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某縣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評審工作彙報

欄目: 彙報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44W

發揮中醫特色優勢,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某縣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評審工作彙報

——某縣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評審工作彙報

根據國家和省中醫藥管理局的統一部署,為做好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評審工作,某縣按照“政府主導、行業落實;部門配合,上下聯動;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基本原則,緊緊圍繞“服務更可及、能力有提高、羣眾得實惠”的工作宗旨,貫徹落實基層中醫藥工作的各項部署和要求,嚴格按照《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評審細則(2020年版)》有關要求,分別從組織領導和管理、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基層中醫醫療服務、基層中醫預防保健服務、中醫藥服務滿意率和知曉率等方面紮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評審考核的各項目標任務。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某縣現有公立醫療衞生機構26家,其中縣級二級醫院4家(含一所民營二級甲等醫院),公共衞生服務機構3家,鄉鎮衞生院19家;130個村衞生室,5家民營醫院,47家個體診所;全縣設置基層中醫館13所,中醫診所5家。

二、主要工作成效

自省級評審通過後,我縣始終堅持以創建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為抓手,認真貫徹各項中醫工作政策,在改革中突出中醫優勢,在衞生健康服務中突出中醫特色,在衞生健康事業發展中加大中醫份量,有效提升了中醫藥工作的整體水平,使中醫藥在基本醫療、康復保健、疾病防控等領域中得到充分體現,在緩解羣眾看病難、看病貴中發揮積極作用,人民羣眾對中醫藥的認同感進一步增強,中醫藥事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中醫藥網絡日益健全。縣中醫院作為全縣中醫藥工作的“龍頭”和指導中心,科室健全,功能完善,中醫藥特色突出,2019年6月順利通過了“二級甲等中醫院”評審;縣醫院設有中醫科和康復科,縣婦計中心設有中醫科,衞計綜合執法大隊負責中醫藥工作的監督。各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設有中醫科和中藥房,配備中醫診療設備,13個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成具有中醫特色的基層中醫館,規範開展6類以上中醫藥技術。80%村衞生室和100%的社區衞生服務站能規範開展4類以上的中醫藥技術。全縣形成了以“中醫院為龍頭,鄉鎮衞生院為樞紐,村衞生室為網底”的中醫藥網絡。

(二)中醫藥人才隊伍逐步壯大。通過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繼續醫學教育、對口支援、人才招聘等不同方式,全面加強我縣中醫人才隊伍建設。縣中醫院每年派出不少於3名中醫類醫師,到省級醫院進修學習。同時,先後舉辦8期鄉村醫生適宜技術培訓班,輪訓村醫510餘人次;各鄉鎮每年派出1-2人蔘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連續3年共招聘中醫、中西醫結合及中藥專業本科生15名。全縣中醫藥人員 138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7人,中級職稱人員26人。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66人,中藥專業27人。

(三)中醫藥服務能力明顯提高。以縣中醫院為例,2019年,中醫藥門診服務量達到67024人(次),中藥飲片處方佔門診處方比例達30%,中成藥處方佔門診處方比例達30 %,非藥物療法治療人次佔門診比例13.2 %。13所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和130所村(居)衞生室、6所社區衞生服務機構、5所中醫診所均能應用中醫藥防病治病,中醫藥特色優勢日益明顯。2019年,鎮村兩級約161246人次的門診服務中,有49825人次接受過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

(四)中醫藥扶持政策有效落實。對申請醫保定點的醫療機構,將中醫業務開展作為準入條件之一,推動中醫工作。將鍼灸、治療性推拿等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及醫保報銷範圍,對住院使用中藥湯劑與鍼灸項目補助比例提高10%,鼓勵羣眾看中醫用中藥。

(五)中醫藥在基本公共衞生項目中的作用不斷增強。目前,我縣 65歲及以上老人管理人數為 65029人,接受中醫體質辨識的人數為44554人,目標人羣覆蓋率為68.51%;0-36個月兒童按月應服務人數為11131人,接受中醫調養服務兒童人數為7248人,目標人羣覆蓋率為65.12% ;Ⅱ型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管理人數分別為28159人、68164人,接受中醫健康管理分別為11685人、34310人,目標人羣覆蓋率分別為53.52% 、50.33%。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責任。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發展,將中醫藥工作列入了全縣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和深化醫改重要指標,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全縣中醫藥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給中醫藥工作的開展創造了良好條件。一是成立了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任組長,衞生健康、醫保、財政、發改、人社、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指揮協調。二是部門聯動機制初步形成。建立了由縣政府相關部門組成的協調組織,全力支持創建工作,從人力、物力、財力上大力支持傾斜,特別是縣財政,逐步加大對中醫藥事業的投入,擴大了中醫藥事業經費佔衞生健康事業經費的比重。三是充實了中醫管理工作機構,在縣衞健委設立中醫藥管理股,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具體負責全縣中醫藥工作的業務指導和各項日常工作的開展。四是制定了《某縣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政府主導、衞健牽頭、部門聯動、專家指導、基層實施、羣眾評價的工作機制,明確了創建工作的指導思想,提出了創建工作的目標任務,制定了落實措施,健全了中醫藥工作考核制度,保證了創建工作順利開展,同時將此項工作納入年度政府績效考核內容。縣衞生健康委等有關部門積極行動,指導各基層醫療機構做好自評自審工作,召開協調推進會,對工作進度及存在問題進行研究,及時決策和改進。

(二)完善服務網絡,中醫藥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始終把中醫藥服務網絡建設放在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首位,突出工作重點,優化中醫藥資源,基本形成了“龍頭領先、樞紐中聯、基礎紮實”的中醫醫療保健服務網絡。一是以縣中醫院為龍頭,加快中醫藥陣地建設。支持縣中醫院建成省級重點中醫專科2個(骨傷科、肛腸科);縣中醫院開展中醫診療技術項目60項,推廣應用各科優勢病種診療常規達20餘種、中醫護理操作技術達20餘種、常見中醫適宜技術達15種。2019年6月,順利通過二級甲等醫院評審。同時,縣婦計中心開設了中醫科。二是以規範鄉鎮衞生院中醫館建設為突破口,夯實基層中醫藥基礎。近年來,13個鄉鎮(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成中醫館,開設中醫科門診、鍼灸推拿科、理療科、中藥房等科室,配備中藥飲片達300種以上,增加中醫病牀,配備鍼灸、火罐、刮痧板、鍼灸掛圖、頸腰牽引牀(椅)、電針治療儀等不少於6類的中醫診療設備,開展拔罐、刮痧、薰洗、頸腰椎牽引等系列服務,中醫藥特色氛圍濃郁。三是以規範化建設為重點,加強村衞生室網底建設。136個村衞生室(站)全部配備鍼灸器具、火罐、刮痧板以及鍼灸掛圖、TDP神燈等中醫診療設備,其中105個村衞生室能夠開展規範操作針刺、推拿、拔罐、灸類等4類以上中醫藥技術,其他村衞生室(社區衞生服務站)配備中成藥均在50種以上,96%以上的村衞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全縣基層中醫藥服務量達到30%,基本滿足當地村民中醫藥服務需求。全縣中醫藥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四是積極融入醫共體改革。縣中醫院作為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牽頭醫院,帶領2個鄉鎮衞生院組成緊密型醫共體,在工作中始終堅持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緊抓滁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幫扶我縣中醫院的契機,建立穩定的對口支援協作關係,開展多種形式的中醫藥技術交流,提升業務能力。縣中醫院組建專家團隊,具體指導鄉鎮衞生院在醫共體改革中開展中醫藥服務工作,保障基層中醫藥工作持續、有序開展。

(三)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的中醫藥人才,是中醫藥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我縣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和“創新發展,實用為主,普遍提高,終生教育”的衞生人才培養工作方針,一手抓人才引進,一手抓人才培養,切實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工作,提高基層中醫藥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一是積極組織各級各類中醫藥管理人員參加省、市中醫藥主管部門舉辦的管理知識培訓,進一步提高了中醫藥隊伍的整體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近3年,共培訓中醫藥管理人員超過100人次。二是在人事公開招聘中注重招聘中醫藥人員。近3年在公開招聘、現場招聘中共招聘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15人。三組織12名在職人員參加省及滁州市舉辦的中醫全科醫師培訓和轉崗培訓,使其能夠掌握基本理論和中醫防治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四是積極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近3年,共派出中醫藥進修人員到省市醫院進修學習 10 人次,鄉鎮衞生院中醫藥專業人員到縣級醫院進修學習近40餘人次,村衞生室(站)從事中醫藥人員到縣中醫院進修中醫適宜技術120餘人次。五是鼓勵支持10餘名基層中醫藥人員(特別是鄉村醫生)參加學歷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採用學術講座、遠程教育、師承教育、臨牀進修等多種形式,以中醫藥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的學習。三年來,全縣有12名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通過學歷教育獲得了本科文憑,有18名獲得了大專文憑。六是依託縣級中醫院適宜技術培訓推廣基地舉辦中醫適宜技術班,努力提高基層衞生服務隊伍的中醫藥服務水平。七是支持青年中醫通過技術職務晉升提升水平。近3年共有6人取得副高級以上職稱、20人取得中級職稱。六是充分發揮中醫藥學會平台作用,活躍中醫藥學術氛圍。近3年,被省級市級以上中醫藥學會選為理事、委員共28人。組織會員撰寫中醫藥論文12 篇。 5人取得《傳統醫學醫術確有專長證書》、 8人獲得《中醫藥一技之長鄉村醫生執業證書》、 8人蔘加安徽省《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考核。 2名中醫藥人員擔任鄉鎮衞生院院長。目前,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佔臨牀、口腔、公衞執業(助理)醫師的比例達到29.77%。所有中醫藥人員掌握中醫藥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夠運用中醫藥適宜技術防治、護理常見病、多發病。

(四)突出中醫藥特色服務,滿足居民羣眾多樣化的中醫藥服務需求。中醫藥適宜技術因其簡便易行、安全可靠、療效顯著,深受羣眾歡迎。特別是一些非藥物、非手術療法,費用相對低廉,對於緩解目前看病難、看病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縣以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為抓手,着力抓服務能力提升,努力滿足城鄉居民對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需求。一是堅持中西醫並重的方針,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以中醫藥適宜技術為突破口,圍繞衞生健康服務的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指導“六位一體”服務功能,重點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為中醫藥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我們制定了《某縣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實施方案》,指定縣中醫院為全縣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培訓基地,同時依託縣級培訓專家,承擔全縣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培訓任務,並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手冊》為藍本,選擇實用性、針對性較強,容易掌握的技術進行培訓推廣,三年共舉辦培訓班6 期共培訓600餘人次。二是着力提高中醫藥治療參與率。縣中醫院採取綜合績效激勵措施,鼓勵積極使用中醫藥服務臨牀,非藥物療法應用率達 12%以上,門診中藥處方比例達60%,中藥飲片處方比例達 30%。縣醫院中醫科普遍使用中藥飲片、中成藥、鍼灸、推拿、理療、康復等中醫藥服務。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中醫藥門診處方佔處方總數30%以上。全縣中醫藥服務特色優勢明顯增強。

(五)發揮中醫治未病傳統優勢,推動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一是大力弘揚中醫“治未病”理念,充分發揮中醫藥預防保健的獨特作用。制定並實施中醫藥保健方案,開展中醫體質辨識服務。縣中醫院成立中醫“治未病”科,對健康人羣或亞健康人羣實施監測、指導。各基層醫療機構根據居民健康體檢情況,開展中醫體質辯識、慢性病患健康管理等服務。目前已建立中醫體質辨識檔案55120份;根據居民不同體質制定多種中醫健康指導方案,並在居民健康檔案中適時更新;制定中醫藥保健處方,對社區慢性病患者相關危險因素進行中醫藥行為干預,指導居民開展中醫藥養生保健活動。利用中醫藥知識和技能開展防病治病工作,廣泛開展中醫藥健康教育和宣傳諮詢活動。每年至少開展不少於6次的中醫藥健康教育知識講座,開展不少於5次的中醫藥健康諮詢活動。發放中醫藥宣傳資料,在病房、候診室、接種候診室、孕婦學校等場所循環播放中醫藥宣傳片,城鄉居民的中醫藥預防保健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二是廣泛開展中醫藥健康宣傳教育。採取在縣電視台及多種自媒體開設中醫藥專題、健康教育專欄,開展中醫藥義診,赴老年大學授課,印發《九種體質辨識》、《中醫健康教育處方》《中醫藥健康普及知識》等,向廣大羣眾廣泛普及中醫藥科普知識,引導居民學習和掌握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和方法,提高健康素質。三是大力推進中醫藥預防傳染性疾病。各基層醫療機構不定期深入學校、社區、企業進行預防技術指導,印製中醫藥預防新冠肺炎、手足口病等傳染病宣傳資料和預防處方,為傳染病的預防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六)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郁中醫藥文化氛圍。借鑑國家推廣中醫藥文化建設的經驗,從服務理念、行為規範、環境形象等方面突出中醫藥的文化特點,在醫療機構內設置中醫特色的環境氛圍,利用中醫藥宣傳專欄、中醫文化格言、中醫小貼畫、中醫藥宣傳橫標、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等多種形式開展中醫藥宣傳工作。同時結合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讓中醫藥融入百姓生活”系列活動,為羣眾宣講中醫藥防病基本知識,讓居民掌握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和方法,提供義診諮詢,現場體驗鍼灸推拿、特色保健等中醫傳統技法,並通過大篇幅的科普展板,讓基層羣眾能多接觸中醫、瞭解中醫藥文化和健康理念。通過多種形式,使羣眾更加深入瞭解中醫藥、認識中醫藥、認同中醫藥、使用中醫藥、感受中醫藥。據初步調查,城鄉居民中醫藥服務內容知曉率達到85%。

四、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我縣自2019年申請“全國農村中醫藥工作先進縣”評審到今天迎來國家級評審考核,始終堅持以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為抓手,大力推進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不斷豐富中醫藥服務的內涵,在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疾病預防、治療、保健和公共衞生服務等方面,我們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們在實際工作也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因財力有限,對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投入難以滿足需要;二是中醫藥人才相對短缺,特別是鄉、村兩級中醫藥人員醫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部分青年中醫受西醫觀念影響較深,對中醫理論信念動搖,不用中醫思維看病,脱離了辨證施治的根本原則,中醫學術精髓和特色不能得到有效繼承。四是對中醫藥在防病治病中的優勢和特色宣傳不夠。

針對這些問題,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逐步加大對中醫藥事業的投入;採取多種形式,切實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提高基層中醫藥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重點對鄉、村兩級技術人員進行系統化中醫培訓,不斷提高業務技能,培養和選拔一批中青年中醫藥學術帶頭人、業務骨幹,建設一批達到省內先進水平的中醫專病專科,努力推進中醫藥的發展與創新,為全面提升人民羣眾就醫獲得感,保障人民的健康福祉做出新的貢獻;推動基層醫療機構積極開展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運用中醫藥技術對重點人羣和慢病患者進行健康管理,逐步提高中醫藥健康管理目標人羣覆蓋率;開展羣眾喜聞樂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中醫藥文化知識的普及率。

2020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