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1全國新大學聯考Ⅱ卷大學聯考精品作文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15W

2021全國新大學聯考Ⅱ卷大學聯考精品作文多篇

2021全國新大學聯考Ⅱ卷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1

中國書法,講究“藏”“正”“緩”。逆鋒起筆是為“藏”,不偏不倚是為“正”,停滯迂迴是為“緩”。做到了這三點,作品方能筆隨勢生,出神入化。

做人如寫字,亦需適時藏鋒,不偏不倚,迂迴變通。新時代的青年,應深品箇中三昧,才能方正挺立、穩步前行,書寫精彩人生。

做人如寫字,初入社會的青年,應逆鋒起筆,藏而不露。

當你認為環境不公想要針鋒相對時,要想到“不公是弱者的藉口”“強者只會努力求變”,藏起鋒芒,默默努力,才能厚積薄發;當你自詡能力出眾時,要想到“強中更有強中手”,藏起驕傲,認清不足,才能穩步提升;當你認為周遭人物鄙俗不材時,要想到“三人行必有我師”,藏起不屑,見賢思齊,才能日日長進;當你遭遇不喜歡的陌生事物時,要想到“新事物定有新機會”,藏起偏見,客觀分析,才能把握先機。

藏而不露,才能默默蓄勢,穩步前行。

做人如寫字,一心打拼的青年,應如中鋒用筆,不偏不倚。

在假貨橫行的時代,京東堅持只賣正品,不偏不倚地經商,讓公司名聲大噪;在業績為先的時代,萬達堅持打造地標,不偏不倚地搞開發,讓萬達房產廣受讚譽;在急功近利的時代,華為堅持自主創新,不偏不倚地搞研發,讓華為手機領跑世界。……不偏不倚,讓各大企業深深紮根,迅猛發展……

當代青年,面對歐美技術封鎖的各種惶恐,面對“金錢至上”“啃老”“躺平”等各種頹廢思潮,更應做到不偏不倚,才能在複雜多變的社會中保持理性,擁有勇氣,堅守信念……

不偏不倚,才能方正挺立,大氣凜然。

做人如寫字,身陷困境的青年,應停滯迂迴,緩緩出頭。

學習遇到困難時,不要一味苦讀,停一下,分析原因,總結得失,換種方式來努力;被朋友誤會時,不要衝動爆發,停一下,追因溯果,友善解決,換種方式來溝通;和父母鬧矛盾時,不要口無遮攔,停一下,換位思考,耐心解釋,換種方式表達愛;被老師教訓時,不要委屈抑鬱,停一下,虛心接受,反思不足,換種方式來成長……適時停滯迂迴,讓努力更有效,溝通更輕鬆,親情更温暖,思想更成熟……

停滯迂迴,才能權達變通,厚重圓熟。

做人如寫字,最重要的是善於借鑑,描摹學習。向成功者學習,學習他們落筆的方向,你的人生便會目標清楚;學習他們運筆的力道,你的人生便會操控自如;學習他們構字的框架,你的人生便會方正挺立;學習他們藏而不露、不偏不倚、停滯迂迴的智慧,你的人生便會厚重大氣、充滿神彩!

2021全國新大學聯考Ⅱ卷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2

根據材料提示,命題者主要的目的似乎是在教大家如何“做人”。他以毛筆楷書“人”字的寫法來進行類比。比如:“逆鋒起筆,藏而不露”似乎是想提示做人不要過於順風順水,更不要張揚;“中鋒用筆,不偏不倚”似乎是在提倡做人要謹守中庸之道,不得偏頗;“停滯迂迴,緩緩出頭”似乎提醒做人要勿急用緩,老成持重;最後的“描紅”最為寓意深刻,似乎紅色有某些象徵之意,盡在不言中。但筆者想説的是:這就是命題者你想要的嗎?這卻不是我們青年人想要的!

請注意,這是毛筆楷書的“人”字的寫法,那麼篆書呢?隸書呢?行書呢?都是一個寫法嗎?按照別的“書”的寫法寫的“人”字就不值得提倡嗎?“蠶頭燕尾”是什麼做人方法?“鐵畫銀鈎”是什麼做人的方法?“翩若浮雲,矯若驚龍”又是何種做人方法?命題人一何愚也!

剛剛結束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全國有十四億一千多萬人口,以命題者的邏輯,是不是這十四億多的人都要如此“做人”呢?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那是什麼時代的事了?!

既然題是出給我們年青人的,那年青人到底該如何“做人”呢?如果是筆者的話,絕不會“逆鋒起筆,藏而不露”,我要干將發硎,我要揮斥方遒!年青人如果不揮灑青春的活力,還叫什麼青春!我為什麼要藏?我要露!要吶喊!要縱橫萬里!那麼“中鋒用筆,不偏不倚”呢?我絕不會沒有原則的騎牆!我想要為夢想打拼就打拼;我想要為享受生活而躺平就躺平!收起你們那居高臨下的“不然怎樣呢”!你們憑什麼對年青人指手畫腳!憑什麼!至於“停滯迂迴,緩緩出頭”,我才不要!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啊朋友們!張愛玲説過:“成名要趁早。”我要在青春最輝煌的時候,大展宏圖,一飛沖天!我們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啊,我們可不是什麼停滯迂迴的彗星啊!

最後,關於“描紅”,我想説的是:“紅”不是描出來的,是刻在骨子裏的!紅色是我們血液的顏色,紅色的基因是寫在我們幾代人的身體裏的。描紅是描給黑色的“人”的,我們天生就是紅的`!

沒有人能規定別人做怎樣的人,沒有人能強迫樹立做人的標杆。在不違背法律與道德的前提下,我的人生我做主!命題人,該思考的是你呀!

2021全國新大學聯考Ⅱ卷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3

漢字的毛筆書法,是我們的國粹,體現了獨特的東方智慧。

其中的“筆鋒”,即運筆的規律與藝術,不僅僅是書法的“筆法”,更具有中國人做人的哲學。

《描紅》這幅漫畫所表達的雖然只是關於“人”字的寫法,但其簡要的文字説明卻耐人尋味。

“逆鋒起筆,藏而不露”。意思是欲順還逆,將鋒芒掩藏,以顯得起筆不輕飄、不浮躁。誠如人生要走好第一步,基礎要紮實,腳步要穩重。即便胸有大志,也要沉住氣,適當“藏鋒”,以免一開始就傷人害己。現在很多人都認同“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其實大謬不然。生活中那些還未出道就咄咄逼人的人,不僅給別人帶來不適之感,而且自身的形象也不那麼優雅,很可能因為張牙舞爪而顯得面目可憎。所以,起筆是蓄勢待發,亦為人生的走向儲備能量。

“中鋒用筆,不偏不倚”。在調整好筆鋒的走向以後,為了使得線條力透紙背,就要用力運筆,這就是“中鋒”的作用。同理,人們在努力拼搏、奮力前行的階段內,也不要企圖走邪門歪道。而且,要吸取“中庸”的古訓,為人要不偏不倚。那些行而致遠的成功者,不僅步伐穩健,而且遵守社會規則,達到人生與事業的自由王國。

“停滯迂迴,緩緩出頭”。出鋒,也是書法藝術的微妙之處。如果出鋒太急或者太草率,就會虎頭蛇尾,缺乏整體的美感。人,越是快要出頭了,越是要大功告成了,越要穩定心神,體現君子之風。也許,這個過程有反覆,猶如黃河迂曲,但迴旋是為了控制流速,更顯大氣。功成身退,方有完美人生。

簡單的“人”字,一撇一捺竟然飽含哲理,這就是書法的奧祕,也是人生的禪意。領悟了“藏”與“露”之道,乃為智者。

君以為然否?

2021全國新大學聯考Ⅱ卷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4

中國的文字是最具有智慧,最藴含豐富底藴的文字體系。象形字形象生動,讓人一看就明白所言所指。而會意字奧妙無窮,深刻的哲理或為人處世的導向往往就包含在一筆一劃之中。

大道至簡,中國自古就是崇尚道家思想的國度,老子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何為道?鄙人以為,所謂道,即是最本真最底層,放之四海皆準的基本自然規律。所謂天人合一,即是人在這個龐大的世界上踽踽獨行數十年,要深諳最基本的道理,從而實現人與世界最恰當最和睦的共生關係。

世界紛繁複雜,花樣多彩,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估計一萬個人會有一萬種回答。但是如何才會成為一個自得、自洽、自愉的內心豐滿,精神明亮的人,這可能是所有人都在苦苦追求的,尤其在今天眾聲喧譁,物質氾濫的時代,我們的生存雖然變得無比便捷和滿足,但是精神世界卻不一定快樂。

既然老子説有道,那麼每個人生命所追求的終極目標:滿足和自得其樂,就一定有某些共同的所有人都會認可的準則。我們不妨從人字這最簡單的一撇一捺,來體悟,做人之道,求樂之道的原理。

在毛筆書法中,人字的起筆被稱為“逆鋒起筆,深藏不露”。這好比一個人初入社會,在一窮二白,無名無利的時候,要含蓄,內斂,引而不發。即使有太多的逆勢,風吹浪打,也要守得住,放得端。起筆至關重要,決定了接下來整個字的風骨,走勢和形象。

中鋒用筆,不偏不倚,無論一撇還是一捺的前半部分,都需要一個“穩”字,這好比人生的積累和歷練,貴在堅持,貴在“守正”,張弛有度,粗細有衡,不能旁逸斜出,也不能或粗或細,好比人的一生生,最忌諱的就是朝三暮四,不能堅守篤行。

最後一筆,停滯迂迴,緩緩出頭,這才是人字最精彩也是最難寫的部分。孔子説,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也許到了這個時候,就已經進人了人這一生最成型,最春華秋實的時候了。無論前面的萬千征途走得如何,在這一檔口,該收要收,該回要回,該灑脱要灑脱,我們的意趣,價值,準則和導向該呈覽於這個世界,向世人友好,向萬物施禮。最後,我們終於可以看明白,自己的這一生是什麼個模樣,自己這個“人”字,是個什麼氣度。

觀人一字,雖只有兩筆,看似簡單,但恰左右對稱,端端正正,穩穩矗立,健而不倒。人生很短暫,怎麼寫屬於自己的人字,千變萬化,各不相同。人雖複雜,但也簡單,人雖簡單,卻並不易寫好,最可怕的是,人就是人,我們千萬不能把人字寫成醜字,更不能把人字,寫成鬼字。

2021全國新大學聯考Ⅱ卷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5

託卷長讀,翻開文學歷史的長軸,那個距離我們一千七百多年的東晉書法大家王羲之緩緩向我們走來。他自幼深得父親傳授書法筆論,後又師從鍾瑤,張芝,他的書法造詣之高無人不曉無人不知。後人以“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喻其書法平和自然,遒美健秀!

羲之筆法之高妙,透露着他對書法與人生之間的思考。在他的《二謝帖》中,那個筆挺的“面”字,雖瘦高卻也不失圓滑。而著名的《蘭亭集序》背後,我們看到和讀到的不僅僅是精彩絕妙的書法藝術,更是羲之參透人與自己,與他人,與自然宇宙間的關係。

古之羲之思考如此,跨越歷史的長河,如今想來,書法中包含的人生意義顯然易見:今天的我們,作為大時代的新青年,應該做好自己,寫好一撇一捺那個大寫的“人”字。

《覺醒年代》裏,我讀到一個有力量的句子:“無論我們當什麼,我們要當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堂堂正正是優美的方塊字特點,更是做人的準則。在海拔五六千米的雪域高原,那一張張被高原紫外線曬傷脱皮的駐守戰士們的臉上,筆直的身軀上,我讀懂了“人”字書寫的意義:不偏不倚,為人正直,走正確的人生之路!他們就像青藏高原上盛開的雪蓮花,綻放在厚重的山與純白的雪之間,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閃光,那是中國的希望之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樣子!

憶往昔崢嶸歲月,十六歲背起行囊外出求學的毛澤東,後來有了“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和“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決勝巔峯時刻的魄力。中央領袖曾説當代中國的新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一代人。面對正在奮發向上的中國發展新形勢和形式複雜的國際環境,我們不能不沉潛修煉,正如書法所講究的“逆峯起筆,藏而不露”,人生如逆旅,有了內在沉潛,才能迎難而上,看到曙光和希望。

漫漫求索的征途裏,除了沉潛,還需要積澱,未來的路可期,但也充滿了荊棘和挑戰。記得袁隆平爺爺在屏幕的那端緩緩訴説着的實現人生價值的温温細語:汗水,知識,靈感和機遇。願意揮灑汗水,不斷積累知識,才能出現靈感,抓住機遇。因此,如果人生是航船,一定要記得揚起積澱的風帆!

中國自古以來從不缺少奮勇與挺身前行的人,沉潛專研的人,厚積薄發的人。為了理想,他們無所畏懼,“雖千萬人吾往矣”!他們是中國的脊樑,是中國的精神。他們的骨血裏含有中國書法的神韻與筆法的精髓。他們把“人”字書寫在祖國大地的各個角落。

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要做一個有理想,有擔當,願意沉潛不斷積澱的人,天地萬物皆有做人的哲理,唐光雨的書法漫畫那個描紅的“人”字亦如此。它啟迪我們:書好一撇一捺,才能成為新時代有為青年!

2021全國新大學聯考Ⅱ卷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6

唐光雨的漫畫作品生動形象地解析了用毛筆書寫“人”字時的用筆技巧,人字雖簡,寓意深刻,一撇一捺書寫人字,一點一滴過好一生。

逆鋒起筆,藏而不露,處世應當涵養品行。

在追逐夢想的道路沒有一條平坦的,只有那些不畏艱難,沿着陡峭的山路去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達光輝的頂點。二十多年的風吹日曬,三千餘次對雜交水稻的反覆試驗,已故的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爺爺的經歷證明了一個道理: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他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糧食問題作出了卓越貢獻。但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生活中卻非常節儉,淡泊名利,把獲得的獎金都成立了基金會,用於獎勵雜交水稻研究。袁老經常在忙碌的間隙擠出時間學英語,看外文書、聽收音機、背單詞、拉小提琴……惟願我輩青年以此為榜樣,立鴻鵠之志,以小我之夢,築建大國之夢!

中鋒行筆,不偏不倚,處世應當堅守本心。

《禮記·中庸》雲:“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我們常説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我們有太多的時代楷模在引領時代的正能量。有這樣一羣人,他們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無人區克服難以想象的苦難,守衞領土,保衞祖國,他們就是舍小家為大家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邊疆守衞戰士。

停滯迂迴,緩緩出頭,處世應當慎其獨也。

有這麼一個“笨小孩”,他叫蔣應成,出生在雲南保山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由爺爺奶奶拉扯長大。二十一歲代表中國參加了世界技能大賽的汽車噴漆項目,為了參加世賽,蔣應成整整準備了5年,1800多個日夜,支撐蔣應成走下來的,是對技能夢和世賽夢的追求。夏季烤漆房裏40多度的高温,一天下來汗水能夠濕透七八套工作服,為了把每一個細節做到極致,蔣應成從沒中斷過訓練。人應懷揣一個感恩的心,成功之後的蔣應成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更沒有忘記自己的來時路,回到母校繼續奮鬥。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面對成長、生活中的不如意時,可能有迷茫,有無力,不妨停下腳步回頭看看曾經的自己,找到方向,學會感恩,繼續前行。

每個人都在一撇一捺中書寫自己的人生。希望我們參透書法用筆中的含義,心懷感恩,正直堅定,努力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時代青年。

2021全國新大學聯考Ⅱ卷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7

一撇一捺,簡單的筆畫,在書寫過程中,卻藏有如此多的奧妙,如此曲折的過程,不由得使我陷入了沉思。

漫畫中的“人”字書寫,由開始的逆鋒起筆、藏而不露,到中鋒用筆、不偏不倚;再從停滯迂迴,緩緩出頭,到最終描紅寫就。這一過程,不也象徵着事物的發展過程嗎?我認為,無論是一個人,一個國家民族,在前行路上,前期積澱實力至關重要,只有忍耐沉潛,執着前行,歷經迂迴曲折,才能破繭成蝶,柳暗花明,擁有飛龍在天之勢!

對個體生命而言,在追求夢想之路上,只有學會沉潛,積聚力量,才能在歷經艱險之後,磨沙成珠,化繭成蝶,實現夢想!屠呦呦歷經半個世紀發現青蒿素,國測一大隊56年來,2次下南極,7測珠峯,52次深入沙漠腹地,穿山跨海、經天緯地,哪一次不歷經曲折?必須腳踏實地,忍耐沉潛,才能突破重圍,一飛沖天,如大寫的人字一樣頂天立地!

對一個政黨而言,在發展的過程中,何嘗不是歷經千山萬水,經過百年沉澱,才擁有今日之強大呢?一百年前南湖上的那首小小的紅船,就像“人”字剛剛起筆時,力量微小,所以藏而不露;但隨着它撒下的革命的火種,慢慢壯大力量,就像中鋒用筆,不偏不倚;而後發展中有停滯,甚至遭到沉重打擊,走過兩萬五千里長徵,歷經14年抗戰,28年的艱辛與沉潛,中共才最終挽狂瀾於既倒,撐大廈於斷樑,使春風又綠神州,華夏再沐朝陽!而當初的50多人的黨員,也發展到今天9000多萬,這不正像“人”字描紅,完成的漂亮書寫嗎?

再看大國崛起的過程,何嘗不歷經曲折磨難呢?隨着中國的崛起,美國不斷開始打壓,先後發起貿易戰、科技戰、外交戰、金融戰……而中國的應對,開始就像“人”字運筆之初,隱而不發,忍受委屈,積聚力量。當我們完成了全面小康的目標,科技取得輝煌成就,嫦娥探月,天問問天,5G領跑全球后,我們終於對美國説,“中國人不吃這一套”,這就像人字運筆最後緩緩出頭,利劍即將出銷,飛龍即將在天!

當然,事物的發展是曲折中前行,螺旋式上升,而不是隻寫就一次“人字”。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經歷幾多榮辱沉浮,幾度盛衰興亡,然而中華文明一次次鳳凰涅槃,浴火重生,不就是完成了一次次“人”字的書寫嗎?

未來,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在大國崛起的過程中,在人生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作為當代青年,我們還需要繼續忍耐沉潛,專注目標,做好自己的事,去書寫大寫的“人”字,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2021全國新大學聯考Ⅱ卷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8

起、承、轉、合,提、頓、勾、壓。這大抵是一個優美的楷書“人”字,工整!美觀!強於我一手“半狂草”太多太多。我雖是一“草夫”,但也知美醜。對他人字跡,不太過在意,如草書、行書般隨意;但又非不在意,如起筆、落筆時審慎,有起落,有連斷,有頓提。肆意,卻又筆筆落在紙面;隨性,卻又守在框內,是寫字,也是做人。

因為長大了,孩子也有了個性,於是字,便不僅限於描紅,有了田字格,然後又有了小楷本,再來,又有了筆記本,末了,還有白紙本……由是,字跡也變得不同了,但最初的寫字方法沒忘,一直銘記在心中,不管檸月之時還是桑榆之年,字,都是一筆一劃寫下的。

逆鋒起,藏而不露。人的開始與“人”的開始都會有“逆風時”,無論因為有利,慎重,甚至只因恐懼,畫個圈,把自己小心地裹起來總歸是沒錯的。梁漱溟曾以鬥雞來講述人生修養中的不同階段,最高境界便是呆若木雞、不動生色,身懷絕技,卻祕不示人。當然,對他人應坦誠,但留下該留的,鋒芒,要收;貪念,要藏,並非要你悶聲做惡,而是要用心底的至善去感化至惡,做一個對得起落筆時付出艱辛的自己。如此,“人”的起筆便算落到紙上了。

中鋒起,不偏不倚。“人”字那一捺的起筆,用的是中鋒,落的是中點,走的是兩邊中線。如果那一撇是人的脊樑與左半身,那麼捺的起筆處,便是人的重心(數學中三角形中線交點)。好傢伙,又是一個“中”。那麼,這被我譽為集萬“中”於一身的起筆,算什麼?有人會説這是“中庸之道”,有人會説分明是“中通外直”,也有人會説明擺着是“中華精神在心中”,以及種種紛雜的觀點。但於我而言,這些爭論是無意義的,有意義的是那點本身。他們説得都對,又都不對,那一點本就是一個悟點。你悟到什麼,你就收穫什麼,真可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點,本身只是點,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餘下的這一“點”,便留給世人造化。但有一個前提,它是那個點,最重要的,心中的點。

等迂迴,緩緩出頭。停下來,轉個彎,看清前路,一步步走到它的盡頭,來個完美的轉變與收尾。停滯、迂迴,不是長眠與止步,而是休息,而是為了走出優美弧線的準備:竹,歷經四載沉澱方勃發百尺;蟬,蟄伏千日方緩緩出頭,華麗轉身;黃河,蜿蜒百里,迂迴緩流,方“奔流到海不復回”……緩慢出頭,不是恐懼與畏葸,而是穩重,而是為了落穩那最後的一“捺”,如庖丁解牛般的凝神靜氣,“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等迂迴,緩緩出頭,優雅轉身,緩步走上高台,這才是我們應有的人生。

看!多優美而正直的一個“人”。但,它終成不了一個人,哪怕再美,也只是描紅。我多希望這是你在研磨寒泓後,手提狼毫,沾着馞馝的濃墨,在鸞箋上親手寫下的一個工整、堂皇而又瀟灑、隨心的無拘束的“人”。

因為,人生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生而自由。

2021全國新大學聯考Ⅱ卷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9

就如同人並非生來就會寫字,人也並非生來就懂得如何做人;我們臨摹字帖而學習寫字,我們取法先賢而學以成人。

人,起筆,筆鋒宜緩。

方仲永少年才高,盛名在外,卻因驕傲自滿而不思進取,以致落得泯然眾人的結局;而小時了了的孔融,也因才學賦予他的自負而觸怒曹操,最終惹來了殺身之禍。誠然,張愛玲“出名要趁早”的忠告言猶在耳,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説》至今讀來仍氣勢凜然。但是,我們更要有一種內心的定力,以寵辱不驚的心態迎接花落花開。

起筆之緩,並不必然導致終局的失敗。曾國藩少年愚笨,傳説一日挑燈背書,樑上君子尚已熟記能誦,樑下少年卻仍磕磕絆絆,但後者終成一代大儒。“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我們不能因一時的成績而驕傲自滿,也不應以一時的挫敗而自暴自棄;“緩”從而是一種人格的修為,其意在保持自身,任爾東西南北風而不改其志。

人,用筆,中直剛毅。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在這個追新求變的年代裏,我們似乎更加聽不進夫子的諄諄教誨了。其實,“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庸所講述的,正是切合於人倫日用的定理。我們提倡創新,是要站在常識的地基上、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看得更遠,而非高蹈玄虛的空中樓閣。索卡爾教授的一篇“詐文”,就戳穿了後現代哲學家玩弄現代物理學概念的“創新”。

中庸之道,不是教我們變成好好先生。“鄉愿,德之賊也”,不偏不倚要求的是正道,而絕非形式上的“中道”。我們提倡的中庸之道,是中直剛毅的人格修為、人格信仰與人格操守。“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先生一生堅持為“被侮辱和被損害的”“祥林嫂”們吶喊,以自己的筆桿為投槍奮鬥不息:他撕破的是“太平”的假面,踐行的是真正的中道。“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為人民服務的信仰就是每一個共產黨員所踐行的中道。

人,收筆,自然放達。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太史公忍辱苟活,為的是完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將這一段歷史及其鮮活的人物事蹟流傳後世。其實,普通人的一生,何必非得追求太史公這般的壯烈絢爛。如毛主席所指出的,普通人張思德的一生,奉獻給“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事業,本身不也實現了自己的生命價值嗎?

魯迅先生死前談到後事,強調“燒掉埋了拉倒”,“忘了我,管自己生活”,這是真正的偉大:這不是劉伶“醉後何妨死便埋”的虛無;死亡在這裏是可哀的,但生者仍必須繼續向前,因為“革命尚未成功”。在生與死的縫隙之間,倘能為來者提供些許的教訓和慰藉,就已經算是不枉此生了。

我們學以成人,是因為成人之美:美在起筆的咬定青山,美在用筆的不偏不倚,美在收筆的從容淡雅。前人已經為我們提供了無比豐富的精神資產,現在,就等我們取法乎上,用心臨摹,細心勾勒,塗上屬於我們自己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