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觀課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3W

觀課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學習心得體會 篇一

通過參加本次教師網絡繼續教育培訓,我參與其中,使我在思想上、專業理論知識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在學習中,我認真聆聽了專家在教育教學方面的講座,觀看了課堂教學視頻,在這段時間裏從這個平台我學到了不少先進經驗和有價值的知識。在網絡學習中,使我受益匪淺。

培訓內容涵蓋個人專業知識,教師基本素養,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等內容。此次培訓為我平淡的教學工作增添了幾分色彩,不僅使我獲得了專業知識,而且拓展了我的人生視野,提升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責任感。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信息社會,世界已經開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我們教師必須首先牢固樹立信息化、全球化的思想,積極參於培訓學習,緊跟時代脈搏。教育原本是一種愛,在這種愛的驅使下,作為教師常常期望我們的學生都是大拇指,都是優點生。我們常常因學生這樣那樣的失誤而焦慮、不滿、甚至指責。我們不停的用一把尺子去評價我們所有的學生,我們總相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因為我們知道這是我們做教師的責任,雖然我們辛苦,但我們樂此不疲,因為我們堅信這就是我們的愛。

在這種愛的籠罩下,我們的學生臉上失去的是笑容,心中增加的是厭倦。我們該反思我們的愛已背離了我們的初衷。我們愛的方式已偏離了教育的軌道。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應是是讓每個孩子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讓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的成功,因為教育的個體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就是孩子無法選擇的特性,這種差異造就了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這種差異形成了他們在認知、判斷等方面的不同水平。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但不是無視孩子的個性差異,進行整齊劃一的訓練。“因材施教”、“關注每一個生命個體”才是今天我們所倡導的教育觀。愛孩子就讓我們用不同的要求面對我們的孩子,鼓勵孩子在一天天進步的過程中感受到成長的愉悦。讓能飛的孩子飛起來,讓能跑的孩子跑起來,讓只能走的就慢慢地走吧。回到原點看學生,研究學生的生理機制,有助於我們更好 地看待每一個有差異的學生,從而激發學生不斷努力,最大可能地獲得發展,這才是正確的愛。

這次培訓讓我瞭解到教育發展的最新動態、趨勢;深刻領會了教育的理念、新時期教師所面臨的主要任務等一系列教育方面獨到的觀點;讓我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養和教學水平的方法;讓我從內心深處體會到了教育家的博大胸懷和樂觀向上的工作態度。身為教師,就要懂得尋找規律,掌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反思和研究,厚實自己的底藴,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在這段時間的學習中,我認真聆聽了很多專家的精彩講座,積極做好學習筆記,努力用新知識來提高自己。專家們精湛的教藝,先進的理念,獨特的設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淺,有了質的飛躍。最後非常感謝奧鵬網絡培訓這個平台,有你們的付出才有我們今天的成長,當然也感謝各位專家教授的精彩講座,他們的智慧使我們茅塞頓開,為我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希望該工程再 創輝煌!我們在平凡中孕育着偉大,正是這無數的平凡在創造着無數的偉大,讓我們感恩“奧鵬”,帶着這麼多天的收穫,在三尺講台上去踐行教師的愛與責任,傳遞以德育人的情懷;讓我們一起把我們的愛、把我們的情、把我們的德都留下來,以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身份、以人民教師的名義,走過這段無悔的苦樂年華!

學習心得體會 篇二

藝術,其實就是一種具有審美價值的形式或結構,或者説,是一種有意義的、高級的形式和結構。 無論是繪畫、雕塑,還是戲劇、建築,甚至音樂、舞蹈,都是以一種相對整一的、富有內涵的形式和結構呈示出來的,除了建築和工藝這些特殊的形式之外,藝術主要訴諸人們的精神。藝術的創作很少來自於直接的功利性。

藝術的欣賞就是對美的發現和感情,那麼美在哪裏呢?美就在你的心中。審美既是一種可以通過判斷來定性的認識活動,也是一種可以通過形象來體認,通過快感來表述的體驗活動。畫家詩人創造的美,就是他們心靈創造的意象,獨闢的靈魂,那麼什麼是意境呢?因人於世界接觸關係層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或是為滿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羣公共互愛的關係而有倫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羣組合互制的關係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學術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歸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於利,倫理境界主於愛,政治境界主於權,學術境界主於真,宗教境界主於神。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而為象徵,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

對藝術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誕生;對藝術的展示就有美麗的縮放!或許一切美的光都來自心靈的源泉。一個意韻,我想就應該是一個情與景的結晶,深入了才可得鏡中花,水中月。散步於美學中,亙古不變的——芳香泗溢!然而,美是有相對性的。美的相對性是美和審美的辯證屬性的重要方面,它與美的絕對性之間呈現出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係。美的相對性具有三方面含義,其一是指審美對象自身對美的表現有程度的區別,這種表現程度的差異性是以對象自身屬性為基礎的;其二是指不同審美主體對同一審美對象會產生不同的審美感受,即使同一審美主體在不同條件下對同一對象的感受也有程度差異甚至截然相反,這是美感的相對性;其三是隨着主客觀因素及其關係的歷史發展和審美活動的逐步深化,主體的審美情趣將呈現出多層次、多趨向的狀況,因而審美標準具有相對性。美的相對性的三種情況在美學史上的均被注意到,古希臘赫拉克利特所謂“最美麗的猴子與人相比也是醜的”就意識到美本身的相對性,中國古代關於人體美的標準變遷如“環肥燕瘦”也顯示出人們對美的相對性的思考。

美是人們對生活的一種嚮往,也是對追求的一種期望,女人的美 是一種修飾,男人的美是一種氣質,孩子的美是天真,老人的美是歲月的烙印;美是一種文化,是一種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情感體現,這也正是幾千年來人類所追求的一種精神。

藝術美學離不開藝術的哺育,但也缺不了哲學的引領。藝術美學是各種藝術學學科羣皇冠上的明珠。這就意味着它只有充分汲取各門藝術的精華、不斷充實自己才能“成其大者”,進而贏得其他藝術學科的由衷臣服,確立自己的王者地位。

如果它疏離了與各門具體藝術的血脈聯繫,就會在空洞化中走向死亡。並且藝術美學是一門源於哲學的理論學科,必須堅持自己的哲學追求。可當今的藝術美學不是缺乏藝術,就是缺乏哲學,抑或兩者都缺乏。

中國有個著名的美學家叫朱光潛,朱老教授有句話説的非常的好,他説 “不懂藝,莫談美。不懂藝,莫談美”。我為什麼談藝術美學呢?因為你要研究美學,不懂藝術,你不要去談美學,因為你研究美學,要有藝術創作,要有藝術家的體驗,沒有這個體驗的話,你很難理解美,所以真正好的藝術作品,做到極至,那就是一種大美東西。什麼是美?美是人們在認識對象世界中,獲得自由的一種感性顯現,美就是那種感性顯現的自由,沒有自由不可能有人們的審美,不可能有美。美是人的自由表達!所以離開人的自由,不可能有對美的理解。藝術讓我們的人生美麗,而人生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熱愛藝術,熱愛真正的藝術。因為藝術給你源源不斷的創作之源,給你源源不斷的創作的靈感性。熱愛美學。因為美是人的一種自由狀態。而審的過程,是我們最高的一種存在狀態,所以大家只要看看現代西方,就會明白為什麼會有當今這個物慾橫流,商品大潮,市場經濟,人性墮落,人心不古的社會。大家一定要堅守自己和尋找自己真正的精神家園。而這個精神家園真正的、最後的守望者,就是那些純藝術和純美的守望者。也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像里爾克在詩中所説的那樣“縱使你遠遠的離開,到世上最寂寞的所在,往後的歲月,它依然會在你的心底徘徊。”

在美學史上藝術哲學有藝術按照從感性過渡到精神、精神性逐步超越物質性的方向形成一個依次的類別系統的原則。並把藝術分為實在的與理想的兩大系列:實在系列包括音樂、建築、繪畫和雕刻,而理想的系列則包括文學的各種形式:抒情詩、史詩和戲劇。在每個系列中最後都將趨於統一。

觀課心得體會 篇三

上週二我有幸參加了山東省國小語文優質課評選的聽課活動,經過一天的學習,聆聽了九位優秀教師執教的語文課。她們每一堂課都是那麼優秀,值得我好好學習。看到每位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更讓我連聲讚歎。從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教師語言有藝術的魅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當我聽着這九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在教學《如果我是一片雪花》這一課時,這位男老師讓學生閉上眼睛邊聆聽他的誦讀邊想象,老師聲情並茂地誦讀,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老師和藹可親的語言,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用自己揮灑自如的語言引領着學生。這位男老師講的是一首詩歌,很多學生通過課堂學習,能夠自己仿寫幾句詩,而且都寫得非常優美,當然這與學生本身的素質和見識也有很大關係,最後老師也親手寫了一首詩,送給學生們,這也體現了教師深厚的教學功底。所以這節課令我印象很深。

二、書,讓學生自己讀

著名語文教育專家商友敬先生説:文章的精華在句子中。你不讀,這一切精華不會自己顯露出來,而只能是紙上的鉛筆符號,那是‘死’的。要把‘死’的變成‘活’的,只有讀,讓它在你嘴裏活起來,然後才能在你的心裏活起來可見,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在《諾曼底號遇險記》一課中,老師成為親切而又睿智的點化者、組織者。分角色閲讀,在充足的時間裏,真正把語文課上成了朗朗的讀書課。

三、注意學生讀中感悟

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很多老師在上課時讓學生提前蒐集資料,然後讓學生大聲自由的讀並找出課文中的相關語句,體會文章內涵。有的老師在學習中還穿插着齊讀、開火車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閲讀興趣,讓學生在閲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的思想情感。

四、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

在每一堂課中,每一個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例如:有位老師執教的《石灰吟》指導了讀詩的方法,再用所學的方法去進行新的學習。結合着有關石灰的自述,讓學生在瞭解了石灰的高尚品質後,再結合詩人于謙當時的背景,從而迸發了內心的情感,帶着對詩人和石灰的敬佩再讀古詩,就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而且學生在體會中很快理解並能背誦這首詩。這雖然是一首古詩教學,也就是平時被我們多數老師認為沒得可講的一種教學內容,整堂課卻是環環相扣,前後銜接連貫,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課,最後老師用課件展示了自己的鋼筆字作品,寫得很漂亮,這也是讓我非常值得學習的一點,那就是不斷地練習自己的書寫。

通過此次活動,不難看出老師們對識字教學有了明顯的重視,識字方法靈活多樣,識字方法指導細緻,語言文字訓練有效,關注了學生髮展意識。真正把課堂交給了學生。課堂上教師的語言如春風化雨,點點滋潤着學生的心田,有巧妙的點撥,由衷的讚美,熱情的鼓勵,課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獨具匠心。

五、吃透教材

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多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設計教學。找準教學的起點、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捕捉教學的生長點。而在教材的應用上,教師所設的問題都從實際提出,而概念都從實際引入,並在小組活動中瞭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只有具有數學意義的活動才是真正的數學活動,有些活動常常流於形式,華而不實,這樣的活動可以減少甚至不做。每一個環節的設計都應是圍繞某一個數學問題提出的。

六、提倡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交流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課改以來,廣大教師都在積極探索合作學習的方式,並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有的合作學習只流於形式。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交流,除了要認真進行分組、組內分工、明確各自的任務職責等工作外,具體實施時應注意:一是合作交流應建立在學生認知需求和交流需求的基礎上。二是合作交流應以一定的時間作保證,並在學生進行了較充分的自主探索、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沒有獨立思考為基礎的小組合作交流必然是低效的。三是合作交流並不僅僅是學生之間,也是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因此學生不僅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學會傾聽、尊重別人的意見。不僅使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培養,創新的意識也得到了發展。

飽滿的教學熱情、獨特的教學風格、淵博的知識才能、精湛的教學技藝、出眾的氣質風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練就的。習武之人最要緊的是苦練內功,同樣,語文教師更要苦練內功。只有自己豐富了,強大了,解讀文本才會越豐富、越深刻,提供給孩子的才會是精品中的精品,站在講台上才有足夠的自信與底氣。俗話説: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就是這個道理。總之,老師們的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該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雖不能成為名師名家,但一定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觀課心得體會 篇四

我觀摩了張方老師的《匆匆》,使我受益匪淺,下面就本次觀課學習談點自己的感受。

一、反覆朗讀,感受語言特色。

老師抓住文章的修辭特點組織學生解讀文本、朗讀感悟、背誦。如何使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張老師採用了朗讀的方法,讓學生從讀中來感受作者的語言表達形式,品味語言的魅力。

二、理清文脈,體會作者情感。

張老師在教學時一環扣一環、層層深入,為學生理清作者表情達意的線索,學習經典作品的言語內容與形式之間聯繫的緊密。並從行文思路中細細體會作者對時間的逝去感到無奈、惋惜和不甘虛度此生的思想感情。

三、抓關鍵詞句,感悟文章。

張老師抓住“日子”以及首尾重複的兩句“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引起學生的關注,也使學生體會到作者特殊的語言表達形式,感歎歲月無情,時光一去不復返。

總之,值的學習和借鑑的地方還有很多,通過這次學習,我比較出了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也清楚的認識到觀課在提高教學質量過程中的重要性。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要不斷有深度地參與到觀課議課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觀課心得體會 篇五

參與活動以來,已聽了六節課堂達標課,總體感覺真的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看到了很多新穎的設計,獨具匠心的信息技術設計,老教師有老教師的沉穩,年輕教師有年輕人的激情,課堂上,寇老師有條不紊的'朗讀指導,李老師的視頻激情,丁老師的現場錄製饋……無不展示着我們的教學富有個性,導學有法。信息技術的使用要注意與語文素養培養的切入點和教學內容相結合,切不可只為追求信息技術的多樣化手段而忘卻語文教學的根本。

一、新的課程理念在課堂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1、教師的設計理念新穎。鼓勵了學生對文本的多元解讀,構建了活生生的課堂,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建設者。課堂上精彩紛呈的對話,以師生作為讀的主體,透過語言現象透視了文本藴含的豐富信息。教師用一個教育者特有的敏感捕捉到了文本中最寶貴的教育資源,真正用活了文本,在學生深層的體驗與感悟中提升了文本的價值。整個過程中,根本找不到老師説教的影子,有的只是學生靈動的激情和反應,沒有一絲的矯揉造作,只有水到渠成的自然生成。

2、重視了學生的朗讀教學。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閲讀,利用閲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了閲讀質量,也加強了學生閲讀理解的能力。

3、注重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語感能力和思維能力。每位教師都注重培養了學生的語感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在學學習過程中,留給學生自由發言的時間,學生不明白的問題都創設思考的空間和氣氛,給學生思考的機會,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注重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積累語言的能力,語言訓練嚴格紮實。

二、教學的同時,也注重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1、教師及時的表達提升了學生的表達質量。在學生觀察體驗最為深入之時,教師及時引導學生將所見所感表達了出來。由於學生處於觀察體驗的興奮點,所以表達自然精彩獨到,表達能力得到了提升。

2、教師的評價啟迪了學生的思維,迴歸真實。在教學關鍵處給學生留足了空間,引發其創造的慾望。師生間形成了相互尊重、相互信賴的朋友關係。

3、發揮想象,説出自己的特色。在新課程的學習中,學生要做獲得知識的主人,主動的參與學習,積極的思考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課堂中,鼓勵性評語的使用和積極評價的效果。

1、努力營造寬鬆、民主的評價氛圍。教學是一種溝通的藝術。教學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因此講課教師都注意了營造寬鬆、民主的評價氛圍,寬鬆、民主的評價氛圍是實施激勵性口頭評價的重要前提。

2、適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講課教師都注意適時發現、捕捉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評價,把握時機進行對話交流評價,促進師生、生生心靈的溝通,隨時隨地的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在朗讀環節,有一個學生課文讀的不夠好,但老師並沒有去批評他或放任不管,而是給他機會,評價他“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我想這樣的激勵比任何的物質的獎勵都有用,對學生來説這樣的話更使他們有成就感,更能激發他們的潛能,以便更好的學習。

通過學習,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語文教學的魅力所在,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後的學習中,就需要我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讓自己能擁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去勝任國小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