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兵役制度

欄目: 章程規章制度 / 發佈於: / 人氣:2.13W

目錄

兵役制度
第一篇:兵役制度第二篇:美國兵役制度的特點第三篇:我國古代的兵役制度第四篇:古代兵役制度第五篇:美國的兵役制度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兵役制度

兵役制度:

是國家關於公民參加武裝組織或在武裝組織之外承擔軍事任務、接受軍事訓練的制度。

1978年3月7日我國實行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的制度、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根據部隊需要和本人自願,將部分義務兵改為志願兵,並對實行義務兵的服役年限適當延長。從1978年起,義務兵服役的年限分別為:陸軍部隊的戰士3年; 空軍、海軍陸勤部隊和陸軍特種技術部隊的戰士4年;海軍艦艇部隊、陸軍船舶分隊的戰士5年。

(一)義務兵和志願兵制度

公民有義務服兵役。

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滿18歲的男性公民,應當被徵集服現役。當年未被徵集的,在22歲以前,仍可以被徵集服現役。

根據軍隊需要,可以按照上述規定徵集女性公民服現役。

義務兵在部隊服役,是為國家盡義務。

國家對義務兵家屬實行優待政策。

義務兵服現役的期限為2年。

義務兵服現役期滿,可以改為志願兵。

(二)民兵和預備役制度

民兵是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是人民解放軍的助手和後備力量。

預備役是公民在軍隊外所服的兵役。

義務兵和志願兵退出現役時,符合預備役條件的,由部隊確定服士兵預備役;經過考核,適合擔任軍官職務的,服軍官預備役。

28歲以下的退出現役的士兵和經過軍事訓練的人員,以及參加軍事訓練的人員,編為基幹民兵;其餘18歲至35歲符合服兵役條件的男性公民,編為普通民兵。

2014年為適應現代軍事發展的需要,我軍已對沿用了21年的志願兵制度進行徹底改革:取消志願兵制,實行義務兵和士官制度,同時大幅提高士官待遇,鼓勵有技術的士官走上職業軍人道路。

把4年服役期縮短為2年服役期,同時為鼓勵有文化、有技術的士兵留在部隊服役,取消志願兵制度,改為士官制度。同時,對士官實行初(1-2級)、中(3-4級)、高(5-6級)三級管理;一、二級服役3年,三、四級服役4年,五級服役5年,六級服役9年以上。部隊中各類作戰、訓練、管理、通訊等其他技術兵,都納入選取晉升士官的範圍。

與此同時,士官的各種相關待遇也大幅提高,以鼓勵部隊裏有文化、有技術的骨幹力量留在部隊,成為職業軍人。士官制度規定:士官的工資待遇比以前的志願兵大幅提高;士官還可以享受軍官的各種津貼(職業、伙食、生活、房租、住房公積金等);高級士官可以辦理家屬隨軍;被批准隨軍的士官,同樣可以享受分住房、家屬再就業、子女入托入學等生活待遇。據羊城晚報消息,此外,高級士官中的五級士官待遇與營職軍官相同;六級士官待遇與團職軍官相同。士官的安置方面,也進行了重大改革:初級士官可以作復員安置;對服役滿10年的中級士官或高級士官將作為轉業安置,原屬農村户口的可轉為城鎮户口;對服役滿30年或55歲以上的高級士官將作退休安置,本人自願的亦可作轉業安置。

義務兵役制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年齡內服規定期限兵役義務的制度

志願兵役制是公民自願服兵役的制度

第二篇:美國兵役制度的特點

國自1973年實行全志願兵役制以來, 國際安全環境幾度變化,自身的軍事戰略幾度調整,並多次向國外派兵參加作戰行動,基本上沒有出現兵員危機情況,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的募兵制基本上是成功的。現對美國兵役制度的特點和存在問題分析如下:

一、立法比較完備

兵役法是有關國防建設的重要法律。 建國之後,美國在各個歷史時期先後出台了近10部有關兵役制度的法規,其中比較重要的有1792年的《民兵法》 、1863年的《義務徵兵法》、1916年的《國防法》、1917年的《選徵兵役法》 、1940年的《選徵兵役訓練與服役法》 、1944年的 《二次大戰士兵權力法》 、 1948年的《軍事選徵兵役法人1951年的《全民軍訓和服役法人1955年的 《預備役法》 和1967年的《軍事選徵兵役法》等。這些法律在美國兵役制度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得以完善,使得兵員的招募、任職與晉升、工資與福利待遇、退役退休,經費開支等各個方面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美國有關兵役的法律法規適應性較強, 因此,美國在各歷史時期根據國家安全的需要,適時調整軍隊的規模,戰時擴軍,戰後裁軍,經歷了幾起幾落, 沒有產生大的社會危機,而且社會本身的承受能力也不斷得到加強,戰時向軍隊提供充足的兵員,戰後比較妥善地接納和安置了大批退伍軍人。 二戰時期,美軍兵力最多時達1200萬人,1946年降至300萬人。1947年降至159萬餘人。越戰期間,美軍現役兵力最多時達354萬人。1975年降至212萬人,現行的兵役制度表現出較強的彈性和可操作性, 基本上能夠滿足美國海外擴張的需要。儘管如此,美國兵役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規仍存有漏洞。各歷史時期都有人鑽法律的空子,逃避兵役。如在1981~1984年5年的時間裏,據不完全統計,進行兵役登記的役齡青年約有1200萬人,而以各種理由逃避登記的役齡青年有150萬人,因此受到法律制裁者並不多。此外,募兵工作中的違紀、欺騙現象也屢禁不止。如1988財年總共調查了4159起募兵違紀現象,其中701件成立,992名募兵人員受到紀律處分。個別新兵入伍之後發覺上當受騙,也出現過暴力傷害和自殺等情況。

二、僱傭關係明確

美軍是一支僱傭軍隊, 僱傭意識源遠流長。實行志願兵役制,美國主要依靠優厚的薪金、各種福利待遇以及就學和發展機會等吸引青年入伍。 美國青年的入伍動機形形色色,但不外乎就業、就學、學習技術和掙錢等。從近20多年的情況來看,美軍應募入伍的士兵大多來自中,下等收入的家庭,他們當兵的主要動機首先是解決就業問題。特別是美國經濟不大景氣的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許多青年就業無門,只好到軍隊中尋找出路。

隨着社會經濟狀況的好轉,願意當兵的人隨之減少。 據調查,美國社會的失業率每下降1%,陸軍募兵率就減少8.8%。其次, 隨着美國武器裝備現代化程度的提高,美軍技術兵的比例增加,陸軍中的技術兵比例為40%以上,、海空軍中技術人員比例可達70%以上。士兵訓練中學習基礎課程和技術課程的時間大幅度增加。多數現役軍人期望在服役期間提高文化和專業水平,增強退伍之後再次就業的競爭能力。 美軍各軍兵種的軍事院校在教學改革中,注意調整課程設置,向軍地通用的課程傾斜,大多數課程的學分得到地方大專院校和用人單位的認可,美軍許多單位,包括海外基地,和駐地附近的地方院校聯合辦學, 採取請地方大學教授來部隊授課和部隊人員到地方大學聽課等方式,鼓勵軍人蔘加在職學習和條件許可時的脱產進修,既允許官兵為獲得學位而積累學分,也鼓勵他們修單科結業證書和軍地通用的專業技能證書。專業技能證書得到美國勞工部的認可,可用於退伍之後的再次就業。

再次, 服兵役為了在退伍之後獲得政府資助上大學的機會。1944年的《二次大戰士兵權力法》從誕生之日起,至今已經使2014多萬軍人和家屬從中受益。以1992財年為例。約有19.4萬服完現役的退伍軍人享受助學金,在大專院校或技術院校學習;約有11.4萬精選預備役退伍軍人享受助學金,在高校深造。享受越戰退伍軍人助學金的在校生達到4.4萬人。由於通貨膨脹等原因,美國大學學費日趨昂貴,美軍士兵希望通過《蒙哥馬利士兵法案》獲得獎學金,退伍之後繼續深造,增強再次就業的競爭能力。

最後, 服兵役是為了掙錢,這是美軍士兵最關心的問題。美國空軍的調查表明,90%以上的士兵最關心自己的薪金收入。只要加薪和提高福利待遇, 就可以保持部隊穩定性和吸引力。加薪10%,老兵的再入伍率就會提高39%。由於僱傭思想是主流思想,美軍自己也感到軍人的愛國主義思想淡化。 根據陸軍兵役部門1994年對新兵的調查,他們的入伍動機是:26%為了免費上大學;24%為了學習技術;10%為了發揮個人才能;當兵為國家效勞的人僅佔10%。

三、兵員的質量有所保障

美國實行全志願兵役制以後, 美軍逐步學會了在人才市場上競爭的方法。美軍在招募新兵過程中認真進行入伍考試,嚴格掌握標準。把不合格的青年拒於軍隊之外,使入伍新兵近年來一直保持較高的質量。據統計,全軍未完成高中學業的軍人不到7萬人。新兵的武裝部隊資格考試成績都在良好以上,持有高中畢業文憑者佔95%以上,而美國社會18~23歲的青年中只有75%左右具有高中畢業文化水平。在能力水平方面,新兵中高於一般能力水平的人員為70%,而美國青年中此類人員僅佔50%。陸軍士兵中3%具有學士學位。空軍和海軍的平均

文化程度均高於陸軍。進入90年代以來,美國開始大規模裁減軍隊。目前已經減至150萬,完成了80%的削減任務。國家對兵員的需求量下降對軍隊本身和美國社會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 首先,兵源市場將進一步縮小,募兵數量將會下降。

從美國公民的年齡結構來看,老齡化的趨勢比較明顯。**~1994年的5年時間,美國17~21歲青年的人力市場縮小了25%,預計2014年僅能達到80年代初的水平。其次,削減使得仍在軍隊中服役的官兵士氣下降, 產生臨時觀念。以美國陸軍為例,從1990~1994年,陸軍的募兵任務削減了22%,經費削減了31%,其中廣告費削減了40%,募兵工作人員數量削減了26%,徵兵司令部裁減人員27%,募兵站由2014多個削減到1400多個。

軍官晉升的機會也隨之減少,軍旅生涯的吸引力下降。美國防部長佩裏在1996財年《國防報告》中稱,16~21歲的男性青年中只有25%的人表示願意參加某一軍種。這個數字比1992年的情況下降了2%,比**年和1990年32%的歷史最高數字下降了7%,

陸軍募兵部門的調查顯示,1991~1994年3年內,美國役齡青年中願意參軍的人數下降了40%;男性役齡青年中表示願意選擇軍人職業的由**年的17%降至1992年的11.3%;黑人役齡青年表示願意參軍的由**年的53%降至1992年的37%。

四、軍士制度行之有效

80年代中期,美軍軍士達114萬人,佔士兵總數的63%。目前各軍種約有軍士60萬人,約佔士兵總數的一半。軍士制度是美軍長期以來為了保留軍隊骨幹力量, 根據國情,軍情和傳統創立並且實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兵役制度。與其他國家軍隊中的軍士比例相比,美軍軍士的比例居世界首位。 軍士在美軍中承擔了其他大多數國家多為軍官所承擔的職務。按照美國的法律規定,軍官屬於聯邦政府的公職官員,其基本職責就是為政府提供軍事領導。

實踐證明,軍隊並不需要一個龐大的軍官羣體,而士兵又由於流動性較大等各種原因,難以形成軍隊的中堅力量。於是,軍士就填補了這一空白。

首先, 軍士在軍隊中地位特殊、作用突出。美軍素有“指揮靠軍官,管理和訓練在軍士”的説法,認為軍士是實施部隊管理、教育和訓練的橋樑。軍士非官非兵的特殊地位使其成為軍隊中官和兵之間不可缺少的紐帶,成為基層部隊真正的帶兵人,是士兵的直接管理者、教育者和領導者;“士兵自己管理自己”;他們可以及時向部隊主官報告士兵的思想動態和實際困難,便於下情上達,還可

以“為民請命”,向上反映士兵的要求和意見,對緩和官兵矛盾和衝突也起到重要作用;軍士執法較嚴,士兵敬畏軍士甚於軍官。

其次, 美軍有比較完備的軍士選拔、晉升,培訓、使用,福利待遇和退伍退休安置法規,美軍的《軍士條例》和《軍人條例》中明確規定了軍士的職責、地位和任務。美軍最低一級軍士長的權力和待遇與低級軍官大致相同,但是軍士的服役期限較長。由於軍士相對穩定,有些軍士甚至可以在基層幹到退休,因此他們是基層部隊的老資格和當然的軍事技術骨幹。 美國西點軍校的“連隊管理”等課程幾十年來一直由優秀軍士教授。

軍士和其他軍人一樣享受政府優待,在地方就業考試成績中軍士可多加10分, 國防部也優先從退役軍士中錄用文職人員。但是,儘管這樣,軍士在管理士兵的工作中,由於接觸直接而頻繁,衝突和矛盾在所難免。軍士在新兵訓練中採取體罰的做法也比較多見,有時關係比較緊張,甚至升級為暴力事件。

五、兵員成分多元化

美國實行全志願兵役制以來, 人員的成分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美軍士兵結構出現了“四多”的情況。這種情況給美軍的管理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和困難。第一, 已婚士兵多。二次大戰以前,美軍規定,中士以下各級士兵不準結婚,後來取消了這一規定。60年代,美軍士兵的已婚率為36%左右; 70年代上升為55%, 80年代達到60%左右。根據美國陸軍1994年的統計, 陸軍軍官的已婚率為,79%,而陸軍士兵的已婚率為62%,士兵中雙軍人的家庭有35039户,約佔陸軍士兵總數的8%,有些士兵常受到家庭和孩子的拖累而影響工作和訓練。 由於美軍近年來參加地區性和全球性作戰和維和行動較多, 危險地區不允許帶家屬,造成一些家庭兩地分居的時間較長,開支較大,關係緊張,離婚率略有上升。

第二, 非白人士兵和軍官的比例上升。美軍近年來在募兵工作中強調各種族一視同仁、公平競爭,非白色人種軍人的比例有所提高。1995年,美國黑人在軍隊中的比例為20%,但是黑人只佔全國人口的12.4%。1994年,白色人種軍人佔陸軍總人數的62%,其中,白人軍官佔軍官總數的82%, 白人士兵佔士兵總數的59%;黑色人種軍人佔陸軍總人數的27%,其中,黑人軍官佔軍官總人數的11%,黑人軍士長佔軍士長總數的28%,黑人士兵佔士兵總人數的30%,陸軍323名將官中,26名是黑人將官,佔8%;其他種族軍人,如亞洲人、南美洲人等,佔陸軍總人數的10%,其中,軍官佔軍官總數的6.9%,士兵佔士兵總數的11%。同美國社會一樣,軍隊中的種族歧視問題依然未能得到很好

地解決,黑人等非白人種族軍人在使用、晉升和專業分配等方面不能受到真正的平等待遇,矛盾比較突出。

第三, 技術兵多。美軍武器裝備比較先進,因此專業分工細緻。陸、海、空軍和陸戰隊設有人事管理、公關和媒體、醫療保健、工程科技、行政、勤務、車輛機械、電子及電子設備維修、建築、機器操作、運輸與後勤物資保管、作戰等12大類別,127種專業,約2014個不同性質的工種。基本上每一種專業都需要經過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培訓和在職工作經驗的積累。 由於地方單位的同類工作薪水較高,地理位置較好,工作環境優越和穩定、沒有出國作戰的危險性等因素,軍隊中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崗位依然有人材外流的情況。

第四, 女軍人多。二戰以後,美國國會規定,女軍人的比例不得超過2%。60年代以前,美軍女軍人的比例一直低於國會規定的這個百分比數字,如1964年為0.9%。1973年恢復募兵制時為2.4%,1977年為6.7%, 80年代初為10%。 1995年,美軍現役士兵總人數為1268489人,其中女兵為163004人;美軍現役軍官總人數為237602人,女軍官為31443人。近年來,美國女軍人分配到作戰部隊任職一事在軍內外引起較大的爭議。 美國有關人士認為,女軍人雖然具有男軍人所不具備的優點, 但是,只能作為單個人員使用,而不能作為整體來發揮作,因為女軍人在某些方面對部隊的凝聚力和組織紀律性還會產生一些渙散作用。

第三篇:我國古代的兵役制度

我國古代的兵役制度

首先説明,這裏的兵役只是兵,沒有役,只涉及兵役,不涉及勞役。由於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在兵役這個詞的解釋上有所不同,所以這裏説明一下。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在這漫長的歷史中,我們的制度建設也發展地比較完善,兵役制度便是其中之一。自商代起,國家機器已初步成型,軍隊,作為暴力機構,是國家機器成型的一個重要標誌(更多請搜索)。但由於那個時期流傳下來的文獻不足,今天,那個時期的兵役制度已不太可考。而周朝的各項制度已基本形成,其中自然包括兵役制度,因而本文自周朝講起。

周代是宗法社會,實行的是貴族政治,採用的是封建制度。但是,自東周開始,進入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戰國時代,兵役制度也漸漸發生了變化,講周朝的兵役制度,主要是講其中的變化。那時交通不便,為了更好地統治國家,因而實行了封建制度,每一個封建主都是貴族,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都是貴族,只不過分別是大宗小宗的差別。貴族的社會地位高,力量也更強大,所以他們才能有製造軍械,養育戰馬的能力,才能有足夠的時間提高戰鬥力,而平民是無力參與的,所以那個時代,只有貴族可以參加軍隊,成為將領這些也恰恰是貴族保持其地位的一種事業,所以,貴族都能形成一定規模的軍事集團。至於戰爭時候需要更多的兵士,則“捉伕力”,農民只是軍隊中的附隨,沒有正式編入軍隊的權利和資格。

但是我們知道,沒有永遠適用的制度,必須隨時變化。貴族兵役制慢慢就不適用了,因為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奢侈安逸,無法適應戰國時代規模更大、更加激烈的軍事戰爭,把農民編入軍隊成了各國變法的需要。從車戰改為步戰能看出這一變化。貴族漸漸失去了以往的地位,秦楚兩國更是在變法後以軍功授予爵位,以前是貴族為戰士,現在是戰士為貴族,宗法封建制度大為破壞,訓練農民兵新軍國興起,最典型的當屬秦國。

秦統一天下後繼續實行戰國時代的兵役制度,漢因之而有所損益。漢代是全民皆兵的,每個人到二十三歲開始服兵役,所以這也是義務兵役制。漢代的兵役分三種,去中央的叫做衞兵,去邊疆的叫做戍卒,留在本地的叫做民兵。理論上一個人的一生這三種兵役都要服。各地方壯丁輪流到中央做衞兵一年,衞兵的待遇比較好,往來路費由國家負擔,平日吃穿也不用花錢。去邊疆作戍卒一般是三天,但沒有衞兵這麼幸運,一切吃穿用度都是自費,這裏面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效率低,因為戍邊是沿襲的封建時代舊制,那時國家小,去邊疆守衞三天,來回算上路程也就五六天,可是漢朝疆域廣闊,從揚州荊州到幽州邊境,路途往返要半年以上,還要中間不生病。不過雖然制度不合理,漢朝人還是有變通的,就是你可以不去邊疆,但你要交三天的兵役錢,國家找人替你,有一百個人交錢,不就能僱一個人一口氣服三百天了麼。在地方的民兵歸都尉管,這是地方的軍事長官,民兵每年秋季操練一個月。一旦遇到戰爭,這三種軍隊都可以調用。漢代的兵役制度比較完備,和這個國家的各項制度也比較相配,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軍隊的戰鬥力不強,因為這些軍人平日畢竟都是農民,不能天天操練他們,真正戰鬥力強的軍隊數量不是很多。所以一旦在政權對峙的時代,此種兵役制度便不太好用,需要新的制度來適應更多的戰爭需要。

漢代以後中國進入了長達三百年的亂世,三國鼎立,五胡亂華,南北對峙,直到隋唐大一統,這中間,兵役制度由全民皆兵發展為府兵制。這是一步步發展過來的,這中間少數民族的那種全民皆兵且不談,單談制度比較完備的政權的兵役制度。府兵制的不是全農皆兵,而是全兵皆農,其雛形源自於曹操的屯田,只不過後來把這定為了一項制度。全兵皆農的優點有兩點,第一,國家不需要這麼多人服兵役,像漢代那樣人數多,戰鬥力不強,反而沒必要,第二,軍隊自行生產,不用花國家的錢。府是地方的軍事單位,唐代有八百個府,三百個在長安地區,其餘的分佈全國,邊疆地區多一些,每個府有八百到一千二百名府兵。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資格當府兵的,當時的户口本分九等,下三等民户是沒有資格當兵的。國家對當兵還是很優待的,免去他家庭的租庸調,不過軍人沒有軍餉,一切裝備也需自備。每個府兵需到首都宿衞一年,其餘時間在本府於農隙間操練。唐朝尚武,府兵在從初唐到盛唐一

直有較強的戰鬥力,為唐朝立下了赫赫武功。

不過一項制度只適用於一個時期,時代變了,便需要些改變,盛唐以後,府兵制便實行不下去,並不是説這個制度不好,而是人事變了。一百多年的歌舞昇平,整個國家,尤其是統治階層的心態再也不像前幾代那樣了。府兵的待遇不像以前,很多府兵由士兵變為將帥顯貴的勞役,另外,國家對陣亡府兵的撫卹也大不如以前。政府開邊,這就需要戍守邊疆的軍隊,按説府兵打完仗就該回來,可是這樣一來只能長期駐守邊關了。如此,很多人便不願當府兵了,不過戰爭還要繼續,反正政府有錢,那就僱傭士兵來打仗,這便是募兵制。唐代時華夷之分不強,少數民族的戰鬥力強,所以就大量僱傭他們來打仗。募兵都是職業軍人,吃國家糧餉,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打仗,所以戰鬥力很強。不過唐代也正亡於此,好多將領擁兵自重,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終於軍閥混戰的亂世出現了。

五代十國時期兵亂頻繁,讀書是沒有出路的,大家都去當兵,開始這些兵還像樣,可是幾十年後,老弱病殘也並沒有被裁汰,等宋朝建立的時候,有很多軍隊都不像樣。但是還是不能讓士兵復員,人家打了一輩子仗了,不能到老就不管了,另外,宋朝並未統一,還有一個更強大的敵人,需要好好防備才是。為了精兵,宋太祖從舊軍隊中挑出精壯編為禁軍,駐守中央,戍守邊關,也輪流調派禁軍去,挑選剩下的士兵叫廂兵,守衞地方。宋代也是募兵制,沒有退役一説,老兵不中用,只得再招新兵,因而兵員越來越多,所以政府養兵負擔十分沉重。募兵制適合短期使用,有一個明確目標,專門訓練,在很多時候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把它用來長期防禦,則導致了宋代積貧積弱。禁軍雖強,也不敢於敵國決一死戰,因為一旦戰敗,國本動搖,所以宋朝一個又一個地籤合約。

宋亡後,元代的兵役制度沿襲了遊牧傳統,不多説,明代是衞所制度,這也相當於府兵制。士兵平時在衞所裏面,也進行農耕,自給自足,所以養兵百萬卻不費百姓一糧,不過兵裝由政府提供。在建國初,衞所制度很好,士兵都是久經戰陣的,戰鬥力強,可是後來,一百多年都不打仗,政府也就不每隔幾年更新兵裝,士兵的戰鬥力也大大下降,所以後來連倭寇,農民軍和滿清騎兵都打不過,這也可想而知,全國各地的人操着不同的方言,拿着朽爛的裝備,必敗。這個時候募兵制又出現了,比如戚繼光的戚家軍,比如李成樑的關寧鐵騎,國家花費重金,給予他們優厚待遇,他們也不負眾望,立下赫赫戰功,否則明朝早就該亡國了。

清代實行的是八旗制度,地方軍隊叫綠營,不過首領都是滿族人,八旗兵自然待遇高很多,也是最主要的軍事力量,這依然是部族傳統。後來不論八旗還是綠營,都沒有戰鬥力,於是只能依靠地方官員辦團練,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都是辦團練出身,他們籌集軍費,招募士兵,嚴加操練,戰鬥力很強,在晚清時期起到重要作用。不過這樣的募兵也引發了地方割據,到了清末就比較明顯了。

縱觀中國歷史,在和平年代,兵農合一的情況比較多,尤其是建國之初,因為這樣才能減輕國家負擔,並且那時的戰鬥力還很強。可是時日一長,便顯露出戰鬥力不足的弱點,開始實行募兵制,這適合短期使用,像宋代那樣當作長久制度,便會引發問題。另外,全民皆兵不適合中國國情,因為人口太多,不需要這麼多士兵。當兵的標準也在不斷降低,一開始是富家子弟才能入伍,後來眾人皆可,而很多殷實之家不願讓兒子去送死,這也反映了更加重視文治的情況。

第四篇:古代兵役制度

古代兵役制度

①、府兵制:源於西魏終於唐朝的兵農合一的軍事制度與社會組織制度。西魏初創時基本上採取鮮卑人當兵、漢人務農的政策,一人當兵全家編入軍籍,稱為軍户,不屬州縣管理。隋文帝時軍人户籍編入州縣,不再實行軍民異籍,“寓兵於農、兵農合一”,府兵制開始與均田制結合。唐初調整與健全府兵制,增加軍府數量,安排大量軍府駐守關中,“兵散於府、將歸於朝”,將帥與兵士分離,府兵服役期間免徵租庸調,出征時自備武器糧食。唐武則天時府兵制開始動搖。唐玄宗開元年間府兵制走向崩潰。府兵制是魏晉隋唐的基本兵制,基礎是均田制,其實施有利於農業生產,有利於户口和賦税管理,有利於擴大兵源,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也有益於國家的統一、富強和民族融合,但後來加重農民負擔,惡化了政府與人民的矛盾。

②、募兵制:唐玄宗時實行的兵將隸屬的軍事制度。特點在於士兵以從戎為職業,衣食由國家供給,將領長期統帥一支軍隊,兵將之間存有隸屬關係。募兵制是唐中後期的重要兵制,前提是均田制的破壞和府兵制的崩潰,實施初期有助於增強軍事力量,有助於減輕農民兵役負擔,有助於發展生產,但後期導致將帥擁兵自重以及軍閥力量的形成。

③、節度使制:唐後期募兵制惡化發展的軍事制度與軍事現象。唐玄宗開元年間為加強邊防始在邊境重地增置軍鎮,天寶之亂後廣泛增設藩鎮。其特點在於節度使政治上有自主權,經濟上有財權,軍事上有強悍武裝以及將士可世代相承同節度使建立義父子關係。節度使制是藩鎮割據的基礎,藩鎮割據是地方豪強勢力膨脹的產物,是地方與中央矛盾難以調和的必然結果,是唐後期統治崩壞的歷史根源,為後代封建王朝提供了統治寶鑑。

④、保甲制與將兵制:北宋中期王安石變法實行的軍事制度與社會組織制度。保甲制實行兵民一體,保丁農閒練兵,戰時入戰,利於控制人民和減少軍費開支。將兵制在於訓練禁軍,利於操練軍隊和充實邊防力量。它的實行有助於增強北宋的軍事實力和抵禦遼夏的軍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北宋王朝積貧積弱的局面。

⑤、猛安謀剋制:金太祖阿骨打實行的兵農合一的軍事制度與社會組織制度。猛安謀克原是女真族氏族部落組織,阿骨打建金後為加強統治力量而大力推廣。它既是軍事組織,又是地方行政組織。各户壯丁平時生產,戰時出征。它的實行有利於推動女真族的封建化和金社會的發展。

⑥、都督制:明太祖推行的軍事制度。特點在於將大都督府分為五軍都督府,與兵部相互制約;都督府有統兵但無調兵之權,兵部有調兵但無統兵之權;遇有戰事,兵部奉旨調兵,由皇帝臨時任命將領和總兵而統率軍隊作戰。都督制的實行強化了明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⑦、八旗制: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兵農合一的軍事制度與社會組織制度。是一種軍政合一、兵民一體的古代社會地方組織制度。明後期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按照黃白紅藍和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種旗號實行女真人軍事編組,旗人“出則為兵、入則為民”,平時耕獵,戰時出征;八旗將領平時管理民政,戰時充當將領。清朝建立後八旗兵大多集中在京城內外,其餘駐防各省以監視人民。17世紀中葉後八旗兵逐漸腐化。清亡後八旗制瓦解。其特點在於軍政合一與兵民一體;具有行政管理、軍事征伐和組織生產三項功能;八旗首領都是滿洲皇族與親貴。八旗制的實行有助於統一渙散的女真各部落,推動滿族的形成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在保證入主中原、維護清庭統治、平定叛亂以及鎮壓人民的過程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⑧、議政王會議制與軍機大臣制:清朝重要的行政制度與軍事制度。清初保留由滿洲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制,決定軍國大事,其權力凌駕於內閣六部之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權。康熙帝親政後設南書房,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削弱。雍正帝時設軍機處,軍機大臣由皇帝挑選親信的滿漢官員充任,跪受皇帝筆錄後負責傳達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員,軍國大事全憑皇帝裁決,至此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乾隆帝時撤消議政王大臣會議。從沿用議政王大臣會議到設置軍機處,標誌着我國封建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峯。

第五篇:美國的兵役制度

美國的兵役制度

兵役制度是國家的一項基本軍事制度,必須符合現代社會的規律,順應歷史的潮流,滿足國家軍事戰略的需求。美國建國二百多年來.從防務需求出發,曾在不同歷史時期採用過民兵制、單一募兵制、單一徵兵制、徵募混合制和全志願兵役制等兵役制度。現行的“全志願兵役制”是1973年3月尼克松總統在

美軍全部撤出越南後宣佈實行的。該制度既強調愛國主義,強調為國家、社會、制度和美國價值觀效力,同時又通過較高的工資津貼、優厚的福利待遇、充足的職業發展和高校深造機會來吸引社會上的優秀人才加入軍隊,獻身國防事業。根據這一制度,服兵役相當於個人與軍隊達成就業法律協議,軍方負責提議.並付工資,保證福利待遇,進行業務培訓;而軍人則按照服役合;在軍隊中工作若干年。與一般合同工作不同的是,簽定合同後,沒有特殊情況,不得隨意中止合同離開服役崗位。合同期滿後可續簽合同,或按規定退役退休。

美國實行全志願兵役制,既是出於臨時性的需要,也有更深刻的歷史原因。説它是出於臨時性需要,這是因為越南戰爭後美軍紀律渙散、土氣低落、戰鬥力急劇下降、社會威信一落千丈,與此同時大規模的兵員裁減和預算緊縮使軍隊處境極為困難,招兵工作遇到重重困難。越南戰爭表明,服役期過短的義務兵是不適合進行一場長期戰爭的。尼克松總統就是在這種特殊背景下宣佈取消徵兵制,改行全志願兵役制的。説它具有更深刻的歷史原因,那是因為志願兵役制比較符合美國人的所謂“自由、民主”的傳統,適應現代社會的人才市場競爭規律,符合美國憲法關於“不得強迫勞役”的規定,而徵兵制卻有違背個人意願之嫌。當然,全志願兵役制一開始執行得並不順利。

70年代,全志願兵役制在實行過程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難,主要是因為越戰遺留下的後遺症短期內難以克服,部隊管理混亂,吸毒、種族歧視、謀殺、盜竊、拒服命令等現象層出不窮,加之預算減少,部隊工資水平尚不足以吸引大批地方優秀人才入伍。而且,招兵工作中採用的甄別測驗法漏洞百出,其測試使新兵入選的得分遠遠高於其實際

能力,結果從1976年至1980年陸軍招的新兵有四分之一(35萬餘人)不合格。兵員質量嚴重下降,老兵再入伍率低,募兵工作數年完不成任務,“土氣和戰鬥力跌入二戰後的低谷”。難怪全國49個州人事部門的發言人曾沮喪地指出,美國“動員不了一支足以打敗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部隊”。

70年代末發生了伊朗扣押美國人質和蘇聯入侵阿富汗兩件大事,促使於1981年上台的里根政府和新一屆國會為軍隊大幅度增加撥款。隨着經費的到位,軍人工資和福利待遇獲得較大提高,加之80年代初的經濟蕭條,地方大批優秀人才爭相入伍,軍隊招兵工作進行得異常順利。越戰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淡忘,軍隊的形象有所改善,民眾對軍隊的支持率有所提高。美軍先後在格林納達、利比亞、巴拿馬和海灣等國家和地區實施一系列軍事行動,基本上取得了成功,在國人心目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80年代後期進行的蓋洛普和哈里斯民意測驗表明,美軍被列為“美國最可信的組織機構”之

一。1980年,陸軍廢除了70年代執行的漏洞百出的甄別測驗法,而採用全新的新兵入伍甄別法,結果使新兵質量獲得了較大提高。新兵中高中畢業生的比例年年提高,1980年為68%,1981年上升到sl%,1982年上升到85%。進入90年代,對新兵質量要求就更高。1997年,海軍、海軍陸戰隊和空軍的新兵中高中畢業文化程度所佔比例分別為91%、95%和99%。陸軍最初為88%,經過努力達到90%。目前,美軍高學歷人員較多,約有博士2868人,碩士90472人,學土159755人、可以説,全志願兵役制經過80年代的發展,到90年代已經進入比較成熟的階段。這主要體現在兵役組織體制比較健全、官兵入伍和選拔程序比較完備、軍人各種待遇有法可依。

美國兵役組織體制分政府和軍隊兩套機構,前者(國家選徵兵役局)負責登記,通過各級選徵兵役分局及全國各地的2060個兵役委員會,依法對19~24歲的適齡男性青年進行登記;後者(國防部兵役機構)負責募兵,通過各軍種的募兵機構和設在全國各地的幾千個募兵站招募現役和預備役軍人。美國雖然實行的是全志願兵役制,但役齡公民必須依法進行兵役登記,這是公民的義務。保留兵役登記並不是要實行徵兵制,

但徵兵仍然是國家應付危機的重要手段。一旦出現緊急情況,首先動員的是國民警衞隊和後備隊。但根據1948年第50屆國會通過的《軍事選徵兵役法》,聯邦政府的“選徵兵役系統”在必要時可採取徵兵手段,但前提是必須在危機爆發後的193天內從進行過兵役登記的青年中徵集第一批新兵,並將其送到部隊服現役。

“選徵兵役系統”的最高領導機構是直屬白宮的選徵兵役局,其任務是和平時期進行兵役登記,確保緊急情況下國家有足夠的兵員。美國全國劃分為東北部、南部、中西部、西南部、中部和西部6個大區,每個大區設一個地區局,轄若干州的兵役工作;各州設有州選徵兵役局,而兵役登記的基層單位則是散佈全國各地的2060個兵役委員會。聯邦選徵兵役局通過計算機網絡對各地區基層單位的數據進行處理;各地方兵役委員會負責各地區役齡青年的兵役登記和檔案保管等工作。目前,約有1.2萬餘人在兵役委員會任職,而且都是不領薪水的義務任職。

軍隊系統的兵役機構由國防部主管部隊管理和人事的助用國防部長統一領導和協調。各軍種都有自己的兵役機構,陸軍的徵兵司令部,設在肯塔基州諾克斯堡;空軍的軍事人員中心,設在得克薩斯州倫道夫空軍基地;海軍的軍事人員中心設在華盛頓五角大樓內;海軍陸戰隊的人力與預備役事務部也設在五角大樓內。各軍種的兵役部門通過設在全國各地的募兵站為本軍種招募男女軍人。募兵站站長通常由經驗豐富的軍士擔任。

徵兵是一項艱苦細緻的工作,勞動強度大,工作流動性高又需要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各軍種一般都選拔軍齡較長、熟悉部隊情況和有強烈事業心的軍官和軍士擔任募兵工作人員。80年代以來,美軍連年動用高達2億美元的宣傳費(目前仍高達1.2億美元)來搞兵役宣傳工作。其具體做法是:

①每年向全國適齡青年郵寄i90o萬份宣傳材料;

②免費向全國三百餘萬名高中生郵寄包括軍隊職業介紹等內容的各種雜誌;③廣泛進行武裝部隊職業能力系統考試;

④開展社會公益活動,提高軍隊在公眾中的形象等。

兵役宣傳的目的是鼓勵青年踴躍報名應募,以提高軍隊新兵的質量。

美軍為志願入伍的青年制定了嚴格的條件和標準,主要包括綜合標準、體格標準、智力標準和道德標準等。綜合標準主要是對年齡(l~35歲)、國籍(美國公民)、身高(男l.52米~2.03米,女1.47米~2.03米)、體重、視力、病史、文化程度(高中畢業)、能力、品行和婚姻狀況(有子女的單身青年不得入伍)等進行規定和限制。體格標準主要採用“pui-h-es”身體等級代碼(p指體力或耐力,u指上肢,i指下肢,h指聽力,e指視力,s格精神)來衡量應募人員的體格狀況。智力標準主要通過“武裝部隊職業能力系統考試”對應募者的智力進行檢測,考試包括10個科目,即:詞彙知識、段落理解、算術推理、數學知識、一般科學、汽車和修理知識、機械知識、電子知識、數字運算和編碼速度。美軍人事部門根據考試成績、軍隊的需要和應募者的意向對新兵的專業分配進行統一安排和調配。應試人員可根據自己的成績和愛好來選擇專業。設立道德標準主要是將不適合服役的人員(具有反社會和反軍隊傾向,同性戀者,患有精神病、心理病及有過犯罪前科的人)篩選出來。

在全志願兵役制度下,軍隊與個人之間構成了僱用與被僱用的關係。初次入伍的士兵稱為“一首期兵”,完成首期服役合同並簽定再次服役合同的士兵稱為“職業兵”。首期兵的標準服役期限是現役加預備役共8年。陸軍士兵的首次服役合同期一般為1一3年現役加5年預備役或2年現役加6年預備役;空軍士兵的首次服役合同期多為4年現役加4年預備役,約有10%的士兵則簽定6年現役加2年預備役的合同;海軍土兵的首次服役合同期也多為4年現役加4年預備役的方式;而海軍陸戰隊士兵的首次服役合同期一般為4~6年現役,外加4~2年預備役。完成8年服役期後,若本人志願,工作能力和身體狀況合格,經上級指揮官推薦並考查通過,可與軍隊簽定3~6年不等的再次服役合同,成為職業兵。職業兵一般選擇服役20年以上,以便獲得退休資格和相應的福利待遇。

美軍現役士兵分為10級,即三等兵(新兵)、二等兵、一等兵、下土、中土、上土、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和軍種總軍士長。軍土包括下土、中土、上

士和軍士長,是士兵中的骨幹力量。一般情況下,新兵服役半年可晉升為二等兵;晉升一等,兵活服役1年;晉升下士至少需服役2年以上。中士以上的晉升比較嚴格,由資深軍士和部隊主官組成“晉升審選委員會”對擬晉升人員進行考核,以分數制進行量化篩選(1~1000分不等)。考核的主要內容有:服現役時間(最高100分);軍齡(100分);工作表現(150分);技能資格考試(150分);受過的獎勵(50分);專業訓練和學歷等(200分);審委會評分(250分),主要根據軍容風紀、口才、時事與軍事知識、軍事才幹、潛在領導能力等進行評判;體育鍛煉達標情況(60~100分)等。一般情況下,450分以上才能晉升中士,550分以上才能晉升上士。

美軍軍官屬聯邦政府公職官員。每年美軍新任命軍官約有1.7萬人,其來源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各軍種軍官學校畢業生,如陸軍的西點軍校、設在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斯普林斯的空軍軍官學校和設在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的海軍軍官學校。這3所院校每年為部隊輸送約二千五百名軍官,相當幹部隊每年新任命軍官的15%。二是各軍種候補軍官學校和軍官培訓學校畢業生,此類學校主要招收大學畢業生和具有大學二年級以上文化程度的優秀士兵,一般要進行20周的培訓。這類軍官每年約佔美軍新任命軍官的21%。三是各軍種後備軍官訓練團畢業生,美軍在全國約一千四百所大專院校設有此類軍官培訓機構。它每年為部隊輸送40%以上的新任命軍官。四是直接任命,即對醫療、工程技術、宗教、法律和軍樂等專業人員,通常從地方大學物色人選,進行必要的軍事訓練後直接任命為軍官。五是戰時從士兵中直接提拔軍官或從預備役和退役軍官中徵召人員服現役等。

現役軍官分為10級,即: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准將、少將、中將和上將。每個銜級都有明確的名額和比例限制。軍銜與職務的關係比較固定,通常在晉職時,也要相應地晉銜。各級軍銜與指揮職務的關係是:上將——參聯會主席、副主席、各軍種參謀長和戰區司令;中將——各軍種副參謀長、陸軍軍長、空軍航空隊司令和海軍艦隊司令;少將——陸軍師長、軍種二級部部長;准將——獨立旅旅長;上校

——旅(團)長、空軍聯隊隊長、海軍大型艦隻艦長;中校——團長、艦艇中隊長;少校——營長、艦艇分隊長;上尉和中尉——連長;少尉——排長。軍官的晉升大都採取審選制,即各軍種部長每年根據法定的各級軍官人數和實際需要,確定本年度各級軍官的晉升數額和審選範圍,組成各級各類軍官晉升審選委員會;由各審選委員會根據軍官檔案和具體考核情況,提出待晉升軍官名單,經軍種部長審定,報總統批准,由參議院確認通過。

美軍預備役軍官,尤其是精選預備役軍官,是美軍總體力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美軍服現役的軍官約有半數是預備役軍官,為軍隊建設發揮了重大作用。精選預備役部隊每年領薪參加訓練和演習的時間大大超過兩週的規定,並且頻繁地執行各種任務和非戰爭軍事行動,有時成建制地派到海外遂行軍事行動。美軍預備役軍官分為8級,即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准將和少將。服現役滿11年的預備役軍官必須自動轉為現役軍官,否則作退役處理。

推薦其他文章:

中國古代各朝兵役制度

兵役制度顯示中外不同軍事意圖

淺析中韓兩國兵役制度之異同

中華民國兵役制度略考

兵役法律制度廣播稿

Tags:兵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