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浙江大學聯考作文題目及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W

浙江大學聯考作文題目及精品多篇

最新浙江省大學聯考作文 篇一

“中國夢”具有最大限度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偉力,無論面對多少挑戰、多大困難,始終以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澱和歷史智慧為底藴,給人以希望、給人以信心、給人以力量。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飽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國夢”在無數矢志於民族復興的仁人志士心中從未泯滅過。夢想不滅,希望永在。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不竭動力,牽引着中國砥礪前行的腳步。“五四”運動以來,匯聚了中華民族先進分子的中國共產黨,率先_了“中國夢”的密碼,找到了實現“中國夢”的路徑,波瀾壯闊的鑄夢工程大幕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續推進,“中國夢”的動力之源全面激活,“風景這邊獨好”的“中國故事”精彩呈現,中國人民從未像今天這樣離偉大的“中國夢”如此之近。中國的發展必將影響着亞洲乃至全世界。

同學們,我為我們的夢想而感動,看到我們的夢想和家庭、生活、健康、快樂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我看到我們的夢想融入了春天的陽光,温暖明亮,生機盎然,自由坦蕩!同學們,不要以為我們的夢想很普通,這夢想一點都不普通,因為,這是這個時代我們大多數國民的夢想,恰恰是我們的國家發展到今天的成果讓我們每一個人,敢於做自己的夢想,並且能夠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是普通的中國人,我們沿着前輩的中國夢,把這個夢想繼續下去,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夢想,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夢,一個從國到家的過程,一個從宏大敍事到微觀細節的轉變,這正是我們國家的發展與變遷,正是中國夢的五彩斑斕。

人生因為夢想而高飛,人性因為夢想而偉大。因為有夢想,我們信念執着;因為有夢想,我們勤勞苦幹;因為有夢想,我們奮勇前行……一個人需要有夢想,有了夢想就有了前進的動力,有了夢想就有了前行的方向,成就夢想的過程就是享受幸福的過程,夢想成為現實的時刻就是最幸福的時刻。同樣,一個民族也應該有夢想,一個全民族都為之奮鬥,為之向住的夢想,這夢想凝聚了民族精神,指引着前進的方向。

由此,我想起了樑起超的《少年中國説》中説的一句話“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而我要説這少年就是我們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一代又一代的建設者們,讓我們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發揮自己的勤奮和勇氣,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決心,成就一個有夢想的人,成就一個有夢想的民族。有夢想的人是幸福的人,有夢想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一個人夢想的追尋和實現,成就了這個國家的騰飛和光榮,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夢”。

浙江卷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二

關於得失的討論可追溯到很久以前,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等。但是,大多數的討論都囿於得失之間的轉化上,而並非討論得與失本身。有人問,得失到底是終點、起點還是過程呢?我認為,得與失只是一個結果,是一個具有一定借鑑意義的結果而已,並不值得大書特書。

首先,什麼是得失。得失是用來判斷一件事情的成功與否,或者判定一個目標是否實現的結果。所以它只是一個結果。這個結果一般有兩個意義:第一個意義在於它用來衡量目標有沒有被實現;第二個意義在於它背後所代表的價值,例如大學聯考成績部分反應了一個人的努力和能力,因此他也獲得了一張通往相應大學的門票。

但很多人看重的其實並不是得失的第一個意義,而是第二個意義。這就導致了得失的作用被放大了,但得失本身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先討論得失的第一重意義。如果得失只是衡量目標實現程度的結果,那麼得失也僅僅就只是一個結果而已。因為如果一個人有明確的目標,那麼客觀上應該會存在一個正確的得失評判。但是這個評判結果只有上帝知道。人類在很多時候沒有辦法選擇一個合理客觀的指標去衡量得失,就如大學聯考也並不能完全客觀公正地反映一個人的能力。因此我們能夠看到的得失僅僅只是一個具有一定參考意義的結果。更何況剛才的假設是如果一個人有明確的目標,但是更多時候有些人可能連目標也沒有,那就更難談得失了。

而得失背後的第二重意義,它就更只是個結果了。它或許是一些世俗的追求,一些物質的誘惑,也可能是精神的滿足。但是,這些價值真的很重要嗎?例如運動員刻苦訓練是為了更高更快更強還是為了奪冠後帶來的商業價值呢。不可否認物質獎勵也很重要,但是如果只為了追尋這些獎勵,以獲得獎勵為目標的話,就會出現各種違規作弊和歪門邪道,用以欺騙別人眼中的得失,獲得一個虛假的結果從而獲得獎勵。這顯然不是我們的初衷。

古人很多時候討論的得失其實是在討論得失的第二重意義,如獲得錢財卻只會揮霍最後流浪街頭,貶官流放最後卻重獲新生等。但是討論這些方面能夠給予我們的其實只有一個樂觀的心態,卻不能教會我們到底什麼是得失,如何真正正確面對得失。

因此得失其實只是一個結果。我們要放下得失,尤其是放下對得失第二重意義的過分追求,轉而以得失為鑑,督促自己前行。

2021年大學聯考浙江卷滿分作文 篇三

自二戰中一台圖錄機發明,網絡遍及全球,虛擬世界一點點進入我們的生活。我們曾以為這些被我們人類所創造的機器只是一個服務於我們的無智的編程,但當谷歌阿爾法狗輕鬆打敗棋王,當在一個被視為人類引以為傲的思維,創新領域被人工智能輕易戰勝時,我們不能不正視AI、VR將在未來扮演的角色,當“虛擬”與“現實”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甚至虛擬比真實更真時,我們是否還需要費力區別這兩者?

於是便會有人視VR為猛虎洪水,悲觀地認為若我們允許虛擬進入、干涉我們的生活,人類便將滅亡,而我認為大可不必如此,虛擬蓬勃發展帶來的利處是明顯的。VR可以大大降低社會的溝通成本,購物、看病、交流、娛樂的定義都將被改寫。想象一下,一些生下來就被認定殘廢的人們,一些本自以為一生都無法看到光折射下的七彩人間,無法用腳接觸泥土的人,在擁有VR後可以再一次認知這個世界。不僅僅是殘疾,一些因經濟原因無法見識世界的人也可藉此開闊視界。虛擬是在幫助我們更清楚的認識世界,甚至我們可以這麼説,虛擬使人更加為“人”。

我從不反對虛擬與生活的結合,但在我們歡喜於科技給我們帶來的方便時,我更想提醒,我們不能一味的沉浸於虛擬中,從而被虛擬所奴役。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提到:“人終將毀於他所熱愛的東西。”一味甚至盲目的讚美虛擬,甚至將虛擬當做全部的人生並以此為平常,人類便將失去他最寶貴的東西——人性及思維創造,若我們完全擁抱這個虛擬構成的新世界,沉迷於虛擬對我們感官上的刺激,我們便會漸漸依賴虛擬,從而成為虛擬的奴隸,甚至走向滅亡。

我們對虛擬保持距離,是因為我們還在乎真假,也許虛擬可以營造真實,但我們無法欺騙自己的內心。

事實上,虛擬與真實的靠近,人工智能與人類的相似,這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考慮一個問題,即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人”這個事終究與我們創造出來的虛擬有什麼區別?人究竟區別於其它的地方在哪裏?

我認為,這便是人性,便是人願超越“人”的思想,如尼采借查拉圖斯特拉所言,人之所以為人,便在於人是一個橋樑,人應當被超越,若我們沉迷虛擬,我們便將停滯。我希望,我們應該在VR的幫助下,更好的追求更高的東西,VR為物,應被我所用,也許終有一天我們人類將進化為尼采所預言的“超人”。

虛擬讓我們更加成為人,並藉此我們應與虛擬保持一定距離,人應超越虛擬、真實。

浙江卷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四

從得到生命開始,到失去生命結束,期間無數的得與失,便是人的一生。

自有意識起,我們總是渴望得到,而害怕失去。每次去超市,常常不可避免地路過玩具區,總能看到有小朋友跟父母討要某樣玩具,為此他們或撒嬌賣萌或撒潑打諢。不由地想起,自己小時候也總是渴望得到新衣服、新玩具,得到愛和關注,而若是失去了某件自己的心愛之物,更是耿耿於懷久久不能平復。渴望得到、害怕失去,是我們每個人人生的起點。

孩子漸漸長大,渴望得到的、害怕失去的也不再僅僅是玩具之類,也漸漸明白得與失不能全然仰仗父母,而是取決於自己。我們為一個好的成績而挑燈夜讀,為了一段感情而徹夜難眠,為了一個項目通宵達旦。學習、生活、工作皆是,為每一次的功夫不負有心人的獲得而欣喜,也為每一次的僥倖獲得而欣喜;為每一次可以避免的失去而痛苦,也為每一次不可避免的失去而痛苦。努力得到,避免失去,我們執着於得失的結果。

我們繼續長大,也經歷了更多的得與失。渴望得到的總是太多,試着抓住得與失的主動權,卻難免由不得自己。有些時候,我們拼盡全力卻如平地摘月不可得,拼命挽留又如掬手捧水般留它不住。一次次地求而不得,我曾一度被困在人生無奈的患得患失之中,陷入自我的猶豫徘徊,母親總是勸我別想那麼多,有些東西不是非得到不可,生活過得去便可以了。母親的寬慰和理解我全然明白,卻始終難以與自己和解,她看在眼裏也不再多説什麼。某天突然接到電話,母親不知哪裏得知了一部電影《敗者為王》,叫我有空一定去看。我一時感到莫名其妙,她從不關注電影卻特意打來這樣一個電話。其實這電影我早有聽聞,是羽毛球運動員李宗偉的紀錄片。爸媽喜歡羽毛球,尤其喜歡林丹,那時家裏常看羽毛球比賽,林丹的對手常常是李宗偉。兩人的比賽總是格外精彩,父母作為林丹的粉絲總笑着叫李宗偉“千年老二”,為林丹的一次又一次勝利而歡呼。李宗偉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他們也逐漸誇起了李宗偉,父親説李宗偉的技術越來越好了,母親説他其實也很棒。

當我打開電影,才真正明白了母親的電話。我們在失去的過程何嘗不曾得到,只因得失心太重,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不可得之中卻忽略了自己早已得到的最寶貴的東西。這才明白珍惜得到,接納失去,得與失皆是生活,最重要的是享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