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北京民俗文化的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1W

北京民俗文化的作文精品多篇

北京民俗文化的作文 篇一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56個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民風民俗,按照北京的民俗,我在過年時總結了四大民俗:

民俗之一――貼春聯。貼春聯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節的前的幾天,街上就擠滿了大聲叫賣春聯的小販。擺在攤子上的春聯更是琳琅滿目,讓人應接不暇。每張春聯上都寫着祝福的話語,但各有不同,耐人尋味,有的春聯上寫着:“和風吹綠江南柳,春雨催開塞北花”,有的春聯上寫着:“水水山山處處畫,家家户户年年豐”。短短兩句,寫活了新春佳節人們心中的美好心願。

民俗之二――貼窗花。剪紙藝術作為民俗的一部分,在民間正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存在、發展着,時至今日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極大的顯示。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 一把剪刀,一張小紙,就能裁出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剪紙作品。在春節這個喜慶的日子裏,我們就能在各家各户的窗户上看到各具特色的剪紙作品――窗花。

民俗之三――年畫。除了在門口貼春聯,在窗户上貼窗花,欣賞年畫也是春節的一件大事。這一張張年畫為家家户户增添了幾分和諧安詳的氣息。舊時,家家户户在春節裏,由大門到廳房,都貼滿了各種花花綠綠,象徵吉祥富貴的年畫,新春之所以充滿歡樂熱鬧的氣氛。

民俗之四――中國結。遍穿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中國結的身影,中國結的意義也從信仰改變為中國人對親情、友情、愛情的“一心一意”及擁有者“至高無上”身份的象徵。從大致小,從粗到細,大紅色的中國結透露出中國文化的深邃。

民俗使我們的節日豐富多彩,而且過的十分熱鬧。民俗已經深入人心,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北京民俗文化的作文 篇二

暑假,我和爸爸一起來到了祖國的首都北京旅遊,在這裏我們領略了首都的許多美景,品嚐了不少美食,其中有一樣美食,至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到北京,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到處都可以看到“羊蠍子”火鍋招牌,我一直很好奇,“羊蠍子”是什麼東西,怎麼能吃呢,這個問題一直環繞在我的腦海裏,可是又沒有勇氣叫爸爸帶我去品嚐一下。旅遊回家的前一天,爸爸神祕的帶我走進了一家環境不錯,乾淨整潔的火鍋店,這個店給人感覺非常温馨,空氣裏瀰漫火鍋的味道,親切極了。“揚揚”,爸爸説:“今天我們吃老北京“羊蠍子”火鍋,同時也解開你心中的疑惑。”原來,爸爸早就看出我的心思了。可是“羊蠍子”真的能吃嗎,我心開始有點忐忑不安了。服務員阿姨端上了一個銅的火鍋,底下還燒着炭呢,同時還端上了一些蔬菜、蘑菇、百葉、豆腐、火腿腸等。實話説味道真不錯,有點微辣,剛吃不感覺,後味就顯出辣味來了,肉燉的挺爛的也很有味道。我吃的滿頭大汗,很過癮。可是直到吃完也沒有看到什麼“羊蠍子”,我帶着疑問詢問了服務員阿姨。原來,羊蠍子是回族的傳統食品,就是羊大梁,因其形狀酷似蠍子,故而俗稱羊蠍子。做羊蠍子一般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紅湯,一種是白湯的,首先,要準備羊的脊骨,羊的腿骨,將羊的脊骨按着骨頭節剁成塊,再把羊腿骨剁折,慢慢地燉制,大約需要一小時左右,再將爐火調成微火,再燉制大約再過一小時吧,就可以食用了。據專家稱“具有滋陰清熱、養肝明目、補鈣益氣之特效”呢。

同學們知道什麼叫“羊蠍子”火鍋了吧,可別象我一樣差點鬧個笑話。

北京民俗文化的作文 篇三

既然來到了北京,不嘗一嘗正宗老北京美食又怎能罷休呢?於是,在我的鼓動下,我與何焯立、酈潤垚及各自家長來到了“全聚賢”嚐嚐北京美食。

美味誘人的。炸醬麪

從電視劇《家有兒女》到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我對炸醬麪慕名已久,於是它變成了我的第一道食物。

不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炸醬麪與一大碗醬都上來了。我聞了一聞,麪條那淡淡的奶香味就配合着葱花的辛辣味,瞬間進入了我的鼻腔,使我陶醉。再看一看面,哇,真是五彩斑斕——皚皚的麪條、淡綠的葱花、橙色的胡蘿蔔以及農紫的洋葱。我立刻食慾大開,拿起大勺盛了一勺豆瓣醬,倒入了炸醬麪中,只見乳白色的麪條馬上變成了棕褐色。我立即嚐了一口,嚼勁十足的麪條似乎有一股淡淡的牛奶味,鹹鹹的醬汁像有一絲墨香味,使我都捨不得嚼碎。再大吃一口,我彷彿坐到了白色的麪條蹦牀上,一彈一彈的,很享受。沒過多久我便將一大碗炸醬麪送到了我的“五臟腑”中做客去了。

平淡無常的餃子

雖然餃子算不上什麼北京的特色美食,但我們餓了所以説點了一盤。可宰相肚子再大也裝不了“幾艘船”(就是吃不了許多東西),我肚中已有“一艘泰坦尼克號”又怎能再裝下“一艘貨輪”呢?但在老媽再三逼迫下,我只好吃了一隻。但餃子味道也很不錯,鹹鹹的豬肉配上酸酸的大白菜,真是絕妙的組合。

接下來,還上了許多菜,五花八門,例如:剁椒魚頭、麻辣雞翅、酸菜湯……不過我一點也吃不下去了。

北京美食味道不錯,建議你也去嚐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