式課程新的教育觀和課程觀的體現。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就是在幼兒的觀察中,抓住了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有力地保障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自主性。

“快樂的南瓜節”這一活動通過教師有意識的引導,讓幼兒在玩玩、講講、嚐嚐中讓幼兒獲得知識,同時為幼兒提供相對寬鬆的有利於感受,表現的環境,尊重他們的意願,支持他們、理解他們,並和孩子一起分享活動帶來的快樂。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促進了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3、故事:童話《蛤蟆吃南瓜》

有一隻蛤蟆,種了一塊南瓜地。秋天,南瓜成熟了,一個個長得又圓又大。眼看着南瓜越長越大,可是蛤蟆想不出吃南瓜的好辦法。蛤蟆心裏真着急呀!

這一天,蛤蟆的好朋友青蛙來了,青蛙看到這麼大的南瓜,就幫蛤蟆想辦法。青蛙説:“我們用石頭砸南瓜吧!”蛤蟆想了一下,“不行,石頭太小,砸不碎南瓜的。”

青蛙又想了一個辦法,“我們來用刀砍南瓜吧!”蛤蟆又想了一下,“還是不行,哪來這麼大的刀呢?我們又怎麼扛得動呢?”

蛤蟆和青蛙沒辦法了,就去請狗熊大哥,狗熊一聽,立刻就拿來一把刀,用力一砍,南瓜碎了,狗熊又砍呀砍,蛤蟆、青蛙和狗熊還搬來一口鍋,燒起了南瓜粥。不一會兒,南瓜粥燒好了,三個好朋友嚐了一碗,真甜,它們又吃呀,吃呀,南瓜粥真香。它們吃飽了,肚子都脹得圓鼓鼓的,鍋裏還有許多南瓜粥,於是,蛤蟆請狗熊搬來桌子,它還在桌子旁掛了個牌子,上面寫着“免費供應南瓜粥”。

篇四十一:萬聖節活動教案

教學內容:

學習萬聖節的相關單詞及短語,能夠簡述萬聖節。

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相關詞彙及其短語,能夠運用簡要語言陳述萬聖節,並且可以進行熟練的問答練習。

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與他人合作,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2、瞭解西方文化,深刻理解萬聖節的節日意義。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判斷力和表演力,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學重點:

在學習過程中,熟練運用“when, what”引導的特殊疑問句。

教學難點:

1、能夠有效結合詞彙、短語、短文,從而有效的進行練習;

2、在練習過程中,有效結合萬聖節相關知識。

教學道具:

1、萬聖節黑色斗篷;

2、紙製黑色帽子;

3、面具;

4、各種詞彙紙卡;

5、糖果;

6、多媒體設備。

教學方法:

1、講授法——知識點的深入;

2、練習法——遊戲、競賽;

3、演示法——運用交際句型,熟練進行對話練習;

4、展示法——多媒體設備的應用。

教學步驟:

Step 1: Warm up

1、Greetings: Good morning。

2、Listen to music and do it with the students。

伴隨着美妙的萬聖節歌曲,教師和孩子們一起跳、一起唱,從而更好的要孩子們融入課堂。

Step 2: Spell the word about “Halloween”

教師引導孩子對打亂順序的各個字母進行排序,引出單詞“Halloween”,帶出主題,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Step 3: Find and talk about it。

教師把提前準備好的黑色箱子展示給孩子們,要孩子們自己來發現箱子裏的東西,逐個亮出箱子裏的東西,並引導孩子們説出關於萬聖節的單詞,此環節不僅帶有神祕感,孩子們也很有成就感。

Step 4: Study the words about “Halloween”。

運用多個活動環節進行單詞反覆操練,從而達到更加熟練的效果。

遊戲環節:

1、分組對對碰;

2、聽單詞,“找朋友”;

3、拼單詞,讀單詞;

4、“悄悄話”辯音練習;

5、指物説單詞。

Step 5: Ask and answer

通過練習單詞而延伸到動詞短語,再進行熟練問答。

Step 6: Play a game

1、播放關於萬聖節的恐怖音樂,繞着教室轉圈圈,並且齊聲説出:“Trick or Treat”進行比賽;

2、帶上自己準備好的面具進行課堂活動。

Step 7: Talk about Halloween

要求孩子們把問答的句子連在一起對萬聖節進行介紹。

Step 8: Let’s do it

音樂響起,跟隨音樂舞動自己的身體,要課堂活動進入。

篇四十二:萬聖節活動教案

一、萬聖節的由來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有個halloween,那就是萬聖節。大家都知道,在萬聖節期間,許多公共場所乃至居家院落,都會佈置上很多裝飾物,孩子們會穿上每年不一樣的萬聖節服裝,拎着南瓜燈的提簍去挨家挨户地討糖,説是“trick or treat”。

現在的萬聖節流傳到今天已經沒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它已經成了一個孩子們的節日,也是年輕人開化粧舞會的節日。

二、化裝舞會的意義

1、增強學校和孩子家長之間的紐帶關係,增進學生對學校的感情,增加家長對學校的信任度。

2、增強孩子對西方節日的認知,增強對學習英語的興趣。

3、給孩子一個難忘的萬聖節。

三、萬聖節“化裝舞會”活動方案:

1、活動時間:20xx年10月31日晚6點—9點。

2、活動地點:馬承英語學校多媒體教室

3、活動對象:全校學生及家長

4、活動流程:

(1)親子diy製作

提前通知學生準備各種材料,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做一個與萬聖節相關的道具,例如:南瓜燈、南瓜面具、巫婆帽、黑蜘蛛等,可以在化粧舞會上使用。

(2)親子化粧秀

請家長事先給孩子準備各種萬聖節的打扮,可以扮作小天使、小巫婆、小魔術師以及各種小卡通形象。現場家長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穿好服裝,然後給孩子簡單化粧,同時幼兒要學着給媽媽化粧。

(3)親子萬聖節化粧舞會

a:小主持人主持活動開始

b:進場(全體學生和家長統一手牽手跟着音樂進場、就座)

c:全體演唱萬聖節歌曲

d:家庭化粧模特秀(每個家庭精彩亮相)

(4)萬聖節遊戲

A、“眼球”接力賽(Eyeball Relay)

遊戲準備:每隊一個乒乓球(畫成一隻眼球)和一個湯匙。

遊戲規則:將學生和家長分成人數相同的幾隊,每隊孩子一組、家長一組,每隊的第一個孩子一隻手用湯匙裝着“眼球”到達終點,交給在終點等候的家長,家長用一隻手拿着湯匙和“眼球”快速回來,遞給下一個學生,以此反覆,優先完成的那一隊為贏。注意途中“眼球”不能掉在地上,如果掉在地上必須撿起來,放到湯匙裏再繼續遊戲。

B、 “蜘蛛”接力賽

遊戲規則:將學生分成人數相同的幾隊,在起點排好隊,請第一個學生坐下,把手放在背後把身體撐起來,肚子朝天,然後走(像蜘蛛一樣走)向終點,再跑回來與下一個幼兒擊掌,下一個幼兒方可走。最快完成的一隊為贏。

中間穿插學生才藝表演

C、蜘蛛網(Spider web)

遊戲準備:一個毛線球。

遊戲規則:請所有學生站成一個大圓圈,請一個學生手抓着毛線的頭,然後把毛線球扔給另一個學生,這個學生再抓住毛線再將毛線球扔給另一個學生,直到把“蜘蛛網”織好,然後一起合影留念。

D、運南瓜接力賽(Pass the pumpkin)

遊戲準備:每隊一個小南瓜。

遊戲規則:每隊裏將學生兩人分為一組,背對背把南瓜夾住,然後從起點運到終點,再繞回來,下一組繼續接力。最快完成的那一隊為贏。注意途中不能用手扶南瓜,如果南瓜掉在地上了,撿起來遊戲繼續。

E、傳“鬼”音遊(Musical ghost)

遊戲準備:音樂“Knock, knock, trick—or—treat”,用白布做的“鬼”一個,糖果若干。

遊戲規則:用白布把糖果裹起來就成了“鬼”的頭,並畫好“鬼臉”。請學生坐成一圓圈,音樂開始就開始傳“鬼”,音樂停,手上抓着“鬼”的學生就要説英語或回答問題。遊戲結後把“鬼頭”的糖果取出來(可以以魔術的形式)分給大家吃。

結束:“trick or treat”討糖

小主持人主持活動結束,祝大家萬聖節快樂,並宣佈“trick or treat”討糖活動,多媒體教室門口,老巫婆(老師化粧)設置場景,準備許多糖果禮盒,接受各位幼兒和家長的討要。

篇四十三:秋遊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感受欣賞秋天裏大自然的美景,體驗郊遊的樂趣。

2、觀察並發現秋天的特徵及秋天裏人們的活動。

3、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知道愛護環境。

活動準備:

1、選擇好郊遊地點,確定線路,選擇的地點儘量靠近果園或養雞、養豬場或農村的菜園等地點。

2、帶塑料瓶、撈網、小鏟子等。

3、穿輕便服裝,帶少量食物、水、風箏等。

活動過程:

一、出發前做簡短談話,明確外出的任務和要求。

(1)教師:今天我們到XX地方去旅遊,大家去找一找,看一看秋天是什麼樣子的,回來後請大家談談你看到了什麼。

(2)教師:秋天的景色是很美的,我們該怎樣對待美麗的花草樹木?

(3)教師:我們和別的班上的小朋友一起坐汽車時應注意什麼?我們過馬路時應該注意什麼?

二、沿指定地點,帶領幼兒觀察欣賞秋天的景色。

到達地點,按計劃路線組織幼兒觀賞重點景物。

(1)觀察田野裏的花及農作物,鼓勵幼兒用語言形容、想象、比喻等。

(2)觀察秋天的樹葉,帶領幼兒揀樹葉,並收集外形比較好看的樹葉。

(3)揀起被遊人丟棄的垃圾,維護大自然或公園裏的美好環境。

三、組織遊戲:尋寶活動。

在樹叢中、石頭下尋找一些教師事先放好的小紙條等,按紙條指示完成任務,得到一份小禮物。

四、圍坐在草坪上休息,吃點心。

提醒幼兒注意保持衞生,垃圾要放入垃圾箱。

五、自由活動。

放風箏、寫生、踢足球等。

因為選擇了附近的田野作為郊遊的地點,所以,孩子們是排好隊步行的。

活動反思:

剛開學,就有小朋友問:“老師,我們什麼時候出去郊遊啊?”今天,秋高氣爽,孩子們拉着好朋友的手,走上了郊遊的道路。一路上,秋天的花先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再是隨風飄落的樹葉,也讓孩子們回味了常綠樹和落葉樹的概念,他們興高采烈地唱着歌,念着兒歌,惹的行人紛紛回頭。我也發現,孩子們升入中班後,自我保護能力得到提高了,能自己注意觀察道路情況,還能關心到同伴。總的説來,孩子們非常喜歡類似的親近大自然的活動。

篇四十四:秋遊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知道ABA的結構類型,並學習用“跳躍地”和“連貫地”兩種方式來表現歌曲。

2、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體驗與朋友結伴表演的快樂。

3、知道秋遊的時候應該帶些什麼,應該注意什麼。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學唱歌曲《郊遊》,知道ABA的結構類型。

活動難點:並學習用“跳躍地”和“連貫地”兩種方式來表現歌曲。

活動準備:

課件《秋遊》。

活動過程:

一、引入

你們郊遊過嗎?去了哪裏?玩了些什麼?

二、學唱歌曲《郊遊》

1、整體欣賞歌曲,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

歌曲裏小朋友郊遊時快樂嗎?他們是怎麼郊遊的?看見了什麼?

2、幼兒理解歌詞的.含義,並學唱。

你們發現歌曲裏有相同的地方嗎?

3、教師播放歌詞獨白,讓幼兒一句一句學念歌詞。

這首歌裏唱到白雲怎樣?陽光怎樣?青山、綠水怎麼樣?

4、整體播放歌曲欣賞,大家一起唱。

你們發現中間部分和前後重複的地方有什麼不同?你們唱什麼歌的時候也運用了這兩種方式?

5、分小組一句一句交替唱,教師可自編一些動作加到歌曲裏,增加趣味性。

三、討論秋遊中應該帶什麼,應該注意什麼

應該帶一些適合户外活動東西,如:礦泉水、餅乾、毛巾、揹包等;而不應該帶零食、玩具等。

活動反思:

這不僅僅是一次音樂活動,通過孩子對歌詞的深入理解,讓孩子意識到:和朋友在一起遊玩的快樂。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社會性教育素材,讓孩子在唱一唱、跳一跳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情感體驗,萌發和同伴積極交往的良好社會性。在教學時還可以配上一定的肢體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如還是沒有掌握,那麼在平時的安靜時間,老師帶着多唱幾遍。

篇四十五:秋遊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愉快的參與秋遊前的準備活動,能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説話,記住遊戲規則。

2、鼓勵幼兒能用普通話説出自己所拿食品的名稱。

活動準備:

1、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塑料小提藍若干,小兔頭飾若干。

2、橘子、小麪包、樂百氏奶、果凍等(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扮演角色,引起遊戲的興趣。

指導語:“今天老師做兔媽媽(帶上頭飾),誰願意做我的兔寶寶?”、“兔寶寶們帶上帽子(頭飾)”、“待會兒和兔媽媽一起去公園好嗎?”(幼兒各自帶上頭飾)

二、聽説練習。

1、幼兒説出自己喜歡吃的食品:“秋天到了,公園裏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菊花,可美啦,咱們一起去公園秋遊,帶些什麼吃的東西去呢?”(幼兒各自講想帶去的食品名稱)

2、幼兒説老師準備的食品:“兔媽媽也為你們準備了好多食品,看,都有些什麼呢?”(出示食物,讓幼兒邊看邊講,然後請個別幼兒講食物的名稱,注意發音的正確)

3、幼兒按指令取食物。

(1)“有這麼多好吃的東西,怎麼帶去呢?寶寶們,不用着急,兔媽媽已為每人準備了一隻籃子,讓你們盛放吃的東西”(各自從椅子下取出小籃子)

(2)“待會兒,請你們每人拿一個橘子,一隻麪包,一瓶酸奶和兩個果凍放在籃子裏,看誰記住了!”、“兔媽媽讓你們拿什麼呀?”(教師及時表揚聽的仔細的幼兒)

(3)“請兔寶寶按媽媽説的話去拿吃的東西,看誰拿對了”(幼兒分散着去取食品,教師觀察幼兒取物的情況,發現有錯,不急於馬上糾正)

三、幼兒互相檢查聽話取物的情況。

1、“兔媽媽也準備了一些食品,看,誰和兔媽媽拿的食品是一樣的?”(幼兒相互檢查自己籃子中的食品,是否按要求拿對了)

2、“如果你多拿了一樣吃的東西,別的小兔就少了一樣食品,怎麼辦呢?”(請拿錯的幼兒進行互相調整)

四、出發去公園。

1、“小兔子們已經帶好了食物,現在準備出發!”(幼兒在愉快活潑的音樂伴奏下,開着小汽車去室外)

2、觀察公園的菊花,並在草地上鋪上塑料布進行野餐

篇四十六:秋遊活動教案

【教材分析】

在美麗的秋天裏,大自然利用豐富的色彩為孩子們描繪出一幅美麗的畫卷:多彩的樹葉、盛開的菊花、豐收的果實。引導幼兒通過商量制訂秋遊計劃,準備秋遊物品,培養做事的計劃性;指導幼兒觀察秋天的環境變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從而陶冶性情並充分體驗遠足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嘗試自主制訂出遊計劃並按照計劃準備物品。

2、能連續行走1.5千米左右,能聽從指揮、遵守規則,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

3、欣賞秋天的美好景色,體驗遠足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考察好秋遊路線,與家委會協商並徵集家長志願者參加秋遊。

2、每組一張大的計劃紙,“幼兒學習材料”——《秋天多美好》。

【活動建議】

1、提前一天制訂出遊計劃並根據計劃準備出遊物品。

(1)教師提出秋遊計劃及目的地,幼兒分組討論記錄秋遊計劃。例如:時間、目的地、路上注意問題、需要準備的物品、想玩的遊戲等。

(2)各小組推選代表介紹本組計劃,互相補充,討論後由教師記錄在大計劃表上。

(3)幼兒在《秋天多美好》第6—7頁記錄要準備的物品,如舒適的運動鞋、揹包、水壺、帽子、食物、紙巾等,將記錄錶帶回家準備物品。

2、組織幼兒出遊,重點強調出遊過程中的安全規則。

(1)整理隊伍,清點人數,檢查幼兒衣着是否合適,物品是否帶齊。

(2)根據行進路線講解安全要求,強調幼兒要聽從指揮,遵守交通規則。

(3)安排教師和家長志願者分散在隊伍合適位置隨隊出行。在行進中隨時觀察幼兒,提示幼兒跟隨隊伍,注意安全。

3、到達目的地後組織幼兒有序活動,欣賞秋天的美景。

(1)到達目的地後清點人數,組織幼兒休息喝水。

(2)講解活動範圍和要求,引導幼兒觀察、欣賞周圍景緻,重點觀察發現植物在秋天的變化。

(3)組織幼兒遊戲、拍照、分享小食品。要求幼兒講衞生守規則。

4、整理隊伍,清點人數,組織幼兒返回。回園後鼓勵幼兒繪畫、記錄秋遊,結合照片製作秋遊主題牆。

篇四十七:勞動活動教案

活動目的:

1、通過開展以“我勞動,我光榮;我創造,我幸福”為主題的系列活動,讓同學們瞭解“勞動節”的由來,瞭解我國不同時代的勞模風采。

2、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各類活動,從宣傳“我勞動,我光榮;我創造,我幸福”這個主題思想轉化到我們每個學生的實際行動中。

3、通過在學校、家庭兩個層面參與不同類型的勞動,培養愛勞動的熱情,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爭做“勞動小能手”。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5、讓學生了解節日的習俗。

活動主題

我勞動,我光榮;我自理,我能幹

活動內容

(一)繪畫比賽

1、繪畫主題:勞動最光榮

2、繪畫形式:繪畫表現形式不限,兒童畫、國畫、版畫等均可。每個班上交5件作品,可適當增加。

3、上交時間:4月30日前上交,逾期做自動放棄。

(二)我是勞動小能手

1、在“五一”放假期間與爸爸媽媽一起對自己的家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掃除;

2、能幫爸爸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洗菜、淘米、洗碗、掃地、拖地等

3、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並能做到我的飯碗裏沒有一粒剩飯(菜);

(三)學唱勞動歌曲

1、各班音樂老師負責在本週學習有關“勞動光榮”的歌曲。

2、週五班隊活動課,以班級為單位,舉行“我愛唱歌更愛勞動”的個人演唱比賽。

四、活動要求

1、各校要組織好繪畫比賽活動Ы好的作品上交中小進行展覽。

2、各校要切實佈置好三個階段的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勞動。

3、要制訂好活動方案案和安排,按時開展活動,要有詳細的活動記錄。

xx幼兒園

20xx年x月x日

教學反思

這些活動的開展豐富了教師和幼兒的文化生活,更調動了教師職工和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加強了團結,增進友誼,增強了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體現了和諧校園的理念。

篇四十八:網絡安全活動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到網絡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2、讓學生加強對不良網上內容的抵抗力。

3、正確對待互聯網,做健康陽光青年。

教學重點:

讓學生對互聯網有一個正確的態度,正確利用網絡。

教學難點:

提高網絡自制力,讓學生有節制的上網。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演講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導入語:據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提供的數據,目前,城市上網國小生比例為25%,國中生為30%,高中生為56%。我國網癮青少年約佔青少年網民總數的13%,而13歲至17歲的中學生羣體成為“網癮重災區”。網絡這把“雙刃劍”?正在無情地吞噬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迷戀上網而逃學、離家出走、搶劫甚至猝死在網吧、走向犯罪道路的現象屢屢發生。

一、認識網癮,拒絕網癮

1、網癮是什麼?

“網癮”?可謂互聯網成癮綜合徵。即對現實生活冷漠,而對虛擬的網絡遊戲、情愛、信息等沉溺、痴迷。它是一種行為過程,也是行為發展的終結。心理學認為?網癮是一種精神病;而心理老師認為網癮是正常人出現的心理問題(特例除外)。網癮具體可分為網絡交際癮、網絡色情癮、網絡遊戲癮、網絡信息癮和網絡賭博癮等類型。

2、網癮的危害

青少年患上網癮後,開始只是精神依賴,以後便發展為軀體依賴,長時間的沉迷於網絡可導致情緒低落、視力下降、肩背肌肉勞損、睡眠節奏紊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停止上網則出現失眠、頭痛、注重力不集中、消化不良、噁心厭食、體重下降。由於上網時間過長,大腦高度興奮,導致一系列複雜的生理變化,尤其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機體免疫功能降低,由此誘發心血管疾病、焦慮症、抑鬱症等。青少年正處在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會對他們的身體健康和成長髮育產生極大的影響。網絡成癮的青少年最為直接的危害是影響了正常的學習,使他們不能集中精力聽課,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成績下滑,喪失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甚至會發展到逃課、輟學。網絡中各種不健康的內容,也可造成青少年自我過分放縱,使法律及道德看念淡薄,人生觀、價值看扭曲。患有網癮青的青少年,為了能上網,他們不惜用掉自己的學費、生活費,不惜喪失自己的人格和自尊向人乞討,在外借錢,在家欺騙父母,甚至會發展到偷竊、搶劫,最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及早預防,樹立正確的網絡意識

染上網癮的孩子多半是自制能力差,內心得不到理解,對學習表示厭倦的孩子。對於他們,我們必須讓他們改掉陋習,不要注重成績,更重要的是素質教育,理解和支持與鼓勵他們,使他們變得陽光,開朗,自信,這才是前提。

1、幫助孩子認清網絡的虛擬性和隱蔽性。

眾所周知,我們在家裏,只要一根網線,甚至不要線,我們就可以方便的與來自各地的人們交談,但是你從不知道他的真實狀況,青少年對社會沒有任何經驗,容易上當受騙,因此家長應該講清網絡的虛擬,告訴孩子辨別網絡騙局的技巧,使孩子樹立正確的上網觀念

2、限制上網時間和上網內容

孩子每天上網時間2個小時比較好,可以幫助孩子制定一個日程表,多做一些運動,不要守在電腦前面,對身體也不好。還有孩子上網的內容一定要監控好,我們可以安裝一些軟件來定時截圖,或者查看瀏覽器瀏覽歷史等,及時瞭解孩子使用網絡的狀況,把孩子瀏覽的內容引導至新聞,學習等方面。如果年齡小的孩子,最好家長一起陪同上網。

3、與孩子交流和溝通

經常與孩子交流,聊聊天,讓孩子傾訴自己的煩惱,敞開自己的心扉,尤其是內向的孩子,更應該獲得父母的理解,不要讓他們把網絡當作唯一交流,發泄情緒的對象。不要是孩子內心感到寂寞,要學會傾聽孩子。

4、防止孩子去網吧上網

網吧發生的各類事故新聞報道也很常見,那裏的環境以及上網的人,以及人們上網所瀏覽的內容都會給孩子造成各種不良影響,因此讓孩子去哪裏上網,都不可以去網吧否則在網吧環境的薰陶下,孩子的成長肯定是不利的,有可能染上網癮。並且光顧一次後,更有可能出現第二次,第三次……

5、一旦染上網癮,必須及時制止

當孩子已經成迷於網絡而無法自拔時,我們就需要聯合老師,關注孩子的動態,避免繼續去網吧,講明其危害,幫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個也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需要政府保證未成年人所享有的權利。但是我們作為父母更需要給孩子關懷,讓他們心中有愛,注重孩子的道德教育,讓他們明白自己人生價值的取向。

篇四十九:網絡安全活動教案

活動目的

1、網絡安全作為學校安全教育之一,通過班會使迷戀網遊的學生從思想上深刻認識網絡的危害,調節自己的心態,引導到迎戰會考的學習中去。

2、針對同學們對電腦遊戲的熱愛與迷戀,想以此正確引導,疏導同學們對遊戲的把握度。

3、使學生認識到作為一名合格中學生,處在當今的網絡時代,我們更應該利用網絡資源,搞好我們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活動形式:

班會活動

活動過程

一、開場導語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班會的主題是有關網絡的話題。隨着科技的發展,網絡在我們周圍變得越來越重要,與人們的生活日益緊密。思考:網絡上都有什麼?它都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二、暢談網絡

網絡對青少年的積極作用:

1、互聯網為青少年獲得各種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獲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網的第一目的,許多在學校中難以啟齒的問題在網上也可以得到滿意的回答。互聯網信息容量大的特點最大程度地滿足了青少年的需求,為青少年提供了最為豐富的信息資源。

2、開拓青少年全球視野,提使青少年的政治視野、知識範疇更加開闊,從而有助於他們全球意識的.形成。通過上網,可以培養他們和各式各樣的人交流的能力;通過在網上閲覽各類有益圖書,觸類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養。

3、網絡有助於創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網絡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網友的身份和青少年在網上“毫無顧忌”地進行真實心態的平等交流,這對於德育工作者摸清、摸準青少年的思想並開展正面引導和全方位溝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青少年可以同時和多個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動,從而提高思想互動的頻率,提上相約,網下聚會,實現網上德育工作的滋潤和補充,從而及時化解矛盾,起到温暖人心,調動積極性,激發創造力的作用。

三、網絡交友

你在網絡上會交網友嗎?你是怎麼看待網友這個角色的?

案例一,網名為沙子的南京某大學英語專業學生,在聊天時被聊天經驗豐富的伊春市畢鼕鼕的“網上形象”深深吸引,在與他第三次會面時被殺害了。與男網友見面三次後被殺。

案例二,一少女與男網友相處三個月懷孕兩次,後男子消失。

篇五十:網絡安全活動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和水平。

2、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網絡概念,有個大概的瞭解。

教學過程:

課前引言:信息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平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已經離不開計算機網絡,隨之出現的是各類網絡安全問題。一些人用網絡工作、學習,但總是有一些人出於賺錢、顯示自己的計算機水平,對網絡進行破壞,使平常的工作等受到很大的影響。通過本課程學習,希望同學們能對網絡安全有個總體上的認識,在例如木馬的檢測、黑客技術、計算機網絡病毒、漏洞檢查和防範等方面有個較為細緻的掌握,通過理論和實際操作結合,包括一些常用的安全軟件的使用等,使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由淺入深系統地學習網絡安全的相關知識。

一、學習要求及方法

1、本課程沒有合適的教材,希望大家能勤做筆記,結合網上教案,認真做好聽課及複習工作。

2、除了上課認真聽講,這門課更依靠大家的自覺性,通過各類途徑查看並學習相關資料,多動手動腦勤做筆記,以便以後解決類似問題。

3、適時開展一些交流討論會,分享一段時間來大家的所得。

二、網絡安全概述

1、學生分組討論的形式瞭解學生能網絡安全的理解、興趣及掌握程度。

分兩組同學分別就木馬及最近網絡上流行的“熊貓燒香”病毒進行10分鐘左右的討論,然後每組選一個代表進行發言。老師根據情況作一個小結。

2、老師通過小結使大家對木馬以及“熊貓燒香”這種病毒有個較為準確的理解。

木馬:“木馬”程序是目前比較流行的病毒文件,與一般的病毒不同,它不會自我繁殖,也並不“刻意”地去感染其他文件,它通過將自身偽裝吸引用户下載執行,向施種木馬者提供打開被種者電腦的門户,使施種者可以任意毀壞、竊取被種者的文件,甚至遠程操控被種者的電腦。

“熊貓燒香”病毒:2006年底,我國互聯網上大規模爆發“熊貓燒香”病毒及其變種,該病毒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傳播,並將感染的所有程序文件改成熊貓舉着三根香的模樣,同時該病毒還具有盜取用户遊戲賬號、QQ賬號等功能。

這是一種超強病毒,感染病毒的電腦會在硬盤的所有網頁文件上附加病毒。如果被感染的是網站編輯電腦,通過中毒網頁病毒就可能附身在網站所有網頁上,訪問中毒網站時網民就會感染病毒。“熊貓燒香”感染過天涯社區等門户網站。“熊貓燒香”除了帶有病毒的所有特性外,還具有強烈的商業目的:可以暗中盜取用户遊戲賬號、QQ賬號,以供出售牟利,還可以控制受感染電腦,將其變為“網絡殭屍”,暗中訪問一些按訪問流量付費的網站,從而獲利。部分變種中還含有盜號木馬。

網絡安全的概念:信息安全指對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獲性的保護,即面向數據的安全。互聯網出現以後,信息安全除了上述概念以外,其內涵又擴展到面向用户的安全。綜合而言,網絡安全包括物理安全威脅、操作系統的安全缺陷、網絡協議的安全缺陷、應用軟件的實現缺陷、用户使用的缺陷和惡意程序等6個方面的威脅。

三、網絡安全實例

安全漏洞從理論上説,安全漏洞就是軟件中存在的意外功能分枝,通過安全漏洞,可以讓軟件做軟件設計人員意想不到的事情。

1、實例:“支付寶”支付寶控件原本的設計功能是加密通信,保護用户的通信安全,但是由於存在安全漏洞,也可以被利用來執行任何功能,譬如運行一個盜取銀行帳號的木馬。木馬要想在用户的計算機上運行,一個主要的手段就是利用安全漏洞。而目前被利用最多的,就是各種各樣的IE控件漏洞。2007年2月8日支付寶升級了控件,修復了上述漏洞,只要安裝了有漏洞的控件,不管你用不用支付寶,是否登陸支付寶,都會受到漏洞的威脅。因為任何網頁都可以通過放置特殊的代碼來調用這個控件。但是用支付寶服務本身反而並不會有危險——因為支付寶網站本身並不會包含這種惡意代碼。

2、怎麼防止中木馬和病毒

目前所有殺毒軟件主要的工作原理都是基於特徵識別。什麼叫特徵識別呢?通俗來説,就是掌握一份壞人的花名冊,根據花名冊去找。如果這個病毒或者木馬剛剛被寫出來,還沒有“案底”,不在花名冊上,殺毒軟件就識別不出來。某些殺毒軟件雖然也有些不依賴於花名冊的高級識別功能,但是這種功能並不可靠。更何況,現在的病毒木馬作者,在寫完程序後,都會先用殺毒軟件測試一下,確認不會被檢測出來才放出去。那麼殺毒軟件豈不是沒用了麼?不是。各種殺毒軟件能幫你解決大多數的麻煩,但不能指望它可靠。

四、瞭解黑客

黑客是隻有極少數人能夠進入的行業,每一名黑客都有一段殘酷的青春,絕大部分人對計算機彙編語言產生興趣的年代都在中學或者大學一二年級,隨後,他們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基礎學習,從而邁進黑客進階之路,絕大部分的人難以逾越這個挑戰而選擇放棄。黑客也是一個只有年輕人才能從事的行業,中國黑客中那些自稱老人的老一輩黑客年齡不過30歲,而新生一代也許還不到20歲。

“特洛伊木馬程序”技術是黑客常用的攻擊手段。它通過在你的電腦系統隱藏一個會在Windows啟動時運行的程序,採用服務器/客户機的運行方式,從而達到在上網時控制你電腦的目的。黑客利用它竊取你的口令、瀏覽你的驅動器、修改你的文件、登錄註冊表等等。

此外黑客也常利用系統的漏洞進行一些破壞性攻擊。這些在以後的教學中會慢慢和大家一起學習。

五、小結

本次課主要通過身邊的實例讓同學們對網絡安全有個整體上的瞭解,以後的教學中將對黑客、木馬、安全漏洞、計算機病毒等作進一步的學習,希望大家能好好配合、為以後的工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篇五十一:網絡安全活動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要求學生懂得安全使用網絡的必要性,通過讓學生經歷身邊案例的分析過程,使學生體會網絡成癮的危害,熟悉網絡成癮的特徵及預防方法,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歸納能力、應用意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作為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信息技術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方法、思想、意識。在體驗案例分析活動過程中充滿着探索性和創造性,並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與喜悦,樹立戰勝困難的自信心。

3、情感與態度目標:培養學生對未知知識探索的能力及自學能力。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辨別能力及防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體會網絡成癮的危害,並從中學到正確使用網絡的方法。難點:戒除網絡成癮的若干方法的正確使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以那英的歌曲《霧裏看花》引入本課課題。“霧裏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辯這變幻莫測的世界”你知道我們身邊有哪些不良誘惑嗎?網絡的誘惑金錢的誘惑黃賭毒的誘惑邪教的誘惑

“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請問:那英想借一雙慧眼看清這個世界,那我們能不能用我們的慧眼認清網絡的危害,並果斷地拒絕它們呢?

(以學生熟悉的歌曲作為本節課的自然引入。)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通過觀看網絡成癮的一些案例,瞭解網絡成癮的特徵。

材料一:成績優秀、關心集體的小杰,被網絡所吸引,沉迷網絡,學習成績下降,後來為了上網費,走上了搶劫的犯罪之路。

材料二:據新華社報道,在近幾年的全國刑事作案人員中,青少年竟佔總數的60℅以上,而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比率更是逐年遞增。目前,全國在管教所服刑的少年犯就達1萬餘人,在勞教所的則更多。廣州市海珠區看守所現有6個少年監舍,共在押未成年人77人。其中三成學生是沉迷玩“機”,中“毒”成癮誘發犯罪。

材料三:2004年6月1日,長崎縣佐世保市一名國小6年級女生因網上聊天與同學發生爭吵,之後她在學校內用刀殺死了與之相爭的同學,在日本引起軒然大波。家長們由此發現,很多中國小生在回家後,會花大量時間在網上聊天。中國小生聊天的對象往往是自己的同學,如果和陌生人聊天發生不快,可以不理對方了事,但和同學網上爭吵,虛擬網絡空間就會引發現實矛盾。由於網上聊天互不見面,説話不留情面,矛盾容易加深,一旦矛盾激化就可能釀成慘禍。

三、觀察特徵,深入探究

根據網絡成癮的特徵,深入探究,深刻了解網絡成癮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摧殘身體,影響健康。

2、心理受損,人格異化。

3、滋生是非,擾亂治安。

4、影響學業,貽誤終生。

5、安全隱患,危及生命。

四、範例解析,深化新知

傳説古希臘有一個海峽女巫,她用自己的歌聲誘惑所有經過這裏的船隻,使它們觸礁沉沒。智勇雙全的奧德賽船長勇敢地接受了橫渡海峽的任務。為了抵禦女巫的歌聲,他想出了一個辦法:讓船員把自己緊緊地綁在桅杆上,這樣,即使他聽到歌聲也無法指揮水手;並讓所有的船員把耳朵堵上,使他們聽不到女巫的歌聲。結果,船隻順利地渡過了海峽。

請問:

1、奧德賽船長如何使船隻順利通過了海峽?

2、從這個事例中,你能否找出自覺抵制不良誘惑需要的條件?小明今年13歲,是某校七年級學生。他原本聰明伶俐,品學兼優,去年曾榮獲省中國小生計算機網絡知識競賽一等獎。自從在網吧迷上網絡遊戲後,每天一放學,他就往網吧裏雙休日則更是無所顧忌,全天泡在網吧,有時還和同學們在網吧裏通宵,十分痴迷。

請問:你有拯救小明的好主意嗎?

通過古希臘的一個神話故事,和關於小明同學的一個案例,讓學生分組交流探討其中的問題,從而得出戒除網癮的一些方法。(學生暢所欲言,培養語言表達及概括能力)

五、暢談收穫,歸納總結

根據學生的探討結果,教師歸納總結出戒除網癮的一些切實可行的好方法:第一步,採取認知療法,使網絡成癮者堅定戒除網絡成癮的信心

(1)幫助網絡成癮者正確瞭解網絡,指出網絡的益處和缺點,讓受治者學會去分辨什麼是對自己有益的,利用網絡擴展知識做偶爾的放鬆和娛樂。

(2)幫助網絡成癮者做自己我認知。

(3)與網絡成癮者一起制定人生規劃,幫助其找出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增強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這一治療階段要達到的治療效果是:讓網絡成癮者從思想上認識到網癮的危害性,主動要求戒除,待成癮者願意積極配合治療後進入下一治療階段。第二步,採取系統脱敏的方法,使網絡成癮者逐步戒除網癮治療者和網絡成癮者一起制定戒除網癮計劃。具體內容如下:

(1)上網時間計劃。在一個月內逐步減少上網時間,最終達到偶爾上網或不上網。

(2)啟動獎勵機制給予適當刺激。網癮者能按計劃執行,則建議家長給予獎勵(用代幣制),即每週發給適當的代幣,到月終兑換為現金。做不到時則罰,但不可打、罵。

(3)建議家長安裝一些學習軟件和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遊戲,與孩子一起製作一些軟件,引導孩子登陸一些好的教育網站,鼓勵孩子通過收發電子郵件的形式與同學老師、親戚朋友溝通交流。

此階段要達到的效果是:使網絡成癮者生活作息時間歸於正常,基本脱離網癮。

第三步,採取代替療法,使網絡成癮者真正戒除網癮

通過上述兩個階段的治療,網絡成癮者如不再用大量的時間上網,應幫助其制定出替代網絡、釋放學習壓力、滿足精神需求的娛樂項目。具體建議如下:

(1)培養孩子健康的興趣愛好,在取得孩子同意的情況下參加如繪畫、航模、音樂等第二課堂的學習。

(2)滿足青少年充實的精神生活和娛樂需要,可以在學習之餘根據孩子自己的喜好安排如游泳、打球等一些户外運動,讓孩子勞逸結合的學習,

(3)有意的讓孩子參加一些社交活動,與同伴建立友誼,學習之餘,去看一場電影,或是體育比賽,組織郊遊等。

此階段要達到的效果是:讓網絡成癮者感受到除了網絡以外的豐富多彩的生活,轉移分散受治者對網絡過分的注意力。讓受治者真正的戒除網癮,讓網絡和其他學習工具、日用品一樣成為生活中一件普通的事情。另外要徹底治癒網絡成癮綜合症,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提高學生抵制誘惑的能力。

2、教育學生調整好心態。

3、學校、家庭雙管齊下,共同教育。

篇五十二:網絡安全活動教案

一、活動背景:

隨着社會的發展,電腦網絡越來越普遍。在大學校園裏上網已經成為一個大學生日常生活中必要的組成部分,幾乎每個人天天都上網。但是,我們的大學生上網都幹些什麼呢?我們在網絡上應該做哪些有意義的事?如何遵守網絡道德呢?這一系列問題都是很多同學應該考慮的問題,由此,班委會決定對本班同學進行一次主題班會來合理引導網絡觀。如何引導我們大學生正確上網已成為當前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

二、活動主題:

“遵守網絡道德,爭做文明學生”

三、活動目的:

1、使學生明白沉溺網絡的危害性,讓學生通過參與,從思想上徹底認識到遠離網絡遊戲和不健康網站等不良內容的必要性。

2、使學生認識到,作為一名合格大學生,處在當今的網絡時代,我們應該利用網絡資源,促進我們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3、使學生注意到我們應該如何遵守網絡道德,做文明上網的現代人。

四、活動形式:

主題班會

五、活動地點:

教學樓302班級:BIM2

六、活動時間:

20xx年3月2號

七、活動過程:

1、由本班同學做的課件PPT展示

2、由本班的姚良朱儁郝晶晶等幾位同學進行演講發言

3、總結活動成果

八、活動內容

在課件展示中大家總結了我們大學生上網應該幹那些事情,比如:

①聊天、娛樂,放鬆自己的心情;

②瀏覽網頁,查看新聞信息,瞭解社會國家動態;

③查詢資料,蒐集有助於自己的學習資料;

④聯繫,方便自己與自己想要聯繫的人聯繫等等。

也羅列了我們大學生上網經常出現的一些壞習慣,例如:沉迷於網絡遊戲,浪費金錢和時間;瀏覽不健康網站和有其他不良信息網站等等同時,他們還提到文明上網的特徵:

1、上網要限制時間,包括每天上網時長不宜超過三個小時,限制上網時間,非節假日就不要老是去上網了,節假日每天上網不超過3小時,可以請人監督,定時檢查。

2、瀏覽的網頁資源要豐富,內容也要健康。也可以自己轉移注意力,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培養一些健康的興趣愛好。

3、有效監督其他同學上不適當行為。

課件中還展示了文明上網公約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班會中,同學們結合自己使用網絡的體會紛紛發表對使用網絡的意義和如何文明上網等方面問題的見解。通過班會上的演講比賽,同學們認清了網絡的利與弊,認識到大學生要節制上網,有目的、有選擇的瀏覽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吸收學習有益信息,同時要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

最後,同學們表示今後要多加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提高網絡修養,做合格、文明、健康的上網者。

就網絡對大學生的利弊展開了討論。有人認為,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在家就可做到“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網上購物、炒股、遊戲等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另一部分人則認為,網絡也會帶來一些弊端。

針對網絡給人們帶來的負面影響,同學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加強自我監督,不瀏覽不良信息;

二,合理利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

三,不沉迷以網絡遊戲。

最後,全體同學向大家呼籲:網絡需要文明與健康,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獻網絡一片藍天。

篇五十三:中秋節活動教案

設計意圖:

中秋節對中班的幼兒來説還是比較陌生,本次活動設計主要是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淵源的喜愛與認識。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所以本次活動通過聽故事,吃月餅和欣賞音樂,使孩子對中秋節有一些認識。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的來歷、習俗。

2、體驗與同伴一起過節的快樂。

3、讓幼兒瞭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4、運用物品特徵與諧音學説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重難點:

知道中秋節的由來,以及人們對傳統節日的喜愛與嚮往。

活動準備:

有關中秋節的圖片,月餅(每人一塊)、多媒體。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提問: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吃月餅嗎?

2、你們知道什麼時候吃月餅嗎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圖片,請小朋友一塊看一下圖中都有些什麼人,他們在幹什麼。

2、接下來,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故事,小朋友們仔細聽,聽完之後,請小朋友説一説為什麼要吃月餅(故事開始,從前)

小結:明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中秋節是家家户户團圓的日子,大家一塊過中秋節,吃月餅、賞月。

3、教師宣佈中秋節的活動開始了,首先,給每位幼兒一邊吃月餅,一邊聽音樂。感受與同伴在一起過節的快樂。

4、音樂停止,教師同幼兒再一次説出“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也希望小朋友回家後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家人聽。

5、中秋節的活動結束。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今天是不是過的很開心呀,晚上回家後跟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塊賞月。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設計幼兒已經知道了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有許多小朋友都表現的很被動,所以,這類活動應放在中秋節前後來搞更能加深對節日的概念,以及深入到活動當中。

篇五十四:迎新生活動教案

迎新生活動教案

一、教材分析:

1、重點:

讓學生初步認識班上的新同學,並領會友誼

的重要性

2、難點:

克服新生緊張、拘謹的心態,積極與同學

交往,養成熱情開朗的性格。

二、綜合設計思路:

第一步:“大家來幫忙”:

提供一則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的難題,讓大家出謀劃策。(小玲是一位來自農村的`七年級新生,初到新學校新班級一個同學也不認識,在學校中生活學習很不習慣,特別是她害怕與城裏的同學交往,她們好像不喜歡她,總是用異樣的眼光看着她,她覺得在這新班級中很孤獨。)

第二步:“找朋友”活動:

每位同學設計製作一張具有自己獨特個性的名片,先在班級中進行自我介紹,然後送給你想認識的朋友。(為達到一定效果,每個同學只有一次拿到名片的機會,不能重複)

第三步:音樂昇華。

播放臧天朔的《朋友》在音樂中昇華對友誼的感受。

三、教學反思及建議:

“找朋友”活動形式活潑,但介於遊戲規則的限制,有些同學可能找不到最好的朋友,產生牴觸心理,影響活動的效果。

篇五十五:科學活動教案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

《我們的一天》

設計意圖:

在歡慶新年時,幼兒園給每位小朋友送了一份節日禮物——手錶。孩子們對這個禮物愛不釋手,常常看着手錶談論“現在是某點某分”。我們發現,有的孩子將長針與短針混淆,有的希望除了認識整點、半點,還能認識更具體的時間。為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意在幫助孩子進一步認識時鐘,理解時間關係。

活動目標:

1. 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處,初步學會利用時鐘來安排自己的生活。

2. 嘗試自己製作時鐘,進一步認識鐘面的構成。

活動準備:

1. 示範用的時鐘,紙製鐘面4個,時間牌4張,關於幼兒園生活內容的字卡。

2. 手錶每人一塊,幼兒已初步認識過整點、半點。

3. 幼兒製作用的卡紙大鐘面、小鐘面多個,時間牌多張,1-12數字貼紙、長針短針、小花瓣若干,剪刀、膠水等。

4. 牆面上已佈置好花莖和花葉。

活動過程:

一、認識鐘面

1. 教師出示時鐘,引導幼兒觀察鐘面上的時針、分針和1~12的數字。

2. 教師反覆撥動時鐘的時針、分針,讓幼兒觀察發現時針與分針“行走”路程的不同,並引導幼兒理解、表達時針與分針之間的關係。

二、根據要求配時間

1.出示鐘面與時間牌,引導幼兒將鐘面上的時是和時間牌配對。

2.認識鐘面上的時間與日常生活的關係。這是幾點?這個時候我們一般在做什麼?你能用動作來表示嗎?

3|.教師做吃飯、睡覺、刷牙等日常生活動作,幼兒在手錶上撥出適宜的時間,也可由個別幼兒上來做動作。

三、自制時鐘

1.激發幼兒的製作興趣。

2.介紹製作材料和方法。

A組:我們的一天——製作花形時鐘

出示活動時間表和花形時鐘。請你用靈巧的小手做個花形時鐘來告訴我們一天中的活動安排。

B組:我的一天——製作時間表

請你自己來設計、製作一張時間表,先安排活動內容,再排出時間,每個人的時間表可以不一樣。

3. 引導幼兒按意願選擇組別進行製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幼兒。

4. 與幼兒討論做好的花形時鐘:哪個鐘面有問題,什麼問題?怎麼修改?

四、佈置牆面

1.將幼兒做好的花形時鐘和時間表張帖在牆面上(高度與幼兒的視線平行)。

2.啟發幼兒互相欣賞、指認。

Tags: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