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文學作品閲讀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01K

文學作品閲讀精品多篇

文學作品閲讀 篇一

掌心化雪

作者:丁立梅

那個時候,她家裏真窮,父親因病離世,母親下崗,一個家,風雨飄搖。

大冬天裏,雪花飄得又緊又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絨服,把自己裹在裏面。可是看看母親愁苦的臉,她把這個慾望壓進肚子裏。她穿着已洗得單薄的舊棉衣去上學,一路上凍得瑟瑟發抖。她想起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她想,若是她也有一把可供燃燒的火柴該多好啊!她實在太冷了。

拐過校園那棵粗大的梧桐樹,一樹銀花,映着一個瓊樓玉宇的世界。她呆呆地站着看,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卻鑽肌入骨。突然,年輕的語文老師迎面而來,看到她,微微一愣,問:“這麼冷的天,你怎麼穿得這麼少?瞧,你的嘴脣,都凍得發紫了。”

她慌張地回答:“不冷。”轉身落荒而逃,逃離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個自尊的孩子,她實在怕別人窺見她衣服背後的貧窮。

語文課,她拿出課本來,準備做筆記。語文老師突然宣佈:“這節課我們來個景物描寫競賽,就寫外面的雪,有豐厚的獎品等着你們哦。”

教室裏一下像炸了鍋,同學們興奮得嘰嘰喳喳的,獎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經,私下猜測,會是什麼呢?

很快,同學們都寫好了,每個人都窮盡自己的好詞好語。她也寫了,卻寫得索然,她寫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沒想過得獎,她認為那是很遙遠的事,因為她的成績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貧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閉成孤立的世界。

改天,作文發下來,她意外地看到,語文老師在她的作文後面寫了一句話:“雪在掌心,會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這話帶着温度,讓她為之一暖。令她更為驚訝的是,競賽中,她竟得了一等獎。一等獎僅僅一個,後面有兩個二等獎,三個三等獎。

獎品搬上講台,一等獎的獎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圍巾,還有一雙厚厚的棉手套。二等獎的獎品是圍巾,三等獎的獎品是手套。

在熱烈的掌聲中,她緋紅着臉,從語文老師手裏領取了她的獎品。她覺得心中某個角落的雪,靜悄悄地融了,濕潤潤的,暖了心。那個冬天,她戴着那頂帽子,裹着那條大圍巾,戴着那副棉手套,嚴寒再也沒有侵襲過她。她安然地度過了一個冬天,一直到春暖花開。

後來,她讀大學了,她畢業工作了。她有了足夠的錢,可以寬裕地享受生活。朋友們邀她去旅遊,她不去,卻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帶了禮物去。她不像別的人,到了那裏,把禮物丟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們召集起來,温柔地對孩子們説:“來,寶貝們,我們來做個遊戲。”

她的遊戲,花樣百出,有時猜謎語,有時背唐詩,有時算算術,有時捉迷藏。在遊戲中勝出的孩子,會得到她的獎品——衣服、鞋子、書本等,都是孩子們正需要的。她讓他們感到,那不是施捨,而是他們應得的獎勵。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們卑微的心靈。

月是故鄉明

作者:周克武

我又夢見了故鄉的月亮。

她還是那樣温婉、明麗,像一位端莊嫻靜的古典美女從遙遠的天宮款款而至,輕輕撒下一地清輝,點燃了鄉村的夜晚,也點亮了村民們勞作一天之後渴望小憩的心燈。

這些年我一直蟄居街巷,鋼筋水泥壘築的厚實牆壁將大自然緊緊關在城外,連賞月也成了奢侈的事。偶爾從兩幢大樓之間的一線天裏望見那輪高懸的孤月,又總覺冷冰冰的,遙不可及,彷彿與夜幕下這喧囂繁華的都市沒有絲毫聯繫。

這樣的時候,我會油然想起曾經讀過的一首詩一城市裏沒有月光。月亮這恆久不熄的精靈只屬於鄉村,屬於印滿我兒時履痕的那一方水土。

在我的意識裏,日復一日輪迴於故鄉山水之間的月亮,是鄉村流動的生命。當我家老屋背後那座名叫上吾寨的大山剛剛隱入濃黑的暮藹時,她便悄悄挑開四合的夜幔,透過房前屋後的樹叢,毫不吝惜地將白玉似的碎銀灑落下來,令人迷離亂眼。晚風吹拂,草木搖曳,月光跳躍在草尖上、花蕊上、菜葉上,山南水北,流瀉着一地浪漫。

不知是誰家的孩子扯開嗓門喊了聲“月亮出來啦”,原本漸漸歸於沉寂的山村又開始湧動起生命的聲浪。通往村外的小路上,頑童們踏月如飛,打打鬧鬧;月亮走,他們走,笑聲叫聲漲滿了幽深的山谷。我生性好靜,時常面對月亮,枕在奶奶的腿上,纏着她一遍又一遍地講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古老故事。突然,幾隻流螢從眼前劃過,耀眼的螢火在我臉上播下一抹輝光。奶奶霎時雙眸一亮,一把將我摟進她的懷裏親一口,轉過頭,笑眯眯地凝望着淡藍色的夜空,彷彿天上的月亮多了一個。

月亮當頂,在村口的池塘中投下一個玉盤似的倒影。隔着清澄如鏡的水面望去,晶瑩剔透;縷縷波光隨着晚風拂動一圈圈地擴散,瞬間織成了繽紛奪目的水底世界。此刻,周遭蛙鼓頻敲,遠處流螢盤旋,空氣中彌散着淡淡的艾草味,池塘邊的禾場上擺開了月光盛宴。兩鬢飛白的老人半躺在油光發亮的竹椅上,輕輕搖動蒲扇,説起鎮守邊防的兒子、剛剛蓋好的豬圈,還有滿壟飽壯的穀穗,月色下,皺褶巴巴的臉膛笑得燦若菊花;姑娘、後生子交頭接耳,嘰嘰喳喳,像是在分享晴耕雨作的欣喜,又像是在悄悄牽扯月下老人手中的紅線;禾場邊,娃娃們摟住母親的脖子,仰頭數着天上的星星:一顆、兩顆、三顆……漸漸地,眼睛微閉,雙脣翕動,帶着他們摘星攬月的幻想融進了斑斕的夢境。

柔情似水的月夜,許是上蒼格外恩賜給村民們的另一片世界,他們咀嚼着月光碎片,忘卻了生活的羈絆,一任時光在竹籬茅舍間悄然飛逝。待到起身離去,早已是月影東移,夜露沾襟。

淳樸的鄉鄰像依戀太陽一樣鍾情於月亮,哪怕只是短暫的分離,也會如丟魂失魄似的空落。“天狗”吃月的時候。全村人一齊湧出家門,敲響手中的臉盆、竹筒和木桶,在咚咚嘡嘡的擊打聲裏,沸騰着驅“狗”護月的吶喊,也激盪着對春花秋月般美好日子的呼喚。當月亮終於抖落身上的陰霾,重新迴歸山野的上空時,人們歡呼雀躍,點燃一掛掛鞭炮,儼然迎接久別的親人一樣迎接他們心中的光明天使。

童年遠去,我帶着月亮的體温走進了城市。城市裏瘋長着形形色色的誘惑和慾望,再也沒有螢光蛙鼓,沒有恬淡的月光盛宴,曾經的繁星皓月遺落在人們步履匆匆的行色裏。在這樣的夜晚,我眼前的城市彷彿變得異常的陌生。茫然不知所往的靈魂,久久地徘徊在它的邊緣,無法找到入口,一轉身,久積於心的鄉戀怦然進發——

作者:肖雲儒

在編《民族文化結構論》這本集子的時候,常常想起我的母親,要是她活着,今年已是80歲整。二十八年前棄我而去,她52歲,正好是我現在的年紀。

幾十年來,思念有如流不斷的澗水,剪不斷的雲翳。思念的頻率,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而在研究學問時,如此執拗地、排解不開地想起她,還是頭一次。

好不惑然。

半歲喪父,亦無兄弟姐妹,母親終生守寡,將我拉扯大。我於她,她於我,都是唯一的、獨有的。她攜着我,我攙着她,腳印交織在人生路上。

母親大半生任教於中學,晚年調入圖書館,一直住在單位的單身房間。我國中以前,被寄放在外婆身邊,她每週回來看我。高中起我在市郊一所學校住宿,每週必定回去看她。

有次她對我説:下星期有事不能回來了,不要想我。那分外的温存,使我過敏地感到這是要扔下我遠行,竟然懷着少年人不該有的悲哀和惶惑,悄悄跟在母親後面足有一個鐘點,直到看見她確實進了學校的大門,而不是去了車站,才腳踏實地踅回。

又有一個星期天,因為下雨我留在學校沒回家。雨停,時已過午,想不到她讓一位學生步行15華里來看我。我便又步行15華里回去,讓她確證兒子的安然無恙。那時中學生很少有騎自行車的,我們用腳板一步一步丈量感情。

每一次離別,無論短長,母子都要和孑然一身的孤獨作一次搏鬥。大約從那時候起,中國古典文學中描繪“倚門倚閭”的詩文書畫,便一遍一遍地感動着我。

實在也苦了她。因着濃洌的愛不能不壓抑自己的愛。

母親是知識女性。整整四大本相冊,記錄着她揮斥方道的激情的青年時代。

“一二·九”運動在北京的有軌電車上散發傳單。

摟着盧溝橋的石獅子大笑。

六位女同學平卧雪地,擺成六角的冰花。

在教會學校和美國神父面對面論辯……

她並不封建,在自己的歷史論文和歷史劇中,一再為被封建文化窒息的中國女性呼籲。但在28歲守寡之後卻沒有重新組織家庭,儘管有人撮合,儘管外婆催促。我想那是為了我。成年之後,我才加倍痛切地感受到母親這樣生活的孤寂。孤燈冷月下的二十四年,八千七百多個日日夜夜,是容易的嗎?每當她聽唱片,便有如一顆孤寂的心在自言自語。囿於當時的文化氛圍,加之我不是女兒,上大學後幾番欲言而未啟齒。

母親的感情生活中為兒子的自戕,使我終生內疚。

母子之間的愛都無私。

就連母愛,她也不能不斟酌着、節制着表露。

作為寡母,她必須同時具有父之尊、師之嚴、友之諍。

對我的功課近乎殘酷的督查,每每使外婆暗自流淚。至今想來,仍然引起甜蜜的戰慄。我甚至恨過她,又終於懂得能夠從小接受大鬆博文式的教育,是我的造化。那遠低於家庭經濟水平的簡樸要求使我簡樸,那不完成計劃不能睡覺的訓令使我勤奮。鐵器是在鐵砧上鍛打出來的,若要一位寡母如此錘打自己的獨子,心裏是怎樣的滋味?

直到今天,母親嚴厲的目光,仍在天宇中監測着我,催我奮力奮進,催我自思自審。

由不惑而屆知命,母親有了一點變化。先是稍稍超脱了繁忙的學校行政,而後又稍稍超脱了省圖書館的機關事務,重新揀起歷史專業,開始了女性系列歷史劇的寫作:《嫘祖》、《班昭》、《李清照》、《趙飛燕》、《武則天》……直到《秋瑾》。有的演出了,更多的存於篋底。《秋瑾》只寫了第一場,便和一封給我而未發出的信,一塊掰開吃了一半的點心,永遠留在了桌上。——第二天,她被死神遽然劫持,因為腦溢血在省人代會發言後倒下。從此,長卧於江南的紅土地中。

轉向歷史,對母親來説,也許是一種人生的沉凝,也許是一種感情的蒸騰,我不得而知。也許閲歷總要使人皈依土地,皈依文化土壤。

也恰恰是由不惑而屆知命,我的興趣悄悄地發生轉移,開始鍾情於歷史文化。內中原因我不得而知。分明不是有意識要接續母親在52歲時戛然中斷的工作,只能説是生命自然運行的結果了。

生命來源於母體,精神根植於歷史和現實既在的文明成果。每個人都從腳下的土地上起步,經歷了青春的翱翔,總有一天要重新降落在土地上。儘管那是另一塊土地,儘管那裏有另一番風致。

自從剪斷臍帶,我和母親的聯繫由血肉的直接交融轉而為語言和文字的傳遞,為眼的流盼,為心的感應。五十多年中,我們日甚一日嫻熟地在各種有聲和無聲的頻道中聯繫,哪怕地隔千里,哪怕分隔於兩個世界,一直相依為命。

有時我想,母親之於我,已經是一種傳統,一杆標尺,一個基座,一種象徵。有了喜悦,走了彎路,面臨抉擇,很自然地就和冥冥中的她對話。那往往是以歷史和人生的基座檢視自己。

真應了郭沫若早年的名句:“一的一切”,“一切的一”。母與子這兩個“一”,佔有着對方的“一切”。母與子這兩個“一切”,凝結為對方的“一”。

近三十年了,回江南掃墓的機會那麼少,我幾乎沒有正式祭奠過她,也沒有一篇懷念母親的文字。這都是兒子的罪過。

我的母親,願這本涉及歷史和文化土壤的書,能寄給你些許的慰藉,能贖回我如山的歉疚。

1992年1月28日(選自《新正氣歌》)

款款切切 情摯意濃

作者:潘蘭林

以一則兩千字的文章,來寫一位歷經坎坷與磨難的母親的一生,其篇幅和容量顯然是不足的。然而,無論誰讀這篇文章,都會產生一種發自心底的感動和一份無法釋卻的情懷。

濃於真——

作品以母親一生的磨難、忍耐、不屈與犧牲,讚揚了母親的偉大與堅韌,讓讀者從中感受到了一顆蓬勃着母性之愛的崇高與不屈的心靈。

母親是一位曾經歷過“揮斥方道的激情的青年時代”,並在自己的歷史論文和歷史劇中一再為被封建文化窒息的中國女性呼籲的知識女性,卻在28歲喪夫之後,伴着年僅半歲的獨子,“因着濃洌的愛不能不壓抑自己的愛”,在感情生活中為兒子自戕,母子相依為命地走過了“孤燈冷月下的二十四年,八千七百多個日日夜夜”。

於細微處見精神,是這篇文章的特色之一。每週一次的探望,兒子懷着“悲哀和惶惑”跟蹤母親,母親讓學生步行十五華里確證兒子的平安等一系列事件,均娓娓道來,感人肺腑。

更令人肅然起敬的是,母親還全身心地擔負着兒子成長的重任。“就連母愛,她也不能不斟酌着、節制着表露”,因為“作為寡母,她必須同時具有父之尊、師之嚴、友之諍。”

母親,就這樣以犧牲自己一生的幸福來詮釋着母愛的內涵,將“母愛”二字書寫得熠熠生輝,感天動地!

濃於摯——

寫這篇回憶性的文章的時候,作者已經是一位年過半百的學者。豐富的閲歷與學識賦予了他深刻與冷峻,兒子的視角賦予了他以真摯與熾熱。

在“我”與母親相隔於兩個世界二十八年的漫長歲月中,“我”對母親人生的認識與領悟仍經歷着不斷的昇華:

母親之於我,已經是一種傳統,一杆標尺,一個基座,一種象徵。有了喜悦,走了彎路,面臨抉擇,很自然地就和冥冥中的她對話。那往往是以歷史和人生的基座檢視自己。

這份真摯的親情,這份厚重的情感,世間無與倫比。這對苦難中的母子,他們的真情構成了他們人生最富有的珍藏。他們的感受。他們的經歷,他們曾經的心理,無不令人為之動容——“每一次離別,無論短長,母子都要和孑然一身的孤獨作一次搏鬥”的心路歷程,“倚門倚閭”的詩文書畫所激起的共鳴,母子“用腳板一步一步丈量感情”的刻骨銘心的記憶,成年後“甜蜜的戰慄”的回憶與對“從小接受大鬆博文式的教育,是我的造化”的領悟,還有“鐵器是在鐵砧上鍛打出來的,若要一位寡母如此錘打自己的獨子,心裏是怎樣的滋味”的感悟,更有“直到今天,母親嚴厲的目光,仍在天宇中監測着我,催我奮力奮進,催我自思自審”的精神鼓舞,無不體現着真摯之美,賦予了讀者一份久遠的感動。

海上

作者:冰 心

誰曾在陰沉微雨的早晨,獨自飄浮在巖石下面的一個小船上的,就會感到宇宙的靜默悽黯的美。

巖石和海,都被陰霧籠蓋得白濛濛的,海浪仍舊緩進緩退的,洗那巖石。這小船兒好似海鷗一般,隨着拍浮。這濃霧的海上,充滿了沉鬱,無聊,——全世界也似乎和它都沒有干涉,只有我管領了這靜默悽黯的美。

兩隻槳平放在船舷上,一條鐵索將這小船系在巖邊,我一個人坐在上面,倒也絲毫沒有懼怕,——縱然隨水飄了去,父親還會將我找回來。

微塵般的霧點,不時地隨着微風撲到身上來,潤濕得很。我從船的這邊,扶着又走到那邊,嘹望着,父親一定要來找我的,我們就要劃到海上去。

沙上一陣腳步響,一個漁夫,老得很,左手提着筐子,右手拄着竿子,走着便近了。

雨也不怕,霧也不怕,隨水飄了去也不怕,我只怕這老漁夫,他是會誆哄小孩子,去賣了買酒喝的。——下去罷,他正坐在海邊上;不去罷,他要是捉住我呢;我怕極了,只堅坐在船頭上,用目光逼住他。

他漸漸抬起頭來了,他看見我了,他走過來了;我忽然站起來,扶着船舷,要往岸上跳。

“姑娘呵!不要怕我,不要跳,——海水是會淹死人的。”

我止住了,只見那晶瑩的眼淚,落在他枯皺的臉上;我又坐下,兩手握緊了看着他。

“我有一個女兒——淹死在海里了,我一看見小孩子在船上玩,我的心就要……”

我只看着他,——他用袖子擦了擦眼淚,卻又不言語。

深黑的軍服,袖子上幾圈的金線,呀!父親來了,這裏除了他沒有別人袖子上的金線還比他多的,——果然是父親來了。

“你這孩子,陰天還出來做什麼!海面上不是玩的去處!”我仍舊笑着跳着,攀着父親的手。他斥責中含有慈愛的言詞,也和母親催眠的歌,一樣的温煦。

“爹爹,上來,坐穩了罷,那老頭兒的女兒是掉在海里淹死了的。”父親一面上了船,一面望了望那老頭兒。

父親説:“老頭兒,這海邊是沒有大魚的,你何不……”

他從沉思裏回過頭來,看見父親,連忙站起來,一面説:“先生,我知道的,我不願意再到海面上去了。”

父親説:“也是,你太老了,海面上不穩當。”

他説:“不是不穩當,——我的女兒死在海里了,我不忍再到她死的地方。”

我倚在父親身畔,我想:“假如我掉在海里死了,我父親也要拋棄了他的職務,永遠不到海面上來嗎?”

漁人又説:“這個小姑娘,是先生的……”父親笑説:“是的,是我的女兒。”

漁人囁嚅着説:“究竟小孩子不要在海面上玩,有時會有危險的。”

我説:“你剛才不是説你的女兒……”父親立刻止住我,然而漁人已經聽見了。

他微微地歎了一聲:“是呵!我的女兒死了三十年了,我只恨我當初為何帶她到海上來。——她死的時候剛八歲,已經是十分的美麗聰明瞭,我們村裏的人都誇我有福氣,説龍女降生在我們家裏了;我們自己卻疑惑着;果然她只送給我們些眼淚,不是福氣,真不是福氣呵!”

父親和我都靜默着,望着他。

“她只愛海,整天裏坐在家門口看海,不時地求我帶她到海上來,她説海是她的家,果然海是她永久的家。——三十年前的一日,她母親回孃家去,夜晚的時候,我要去打魚了,她不肯一個人在家裏,一定要跟我去。我説海上不是玩的去處,她只笑着,纏磨着我,我拗她不過,只得依了她,她在海面上樂極了。”

他停了一會兒,霧點漸漸地大了,海面上越發地陰沉起來。

“船旁點着一盞燈,她白衣如雪,攀着帆索,站在船頭,凝望着,不時地回頭看着我,現出喜樂的微笑。——我剛一轉身,燈影裏一聲水響,她……她滑下去了。可憐呵!我至終沒有找回她來。她是龍女,她回到她的家裏去了。”

父親面色沉寂着,囑咐我説:“坐着不要動。孩子!他剛才所説的,你聽見了沒有?”一面自己下了船,走向那在巖石後面嗚咽的漁人。濃霧裏,她的父親,和我的父親都看不分明。

要是他忘不下他的女兒,海邊和海面卻差不了多遠呵!怎麼海邊就可以來,海面上就不可以去呢?

要是他忘得下他的女兒,怎麼三十年前的事,提起來還傷心呢?

人要是回到永久的家裏去的時候,父親就不能找他回來嗎?

我不明白,我至終不明白。——霧點漸漸地大了,海面上越發地陰沉起來。

誰曾在陰沉微雨的早晨,獨自飄浮在小船上面?——這濃霧的海上,充滿了沉鬱無聊,全世界也似乎和它都沒有干涉,只有我管領了這靜默默悽的美。

(選自《小品文選刊》2008年第12期)

只因為喜愛

作者:楊繼光

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説:“喜歡哪個詩人,完全是由於哪一種癖好。我想李白更為崇高,而杜甫更為偉大”,“但是不必表示什麼歉意,恕我直言,我偏愛的詩人是蘇東坡”。讀完女作家方方的《喜歡蘇東坡》,我們又一次在熱情洋溢的字裏行間體會到了那種不加掩飾的喜愛。

歷來抒發喜愛蘇東坡的詩文不計其數,而這一篇《喜歡蘇東坡》仍能在眾多文章中彰顯特色,給人以平易清新之感,這源於作者坦率熱烈的情感、行雲流水的文字和準確新穎的評論。

既不同於餘秋雨的《蘇東坡突圍》中的凝重,也不同於朱增泉的《文赤壁》中的思索,方方女士的文字少了些關於東坡先生歷經坎坷的沉重,更多的是由心而出的,真誠的喜歡和熱情的讚頌。文章開頭第一段,作者用中國其他文人與蘇東坡進行對比,突出蘇東坡耀眼的光芒,再在蘇東坡“詩文書畫和人品道德都趨於完美都富有魅力”的評價中表達着對蘇東坡的喜愛,為下文情節的展開做好了感情上的鋪墊。緊接着,作為文章的主體部分,文章第二、三段從東坡先生的詩文成就和人格魅力兩個方面來展開論述,詳細説明作者喜歡的理由。

第二段關於蘇東坡詩文的評論中,作者沒有從理論的層面上冷冰冰地下結論,而是獨具慧眼地選取了最能體現東坡先生詩歌靈韻和他最具魅力的詩句,結合着“最具文化意義的山”、“最具文化意義的水”,結合着最能體現相思的明月,把蘇詩中的種種“之最”寫得更加生動可感,神宗“舉箸不食”和章元弼休妻的故事從側面表現了東坡詩文的魅力,更在詼諧之中流露出了作者對東坡的佩服和仰慕。

如果只憑詩文成就,還不足以使東坡躍居於眾文人之上。“除了他的才華蓋世,還因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曠達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於正義又富於情感”。歷經坎坷的東坡依然“熱愛着生活,樂觀着人生”,“他一戲墨”,“他一寫字”,“他一好吃”,“他一穿戴”,“他一説笑”,“彷彿只要蘇東坡稍一動彈,就會留下一道濃重的文化色彩”。這不無誇張的酣暢淋漓的表達既是東坡魅力的張揚,也無一不洋溢着作者的讚歎,我們似乎可以感覺到作者在文字間舉頭仰望、深情鼓掌的無限讚佩之情。

文章最後一段跳躍性較大,初讀時似覺多餘,仔細琢磨才發現與前文渾然一體,一方面“聽不得別人不喜歡蘇東坡”既點了題。又照應第一段。同時寫自己願意嫁給蘇東坡,是從側面襯托蘇東坡才華橫溢、性格可愛、人品完美,表達更平易也更真誠。

正是這“天才詩人”和“大家氣度”讓作者深深喜歡,然而如果沒有全面的瞭解,深入的思考,精準的評論,獨到的見解,這樣的喜歡則難免會流於膚淺。而作者在文字的運用與評論方面也確實值得稱道。比如“困惑雖有過,煩惱也有過,但這些到底也還是如同煙雲一般從他悟性非凡的心裏只作穿行而從不停滯”,文字凝練,比喻生動。再如“中國的文化倘若將蘇東坡連根鬚帶枝蔓地挖取出來,我相信整個中國文化史都會因之而失重”,用比擬與誇張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蘇軾在中國文化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全文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得文章如行雲流水,頗具氣勢,也使文章讀來滿口餘香。

烏龜與蝴蝶

作者:陸 波

烏龜和兔子賽跑,因兔子驕傲,烏龜出人意料地贏得了那場實力懸殊的比賽。蝴蝶知道此事後,也要求與烏龜比賽。烏龜略加考慮了一下,接受了蝴蝶的挑戰。但要求由它來確定比賽的項目及場地。

見蝴蝶表示同意,烏龜説道:“你是飛行,我是爬行,為了體現公平競爭的原則,我們就比60米障礙賽吧!”

隨後,烏龜把蝴蝶帶到了比賽的場地:20米荊棘、20米河流和20米花叢。

比賽一開始,蝴蝶便一路領先,輕而易舉地飛超了許多動物都難以通過的荊棘與河流,來到花叢。到達花叢後,蝴蝶發現烏龜還未爬出荊棘,便放心地在花叢中玩耍。

當蝴蝶在花叢中玩得起勁時,烏龜已經遊過河流,不聲不響地上到岸上,並一鼓作氣地悄悄爬過了終點,贏得了又一場實力懸殊的比賽。

(選自《少年文摘》2008年第10期)

作者:芥川龍之介

在我住所旁邊,有一箇舊池塘,那裏有很多蛙。

池塘周圍,長滿了茂密的蘆葦和菖蒲。在蘆葦和菖蒲的那邊,高大的白楊林矯健地在風中婆娑。在更遠的地方,是靜寂的夏空,那兒經常有碎玻璃片似的雲閃着光輝。而這一切都映照在池塘裏,比實物更美麗。

蛙在這池塘裏,每天無休無止地呱呱呱嘎嘎嘎地叫着。乍一聽,那只是呱呱呱嘎嘎嘎的叫聲。然而,實際上卻是在進行着緊張激烈的辯論。蛙類之善於爭辯並不只限於伊索的時代。

那時在蘆葦葉上有一隻蛙,擺出大學教授的姿態,説道:“為什麼有水呢?是為了我們蛙游泳。為什麼有蟲子呢?是為了給我們蛙吃。”

“對呱!對呱!”池塘裏的蛙一片叫聲。輝映着天空和草木的池塘水面,幾乎都讓蛙給佔滿了,贊成的呼聲當然也是很大的。恰好這時候,在白楊樹根睡着一條蛇,被這呱呱呱嘎嘎嘎的喧鬧聲給吵醒了,於是抬起鐮刀似的脖子,朝池塘方向看,睏倦地舔着嘴脣。

“為什麼有土地呢?是為了草木生長。那麼,為什麼有草木呢?是為了給我們蛙遮陰涼。所以,整個大地都是為了我們蛙啊!”

“對呱!對呱!”

蛇,當它第二次聽到這個贊成的聲音的時候,便突然把身體像鞭子似的挺起來,優哉遊哉地鑽進蘆葦叢裏去,黑眼睛閃着光輝,凝神窺視着池塘裏的情況。

蘆葦葉上的蛙,依然張着大嘴巴進行雄辯。

“為什麼有天空呢?是為了懸起太陽。為什麼有太陽呢?是為了把我們蛙的脊背曬乾。所以,整個的天空也都是為了我們蛙的啊!水、草木、蟲子、土地、天空、太陽,總之,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蛙的。包羅萬象,悉皆為我這事實,已完全沒有任何懷疑的餘地。當敝人向各位闡明這事實的同時,還願向為我們創造了整個宇宙的神,敬致衷心的感謝。應該讚頌神的名字啊!”

蛙仰望着天空,轉動了一下眼珠兒,接着又張開大嘴巴説:“應該讚頌神的名字啊……”

話音沒落,蛇腦袋好像拋出去似的向前伸,轉眼之間這雄辯的蛙被蛇嘴叼住。

“呱呱呱,糟啦!”

“嘎嘎嘎,糟啦!”

“糟啦!呱呱呱,嘎嘎嘎!”

在池塘裏的蛙的一片驚叫聲中,蛇咬着蛙藏到蘆葦裏去了。這之後的激烈吵鬧,恐怕是這個池塘開天闢地以來從來也沒有過的。

在一片吵鬧聲中,我聽到年輕的蛙一邊哭一邊説:“水、草木、蟲子、土地、天空、太陽,都是為了我們蛙的。那麼,蛇是幹什麼的呢?蛇也是為了我們蛙的嗎?”

“是呀!蛇也是為了我們的。要是蛇不來吃,蛙必然會繁殖起來。要是繁殖起來,池塘——世界必然會狹窄起來。所以,蛇就來吃我們蛙。被吃的蛙,也可以説是為多數蛙的幸福而作出的犧牲。是啊,蛇也是為了我們蛙的!世界上所有的一切,悉皆為蛙!應該讚頌神的名字啊!”

我聽到一個年老的蛙這麼回答道。

(選自《小品文選刊》2008年第12期)

文學作品閲讀 篇二

最痛是亡國 夜夜數星到天明

作者:龔志民

天下最難忘的是故鄉情,因為那裏有自己的親人和生命之根;天下最痛心的是亡國恨,因為一切都被剝奪,人變成無根的水上浮萍。看李煜略帶誇張的表達:江山易主後,連故國的雕欄玉砌都痛得變色了(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我們不難體會這種心情。

歷史上有許多亡國後不事貳主的忠臣名垂青史,也有兩個亡國之君讓人難忘:一個是“此處樂,不思蜀”的劉禪,一個是錯投生在帝王家的詞人李煜。蜀主劉禪亡國後自己都不覺得痛苦,我等當然不用替古人擔憂。只有愚忠的姜維才會氣急得“膽大如斗”,還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白忙活了一場,叫後世騷客發些“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歎息。

帝王生涯對李煜來説像一個悽美的夢。李煜不斷地從中體驗、回味,並編織出千古絕唱。大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給予他的詞以極高的評價:“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眼界大,首先是因為痛苦大。當一個人絕望於現實,自然會無可奈何地全力以赴去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聖人云:心死則神活。

一個生在深宮之內、長於婦人之手的亡國之君能有這樣的體驗,可以説在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李煜獨有的痛、傷、憶、悔,再加上父親李璟“菡萏香消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那種名家風範的家學薰陶,使得李煜的情感體驗卓爾不羣。

如果説人生有百味,那麼李煜自願或不自願地在四十二年的生命中,已經品嚐了其中九十九種:十五年至尊的帝王生活的奢侈享樂、兩年“違命侯”高級囚徒的絕望苦悶……且每味都是皇家的絕藝——作帝王時的温柔湯是南唐皇宮的廚子做的,最後催命的斷腸湯是北宋皇宮的廚子奉宋太宗趙光義的聖旨做的,湯名叫“牽機藥”。

可見,詞至李煜而眼界大開,絕不是偶然的。一切傑出的文藝作品都有賴於作者個人天才的、獨特的體驗。李煜那種富貴的、屈辱的、出入冰裏火裏的生活,經其提煉昇華成極其自然的絕美語言。我們看到的僅僅是水面的波紋和噴射出來的巖漿,而李煜體殼內的靈魂的徘徊掙扎,只有李煜自知。

天生的多情善感,否泰如天地的命運轉換,使李煜數量有限的詩詞在中國文學史的地面上投下了龐大的身影。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你是否覺得這句詞寫思念和離愁,比李白的“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更形象生動、纏綿美麗,更有生活情趣呢?而同樣是寫靜與空,李煜的“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比起王維的“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是不是少了幾分禪意的超脱,多了幾分現實的憂傷和深情的關注呢?“晚粧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斷水雲閒,重按霓裳歌遍徹”的描寫,與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相比,是不是少了幾分空靈,多了幾分俗豔之氣?與杜甫的“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相比,是不是少了幾分樸素與深刻的寓意,多了幾分富貴的脂粉氣呢?

坦率地説,以上這些詞句尚不能代表李煜的最高水平。李煜的詞達到藝術的頂峯是在成了亡國之君作了俘虜後。情愛、富貴、江山,一切轉眼成空,從帝王的天堂跌入囚徒的地獄,強烈的碰撞當然會使李煜的頭腦進濺出燦爛的火花。

文章憎命達。語言的巨大感染力是需要苦行的,學者不可不察。一首《浪淘沙》,把千古詩詞中的春怨、春愁、春思的境界提升了何止一個檔次?個人的悲歡對比、天上人間的空間錯落、春花秋月的時間跌宕、闌珊的春意與料峭的春寒,眼前的景色與憑欄遠眺永遠不可企及的遠方的“無限江山”,苦苦的思念與不可能實現的現實,都只能眼睜睜地看它隨春風而逝!

如此的情懷,豈一聲歎息、幾杯淡酒了得!所以李煜在《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的結尾處不像陸游那樣來幾句“錯錯錯”、“莫莫莫”的悲鳴,乾脆不作任何悲憤歎息,反而來一聲慘烈的呼叫:天上人間!叫人一下子明白了什麼是長歌當哭,什麼叫千古絕唱。

亡國——痛啊:“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想當年年輕得意時,李煜為寫好人間情愛別離,揣摩過多少人心中的離情別緒?這一次作了階下囚,就不用再揣摩了,自己就是上天選中的天才演員!而且是本色的,無須導演!

亡國——悔啊:“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看李煜可還有早年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閒適?可還有“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的輕狂?可還有“片紅休掃盡從伊,留待舞人歸?的浪漫?”

無論在歷史、文藝還是其他領域,人的結局都是存在某種前後的因果聯繫的。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李煜的悔與痛,都太晚了。政治的慘淡與詩詞的輝煌,都是李煜在人生的秋天應該得到的收穫,或者叫因果報應。

“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天地無言、有淚,人間有痛、無悔。

突然冒出一個奇怪的念頭:假若讓李煜帶着一身亡國哀痛的記憶再世為人、為君,他是否會拋棄心愛的文藝,投身曾經認為枯燥的政務中,勵精圖治,成為唐宗宋祖那樣的一代明君呢?我不得而知。

諸葛亮影響了海明威一生

作者:王貞虎

早年,海明威以獨具剛氣的“個性作家”風格在美國文壇嶄露頭角後,許多家報紙雜誌爭相以重金向他約稿,先前對他不屑一顧的文學界同行紛紛刮目相看,廣大的讀者中更掀起了一股“海明威熱”。這真是“平地一聲雷,飛步青雲上”,金錢滾滾而來,讚譽滔滔不盡,到處有盛情的款待,到處有多情的秋波,這讓海明威着實得意了一陣子。

但也僅僅是“一陣子”。不久,一個真正作家的良知就使他產生了“興盡悲來”之感。他發覺手中的筆彷彿繞着一個圓心,在一個等高線打圈子,寫來寫去都是那麼個水平。為了實現“自我突破”,攀登新的高度,他謝絕一切應酬,拒絕種種卑辭厚禮的求稿者,關起門來,潛心構思,精雕細刻。結果,苦頭吃了不少,寫出來的東西仍不見有什麼大的起色。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他不相信自己就只是一塊二流作家的料子,也不承認自己已經到了“江郎才盡”的地步。但是他想來想去,怎麼也看不到束縛自我的框架,找不到超越自我的途徑。

就在海明威被崇高的使命感逼迫着、煎熬着,陷入彷徨苦悶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一位華裔朋友家看見諸葛亮的座右銘:“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開始,因為中文程度有限,他並不怎麼理解藴含在這副對聯裏的深刻雋永的哲理。後來聽了朋友的闡釋,他那雙本來微微眯縫着的睿智的眼睛驀地睜大了,閃耀出異樣的光彩。

他從沙發上跳起來,翹着大拇指,連聲稱讚:“諸葛亮,了不起!諸葛亮,了不起!我,海明威,被捧為美國的驕子,可是,真慚愧,我只做到諸葛亮的一半——淡泊以明志,而我最需要的正是他的另一半,寧靜而致遠。”他像一頭飢餓的雄獅猛然攫住了一塊美味,興奮得手舞足蹈,喃喃自語:“寧靜而致遠,是啊是啊,妙極了……不寧靜就不能致遠,千真萬確……謝謝,偉大的諸葛先生!謝謝,偉大的中華智慧……”

海明威憑藉“寧靜而致遠”這把智慧的火炬,照見了阻礙自己達到創作新境界的最隱祕的障礙——潛藏在自己生命中的弱點:性格剛烈、脾氣急躁,遇事不能冷靜思考,動輒大動肝火,難以透過現象看本質,難以洞察生活的底藴。他決心從改變脾性人手,再跨上創作新途。他在腰間吊一個小小的橡皮環,路見不平時,首先暗暗策動着富有彈性的橡皮環,提醒自己“忍耐,別冒火”!他還特意買了一艘小遊艇,常常一個人駕駛到海上,一邊寫作,一邊讓大海陶冶心胸。

有一次,海明威在海上碰到了這麼一件事:一個老漁翁駕着一條小舢板在跟一條上了鈎的大魚搏鬥。老漁翁看上去有七十多歲了,滿頭白髮,瘦骨嶙峋;小舢板也小得像一片韭菜葉子。而那條大魚卻大得出奇,簡直像一座暗礁,稍一擺動就掀起幾尺高的浪圈,把小舢板拋上波峯,埋進浪谷。

海明威估量了一下雙方的力量,擔心老漁翁抓不住大魚,還有葬身魚腹的危險,便小心地把遊艇靠近小舢板,喊道:“老人家,這傢伙太大,你對付不了啊,讓我來助你一臂之力吧!”一連叫了幾遍,老漁翁只是斜着眼睛朝他瞪一下,話也不搭一句。他以為老漁翁怕他分享獵獲物,趕緊聲明:“你放心,我絕不拿走你一片魚鱗。”不料老漁翁競怒吼道:“你吃飽了撐得難受?討嫌!滾開!”

“真是一個不識好歹的老蠢貨!”海明威好心受辱,憤憤難忍。但是想起“寧靜而致遠”,他立即鎮定下來,又小心地把遊艇移開去,一面“坐山觀虎鬥”,一面也等着幫這個可憐的怪老頭一把。

老漁翁顯然是久經風浪的“海混子”。只見他時而跟大魚“拔河”,一分一寸地收攏着釣繩;時而跟大魚“逗獅子”,左旋右避,伺機進攻。一任大魚撒野,巨浪滔天,他那兩條幹瘦的腿像鐵樁似的穩穩釘住小舢板,兩隻渾濁的眼也利箭似的緊緊盯着隆起的魚背,從容沉着,毫無懼色。“啊!鋼鐵般的意志,神話般的人物!”海明威被老漁翁的雄姿壯舉深深震撼了,並敏感地意識到,這是一個顯示人的氣質、意志、精神、力量的極好題材。於是他更加留心觀察着、體驗着老漁翁在驚濤駭浪中,跟大魚進行殊死搏鬥的一個個驚心動魄的細節。

時間在悄悄地流逝着,太陽已接近地平線,海面上已鋪蓋上第一層陰影,而那條可怕的大魚依然桀驁不馴,又不見有絲毫“束鰭就擒”的跡象。不能再袖手旁觀了:海明威再一次向老漁翁提出“助捕”的請求。他滿以為這回該受到歡迎了,哪知回敬他的依然是冷冷的拒絕、嚴厲的喝斥。“不可思議的人物!簡直是海的化身!”他的心戰慄着,默默地把隨身帶到的食物全都拋到小舢板上,依依不捨地揮手離去。

不久,海明威就根據這次海上奇遇寫出了著名的中篇小説《老人與海》。正是這篇《老人與海》使他實現了超越自我的願望,登上了創作的新高峯,成了舉世矚目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文學作品閲讀與欣賞 篇三

文學理論告訴我們,文學的意義有表層的意義和深層得意義,文學是情與理的有機結合。

在文學欣賞中,欣賞者初讀只能感受表層意義,而表層意義往往是共性的、情感性的。

當然這不是欣賞的目的,欣賞的目的在於感悟文學所富有的個性化的深層意義,使文學的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

而“入乎其內,出乎其外”不但是達到這一目標的途徑,更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方法。

一、“入乎其內”

《文藝美學》在解析接受美學的觀點時指出,閲讀是一場作品和讀者的對話,閲讀中的對話,不是傳統認識論中的主體與客體關係,而是你與我的平等關係。

要理解作品,獲得應有的欣賞目標,走進作品是前提條件。

1、進入作品,凝視觀照

中國古代文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中説過:“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

文藝美學告訴我們,審美依靠的是形象與情感,在藝術欣賞中,形象的獲得與情感的產生,只有讀者親自體驗才能獲得,“門外漢總是難以知道廳堂的精彩。”

因此,在文學作品欣賞中,讀者只有親自接受作品,全身投入進去,將作品中的“此情此景”變成“我情我景”,進入“他我同一”、“無情交融”的藝術境界中,凝視觀照,手持虛靜,才能縮短作品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使藝術的“陌生化”變為“熟悉化”。

這樣,欣賞才可能進行,欣賞的目的才得以實現。

2、注重形象,體驗情感

進入作品接觸作品內容僅僅是縮短讀者與作品間的距離,這是進行欣賞的第一步。

《古詩鑑賞理論》指出:“讀者鑑賞詩歌,就是對其文本的玩味、想象來領悟其生活底藴和藝術境界。”文學是語言藝術,其文學形象具有非直觀性。

“玩味文本”就是要首先掌握語言義,再借助於聯想和想象,才能形成相應的形象,從而感受作品形象所藴含的思想感情。

比如,欣賞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欣賞者首先接觸作品,閲讀文字,感知作品內容,在想象和聯想中跟隨魯迅的腳步,看到睡姿如“大”字的阿長,聽那要我“七年級起牀先説‘恭喜’的話”,聽講“長毛的故事”,看見阿長把《山海經》交給作者等等。

一個鮮活的形象展示出來,欣賞者隨着作者對主人公阿長的較為深入瞭解,作者的感情發生了變化,由“不大佩服”到“空前敬意”,再到“特別的敬意”等,感受到“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

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此時,讀者“觀文辭而動情”,逐漸被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的情感所感動,並達到融合,產生情感的共鳴。

二、“出乎其外”

“情感不是對客觀對象本質的反映,而是主體和對象間某種關係,是主體對對象的一定主觀態度的反映。”

因此,欣賞文學藝術,不僅要進得去,還要走出來,在審美情感基礎上進行理解、思考,把握作品的意義和內涵,從而實現文學藝術的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

1、理解藝術,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