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磨課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W

磨課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磨課心得體會 篇一

在課的前面加一個“磨”字,其中的往復和歷練可見一斑。有人説:磨課、磨理念、磨學法、磨學情才能賦予課堂第二次生命。這一點不假,教師要經營出一堂真正意義上的“好”課,其實是一個不斷否定、不斷完善,“眾裏尋她千百度”的過程;是一個反覆打磨、反思,讓頑石通透金屬般質地的過程。

最近一個階段的磨課,忙得我不亦樂乎,讓我每天的生活更加充實。白天講課,一到晚上就坐在電腦旁看名師講課,設計教案,修改教案,製作課件,天天忙到半夜。甚至半夜睡在牀上還在閉目凝思,有時腦海中靈光一閃,我就會迅速抓住靈感,把原來的教案又進行一“大手術”。我深深感受到磨課的過程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日日磨,夜夜思,一次次地顛覆,一次次地重整,讓心靈承受痛苦的煎熬;磨課的過程是一個成長的過程,磨課就是在一次次的試教試講中反思,在一次次的更新中收穫。

通過一次次磨課,我也對如何上好一節課有了更深的體會:

一、備課細節到位

在備課過程中,找出拼音平舌、翹舌,我偶爾的恍惚會教給學生不完整的知識點,所以要上好一節課,備課需要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將完整無誤的知識點講授給學生,使其掌握。

二、設計到位

課堂設計要貫穿一條主線,條理清晰。什麼時候認字?什麼時候字音和字形的比較?什麼時候朗讀?只有我設計完善的流程,才能合理的落實知識目標。只有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從過程中促進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三、要求到位,紀律到位

低年級的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強,自制力較差,特別是在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明確的要求,常常會出現一種無序的、低效的狀態,所以對低年級的孩子合作、操作之前一定要有要求,但要注意要求不能過多,多了,學生記不住,仍然無效,要做到要求簡潔、明確。但必須行之有效。學生良好紀律習慣的培養是教學進行順利的重要保證。學生隨意下座位,站起來,個別同學這樣的情景經常上演。培養好的行為習慣在平時教學中需要加強練習。例如:舉手説話、做端正、不玩手和其它的東西、看黑板等等。

四、評價到位

評價在課堂中的作用不可小覷,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直接的導向作用,積極的激勵作用,及時的診斷作用,快捷的調控作用,互動的交流作用。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要及時、到位,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評價方面我還有很大的不足,需要對評價性語言的積累。

課後,我又對這次磨課的過程進行了反思。在反思的時候,我一直在反覆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多次的試教過程中我都無法將年級組老師們的意見運用好呢?他們都是浸盈教壇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名師,他們的意見自然是金玉良言。那麼,問題肯定更多地在自己身上,究其原因,是對我文本的解讀還不夠透徹,還沒到點,於是在吸收老師們的意見的時候都還顯得比較盲目,只是留於表面,學了個空架勢,而沒有足夠的內力做支持,充其量只能算是在模課,上起來自然是力不從心。但一次次的試教和修改其實也在促使我一次次地深入解讀文本。

可以説,“磨課”能不能取得所期望的教學效果,關鍵在於教師。因此教師對自身素質的打磨就顯得非常重要。我的經驗也告訴我:磨課的確讓我的專業素質提升了不少,它正在讓我不斷變的成熟和從容。磨課能有效地打磨教師,提升教師素質。

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曾寫了文章名為《磨你千遍也不厭倦》,我想説,即使磨你一生又何妨呢?

磨課心得體會 篇二

9日、10日這兩天是我們農安縣國小語文“送教下鄉”培訓第三階段研磨課階段,9日那天早晨天空中飄着雪花,是我們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氣温也驟然下降。雖然天氣很冷,但是我們的心是火熱的,因為進修兩位教研員不畏嚴寒、不辭辛苦來到我們這個偏僻的鄉鎮國小,為我們推行大閲讀進行指導,面對面地交流、指導,這是我從教十幾年來所沒有過的。回首這次磨課、研課經歷,我收穫了很多。總的來説,我經歷和老師們合作學習,共同研討的過程,在研討中,老師們的知識經驗,思想方法進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從而使我們在這種交流和碰撞中激發了靈感,劇烈的觸動了我們的心靈,使我們在推行大閲讀的思想認識有了巨大的提高。

一、精心設計教學方法

有人説:好課是“磨”出來的,我想是很有道理的。在上課之前,我已經在心中試講過,每次上過之後,都會自己反思一下:怎樣才能激發學生閲讀興趣?需不需要問題引領,而是這一節課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吧!怎麼才能做到少問少將少干擾?語言是不是簡潔?等等,每一個問題都認真地加以分析,進一步完善。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心中要有譜,也就是要明確課堂上要達成的教學目標,然後選擇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培養學生讀書能力。不同的教學方法,會有不同的教學效果。通過磨課我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課應該考慮到的各種因素。如此往復下去,何愁教學水平和教學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二、學會精益求精

磨課是一個艱苦的反覆修正的過程。在磨課中,先通過自己的學習,吸取精華,加以改造,靈活運用於該課教學及教研之中。對自己的説課、講課認真回憶、思考,向大家簡析自己該課教學的優點和缺點,對某些重要問題作簡要説明,提出某些問題請大家討論,並虛心聽取參與教師的評議,對參與教師提出的問題和意見作必要的解釋,要作好記錄,發現失誤,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總之,這次磨課研課活動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交流,老師們交流自己的見解的同時,也在不斷提升自我,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磨課心得體會 篇三

每一年都有大量的大學畢業生走上教師崗位,每一年都有許多次教育研究部門或教育管理部門組織各種各樣的優質課、公開課或觀摩課。怎樣才能鍛造出一堂好課?我覺得除了儘量釋放在學校裏所學的各種教學理論,諸如: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之類以外,重要的是要從兩個詞入手,即“摩課”與“磨課”。

所謂摩課,就是模仿別人的課,模仿別人的講課風格、講課樣式來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青年教師剛剛踏上講台,摩課是非常有必要的。他們可以從優秀的課堂教學過程實錄、教學影像資料中,學得優秀教師駕馭課堂的技巧和方法。如:如何導入,如何激發興趣,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如何面向全體、分類指導,如何傳授知識、鍛鍊技能、培養方法,如何發散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等等。甚至於優秀教師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在青年教師的眼裏都極有魅力,都值得一摩。

摩課一定要注意幾個原則。

一是摩課要摩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的精神實質,切不能只摩外部形式。李吉林、霍懋徵的課都是好課,可是,別人拿來往往就不倫不類,特別彆扭。這是因為在課堂教學中沒守着拿來主義這一原則。你穿上別人的舊鞋子走老路,自然會覺得道路不好走。所以,摩課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需要摩課的教師在摩課的過程中撥開雲霧見青天。發現一堂好課的真正內涵所在。比如説一個環節教師充分調動起了學生的積極性,他是運用了什麼樣的教學原則?他是以什麼形式來實踐這一原則的?如果讓我來上這一課,我還可以從哪些角度來踐行這一原則?會有什麼樣的預期效果?等等。

再如優秀的教師突破難點總是能深入淺出、遊刃有餘。他到底是採用了什麼教學方法?是講讀法、討論法、讀書法,還是實物演示法?還是多種教學方法的複合?我們摩課的教師一定要摸清他的教學方法,並能舉一反三。同樣的教學方法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哪幾種形式展示才能達到教學過程最優化?從而選出屬於自己最擅長的方式。並且再進一步發散思維:哪一些課型的哪一些環節可以採用這種方法,達到預期的最佳效果。

二是摩課要摩最適合自己摩的課。並非所有的優質課都值得你去模仿。有一句廣告語説得好,“只買對的,不選貴的”,作為一名新上任的教師,往往會眼花繚亂,看到哪一位教師的教學水平都很高,都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總想一口氣把這些優點都學到自己手中。我想,這樣做的結果只會造就“千手觀音”式的教師,最終出現的形象必然是一個“四不像”。有一篇小短文講到:一個百分之百,強過十個百分之十。這就是説一個人在某一方面有着突出的特點,往往強於你在多個方面都有淺顯的涉獵,而哪一方面都不深入、不通透。我們當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有着強烈求知慾和獨特思維個性的學生,他們對教師的要求總是無定向、無止境的。當他們問你一個問題,你總是支支吾吾,好像知道,又説不出所以然。久而久之,你的魅力就會讓你自己抹殺了。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己,首先要達到在一個方面是專家,然後再逐步達到一專多能、多專多能。

青年教師在課堂教學方面還是一張白紙的時候,就要確定一種最適合自己特點的優秀課型為自己的教學基本式,並能提煉出其基本骨架課型,或者去修正別人的課型,並博取眾長,來形成屬於自己的教學基本形式。教學的基本課型的“鋼架結構”出台以後,再去豐富它,保養它,成就它,把課堂變得既思路清晰,又有血有肉。

形成一個屬於自己的教學思路或教學基本形式並不容易,要想成就一個形式新穎,又很科學、很實用的模式更是非常難,必須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不斷積澱、不斷提高,甚至要改正或推翻原來的形式,再形成新的教學基本形式。

一個人只有一種屬於自己的教學基本形式往往是不夠的。不同類型的課文,你只套用一個公式也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每位教師都要針對不同的課型,形成多種成功的教學基本形式。當然,這需要每一位教師求真務實、勤奮好學,要付出多年乃至一輩子的心血。這也就是“磨課”的過程。

所謂的磨課,就是打磨自己的課堂教學。一堂好課需要仔細地去雕琢,去打磨。磨課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需要有着豐厚的文化積澱,在此基礎上,還需要有足夠的磁性、足夠吸引力的語言表達水平,需要有深厚的書法功底,更需要有將各種素質整合為和諧課堂的能力。這些都是需要用心去打磨的。

一個課堂教學的高手,他的文化是由內向外滲透的。他應該是在每一個眼神中、一舉手一投足中,都浸潤着文化。這就需要從教者去浮華,去功利,耐得住寂寞,守得住這片寧靜的心靈,耐心地去磨礪自己。去讀書,去讀好書,去讀破萬卷書。為我們保證每一堂課都有源頭活水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課堂教學這條長河中,摩課只是一個起點,一個基礎。摩課的最終目標還是要跳出別人的圈套,形成自己的課堂教學基本形式。磨課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它包含着摩課的過程,還有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過程。摩了課,再去長久地磨課,才是我們每一位教師課堂教學的成功之道,吻合於“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個打磨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一般人的成功之道。願成功屬於那些善於打磨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