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記承天寺夜遊作文700字【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44K

記承天寺夜遊作文700字【精品多篇】

記承天寺夜遊作文 篇一

庭院深深,樹影重重。月高掛於夜空,靜靜地灑下皎潔的月輝,月光朦朧,讓這夜晚顯得夢幻起來。

月兒無眠,似調皮的小孩兒輕輕地推開門窗,想要看看室內的人此刻在做些什麼。

形影消瘦的人,正要解開衣衫走向牀邊。卻見這精靈般的月光投進了室內的地面。如此皎潔明亮。今晚的月一定好圓好圓。何不一賞月下美景,再去眠它一晚?

於是再度披上衣衫,輕輕推開雕花的木門,信步走到室外。只見那月光無言,卻已將整個庭院寫滿。處處都是嫻靜之美。

雖不及白晝的明亮,卻自有一種似真似幻的夢幻之感。

走下台階,庭院空空。如此月下美景,卻無人與我共賞。自被貶黃州以來,總是白天,也鮮有登門造訪的人,更何況此時正值夜深?

月光將我的身影拉得那麼長。我看那地面上的孤影不禁心生淒涼。忽然想到老友張懷民的境遇與我一樣,宦海浮沉此刻我們都是仕途上的失意人。於是迫不及待的踏上了前往承天寺的那條路。

不多時,我便來到了友人的住處。訝然地發現原來張懷民此時也未就寢,正一人獨自立於庭院,見我到來,自是一番驚喜。相顧之下,欣喜中卻帶一點悲涼。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哪一個地方沒有松柏,可是天涯知音卻是這樣珍貴。

庭中漫步,自有一種悠閒。月下賞景,自有一種欣喜。

向我們這樣並肩而行,悠然觀景,拋開世俗的名與利,忘卻人生中的諸多不如意,將心身託付那一輪明月的人世間又有多少呢?

晚風,輕輕地吹過來。竹影搖曳,枝影婆娑。

庭院化作了一沉清水,澄澈透明。松柏也化作了在水中輕輕搖曳的水草。而此時的我倆,不就正如兩條深游水底的魚嗎?

記承天寺夜遊作文700字 篇二

你從汴梁走來,雨疾風嘯卻吹不散你的滿身塵埃;你經過河南,百姓的哭聲震天卻解不開你身上的枷鎖;你跨過淮河,三千里淮水濤濤卻無法洗滌你的屈冤。踏過長路漫漫,終抵黃州。一聲長歎,兩行清淚,三年不蜚,家徒四壁,身懷作千古絕唱之能卻懷才不遇,胸有留萬世芳名之志卻龍盤鳳逸,這就是你在黃州的生活。

在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中,他稱自己為“閒人”,可我覺得應將他稱為“孤獨者”。孤獨之因有三:一是政治抱負無法實現的孤獨;二是空有一身才華卻處處受人排擠的孤獨;三是失去摯友的孤獨。

他旨在造福一方水土,為百姓贏得福祉。從杭州的蘇堤到廣州的供水系統,再到竭力反對王安石的'新法,他無一不為百姓着想,卻從不顧及自己的私利。可如今小人得勢權臣當道,他遠大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杭州大旱,四百萬災民如飢似渴地等待救濟,可朝廷只援助了兩千石糧食,還被層層剝削,這種情況下他如何一手擎天?這是其一。

其二,恰如康震教授所説,蘇軾被貶黃州未嘗不是一種機遇,如果沒有這次機遇,可能就沒有了《念奴嬌》的豪邁壯闊與《赤壁賦》的千古滄桑。“烏台詩案”以後,他明白了,一個人蒙受了誣陷,即便死也死不出來個道理來。所以,蘇軾的性格變了,他變得謹小慎微,雖滿腹經綸卻無人,也不敢與旁人傾訴;雖佳作頻出卻提防讓他人知曉。“英雄無用武之地”是一個人最大的悲哀,也是一種意境上的孤獨。

其三,蘇軾被貶後,親友大多與他斷絕了聯繫,蘇軾的一封封用美妙絕倫,光照中國書法史的筆墨寫成的書信,千辛萬苦送出去卻杳無音信。明知自己是正義之身卻遭到親人冷漠的拒絕,這也是一種心靈上孤獨。

在《記承天寺夜遊》中,庭下的積水彷彿是一面鏡子,照出了蘇軾內心的想法,“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正是一個孤獨者最悽美的告白!

記承天寺夜遊作文 篇三

在1083年10月12日的滿天繁星的。夜晚,忙活了一天的我,終於可以入寢睡覺了!當我正要解開衣服準備睡覺時,月光悄悄的從我大門溜了進來,看上去潔白如玉的月亮,使我疲倦全部疲倦都隨月光消散,讓我感覺很欣然,使我起身出門。

我想到我獨自一個人在林中散步,沒有人和我一起享受月光和林間寂靜,於是我就踏着我的步伐,去承天寺尋找張懷民,想和他一起在林間散步。

我到了承天寺後,敲了敲門,如果房內無人響應,我就只好離去,不打擾他,但是張懷民沒有睡覺,估計和我一樣,看見這皎白的月亮也無法入睡。

我和張懷民一起在院子裏散步,四周十分寂靜,在漆黑的夜晚裏,只我和張懷民,還有天上那明亮的月兒。

庭院下的積水很澄澈,倒影着我和張懷民,還有天上滿天繁星,以及月亮。

在水中,我似乎看到了藻和荇在水中交錯縱橫,我抬起頭,向天上望去,發現水中那根本就不是藻和荇,而是那高大的竹林和柏樹的倒影,在月光的照耀下,在水中顯得交橫。

我與張懷民繼續走在院子裏,張華明看着周圍那高大的竹林和挺拔的柏樹,竹林裏面黑漆漆的,他又對我笑着説:“你覺得竹林柏樹中有沒有傳説中的黑鬼?你覺得她會不會問候我們一句:‘你吃飯沒?’呢?”

我大笑,張懷民確實是個有趣的人,我們口中那些吃人的黑鬼,在他嘴裏卻是一種親切又不怕陌生人的好鬼,比那些認為鬼吃人又不待人好的傳説好多了!

我們走着走着,一路上有説有笑,還談了些當初在朝廷裏的事情,在這個寧靜的夜晚裏,我們卻不想提起當初的事情,應該好好享受現在的月光,於是我們聊得不亦樂乎!哪個夜晚沒有那明亮潔白的月亮呢?哪個地方又沒有竹林和柏樹呢?其實吧,是很少清閒的人,如我們兩個人罷了。

記承天寺夜遊作文 篇四

在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我解開衣服剛想躺下睡覺,突然看到皎潔的月光很淡很淡的照在窗户上映射進來。突然一下子間似乎想到什麼,急穿上鞋子,穿好衣服,往承天寺去。路上心裏想着,最近的日子中太過無聊,沒有可以交談的朋友,今天一下子就想到了以前跟我同樣遭遇的張懷民。走到寺門口有兩個和尚走了出來“施主,請問你想找誰?”我停頓一下,深情淡定的回了:“我來找張懷民!”和尚恭敬的回答:“施主請進”

我走進寺中,看到懷民的房間也未熄燈,徑直朝前走去。輕輕敲門,只看到房間的身影朝門口走來,打開門後,也是呆了一下,微笑示意之後,張懷民收拾衣服,和我一起在院子裏漫步。

我們一起在院裏走着抬頭看到天空中灰暗一片,有一點星星掛在遠方,最耀眼的哪個月亮也安安穩穩的掛在天上。我不禁感歎:“哎,懷民兄,今晚的月亮多麼皎潔,又不禁讓我想到了從前。”我臉上浮現了淡淡的傷感,悲痛。懷民定定看向月亮,支聲到:“誰説不是呢?如此景色怎能不令人傷心!想到家中還有年過80的老母就很擔憂,不知她現在過的好不好。我聽完之後,也不斷搖頭,似乎這麼無可奈何,説道:“家中有妻兒老小,叫我如何放心,也更是思念着家鄉的土地,如今被貶至此,我只能與你發泄心中思鄉思親之情。”懷民點頭。我們坐在庭中,找來酒杯,一同在月光下喝酒。

水裏的植物縱橫交錯,漂浮不定,,那些竹子,松柏也倒影在水光中。我們都不禁感歎着:“哪個地方沒有月亮,哪個地方沒有這樣的竹子,松柏。只是少了現在像我們這樣的閒人而已。”

談到這而,我們更是對現在的宋朝皇帝,百姓談論一番,懷民歎息:“我們閒來無事,卻得不到朝廷重用,被貶官至此,渴望報效朝廷卻是有心無力!可悲!可悲!”我們心中都黯然傷神。

我們坐起身來,突然想往湖邊散步,走在路上,看到了這片江山現在的處境,不禁感慨,不能為國出力,實乃大不幸。

記承天寺夜遊作文 篇五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初冬的風兒在吹拂,冷冷的,瑟瑟的。

忙了一天的我,感覺有些睏倦,解衣準備睡覺。

剛好,月光從窗户裏悄悄地透進來,灑滿了我的整個房間。望去,像一面鏡子高懸於深邃的夜空。

不禁,想起了四年前的今晚,那晚月亮和今天的一樣明亮。但不管怎麼明亮,都無法照亮那些小人強加與我的罪行,也無法洗刷我的清白。

一晃四年過去了,我已遠離了朝堂。還好我在此地遇到了一位知音——張懷民。此刻,我睡意全無,便想去承天寺找張懷民,一起享受這美好的月光。到了承天寺,碰巧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便一起在院子裏散步。

小道兩旁,竹林相夾,我聽到風裏竹葉颯颯作響的聲音——輕輕的,好像在為我們的友誼作曲。走出了小路,便到了寬敞的前院,皎潔的月光灑滿整個庭院,看着地上,好似出現了一泓清泉,又清又亮,望不到底,給這原本淒涼的夜,增加了幾絲清涼。仔細看那“泉水”,裏面還有水藻,在放鬆地自由擺動。

這時,一片竹葉,隨着風兒落了下來,飄到了我的面前,才打破了我的遐想,原來那在水底招搖的水藻並非真正的水藻,而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多麼美好的夜晚啊!

我和懷民繼續走着,説着那些得失,論起那些喜悲。那些曾以為天大的沉重,不過似鴻毛一般。在這個充滿月光的夜晚,我們相視一笑,心中釋然:曾經的輝煌與失意都已經成為了過去,只有今夜還在繼續,不必在這麼美好的夜晚想那些曾經的不快。

不由得反思自己:哪裏沒有月光?哪裏沒有竹子?以前的我為什麼就從來沒注意過呢?

大概是因為有些風景,只有在某種心境下才能真正看清吧。

如此看來,我倒是要感謝命運遣我來此了,也感謝月光不吝賜我。

記承天寺夜遊作文 篇六

秋夜,蘇軾獨自一人坐在狹小的房間裏閲讀着一卷卷竹簡。陣陣睏意襲來,他打了個呵欠,收拾好了書卷,熄滅了案上的油燈,準備休息了。

蘇軾解開衣裳時,卻望見銀白的月光輕輕灑進了門來,儘管沒有點燈,但月光照亮了整個房間。蘇軾對這月光一見如故,馬上整理好了衣服,快步走到了窗前。

微風吹在臉上涼絲絲的,月光如水,樹影婆娑。蘇軾不僅自語:如此美好的月夜,要趕緊好好欣賞才是!他高興地站起來,走出門去。

然而他左思右想卻沒有人能與自己共享着美麗的月色。看來只好去找懷民兄了。深秋的晚風送來陣陣馥郁的稻香,沁人心脾。月亮的出現讓樹林裏的生靈更加活躍起來了,夜鶯在枝頭輕唱,蛐蛐在草叢中低吟。月光清澈,此時的夜空彷彿一匹精美的綢帶,深邃而幽遠。蘇軾沉浸在自然的美好之中,不覺已經抵達了張懷民所居的承天寺。

輕巧敲禪門,開門的張懷民也一臉興奮:子瞻,我就知道是你!懷民,我看今夜月色正好,一同賞月如何?甚好甚好!懷民點點頭,看到如此美妙的月色,我也正準備好好欣賞!説罷,二人便在寂靜的寺院中散起步來。兩人時不時的即興創作小詩吟誦,或背誦起千古名篇,興致盎然。月光灑落在寺院的石板地上,追隨着他們的腳步。又像是從天河中溢出的清水,流入了凡間。一時間,寺院似乎變成了一潭清澈的湖水,波光粼粼。恍惚間,蘇軾二人如同真的來到了水中的世界,在豐茂的藻荇之間穿行。這潭水是灑落的月光,而湖底的水藻則是寺院中的竹柏。這一切亦真亦幻,宛如夢境。

這世間何處沒有月光?又何處沒有竹柏?為何卻沒有人像我們這樣出門欣賞?大概是因為少有我們這樣的閒人吧,少有像我們這樣淡泊名利有從容不迫的人了吧。蘇軾的嘴角露出了一絲苦笑,接着又在心底發出一聲感歎:被貶四年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人生如夢,何必想這樣難為自己呢?

此時蘇軾的心中,就如同這皎潔的月光,乾淨透明,毫無雜念。望望天空,月光朦朧,一如既往。

記承天寺夜遊作文600字 篇七

天氣漸涼,大雁南飛。蘇軾獨自一人在房間內來回踱步,心裏一遍遍回想着與王安石在朝堂之上脣槍舌劍的辯論,想到自己只因觀點不同便流落至此,不禁坐在牀上歎了一口氣。天色已晚,蘇軾褪去衣衫,準備睡覺。窗外月色皎潔,蘇軾看着出了神,不知是思念家人還是回想朝事,他不由自主地穿上衣服推開房門,月光一下傾瀉而入.在庭院中的石凳上坐下蘇軾對月長望。忽然,一陣冷風吹得蘇軾瑟瑟發抖,他不禁發覺自己太孤獨了,連個能夠與之交談的人都沒有。忽然蘇軾眼睛一亮“不是還有個張懷民與我一同貶官至此,好像住在承天寺。對,就找他去!”説罷,便大步流星地朝承天寺趕去。

已是深秋時節,入夜又是如此的深,蘇軾由不住打了個寒顫。大街之上無人走路,只有那月光灑在房屋地面上像披上了銀白色的綾紗。道路旁的房屋還有些燈光,屋裏不時傳來推杯舉盞的聲音。“真是一羣鄉夜之人!”蘇軾鄙視的想到,“只是可惜了這一輪明月。”此刻,承天寺已步入眼簾。

來到懷民房門口,蘇軾輕輕地敲了敲門,來者長髮,正是懷民。他們彼此都想問一句“還沒睡啊。”卻都沒有開口,只是相視一笑。兩人一同步至院內,望着這美好的月色大發感慨。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一般清明澄澈,月光下,竹柏之影縱橫交錯,宛如一幅水墨畫,清新典雅。蘇軾感歎道:“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隨即大筆一揮,寫下了千古名篇《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橫(héng),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記承天寺夜遊作文 篇八

元豐那時候的六年十月十二日黑燈瞎火的晚上,我脱了衣服蹦到牀上要睡覺,只見月亮進來了,我跟隨着月亮蹦蹦噠噠的出門了。

見月亮往張老頭家去了,那張老頭也肯定沒睡覺哇,一想想就高興,敲着那張老頭家的黑大鐵門子就喊:“老張頭,老張頭,出來陪我這個老蘇頭玩兒不?”那老張頭在屋裏用賊拉大的聲説:“你接來吧,咱擱院兒裏嘮會兒磕”“你家黑門的大鎖頭還擱這兒掛着呢,你讓我這老頭飛過去啊?”“哎呀媽呀,瞅我這臭記性啊,我這就給你開去。”俺倆在院裏走了一圈又一圈,注意個細節,我倆可是手拉手很曖昧的樣子呢!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那院兒裏的水冰月樑整的都反光的,這可是晚上,整得格外明顯呢!我倆只要一見面,那話就像那瀑布似的,老長老長滴了,我忽然想起件事兒,就問老張頭,“你那時候幹啥壞事兒呢?都不出來迎接我,我不開心了,知道不?”“我在屋裏練字兒呢,那你要不要我給你買糖吃啊,嗯?”“嘿嘿嘿,我就喜歡這糖!”我看完老張頭寫的書法後,接着説“你這字啊,和原來也差不多少。”我小聲嘟囔道:“還不是一樣醜?”那老頭還不樂意了,斜楞我,“行了,咱倆都是如此清閒的人,有啥的對吧!”“行吧,行吧,行吧”還是很不樂意的樣子呢。你這老頭咋和小孩沒啥兩樣呢?我小聲嘟囔,“又説我壞話,”他一下到我身旁給我嚇一蹦蹬,“咱倆都這大年紀了,還長啥樣安度晚年得了你這樣不好嗎?”老張頭尋思尋思也是哈。

於是我倆開始了逛大街,拋棄世俗的眼神就是往前走,現在,還有幾個人像我倆這樣清閒呢!

記承天寺夜遊作文 篇九

元豐六年十月十日的晚上,我解開了衣服,正要入睡。這時,月光從門外照射進來,將地面染成了一片雪白。我看看月亮,又看了看地上的月光,今夜的月光美得令人陶醉。於是我高興的站了起來,走出了門,在美麗的夜景中,我在無人的小道上緩緩前行着。可是,我突然想到,沒有與我一同尋歡作樂的人,心中不禁湧現了一陣悽楚。於是,我就去了附近的承天寺,去尋找與我一樣落魄的友人張懷民。我走進寺中,用手撫摸着欄杆,月光下的影子是那麼的陰暗,讓我回想起最近困苦。走進懷民的房間,才發現他也沒有睡。

於是我們兩人相約一同欣賞今夜的月色。我們一起走進了院子裏。寺裏的院子很大,月光照在光滑的地面上反射開來,像水一樣通亮。月光如水,而這一片“水”中似乎還生長着許多植物,它們在白茫茫的地面上格外顯眼,交錯在一起,看上去層層疊疊。其實,那些是月光照耀下,竹子和柏樹的影子。我看着月亮,又看着寺中的竹、柏,不禁若有所思。我開始想,為什麼處處有美好的月景,也處處有竹柏,可卻鮮有人欣賞?我想了想自己被貶官的經歷,突然恍然大悟:“是啊,人人都那麼奔忙,哪有什麼時間去賞月,真正賞月的人,也只有我和張懷民這樣的閒人罷了。”是啊,也確實如,太多太多的美被人忽視掉了,為什麼普通人不賞月?只是因為人們被世事所困,沒有我們這樣的閒人罷了。

月色如此之美,卻無人欣賞,着實可惜。而我被貶官,有職無權,滿腔熱血,一身才華卻無用武之地,不也如此?可正因如此,我才有了這份清閒,才能好好賞月,這種人生的樂趣又有幾人能發現呢?我抬頭再看了看月亮,明白了一件事,貶官又如何?我依舊是那個我,滿腹詩書,既然我有過輝煌,那麼我還是有能力的。既然本事還在,又何須在乎一時的失意?貶官並不重要,我們要學會適應生活,發現生活中的樂趣。人生處處有人生的樂趣,只要還有美的地方在,我就有人生的意義。所以,好好享受現在的美好,才是最重要的。

記承天寺夜遊作文 篇十

黃州的夜晚遠不如京城那般熱鬧,即使我住的屋子並無前庭後院,能傳進耳中的,也不過幾聲微風拂葉。有了幾分睏意,我解開外袍,側卧下準備就寢。此刻,風聲也已停息,僅剩我一人的呼吸聲,分外清晰。正欲闔眼,忽然瞥見簾縫間,分明透着幾縷清白色的月光。我忽然來了興致,將簾子拉起,絲毫沒了遮擋的瑩白光芒大肆鑽進屋舍,攀上房間的每一個角落。鮮少有如此明亮的月了。我乘興起身,繫上外袍,意欲去承天寺尋老友張懷民,與我共賞這景。

巧的是,懷民也沒有就寢。想來,我們同是被貶黃州,整日清閒無事,又同是鍾情賞景之人,如此靜謐的景色,不恰好是為我倆準備的嗎?果不其然,院子中只有我們二人。腳步貼地的“啪嗒”作響,衣襬拂地的“沙沙”和鳴,卻是更襯得這夜幽寂靜謐。月光如剛引得我從榻上起來一樣,瑩白如雪,落在前方的地上,倒似積水返照,看不真切了。忽然,飄飄悠悠的幾道影子交映在水光中,如藻、荇交錯,頓時便覺出這“水”之清瑩來。定晴望了望,許是竹柏的影子吧。

近前,大片大片的竹林掩映了月光,斑駁灑落在我倆身上,周身籠於陰翳之中。氣氛陷入沉默,我知道我們又不免感懷慨歎了!我們曾赴京趕考,意氣風發;也曾輾轉多日,忙於政務。於歌舞昇平的繁華地帶,我們清心安逸;於官府累牘公文,宂雜事務中,我們鞠躬竭力;面對官場的阿諛奉承,爭名奪利,我們仍守心中自在空明。那時總厭倦感歎,再很難欣賞到空明清淨的景緻了。如今,見到了往昔我最想看到的幽靜景色,卻油然生出悲慨來。我們正值壯年,卻落得這般有職無權的地步,沒法實現治國的抱負,唯有寄情山水,實是有些令人啼笑皆非了。

已經行過竹影之外,視線再次變得清亮開闊。身邊的懷民也舒展了緊鎖的眉頭,拂了拂鬍鬚,我倆心照不宣地笑起來。明朝,於這黃州馳馬賞景,專於眼下杯酒盞茶的清歡,不也很閒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