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基層金融機構加強計算機管理的思考與建議(精選多篇)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66W

第一篇:基層金融機構加強計算機管理的思考與建議

基層金融機構加強計算機管理的思考與建議(精選多篇)

隨着我國金融電子化建設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在人民銀行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地位越來越重要,從會計、國庫、發行、金融統計、信貸登記、外匯管理乃至工資、養老保險等業務都廣泛應用了計算機管理。但是,計算機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給金融業務帶來巨大發展的同時,也同樣帶來巨大的風險,如計算機系統本身的不安全性(如網絡缺乏安全保障、軟件設計的不周全性、硬件的脆弱性、系統的開放性與安全性的矛盾),人為的攻擊破壞(如病毒侵擾、黑客、計算機犯罪),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都潛伏着很多安全隱患,嚴重時可導致系統癱瘓,進而影響基層金融機構的業務和聲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不良的社會影響。近年來,我們對計算機安全工作的重視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計算機安全管理規範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於基層金融機構科技力量相對比較薄弱,計算機管理沒有完全遵循信息系統安全管理規範,存在着不少安全隱患,主要表現在:

1、普遍存在着重應用、輕安全管理的現象。沒有把計算機安全管理工作作為日常工作的重點。內控制度不建全或不能嚴格執行,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技術人員、業務操作人員的自律,安全管理制度滯後於業務發展,缺乏具體的先進安全設備和安全技術,缺乏智能化監督安全軟件,計算機安全管理隊伍力量薄弱。

2、科技人員嚴重不足,管理缺乏有效性。隨着各項業務普遍使用計算機應用系統,科技工作任務越來越重,科技人員長期處在高度緊張的日常工作當中,很少有機會學習新知識、新業務,僅靠一名科技人員來專管計算機工作,行使科技管理職能,往往顧此失彼,工作無法有效開展。同時,科技人員又兼任計算機安全員,監督者與被監督者同為一人,所有工作也一手清,計算機安全管理無從談起。

3、制度建設不到位,缺乏針對性。基層金融機構雖然也制定了計算機管理制度,但為了應付檢查,互相抄襲的多,結合本單位、本部門、本應用系統制定的制度少,往往執行起來難,制度與管理工作脱節。

4、系統資料檔案不全、管理不規範。存儲資料的管理不到位,部分應用系統的用户使用權限未進行有效的管理,出現人員交接而不更換操作代碼及口令的現象,同時由於基層人員少,崗位設置與人員產生矛盾,沒有相互制約。個別重要業務應用系統有串崗、混崗現象,隨時可能出現安全風險。

5、設備配備不完善。由於種種原因,基層金融機構的計算機設備檔次較底,設備老化,大部分辦公用機無備用電源,出現過因ups掉電或停電後不能正常工作的情況,造成文件或數據丟失的現象。

6、計算機病毒防範意識差,措施不力。主要表現在:預防不力,管理混亂,沒有建立一整套病毒預防措施及制度。病毒檢測、診斷、殺除心有餘而力不足,主要是查殺毒軟件更新不及時、跟不上病毒發展的步伐。

面對金融電子化的快速發展和計算機網絡犯罪的新情況,我們應充分認識面臨的嚴峻挑戰,把防範金融計算機犯罪作為基層金融機構履行職能、開展業務的重要安全保障。一方(來源本站:)面要繼續做好科技服務,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對現有的技術設施、技術手段全面檢查,切實提高計算機安全防範水平,全面防範科技設施引入的風險,構築金融計算機安全“防護堤”。

1、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從管理層到技術人員、業務人員都要高度認識計算機犯罪對基層金融機構信譽和資金危害性的認識,把防範計算機犯罪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認真部署計算機安全防範工作,提高防範能力。組織業務人員轉變觀念,自覺加強計算機及網絡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充分利用和發揮科技功能,強化內部管理,加大監管力度,確保金融業務安全、快速發展。

2、加強制度建設。基層行要建立健全計算機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做到有章可循,操作規程應具有科學性、超前性、可操作性。要嚴格按制度和操作規程執行,做到有章必循。各業務部門制訂相關的業務操作規範,對原來已有的制度,可以根據計算機安全管理要求進行修改後實施。建立、完善各種業務應用系統管理維護制度,如各種計算機操作規程、定期檢查制度、密鑰管理制度等。並堅持嚴格紀律、嚴格管理、嚴格分工的原則,做到重要業務應用系統的人員不準串崗、不準混崗。終端操作員離開終端必須退出登錄畫面,避免其它人員非法進入。專職計算機安全管理人員要具體負責計算機安全策略的實施,負責整個系統的安全維護、對整個系統授權、修改、特權、口令、違章報告、報警記錄處理,負責日誌審閲。對接入國際互聯網的計算機,更應加強安全管理;要建立全方位的計算機病毒防護體系,以動態防護為主、靜態殺毒為輔,在系統執行拷貝、運行、改名、創建、收發電子郵件等操作前,自動檢測文件是否感染病毒,發現病毒自動消除或由用户選擇處理。定期實施靜態殺毒,對計算機和大量軟盤進行殺毒處理。

3、加強人員管理,完善監督機制。計算機犯罪不一定具有很高明的計算機專業技術,但是能發現和利用計算機或監控系統中的一些弱點,因此人事管理是防範金融機構計算機犯罪的重要環節。要對計算機操作人員進行必要的審查、考核、教育和培訓,建立和不斷完善要害崗位人員管理制度,努力做好職工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教育,教育員工努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在管理中要分工明確,嚴格規章制度,形成必要的監督制約機制,對科技人員、計算機機安全人員應採取適當的方式進行定期檢查,對計算機安全員、科技人員、操作人員實行定期輪換制度。 同時,每台計算機的任何使用都需要有超級用户給予授權,以便能控制誰使用機器和機器的使用目的。

4、開展計算機安全檢查,強化制度執行力度。在計算機安全管理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加強計算機日常管理和風險控制,查找計算機安全管理存在的漏洞,要定期不定期的對計算機房、電腦中心及其各種管理、業務計算機的安全工作進行檢查。檢查的內容包括:計算機房安全防護設施的狀況、防火情況、人員出入情況;計算機密碼、口令的保密狀況;計算機軟件、程序等電子文件和金融機構卡的保管、使用情況等。通過經常性安全檢查,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計算機安全隱患。

5、加強部門協調配合,聯手防範計算機風險。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涉及的面很寬,包括操作系統安全、數據庫安全、網絡安全、病毒防護、訪問控制、鑑別等多方面因素,需依靠業務、科技、保衞、內審、監管等各部門密切配合,攜手聯動,齊抓共管才能作好。各部門間應明確各自的安全職責,加強信息交流和安全技術交流,制定科學的安全策略,採取有效措施和步驟,形成整體的防範力量,構建起強有力的銀行計算機安全體系。

第二篇:基層金融機構加強計算機管理的思考與建議

隨着我國金融電子化建設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在人民銀行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地位越來越重要,從會計、國庫、發行、金融統計、信貸登記、外匯管理乃至工資、養老保險等業務都廣泛應用了計算機管理。但是,計算機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給金融業務帶來巨大發展的同時,也同樣帶來巨大的風險,如計算機系統本身的不安全性(如網絡缺乏安全保障、軟件設計的不周全性、硬件的脆弱性、系統的開放性與安全性的矛盾),人為的攻擊破壞(如病毒侵擾、黑客、計算機犯罪),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都潛伏着很多安全隱患,嚴重時可導致系統癱瘓,進而影響基層金融機構的業務和聲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不良的社會影響。近年來,我們對計算機安全工作的重視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計算機安全管理規範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於基層金融機構科技力量相對比較薄弱,計算機管理沒有完全遵循信息系統安全管理規範,存在着不少安全隱患,主要表現在:

1、普遍存在着重應用、輕安全管理的現象。沒有把計算機安全管理工作作為日常工作的重點。內控制度不建全或不能嚴格執行,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技術人員、業務操作人員的自律,安全管理制度滯後於業務發展,缺乏具體的先進安全設備和安全技術,缺乏智能化監督安全軟件,計算機安全管理隊伍力量薄弱。

2、科技人員嚴重不足,管理缺乏有效性。隨着各項業務普遍使用計算機應用系統,科技工作任務越來越重,科技人員長期處在高度緊張的日常工作當中,很少有機會學習新知識、新業務,僅靠一名科技人員來專管計算機工作,行使科技管理職能,往往顧此失彼,工作無法有效開展。同時,科技人員又兼任計算機安全員,監督者與被監督者同為一人,所有工作也一手清,計算機安全管理無從談起。

3、制度建設不到位,缺乏針對性。基層金融機構雖然也制定了計算機管理制度,但為了應付檢查,互相抄襲的多,結合本單位、本部門、本應用系統制定的制度少,往往執行起來難,制度與管理工作脱節。

4、系統資料檔案不全、管理不規範。存儲資料的管理不到位,部分應用系統的用户使用權限未進行有效的管理,出現人員交接而不更換操作代碼及口令的現象,同時由於基層人員少,崗位設置與人員產生矛盾,沒有相互制約。個別重要業務應用系統有串崗、混崗現象,隨時可能出現安全風險。

5、設備配備不完善。由於種種原因,基層金融機構的計算機設備檔次較底,設備老化,大部分辦公用機無備用電源,出現過因ups掉電或停電後不能正常工作的情況,造成文件或數據丟失的現象。

6、計算機病毒防範意識差,措施不力。主要表現在:預防不力,管理混亂,沒有建立一整套病毒預防措施及制度。病毒檢測、診斷、殺除心有餘而力不足,主要是查殺毒軟件更新不及時、跟不上病毒發展的步伐。

面對金融電子化的快速發展和計算機網絡犯罪的新情況,我們應充分認識面臨的嚴峻挑戰,把防範金融計算機犯罪作為基層金融機構履行職能、開展業務的重要安全保障。一方面要繼續做好科技服務,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對現有的技術設施、技術手段全面檢查,切實提高計算機安全防範水平,全面防範科技設施引入的風險,構築金融計算機安全“防護堤”。

1、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從管理層到技術人員、業務人員都要高度認識計算機犯罪對基層金融機構信譽和資金危害性的認識,把防範計算機犯罪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認真部署計算機安全防範工作,提高防範能力。組織業務人員轉變觀念,自覺加強計算機及網絡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充分利用和發揮科技功能,強化內部管理,加大監管力度,確保金融業務安全、快速發展。

2、加強制度建設。基層行要建立健全計算機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做到有章可循,操作規程應具有科學性、超前性、可操作性。要嚴格按制度和操作規程執行,做到有章必循。各業務部門制訂相關的業務操作規範,對原來已有的制度,可以根據計算機安全管理要求進行修改後實施。建立、完善各種業務應用系統管理維護制度,如各種計算機操作規程、定期檢查制度、密鑰管理制度等。並堅持嚴格紀律、嚴格管理、嚴格分工的原則,做到重要業務應用系統的人員不準串崗、不準混崗。終端操作員離開終端必須退出登錄畫面,避免其它人員非法進入。專職計算機安全管理人員要具體負責計算機安全策略的實施,負責整個系統的安全維護、對整個系統授權、修改、特權、口令、違章報告、報警記錄處理,負責日誌審閲。對接入國際互聯網的計算機,更應加強安全管理;要建立全方位的計算機病毒防護體系,以動態防護為主、靜態殺毒為輔,在系統執行拷貝、運行、改名、創建、收發電子郵件等操作前,自動檢測文件是否感染病毒,發現病毒自動消除或由用户選擇處理。定期實施靜態殺毒,對計算機和大量軟盤進行殺毒處理。

3、加強人員管理,完善監督機制。計算機犯罪不一定具有很高明的計算機專業技術,但是能發現和利用計算機或監控系統中的一些弱點,因此人事管理是防範金融機構計算機犯罪的重要環節。要對計算機操作人員進行必要的審查、考核、教育和培訓,建立和不斷完善要害崗位人員管理制度,努力做好職工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教育,教育員工努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在管理中要分工明確,嚴格規章制度,形成必要的監督制約機制,對科技人員、計算機機安全人員應採取適當的方式進行定期檢查,對計算

第三篇:加強基層幹部隊伍管理的建議與思考

加強基層幹部隊伍管理的建議與思考

基層税務幹部是税務工作的主體,是完成税收任務和各項税務工作的基礎和保障,税務幹部素質高低是關係事業興衰成敗的關鍵和健康發展的首要因素。只有治好隊,才能收好税。所以,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不僅是新時期帶好隊、收好税的具體體現,也是國税事業持續、健康、和諧發展的根本保證。

一、基層幹部存在的問題

一是缺乏宗旨意識。部分幹部安於現狀,沒有理想追求,只圖眼前小利。有的幹部攀比心理嚴重,不比工作比待遇;不講付出圖回報,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有所淡化。

二是缺乏全局觀念。有的幹部打小算盤,對己有利的事積極幹,對己不利的事消極怠慢。有的幹部老好人思想嚴重,只唱紅臉不唱黑臉,對落好人的事爭着幹,做得罪人的事推着幹。有的幹部組織紀律觀念淡薄,只要組織照顧,不要組織紀律。

三是缺乏進取精神。有的幹部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在職不在位,在位不謀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的幹部未老先衰,沒有朝氣,混天度日,工作得過且過,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不思進取,不求上進,影響國税整體形象。

四是作風不紮實。部分幹部作風不紮實,不願深入一線搞實地調查,對分管的工作摸不準、理不清、吃不透。有的以“税官”自居,對納税人盛氣凌人,指手劃腳,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

處亂辦事,存在臉難看、話難聽、門難進、事難辦的問題,影響徵納關係。

五是學習無動力。一些幹部認為自己是公務員,“鐵飯碗”,沒有後顧之憂,學習的緊迫感、危機感不強,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自我滿足。

二、加強基層幹部隊伍建設的措施

針對幹部隊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幹部隊伍管理的思路應着眼於以人為本,積極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激發幹部隊伍活力,為幹部創造優越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讓他們快樂工作,快樂生活。

(一)積極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是提升基層幹部隊伍建設水平的前提。氛圍的好壞對一個人的成長,對幹部隊伍的建設,對事業的成功至關重要。一個單位如果沒有良好的風氣,就不會有發展,個人就不會有進步,事業也將一事無成。作為基層税務部門,要積極營造勤奮好學,敬業奉獻,公正執法,文明高效的文化氛圍,推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二)努力提高幹部的綜合素質。一要更新學習培訓的理念。教育幹部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進一步增強學習的責任感、危機感和緊迫感,明白學習是自身的需要,是工作的需要,是信息時代最優的生存方式,使幹部深切感受當前形勢逼人、不進則退,形成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良好習慣。要積極創造條件,加大教育投入,把幹部職工的學習培訓工作當作一項福利事業抓實抓好,營造發奮學習、不甘落後、奮起直追的良好學習

氛圍,促進幹部隊伍綜合素質整體提高。二要創新學習培訓的形式。創新干部培訓方法,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充分利用視頻講座、老師授課、網上自學以及實地學習、觀摩考察、定期集訓等形式,加大專業培訓力度,深入開展全員教育培訓和個性化專項培訓。同時,繼續抓好學歷教育,突出抓好高層次專業人才培訓,提升幹部職工的政策理論水平、專業技能、綜合素質和實際工作水平。三要注重學習培訓的效果。要建立學習考核激勵機制,制定幹部培訓計劃,建立幹部培訓檔案和技能檔案,有針對性地組織幹部職工參加各類專業培訓和技能培訓,適時組織幹部職工開展業務考試、技能競賽,實現以考促學,以賽促學,並把幹部職工的學習考試成績和技能水平作為提拔、評先、評優、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讓知識型幹部、學習型幹部受到尊重和重用。

(三)加強和改進幹部工作作風。一要加強內部管理。要健全完善各項內部管理制度,強化按章辦事、制度管理。要全面推行系統績效管理考核責任制,強化崗位責任的落實。二要加強效能建設。以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幹部作風建設年”和“實踐科學發展觀”“創先爭優”等主題教育為契機,認真開展“上評下、下評上,機關評基層、基層評機關”等評議活動,切實加強機關效能和作風建設。對執行不力或效率低下的單位或個人,及基層幹部和外界意見比較大的工作環節,實行問責制,督促整改落實,嚴格責任追究,確保機關效能有新提升。三要加強基層

建設。基層是國税的根基,是各項税務工作的最終落實者。只有充分調動每位基層幹部的工作積極性,才能保證政令暢通。進一步提高基層一線人員的政治生活待遇,解決他們工作、學習、生活上的實際困難,不斷優化和美化基層幹部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使幹部生活在國税大家庭裏開心、安心和放心。真正讓他們熱愛基層,紮根基層,獻身基層,感到在基層有幹頭,不吃虧,調動他們為税收事業獻身的積極性。

(四)關心基層幹部的工作和生活。一是積極幫助基層幹部排憂解難。二是尊重、關心、愛護幹部職工。最大限度地改善基層幹部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體現人文關懷。關心基層幹部生活冷暖,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困難。三是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大張旗鼓地宣傳和弘揚在本職崗位上做好突出貢獻的先進典型,弘揚正氣,鞭策後進。

(五)增進激勵措施,激發幹部隊伍活力。一是建立健全崗責體系,推行個人績效管理。進一步制定完善規範化管理制度,健全科學化考核機制。充分調動幹部職工追求更高績效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二是實行優化組合,確保人盡其才。根據每位幹部的特長和優勢,將其配置在最適合他們施展才華的崗位,讓想幹事的人有舞台,會幹事的人有位置,營造爭創一流業績的良好環境,增強隊伍的活力。在幹部選拔任用上做到平等、公開、公正,特別要為青年幹部創造更多更好的創業機會,為他們提供更多更好的人生舞台,讓他們在鍛鍊中成長,在鍛鍊中增

長才幹。三是創新干部管理機制,激發幹部工作潛能。對考核優秀和業績突出的幹部,依照相關規定給予獎勵和予以重用;對不盡職責、碌碌無為,考核不稱職的幹部,該調整工作崗位的調整工作崗位、該降職降級的堅決降職降級,以良好的機制來激發幹部職工的上進心。通過民主推薦、公開競崗、組織考核等方式,營造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人才競爭環境。

第四篇:基層人民銀行對法人金融機構反洗錢監管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基層人民銀行

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反洗錢監管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人行玉田縣支行 2014年人民銀行的反洗錢監管“逐步推行金融機構法人監管制度”,為積極配合人總行推行的金融機構法人反洗錢監管制度,深入瞭解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開展情況,切實防範洗錢風險,人行玉田縣支行對地方法人銀行機構的反洗錢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專項調研。通過調研,發現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客户風險管理和客户身份持續識別措施亟待加強,可疑交易報送系統亟待完善。

當前工作開展的難點與對策

實踐發現,當前該項工作開展的主要難點是人民銀行缺乏工作經驗,金融機構配合難。由於反洗錢法人監管是一項全新工作,人民銀行沒有可借鑑的工作案例和經驗;金融機構地方分支機構難以配合人民銀行提供其系統內的法人監管工作經驗;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特別是地市級)普遍缺乏洗錢風險評估和內控制度與運作模式構建等能力,難以為人民銀行的研究探索工作提供有效支持。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加強各級人民銀行信息溝通,共享金融機構法人監管制度建設經驗,包括大型法人金融機構工作開展經驗和各級人民銀行工作推行經驗;

二是加強基層人民銀行和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反洗錢業務培訓,提高其洗錢風險評估和反洗錢內控制度與運作模式構建等方面的能力;

三是重視基層人民銀行在地方金融機構法人監管制度建設中的主導和樞紐作用。

二、問題

(一)可疑交易報送模塊形同虛設。

從調查中我們發現,11家被調查的地方法人銀行機構表面上均使用了反洗錢監測報送系統,系統中也設臵了可疑交易的相關操作模塊,但所有機構均不能從系統中抓取到異常交易數據,可疑交易報送信息完全靠人工錄入,如此可看出通過系統報送可疑交易的相關設臵形同虛設。在可疑交易報告機制已步入主動甄別分析階段的今天,被調查機構的反洗錢監測系統自使用以來沒有發揮應有的監測交易、防控交易風險、報送可疑交易的作用,存在較大的系統監測隱患和風險。

(二)客户風險等級劃分勞而無功。

在被調查的11家地方法人銀行機構中,全部是通過手工劃分或未劃分客户風險等級。客户風險等級劃分是金融機構履行客户身份識別義務的手段之一,劃分的目的是便於櫃麪人員知曉客户風險級別,在為其辦理業務時,有相對應的防範意識,起到提高對高風險客户關注度的作用,同時便於對高風險客户進行定期核查。而通過手工劃分客户風險等級的金融機構,在紙質客户資料中或單獨列表中標註客户風險等級,然後就束之高閣,沒有起到風險防控的作用,導致客户風險管理工作勞而無功。

(三)客户身份持續識別無法應對

《金融機構客户身份識別和客户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

法》第十九條規定“…客户先前提交的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已過有效期的,客户沒有在合理期限內更新且沒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機構應中止為客户辦理業務”,被調查的11家機構至調查日共開立了近700萬個賬户,均不能在業務系統中錄入身份證件有效期,如果僅靠人工翻閲資料確定客户身份證件是否到期,是根本無法辦到的,且目前大量的非櫃面業務,更無法及時掌控客户身份證件過期情況,無法做到對客户身份進行持續識別。

三、建議

2014年人總行推行金融機構法人監管制度,樹立風險為本監管理念,對金融機構明確提出逐步建立健全以客户為中心、流程控制為主要手段的有效的洗錢監測分析工作機制,由此可見法人機構的可疑交易報告、客户風險管理和客户身份持續識別的系統化管理刻不容緩。

(一)修改流程、加強監管,建立高效完善的法人銀行業機構反洗錢工作機制。由於被調查的11家地方法人銀行機構反洗錢非現場監管報表由省聯社統一彙總導入反洗錢監管交互平台,當地人民銀行無法掌握屬地機構的反洗錢工作開展情況,造成不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監管不暢通現象。建議各省聯社在充分發揮其統一監管基礎上,同時負責向省轄內各地人民銀行反饋其屬地機構的反洗錢相關數據信息,以便更好地體現人民銀行反洗錢屬地監管原則,力促地方法人銀行機構高效、規範地開展反洗錢工作。

(二)查找原因、完善系統,健全可疑交易報告工作流程。嚴格按照《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明確可疑交易報告制度有關執行問題的通知》

(銀髮?2014?48號)要求,地方法人機構應儘快查找原因,修改完善反洗錢監測系統,充分利用技術手段篩選出異常交易,提高異常交易數據分析深度,建立以客户為監測單位的可疑交易報告監測系統和工作流程,及時甄別、報送可疑交易報告。

(三)增加客户風險等級劃分系統設臵,實現客户風險管理目標。建議地方法人機構儘快完善其業務系統,在其系統中增加客户風險等級劃分的相關設臵,切實起到有效防控客户風險的目的。

(四)完善系統,增設客户身份證件有效期和到期的提示功能,滿足客户身份持續識別要求。客户身份持續識別不僅是客户身份識別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賬户管理的必然要求,更是金融機構風險防範的客觀要求。面對大量的金融業務,客户身份持續識別必須也只有通過系統操作才能完成,建議地方法人機構儘快完善其業務核算系統,增設客户身份證件有效期限為必錄項,並具有證件到期的提示功能,為做好風險防範、維護資金安全奠定基礎。

第五篇:對基層國税機構設置模式的思考與建議

對基層國税機構設置模式的思考與建議

甘保宏

基層税務部門是直接負責税收徵收管理(包括稽查等)和為納税人服務的一線單位。基層税務部門能否真正成為政治過硬、業務熟練、作風優良、執法公正、服務規範的堅強集體,關係到國家税收事業的創新與發展,關係到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因而,加強税務系統基層建設,優化基層國税機構業已成為急需研究的課題。

一、新時期基層國税機構的定位。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經濟機制的成功建立現已逐步完善與發展,特別是現階段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沿海經濟帶的迅猛發展、西部大開發步伐加快、東西部經濟互補中部也迅速崛起,新一輪“經濟熱潮”——“城市經濟熱”日益凸顯,人口向城市流動、產業向城市集中,經濟向城市走,税源向城市走,奠定了税收的增長,也將由城市經濟發展所決定。縣或縣級市在區域經濟的推動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迅速,城市所需功能完備。為國家税收的集約化徵管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國税系統隨着“網絡建設到縣,數據處理到市,信息集中到省”,税收科技化管理目標的實現,以及增值税起徵點的大幅度提高導致税收進一步向城市集中。絕大多數縣(市)税收收入80%以上集中在城區,農村税收收入不足20%。縣以下分局、税務所原有的税收徵收權、管理權、稽查權和行政管理權日趨失去應有功能;顯現出“麻雀雖小肝膽諸全”的缺陷:1、徵税成本加大,制約税收徵管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主要表現在縣(市)局需根據數據量配置不同檔次的小型機、服務器,分配給延伸機構的分局或税務所,投入較大、徵税成本加大。電子申報、電子評税、税企聯網、銀税聯網以及跨部門採集信息的接口比較分散,系統與數據的安全性不容樂觀,在徵收能力和納税評估方面缺乏可比性,公平税負的範圍和程度受到限制。2、税務行政效率不高。現行縣(市)局以下分局、税務所為單位進行徵收管理,基本形成了小機關、大基層的格局,內設機構、工作流程和服務窗口設置帶有機關化的趨向。其職能與縣(市)局疊加,制約了税務行政效率的進一步提高。3、税務行政管理不規範。縣以下分局、税務所由於諸多因素影響和各種條件受限,税收行政管理信息化程度相對落後,人、財、物的管理獨立分散,且信息不夠透明,導致管理混亂。4、納税服務與時代要求差距加大。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税收徵管,需要統一規範和簡化辦税程序;要求在電子技術的支持下,實行電子申報、網絡申報、電子評税、以繳代報、儲税解繳等多種申報納税形式,能為納税人提供低成本的便捷服務。這一要求,縣(市)以下分局、税務所實難做到。5、以市、省為單位建成集徵、管、查業務與行政管理合一的全功能税務機構,目前管理手段尚不成熟,公民依法納税意識還不能符合法制化、信息化要求。因此,我們認為國税的基層只有定位在縣(市)、區局尤為合理,將縣(市)、區局建成集徵、管、查業務與行政管理合一的全功能基層機構,才能更好地適應新時期税收事業的創新與發展。

二、以縣(市)、區局為基層國税機構模式設置及優勢分析。

機構設置模式:

內設機構:辦公室、税政法規科(股)、人事教育科(股)、監察室、計劃財務科(股)、辦税服務廳。直屬機構:税收徵收管理局、稽查局。事業單位為:信息中心。

優勢分析:

1、進一步實現了税收執法權的上收、分解、制約和規範。

實行以縣(市)、區局為單位的集中徵收,縣(市)、區局税收徵收管理局負責全縣(市)、區税收徵收業務的管理和指導。縣(市)、區局執行上級各項税收徵收管理措施時,協調和指導能力得到加強,確保了業務流程、操作規程的統一,以及與金税工程、ctais的有效銜接。在縣(市)、區範圍內統一實行徵收和專項檢查,納税人屬地管理,基層税收管理的執法權全部上收到縣(市)、區局,執法主體的數量大大減少,增強了以縣(市)、區局為單位機構內部税收執法權的分解和制約能力。隨着縣(市)、區局金税工程和ctais操作權限的統一設置,徵管業務流程的逐步統一,税收徵管措施的統一落實,大案要案案件檢查的統一安排、統一實施、統一處罰標準,使得税收政策、執法口徑、操作程序在一個縣(市)、區局範圍內統一和規範,執法的隨意性得到有效遏制。同時,規範執法必將促進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長。

2、為税收徵管信息一體化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實行以縣(市)、區局為基層單位集中徵收,微機監控、重點稽查將信息採集的主機集中到縣(市)、區局,並按雙機備份的網絡安全要求配置硬件設備,可實現以縣(市)、區局為單位的數據集中分佈模式。同時對全省的網絡進行增容改造,省局完成到市局100兆、到其他各縣(市)、區局8兆的網絡傳輸能力,縣(市)、區局完成到延伸辦税服務廳2兆的網絡傳輸能力,可滿足以縣(市)、區局為單位數據集中採集和各地與省局交換數據的需要。這一數據分佈模式,把信息處理的終端放在縣(市)、區局,一方面統一在縣(市)、區局設置電子申報、電子評税、税企聯網、銀税聯網以及跨部門採集信息的接口,系統與數據的安全性將大大改善;另一方面使系統現有的物質、人力資源得到合理調配,為將來把信息處理的支點放到省、市局提供了經驗和準備,與國家税務總局提出的税收徵管信息化中、長期發展規劃基本吻合。

3、有效地精簡了機構,降低了徵税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實行以縣(市)、區局為基層單位設置機構、重組税收業務、優化職能配備,徹底改變了以縣(市)分支機構分局、税務所為單位徵收管理、稽查時機構職能重疊的格局,內設機構工作人員在辦税服務窗口直接面向納税人進行“一窗式”管理,工作環節大為減少,徵税成本大為降低。在現有信息處理和網絡技術的支持下,使縣(市)、區局税收徵管業務從縱向分層分級處理、向橫向同層同級“扁平化”處理轉變。管理層次由原來的經辦人、分管徵收或管理的分局長、局長、縣(市)、區局機關科室、縣(市)、區局長等多個環節減少到目前的經辦人、縣(市)、區局機關科室、縣(市)、區局長等3個環節,既實現了專業化分工,又解決了現行縣(市)、區局與各分局、税務所在税收管理中“兩張皮”的問題,有效地提高了税收工作的效率。

4、實現了省、市、縣三級局宏觀和微觀管理職能的合理分工。

實行以縣(市)、區局為基層單位優化機構設置使集中徵收微機監控、重點稽查的構想得以實現,省局適時開發監控系統並投入運行,可掌握每天的分税種、分縣(市)、區局税收收入進度和重點税源企業的納税狀況;建立“信用徵納網”國税子系統,將税務登記、企業納税情況、企業欠税情況、企業違章記錄納入該系統進行監控管理。縣(市)、區局統一推行多元化申報和税、企、銀信息一體化,實行納税信息集中採集和税款集中徵收,統一制定和落實税收徵管措施和辦法,將能使税收徵管效率大為提高。縣(市)、區局作為集徵、管、查業務與行政管理合一的全功能基層單位,職能變化,觀念轉變,使得推行為納税人全程服務成為縣(市)、區局國税機關幹部的自覺行動,把優化納税服務工作落到實處;人員配置向管理一線傾斜,利用計算機進行納税評估工作全面開展,税收管理的力度必將加大。基本可實現“税收監控在省局、納税信息處理在市局、税款徵收、税收管理在縣(市)、區局的徵管格局。省、市、縣三級國家税務機關的徵收管理職能得以合理劃分,長期以來一直困擾各級税務機關的“疏於管理,淡化責任”的問題得到解決。

5、從體制上規範了税務幹部隊伍的廉潔從政行為。

實行以縣(市)、區局為基層單位設置徵管機構。從體制上實現了職能單位權力分配的扁平化,“税收科技加管理”能力大為增強,以機控税、以機管人成為現實。在對納税人的管理上,一線徵收管理人員通過權力的上收、分解、制約和規範,自由裁量權大為減少。同時通過政務公開、行風建設、推行“一窗式”管理為納税人全程服務,全面轉變税務機關的職能,從體制上、制度上、源頭上遏制了腐敗的產生,確保了幹部廉潔從政,税收管理真正實現“陽光下”操作。通過對人財物的統一管理,幹部的教育、管理、使用、培養更加規範;財務管理明顯加強,多年來一直難以解決的多頭銀行賬户問題、小金庫問題將會得以根治。黨風廉政建設、兩權監督和各項要求在機制上也會得到落實。隨着幹部隊伍素質不斷提高,違法違紀現象將逐年減少。

三、以縣(市)、區局為基層國税機關改革的主要內容。

以縣(市)、區局為基層國税機關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建立以縣(市)、區局為單位“信息數據集中採集,税款集中徵收,税案一級稽查,人、財、物集中統一管理”的新型税收徵管和行政管理體系。

1、在信息化建設上,以金税工程和ctais網絡支撐為主,逐步實現金税工程與ctais的融合、掛接。採用以縣(市)、區局為單位數據集中分佈模式,數據庫建在市局,縣(市)、區局在同一個數據庫下開展税

收徵管業務處理工作。基於互聯網建立税收公共服務體系。使納税人在任何能夠上網的地方在網絡上完成辦理證照、待批文書的審批、向税務局發送納税申報資料和有關財務報表資料的電子數據,進行納税申報和繳税;根據權限索取個性化納税資料、納税信息時,還可得到税務人員實時在線的服務和幫助。適時開發“流程管理信息系統”作為税務幹部的工作平台,將所有税收業務梳理為若干個工作流,通過網絡運行將工作信息順暢推送到每一個計算機桌面上滾動提示;税務幹部的工作隨着信息的接收而啟動,隨着工作流的完成而結束。

2、在集中徵收上,按照“税收監控在省局,納税信息處理在市局,税款徵收、税收管理在縣(市)、區局”的要求,把税款徵收,諮詢、受理、核批、調查、評估等徵管業務和指導確定為税收徵收管理局職責。在縣(市)、區局設立職能通融、服務綜合的“一窗式”辦税服務廳。縣(市)以下按行政區劃延伸辦税服務窗口,負責辦理所屬納税人的有關涉税事務。

3、在税務稽查上,以縣(市)、區局稽查局為單位建立健全的一級稽查體系,實現税務稽查選案、檢查、審理、執行4個環節的內外分離。按照行政許可法、税收徵管法的要求尊重納税人。對納税人無過錯不打攪,無線索不檢查,無異常不約談。

4、在幹部管理上,以體現集中徵收、分類管理、重點稽查的要求,管理、稽查、徵收系列人員大致按基層幹部5:3:2的比例配置崗責。實行作業標準化,明確工作事件中各環節的作業內容、權限流向、時限等;對税務人員的工作情況實行微機監控、自動考核。縣局黨組根據工作實際需要應有任免和適度調整徵收徵管、稽查等重要崗位人員的權力。

5、在財務管理上,縣(市)、區局實行財務統一管理。縣(市)、區局以計劃財務科(股)為核算單位統一核算。工資、獎金按“以崗定職,以職定責,以責定酬”的考核原則分檔核定。縣(市)、區局所在地及延伸辦税服務廳固定資產由縣(市)、區局統一協調管理和調劑使用,大宗辦税設備由縣(市)、區局公開招標、集中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