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不忘初心 踐行宗旨 推進鐵路企業改革發展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03W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第一專題研討發言提綱

不忘初心  踐行宗旨  推進鐵路企業改革發展

按照上級黨委關於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學習安排,通過學習習近平《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選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中重要論述內容,對我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有了更深的認識,下面我從三個方面彙報學習體會。

一、不忘初心,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知行合一,展示為民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守初心,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時刻不忘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永遠不能脱離羣眾、輕視羣眾、漠視羣眾疾苦。”在實際工作中,只有牢記人民才能不忘初心,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一心為民才能行穩致遠。

1.銘記初心,傳承共產黨人的紅色基因。縱觀黨的歷史,中國共產黨從誕生那一天起,就把為人民謀幸福、為人類謀發展作為奮鬥目標,緊緊依靠人民,浴血奮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消滅剝削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一路走來,我們黨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人民謀利益,為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指出:“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跨越國度、跨越時代的影響力,就是因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瞭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信仰,中國共產黨人紮根中華大地,忠實踐行發展馬克思主義,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創造輝煌,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歷史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衷,卻始終如一。

2.堅守初心,理想信念永不動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縱觀世界,正處於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波譎雲詭,各種複雜敏感問題層出不窮。從外部環境來看,黨面臨着執政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從黨內來看,則面臨着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脱離羣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一個政黨,一個政權的前途和命運取決於人民羣眾的人心向背。中國共產黨是經歷過艱苦卓絕鬥爭成長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只要不忘黨長期執政最可靠的階級基礎和人民羣眾根基,不忘崇高的紅船初心和執政使命,堅定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就一定能夠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不負人民和時代的重託。

3.矢志不渝,乘風破浪繼續前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為未來中國的發展描繪了宏偉的藍圖,提出“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進入新時代,開啟新徵程,需要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帶領全國人民不忘初心,矢志奮鬥,繼續前進。“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黨中央着眼於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作出的戰略部署,是黨的十九大後首次開展的黨內集中教育活動。共產黨員要切實把“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和“兩個維護”的政治認同內化為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把黨的初心轉化為攻堅克難的信心與恆心。

二、踐行宗旨,牢固樹立羣眾觀點,緊密聯繫羣眾,貫徹黨的羣眾路線

1.切實強化宗旨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週恩來同志誕辰120週年座談會上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脱離羣眾,就會失去生命力。”我們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要求寫入黨章,是我們黨一直堅持的宗旨,始終高揚的旗幟。黨的發展歷史,就是一部宣傳羣眾、組織羣眾、發動羣眾的歷史。延安時期,老百姓用小米哺育了革命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改革開放後,老百姓用辛勤汗水換來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可以説,我們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靠的都是人民羣眾。歷史事實表明,羣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是我們黨的傳家寶,什麼時候黨的羣眾路線貫徹執行得好,黨羣關係密切,我們的事業就發展、就前進。始終保持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是我們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取得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

2.堅持黨的根本立場。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指出:“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羣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歷史偉業。這是尊重歷史規律的必然選擇,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自覺擔當。”密切聯繫羣眾,始終保持與人民羣眾血肉聯繫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也是我們黨的政治路線。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羣眾,黨執政後最大危險是脱離羣眾。隨着環境和條件的改變,有少數黨員幹部,只對上負責不對下負責,不願走羣眾路線;自以為比羣眾高明,不屑走羣眾路線;缺乏基層鍛鍊,不會走羣眾路線,甚至遇到困難矛盾躲着走、遇到羣眾訴求繞着走。這些都是非常難危險的。脱離羣眾,就會嚴重削弱密切聯繫羣眾這一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嚴重違揹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如果把我們黨同人民羣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

3.貫徹黨的羣眾路線。羣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制勝的法寶。密切聯繫羣眾,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體現。我們黨是在同人民羣眾的密切聯繫中成長、發展、壯大的,是靠宣傳羣眾、組織羣眾、依靠羣眾起家,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黨的領導工作的正確方法,就是將羣眾意見集中起來形成正確的決策,又到羣眾中宣傳解釋,將決策化為羣眾的行動,並在羣眾實踐中檢驗這些決策是否正確。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把解決好人民羣眾的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貫徹羣眾路線的重要內容,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好羣眾的合法利益,切實依靠羣眾,貫徹黨的羣眾路線,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重要保障。

三、奮勇擔當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使命,努力踐行宗旨,推進企業改革發展,使旅客和企業員工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 牢牢把握“人民鐵路為人民”的鐵路企業宗旨,是不忘初心、踐行宗旨的“出發點”。服務人民,奉獻社會是鐵路作為國有企業承擔的重要責任。鐵路企業作為大型國有企業,順應時代潮流,鋭意改革發展,打造了“高鐵”國家名片,樹立起世界高鐵建設運營的新標杆,“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 技術裝備和創新能力領跑世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美好旅行生活需求與鐵路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矛盾,成為鐵路企業面臨的主要矛盾。鐵路客運公司承擔的主要運輸服務對象是高鐵旅客,作為單位一名經營管理領導,深深感到我們作為在高鐵旅客列車全過程運營服務鏈條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對於旅客美好出行體驗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所提供的服務能不能滿足高鐵旅客日益提高的多樣化、差異化、個性化需求,服務質量能否既適應高鐵旅客逐步提高的品位和不同地域、不同羣體人民的特點,服務品牌、服務形象能否展現新時代高鐵人的風采等等,都要求我們在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宗旨,踐行“人民鐵路為人民”企業宗旨,擔當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歷史使命,在改革發展實踐中,不忘初心,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將人民嚮往和旅客需求、職工期盼作為謀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不斷改進工作,促進企業長足發展,更好的服務人民,回報社會。

2. 牢固樹立依靠思想,密切聯繫羣眾,切實關心關愛職工,是不忘初心、踐行宗旨的“落腳點”。2018年4月,習近平在湖北考察時強調:“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人民羣眾的小事當作我們的大事,從人民羣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滿意的事情抓起。”進入新時代,鐵路企業改革闊步向前,公司改制、重組整合、優化治理結構、做強傳統產業、打造新興新型產業、探索實踐“混改”等等,改革巨輪破冰前行,已經進入“深水區”,各類問題矛盾紛繁複雜。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我們作為鐵路企業經營管理者,必須要樹立依靠思想,問計於民,凝聚職工羣眾的智慧和力量,鼓舞職工羣眾的鬥志和士氣。要切實關心關愛職工,高度關注職工羣眾的思想傾向和利益訴求,真心實意幫助職工排憂解難,解決他們關心關注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和實際困難。要讓企業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社會,惠及到企業到每一名職工羣眾,讓他們實實在在的享受到成果,有更好更多的獲得感。

3.突出責任擔當意識,加快推進鐵路企業改革發展,是不忘初心、踐行宗旨的“着力點”。 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發展的思維是鐵路企業和鐵路人的傳承,面對新形勢和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新要求,鐵路企業領導幹部需要保持強烈的責任擔當意識,自我加壓,增強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管好企業,不負黨和人民重託的責任感,圍繞改革變革目標做好頂層設計,堅持不懈的推進企業改革發展。這就要求各級經營管理者打破固有思維束縛,進一步解放思想,探索研究企業改革重組、整合優勢資源、實施品牌戰略、創新經營理念、轉換經營機制、開發新型業態等改革發展新思維、新模式、新動能,加快推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優化治理結構,不斷做強做優企業,持續提高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能力,才能更好的踐行宗旨,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