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道德經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3W

關於道德經心得體會(多篇)

關於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一

己丑歲上半年,我在渭水校區給全校本科生開設了一門公選課《論語》與《道德經》。倒不是華中科技大學楊叔子院士啟發了我,因為在楊院士要求博士生在答辯前必須背會《論語》與《道德經》兩本書這句話説之前的一九九四年,我就力主在大學生中加強傳統國學的養成教育。為此,我曾經與當時的西安公路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研室的同仁一起搞了一部電視政論片,題目就叫《歸去來兮,中國心!》。在一九九四年的暑假,我們拿着這個片子去內蒙古的呼和浩特交通學校參加由交通部組織的全國第四屆交通部部屬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成果交流會,在會上,我們送的片子受到與會專家的好評,並被評為一等獎。

後來發來會議記要,要求在交通部部署所有高校推廣交流這個成果。起碼從那時起,我就自覺地強化了對大學生的傳統國學精粹的教育力度。在新世紀長安大學組建成立後,我們成為教育部直接管轄的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我把原來的想法凝練成了一門課,就叫《論語》與《道德經》。這樣算起來到今年20xx年是第八次給學生講這門課了。但由於國學水深得很,每一次講授我都不敢馬虎。今年上半年授課任務不是很重,於是又充實了原講稿中的內容。上週這門課算結束了,也引來了學生的高度肯定,現就把建工學院28010809班同學張旭升對我這門課的評價綴與文後,望各位看官點評為盼!(以下全部是張旭升同學的文字)

雖然所學選修課是《論語》與《道德經》,但我還是覺得《論語》對我感受較深。其一是,可能是學生與年齡的問題吧,《道德經》對我來説有些深奧,就從《論語》而言也是不好理解,但在老師的講解下,我也有一些膚淺的認識;其二是,課程安排《道德經》的時間太短了,這樣一門高深的學問,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裏要理解實非易事,所以我就僅僅談談對《論語》的感受。

既然是選修課漫談,我就先從為什麼選這門課開始。為什麼要選這門課呢?總是聽人説四書五經,但從來沒有認真讀過,更重要的原因是古文學得不好,句子都翻譯不過來怎能學好呢?經常講“半部《論語》治天下”,而論語開首篇《學而》中的名言更是耳熟能詳,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以君子乎?”想想這些句子可以説是婦孺皆知和家喻户曉。在古代科舉考試中,《論語》就像今天的英語一樣,不過四級不發畢業證。搞得人心惶惶本末倒置,學英語就為了過四級?我可不想如此,為什麼放着中華民族的精華不學,而為那一張證書荒廢一切?我相信《論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們生存文化的底藴,是我們賴以立身的基礎,是幾千年文化和文明的結晶!

鑑於以上種種原因,我選擇了《論語》。我喜歡這門課,所以我每次必到,從不缺堂;我喜歡這門課,所以我不斷地有所收穫和提升!我不僅喜歡這門課,我更喜歡講這門課的岐嶷齋人戴老師。我可以引出很多實例來説明我為什麼喜歡戴老師,因為更重要的是我能從中有所收穫。

第一,戴老師真的很有才,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很少見,最起碼在我周圍從來沒有見過。有的只是從書本上知道的那些詩人,偉人或者聖人。在三月二十一日星期六那節課上,即“弘道篇”中,戴老師提到贈友人楊宇立的一首藏頭詩,即“楊直志凌雲,宇光澤萬品,立達貴普同,喬灌草共馨!”短短二十個字,真是巧妙而有寓意深刻。最後一句畫龍點睛,昇華主旨,即人們不要造成“大樹底下寸草不生”的非和諧性局面。這是在暗示右派們要注意了,不要只管自個兒發達而脱離草根,大樹的樹葉活在人生之樹的“響亮處”,但不要忘了樹根的功勞。就像一個人的上半身離不開下半身是一個道理。當老師説到這是他三十秒時間內作出來時,我很是驚訝,甚至有些不相信,但當有一次下課時,我讓老師寫下自己的博客名時,旁邊的同學拿着一本嶄新的《道德經》讓老師簽名,老師不假思索,不到三十秒就搞定。從此我不再懷疑,併為自己的無知深感羞愧。

第二,戴老師愛憎分明。高尚就讚揚,低賤就扁壓;君子就追求,小人就不恥。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在《弘道篇》那一講中,批評芙蓉姐姐和範跑跑是騷貨和賤貨;而對於那些高尚的偉人和聖人君子毫不含糊的給予讚揚!因為連戰先生清明公祭車隊當道,造成了普通民眾出行的不方便,就寫文章諷刺挖苦;因為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就寫出文稿《居安思危正解》予以褒揚;因為5.12汶川大地震,就寫出了中國最長的抒情詩,深刻感人,催人淚下,又給人以希望並激勵人奮進!在愛憎分明的道德原則方面,戴老師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涇渭分明!

第三,戴老師知行合一,誠實正直。王陽明説,“知而不行,是為不知。”我就是這樣一個人。知而不行。而戴老師就很誠實,喜歡仕途盡情表達;喜歡雨水就雨中漫步;喜歡從政而又不與人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20xx年西安市大雁塔區人民代表選舉時,戴老師因為在學生中的威望而高票勝出,成為區人民代表候選人,但因種種原因未能當選,但戴老師卻真正踐行了《學而》篇裏的教導,作到了“人不知而不愠”。這種知行合一,誠實正直不就是《論語》裏的活的知識嗎!試問當今之世,又有幾人能真正做到?試問當今的大學生又有幾個人能夠理解到,真可謂“不解風情,誰知其中味!”

前面就是我對戴老師的評價。我因為喜歡戴老師,所以就喜歡上了《論語》,古人説的“愛屋及烏”就是這個理吧?下面我想説説《論語》一書的核心理念“中庸之道”中的十六字要訣。這是十六個字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永執厥中”。老師要是不講,真是一頭霧水!其實,我聽了這麼久了,做了許多筆記,而且每一堂課我都有許多思想上的啟發,我的筆記本上記得滿滿的,許多靈感全部寫出來真的很多,不過我覺得十六字要訣,不僅是《論語》的核心,而且對我也影響極深。

首先,做人要有公平正義原則,要有毛澤東所説的滄桑正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其次,我們要有真本事,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技能,在能力本位的現當代,就一定要在“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的基礎上,要有“遊於藝”的真本領。第三,要永執厥中。我的認識是,中庸就是要在矛盾衝突中尋求平衡點,科學發展觀中有一個基本方法就是全面協調和可持續性,這也是我以前規勸一個朋友不要走極端説的。一個人只有學會了處理自身所承載的各種關係,能夠有效的化解矛盾,才能收到工作中的真正的高效益。

説到這裏,我想重點説説對“學而時習之”的理解。一般的理解是“學習之後要複習,才能保證學習的效果”,其實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因為這依然是一種應試教育下的認識。我認為,這裏首先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學習的對象,學習在這裏絕對不是僅僅為書本知識,而是實踐和生活本身!而且學習的目的並不是考個一百分,而要學以致用,學習説到底就是要明白,要真正理解和懂得。因為我發現,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僅僅靠應試教育而興旺發達的。幾乎所有的國家的發展,都是在科技創新的實踐中走上進步的。

從實際的觀察中辨別事理,然後做出判斷,而不是人云亦云,不僅可以使一個國家走上創新之途,而且還能真正收穫人生的幸福。這可以從孔子把女兒嫁給公冶長看出來。孔子在擔任魯國的大司寇期間,給自己的女兒物色了一個對象,就是被關在監牢裏的犯人公冶長。按照世俗的眼光,好像不明智,但孔子絕對算是高明,因為他知道公冶長是一個冤案,所以就毫不猶豫地將女兒許配給了在他。孔子在這裏並沒有拿女兒的終身大事開玩笑。因為公冶長能為朋友坐牢,他以後不會照顧好自己的女兒嗎?孔子不傻,因為公冶長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學到了知識,所以公冶長也是博學的。所以我認為,學了以後並不實行,就等於沒有學。在這方面,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讀了《論語》後一無所獲?真正説來這些人可能就是為了裝潢門面,並不是為了改造人生,所以我們要學學戴老師,學學孔子,學學,想想公冶長,靜下心來學習,站起來行動。從此刻起,你將學以致用;從此以後,你將博學多聞;從此以後,你將功成名就,聲名顯赫!

關於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二

載營魄,載馬王堆版本是戴,加之於上曰戴,營魄就是魂魄。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性光返照泥丸是消魄全魂之功,魂魄這對兒陰陽,魄為陰用自性的光照住,光為乾,乾為陽。當魄返陽之後,守在無為無念的虛無境界,則是魂魄合一,合一則純陽。身體內的元精已經凝結,真陽之氣的生起已經完成,進一步的深化還要一心不離,心陽進入腎陰,純陽神才是真火,水冷金寒,靠神火烹煎才會油然而生。真陽一動,元神立刻逮住,提回中田,凝聚不散。以魂載魄,以二守一則水火既濟。

專,摶也,聚集的意思,專氣致柔,指子時開始陽生,午時開始陽降,一心朗照,任其氣機升降,這就是坤柔。當真氣大動在體內轉了一圈回到中丹田,恬淡處之,沖和安之,一霎時氣息如無,這就是致柔,久久凝注,真氣自然周身流行,四肢綿軟如嬰兒。

滌除玄覽,清除了識神的雜念,進入玄境,看到有形背後隱態的真相,而不是虛假的幻覺。愛國治民,能無為乎?民指精,國指氣,精定為民安,氣足為國富。精生氣足是不是用無為的方法達到的?金丹法、守一法,都是先有為後無為,不用什麼法,完全是自然達到的,自然已經通神,可以不出門知天下。天已經安排好了,不用自己練功,好像虛空中有師傅在替你忙活,你什麼都不知道,功夫境界已經很深了,這就是老子説的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無雌乎?天門指泥丸百會穴,這是陽神出來的產道。入定出陰神,見魔見鬼,純陽則出的是陽神。氣壯如山,心如明鏡,性若止水,此時識神完全轉化成元神。明白四達,能無知乎?明白指性光朗照天地,虛室生白,人在光中,湛寂常照而沒有照心,穿越太極玄,黑白隱顯都通達,但能保持一念不生。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像天地之心,養育了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不驕傲不主宰,這説的是無為之心才能通玄。德能量雖然看不見摸不着,但是如果得道通神,必須是德能量積累夠了才行。玄德類似於佛學中的功德,把全天下的財富佈施也只是福德,只有法佈施才有功德。傳播道,開啟慧性的光明,使人心機大暢,開啟心之玄關,更多的人進入無何有之鄉,與天心同心,宇宙的天德能量自然彙集而來,這就是玄德。心靈處在自然無為的無念清淨境界,就是與天德合一,就會增長玄德。

關於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三

在省級機關和全廳開展的讀書活動中,閒暇我又翻了翻《道德經》,隨着歲月的流逝,可能是年齡的增長,過去的事情常常會歷歷在目。我從鄉村民辦老師入伍的新兵當團政委後轉業,再從派出所普通民警到廳出入境管理局政委,在這個一直為共產黨效力的兩個強力部門服務的人生歷程中,讀《道德經》的心得體會從無到有,再到現實的運用與感悟,實在受益匪淺!

《道德經》是我國古代哲學家、思想家、道教始祖--老子唯一傳世的著作,全書雖僅五千字,卻被歷代聖賢、帝王、朝野各界奉為處世與治國寶典。中國各大思想流派均從中汲取了豐富的養料,也深為西方大思想家如黑格爾、海德格爾等所推崇。《道德經》文字簡約而深奧,思想豐富而難測,似乎能滿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和期望,能引出不同的理解、解釋、理論、猜想以及發揮。

《道德經》第八篇説:“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的人為人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想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他像水那樣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

老子還説:“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

從這裏悟水之德行,老子在這裏便把水之德認為是最接近於“道”的,如水,“道”無處不在,因此,水無所不利。它避高趨下,因此不會受到任何阻礙。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養萬物,洗滌污淖。它處於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靜,但卻深不可測。它源源不斷的流淌,去造福於萬物卻不求回報。這樣的德行,乃至仁至善……

讀《道德經》,修為雖淺,感悟猶多,參學百家,對於老子水之悟猶為尊崇,所以作下散記。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水能廣濟通達。水最具包容性、滲透力、親和力。它通達而廣濟天下,山有水則靈,園有水則秀,木有水則青,地有水則綠。水是地球的血液,它與土地結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與生命結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從不居功,彰顯自己。水的這種廣濟通達品格啟迪我們要有恢宏的氣度,博大的胸懷。學習水不爭的品格就應該不爭名,不爭利,將個人價值體現在對事業的默默奉獻中。

抽刀斷水水更流,水具剛柔相濟。水雖柔弱但意志堅定,它信念執著,追求不懈,沒有走不通的路。長江黃河,奔流向前,萬千阻隔,東流入海的意志沒有一絲的動搖。還有那屋檐的滴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水滴石穿。由此啟迪我們對事業的追求要鍥而不捨。一旦認準一個目標,就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和堅定執著的精神。

水的公平正義是為官者必學之道。水從不嫌貧愛富,不管泥缸瓦罐,還是金盆玉碗,隨形就物,始終堅持“一碗水端平”。公平正義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根本體現,也是我們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只有“端平一碗水”才能贏得民心。

水光明磊落,清澈透明。惟其透明才觀得魚戲淺水,月映深潭。惟其本色清廉,自然天成。即使蟄伏地下,依然清澈純真。若以水為鏡,能辨出忠奸善惡,照出真善美,假惡醜。人若修養到像水一樣光明磊落,玉潔冰清,心地充滿陽光,陰影自然遠去。

水無堅不摧,滴水成河,團結無私。水的聚集力非常強大,一旦融為一體,就不分你我,榮辱與共,休慼相關,朝着共同的方向前進。水聚集在一起就能顯示自己的強大力量,故有“團結一心、其利斷金”之道理。這印證了要把我們的事業不斷髮展壯大,推向前進,就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榮辱與共、包容豁達的境界與情懷。

我們學習水的優秀品格和精神,最本質的是“善利萬物而不爭”。即要謙虛謹慎,豁達包容,積極向上,增強能力,堅定信念,對黨忠誠,心繫人民,努力去做一切有利於社會和人民的事,不計較名利與地位,有了這種境界,我們就能真正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關於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四

林語堂曾説:“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閲《道德經》的人最七年級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説。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想這也是每一個人讀《道德經》的感受了吧。

其實每個民族都會有智者,會站在人羣前面,站在天地之間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訴給他的每一個人。告訴後人,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活得更好,更長久,如何才能不被別人,被自己滅亡。而老子便是這樣子的一位智者。

老子將一切歸咎於“道”,他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世間萬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於是我們後人再次基礎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無極,由此生出鴻蒙之氣,內含陰陽,再生而為天地人三才,進而構成世間萬物。但是老子又説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説道是不能用語言所説出來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天道關係。

“道”生萬物,但是“道”亦為虛幻。在恍惚虛幻中,它含萬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實體;其實老子的“道”,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它先於天地而生,周而復始。今天,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科學家們也證實了自然界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它存在於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軌跡運行。人們能夠用一定的方法去認識它、體驗它、並按照客觀規律改造它。由此觀之,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已經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這比之西方近現代的理論學説早了兩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無法企及。使得我們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觸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為後世奉行為處世哲學。

“道”是事物固有的規律,是神祕難測而又隱蔽在事物內部的東西,是不可理喻的東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則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們認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種人為行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們可及的。

“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備的世界觀、人生態度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他講究“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 “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為水之德是最近於聖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五行之體,水為最微,處於最末。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卻常德眾之先。以不爭而爭,以無私而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卻無取於萬物,並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濕的地方。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水有其種種美德堪比聖人,堪謂之“道”。但是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往高處走,難免競爭,有競爭就有爭鬥,有爭鬥自然就有流血犧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潤萬物而不居功自傲,清淨無為而又無所不為。“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一種修德的必備境界,一種養身之術。我們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們離道就更近一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終極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無善惡貴賤,人與人本無爭鬥之意,天地萬物本和諧融洽。但由於世人皆需追逐自己所需,覓求自己生存發展之本,於是不斷於天地之間人世之中苦心經營、算計不已,一切仁義與邪惡也相反而成。天地本無成人與害人之心,但卻造就人際錯綜複雜,世間本無聖人之現,但卻成就社會等級。一切本自然,但卻一切又進入繁雜之社會,天地萬物、聖人百姓本自然相處,無私無公、無善無惡;卻人與人終究擺脱不了關係往來,免不了融於社會,因此一切紛爭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慾,一切人之願,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種種皆需要人自己內省不已,都需要自己能夠達物達人進而才能達己。

當然每本書都有瑕疵,《道德經》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於過於虛幻,有種避世的消極狀態,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裏,這種消極狀態斷然是不行的。但是隻要我們採擷其長,也會有不少的收穫。

讀罷此書,掩卷暇思,不禁歎服古代人民對自然崇高的敬意,對人生透徹的洞悉。這樣如璣似玉的文字,清新暢懷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論,雖不盡善盡美,也無可顛覆了。

又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層次不同,領悟的道就有區別。道法自然,道亙古不變,看的就是不同人不同心境的理解。讀此罷,書受益良多,無以為饋,願共享此書之精華。

關於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五

老子認為“美與惡,善與不善“都只是我們人類對於某種關係和情感認識的存在,而非事實本身,事實本身與對事實的認識及情感反應,兩者是嚴格區分的,事實本身就是“自然”,就是“天道”,而對自然的認識和反應,就是“人為”,就是不可靠的,甚至是自欺欺人的。當人對某種東西“喜歡”的程度越高的時候,因此帶來的“煩惱”程度同時相應越高,一體兩面,喜歡伴隨着煩惱,

任何一個事物,都可以從無數的角度來理解,而任何一個角度,都有互相對立的方面,每個角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每個角度都不是唯一的,永恆的,而是相對的,暫時的。這是老子道家的思維原則,可以幫助我們破除固定的思維習慣及僵化的思維模式。接下來,老子用了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先後等六個排比句來説明我們使用的名詞和和概念具有相當的侷限和相對性,這些名詞和和概念都不是真實恆定的存在,而只是取決於人類的主觀判斷,根據人心的不同,可以變出千萬種花樣,比如我們評論男人,可以説他比較高,比較黑,比較聰明,比較瘦,比較靈敏,比較善良,比較孝順,簡直有無數個角度啊!把這種多角度的認知方法,破除固定僵化思維的高度智慧,轉用於“聖人”對國家治理原則方法論演繹,就是“無為”“無言”的道家至高無上,高度靈活和多角度多思維層次的管理境界。對真正有智慧的領導者來説,就不會隨便亂説話,亂下結論,亂做事。

聯想到張老師講的內家拳:老拳師的一招雲手,就可以變萬招,一個招式達到渾圓的球體立體的感覺,而我們初學者最開始練雲手,這個動作要內含兩個完全不同方向的可能,接下來練含有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再下來就是八個方向,逐步增加到一個圓形的面,達到較高的境界。

關於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六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不過分。

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説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常名。”説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説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説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裏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為《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裏,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

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認為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證明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説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治天下就可能顛覆。“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所以富貴以窮賤作為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為基礎。“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X,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説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説侯王都用孤、寡、不X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為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故致數輿與輿。世故不欲如玉,如石。”這是對上面的申論與例證的總結,説的是所以最高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於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樣美麗,像石頭那樣堅硬。

由此可見,以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這對現在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助,為後來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而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對無為的崇拜。

在現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雲遊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為。

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説:“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智。”所以説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為,以自然無為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

關於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七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有這樣的句子,“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是説大的地方,是沒有角落的,一望無邊,廣闊無垠。大器是要晚成的,早成的不可謂大。人們所説的早期的天才,那只是在某個方面暫露了頭角。例如唐初“四傑”之一的王勃,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寫出了名垂史冊的《滕王閣序》,文筆優美,可謂詞彩華章。然而可惜他英年早逝,否則到老的時候,那會有多少優秀的作品啊。蘇老全,二十七歲始發憤,最後終有所成。大音希聲,大的音樂是無聲的音樂,這正像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描寫的那樣“此時無聲勝有聲”。大象無形,説的是最像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這是評價美術作品的最重要的要素。國畫家齊白石的作品,他筆下的蟲、蝦,只寥寥幾筆,便栩栩如生,那就是“大象無形”。

在《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五章裏,老子寫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吶。”後三個“大”有大智若愚的意思,“大直若屈”使我們想到周恩來在文化大革命時,在毛澤東身邊時的處境。“大成”、“大盈”句,有物極必反的道理。聯想到前蘇聯衞國戰爭時的功臣朱可夫,他的一生三起三落。在莫斯科保衞戰中,由於他英明的指揮,取得了莫斯科保衞戰的勝利。之後他又率軍進攻德國,攻破柏林後,在蘇聯第二次大閲兵時,他曾代替斯大林閲兵,可以説他的功績已經達到了頂峯。中國有句古話,臣子若“功高蓋主”,那他的災難就到了。結果在和平年代,朱可夫的地位在一點點地下降。赫魯曉夫上台之後,為了擊敗對手,從新起用了朱可夫。他幫助赫魯曉夫擊敗了對手,他的權勢在與日俱增,逐漸危機到了赫魯曉夫的地位,於是他又被認為是企圖奪權的人,而被趕下台來。赫魯曉夫倒台之後,他再一次被起用,這時他不再在政治舞台上表演了,他開始著書立説,開始寫回憶錄。書的銷量非常大。他的一生就説明了人在“大成”、“大盈”之後的命運。中國古代提倡明哲保身,功成身退,就有“大成若缺”“大盈若衝”的含義。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為道命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四大”之中有“人”,在老子的觀點中,體現了人本思想。“道法自然”,也體現了老子唯物主義的自然史觀。一切都要遵循自然規律,道就是以自然規律為準則的。現在我們提倡的和諧社會,許多觀點也體現了《老子道德經》中的觀點。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以人為本的觀點。人要想在大自然界中更好的生存,就要和自然界搞好關係,就不能破壞自然環境。否則人就難以很好地生活在自然環境之中。例如現在熱氣排放,大氣污染的問題。老子在幾千年前就能提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點,説明了老子思想的偉大。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五章説:“民之肌,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飢。”這話是説,老百姓之所以飢餓貧窮,是因為苛捐雜税太多。自古以來,沒有免除農業税的,所以農民一直生活在貧窮困苦之中。趕上戰爭農民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20xx年,我們中央政府實行免除農業税政策,這是破天荒的一件大事,這也是改革開放政策的一個豐碩的結果。現在的政策體現了老子以民為本的思想。最近又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免除學生學雜費政策,使許多因貧困念不起書的學生能夠繼續學習。這一系列政策的實行體現了黨的富民政策,加快了和諧社會建立的步伐。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六章説:“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居下,柔弱居上。”傳説中説,老子臨死的時候,他的弟子在他的牀邊,老子深出他口中的舌頭,示意他的弟子。弟子不明白老子的意思。老子説:“你看我口中有什麼?”弟子回答説:“是舌頭。”老子説:“牙齒比舌頭堅硬,然而牙齒先沒有了,而舌頭卻還在。”弟子恍然大悟,説:“我明白了老師的意思,柔弱勝剛強。”現在世界上以美國為首的國家推行單鞭政策,妄圖憑藉強大的武力稱霸世界,自封為世界警察,干涉別國內政。以莫須有的罪名,侵略伊拉克。現在又陳兵海灣,對伊朗躍躍欲試。美國以強凌弱的政策,導致的結果,只能是自食惡果。伊拉克戰爭,美國死亡士兵現在已經超過了三千多人,幾千億美圓的戰爭費用,已使美國經濟發生緊張。現在每天還在以二點五億美元的費用用於戰爭。美國人民反戰的呼聲越來越高,反對戰爭,反對布什的民眾已由原來的百分之三十達到了百分之五十七。木強則風必折之,美國將來必走“兵強則滅”的道路。布什給美國人民帶來的必然是災難。幾十年來我們國家實行的韜晦政策,是以柔弱勝剛強的絕妙方略。幾十年之後,我們國家必將“柔弱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