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誦讀道德經心得體會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7W

誦讀道德經心得體會

我們應當本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去看待和學習《道德經》,老子的思想不是全都是正確的和科學的,可是仍有很多哲學思想是值得我們借鑑的,對於我們此刻的生活仍有借鑑意義。或許,在日後的生活中,《道德經》會助我邁向成功的彼岸。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歡迎大家參閲。

道德經心得1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灰常好的中華珍寶,包含了豐厚的人生哲理。還記得小時分跟着他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時分還不曉得這是出自何處,更別説是什麼意義了。時過幾載,再次看這部道家代表鉅作,固然還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經》倡導慾壑難填、無為而治。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化史上的聰慧寶典中吸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華。當今社會科學興旺,社會經濟高速開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肉體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我想我們更應該從老子的《道德經》裏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才會時辰堅持狂妄自大、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

人們常説: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説“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説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要“不妄為”才幹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説“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麼是“有為”呢?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義務,就是“有作為”。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經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説: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道德經》可謂言簡意賅,一字千金,字字無動於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見老子紮實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來的寫作技巧及慘絕人環的創新才能。實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經典事例,點睛之筆,妙筆生花,意境深遠,呼應前文,昇華主題,把作者本人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無限打動和難過,有渾然天成之感,實乃文章中之極品,古文中之絕筆!

道德經心得2

在圖書館借了一本《道德經》,看完後雖然覺得不能完全地讀懂老子的思想,但是心中還是感覺一片坦蕩,覺得此書對我們深有益處。

《道德經》這部著作是老子所寫,但不是介紹老子生平事蹟,而是講道論德,所以叫做《道德經》。《道德經》全書原本分為上下篇共五千多言,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講“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講“德”。

老子説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的規律。我對《道德經》的理解是無為而治和尊重自然規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候人們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於身敗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樣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時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夠清醒,不至於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經》就給了我們這方面的啟示。

人在得意的時候,家庭、事業順風順水,此時的人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招人嫉妒,也會樹敵太多,甚至招來殺生之禍。在老子看來,福氣來臨時,我們要提醒自己禍根也來臨了,自己不要那麼盛氣凌人,要懂得謙恭,否則失意時就會走投無路。還有不能狂妄自大,不要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天下無敵,強中自有強中手,肯定有人比你會更厲害,更出色。但我們達到目標時也不能到出炫耀,不能自負,不能驕傲,要有謙虛之心。

老子説“是以聖人出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認為,我們應該用順其自然的“無為”的態度去處理世間事務,這就是不言的教導;只有任憑萬物生長而不加干涉,而生養的萬物又不據為自己所有;為萬物的生長盡力而為卻不認為是自己的能耐,有功勞而不居功自傲。正因為一個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績總是不會失去,而是永存。

無為是一種心境,是一種修養。假如我們能夠做到無為,那麼我們的國家就會更加的穩定。如今社會物慾橫流,許許多多的人在利慾面前迷失自我,假如我們能夠做得到無為,那麼我們也將活得更輕鬆、更快樂。

道德經心得3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鉅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以他博大精深的見解,以他虛懷若谷的氣魄,向世人闡述了怎樣為人處事,怎樣進行科學管理,怎樣修養身心,怎樣求知,怎樣治國等等,告訴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必須遵循大道(即事物的規律),不要有太多的慾望“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説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會被生活所累;如果沉靜無為,包容一切,將會滿足和快樂,否則就會招來禍患。

老子的《道德經》,以辨證的哲學方式提出了他對於治國與治人方面的主張。《道德經》的前半部主要論述了治國的方略,後半部主要論述瞭如何治人。

第一段“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是説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恆名。”説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説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説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裏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開篇,老子以具體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即寫出了要認識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無慾”。這與他所主張的“清淨無為”異曲同工。“無慾”也就是貫穿《道德經》的主要思想。

老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純真的。而種種人類醜惡行為,則應當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會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現象。由此,老子堅持去偽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東西,摒棄所有引起人的貪慾的東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來,似乎是難以理解。他理想社會中的人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沒有奢侈的物質享受慾望,也沒有被各種令人頭暈目眩的文化或知識困擾的煩惱。他是一個歷史的循環論者。在他的眼裏,讓人們在一種自由寬鬆的社會環境中保持人類純樸天真的精神生活,與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質文明雖然發達,但充滿着危機、爭鬥、謀殺和陰謀的社會制度顯然更符合於人類的本性。

他所強調的“無為”,即是順應自然,其治理社會的效力,顯然要比用法令、規章、制度、道德、知識來約束人的社會行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基礎涵義。而老子的這種社會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論密切相關的。

出於對自然法則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適應於“道”的運動,看作是人類政治制度、社會生活以及道德準則都應該遵循的最高準則。具體體現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無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謂“無為之治”並不是無所為,而是強調人的社會行為要順應自然,適用於“道”的運動。具體地講,就是要求統治者給老百姓寬鬆的生活和生產的環境,不強作干預,以順應自然。老百姓在這種怡然自得的生活環境裏,無苛政之苦,無重税之憂,自然會感到這種政策的好處,從而達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治國如此,那麼治人又該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剛。

老子《道德經》中所陳的治國與治人思想,其意義之深遠,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鑑意義。

現今社會,生活、工作的腳步很快,壓力又大,人們的脾氣也隨着變得焦躁與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靜氣。心靜自然涼,生活、工作的情緒就會舒暢起來,效率也會大大提高。不僅如此,善與柔還可以幫助處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使變得融洽,心情也會陽光不少。

道德經心得4

此章之後節皆為老子從修身之虛靜感悟展開對天道、人道常理的延伸分析,萬變不離其蹤,這才是“道”的至理呵!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此章歷代的釋意無數,而我以為皆難着邊際,無以更深刻的對老子思想與道德經進行闡釋。我從道家修身根本出發,得出新論如下:

此章重點為“致虛極,守靜篤”,全文以此而展開,不理解“致虛極,守靜篤”,後面的文字解釋也只是牽強。老子是從道家修煉“返觀內照”而得之境界來引申對世間常道的解釋。首先“虛”與“靜”是既對立又統一的,是一種狀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虛”為空靈,體會為散發狀;“靜”為沉靜,呈收斂狀。“致”往之意,可從“虛其心”來體會,道家修習養身的過程,以虛其心開始,虛至四肢百骸,而四肢百骸皆空靈,無時空地域限制,無往而不至,真空無象,能夠滿屋、滿天地、滿宇宙,而今日而遠古。過程或潛移或發散,以至無我無身無世界。此“極”為無極,或為八極,或為宇宙洪荒。

而“靜”的過程從守開始,“守”者,抱元守一,讓思想沉靜,從時空與外界空間收斂至自身至一點,而到達某種衡定、穩定、篤定的境界。此“篤”為篤定,為極細小,或如針尖,無縫隙如無物般恆定。

於是,老子方有“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的感慨。“復”與“歸其根”才是此篇的點題。“虛”與“靜”是道家修身中必習的兩手,如“陰陽、有無”既對立又統一。虛至極為無,靜到篤是有。虛為展開,至極為空靈為“作”;靜是迴歸,回到此刻,是“復”,靜到篤定屬迴歸本原為“歸根”。從養性功夫來説,“虛靜”的過程如佛家心的起滅過程,虛為心起,靜為心滅,有無相生,互有你我之佛道原旨。

此章之後節皆為老子從修身之虛靜感悟展開對天道、人道常理的延伸分析,萬變不離其蹤,這才是“道”的至理呵!

由此,我獨推崇清之宋常星説:“造其極曰致,真空無象曰虛,虛而至虛曰極。”:“專一不二曰守,寂然不動曰靜,虛一渾厚,靜而至靜曰篤。”但,所有釋意皆不夠細緻,皆獨不能從修身的體驗與角度來理解與感悟,想老子思想無慾無求,其經意當從本原出發理解,而不就應根據時代思維做論證也。

道德經心得5

最近,我一直在看春秋時期的偉人老子的著作《道德經》,由於此書博大精深,藴含高深至理的學問,所以暫時無法完全參透,但我仍感到其奧妙,例如老子講“道”、講“德”,以及“上善若水”的道理和水的性格、“有”、“無”之間的關聯……老子將神祕的“道”講述給後人,猶如仙人指路,令人心馳神往。

我十分喜歡這本書,喜歡書中的道理。比如,老子説:“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説,如果“道”可以用語言表達,那它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道”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必須心神領會,因為它不是常“道”。《道德經》這部書講了“道”,還講了“德”。“道生之,德畜之”,老子認為,具有上乘品德的人,從來不追求形式上的“德”;而下乘品德的人,從來不放棄追求形式上的“德”,這才是真正沒有具備“德”。

接下來,老子還講了“無為”。什麼是無為?老子強調,“無為而非不為”,無為反而是大作為。怎麼理解?“無為”是指某個方面的“無為”,再空出這個空間做其他更有用的事情,這就是“有為”,而且還是“大作為”。説白了,“無為”就是避開衝突,為自己的自在而做喜歡做的事。

“上善若水”,“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老子愛水,孔聖人亦愛水。“上善若水”是指天地間至高至極的善就好似水一樣。“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此章裏還有一句:夫唯不爭,故無尤。正是由於不與人爭,所以沒有什麼過失。另外,道德經裏的第七十八章也是講水:“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克強者莫之能勝。”天下沒有什麼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這一方面沒有誰勝過他。有一個成語叫“無孔不入”,更是體現了水的威力。水往低處流,正是因為往低處流,所以威力十足,一有縫隙,便乘虛而入。

老子另外愛提“有”和“無”。“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是人可以用肉眼看得見的,可以對人們有利,“無”也可以被人們利用。這怎麼説?舉個例子,古時車子的輪子,是三十根輻條撐起一個空殼,空殼即是“無”,但若是“有”,不是“無”,那它就失去了車的用途,不再是車。再舉個例,碗的中間是空的,即為“無”,倘若是“有”,是實心的,那便失去了碗的用途,變成一個廢物。有如,房屋是空心的,即為“無”,倘若是實心的,那便失去了房屋的用途。總之,“有”可以對人們有利,“無”也可以為人所用。另外,國畫中如果説落過筆的地方為“有”,沒有落過筆的地方為“無”,那麼,便是“無”襯托着“有”,“有”襯托着“無”。“無”離不開“有”,“有”離不開“無”。總不可能一幅畫裏全部塗黑或全部空白吧?並且,美學觀念上,畫中的“無”是有用的,給人空靈的感覺,好似一篇文章中的“……”,有留白,留給讀者一個想象的空間,這也是“無”。另外,“有”、“無”還有另一種含義:“有”代表着生,“無”代表着死。有無互相襯托,生死互相伴隨。有生即有死,有死即有生。無生則無死,無死何來生?一旦“生”,便代表着將來會“死”;而“死”便代表着將“生”。如此看來,“有”和“無”之間,是大有學問的。

《道德經》是一部偉大鉅著,以一部空前絕後的經典,它是自我閲讀《弟子規》以來的第二部經典,給生命以啟發。書中的道理,我感到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理解的更深。

人生時間有限,我們應抓緊時間多閲讀這種經典書籍,《道德經》就是這樣的一部經典,仔細咀嚼品味,是不無裨益的。

熱門搜索
財務的周工作總結和計劃 倉庫管理專業實習工作自我鑑定 交通事故結案協議書新版 2022企業員工入黨申請書新版版新版 國小二年級冬天來了作文 實施工程師崗位職責 金池 幼兒園年度綜治工作總結 給主席的述職報告 觀看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1000字精品 地鐵公司中調度崗位職責精品 社區7.11世界人口日宣傳活動簡報 2022園長能力提升培訓心得 後廚年度總結報告範本多篇 餐飲規章制度新版 包工包料施工合同範本 老年人教育心得體會 合唱團2023年工作計劃 出納崗位風險防控舉措 畢業感言心情説説 新版運動會開幕式流程方案 《世説新語·詠雪》賞析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案精品 系體育節活動總結 大媽 我的壞爸爸作文 三長 語文教師個人提高計劃 我眼中的風景作文精品 斯塔夫 感恩節的由來 快樂的我作文精品 國小班主任工作總結及不足反思新版 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心得 黃子韜軍訓感悟心得體會 寫給國中女兒的一封信鼓勵與期望 個人實驗報告精品 教育社會調研報告多篇 幼兒園創意美術活動方案 適合朗誦的經典散文 “漫畫”老師五年級作文 2021國中歡度中秋節的作文 2020清明節祭奠革命先烈演講稿 2023年老年體協年終工作總結 敬老院安全工作總結 《我的夢想》主題演講稿 礦山類工作總結 從事財務工作的心得體會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