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全國卷大學聯考滿分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7.25K

全國卷大學聯考滿分作文(精品多篇)

大學聯考全國甲卷語文作文 篇一

不墜可為鴻鵠志,且做有為青年

1919年的覺醒年代裏,我看見一個個在遊行隊伍中振臂高呼的青年;1921年的那艘紅船上,我捧起一本寶貴的《共產黨宣言》;1949年的訇然巨幕下,我聽到留學人才歸國時飛機的轟鳴;1978年的改革征程裏,我踏上南方那條用雙手與頭腦開拓出的嶄新的路……走過百年泥濘坎坷,方有今日晴空萬里。舊時隆隆鐘聲於今日迴響,耳畔傳來厚重而清晰的祈願:不墜可為鴻鵠志,且做有為青年人!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君不見,北大女生宋璽參軍遠赴亞丁灣護航,懷揣萬里赴戎機的壯心;君不見,外賣小哥雷海為在《中國詩詞大會》奪魁,平凡生活難掩詩心澎湃;君不見,平均年齡三十歲的航天團隊嶄露頭角,芳林新葉吐翠綠;君不見,不是“後浪”是“巨浪”的天才少年曹原再發Nature,雛鳳清於老鳳聲……

也許你説他們如旭日東昇太耀眼,可也有螢燭微光在身邊:海島上默默堅守的人,田埂間腳步踉蹌的人,三尺講台上一身桃李芬芳的人,疫情期間臉上滿是勒痕的人……這些人,秉持着“可為”的夢想與信念,成就了“有為”的嶄新世界;懷揣着“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堅定意志,拓開了“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光明坦途!

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誕生,謂之開天闢地。七十二年前新中國誕生,謂之改天換地。四十三年前改革開放開啟,謂之驚天動地。今天,新時代裏一路追夢的中國,因為你我的奮發有為,終於與過去遙相呼應,頂天立地!

《人民日報》在寫給青年的八封信中道:“青年、國家、時代,是形影相隨的鐵三角、彼此助推的浪濤。”誠哉斯言!有為之人鑄就了可為時代,可為時代又何嘗不正孕育着有為之人?雖然“內卷”“躺平”等戲謔之言時有出現,但不可忽略的依舊是青年生命中奮鬥的底色!我們咬緊牙關負重前行,恰恰因為我們正是這被歷史選中的一代。親愛的朋友,互道一句:前景可待,未來可期!行進中的中國,給了你我最大的底氣。

做一顆火種,縱一燈如豆,也可累計成陽;乘一葉扁舟,縱一波三折,也可斷絕江河。惟願我輩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己任,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繼先輩烽火,露我輩鋒芒。不墜可為鴻鵠志,爭做有為青年人!

大學聯考全國甲卷語文作文 篇二

“可為”與“有為”

自古以來,人們就對“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爭論不休。誠然,每個有理想的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成為“英雄”,做一個“有為”之人。但一個人能不能最終成功,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有所“作為”,其實需要有多個角度的“條件”,方能“可為”。

首先,個人能力,須有“可為”之處。司馬遷在《史記》中曾經談過“紙上談兵”的典故,這讓我們明白,成功不是用嘴巴“説”出來的,而是需要用真才實幹“做”出來的。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實現“有為”的結果之前,更多的是“漫長的能力儲備過程”。一屋不掃,何以少天下?我們需要耐心打磨自己的個人能力,從自身出發,構建“可為”之勢。

其次,客觀條件,須有“可為”之處。人們常説:“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縱有“天縱之才”,也要等待“時機成熟(客觀條件符合)”之時。赤壁之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最後的成功,等的就是“東風”這個客觀條件。所以,要成為“有為之人”,需要理性思考自己所面對的“客觀條件”,在所有客觀條件成熟時再努力“為”之,方可成功。

再次,時代趨勢,須有“可為”之處。老子在《道德經》中特別提及“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的特徵就是“順勢而為”,永遠從高處流向低處,而不會從低處反流高處。人生如水,要善於審時度勢,洞察時代發展的`趨勢,順着“可為”的方向走下去,才能走得更遠,笑到最後。互聯網經濟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順勢的可為模式,最後都成就了各種“獨角獸”企業。逆勢的不可為模式,最後都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最後,民心所向,須有“可為”之處。前面三個“可為”,皆為“成功之條件”。這最後一個“可為”,則是“成功之良知”。如果一個人的成功,是為了實現多數人的幸福,這就是民心所向,善意的“可為”之處。如果一個人的成功,帶來的是多數人的災難,這便是民心所背,惡意的“可為”之處。

今天的世界,發展與和平,已是世界之主旋律。我們偉大的祖國堅持和平崛起的民族復興模式,與世界各族人民和諧相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大同世界。中宜教育戴斌老師認為今天的我們真的很幸福,生活在祖國繁榮昌盛的“可為時代”,我輩當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努力成為“有為青年”,實現“中國夢”與“世界夢”!

2022全國甲卷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三

那一回,抽花瓶籤,她,抽到了牡丹,下邊一句唐詩:“任是無情也動人。”

她,豔冠羣芳。她文墨不輸黛玉,相貌可比可卿,才能不輸鳳姐,女工可比襲人。她飽讀詩書,嚴守禮儀,不失大家風範,可説是世間罕見之奇女子。身居大觀園,在眾姐妹之間可算佼佼者。襲人説,寶姑娘原配牡丹花。此言得之。牡丹,乃羣芳之首,寶釵當之無愧。

她,安靜,沉着,活活一位冷美人。有人説,沉默是一種境界。寶釵正是這樣的人,把眼光放在高處,在沉默中冶煉性情。她從不多管閒事,她處事隱忍,不拘小節。然而,這並不同於黛玉的孤傲,寶釵有的,是內心的平和與安寧。這樣,她學會了冷眼旁觀,適時展現,贏得了賈府上下的一致好評。於是,我要説,這位冷美人冷得精采!正應了古書上一句話: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邊雲捲雲舒。她的“冷”,造就了她的平和,她的高人一等的安寧。

她,還是“無情”的。然而有一首詩中説:並不只有火才會歡笑/才會釋放熱能/有的冰/比火更熱情/只是一般人/識不透她表面的寒冷。這正是寶釵。她也有少女的嬌羞與熱情。她的真情,並不比黛玉弱,只是她把真情放在了內心深處。她不是所謂的第三者,她有屬於自己的愛情。她是愛寶玉的,儘管,寶玉最終選擇黛玉為其靈魂伴侶。而她,依然不悔,也不求改變些什麼。然而,她深藏的如海洋般浩瀚的情感,又有多少人瞭解呢?真是“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西東,南北西東……”再看她自己寫出的心情:“不語婷婷又黃昏。”透過宣紙,透過筆尖,藴藏着多少綿綿不絕的情思啊。

她,有着對生命的承諾,“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這是我們看到的寶釵,勇敢,自信,不屈。這一切都從她的一彎淺笑,一個眼神中流露出來。詩人聶魯達寫過一句話:當華美的葉片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當某一天,親眼見到一棵落盡了葉,只剩一樹枝幹的樹時,我想到了寶釵。她的生命就像這滿樹的枝幹,清晰,堅強,勇敢。

後來,命運對她背過身去,寶玉出家了。但她面對這一切,沒有怨言,她用她小小的身體,用她堅強的生命包容了這一切。

她是“無情”的,因為她有她的執着與堅定。這一定是世界上最最動人的“無情”!

大學聯考全國甲卷語文作文 篇四

在大有可為的時代書寫時代的藍圖

如果可以選擇自己生活的時代,我一定毫不猶豫選擇“活在當下”,脱貧攻堅取得成功,中國夢的藍圖近在眼前,這是一個大有可為的時代。

這是一個思維碰撞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是一個多元選擇的時代,你可以自由選擇你想從事的職業併為之奮鬥,沒有人可以對你的選擇指手畫腳;這是一個可以讓自己的才華得以施展的時代,不用害怕自己“養在深閨人未識”,是人才哪裏都是香餑餑。回首過往,我們可以自豪而驕傲地對一百多年前的前輩們説:“這盛世,如你所願”。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百年黨史,就是一個又一個奮鬥史,望着先輩們的來路,在他們選擇為國拋頭顱灑熱血的時候,也許他們都不知道,自己能為後來的中國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的偉大在於,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卻又能一直秉持信念堅持下去。有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成了日本人的走狗,成了國民黨反動派,也許在那個年代,那樣的選擇似乎更有“光明的未來”;而先輩們選擇共產主義這條艱苦的道路,併為之奮鬥,是因為心中無比堅定的信仰,才賦予了萬里長征的力量,賦予了8年抗戰的力量,賦予了打倒反動統治建立新中國的力量。

堅定自己的信仰,併為之努力,是人生一大幸事。前幾天,北大的數學韋神的一段採訪視頻火了,他衣着樸素、頭髮凌亂,手裏提着一個礦泉水瓶子、拎着三個饅頭,卻拿了數學奧林匹克金牌,被報送北大。他喜歡數學,並沉浸在數學的世界裏,在那片平靜的世界裏堅守本心,不被浮躁的社會改變了初心。我們想要在這個大有可為的時代書寫時代的藍圖,需堅守本心,勿投機取巧,讓時代的喧譁迷失了本心。

努力,應是人生的底色。這個時代,學歷固然重要,但是努力更為重要,李雪琴説:“她並沒有因為上的是北大,就不用努力了”,韓寒也説:“你可以不用去學校上學,但是一定要不斷地學習”。這個時代的幸運在於,你可以通過努力,去得到你想要的人生,可以是鄉下的一隻“土豬”,去拱城裏的白菜;也可以在樸素的鄉下發明創造,成為一個又一個“手工耿”。

拒絕躺平,人生當如青春的朝陽。內卷帶來的焦慮,我們不用過度理會,未遇良人先自立,未遇貴人先自修。中國青年需擺脱冷氣,只是向上走,不聽自暴自棄流的話,有一點熱發一點光。當你回首往事時,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為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才是無悔的人生。

全國卷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五

在久旱的土壤裏,生出一個嫩芽,一天、兩天一個月過去了,那裏竟然長出一朵生命之花,它是頑強不屈的生命的象徵。正如冰心所説的;“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本站○(血雨。”

一代偉大的學者、教育家張海迪姐姐,5歲患脊髓病,導致胸以下全部癱瘓。小小年紀的她便開始忍受着他人所無法想象到的困難與痛苦。不甘墮落的她開始坐在輪椅上刻苦讀書,隨着病情的加重,卧病在牀的她,甚至利用鏡子來看書。如海綿吸水般,在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後,她又開始攻讀英語、日語、法語、俄語等多個國家的語言,後來她成了一名翻譯家,曾經翻譯過無數外國書本、典籍。她的成就源於她對生活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困境的克服。她,是沙漠中的一片綠洲,人們心中永遠的姐姐。

梵高是我最崇敬的一位畫家,他的一生,可謂是磨難重重。從小就家境貧寒的他也是曾有凌雲壯志,但命運似乎在給他開玩笑,他一挫再挫。直到二十幾歲時,他開始接觸了繪畫,並瘋狂的痴迷於這個領域。對於他來説,畫畫是他苦難生活的寄託和落魄心情的釋放,他按自己的認識表現世界,他把千瘡百孔的心靈寄託於五彩斑斕的圖畫。梵高的畫作,色彩鮮明,色調明亮。他以真誠,熱情對待生活,他投師不成,選擇自學,工作認真,被開除,後來靠親戚的救濟和賣畫為生,他畫呀畫呀,但是很少有人能欣賞他的作品,最後換來的還是食不果腹的困境,經歷的種種精神磨難後,他在37歲時,選擇自 殺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在他死後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追溯起他的畫並細細研究時才發現,他的畫張張都是精品,幅幅富有真情,人們競相追逐他的作品。現在想想,在温飽都無法解決的艱苦條件下,在不被世人認可的情境下,他是怎樣堅持自己的畫畫夢想,在困境中創造奇蹟的。或許正是這種持之以恆精神,他的作品才在後來享譽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少年的仲永,當時的奇才,後來由於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終究落了個平庸的結局。試想如果當時他的家庭突然變故,或者是他經歷的磨難多點,那麼他還能在安逸中走向平庸嗎?多麼可悲可歎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人生就是這樣,只有經歷過苦難,才會珍惜眼前美好的生活,才會為以後更加努力奮鬥,不斷進取,在困境中創造奇蹟。

全國卷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六

科學家因幫助團隊奉獻獲得成功,攝影家因向世人分享美而獲得高度評價,電焊工因敬業奉獻成為一代大師,三種不同的職業,不同的人生,卻都在各自的領域讓生命綻放了異彩。他們的成功,源於對人生價值的詮釋,源於他們對職業的信仰和堅守。

作為科學家,其人生價值就是在科研技術上實現突破,創造讓世人矚目的成果,造福人類的生活;作為攝影家,就應該通過鏡頭記錄世界的美,並與世人分享鏡頭裏抓取的美,給世人留下感動和美;而作為電焊工,其人生價值更應該是在自己的領域成為典範,成就為一代大師。

因為,這三種職業、三個人的人生價值從其職業定位開始,就已經註定了,而敬業奉獻無疑就是他們通向成功、實現生命價值的唯一途徑。透過他們的成功故事,我們或許更應該得到這樣的思考:我們的生命價值是什麼?怎樣讓生命像他們一樣光芒四射?

我們的生命説短暫也短暫,數十年光陰;説長卻也長,至少比其他一些生物而言要長得多。我們來到這個世界,自是肩負着重要的使命,有些人説是考上好的大學,將來找個好工作,讓自己和家人生活更美好,有些人説生兒育女、承擔家的責任,還有些人説要為這個生於斯長於斯的社會留下點什麼。

其實,這都可以算得上是生命的價值,價值本就無所謂大和小,全在我們是否對人生感到遺憾。青春如我們,恰是生命綻放的時刻,是人生當中最為精彩的時光。那麼,我們究竟該怎樣詮釋自己的生命價值呢?我不由想起網上流傳甚廣的一句話:“人有三命:性命、生命和使命”。

這句話,道出了人生的三種境界,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我們都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性命,且只有一次,是活得精彩、轟轟烈烈,還是落魄、黯然無光?甘於平庸的人只有“性命”,優秀的人則多了“生命”,而卓越的人不僅有“性命”、“生命”,更有“使命”,他們的一生涵蓋了生存、生活和責任。

照此説,上文提到的科學家、攝影家、電焊工不就是卓越的代表嗎?他們不僅活得精彩,而且綻放生命的價值,詮釋了自身的責任和使命。那麼,故事之外的我們呢?是甘於平庸,亦或優秀,還是要創造卓越?

大學聯考全國甲卷語文作文 篇七

可為與有為

有智慧的人,會去尋找新的解決之道,換一個方向接近目標;有勇氣的人,敢於質疑前提條件,看看哪些不可為是一捅就破的窗户紙。

博愛而温情的人,給為之而不得之、屢戰屢敗的人們織一張網、兜住跌落的不幸者,給未來留一盞燈;自信而熾熱的人,把不可為而為之、屢敗屢戰的故事編成詩,當人們不再相信的時候,爭一口氣。

出發點不同,卻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將不可為化為可為,從可謂中創造更多有為。我們這一代人,似乎註定要跟更多不可為而周旋。首先,競爭的確更加慘烈了。

教育似乎成為了無休止的軍備競賽,從前人們説的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在今天看來,能在水中同台競技都是奢望 —— 有的人乘風破浪,國小階段赴南極科考,國中發 SCI;有的人旱地行舟,互聯網展現了更大的世界,卻無法將世界帶到他們面前。

努力並不是平等的,有勞動經濟學的研究表明,在直轄市、省會城市投資教育,產生的經濟回報比在三四線城市、農村要高。海淀家長拼命雞娃,背後也有理性的因素 —— 初始條件越好,投資教育的收益越大。

到頭來,本來就生在羅馬附近的人,正在更快地奔向羅馬。

其次,外部環境也更加嚴苛。曾經,我們相信月球之後就是火星,相信可以翻過長城走向世界,相信只要在獅子山下相遇,總是歡笑多於唏噓,相信全球化將會提供答案。

再者,不寬容的聲音也在增加。表現得不夠有為是危險的,某企業的工作羣裏,12 點之後睡覺的實習生甚至遭到同事嘲弄,總有人自作主張,幫時代的鬧鐘多擰幾道發條。

承認一些事情不可為同樣要受批評,年輕人抱怨幾句內卷,輟耕之壟上,幻想一下躺平片刻的燕雀之志,都要挨一通批評。

該如何是好?有問題,就會有答案,無非就是三條:一是重新審視公平與效率之間的取捨。社會中的價值取捨,從來不是正邪較量,而是兩種正確之間的權衡。要富裕,就要容忍貧富差距,為了營商環境甚至可以抬高執法的槍口;要地方提供足夠的基礎服務,就要容忍土地財政,一桌酒席引來兩個客人,就別怪找米下鍋的路子太野。

但是,總會有那麼一步,我們面臨的主要矛盾改變了,需要找到不同的解答。二是看到世界的廣袤。世界上並非只有中美兩個國家,好望角發現了,沒必要在期貨死海中流連。有的`人説,我們需要脱離舊世界的評價體系,另起爐灶制定規則;也有的人説,我沒有這麼大的奢望,只是夾縫中乞活。但是,不論如何,也沒必要因為世界上一個國家發生的事情,跟自己的同胞對立起來互相攻訐,世界還很大,要看看外面,也看到外面世界其他角落。

三是包容不可為的聲音,創造條件讓不可為轉化為積極有為。諸葛丞相本是卧龍崗上閒散的人,有了三顧之恩,有了大膽授權,才能從潛龍勿用轉化成飛龍在天。一味要求奉獻、不準抱怨,年輕人就是躺平了的划水人;傾聽反饋、共享成果,才能找到共圖大業的建設者。

明知不可而為之,是莫大的勇氣,可用來修身;將更多不可為變成可為,是過人的智慧,能用來領導一個團體;讓更多的人能夠有所作為,則是真正可以治國平天下的本領了。

這些本領,每個時代總有人需要具備,為何不能是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