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美德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5W

美德心得體會多篇

美德心得體會篇1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云:“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告訴我們,孝是第一位的,我們想要得到別人尊重,首先就要尊敬父母。

古往今來,歷史上出現了許多孝子,他們恪守孝道回報父母。董永傳説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他賣身葬父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相傳,董永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到一個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這件事感動了天上的七仙女並與他結為夫婦。因此被世人廣為傳頌,董永盡了孝道,盡了孝心,才會被世人讚美,這也更加説明了一件事,孝是傳統美德。我們人生最大的事情,不是功成名就,而是回報父母。父母的養育之恩天高地厚,如果我們沒有孝心,沒有良心,怎麼能夠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呢?因此,照顧父母是我們應該做的,對父母盡孝心是對父母回報的最好方式。儘管歷史上有不少的孝子,而在今天,很多家庭裏的孩子卻是小皇上。他們從小沒有受到正確引導,躺在父母築成的溺愛的長河裏,用着父母有限的資源,還反過來教訓父母,孝心何在?他們卻不以為然,反到變本加厲,把父母當做僕人,完全沒有受到愛的正確教育,一直在以自己為中心的天地裏獨大。他們長大後或許沒有自立能力,那誰去幫助他們,父母已老,哪有能力照顧孩子,甚至有些孩子走向了歧途。因此,作為父母要正確引導自己的孩子。

任何一個人首先要有孝心,這才是最重要的,所謂的孝就是照顧老人、長輩和父母,如果做不到,那就不算一個完美的人。父母給了你生命:一雙明亮的眼睛讓你觀望世界的美麗;一對耳朵,讓你聆聽世界上最動聽的旋律;一顆心,讓你學會感恩與回報。更重要的是教你做人的道理,你的成長,來緣於你的父母對你的愛,怎麼能不回報呢?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讓父母感受到你的愛陪伴他們慢慢變老……。

在一些貧困的家庭中,有這樣一羣少年,他們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為父母排憂解難,照顧弟弟、妹妹,承擔家務勞動,他們堅強,永不放棄,就是最美孝心少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吳林香,她6歲時,父母離異,又重組家庭,生下了弟弟,她的外公摔倒,使右手殘疾,外婆也患腦溢血半身不遂,媽媽也得了肺癌,但她堅持着用微笑來面對生活。她的故事令我熱淚盈眶,這樣一軟弱的女孩,在我看來是那麼堅強,她那永不為命運所安排的執着令我歎服,本是應該讀書的時候,卻毅然放棄學業,照顧家庭,她是多麼有孝心啊!她是最堅強的,沒有什麼能夠打倒她。她的故事讓我體會到親人是多麼重要!更詮釋了孝的含義。

同學們,承受着父母的愛,我們何以為報呢?幼小的我們只有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求知的我們只有更加地努力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他們,這就是我們的愛,我們的孝心。

美德心得體會篇2

作為大學生,我們要懂得,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對社會進步將產生重要作用。它有利於改善當前社會的人際關係;有利於改善社會風氣;有利於造就優良品格;有利於培養民族精神;有利於推動社會進步;有利於改善和建立起適應我們當前社會的人與人的思維和道德標準,建造出一個團結友愛、與人為善、公道正派、誠實守信的和諧社會。因此,它是人人都需要,人人都渴望擁有的。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優良傳統的民族。在五千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種精神是維繫中華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精神紐帶,也是促進中華民族與時俱進,不斷走向興盛繁榮和文明進步的重要精神動力。在人類歷史上,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延續不斷,生生不息,成為沒有發生過斷裂的社會文明;中華民族之所以能不斷進步、自強不息、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具有一種源源流長,一以貫之並不斷豐富發展的偉大民族精神,作為團結統一的文化紐帶與精神支柱。而這種民族精神以及它所包含的種種傳統美德和高尚品格,都是由眾多的中華兒女前赴後繼地用自己閃光的思想和行動來塑造和形成的,並在歷史的演進中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當今的青少年是未來的開拓者,但開拓者首先必須是一個優良傳統的繼承者,沒有繼承作基礎,開拓進取就無從談起。因此加強對青少年的中華美德教育,並讓學生在教育的實踐活動中體驗感悟,認同民族精神,注重知行統一,就顯得十分重要。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鑄造了我們的靈魂,成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精神源泉。它積澱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遺產,它藴涵着豐富的人類道德精華,它體現了人類對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着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 ,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 列寧説過:“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説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古往今來 ,多少仁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和氣節方面為後人作出了榜樣。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提出的。不僅具有倡尋民族氣節,挽救民族危亡的.積極 意義,而且突出了要求把個人的命運與民族、祖國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崇高的歷史責任感,所以每當中華 民族瀕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都起到了救亡圖存的戰鬥號角作用。自1840年*片戰爭爆發以來,諸如卓 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維新被殺的譚嗣同,推翻帝制的孫中山,橫眉冷對的魯迅,抗日獻身 的張自忠,以及無數為國捐軀的共產黨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愛國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

通過這次團日活動,我們看到了民族的未來,我們有更加堅強的信念,我們會用行動來完成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歷史使命,我們一直都很棒,我們一定會更強,我們因有這樣的模範而驕傲。我們會以此為榜樣,好好學習,掌握知識,進一步完善自己,為能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而努力。所以,我們體會到的更深刻意義就是作為中國未來的接班人,做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我們現在應該做的也是必須做的而且應該做好的就是全心全意學習,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習思想道德教育,學習黨的根本任務,學習一切我們應該學好的,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從而實現自身的價值!

美德心得體會篇3

只要一個人在學習上擁有了禮貌、忠誠、明智、節制、勇氣、正義、慷慨、憐憫、仁慈、感激、謙虛這些優良的品質就一定能學好。

自從我讀了我們班的馮子鈺同學的學習介紹後,讓我羞愧不已。

記得,有一次,我們家來了許多客人,我坐在客廳裏,爸爸和媽媽與那些叔叔阿姨們熱烈地交談中,忽然,目光就轉移到了我身上,媽媽説:“快,和叔叔阿姨打招呼呀。”我淡淡的敷衍了幾句便走了,回到了陽台,媽媽一看我這個樣繼續幹我自己的事情。媽媽見我不甘情願,就過來數落我。我一開始覺得自己並沒有錯,所以還和媽媽頂了幾句嘴,不過沒一會兒便落了下風。我被媽媽訓得有些委屈淚珠在眼眶裏打着轉,彷彿一眨眼,眼淚就掉了下來,所以我趕緊出去招待他們。

記得荀子曾説過這樣一句話:“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它一直流傳至今,就是要時時刻刻的警惕我們文明禮儀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不能隨意丟掉它,而應該珍愛它,發揚它。應該細思文中的每一個故事,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物,人物中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甚至每一個微笑,哪一個不是文明美德的體現?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在引導我們少年兒童如何健康、自信、快樂地成長。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與文明手拉手,同美德共成長,這,不僅是時代給予我們炎黃子孫的光榮與夢想,更是時代賦予我們炎黃子孫的責任與使命。現在,我要向文明出發,拉起文明的手,與他肩並肩,一起來傳承中華文明,踐行中華美德。

美德心得體會篇4

一個有修養的人,他可以剋制貪心,因為他知道節儉可以使人向上。這是春秋魯國宰相季文子的人生信條。沒錯簡樸對一個人,一個家,一個國,都是很重要的。

我利用暑假讀了中華美德故事,我在其中深有感悟。如宋朝的大臣範質,住的是陋室,穿的是破衣,做的事瘦馬破車。他還經常叮囑家人説:"不要講排場,搞浮華,有粗茶淡飯吃喝,衣服不髒不破就好了。"而在他三十多年的宰相生涯中,一直保持着節儉的作風,將自己的生活限定在一般百姓的水平上,這是難能可貴的。要知道,節儉難,而始終如一地節儉更難,更何況是堂堂的一國宰相!而同是宰相的司馬光也非常節儉,他提出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以儉立名,以奢自敗"的主張。還有聊過的左丞相張儉也是如此,一件破大衣竟然穿了30年之久,而當時的皇上讓他去挑選布料,他徑直跳了六尺粗布,以上所述的三位都有一共同點,以上所説的三位都有一共同點,即身居顯赫之位而以儉為本,讀後不由令我們肅然起敬。

我們是校園裏的學子,備受家長的呵護,好像是温室中的花朵,衣食無憂,零花錢更是不斷。對我們中的有些人而言,儉樸似己成為一種過時的觀念,而高消費卻成為一種時尚。甚至有"不挑最好的,只挑最貴的"的觀念。

班級是同學們學習、競爭的地方。可是這兒,卻隱藏着另一類"競爭"。如你的西裝是"皮爾·卡丹",我的襯衫就買"金利來""雅戈爾";他的運動衫是"李寧",她就去買"耐克"……總之,要穿出流行的趨勢,要最現實的。甚至連一塊橡皮也要攀比,東西稍微有點磨損便讓其"下崗",與之永別。有些同學終日沉醉在高消費裏,用衣着打扮自己,還洋洋自得。因為我認為,中學生純真樸素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因此,我們中學生應該明瞭:富裕時忘了節儉,這是一種狂妄,這更是一種悲哀。節儉,是美德,而不是過時的觀念。我們更不能一邊喊着弘揚美德、勤儉節約,一邊鋪張浪費、盲目攀比,而要讓勤儉樸素成為自己的道德標準,伴隨我們邁向輝煌的新世紀!

美德心得體會篇5

美國的比徹曾經説過:“衡量一個人是高貴還是低賤,要看他具有什麼樣的品質,而不是看他有多少財富。”有美德的人,未必是名人,也許,他們就在我們身邊。

我的媽媽今年35歲了,她長長的頭髮,大大的眼睛,非常漂亮。媽媽是一名保險公司的職員,工作很辛苦,整天風裏來雨裏去。

媽媽非常勤勞。有一次過節,我家的遠方親戚都從外地特別趕回來團圓。爸爸決定請大家去飯店吃飯。媽媽卻説:“咱們這麼多人,如果去飯店吃得花多少錢?再説,飯店裏也沒有家的感覺。我做飯,你們還能嘮嘮嗑兒。還是我出去買些菜,咱們在家做吧!”爸爸同意了。第二天晚上,我們家族聚餐,媽媽從早上忙活到了晚上。大家這一天都過得很開心。晚飯後,媽媽又在所有人走後收拾了一遍廚房。媽媽真勤勞啊!

媽媽不僅勤勞,而且還很儉樸。有一次,我的衣服不小心刮開了一個洞。回家後,我就吵着非要扔掉,媽媽對我説:“這衣服還很新呢,就因為刮開了一個洞,你就扔掉?”我説:“這麼大的洞,穿出去多難看啊!反正我不穿了!哼!”媽媽拿起我的衣服想了想,用針線縫了一會兒。我接過來一看,哇,好漂亮啊!原來,媽媽不僅把破洞縫上了,還縫上了一朵花,像新衣服一樣。媽媽真是又儉樸又手巧啊!

這就是我的媽媽,雖然很平凡,卻時時體現着勤勞儉樸的美德。美德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旋律,它就像涓涓細流,匯成了充滿愛的海洋。生活中並不是缺少美,而是我們缺少發現,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會看到光芒四射的最美麗的人性,它會感染着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