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上海滿分大學聯考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13W

上海滿分大學聯考作文精品多篇

上海滿分大學聯考作文 篇一

這麼美這麼美

有的時候我常常抱怨,為何美好的事物是那麼的少呢?但有一天卻猛然發現,在醜陋的外表之下也不乏美麗的東西。

臘月的天氣是那麼寒冷,期末階段的複習是那麼緊張,一堆堆複習資料是那麼討厭。多少次想要把它們拋到腦後,但權衡再三為了成績還是努力着。

而今天,今天就是決定我們這個學期收穫與否的日子了。有人説,不可以一時成敗論英雄,而我卻認為在這場考試上,是以一朝成敗論勝負。一旦這次考試出現差錯,那麼後果呢?且不説父母責備,同學嘲笑,單説自己這麼長時間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麼?還有,還有老師……想到這裏,心“咯噔”一下,想起了考試前三天之時……

那是一個寒風凜冽的早清晨,英語老師拿着昨晚的作業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口中不時咒罵着:“真是的!這完全是胡寫亂畫!這是做作業麼!你們什麼態度!”

眾人低頭,絲毫不敢與老師對視。

“我知道你們最近很累……我……”老師竟……哽咽了。

教室裏的空氣瞬間凝固住了,剛剛還罵罵咧咧在我們心中不知被罵過了多少遍的英語老師,這時居然哽咽了。

眾人驚歎。屏住呼吸,一個看似堅強的人一旦垂淚是會讓人害怕的。

一雙雙瞪大了的小眼中充滿了恐懼,誰也不敢打破這尷尬的場面。

良久,老師幽幽地説:“同學們,或許你們恨我,非常恨我是麼?我……難道你們以為作為老師,我們願意這樣子麼?你知不知道你們每天晚上做作業而我們第二天不是也要批改作業麼?你們因作業到了深夜但我們往往因你們的成績也是熬到了深夜。同學們,我知道你們很累很累,其實,其實老師也是很累的……”老師邊説邊垂淚。

眾人瞠目結舌。

一直以來,都認為老師故意與我們作對;一直以來,都認為老師故意讓我們疲乏;一直以來,都認為老師是一種很惡毒的人;一直以來,都認為老師是醜陋的,不止外表平平,內心更是如此。

然,今天聽了老師一席話,心中竟有許些……心痛。

原來,原來老師也有苦衷;原來,原來老師也是很累的;原來,原來老師竟也是為了我們,是為了我們的成績。

兩者總是以為針鋒相對,兩者總是心懷不滿。但是,兩者的目的卻是一樣的,只是,誰也無法去理解對方。

那麼,那麼今天已經是最後一天了不是麼?決定成敗的,這一天。

那麼應該加油吧,加油吧。

坐在靠窗的位置,仰望窗外的藍天,一切都是那麼美。

——一切都好美,老師、同學、風景,真的好美。

——有多美呢?

——這麼美這麼美。

上海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二

逝去的,那些事,那些人。

從何起,對於那些,童真的一切,我是該搖手説再見了吧。

從何起,我又已經從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孩變成了一個有煩惱,並且很文靜的女生,思想不再有童趣,只有,花飛花落的感情,和憂傷的思想。或許這就是“一地繁華,一地憂傷”吧。

每天的早晨,總是獨自一個人,走在大街上,享受着風肆意的吹拂,和臉龐那絲絲涼意。太陽也照在身上,把整個人的惆悵都照出去了,得到的只是暖洋洋。風與熱的交融,感覺甚深。到學校了,打開書包,拿出鉛筆盒,就開始寫作業。等老師來了,再拿出書認真地讀。嘴巴是在讀,心飄到了外面,和雲一起漂浮,漂浮,漂浮……下課,整理書包,回家。還是獨自一個人,走在街上,望着那些人,那些繁華。不禁感到,這個世界的可笑。

週末,上上電腦,寫寫小説,無聊的時候再看看書吧。也有那麼一丁點的時間是屬於我的。我把那點時間,拿去和朋友娛樂。雖然説童真逝去了,但是,可以有樂趣吧?那些時間,真的是一個星期最開心的時間。可是,那時間飄逝後,我不再奢望,等待着下一個星期。而且每次這個時候,我會拋開所有人,所有事,和陽光交融,在太陽下,散發自己的悲哀,把温暖照進心裏。此時,我很開心很開心,把所有煩惱都忘掉了,眼裏只有太陽,沒有人,即使再重要的人,也沒有。就算天塌下來,我依舊快樂。

寒假了,也是過年了。雖然算不上快樂,但是也算不上悲傷。只是,過年要開心對吧?開心了,又怎樣,沒人在乎我的感受,還束縛我的自由,這,我很悲哀,怎麼開心得起來?過年,回味着一年,想一想喜怒哀樂,想一想以後要怎麼過。再想一想,那些逝去的人和事,覺得撕心裂肺。一滴什麼東西?流了下來?冰涼的,痛苦的,融在一起。傻傻地回憶着,那些人,那些事。呵,它們可能回來嗎?笑自己的可笑和無知,那一刻才知道以前有多麼純真,幼稚。那一刻才知道,那些人,那些事不可能回來了。那一刻才知道,哭着笑,多麼疼,多麼痛苦,多麼勉強!

20__年了,我還在奢望嗎?逝去的那些人和事,不該回憶了嗎?

上海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三

“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題記

如果智慧是一朵蓮花,那蓮花正中一定擎有一支點亮的蠟。熒熒的那一剪光雖微弱曖昧,我也要它驕傲的捧出輝煌。十里平湖,智慧的閃光就彷彿是微風漾起的一道道漣漪;萬紫千紅,智慧的閃光就好像是那偶爾飛來嗅聞芬芳的彩蝶;晴空萬里,智慧的閃光就好似那展翅翱翔嘯唳長鳴的雲鶴。

殘酷的歲月揚起漫天黃沙,將一個個或悲壯或悠然的身影埋沒於九尺黃泉,然而,這又怎能湮沒在黑暗中閃動的智慧的火焰呢?一草一木一花一葉,萬事萬物,都在不停地撩撥着我們的情思。情思,是靈感的觸發器。靈感,是和我們捉迷藏的玩伴,稍一疏忽,它就化為一縷青煙無影無蹤。凡人需要靈感,文人更需要靈感。後者比之於前者,其可貴之處正在於他們多半會緊緊抓住這黑暗中的那一道閃電。

南山之下,遍地金菊,不正是激發出陶潛靈感的產物嗎?菊香瀰漫,再酌上幾杯濁酒,豈不美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景此情,夫復何求?會稽山陰蘭亭,雲天朗朗,惠風和暢。諸位文人墨客列坐水濱,流觴飲酌,歌詠唱答,不也是出自內心深處被激發出的那些許情感嗎?一篇《蘭亭集序》,唱出了“齊彭殤為妄作,一死生為虛誕”的感慨。還有赤壁古戰場,不只有多少人去憑弔過。蘇東坡、辛棄疾,後來者更是不計其數。赤壁在他們的頭頂上架起一道美麗的彩虹,在文壇豎起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們生而平凡,可是我們依然對自己心靈上閃過的微光視而不見,更不用説伸出手抓住它了。一個落地的蘋果成就了牛頓在科學界的豐功偉績,一隻飛翔的鳥兒為萊特兄弟展開了翱翔天穹的機翼。“靈感是一個不喜歡拜訪懶漢的客人,”車爾尼雪夫斯基如是説。我們無意中丟棄了屬於自己的財富,不正是由於我們的懶惰嗎?

2021大學聯考上海滿分作文 篇四

夜半沉思

夜半醒來,靜靜的思考下自己,感覺自己真難得需要靜一靜了。近年來,漸漸發現,自己的功利心是越來越重了。自己總希望凡事有個好的結果。沒有“好結果”感覺沒了做事的動力。在這煩躁、浮誇的世界裏,發現自己真的迷失了自我,沒了“清心”,沒了拂面而過的“清風”。有時,想寫篇文章卻也屢屢無疾而終。曾經懷疑自己是否是江郎才盡,再也寫不出“小清新”,再也吟不出意境斐然的詩詞了,只得歎曰:“吾才至此,盡矣!”

仔細回顧近年來的自己,發現自己真的很少能真正靜下心來看完一本書,功利主義充斥了整個心扉。放下自己的心,慢慢發現,在前進的道路上,揹負的不再是“奮鬥”、“努力”這些加油劑,而是“功利”這沉重的石塊。

在前行的道路上,時刻被“功利”驅使着。偶爾,心中的“聖賢”之氣,“士人”之風颳來,使內心很矛盾,很痛苦。發現自己不再是“讀書人”,沒有了浩然正氣,赤子之心逐漸被灰塵所湮沒。忽然發現自己成了沙灘上“撿貝殼”的孩子,隨着撿的東西越來越多,身上的包裹也就越來越重,難以前行。當有一天自己真的走不動了,便會狠狠地摔在地上,自己可能被摔得爬不起來,而千辛萬苦撿的“東西”便會霍然消失。

婆羅門説,左邊布袋,右邊布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佛曰:“放下,勘破,自在。”人上之路,每個人都揹負很多“布袋”,當自己的功利心越重(或貪心越重),身上的布袋就越多,而負擔就越重,甚至有時難以前行。“功利”之人,當有一天“功利”消失,便發現沒了“功利”自己也就沒了前進的動力,逐漸地也失去了生活的意義。

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當一個人有了廣闊的胸襟,便不會被身邊的“布袋”所纏繞,又何來煩惱;沒了慾望,又怎能被其他的“東西”所羈絆。

人生百年,何其短暫,何須要讓自己變得如此沉重。超然物外方為聖賢,品一杯清茗,翻一卷詩書,有何等悠閒!傲立於高山之巔,撫琴一曲,弄簫斷玉,卧看雲捲雲舒,又何其自在。

上海滿分大學聯考作文 篇五

每每打開書本,翻動書頁,領悟書中智慧時,便感到心中翻湧,高亢不平,不論什麼故事都扣人心絃。每一本書中都有暗香湧動。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古代無數士人讀書的動力。但就我而言,書中所有的黃金屋和顏如玉,並不為其魅力所在,書中文字字縫處所湧出的暗香才真正的引人入勝,每致精彩處,便向正負磁極相互吸引,相互吸引般不可割捨,越狠心合上書頁,字之暗香便像心中烈火蒸發雲氣一般湧動,風俞吹,雲氣反而帶動暗香一起翻騰,湧動不息!

《戰爭與和平》是託翁六年之作,史詩巨響,文字交鋒,彷彿拿破崙的野心不曾破損,反而與庫圖佐夫率領俄國戰士永世戰鬥,此刻暗香湧動在刀劍之間,犀利的文字比言語更加刺人。美麗但低俗,過着紙醉金迷生活的海倫夫人,文字每過此處,便像霸王花般,鮮豔的顏色卻只有臭氣相隨;善良可愛的娜塔莎像一隻百合般純潔;安德烈公爵就像婆娑花般千年一開,忠誠並且不祈求塵世喧囂。書不厭百回讀,每次回憶着翻過一遍又一遍,每次如新月照耀天空,帶有朦朧,心中湧動暗香,有一種想要“提攜玉龍為君死”的激動。

書中貴族,當屬舊書。泛黃的書頁,本身就充滿了歷史的氣息,將它作為載體,書中暗香便又多了一味,陳舊厚重感。

有幸見識過一本塵跡氾濫的書,白頁早已過渡為黃頁,書中略帶有檀香味,字體為正楷,端莊且遒勁。這便是不得不提的《史記》。

史家絕唱,無韻離騷,書中老者,非此書不能當。上至皇帝下至漢武,每一件大事都有記載,而涉獵此書,有一種進入迷宮般的感覺,千千萬萬個分叉口像歷史的跌宕,無數條死路對應着無數英雄,殺身成仁的道路,每一個英雄綻放出了自己的意義。上古炎黃,夏商周王,大統秦國,陳勝揭竿,楚漢之爭,每一件事都記載的詳略得當。黃頁線裝的書,竟有沉香味道。

每每打開書,書中便有暗香四溢,每每坐案靜讀,心中卻早已暗香湧動。

七月風動桂花香,卻敵不過這書中的暗香;普羅旺斯紫色美麗的薰衣草海洋,在書中卻比比皆是;“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金黃色的油菜花海洋,也醖釀不出這書中霸氣;“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致勝的決心和大氣自信,在書中流傳着。

書中暗藏香氣,助長人的浩然之氣,無形中它薰陶着你。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我喜歡這暗香。

上海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六

有人説,經過時間的沉澱,事物的價值才能被人們認識,漫溯歷史長河,畫風超前的梵高,生前落魄,死後成名。其藝術作品中包含濃厚的悲劇意識,充滿強烈的個性與獨特的形式追求。在他活着的時候,人們的思想認知並沒有跟上他的步伐,隨着時代的發展和人類認知的進步,人們才逐漸發現其作品的美妙之處。我們當然不能説梵高在世時,其作品是沒有價值的。有價值的努力不會白費,因為價值本身可以穿越時間,人的肉身終成枯骨,而有價值的事物卻可以穿越時代,隨着時間的流逝,改變人們的認知,煥發出新的價值。

時間的沉澱,可以證明夢想的價值。當代“神農氏”袁隆平院士,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為了雜交水稻的實驗,輾轉到雲南、海南等地進行育種研究,連續七年春節沒有回家。在此期間,他先後做了三千多次雜交水稻試驗,但都沒能取得實質性進展。上級領導看不到希望,便認為這沒有價值,曾多次勸他放棄。直到1970年,雜交水稻實驗才取得突破,1973年雜交水稻試種成功,1975年全國大面積推廣。1981年,國家科委授予袁隆平特等發明獎。在領獎台上,他迎來了人生第一次經久不息的掌聲。此時,他的夢想在時間中沉澱了20多個年頭。才終於顯露出它的價值。

那位養活了大半個中國的老人走了,但偉大的夢想在時間的沉澱中終會顯露價值。在社會“內卷化”嚴重的今天,有人用躺平來對抗。躺着的年輕人因暫時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於是開始懷疑自己的努力有沒有價值。我們不能躺着等時間的流逝,要在實踐中改變自己的認知,明確自己的責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心懷夢想,腳踏實地,相信只要付出,人生的價值終會實現。經過時間的沉澱,人生會在追夢中走入一個一個新的歷里程。

於時間長河中,我們細細探索,尋找事物的價值。在時代浪潮裏,我們大步出發,創造新的價值。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相信時間的玫瑰終會豔麗。

2021大學聯考上海滿分作文 篇七

在歷史的回眸中,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民族擁有其厚重的歷史文化,成就着這多滋多味的中國味。

回眸歷史,仰望蒼穹,中國味是什麼?

中國味是“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中對戀人的思念,她在簾卷西風中,人比黃花瘦地等待着,她對明誠的等待堅如磐石,衣帶漸寬終不悔。無言的愛孕育那份心酸,中國味是無盡含蓄的等待。

中國味是“問汝平生之功績,黃州惠州詹州”的淡然。烏台案平息後,你的政敵為你在黃州劃下了一方窄窄的土地,並判你一個“監視居住”,他們的醜惡嘴臉大笑着,要看你那高貴的頭顱如何低垂。但你只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竹杖芒鞋地淡然處之。中國味是安之若素的淡泊。

中國味是“死亦為鬼雄”的豪邁。烏江邊,天空已被染成血紅色,你身邊的士兵一個個地倒下,接着,愛妃的自刎更使你怒不可遏,你和着四面的楚歌,在烏江邊將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向那奔騰不息的烏江,你知道,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但你亦知道,跟隨你的三千子弟一去不復返。你自人愧對江東父老,願以死來保全他們以後的安定生活。中國味是不懼生死的豪邁。

中國味是我心一片磁石針,終向南方心不改的忠貞。在蒙古鐵騎入侵,國破家亡,在惶恐的灘頭,零丁洋裏歎零丁的世界,你被俘虜,他們威逼利誘你投降,你只選擇了三條路:腰斬,活剮,下油鍋。你皆不怕,秉着,我以我血薦軒轅的信念。中國味是無畏的忠肝義膽。

中國味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堅定;

中國味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淡定;

中國味是“曳尾塗中”於濮水臨竿而釣,夜夢蝴蝶的逸出塵世;

中國味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具歡顏”的憂思情懷;

中國味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文人志向;

中國味是……

……

透過歷史的眸子,中國味是中國幾千年來歷史文化的厚重沉澱,它給我們以信念,給我們以堅定,給我們以淡然,給我們一從容,給我們以力量,給我們以堅強的後盾………

2021大學聯考上海滿分作文 篇八

我喜歡音樂,但不太懂音樂。因為我沒有專門研究過音樂知識,既不識簡譜,更不懂五線譜。不過,積多年之經驗,我還是能分辨出不同國度和地域的音調。歐美的、非洲的、印巴次大陸的、日本的,等等。雖説不出個所以然,但做出判斷還不是太難的。

各國和各民族的音樂都有着自己的歷史淵緣,不僅曲調源於自己的生活和特殊情感,而且也離不開特定樂器作為載體。因此,音樂世界的豐富多彩是顯而易見的。

正因為音樂具有歷史淵緣,人們首先都適應和接受本國和本民族普遍認同的音樂形式和音調,音樂家一般都在本國本民族音樂的基礎上考慮進一步提升和光大的問題。

魯迅説:“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以為這裏有兩層意思。一是隻有得到全民族的認同,才有資格成為世界大家庭的組成部分。二是世界本身就是由各具特點、豐富多彩的東西所構成的。沒有自己的特點,就得不到大家的認同,也就無法成為世界的組成部分。

音樂也是這樣。當我們閲盡琳琅滿目的世界尋找歸去的路,不由自主還是想起藴藏在國樂中讓人魂牽夢繞的味道,這是順理成章的。

儘管這個世界是相互包容的,但要有“中國味”才能站得住。西洋樂器固然在世界範圍內影響力巨大,接受度劇增,但在中國至少在魂上還有着自己的堅持。交響曲我們有《北京喜訊到邊寨》、鋼琴曲我們有《黃河》、小提琴我們有《梁祝》,等等,不一而足。它們在形式上已突破了傳統國樂,因為其中用了西方的“器”,但誰又能説他們不是中國的呢?關鍵是其“體”還是我們的。

音樂是人類共同的喜愛,這是共性。但因國家民族及所處地域的歷史文化各異,音樂也就有了各自特點的多樣性,這體現了個性。共性即寓於個性之中,沒有個性就沒有共性。從這個意義上説,有意識地尋找“中國味”,正是為了在音樂上促進這個世界的和諧並向着大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