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以德為美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6W

以德為美心得體會多篇

以德為美心得體會篇1

教師是知識的化身,是智慧的靈泉,是道德的典範,是人格的楷模,是學子們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換而言之,教師是學生完美心靈的塑造者。因此,我時刻以“德高為師,身正為範”這八個字提醒自己。無私奉獻、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為每顆純潔心靈的塑造而竭盡全力。

一、樹立事業心,增強職責感熱愛教育事業。

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們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以情育人,熱愛學生;以言導行,誨人不倦;以才育人,親切關心;以身示範,尊重信任”。尊師愛生,是一種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對待學生,管而不死,嚴而不厲,愛在其中。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限度的作用。能夠説,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此刻“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又説:“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建設者。“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所以,對學生不嚴不行。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要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保護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即是敬業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現,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師教書這個職業的具體表現。

二、用無限的師愛,開啟每個學生的心靈。

高爾基説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師愛是教師務必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無限的師愛,能夠開啟每個學生的心靈。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盼的目光灑向每個學生,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和學生產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讓一切學生的心靈都感受到師愛的温暖。

三、用規範的言行,淨化每個學生的心靈。

“無德無以為師。”真正優秀的教師。必須是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的人。他對祖國的愛,對學生的愛,對事業和未來的愛,都表此刻他對自己的高標準要求的落實上。率先垂範就是對學生真正的負責,就是潛夠默化、影響深遠的教育。作為國小教師的我們,肩負着培養教育下一代,為祖國的未來夯實基礎的重任。這就要求我們本身要有必須的人格魅力,而這種人格魅力表現為教師務必要有敬業精神,務必具備健康的價值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獻的人格,塑造每個學生的心靈。

沒有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精神,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好教師,也決不可能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創造業績,作出貢獻。教師是園丁,學生是花朵,只有靠園丁辛勤無私的澆灌,花朵才能茁壯成長,芬芳世界。還有人將教師比作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默默地犧牲了自己,卻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因此教師就應是無私的。

身為教師,我們不能把教書育人降低到只傳授知識的層面上。我們有職責、有義務從此刻做起,從自身做起,透過學習不斷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實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從教素質。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去感染學生,以淵博的知識去培育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去引導學生,以真誠的愛心去温暖學生,以高尚的師德去影響學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學生的完美心靈,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學生,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以德為美心得體會篇2

“德才兼備、以德為先。”這是我們黨在新時期選拔任用幹部的標準原則,也是新時期從事幹部工作的重要指導方針。以德為先,同時還是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指導方針及根本原則和目的要求。

一、以德為先,是創先爭優活動的指導方針。

德,有着特定的價值內涵。德,即指品德和修養,涵蓋了誠信、仁義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範疇。包括為人正直、善良、誠懇,又具有強烈的責任心、進取心和事業心。古人十分重視“德”這一價值屬性。《周易?繫辭》説:“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擔重大任務。這充分説明了“德”的重要性。“德”的價值原則,被孔子發展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的王道原則;被孟子發展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原則;被《禮記?大學》發展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道德綱領。“德”成為中國倫理的核心概念,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

以德為先是古人選拔人才的定理。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指出:“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德”,是“才”的方向和靈魂,是“才”發展的內部動力;“才”,是人得以發展的成功的基本條件和基礎。二者之間,“德”是首要的、第一位的,選拔人才必須“以德為先”。

以德為先是各行各業行事的標準。古人在立身治國上都十分講究以德為先。如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德治國”,招賢納才“德才兼備”,均是以德為先!今天,我們也把德放在各行各業之首。如從國小到大學,都要求學生做到“德、智、體、美、勞”共同發展,也是以“德”為先!從公務員條例到公務員法,都強調對公務員進行“德、能、勤、績、廉”的考察,還是以“德”為先。

以德為先為創先爭優提供了一種價值取向。“創先爭優”活動要求在全黨內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做優秀共產黨員。這一活旨在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旨在續激發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生機活力、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先”、“優”兩字充分體現了這一活動的價值屬性和政治屬性,也鮮明地體現了“德”的價值屬性。因此,以德為先為是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指導方針和價值取向。

二、以德為先,是創先爭優活動的根本準則。

高尚的品德如磁石、如號角、如清風,總是為人所尊重、所讚許、所仰慕,從而能夠產生強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進而產生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使之永立於不敗之地,正所謂“任他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以德為先是我黨歷來倡導的行事原則。縱觀我們黨的歷史,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否定傳統道德中為剝削階級、統治階級利益服務的內容,使其匯入到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中去。如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同志就對我們黨的道德核心、道德原則、道德規範等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他提出的“真心實意為羣眾謀利益”思想就是中國革命道德實踐的開端,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之源。

周恩來同志以自身崇高的權力道德觀在全國各族人民心中乃至國際上產生強烈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來自於領導者自身高尚的共產主義品德和操守,是職位權力無法比擬的一種強大的影響力。鄧小平同志強調:“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在共產黨內部。對這個問題要清楚,要注意培養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標準,選拔德才兼備的人進班子。”

____在2011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在幹部選人用人上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在第十七屆中央紀委第三次全會上,____又進一步提出,努力使各級領導幹部成為政治堅定、作風優良、紀律嚴明、勤政為民、恪盡職守、清正廉潔的領導幹部,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這“二十四字”要求既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為加強新時期黨員幹部隊伍思想道德建設提出了任務,指明瞭方向。

以德為先為是黨員幹部處事的根本法則。但丁説過:“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人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是道德、健康和知識,而其中道德猶為重要,位居人的核心競爭力之首。道德,是一個人的行為準則,它決定人生的方向,方向一錯,全盤皆輸。因此,在創先爭優活動中,黨員幹部無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面對什麼樣的工作環境,均要遵循以德為先的準則。

黨員幹部在急難險重任務中必須以德為先。現在常説的急難險重任務有很多,比如信訪維穩、城市建設、招商引資、大型活動、新農村建設等。在這些任務中都要遵循以德為先的準則。

黨員幹部在災害關鍵時刻時必定以德為先。____曾指出,對幹部思想政治素質的考察,尤其要看關鍵時刻的表現,要看能不能經受名、利、權、色的考驗,能不能做到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擺在高於一切的位置上。黨員幹部在承擔艱鉅工作、處置突發事件等關鍵時刻,要以德為先,要有清醒的政治頭腦,端正道德品行,要有臨危不懼的處置的能力;在抵禦自然災害、以及不抗拒的自然力面前,要以德為先,要有身先士卒的表率行動和獻身精神;在項目工程、婚喪嫁娶等金錢誘惑面前,要以德為先,不要吃拿卡要,受賄斂財;在職級調動、榮譽表彰等與個人利益緊密相關之時,要以德為先,要有開闊的胸襟和良好的品行。

黨員幹部在對待個人名利上必將以德為先。一個幹部對待個人名利的態度,往往更能在工作範圍以外的生活與社交中得到具體體現。黨員幹部在分管的部門單位、在聯繫的羣眾和服務對象上,要做到以德為先,要有較高的政治品德水準,有良好的職業操守,有較好的的家庭美德以及正直的社會公德。

三、以德為先,是創先爭優活動的目的要求。

在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中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其目的就是培養、發現、樹立先進典型和榜樣模範,並且運用發揮先進、優秀、榜樣的無窮模範帶頭作用,從而弘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進一步促進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更好地聯繫和服務羣眾、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羣眾血肉聯繫;進一步推動黨的建設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中心工作、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大大增強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進性。

以德為先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一個政黨是否把黨員幹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是判斷一個政黨先進性的重要標準,決定着一個政黨的興衰成敗。我黨的宗旨要求黨員幹部必須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中國共產黨要始終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始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以德為先的核心要求是,黨員幹部要對黨、國家和人民無限忠誠,時刻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這是黨員幹部的立德之基。黨員幹部必須忠於黨的事業,聽黨的話,永遠跟黨走,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必須始終把維護國家整體利益貫穿於改革發展穩定的實踐中,在國家利益受到損害的時候,敢於挺身而出,旗幟鮮明地開展鬥爭。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努力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對人民羣眾有深厚的感情,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以德為先的本質要求是,黨員幹部要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這是黨員幹部的修德之本。世界觀決定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決定着地位觀、利益觀,事業觀決定着工作觀、政績觀。領導幹部只有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察世界、分析問題,只有始終牢記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而決不能為個人謀私利,只有把自身的價值實現和人生追求融入為黨和人民事業的不懈奮鬥之中,才能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為人民掌好權、執好政、辦好事。

以德為先的原則要求是,黨員幹部要真抓實幹、敢於負責、鋭意進取。這是黨員幹部的踐德之準。黨員幹部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説老實話、辦老實事,埋頭苦幹、不事張揚;堅持原則、敢抓敢管,面對困難、勇挑重擔,出現失誤、敢於負責;始終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以改革創新精神研究解決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取得新成效。

以德為先的品質要求是,黨員幹部要作風正派、清正廉潔、情趣健康。這是黨員幹部的守德之標。在目前社會環境比較複雜的情況下,這方面修養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幹部能做到辦事公道、為政清廉、待人平等、律己嚴格,自覺抵制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這樣的幹部在德的方面才是過硬的。

以德為先是對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標準和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高度凝鍊概括。

以德為美心得體會篇3

1958年,隨着一聲悠長的汽笛聲,滿載着上海支援寧夏文教大隊的列車緩緩地駛離了上海站。馮志遠,從東北師範大學畢業分配到上海工作已經有五個年頭,他辭別了新婚的妻子與温暖的小家,帶着簡單的行李,踏上了西去的列車。這既真切而又讓人心酸的畫片拉開了影片《馮志遠》的序幕。

寧夏騰格裏沙漠上,馮志遠伴隨着一路駝鈴來到了中寧縣鳴沙中學,一所坐落於沙丘邊緣,並剛剛遭受自然災害的新創鄉村中學。透風的土坯房,冰冷的土坯炕,冒煙的土爐子,藥瓶改做的煤油燈,每月十四斤的糧食供應?許多支教的年輕老師悄悄地離開了學校。但在這裏,馮志遠老師譜寫了一部用自己的生命去詮釋的《師德誦》。這部影片真實的紀錄了馮志遠老師獻身西部教育事業中的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蹟和精神,在一生的執教生涯裏,他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感動,還帶給千千萬萬學生們、老師們一個典範,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典範,看完這部影片,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言傳身教,以身作則”這個樸實、平凡但不失偉大的教師職業準則,卻並非那麼簡單就可以做到。從《馮志遠》這部電影中,我學到了很多,我們應該時時刻刻牢記“師德”二字,時時處處以其為規範為標準,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具體我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熱愛教育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常言道:“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就是説,對一件事情由衷地熱愛,從做好這件事情中得到無限的樂趣,這種樂趣能驅動着人們去把這件事情做好,就彷彿得到最好的老師指導一樣見效。教師所從事的事業是既有意義又深遠的,把教師從事的艱苦勞動和這種艱苦勞動對祖國美好未來的意義聯繫起來,就能感到教師為此而付出的勞動是值得的,就會感到當一名人民教師的光榮和自豪,從而培養起熱愛本職工作的感情。而有了這樣熱愛本職的深厚感情作為內在基礎,就會有克服困難的力量,就能在勞動的艱辛中體驗到無窮的樂趣,苦在其中,也樂在其中。對於一個青年教師,首先應該關愛學校財產,維護學校利益,珍惜學校榮譽,主動參與學校的管理工作,其次應該關愛學生,嚴格而科學的要求學生,為人師表,言傳身教。

(二)體現樂於奉獻的教師本色

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許多優秀的道德傳統,其中就有教師的道德。而在教師道德中最被世人所推崇的就是在教育事業中甘為人梯,終身不愈的獻身精神。教師的工作是清苦的,既無顯赫的地位,也沒有豐厚的待遇;教師的工作也是平凡的,既無轟轟烈烈的大場面,也沒有舉世聞名的輝煌業績。教師是人生的基石,是偉人的梯子。正因為如此,才需要教師具有高尚的奉獻精神。正如在《馮志遠》的故事中,學生們由於經濟問題而輟學,馮老師不厭其煩地往學生家裏跑,苦口婆心地與家長談心,甚至利用自己的積蓄資助部分孩子又重新回到了課堂。這種“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懷,就很好的詮釋了一個志願於獻身教育事業中國好教師的本色。

(三)教書育人,盡職盡責

所謂教書育人,就是教師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將它們結合起來,既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又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多方面發展的人才。我認為,這一點是教師的師德的'根本責任所在。教書和育人的緊密結合

的結果必然是學生的德才兼備。如果只強調教書,不重視育人,那麼教出來的學生很可能不能適應整個社會,因為沒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人,他掌握的知識越多可能對社會的危害就越大。相反,只強調育人而不認真教書,教育出來的學生很可能對社會沒有貢獻。所以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發展學生們的智力水平的同時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優秀品格,使他們既有知識一技之長,又有愛心和上進心,有面對困難承受挫折並自我調節的能力。在《馮志遠》的故事中,由於惡劣的自然和生活環境使他的視力急劇惡化,直到突然一天,馮老師正在上語文課時,突然眼前一黑,什麼也看不見了。從此,他進入了一個黑暗的世界。失明後,但他的心依舊被學生牽着。他向校長提出了繼續授課的要求,他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去繼續點亮學生們心中的燈。學校在他再三的要求下,為他安排了歷史課。失明之後的日子,馮志遠並不寂寞,他的身旁總是擠滿了前來求教的學生。每到上課的時候,他的學生就會飛奔到老師的宿舍,攙扶着老師到課堂。校長還親手為馮老師製作了盲文黑板,馮志遠懷揣着無限的感激之情,重新站在了教書育人的三尺講台上,憑藉着記憶堅持為學生授課。故事裏馮志遠那種不論發生什麼也堅持在教書育人第一線上的精神也很好的詮釋了教師教書育人,盡職盡責的師德立德樹人,立教圓夢徵文精神。

(四)嚴謹治學,提高教學水平

嚴謹治學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認真的完成教學任務,以負責的態度對待教學;二是以嚴謹的態度把教育和教學當作一門科學來對待,提高教育教學和研究水平。在《馮志遠》的故事中,一節語文課,馮老師向學生們講授《海燕》,他讓學生分別扮演海燕與海鷗,邀請新來的文老師用腳風琴做着伴奏,用鐵皮鼓動聲充當雷電。新奇的情景式教學使同學們興趣盎然,邊遠地區一顆顆幼小的心靈在他的化育下萌生了綠芽。這一個電影片段對我的觸動很深,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認為要做到嚴謹治學,提高教學水平應該做到:首先,刻苦專研業務,提高自身素質;其次,用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另外,要加強教育科學的研究,提高科研的水平。

在結尾處,我想用電影中最後的片段來作為結束。影片中,年屆70的馮志遠身體越來越差。他不得不離開他熱愛並奮鬥一生的講台,最後一堂課被安排在一個大會堂裏,上千名學生含淚聽完了馮志遠在寧夏講的最後一節課,此時他當年資助的學生早已長大成人併成為了社會的棟樑,他捨不得這方水土,更捨不得千千萬萬個這裏的孩子。馮志遠要走了,街道兩邊站滿了送行的人羣,一雙雙送別的眼睛裏飽含着淚水。時代給予了我們厚望,對教師賦予了重任,我們要以國家、社會的大業為己任,珍視自己所承擔的職責,愛崗敬業,樂於奉獻自己的寶貴年華。

以德為美心得體會篇4

教師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職業之一,也是最偉大、最神聖的職業。代表團成員認為我們先是教師,再是大學教師,最後是大學體育教師。身為教師首先要有師德,師德是教師的職業道德,它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作為自身的內心需求。要不斷的進行自我教育、自我鍛鍊、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覺抵制和克服各種與教師職業道德要求相侼的道德意識。

其次要有高度的政治意識,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武裝頭腦。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作為教師還要有品行。教師的道德品質、思想情操、精神面貌和行為習慣等,每時每刻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體育老師更多的是帶給學生陽光、快樂、健康與自信。我們體育教師始終滿腔熱情,詮釋着教師的職責,呵護着學生的成長。要在教學和羣體競訓中身體力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學生。體育不能只當體育,要把體育當成培養一個人具備更高素養的教育過程。體育不光是體能與技巧,更多是帶給學生對人生與生活的認知態度,不放棄夢想、理性面對一次次出現的勝利和失敗,善於在急速變化的環境中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更好的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等等,這些是體育可以幫助一個年輕人發展出來更高綜合素養的原因。

作為教師還要有學識,要以技為本,內外兼修,豐富和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人們常説“教師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有的成員還説,教育是愛心的傳遞,教師是一輩子的修行,終身修德,以德養性。教師發展,師德為要。教師自覺增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努力當好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以德為美心得體會篇5

教師隊伍是我國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主導力量和決定因素。要辦好教育,要穩步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必須堅定不移地建設和造就一支師德優、業務精、作風正、能夠讓人民羣眾滿意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經過這次師德師風教育學習,讓我覺得要使教師轉變教育觀念,重德為師,愛崗敬業,依法治學,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要在加強和改善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職業夢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重視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強師德的制度建設和教師的師德、業務考核管理;要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千方百計地為教師辦實事、辦好事,不斷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為教師教書育人創造更為良好的社會環境;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以愛執教,刻苦鑽研教學業務,不畏艱難,進取進取,勇於創新的高尚師德。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堅持以人為本、以德立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業務素質,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做為人民服務的教師,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經過師德師風的教育學習,我對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有了較明確的認識。師德建設決定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也就決定教育事業發展和改革的成敗。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範。教師職業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決定了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和對事業的忠誠,決定了教師執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師德直接影響着學生們的成長,教師的夢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師德就是一部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潛移默化的、受益終生的。所以,針對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人民羣眾反映比較強烈的熱點或突出問題,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極有必要的,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也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對照教師法等法規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我認為教師應注意從下頭四個方面加強學習和修養,才能更好地擔負起培養“有夢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中國特色社會注意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重任。

一、熱愛教師職業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教師職業也是社會的必要組成部分,我們不應當只把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更應當把教書育人作為終生奮鬥的事業。每一個人都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崗位上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就是偉大的。

二、在教學的過程中堅持正確的方向。要結合教學,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養成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宣傳知識來源於實踐的觀點。告訴學生任何知識、公式、定理、定律都是人類總結生產實踐獲得的。告訴學生僅有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進取參加體育活動,進取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才能具有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我們“提高全民的素質”的偉大夢想才能得以實現。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僅有掌握足夠的知識,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才不會被時代淘汰,才能有所作為,才能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

三、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學生觀。現代教育提倡教育工作者與學生是平等的師生關係,這已成為全社會都普遍認同的觀點,愛和職責是師德之魂。青少年學生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難免有缺點和錯誤,作為教師不能一味批評指責他們,而要從關心愛護的角度指出他們存在的問題,和他們談心,談感受,讓他們從內心認識到自我的錯誤,僅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才會關心學生,瞭解學生,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才能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發生。

四、刻苦鑽研業務。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關鍵。僅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而不至於誤人子弟。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總是不能準確地解答,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就會逐步喪失,學生對教師也沒有信心可言,對教師任教的學科也不可能有學習興趣,當然也不可能學好這門課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也將成為一句空話,教師要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就必須自覺堅持學習和參加業務培訓,並在教學實踐中鍛鍊和提高。

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教師要想有效的從事教育活動,就必須具備必須的職業素養。也就是我們説的職業道德。

教師的職業道德就是指在共產主義道德的指引下,經過教育勞動過程逐步構成並必須遵循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的總和。

經過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使我更加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不僅僅要求我們教師發揚蠟燭的精神,還要求教師自覺服從黨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甘為人梯,做辛勤的園丁。僅有這樣才能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終生獻身教育,並用自我智慧的鑰匙,打開學業生踏入科學知識的大門。用自我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學生完美的心靈。

經過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讓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動力,一個教師僅有具備了這種道德情感,才能產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強烈願望,千方百計的去教好學生。

經過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則。教師從事的是培養人的工作,教師勞動最有影響力的就是“言傳身教”,也就是説教師是用自我的學識、思想品質和人格魅力來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無論哪一層的學生都自覺或不自覺的把教師當成自我的榜樣。教師是學生學習做人的參照對象,所以人們常説“教師是鏡子,學生是教師的影子。”以身做則要求了教師做事要言行一致,表裏如一,還要求我們儀表端莊,大方得體。否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

學習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僅僅能夠促進我們去實現自我的夢想,幫忙我們不斷的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學水平,並且是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的基礎。所以,教師的職業道德是貫穿教育全過程的精神支柱。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讓我受益非淺,我會用它時刻的鞭策我自我,讓它成為我教育事業中的一盞明燈!

以德為美心得體會篇6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祖國的建設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而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於教育。教師是振興教育、培養人才的關鍵;教師隊伍是我國教育事業興衰的關鍵。要辦好教育,就必須造就一支事業心強、工作作風紮實、師德優、業務精、讓黨和政府放心、人民羣眾滿意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當前,由於受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有悖師德的現象屢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民教師良好的整體形象。例如:教師急於求成,往往口不擇言,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因做錯題而罰抄卷子,遲到就罰打掃除等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時有發生;教師不公平地看待學生,把學生清晰地分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視同仁。面對新時代的情況,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時,怎樣樹立新時期的師德形象,已成為廣大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通過對師德教育的學習,我有幾點感觸:

一、愛心是根本

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愛滿天下”。__教師從教六十年感悟到:沒有愛就沒有教育;__老師“用心去愛每一位學生”;__老師也指出“師愛是師德的靈魂”。在教學中,我樹立了正確的學生觀,尊重和充分信任學生,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並深入瞭解學生,真誠關心學生的進步和成長,力爭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當然,這也不是説愛學生不是一味的遷就、放縱學生。在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的同時,又要循循善誘,耐心啟發,講清道理,説明利害關係,並加以啟發。對違紀的同學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個性辦事。應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服務意識,創造出尊重、信任、寬容、友愛的新型的師生關係。

二、注重業務素質的提高

隨着攝像機、傳真機、計算機、投影儀等高科技教學儀器設備在教學中的運用,我們傳統的單向、傳教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受到了衝擊,計算機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也使學生的知識來源和知識範圍日益擴大。教學模式已起了質的變化,我們老師要認知主體在建構中的作用,要注重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斷“充電”、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在新形勢的教學下,大膽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做到師生互動,把原來傳統式的“教”轉變為“導”,推動新課改的健康發展。

三、要有恆心

所謂恆心,就是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要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所從事的教師職業之中,為黨的教育事業努力,有成效地工作。在商品經濟社會的今天,在金錢物質的引誘下,教師隊伍中有不少人拋教下海,圖謀個人的所謂發展;有人把教師這一職業只當作謀生的一種手段;有人把教師這一職位作為謀取私利的工具等等;這些人滿腦子的個人私利,沒有將教育這一職業為高尚的事業,這些人對教育教學工作缺乏熱情,對學生不負責任,職業理想信念動搖,情感淡漠,談不上有好的師德師風。

四、立足本職,教書育人

我認為:一位稱職的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上好每一節課,認真批改每一份作業,要認真開展教學研究,研究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提高。刻苦鑽研,並做到精益求精是教師職業的需要,是師德責任感的體現。自己在教學中的教學技巧、能力和知識水平的高低強弱,直接影響到自己在學生集體中的威信。教育是一門藝術,不僅僅在於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激勵、喚醒、鼓舞。而這一切都基於教師的楷模形象。

所以教師要優化自身形象,從樹立“以德立教、率先垂範、嚴於律己、無私奉獻”的教師形象入手,把外樹形象與內強素質結合起來,以良好的師風師德感召和薰陶學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師在行為、氣質、素養上都應提高文明程度。

“言必行,行必果”,行動實踐遠勝於説教。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要用行動詮釋師德師風的真正內涵。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