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與春節的民俗文化【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12K

與春節的民俗文化【精品多篇】

春節的文化 篇一

中國傳統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春節。每到大年三十,商場里人來人往,大家都忙着買年貨。但你知道嗎?過年還有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我講給你聽吧!

傳説中,在一個山谷裏住着一隻叫“年”的怪鼠,每到春節的晚上“年”都會襲擊山下的一個村子。村子裏的人非常害怕年,準備到城裏過年,在路上,他們看見一個仙人,仙人對他們講“年”最害怕紅色的東西和響聲,人們聽了以後,連忙去買了春聯和鑼鼓。到了晚上“年”又來了,它看到紅色,聽到鑼鼓聲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莊太平了。

現在,我們每到過年,吃完午飯,就興高采烈地跑到爆竹店裏買許多禮花。到了晚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出禮花撕開包裝袋,取出禮花,用打火機小心翼翼的點燃後向天空發射,只聽一聲“啪”,一束美麗的煙花掛在天空上,五彩繽紛,好看極了。放完禮花後,我依依不捨的回家了,和家人觀看晚會。

春節的文化傳統資料 篇二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我們有古老的民族藝術,如;戲劇,國畫;我們有獨特的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不過我最喜歡春節。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每到這個時候,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大街上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家家户户貼着“倒福”,對聯。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穿上節日盛裝,臉上個個都帶着笑容,走親串鄰去拜年,一片詳和的景象。大家見面第一句話都是恭喜恭喜。

“噹噹噹……”隨着新年鐘聲的敲響,煙花和爆竹便鳴起來。煙花一聲巨響升到了半空中,一瞬間爆炸了,那爆炸的煙花,像是一朵美麗的蓮花在空中展開了笑臉,又像無數的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各式各樣,五光十色,把天空點綴得格外美麗。場面,被笑聲,鞭炮聲,喊聲,樂曲聲合成美妙的旋律包圍着人間,真是熱鬧極了。“春節”也是小朋友們最快樂的時候,因為大家既可以得到長輩祝願的紅包---壓歲錢,又可以盡情地玩。

春節的文化 篇三

“人們對過年的理解,一般認為臘八是春節大序列中的第一個序幕,它源於古代臘祭,如魏晉時,要慶祝豐收,感謝天地,驅除鬼祟。”袁學駿説,“其次是臘月二十三(小年),這天要糖瓜祭灶,因為灶王要上天彙報人間情況,並迎接天上眾神下來過年。人們怕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説三道四,就用糖瓜粘住他的嘴。並以專用對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或:下界保平安)’,表達人們對灶王的囑託和希望。”之後每天都有相對特定的過年準備活動,一般稱為“忙年”。

袁學駿説,在我國北方至今還流傳着這樣的過年歌謠:臘月二十三,灶火爺上天;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白麪發;二十九,貼道酉(對聯);年三十,閤家團圓捏扁食(餃子)。這是北方城鄉大致的“忙年”活動。

大年三十(除夕)這天晚上辭舊迎新“守歲”現在已經是全國人民共同的習俗。大年七年級,人們早早起來,要祭祀神靈,燃放鞭炮,還要同族或全村有組織地進行磕頭拜年,先拜長輩,再拜同輩兄嫂。正月八年級、九年級,是外甥拜年,在石家莊一帶也有閨女女婿回門拜年。初四初六等日走親訪友拜年。

“自古以來五日是惡日,正月初五被稱為”破五“。這天也是恨窮日,要大放鞭炮而不串門,防止給別人家帶去窮氣。有的地方,這一天要做些輕微的勞動,希望通過這天象徵性的勞動發財發家。”破五“之後,一些人就開始準備元宵節的節目,城市一些店鋪就要開門營業。”

據介紹,正月初十是河北省藁城市、正定縣、石家莊市一帶的老鼠節,為老鼠娶媳婦包餃子、嗑瓜子,晉州市一帶正月十二為老鼠節。各地以老鼠為節的含義不同,一種是恨老鼠,包成水餃煮老鼠;一種是關照老鼠,讓它和人類一起活着,只是讓它少咬箱櫃。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新年第一次月圓之日。正月十六,太行山區要烤柏靈火,民間認為烤柏靈火會祛除百病,但現在山區烤火經常引起火災。過了正月十六,一般認為新年就過完了。

春節的文化傳統資料 篇四

近年來,保留春節燃放煙花爆竹以增加節日氣氛的呼聲越來越高,有專家建言:單純地“禁”或單純地“放”,都行不通,政府應該加強引導和管理,規範燃放煙花爆竹,把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點,而不是一禁了事,解決之道在於在“禁”與“放”之間找到一個結合點——有組織限放。

河南大學民俗與文化研究所所長高有鵬建議説,“單純地‘禁放’,勢必造成節日文化符號的單調,進而危及傳統文化的延續。政府應選擇為多數民眾所接受的、社會安全有保障的地方,在特定時間內有組織地燃放煙花爆竹,強化民俗的正面功能。”

“執行了這麼多年的禁放規定,把警察放在了‘管’與‘不管’的兩難境地。對原有的民俗,我們既沒有加以正確引導,又沒有進一步改進管理措施,把政府放在了與百姓的對立面上,導致羣眾與政府‘捉迷藏’,損害和扭曲了法律的功能。”朱小光律師分析説。

目前,哈爾濱、成都、杭州、濟南等城市市區內禁放煙花爆竹的政策有所鬆動,由原來的全面禁止調整為指定地點、指定時間的限制燃放。現全國已有106個城市在實施禁放後重新有限開禁。

張振犁指出,“禁放”的話題讓我們認識到:立法者在制定規則時,除考慮別的因素外,還要認真對待傳統文化。如果法律規則和傳統文化衝突過於強烈,不僅規則不能得到遵守,反而可能引起逆反心理,影響法律法規的嚴肅性。

春節文化資料 篇五

中國的春節,是最具文化內涵和傳統魅力的節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個節日,儘管隨着社會的進步,生活節奏的加快,這一節日在城市漸漸地失去了原有的韻味,但在農村,這幾千年延續的文化仍顯示着它的生命力。那裏有小山村的靜謐,有黃土地的厚重,有春節神祕温馨的氣氛,有嚴肅莊重的禮儀和濃烈淳厚的人情味。而生活在城市的人則像斷了根的浮萍一樣在社會中漂流,因此人們心中始終有着一種尋根的衝動。

中國的春節給了人們一份濃得難以化開的情,一種經年釀造的淳厚的味。這就是生養我們的“文化之根”。春節,融入一種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徵,並擔負起一種文化的功能:一是辭舊迎新,打上一個人生的結,分開過去和未來;二是祭祀,緬懷祖宗之德,承繼先人之志,融通天地萬物,祈盼人生幸福;三是宗親禮儀往來,安排人生秩序,聯絡世代親情,找到個人定位,擔負社會責任;四是民間娛樂,擴大社會交往,播撒傳統文化,宣泄感情之波,體味生活之樂。

春節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代代相傳,沉澱下厚重的含金的礦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文化的質是歷千年而不變的。

春節的文化傳統資料 篇六

日本新年文化

迎接新一年的來臨對日本人來説是一件大事,從12月下旬開始,家家户户就把家中裏裏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有些人家還在門前上方懸掛一根繩子,據説是用來驅逐鬼怪的。日本過年的習俗中,門鬆是在過年的時候,家的門前等地方經常放置的一對鬆和竹做的裝飾品。古時候,日本人認為神仙是住在樹梢上的,所以放上門鬆就是希望把“年神”給迎回家的意思。一般是在12月10日左右,到山上去把松樹(枝)取回來,稱作“迎鬆”。早點的話,12月20日就可以在家裏裝飾起來了。門鬆一般是一直裝飾到1月6日傍晚之後收拾起來。當然,也有些地方是放到1月15日小正月為止的。

日本稱十二月三十一日夜晚為“除夜”,這天晚上每家都吃團圓芥麥麪條,因為麪條代表着長壽。除夜,人們在家中或在寺院等待着午夜十二點的到來。這與我國人們等待聽新年鐘聲一樣,可是,日本的新年鐘聲別具一格。十二點一到,日本全國各地寺院都要敲一百零八下鍾,沉厚的鐘聲迴盪在日本列島的上空。關於一百零八下鐘聲的來源,眾説各異。有人説是為了消除一百零八個憂愁煩惱,有人講是為了讚頌一百零八位神佛,也有人解釋:一年分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共計一百零八。“除夜鐘聲”響過後,人們各自懷有不同的宿願,絡繹不絕地走向神社寺院,參神拜佛。

日本的年夜飯,人們習慣把年飯盛在雙層漆盒裏,每層中又分出兩個或者4個小盒,一道道小菜就盛在裏面。年飯中最不能少的是黑豆(kuromame),與“辛苦、認真”諧音。還有一種小魚的名字叫Tasaku,諧音“多作、豐收”,也是年飯中必定出場的一道菜。

過年蕎麥麪條:如同中國在除夕夜北方吃餃子、南方吃年糕一樣,日本人在12月31日夜裏有吃“過年蕎麥麪條”的習俗。據説蕎麥麪條必須在零點前吃完,吃不完的話,第二年就不會有金運。之所以是吃蕎麥麪,據説是因為蕎麥麪又細又長,在日本文化裏代表着細水長流與健康長壽,人們希望像蕎麥麪條般活的長久。另外,因為蕎麥麪條易斷,日本人希望將一年的辛苦與煩惱做一了斷,不帶到新年裏。還有一點是希望像蕎麥這種植物那樣,生命力頑強,不畏貧瘠,不怕風雨。

同中國一樣,日本人過年也給孩子壓歲錢。過去人們認為小孩子魂魄不全,容易為邪所傷。為了驅邪、扶正,保孩子健康成長,大人將新年的祭祀供品撤下來後分給孩子們,後來逐漸演變為壓歲錢。祈望發財。

從一日至三日,日本各家各户都不動炊火,只吃年前做好的熟食。在此期間,人們還要吃年糕與雞肉、蘿蔔混燴的年糕湯,也喝些酒以示祝賀新年的來臨。

我們為何如此鍾情於春節

在充滿變量的世界,我們是眼花繚亂的觀望者,也是置身其間的推動者。曾經走街串巷的叫賣聲不見了,只需手指輕輕一點即可享受送貨上門的電商火了起來;全家人乃至幾家人守着一台電視機等待每天一集電視劇的場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多屏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不僅早已多樣化,而且信息蕪雜難辨——“變”,是我們生活中的常態,容不得視而不見,也容不得退避。

然而,每到一年此時——除夕,國人都會集體迎來穩穩的“不變”:春節。在這個節日裏,世界各地的華夏子孫不約而同地將不同的時空與文化超越,以天干地支紀年,以傳統習俗祭祖——這一既具有儀式感,又因人們太習以為常而幾乎無視其儀式意味的節日,因為這份穩穩的不變,給人以安心的力量。

不變的是它賦予人的可以被結結實實握在手心的歸屬感。在返鄉之前,你是上海寫字樓裏的金領,是珠三角某條流水線的女工,回到平時大多無暇顧及的內外六親、發小、同窗身邊,你是那個他們眼中的你:他們曾經注視並編織着你的童年與少年。社會身份會改變,童年或少年的那個你其實一直都在今天的模樣裏。更不用説,我們所返的“鄉”仍然多少保留着至今具有價值的人情與禮數。

不變的是它體現的長幼尊序的倫理觀和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雖然春節裏孩子玩得熱鬧,大人忙活得辛苦,但晚輩鄭重地向長輩行禮,不會有絲毫怠慢。中國人習慣於內斂的情感表達方式,尤其面對家族長輩,很難大聲説“愛”。拜年時那一句句樸素的祝福,恰恰飽含着晚輩濃濃的愛意和感恩之情。如今,受時代之“變”衝擊者,不僅是直觀的信息傳遞方式、職業、生活方式等等,還有情感觀、價值觀、時空觀。春節,這一古老節日恰恰周而復始地提醒着我們,哪些不能變、不能丟。

不變的是它在除舊佈新之時的迎新祈福。萬象更新之時,人們重新回到熟悉的環境,體味着親情的温暖,在整頓心情的同時,也再次汲取了面向未來的力量和信心。當拜年者表達喜慶祥和的祝願時,對方也會以祝福作答。言為心聲,每個人心中都湧動着美好祝願,藴含着對萬物的感恩。與天地和、與眾人和、與己和,春節的迎新祈福不僅體現着今人對未來的樂觀與自信,也體現着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地人一體的世界觀與古老智慧。

一年前,一部外國人拍攝的關於中國春節的紀錄片盛傳於互聯網。這部紀錄片表現了中國人候鳥歸鄉般的團圓情結與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家國觀,讓異域文化者從中直觀地感受到一個既具備當代發展速度,又以傳統文化精神凝聚人心、有序前進的國家。“身在此山中”的我們,則似乎“不識廬山真面目”:雖然年復一年地製造着不斷攀升的“春運”高潮,但或許很少問問自己,為什麼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時代裏,如此鍾情於不變的春節。

如今,我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而且所鍾情的也不僅僅是春節——因為日漸覺醒的文化自覺意識和日漸強健的文化自信精神。“二十四節氣”去年成功躋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諸多傳統節日多年前就有了自己的法定假期……它們承載着中國古代文明與中國傳統文化,超越時空,終於和我們今天的生活交匯,並給予我們一份穩穩的可以依靠、可以生髮無限可能的精神力量。

在穩步流淌、好似無始無終的時間面前,個體不過是既善變又倏忽即逝的瞬間。因了這從時空隧道深處走來的文化傳統,華夏子孫有了彼此相認的符碼,有了可奢求恆久的精神寶庫,以及身處變化與挑戰而不懼未來的心靈力量。而這正是我們鍾情於“春節們”的理由。

春節飲食 篇七

臘八粥

“臘八節”這一天在中國民間有吃臘八粥的習俗。喝臘八粥在中國已有千年歷史,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臘,在遠古時代本是一種祭禮的名稱,夏朝稱“清祀”,殷商稱“嘉平”,周朝時改稱“臘”。“臘”是從“獵”字演變而來,故“臘”“獵”相通。因為一歲之終,農作物已收曬完畢,農閒了,人們便到野外獵取禽獸,用來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稱之為“臘祭”。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中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目前見到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富人還是窮人,家家都要喝臘八粥。《祀記·郊特牲》説蜡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最早的臘八粥是用紅小豆來煮,後經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臘八粥”又叫“七寶粥”“五味粥”,不僅清香甜美,而且能暢胃氣,生津液,因而頗受人們喜食。隨着時代的發展,花樣越來越多的臘八粥已發展成具有地方風味的小吃。臘八節後,春節將至,人們便開始購置年貨,打掃衞生,佈置居室,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來。

年糕

春節吃年糕,“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種類有:北方有白糕飥、黃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灣有紅龜糕。漢代楊雄的《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了製做方法。明、清時,是糕已發展成市面上一種常年供應的小食,並有南北風味之別。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種,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湯煮諸法。

餃子

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七年級吃餃子,北方一些山區還有七年級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按照中國古代記時法,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1時為子時。“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餃子就意味着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_,包餃子意味着包住福運,吃餃子象徵生活富裕。與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飯通常有火鍋和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温馨撩人,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餘”。南方還有一些地方過春節講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徵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元宵

南方叫做“湯圓”,在江蘇,上海等地,大年七年級早晨都有吃湯圓的習俗。元宵節,道教稱之為“上元節”。據元代伊土珍《(女郎)環環記》引《三餘帖》記:嫦娥奔月後,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見,自稱為嫦娥之使,説:“夫人知君懷思,無從得降,明日乃月圓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團團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臨。可見元宵節吃元宵,是取“團團如月”的吉祥之意。明代時,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見,做法也與今天無異。清代康熙年間朝野盛行“八寶元宵”、馬思遠元宵。民國初年還有袁世凱因元宵與“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春捲

春捲也_餅,立春吃春餅是中國一種古老風俗。晉代已有“五芋盤”即“春盤”,是將春餅與菜同置一盤之內。唐宋時立春吃春餅之風漸盛,皇帝並以之賜近臣百官,當時的春盤極為講究:“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直萬錢”。民間也用以互相饋贈。吃春餅的食俗也影響了兄弟民族。如耶律楚律隨成吉思汗徵西域時就曾命廚師作春盤,並作詩日:“昨朝春日偶然忘,試作春盤我一嘗。本案初開銀線亂,砂瓶煮熟藕絲長。勻和豌豆揉葱白,細剪萎蒿點韭黃。也與何曾同是飽,區區何必待膏樑”。春餅發展到今天,形制隨地而異,食用時間也因地而別。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團扇,或小如荷甲。

春節的文化 篇八

“呼—呼—”天空中展開了一朵又一朵五彩繽紛的煙花,我才想起—春節來了。

打開門,迎面的是一陣陣的寒風。家門兩邊沒有紅紅的對聯,門上也沒有倒貼着的“福”字,門口更美有掛上那一對紅彤彤的打燈籠,整個世界一點節日的氣氛也沒有。我疑惑了:為什麼我沒有感到年味兒呢?

深思中,我的記憶又回到了以前。

小時候,春節是我最快樂的日子。我可以穿上新衣服,一蹦一跳地去玩鞭炮煙花。“呼—呼—”笑看天空中的煙花,我可以在家裏吃得肚皮圓溜溜的,幫媽媽整理好房間,開心地等待客人的到來。我們也可以在父母的帶領下到親戚家串門,吃飽喝足後,待會厚厚的紅包……

可是,現在卻不一樣了,過節時大家一個個都在家睡大覺,對那些節日傳統也越來越不上心了,反倒是對那些“洋節”十分推崇。

就拿聖誕節來説吧,這原本是西方的節日,但在現在的中國卻比春節還要受歡迎。聖誕節時,大街小巷裏,掛滿了彩燈。窗户上,盡是雪花片。家門口,都是一顆顆精心裝飾後的聖誕樹,大人小孩們都戴着聖誕帽。在平安夜時,水果店裏還盡是一個個被彩紙包好的平安果,好不熱鬧!

我不禁感慨萬千:我們的傳統文化呢,它已經漸漸被我們中國人忘記了吧?

現在許多外國人,都在過中國節,而我們,作為中華兒女,竟然淡漠了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而這些傳統節日中傳承的都是我們的民族精神啊!

面對這樣的現狀,我認為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傳統節日,對外來節日也要借鑑和包容,適當的把它融入到本民族文化當中,把傳統文化推向世界,融入國際社會!

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民族精神,我們要把這些流失的文化發揚光大!

春節的文化 篇九

一、春節的來歷。

傳説,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每當寒冬將至,出來食人,使人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鬥中,這種兇惡的猛獸怕火光和響聲,於是,人們想了一個辦法,在"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燃起熊熊大火,"年"聽到爆竹的響聲,便逃走了。以後,人們開始以"掛紅燈、放爆竹、吃年飯"來慶祝新年。

二、春節前的準備。

1. 祭祀灶神:灶神,又稱"灶神",俗稱"灶王爺"。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宮,向玉皇大帝彙報情況。除夕時分再返回人間。人們擔心向玉皇大帝進讒言,所以再他去天宮的時候為他進行祭祀活動,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2. 其他準備活動:寫春聯,準備肉食,準備麪食以及理髮、沐浴,打掃衞生。

三、民俗活動--靜態民俗。

3.春聯:

(1)春聯的來源:古代稱"桃符"。據説,東漢王充《論衡o定鬼篇》中神荼、鬱壘二神住在大桃樹上,處理鬼魂。他們把為非作歹的`惡鬼都喂老虎吃。因此,人們認為鬼害怕神荼、鬱壘,也害怕桃樹。於是每到過年的時候人們總在門口懸掛桃符或桃木人來趨鬼避邪保佑平安。

(2)最早的春聯:公元965年,後蜀皇帝孟昶在皇宮內門的桃符上寫了:新春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春聯。

此後春聯成了春節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動之一。也有人家喜歡貼"福" 字,而且倒着貼。因為"倒"諧音"到",所以倒貼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4.年畫:

(1)門神畫的來源:有三種説法。一説源於神荼、鬱壘的神話傳説,古人把二神像掛在門口驅鬼。一源於唐太宗命令秦瓊、尉遲恭看門驅鬼,並把二將畫在宮門上。一源於唐玄宗夢見鍾馗為自己捉鬼,醒後命令畫工把鍾馗畫在門上。

(2)灶神畫的來源:民間傳説灶神在除夕從天宮返回人間,所以人們總在這時候買新的灶神畫貼在門上,希望他能帶來吉祥與幸福。

(3)其他常見的年畫。

5.福字:

最早"福"字--傳説史於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當年姜太公封神時,封妻子為窮神,説"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百姓過年貼"福"字,史於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給大臣賜福之習。一年賜福,恭王福晉把賜給的福拿倒了,犯殺頭之罪,李連英為其解圍:"老佛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今年賜福,福真的就到了。 "慈禧一聽極高興,連説:"福到了……"傳至民間,"福"也貼倒了。 6. 窗花:

窗花是貼在窗户上慶賀新年的剪紙作品。窗花有兩種製作方法。第一種是剪刀剪,巧手的婦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紙剪出許多花樣。第二種是刻刀刻,一般由專業的民間藝人操作,一次可以刻成四五十張窗花,供應市場。

四、春節民俗--動態民俗。

1.除夕守歲:

1)什麼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個夜晚。由於農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臘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臘月二十九夜是除夕。

2)除夕守歲:除夕重要的活動是守歲。因為秦漢以後,我國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時當作一天的開始時刻,相當於現代計

時方法的23點到1點。除夕夜的子時,正是辭舊歲,迎新年的關鍵時刻。為此,人們不得不徹夜不眠,守候着這一時刻的到來。全家人團聚一堂,一邊包餃子,一邊等待,耐心的等待。

2.放鞭炮:

1)什麼叫鞭炮:鞭炮,又名"爆竹"。新年鐘聲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齊鳴,迎接新年到來。

2)爆竹的來歷:據南朝梁代示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意思是説,當時人在七年級早上起牀後先把竹子放在火裏燒。竹子爆裂發出巨大的聲響,就能嚇跑怪獸與惡鬼,保護全家平安。大約到了唐朝,人們把竹筒裏裝上火藥,點燃火藥,發生爆響。後來,人們又用紙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樣的鞭炮了。

3)鞭炮的種類:鞭炮有各種花樣。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進,又發明了煙花。煙花:又稱"禮花","焰火"。它在爆炸時能發出極為絢麗的光芒。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愛。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用煙花裝點自己的節日夜空。

3.舞獅子:

白居易《西涼傳》: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鏡銀貼齒,奮迅毛衣襬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紫髯深目兩胡兒。跳舞樑前來致辭,應似涼州未陷日。安西都護進來時。舞獅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興起的時代。

4.其他民間活動:

扭秧歌,踩高蹺,敲鑼鼓。

5.祭神祭祖:

在傳統的春節活動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迷信的家庭都設有專門的神龕,供奉各位神靈,同時還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的畫像。正月七年級早上,人們恭敬地在神龕與祖宗牌位前獻上供品,(其中包括剛剛煮好的第一碗餃子),點上香火。十分虔誠地感謝神明與祖宗在天之靈在過去一年對自己的保護並祈求他們保佑來年的幸福。

6.拜年:

祭神祭祖之後,兒孫們開始向長輩親人拜年。傳統的拜年禮是向長輩親人三叩首,現在大多已經改為三鞠躬。一邊行禮,一邊祝願長輩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長輩端坐,接受兒孫們的拜年以後,把一個紅包送給兒孫們。這就是"壓歲錢"。一般作為孩子們春節期間的零花錢。其他親戚之間則互相拜年,陸陸續續,可以持續很多天。朋友之間見面,則互道"恭喜發財"或"春節好",以示慶賀。拜年活動體現了晚輩對長輩的尊敬孝敬孝順;長輩對兒孫的慈愛關懷。

親戚朋友之間的拜年,也極大的促進了彼此感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來,人們都十分重視拜年活動。宋代詩人戴復古《歲旦族黨會拜》:"衣冠拜元旦,樽俎對芳辰。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世人。排門喬木古,照水早梅春。寒事將消歇,風光又一新。"把當時大家族二百多人互相拜年的活動寫得有聲有色。

7.人日:

正月七日,又名"人日"。隋代詩人薛道衡《人日思歸》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正月七日為什麼稱為"人曰"呢?這和中國古代神話有關。神話中説,神在七年級創造了雞,八年級創造了狗,九年級創造了羊,初四創造了豬,初五創造了牛,初六創造了馬,初七創造了人,因此,初七是人類誕生的日子。

於是,古人把這一天稱?"人日"。為了紀念人類的誕生,南朝梁代每到人日的時候,人們就剪出彩色的紙人,貼在屏風上或戴在頭上。用來象徵人們在新的一年裏,面貌煥然一新。到了唐代,人日剪紙的內容又有發展變化。唐代詩人餘延壽《人日剪綵》:"閨婦持刀坐,自憐裁剪新。葉催情綴色,花寄手成春。貼燕留粧户,黏雞待餉人。擎來問夫婿,何處不如真?"所剪內容包括紅花綠葉,飛燕家禽。個個栩栩如生。這已經於現代民間的窗花十分相似了。

五、春節民俗--飲食民俗。

1)年糕:

又稱"年年糕"。它諧音"年年高",包含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期望。年糕採用黏性較強的穀物製成,北方多用小黃米,南方多用糯米。北方一般都是甜的,南方年糕可以作成不同口味的。不過,好吃不過餃子。北方人更喜歡的春節食品是餃子。

2)餃子又名"角子、交子、扁食"。它的起源非常古老。考古工作者曾經發現過一枚一千多年前的餃子保存下來。北方人過年,一定要吃餃子。而且春節這一天吃的餃子必須在除夕12點以前包好。餃子好吃,關鍵在於餃子餡,純肉的,純菜的,肉菜混合的,花樣無窮,口味可異。可以根據自己口味任意變化,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歡吃餃子。

在春節所吃的餃子中,有一個包着豆腐餡的,還有一個包着一枚硬幣。誰吃到豆腐餡的餃子,誰在新的一年裏就會發財,人們的理想也都包含在餃子裏。

六、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是全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為"元宵"。漢文帝曾於正月十五日平定叛亂,所以規定這一天為"上元節"。東漢明帝為了表示對佛祖的尊敬,下令元宵點燈。此後,元宵就逐步演化為觀賞花燈的民俗節日。故名"燈節"。元宵的應時食品是湯圓,北方也叫元宵,象徵着團團圓圓。

唐代,元宵賞燈活動盛況空前,舉國同慶。《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楊貴妃的姐姐韓國夫人曾派人造出一盞百枝燈樹?"高八十尺,樹之高山。上元夜點之,百里皆見,光明奪目。"唐玄宗

春節的文化傳統資料 篇十

10多年來,出於環境、安全等因素,中國共有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西安、深圳、福州、南京、長沙、蘇州等282個城市禁放煙花爆竹。但是,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説,沒有鞭炮的新年如同燒菜沒放鹽——寡淡乏味。

“小時候過春節一聽到鞭炮響,大家就去聽響,還爭着搶,感覺這才是過年,才有年味。”在德國讀書探親回鄭州的熊錚錚特別留戀過去。她説,德國每逢元旦當地政府都會有組織地燃放煙花爆竹。德國的花炮很多還是中國產的。

在北京做生意的李先生今年買了幾千元錢的煙花爆竹,和好幾家朋友到位於通縣的家中小院裏放了個夠。看着孩子們放炮時興奮的臉。他説,放花是為了過年喜慶,放炮仗則是崩崩“晦氣”,祈求來年生意興旺。再説,將來女兒長大了,想不起有鞭炮聲的新年,該是多麼遺憾的事啊。

“燃放煙花爆竹表面上很簡單,其實內涵很豐富。它是千餘年來中華民族慶賀新年的傳統,反映的是一個民族積極向上的心理期待,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張振犁説。

“禁放令”自出台之日起就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指責,有學者認為“春節禁煙花如同聖誕節沒有聖誕樹”。一些市民乾脆就違反禁令偷偷燃放煙花爆竹,與執法人員玩起“捉迷藏”,禁放鞭炮的城市進入了一個禁放僵局。可見的事實是,每年中國都出動大量人力禁放,遺憾的是,每年春節,鞭炮聲仍此起彼伏,造成“執行部門禁又禁不住,不禁又違法”的尷尬局面,除夕晚上,北京一些郊區的鞭炮聲一直響到快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