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碎片化閲讀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16W

碎片化閲讀作文【精品多篇】

碎片化閲讀作文 篇一

碎片化閲讀真的好嗎?這是近來許多人在思考的。所謂“碎片化”,原指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而在當今社會,人們的閲讀似乎也開始走向碎片化。有人認為,將閲讀碎片化能讓人們瞭解更多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如今,隨着碎片化的閲讀普及率越來越高,人們的閲讀模式也逐漸傾向於“淺閲讀”,即跳躍式的、囫圇吞棗的閲讀方法。這種閲讀的方式固然能節省時間,但是,這種模式下,人們會漸漸失去自己思考的能力和專注於一件事的耐心。“我發現我已經不能像小時候一樣精心看完一本像《水滸傳》那樣厚的書了。”一位網友這樣説到。是啊!隨着科技的進步與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閲讀載體變成了手機、電腦和電子書。在等車的時間、休息的時間、睡前的時間,拿出電子設備,刷刷微博,看看小説貌似成為了人們每天的“任務”人們確實從每天的生活中擠出時間來閲讀,可是我認為,這種閲讀對人們來説沒什麼意義。第一,碎片化的閲讀雖然讓人們知道今天發生了什麼,但人們往往只關注新聞的標題,過了幾天可能就忘得一乾二淨了;第二,碎片化的閲讀一般都很簡潔,只有梗概,因此長此以往的閲讀會讓人們的心靈變得浮躁,無法沉靜下來。

碎片化閲讀似乎是社會的快速發展的必然結果,身處信息時代,人們為跟上時代的腳步不得不篩選所閲讀的內容以至於不被信息的海洋吞沒。但有時候,人們不妨放慢自己的腳步,靜下心來,坐在自己的書桌前,面前放上一本自己喜愛的書,一頁頁仔細翻看。身心放鬆的同時,也能讓人們獨立認真的思考。不要認為這是一種時間的浪費,深度的閲讀對現代社會的人們是很有必要的。

魯迅先生説:“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不僅是閲讀,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要以沒時間為理由而草草帶過。當前社會碎片化閲讀的趨勢確實引人深思,但我們要積極面對才能解決。認真地閲讀,專注地思考,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它給你帶來的好處是碎片化閲讀不能替代的。淡泊才能明志,寧靜才能致遠,深度閲讀恰恰能幫助你做到這些。所以,擠出時間吧!放慢腳步,閲讀一本好書,這能讓人們打開思緒,與書的作者進行直接的交流,從而思考、感悟、昇華。

碎片化閲讀作文 篇二

如今信息時代的洪流裹挾着我們僅有的時間,壓縮着我們僅有的空間,在忙碌中能放下紛擾專心地去做一件事是多麼的難。

很少看到有人拿起一本書專心的閲讀,大多數的人都只是在手機上刷着他們的app,看着大部分的圖片與視頻,僅夾雜着些許文字,因而我們的閲讀越來越碎片化,碎片化的閲讀也在這樣的時代下興起。

人們對碎片式閲讀越來越飽含爭議,到底碎片式閲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些什麼?我們的閲讀方式到底被哪些事物碎片化?

信息時代給我們帶來的高產產品就是手機。

手機當中最吸引我們的也是那一個個app,我們難以放下,也難以割捨。

現在,在微博微信到處都能看見雞湯文,當我們渴求着心靈的安慰,卻只尋找到那些沒有什麼含金量,沒有值得思考的文章時,我們閲讀的思維也被簡化,失去了我們閲讀當中思考的能力。

閲讀本是我們的一種本能,在閲讀時,我們會產生聯想,在腦海中會形成一個個畫面。

可如今圖片加文字的興起,正在慢慢奪取我們的聯想能力。

當我們抱怨我們已經沒有創造力,沒有想象力時,我們是否想過,這正是我們平常的一些小習慣而造成的。

有時當我閲讀厚厚的書籍,卻被手機電腦,平板,一系列能奪取我們好奇心和專注力的電子產品碎片化。

低頭族越來越常見,走路時也看見有人在用大拇指滑動着手機屏幕,大量的信息量從眼睛裏湧入大腦,是我們的思維越來越跳躍式,碎片化的思考正奪去我們的耐心與思維能力。

所以對閲讀我們要有選擇性。

不要完全沉迷於那些圖片加文字,缺少思維發展性的文章。

閲讀本是件有內涵的事,碎片是的閲讀本不是錯,錯的是碎片式的思考。

閲讀時要投入到一段連續的思維中去,去前後聯想,廣泛地思索,對於那些有文藝性的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碎片化的生活就這樣,使我們被身邊的一切吸引過去,慢慢養成的惰性會漸漸抹去我們的意志和目標意識。

只顧眼前一時的快樂,而忘卻了長遠的目標,並與它越行越遠。

如今我們應該告別碎片式的閲讀,不要停下腳步,去關心關注那些能紛擾我們的事物。

應時刻保持一顆專注之心面對書籍。

碎片化閲讀作文 篇三

隨着當今信息傳播行業的快速發展,碎片化漸漸成了人們閲讀的主流形式。碎片化,是指將完整的東西分解成諸多的散塊。表面看似光鮮亮麗,但其內在,實屬罪莫大焉。

碎片化的興起本質上是迎合了現今人們浮躁的心態和過快的生活節奏,其打着“個性化”的口號,將海量內容分解成一個個大標題,貼在各大網站、報紙上,博人眼球。不可否認,碎片化閲讀確實有它的好處。將幾個標題一掃,天下奇聞莫不收入囊中。或許,這就是當今碎片化盛行的原因吧。

但是,碎片化閲讀的弊端比比皆是。首先便是內容的全碎片化使其缺少實質內容。例如這週末上海上港主場5-1大勝上海申花,對於大部分網友這標題便足矣填滿他們的“求知慾”。但對於真正想要了解比賽詳情的人們,即使點開這個鏈接,最多也只有一些進球集錦或是數據統計,可以説在碎片化的背景下絕大多數的閲讀內容都是這樣,真正的實質內涵少的可憐。新聞如此,當今一些網絡文學也染上了“碎片病”。萬餘字的文章,全是由短句組成,讀來讀去,連一個完整的故事都講不清楚,更別談情節與美感了。

其次,閲讀內容的碎片化勢必導致了人們時間的碎片化,而其進一步會導致的,便是時間利用效率的降低。碎片化閲讀的初衷是讓人們充分利用零碎時間。可漸漸的,隨着幾乎所有內容都被碎片化,人們在極短的時間便能將文章匱乏的實質讀完卻發現沒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深度。自然而然,他便會尋找其他內容,可讀來讀去,都只有這幾個“告知”式的`大標題。這樣一塊完整的寶貴時間便被一點點碎化而“浪費”了。

此外,碎片化閲讀最可怕的地方,便是人們對碎片化閲讀越來越習慣,而失去了原本閲讀著作和有美感的作品的能力。碎片化閲讀不僅迎合了人們內心的浮躁,更是滋長了這種浮躁的不良之風,導致人們一看到“長篇大論”,無論內容的好壞,都失去了閲讀的興趣。倘若這樣下去,那些中華經典或是西方的哲學思想都會為人們所拋棄。恐怕就不會再有人理解《詩經》中“自牧歸荑”的美感,也不會有人為尼采《娛樂至死》中的精彩思辨而感慨。

空洞與虛無,內心浮躁的滋養與欣賞能力的削弱,碎片化閲讀實屬罪莫大焉。唯有改變這種現狀,才能讓經典延續,讓思想昇華。

碎片化閲讀作文 篇四

時光飛逝,如今的社會隨處可見一幢幢高樓大廈,電子屏幕,手觸廣告宣傳……在這個高科技發達的年代中,人們早已習慣了“指尖閲讀”,手指一動,信息紛至沓來,隨時隨地都攜帶着“移動圖書館”。一種新潮的碎片化閲讀學習逐漸流行,可是這也就導致了人們對紙和筆,還有書本的疏遠。

我也發覺爸爸媽媽平日裏也經常利用每日零碎的時間,上班的途中,晚睡前的邊角時間來進行碎片閲讀。的確,這樣的閲讀方式更廣博,可以讓大家進行海量的諮詢瀏覽,也可以有選擇性地進行個性化閲讀,可這些斷斷續續的碎片化閲讀卻無法帶領人們領略“完整”的美好,同時碎片閲讀也漸漸在衝擊着代表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經典書籍。

然而,在我家的大書櫥中卻依然保存着琳琅滿目的書籍,每天我都打開書櫥去看看它們,我總愛翻翻書本的扉頁,感受書本自身巨大的知識內涵,更喜歡漫步在書香的叢林中,吮吸着它那墨香的氣味,沁人心脾。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湯姆叔叔的小屋》……。我全神貫注的閲讀,也能直抵書本靈魂的最深處。從書中,我讀到了勤勞,善良與正義,也讀到了歷史的心衰與人間的不平等。

往往這些碎片化的閲讀會佔用人們大量的時間,影響正常的工作學習,碎片化了的閲讀方式,也同時讓我們的生活碎片化,我們想對大家大聲説:“放下電子產品,遠離碎片化閲讀,讓我們碎片化的生活重新完整,享受真正的紙質閲讀,享受正真閲讀書籍的人生。”

每一天,人們都依賴着電子產品,在那分分鐘短暫的時光裏,都要拿出電子產品上網進行閲讀學習……可以説,只要人們一空下來就會想到網絡,這也使得我們原本豐富多彩的生活被剪成了碎片。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使用電子產品去查閲資料,閲讀書目,導致越來越多的經典書籍被塵封在曆書店的角落裏,正在漸漸地被人們遺忘着……

碎片化閲讀作文 篇五

在地鐵上,馬路上,商場裏,隨處可見拿着手機的人,或遊覽新聞,或觀看視頻,或閲讀小説。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也逐漸被碎片化了,同時也反過來影響我們的認知與行為方式。儘管有部分人反對碎片化的閲讀體驗,但碎片化的形式在現在的環境中的確有其獨到之處。

通過碎片化的閲讀我們可以得到更大的閲讀量。每個人每天都會有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無論是課程的學習或是工作都會佔去我們一天的主要時間。因此所留給我們的時通常並不足以支撐我們的完整閲讀。而碎片化的閲讀方式可以使我們利用一部分閒散的時間來進行閲讀。在地鐵上,你可以拿出手機遊覽新聞,或是使用電子書進行閲覽。這樣你就可以積累這半個小時的閲讀量。同樣的,午休、飯前飯後都可以利用起來進行閲讀,一天天積累下來的閲讀量也就很可觀了。

除卻碎片化閲讀帶來的時間上的利用之外,碎片化閲讀的形式也可以帶來效率上的提高。通常的,我們都是利用手機或是電子書來進行閲讀活動。而比較於傳統的報紙或是書本閲讀,這樣輕便的電子設備不僅會減少閲讀負擔,同時也可以更加方便的攜帶,也不會有像紙張破損的問題出現。

但碎片化的閲讀並不是一無壞處,在追求效率的同時,我們也正在丟掉閲讀本身情感上的體驗。而這一點,在閲讀文學作品時更為明顯。在細小而瑣碎的閲讀時間裏,我們只能閲讀小説中的一小部分。通常,我們只能記憶大部分的情節,以及極小部分的細節。而當我們再次閲讀接下去的部分的時候,情節之間聯繫就會被打破。這樣,我們在閲讀之中的情感代入感就會被破壞,作品之前的伏筆與細節也就很難讓人影響深刻。

為適應大信息量的時代,我們不得不加快生活節奏,將閲讀方式碎片化。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但我們也要完整化的閲讀,在枯燥無味的生活之中獲取情感上的樂土。

碎片化閲讀作文 篇六

如今隨着互聯網技術的日益發展,人們生活中的各方各面都被碎片化了,就連閲讀也是如此。然而,碎片化閲讀真的有用嗎?我們又應將碎片化閲讀落實於何處呢?我想,每一個碎片化閲讀者必然也都是長閲讀的追捧者,他們閲讀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從閲讀中汲取有用的知識,充實自我。而碎片化閲讀比起長閲讀也更有一種簡潔明朗清晰周祥的閲讀之美,從而省去那些繁瑣無味,宂長無用的閲讀過程,用精簡的文字敍述直擊人的心靈帶給人們以啟迪。

但是,碎片化閲讀能完全替代長閲讀一切的效用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所謂我們學習的知識,是由一個個知識點連接而成的,而長閲讀,便是將那一個個知識點連接起來的線。只有有了這一條條的線,才能將我們所學的知識點融會貫通,從而讓我們更容易去汲取和掌握新的知識。知識點之間是互通的,是可以舉一反三的,而不是互相獨立,毫無聯繫的,畢竟若是那樣的話,我們腦中的知識,就可以被稱為一堆空殼所存在了。

事實上並不是世上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是我們值得去完全掌握的,因此這時碎片化閲讀就應起作用了。我們的閲讀都應是有所分層次的,在此,我分為三層:專業型閲讀,拓展性閲讀和趣味性閲讀。

專業性閲讀,指對每個人所需要涉獵的知識面的必要性的內容的閲讀,這應是長閲讀,每天每週都應有固定的計劃量去完成。

拓展性閲讀,指對專業性閲讀內容的更深一層的延展性型閲讀,這也應是長閲讀,讓一個人對此類知識面的認知更全面更感性。此類閲讀應在每日的間隙時間裏多做落實,例如在晨間的洗漱時段,外出的等車時段,利用好一天中各個可加以利用的時間段去進行拓展性閲讀。

趣味性閲讀,指對娛樂性內容的閲讀,以此來放鬆個人的心情,緩解個人的負面情緒。這便要用碎片化閲讀了,此類閲讀的時段應是最少的,時間也無需固定,可在每週末的閒暇時光裏讀此閲讀,放鬆身心,以更好的狀態和心境去迎接新的學習生活。

碎片化閲讀不一定是最有用的,但它一定有適合它的所在之處,我們無需去抵制它,但絕不能去依賴它。讓我們一起正視碎片化閲讀,好好利用它,讓自己的學習之路越走越開闊明亮吧!

碎片化閲讀作文 篇七

在移動互聯網大為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逐漸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閲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我們的心態與認知。

高爾基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現在的科技十分發達,從讀報紙和書改為從手機上看電子書。現在的我們在看一篇很長文章時很少會有人從頭讀到尾,我們大多會挑自己喜歡內容看,把認為無趣的地方省略掉,這樣無法讓我們瞭解到全面的知識。

同時我們也應該高效率。但不能對知識的渴求急不可耐,要用心理解,因為每一本書,每一段話,都是作者們用心寫的,這些文章段落中都有作者的思想。不要草草讀一遍就好了。麥考利曾經説過:瞭解一頁書,剩餘匆促的閲讀一卷書。

記得的有那麼一次,那天我正打算把一本還未看完的書看完,可剛看了幾頁的書,媽媽的電話就打了過來,接起電話,原來是媽媽叫我去做幾張試卷,好好複習,馬上要考試了。聽完媽媽的一陣後,我不情願的放下書,去完成媽媽佈置的試卷,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戰鬥”,終於把媽媽佈置的作業做完了。心想:作業做完了可以繼續看書了吧!可誰知正看在精彩的地方,這時門鈴響了,打開門,原來是送快遞的,於是我拿過快遞,並且簽收了。

一個下午過去了,而我還是沒有把那一本書看完。

碎片化的閲讀當然也是有利又有弊的。有些人認為碎片化的生活是好的,可以讓我們閲讀的更輕鬆,更簡易化。可以用零碎的時間來閲讀。還有一些人認為碎片化閲讀不好,不利於我們思考,會讓思維變得淺顯。

我認為碎片化的閲讀的利與弊,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只要我們有一顆堅定的心,那麼一定可以吧碎片化閲讀的弊改為利的。

碎片化,讓我們的生活選擇變得多樣化,感受到了互聯網的魅力,但我們必須做好選擇,認真權衡取捨,不在碎片化中迷失了自我。

碎片化閲讀作文 篇八

碎片化閲讀,它既像一層的階梯,支撐着你向高處走去,又像一座座牢籠,禁錮着你遠航知識大海的心。

全國政協委員聶震寧説過:“《論語》和柏拉圖的《理想國》,不也是一種碎片式的結構嗎?善待碎片化閲讀,善待隨處可見的“低頭一族”們,利用閲讀終端閲讀也不錯。”但在史學博士廖峯眼中,他覺得“人或成為碎片化信息的奴隸。”而在我看來:碎片式閲讀,既能載舟,亦可覆舟。

碎片式閲讀,是蓋建知識性大樓的一磚一瓦。

碎片式閲讀之所以能成為大眾閲讀的趨勢,首先是因為科技進步與信息技術覆蓋全球而產生的,當今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想出時間來細細閲讀一本書,其實是一種奢望,正因為這樣簡短精煉的碎片式閲讀才能天衣無縫地融入我們的生活中,充當主導地位。其次,碎片式閲讀,大多都萃取了各種各樣,形色不一的人生哲理,並不需要像閲讀一整篇小説或是傳記那樣,花費大量時間來總結人生道理。最後,大多數碎片式閲讀與看報有大多相同的特點,內容都會選取趕得上潮流,追得上時事的新穎內容,這讓讀者被新事物所迷,因此愛上了碎片式閲讀。不能因為碎片式閲讀不出自名師之手,不得到社會的認可,而漠視了他在閲讀上的重要地位,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要堅持下去,積累各式各樣,奇聞異事,傳記文學,當今時事,也能築建每個人的閲讀大樓。

然而,碎片式閲讀,是壓在你思想上的一座大山。

書,一張張印着墨字的紙,串成一本。漸漸地,隨着科技的飛速進步,書可能會被碎片式閲讀霸佔版面,遠離我們。事實上,碎片式閲讀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閲讀。閲讀即是靜下來捧着一本書,幸福的閲讀,而不是坐在公車上,地鐵上,拿着手機,埋着頭,手上隨意劃來劃去,隨意的閲讀。碎片式閲讀,並不是比我們得到更深沉的思想方面的東西,大多數碎片式閲讀,太膚淺地將人生哲學寫出來,即使我們看了讀了,也無法領悟其中的奧妙,少了一種領悟的過程,也就少了一種豁然開朗的喜悦,失去了閲讀原本的意義。

我們允許碎片式閲讀滲入我們的生活,讓我們體驗片面知識,但不允許碎片式閲讀充當主流,扼殺了我們深層的思想,弱化思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