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餐桌禮儀作文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93W

餐桌禮儀作文多篇

禮儀作文 篇一

“糟糕,要遲到了!”正在吃麪包的我望着鬧鐘説。奇怪!這明明是我平時起牀的時間,為什麼偏偏只有今天顯得如此慌亂呢?原來呀,這周我們五(9)班被評為“國旗班”。身為“國旗班”的一員,我今天早晨要去東門的“苗苗禮儀崗”站崗,一共十個人,我還是組長嘞,所以我今天肯定要比平時的到校時間格外的早。

我們一隊人馬集合完畢,站在東門的牆後面,把綬帶仔細地理了又理,紅領巾繫了又系,差點就要求十個人的紅領巾都一模一樣了。等保安叔叔幫我們排好隊形,已經離預定站崗開始的時間晚了五分鐘了。

開始站崗了,我的大腦裏突然一片空白,根本把握不準該不該喊“同學早上好”,這下可把彭愛稀急壞了,因為只有我先喊了“同學”,他們才接着喊“早上好”,這是預先安排好的。每次當有同學走過的時候,彭愛稀就各種朝我打手勢,示意我趕緊起個頭。可是我覺得,如果僅兩個同學走過我們就要喊,這一個早上還不把嗓子給喊啞了?

漸漸地走進校門的人多了起來,校門口變得熱鬧了。我們認真的站崗,維持着隊形、保持着笑容、齊喊着口令,一切都步入了正軌。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十個人站的好好的,可不知從哪兒冒出一聲“敬禮”,我們心想“一定是老師來了”,連忙下意識的敬禮,然後東張西望,咦?沒看見老師呀?我不禁問剛才喊口令的樊凡,“老師呢?”樊凡拿手一指,自信地説:“那邊個兒高的、染黃頭髮的肯定是老師!”説話間,只見那位“老師”走進了保安室,拿出一條寫有“家長志願者”五個大字的綬帶來披在了身上。“哈哈!”不知是誰先笑出了聲,接着大家都忍不住了,開懷大笑起來。

“老師叫你們回去,準備國旗下講話了!”沒過多久,黃奕博前來報信。“呼一一!”大家不約而同長舒一口氣,紛紛把綬帶拿下來,剛才的精神頭兒一下就沒了,有的捶背,有的揉腰,有的甩臂,有的捏着已經麻木的腳,但是,每個人的臉上卻都洋溢着微笑。

哈哈,這真是一次難忘、快樂的禮儀崗經歷!

禮儀作文 篇二

以禮待人,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傳統美德。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兒,都應該保持一顆禮儀心,面對任何人都要禮貌對待。這樣不僅可以體現我們個人的風度,而且能夠體現我們對他人的尊重。這既是維護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潤滑劑,也是維護個人形象的一種體現。

然而就在現如今的社會,很多中國小生開始變得沒有上一輩的國小生們有禮貌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大概是因為現在的小孩兒缺少家庭教育和學校的禮儀教育,才導致現在的很多孩子沒有想法去以禮待人,取而代之更多的是一些粗俗的語言和不文明的動作來表現個人的想法。

社會永遠不缺沒有禮貌的人,但社會永遠都缺有禮貌的人。

禮貌在整個社會乃至國家看起來都非常的重要,對以後人類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如果人類沒有文明禮貌的體現,那麼人類的發展將是沒有意義的。禮貌既是人與人情感的體現,也是人在發展過程中對知識精華的總結。

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封建思想文化逐漸得到瓦解。尤其是在新文化運動之後,中國的思想文化已經得到了一個良好的改變。在此之前,人們都是通過跪拜等形式來表示對客人的一種尊敬,那麼現在就可能是沒有這種情況了,但是人們可以採用握手、打招呼等的形式來表示個人對對方的尊重。這既是對個人的尊嚴的尊重,全是也是對別人尊嚴的尊重。可見,自古以來人們都強調禮儀,只不過是在封建社會時期,人們的禮儀有些扭曲人性罷了。

保持一顆禮儀的心態對待周圍的事物,每個人都需要用禮儀來洗禮個人的思想。如果沒有禮儀,世界將會變得十分糟糕。禮儀既讓我們人類生活變得更加有秩序,也讓我們人類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也對我們人類發展有着巨大的作用。相信吧,人類的發展不能不需要禮儀。

禮儀作文 篇三

文明禮儀隨感一天,某高校一位老師給學生上外語課。此時,窗外陽光燦爛,可教室裏卻亮着明晃晃的四盞四十瓦的日光燈。

這位老師踏上講台,環顧了一下教室,略有所思地沉默了。學生們好奇地注視着一言不發的老師,有的還相交換着疑惑的眼神。突然用法語問大家:“同學們,中國富裕嗎?”突如其來的的發問,使同學們一時感到莫名其妙,大家紛紛回答:“不富裕。”老師平靜地接着問:“那為什麼我們大白天還亮着燈呢?”這一問話,使同學們震動了,有幾位同學立即起身把日光燈關上,事後,有位同學説,老師講課的內容有些已經記不清,可這簡單的兩句問話,卻深深地烙在腦中。也許有人認為,中國不富裕,但不必吝嗇那一度電,一噸水,甚至説:“這點點滴滴花得起。”於是他們在工作中生活中常常有意或無意地慷國家之慨,浪費社會的財富。這種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大少爺”作風,對國家有害,於已也不利。

須知浪費是對國家和人民的最大犯罪。就以用電來説,如果我們人人都認為多用一度電無關緊要,而國家電力有限,這樣不僅影響各條戰線的正常用電,也影響了人民的日常生活用電。俗話説得好:“駱駝珍惜點滴的水,是因為有過在沙漠裏艱難跋涉的體驗,人們愛惜滴水寸紗,是因為他們懂得創業艱難。”為了振興中華,我們要大力提倡勤儉節約的美德,我們要大力提倡勤儉節約的美德,我們要勤儉治家,更要勤儉治國。還有一種人,不管浪費大小,一概無動於衷,認為自己花錢,愛怎麼浪費就怎麼浪費。

要是中國永遠落後,人民生活無法提高,你難道也愛怎麼落後就落後嗎?

禮儀作文 篇四

什麼叫“宴”?各種辭書對“宴”一詞的註釋,除了與飲食關係不大的“安逸”“樂”兩個義項外,與飲食活動掛鈎的第三個義項都做“以酒食款待賓客”解。另外還有人説:“宴是以社交為目的的進餐活動”。上述兩種解釋都算抓住了飲宴的主要特徵,但似乎都欠完滿。例如我國曆史上有一種“家宴”,指的是那些富裕的大家庭,因人口眾多,成員輩份、關係複雜,祖孫、叔侄、兄弟、姊妹、妯娌等人,平時不在一起進餐,遇有節日或其他原因,家長決定備辦豐盛的酒餚,閤家歡聚一堂飲宴取樂。這種宴會並不一定有外來賓客。它雖然有促進全家團結和睦的作用,但不能稱為社交活動。另外還有一些飲宴活動,例如志同道合的文人騷客舉行的“文酒會”等,雖然有主有賓,但其主要目的往往不在於社交,而另有其他主題。

宴會與日常進餐還有一個不同之處,即具有一定的儀式。古代天子、諸侯、大夫、士庶饗賓客,儀式非常複雜,後世日趨簡化,但總有一定的儀式。例如民間的婚宴、壽宴、接風、餞行等宴會,都有東道主或司儀簡單説明舉行宴會的意義,即使家宴,家長也得説幾句話,相當於致辭。綜上所述,宴會似乎可以説是:在療飢、味品之外,另含某種目的、意義的,具有一定儀式的集體進餐活動。

我國曆史上的宴會,名目繁多。除了通常所説的“國宴”“軍宴”、各級官府舉行的宴會統稱“公宴”,私人舉辦的“婚宴”“壽宴”“接風”“餞行”等宴會統稱“私宴”外,有的以規格高低、規模大小、儀式繁簡,劃分為“正宴”“曲宴”“便宴”。有的以設宴場所分為“殿宴”“府宴”“園亭宴”“船宴”等。秦末項羽在鴻門阪宴請劉邦,史稱“鴻門宴”;漢武帝在柏梁台宴請羣臣稱“柏樑宴”;唐代皇帝每年在曲江園林宴請百僚史稱“曲江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