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城市社區社會治理情況彙報

欄目: 彙報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33W

城市社區社會治理情況彙報

城市社區社會治理情況彙報

XX社區建設工作在區委、區政府和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在遊仙區、試驗區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社區的共同努力下,緊緊圍繞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通過加大社區投入,加強設施建設、隊伍建設,改善辦公條件,增強服務手段,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健全組織機構,完善了以黨組織為核心的社區組織體系。社區建設呈現出整體推進、全面發展的態勢。社區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服務領域不斷拓展,社區隊伍不斷壯大,服務能力不斷加強,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對加強城市基層管理,推進城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社區建設總體情況

XX社區面積   平方公里,現有黨小組10個,居民小組10個。社區黨委書記1人、副書記2人,居委會主任1人,副主任0人,委員9人,社區黨支部3個,黨員170餘名。選足配強領導班子,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2017年XX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完成,配強領導班子,同時進一步完善了社區工作職責、居委會工作職責、書記崗位職責、主任崗位職責、居委會重大事項民主決策制度、居委會民主聽證會制度、居務公開制度、黨員代表議事會制度、居民代表會制度、居民事務代辦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居民公約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為社區開展各項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和制度保證。  

社區辦公場所得到改善。近幾年來,社區不斷加大財政投入,通過自建、購置、劃撥、借用等方式解決了社區辦公用房,目前,自建辦公大樓1個,大樓面積2088平米,辦公區域在800餘平米。社區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目前,XX社區工作人員36名,其中“兩委”幹部8人,其中黨委5名、居委6名,全部實現交叉任職;近幾年,通過項目建設,社區建成綜合服務大樓,集民政、社會保障、綜治、計生等公共服務為主要內容的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並整合各部門資源,配套建設文體活動、圖書閲覽室、愛心超市、日間照料中心等,使社區的服務功能進一步加強。創新社區治理模式,在社區全部實行“網格化管理”模式,以管轄地域為對象,以社區為網,居民小區為格,將小區、居民、單位等社區資源全部納入網格,通過“定格、定崗、定責”,公開服務承諾,全面承擔網格內聯繫羣眾、掌握民情、解決矛盾等工作任務。同時社區全面推行社區民情流水線工作方法,實現社區事項“一站式”辦理,按照事項受理、限期辦結、公示反饋、跟蹤監督為居民辦理日常事務。

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效果顯著。近年來,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日益豐富多彩,進一步充實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促進了社會和諧。使社區文明氛圍日益增強。一是對居民以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為核心,開展“文明家庭”等創建和評比活動。二是規範開展文體活動。以社區文化活動廣場為依託,廣泛開展羣眾性文體活動和廉政文化進社區活動,組建了太極拳隊、舞蹈隊等文體團體,並經常性開展活動,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營造了和諧的文化氛圍。三是通過開展科技、文化、衞生、體育、法律、教育進社區活動,提高了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及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崇尚文明的社會風尚,有力的推動了和諧社區建設向深層次發展。

二、社區在社會治理中存在的問題

隨着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社會結構日益多元化,社會訴求日益多樣化,社會心態日益複雜化,各類新型社會矛盾層出不窮,社會進入了矛盾凸顯期,充分發揮社區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總體來看,XX社區在社會治理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面臨不少困難和亟待解決的問題。社區行政化現象普遍存在。根據《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社區是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羣眾性自治組織,社區是城市的基本組成單位,其健康發展有賴於充分發揮居民自治的效力。而當前社區行政化現象普遍,社區居委會從事的工作超出其權限和職能。許多部門習慣於把社區看作是自己的行政下屬機構,一級一級往下“批發”工作任務,一些本不該由社區居委會辦的事情也壓到了社區,使社區居委會承擔的任務過重,出現“小馬拉大車”疲於應付的現象,難以開展自己的工作。社區經費有待提高。資金是社區管理的“血液” ,如果供血不足,使得社區建設很難完成下去。隨着社區作用的凸顯和部門工作重心的下移,社區承擔的工作任務越來越多,要完成相關部門的工作任務,社區需增加投入。

社區工作任務繁重。目前,社區除要處理社區大量日常事務外,還承擔協助政府做好衞生城市達標、文明城市創建、雙擁模範城創建、外來人口調查、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住房保障申報、食品藥品安全檢查、禁毒、社會保障、共青團、婦聯等各種工作任務,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社區居委會需要承擔17大類, 70多小類行政性事務,形成“上面幹條線,下面一根針”的現象。此外,社區還要應對名目繁多的檢查、評比、考核、統計、會議等。面對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務,使社區工作職能本末倒置,不能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務。 

社區服務水平不高,目前社區服務與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還有不小的差距,一些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社區層面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一是社區服務內容單一,社區主要依託於政府職能部門如勞動社會保障、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等開展工作,服務內容以政府部門安排的工作內容為主;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還是停留在一些一般的服務項目上,停留在對弱勢羣體等少數服務對象上,而面向全體居民社會治理的需求,服務辦法、服務項目不多。二是服務設施缺乏,很多院落、樓棟沒有活動場地,不能滿足居民就近、多形式活動的需要。三是社區服務主體單一,政府和社區包攬了許多應由市場提供的服務項目,新型社區服務業還沒有形成規模,在引導非營利性組織、社會團體、協會、志願者隊伍等各類民間組織發揮作用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

社會治理主體關係不協調。居民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管理公司作為社區治理中的主體,三者分別從社區治理、自治治理和專業治理的角度,本應共同對社區進行治理。但由於社區多元主體都有着不同的利益,難以統一協調,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社區居民自主參與程度低。目前社區居委會工作主要靠行政化方法為主,對社區要求多要求高,但居民參與程度低,參與範圍少,參與的深度不夠,自主參與不夠。一是在參與的居民結構上,大多是以老年人為主,而有技術有專業有能力的年輕人對社區的事情很少關心,即使關心並發現一些社區問題也只是發發牢騷並沒有實際的參與行動。二是居民參與的深度不夠。社區居民參與還大多隻是停留在社區的衞生建設等事務或已經安排好的活動上,很少參與社區治理等關係社區全局的問題。三是在城市社區居民中,普遍缺少參與的願望和動力。

三、意見和建議

轉變政府職能,使社區真正實現居民自治。首先,政府要實現職能轉變,為社區減負,使社區居委會真正實現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羣眾性自治組織”的職能的迴歸,政府要自覺使職能相應地從管理轉向提供公共服務,寓管理於服務之中,把服務社區、羣眾作為強化管理的着眼點,為社區提供有效的公共產品服務。推進多元主體參與,創新社區社會治理。社區治理是創新社會管理的體現,轉變政府的單向管理為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羣眾民主自治有機結合,實現社區多元主體參與共治。一是要切實完善社區治理結構。鞏固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發揮社區居委會自治主體作用,支持社區社會組織開展活動,加強對政府公共服務機構、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的指導和監督,推動形成社區黨組織領導,社區居委會主導,社區公共服務機構、社區社會組織、業主組織、社區居民多元參與、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二是要大力發展社區社會組織。按照“政府扶持、社會運營、專業發展、項目合作”的思路,積極探索“社區、社團、社工”三社聯動,推動建立以社區為平台、社會組織為載體、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為支撐的社區服務管理新機制。三是完善社區社會組織發展和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推行政府購買服務制度,建立公益創投機制,充分發揮社區社會組織作用,並鼓勵其他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進社區開展服務。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把社區建設納入社會建設的整體佈局,加強政策創制和政策指導,加大經費投入和人員保障,優先保障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重點加強社區綜合信息平台建設,力爭在較短時間內改善社區服務管理條件。推進社區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對社區工作者的教育培訓。加強培訓,提高社區工作者綜合素質。社區工作者是加強社區建設的重要力量,建設一支職業化、高素質的社區工作者隊伍對推動城市社區建設和管理及社會治理等諸多工作都有重要意義。針對目前社區工作者普遍存在文化素質不高,年齡偏大,工作方法陳舊等問題,定期組織對社區專職工作者進行崗位培訓和職業道德培訓,以及社區管理和社會治理的理念教育,使其掌握工作方法和技能,推進社會治理實現新的突破。進一步拓寬渠道,搞活用人機制,通過等種交流渠道,不斷調整充實社區幹部隊伍,優化幹部隊伍結構。進一步提高社區居民參與社會治理的熱情。一是加大宣傳力度,營造“社區是我家”的濃厚氛圍。通過社區宣傳陣地,宣傳社區的服務宗旨、服務內容、工作性質,讓社區居民瞭解、熟悉社區服務的各項職能,走進社區,認識社區、信任社區。二是提升社區自我形象。為羣眾多辦好事多辦實事,改善小區的硬件設施,創造優美的社區環境,使廣大社區居民得到實惠,增強居民“社區是我家"的認同感。三是豐富社區文化生活,通過各類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為居民羣眾提供參與社區的機會,為更多的居民提供發揮平台。積極引導社區志願者參與社區治理。創建社區、社會組織、社工聯動,社區工作者、志願者、互動的聯動服務模式。運用公開信、倡議書等多種形式,引導和動員居民積極加入志願者隊伍,以志願行動帶動和壯大志願隊伍,並通過樹立志願者服務典型,進一步帶動社區志願服務全面展開。增強共駐共建意識,健全共建機制。按照“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助互動”的原則,以社區黨委為抓手,與轄區單位簽訂社區共建協議,通過召開社區共建聯席會,邀請轄區企事業單位參與法律、文化、醫療進社區和幫扶救助弱勢羣體活動,合力推進社區建設。精心安排共建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吸引轄區企事業單位和廣大幹部羣眾的廣泛參與,使共建雙方在互相學習、互相借鑑、互相服務、互相促進中不斷擴大互贏互利成果。

加大對社區企業黨支部的支持。社區企業黨支部有效地填補了社區黨建工作的“空白點”,形成了街道-社區-企業三級黨組織網絡的黨建工作格局,改變了有黨員無場所、有組織缺活動的狀況。上級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對社區企業黨支部的支持,使其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作用,使黨的各項工作更貼近居民羣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使黨組織和黨員能夠更直接地與居民羣眾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最大程度地確保了居民羣眾心聲的及時傾訴、需求的充分實現,極大地促進企業人際關係的健康和諧,凝聚黨員,帶動羣眾,聯動社會,使黨的工作在社區得以生動活潑地開展。實現有羣眾的地方就有黨的工作、有黨員的地方就有健全的黨組織、有黨組織的地方就有正常的組織活動這一黨建工作目標,促進了社區各項工作健康發展。

本站小編推薦擴展閲讀:

關於進一步提升我市城市社區治理工作水平的調研報告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市委紮實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部署要求,助推全市城市社區治理工作水平提升,由我牽頭,帶領市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和市民政局人員,組織部分政協委員深入市直有關部門和壽陽縣、靈石縣、榆次區的5個社區管委會、街道辦事處和7個城市社區實地調研、座談研討,在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建議基礎上,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我市城市社區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實到城鄉、社區”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加強城市社區治理作為創新社會管理、夯實基層政權、建設和諧社會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積極推進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及我市《關於進一步明確城鄉社區治理重點工作及任務分工的意見》,我市城市社區治理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城市社區治理組織領導不斷強化

市縣兩級黨委政府把城市社區治理組織體系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注重強化組織領導。市縣兩級政府成立了由分管領導任組長的“城市社區建設領導組”,從組織領導上保證了城市社區治理工作的推進。注重機構設置建設。全市11個縣(區、市)設置街道辦事處17個,社區管委會16個,城市社區224個,基本滿足了城市社區治理工作需要。注重基層組織建設。以黨的建設引領社區治理,城市社區黨組織區域內大黨建格局基本成形,“兩委”班子全部建立健全,固本強基作用得到發揮。注重建強社區隊伍。目前,全市城市社區“兩委”幹部1324人,其中,中共黨員700人,大專以上學歷的 826 人(其中研究生8人),取得社會工作師和助理社會工作師資格的444人,社區工作者隊伍素質明顯提升。

(二)城市社區治理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市委、市政府及市直相關職能部門,先後制定出台了10餘個指導城市社區建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涉及我市城市社區治理重點工作及任務分工、經費落實及人員保障、社區用房建設管理、加強全市城市社區活動場所和公益性服務設施建設、全面開展社區減負、加強社區組織建設基礎保障和提高社區幹部待遇、深入推進“三社聯動”加強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等方面。政策的落實有力推動了社區場所設施建設、社區經費的基本保障、社區幹部薪酬待遇的不斷提高、社區治理和服務的提升,為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城市社區治理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全市以改革創新精神探索社區治理的新路徑新模式,注重社區治理與貫徹落實上級精神相結合、與我市實際相結合、與先進典型相對照、與城市發展相適應,對標一流,找差距,補短板,“五位一體”聯席會、社區重大事務公開聽證會等協商制度逐步建立;多形式多主題組織社區協商;大力培育社會組織,全市登記社區社會組織約486個,參與社區治理和服務的約373個,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在提升社區服務、促進社區發展發揮了助推器作用。市義工協會開展的“關愛老年人”志願服務項目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評為“全國學雷鋒四個100最佳志願服務項目”,成為全國志願服務典型;社會工作專業化、個性化服務逐步凸顯,全市湧現出學習型、生態型、服務型、文體科普型、雙擁共建型等一批“一居一品”“一居多品”特色社區,社區治理展現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二、我市城市社區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儘管我市城市社區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通過調研瞭解,對標中央、省、市《意見》要求和先進發達地區更高標準,對照大討論“六個破除”“六個着力”“六個堅持”,我們認為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一)宣傳貫徹中央、省、市關於城市社區治理工作意見的濃厚氛圍尚未形成

對中央、省、市關於加強和完善城市社區治理工作意見精神存在學習宣傳貫徹落實不及時、不深入、不到位的情況。座談時發現,一些縣(區、市)縣級分管領導和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對加強和完善城市社區治理工作認識不高、瞭解不深、重視不夠,對本級這方面工作有不清底、不掌握的現象。社區幹部也反映,由於日常工作事務多、組織學習培訓少,對中央、省、市相關社區治理的政策要求瞭解掌握也不夠。目前,我市縣級層面安排部署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意見》工作還沒有及時跟進,市直一些職能部門也沒有提出相應舉措。

(二)城市社區治理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有待健全

對照中央、省、市要求,我市各級黨委和政府在建立健全相應工作機制,抓好統籌指導、組織協調、資源整合和督促檢查方面還有差距;在建立研究決定城市社區治理工作重大事項制度,定期研究城市社區治理工作方面還沒有做到制度化;在落實市、縣(區、市)黨委書記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把城市社區治理工作納入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指標體系,納入市、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方面,主體責任落實還有待強化。

(三)推進落實城市社區治理的政策還不到位

“兩委”幹部薪酬待遇低、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滯後、社區自治組織權責任務不清,一直是我市城市社區建設中反映強烈的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但長期以來都沒有依據有關政策規定得到有效解決。“兩委”幹部薪酬待遇政策落實不到位。目前,我市城市社區幹部報酬實際情況與標準要求還相差甚遠,個別縣的自收自支事業佔編人員未予繳納“五險一金”;其他身份人員,薪酬待遇達到當地最低工資保障水平,未達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水平,“五險一金”繳納種類各異。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政策落實不到位。2016年市委、市政府以市廳發〔2016〕27號文件轉發了市民政、組織、發改、財政、國土、住建、規管、文化、地税、體育、殘聯11部門聯合制定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市城市社區活動場所和公益性服務設施建設的實施方案》,把“房地產開發配建”作為推進場所設施建設的具體方式加以明確,提出建立共扶共建機制,積極鼓勵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將清退樓堂館所閒置的場所,無償或低償提供給城市社區使用。調研中,從我們所掌握的情況看,這一政策落實還存在較大差距。在房地產項目開發配建中,嚴把規劃入口、加強建設監管、實施聯合驗收的主體責任落實還不到位,共扶共建也還沒有形成機制。社區減負工作政策落實不到位。根據民政部、中組部《關於進一步開展社區減負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關於全面開展社區減負工作的通知》要求,指明應當由基層政府履行的法定職責,不得要求基層羣眾性自治組織承擔,對未列入依法自治和依法協助目錄清單的事項進行全面清理。但在調研過程中,僅榆次區談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將社區承擔的200項協助政府工作主要事項依法減少到115項。所到縣的社區幾乎異口同聲反映,他們依舊是承擔和履行大到拆違治亂、小到登門入户檢查餐飲企業液化氣罐閥門等事項的責任主體。長此下去,社區的很多主責主業會被邊緣化,社區居民對社區服務的滿意度會大打折扣。

(四)建立“三社聯動”城市社區治理工作力度需要加強

根據我市社區治理工作總體目標,到2020年要初步形成社區、社會組織、社工人才互為支撐的“三社聯動”社區治理服務格局。但是,目前由於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社區居委會組織推動作用和社會力量的協同作用發揮還不夠;社會組織法規制度建設滯後、管理體制不健全、能夠有效承接政府職能轉移的社會組織還較少;社會工作者數量少,專業化、個性化服務能力還較弱;政府包攬社區公共事務較多,服務水平較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投入少,一些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制約着“三社聯動”社區治理工作按時序進度有效推進。

三、進一步提升我市城市社區治理工作水平的建議

我市城鄉社區治理的近期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政府主導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社區、社會組織、社工人才互為支撐的“三社聯動”服務格局初步形成,城鄉社區治理體制更加完善,城鄉社區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城鄉社區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圍繞這一目標的實現,針對存在問題,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深刻認識加強和完善城市社區治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省、市《意見》中,都把“充分認識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的重大意義”放在首要位置。我們認為擺在首要位置的必然是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因此,各級、各有關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加強和完善城市社區治理工作的重大意義,真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學懂弄通做實”的標準要求,全面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意見》精神,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上來。

(二)進一步把城市社區治理主體責任落實到位

根據中央、省、市出台的《意見》精神,切實加強和完善城市社區治理工作的責任主體及落實主體責任的辦法措施,把城市社區治理工作具體化、責任化、標準化、目標化,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實責任。把城市社區治理納入市、縣黨建工作領導體系,紮實推進各級黨委和政府城市社區治理工作責任有效落實,完善黨委和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和羣團組織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城市社區治理工作格局。

(三)進一步破解制約我市城市社區治理髮展的難題

聚焦重點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強化落實見效。一是針對“建立‘三社聯動’機制”“推進社區減負增效”等一些剛性任務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做到目標任務明確、壓實工作責任,把每項工作任務量化細化具體化,針對性地制定辦法措施,持之以恆用心用力,確保目標任務的實現。二是針對改善全市城市社區活動場所和公益性服務設施中,“共扶共建”沒有對應明確責任單位的問題,認真研究落實,制訂出台共扶共建的實施方案,明確各有關部門的責任,加強對各有關部門和配建單位的督查,確保城市社區活動場所和公益性服務設施的改善達標。三是針對社區“兩委”主幹報酬動態調整難的問題,建議貫徹中央、省、市相關精神,結合落實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在市級層面作出設計,統籌制定辦法標準。

(四)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城市社區治理政策標準體系、考核指標體系、激勵宣傳機制、督查問責機制

根據我市《關於進一步明確城鄉社區治理重點工作及任務分工的意見》,研究制定我市城市社區組織、社區服務、社區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基礎通用標準、管理服務標準和設施設備配置標準,把高標準貫穿始終。研究制定配套考核辦法,強化組織保障,健全運行機制,完善基礎數據定期更新、重點任務定期提醒、進展情況定期收集等制度,確保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堅持督查跟進,將城市社區治理工作作為“三個清單”任務落實的重要內容,深入一線實地督查,及時發現、解決基層在推進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強化督查結果的分析運用,鮮明樹立重實幹重實績的導向,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城市社區治理的良好氛圍,不斷開創我市城市社區治理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