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道德經的感悟和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3W

道德經的感悟和心得體會(多篇)

學道德經的感悟 篇一

一、《道德經》本體論是人類本體論思想的高峯

本體論指哲學中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質問題,狹義形而上學專指本體論。我概括的哲學定義:哲學是研究和闡釋宇宙絕對本體及其與人類關係的學科。

哲學是人類思想的制高點,本體論是哲學的制高點,而現在世界主流哲學距離本體越來越遠,這意味着基本環節或方法論上存在重大缺陷,這缺陷是理性本身、亦即意識本身[理性思維是意識活動]。哲學中的理性思維只該用於製作指向本體的“路牌”,而那路牌應標明:實證本體須泯滅意識狀態的理性思維,以及以理性思維為基礎的科學手段。

二、《道德經》本體論思想

《道德經》文句偏政治哲學,歷代學者也只能將研究與註釋的重點偏向政治哲學,這妨礙了對本體論思想的展開和探究,甚至使《道德經》卓絕的本體論思想被權術、權謀的敍述所遮掩。因此,本文標題的“現代闡釋”首先要做的是隻關注其本體論思想而忽略其他。

2-1、《道德經》明確的本體論意識

《道德經》第一章就告訴人們離開素常意識才能實證本體、哲學上最在意最希望捕獲的本體:“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第一章)可以言説的道,就不是恆常的本體。開篇就清楚地指向本體論,同時也隱約提示出意識[語言是意識思維所依憑的符號]與本體相排斥。後句句式與前句同,義既凡是可以命名、可稱謂的便不是恆常本體。“名”是很重要的概念,名意味着對事物的感知、區別、把握和命名,名即人類智慧的標誌。名的心理機制基礎是意識與潛意識的分離,這一分離使得人類能夠將所有事物二元化和對象化,當然也是屏蔽人們認知本體之障。老子注意到本體不可言説的特質,表明由俗常對二元對象思考,改換為對“知性[知的能力]”進行考查。

2-2、本體與人和人類智慧的關係

哲學史主流意見説老子的“道”屬於客觀唯心主義,這表明老子的本體論是“心物同一”[至少與心無隔]的命題。《道德經》説本體除了使用“道”,還出現“一”、“玄”等字詞。請讀下邊章節的“一”既指代本體:“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道德經》三十九章)本體融徹一切時一切域,往昔曾得到過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寧靜;神(人的精神世界)與道同而具知性[知的能力、非具體知識]。再次突出摘引本章主要是注意到最後一句,“神得一以靈”,這裏老子指出人類知性本體為根據、或説來源於本體,也是《道德經》本體論的形而上領域的定位。寂靜本體不僅直接吸引人類集體潛意識去求索自己的,似乎還要求自身形而下、形而上兩個方向實現閉合。既要求自然創造力的極至作品:人類,以本體為根據的智慧,親證本體之境。就地球而言,惟有人類有資格完成本體的閉合運動。本體與人類關係可以簡單概括為“內同外通”。

哲學基本問題有二,一個是本體論,一個是認識論,這章看作是《道德經》認識論思想:本體是人類知性的根據和來源。知性來源是個謎,比較重要的看法是説知性來自以勞動和進化。但這看法忽略了人類對感知的物象都具有描繪、描摹能力,原始人或兒童也能用樹枝,刻畫日月花鳥;而猴子等別的動物怎樣進化甚至專門訓練也做不到。人類與其他動物最核心的區別只能在於一點:人類大腦與本體同一、同構、為相同密碼系統。而本體融徹一切物象,所以人類觀察任何物象,本質上應看作是本體從觀察者人與被觀察對象兩端自映自。所以從本體意義説,人類知識為先驗,本體意義先驗、內核同構,非指具體門類知識先驗。人無論面對面對任何物象,也無論需要探索三、五年、千百年最終能夠建立對該對象的系統知識,蓋因內質都被本體融徹、內質同構。

2-3、本體與原始物質的分界[形而上與形而下的界線]

“道生一,以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一為本體,二為陰陽兩儀,三為原始物質[基本粒子],此既老子的本體論形而下作用方向的模型、宇宙生成模型。我想按照老子本章論述,藉助伏曦八卦的符號系統直觀描繪本題模型,並將上節説到的本體與人類知性的關係也反映在卦圖當中。試將“三”實數化,因陰陽兩儀不對稱的最小排列組合必須是三個要素[對等中和],共得八組三爻卦象,但因純陰純陽不成物,將乾坤兩卦看作與兩儀同而取消。所餘為六卦,故《道德經》本體論的原始物質[基本粒子]為六種,這是可驗證的模型,原始物質[基本粒子]多於或少於六種,這模型都被證偽;同時若理性及以理性為基礎的科學手段若超越原始物質[基本粒子]級層實證形而上之本體,這個本體論模型也被證偽。這驗證條件足夠苛刻。

重複:以陰陽兩儀全排列、去掉純陰陽卦象餘得六組卦象,視原始物質[基本粒子]為六種。既無論取一粒沙、一片葉、一根毛髮或金屬元素一路分解,最終得到的都是六種原始物質[基本粒子],這也是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分界處。

2-4、具體自然人證悟本體的路徑

本體的基本特徵是排斥意識狀態的理性思維,那麼人們怎樣去實證本體?“不窺牖,見天道。”(《道德經》第四十七章)古代沒有意識與潛意識理論,老子這裏朦朧地指示要離開素常意識、進入特殊的超意識態去證悟本體。再看:“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鑑,能無疵乎?”(《道德經》第十章)精神和形體合一,能不分離嗎?聚結精氣以致柔和温順,能像嬰兒的無慾狀態嗎?清除雜念使心靈成為沒有瑕疵的玄鏡。那“玄鏡”態能映射本體與心體同一之境。我們以現代心理學提供的新知見去領會和補充老子的思想,既人類原本統一、與本體直接同一的心體在降生分裂為為意識與潛意識兩截,屏蔽了本體之境,需要經過必要的訓練和修行消弭意識與潛意識的分離,才能迴歸本體與心體同一的境界。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道德經》四十八章)求學的人,其情慾文飾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慾文飾則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又減少,到最後以至於“無為”的境地。這裏也理解為本體對意識及意識狀態的理性思維所依憑的語言符號系統的排斥。意思是試圖以思維去琢磨本體便不可得。在探究本體的努力中不可能廢棄文字和理性,但它們是用來製作“路牌”,路牌上寫着:本體不在東西南北中,去意識思維歸附統一心體即顯現。

2-5、本體之德

老子《道德經》的修身指教,後來成為道教修身修命為要旨的依據,可惜丟大得小,敬奉老子卻遮蓋了他最有價值的本體論思想。這樣説並非否定修行的意義,人類自身與宇宙有呼應,伏羲作八卦也是近取諸身。所以修行有積極意義,對健康也有利,但最該體會和實踐的是本體示現之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具備“上德”的人不表現為外在的有德,因此實際上是有“德”;具備“下德”的人表現為外在的不離失“道”,因此實際是沒有“德”的。“上德”之人順應自然無心作為,“下德”之人順應自然而有心作為。應該對道與德關係的表述不是很清晰,但《道德經》考察道與德本身就表明老子感知到兩者內在聯繫:道[本體]為宇宙根,也為德之根,但這裏的“德”指人類社會倫理基本規則。老子的稱為“上德”、“玄德”以區別以一般道德規範。寂靜無為的本體無礙萬物萬象衍生,所以無為本體示現之德為生、為仁、為善。與本體直接對應的“上德”、“常德”、“玄德”就是這層面的道德律。

三、結語

本體至簡,沒人能列舉出比本體更為簡單的東西,哪怕是一粒沙或者一片葉也要比本體複雜千萬倍。各主要哲學流派和宗教多承認本體的存在,只是稱謂不同,道、理、真如、自性、實相、上帝、絕對理念、絕對真理等等都是表述同一個東西:宇宙絕對本體。本體非物質也非精神,似混沌態、氤氲態、信息態、邏輯態、規則態的純存在,是顯示為“空”的“在”。本體質為“中和”,不對任何粒子或引力形成滯礙,也不與任何元素髮生化合,更象是一種“語句”或“指令”,這語句的基本含義是靜極而動,其形而上心體應稱“無極”,其形而下作用起點稱“太極”,兩者完全同一。

心物同一是指本體意義同一,無條件直接重合。意識雖然屏蔽了那同一狀態,但僅是屏蔽,潛意識與本體秒秒契合,這性態通過人類集體潛意識吸引人類向同一態迴歸,圖騰、巫術、宗教、哲學、科學都包含這努力。可惜,主流哲學以理性為尺度,將宗教等統統視為迷信而排斥。人類有文字文明史僅僅幾千年,人類對理性如此執著和信賴本身才是迷信,將理性樹立為唯一尺度等於將盲目信賴提升為信仰堵塞了通往終極真理的唯一路徑。

從《道德經》看,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更該闡釋為“心物同一”,古人之“天”從使用時起就是天帝、自然的總稱,而“人”的含義則是人用以感知的心體、精神。所以“天人合一”的當代闡釋即為“心物同一”,“天人合一”之“合”字消減了命題的真理含量,是《道德經》本體論思想的倒退,“合”的前提是二元,意味着需要做出“合”的動作和努力才可以“同”;而“同一”的命題則確指兩者原本一如。事實上“天人合一”的提法也是來自莊子對老子思想的體悟,莊子:“天與人一也”(《山水》),“一”是明確的同一,“天人合一”是宋儒的提法,是質的倒退。今人應通過對《道德經》的現代闡釋,由“天人合一”朦朧本體觀到“心物同一”本體論模型的迴歸。

學道德經的感悟 篇二

夫中華之才,博大淵源,唯老莊、孔孟為尊,老莊予人智慧,孔孟教人仁德。且智且仁者國之所需,民之所敬,可用之材也。是以有志之士當奮發向上,智仁兼修,從道儒兩家汲取養分,提升自我。

近日以來再讀《道德經》,感觸頗多。也許是年齡的增長,亦或是閲歷的增多,較之十多年前中學時代的我讀《道德經》,更加多了一份深刻的悟道。沒有往日青春年少的戾氣,更多的是祥和穩重的心境去體會《道德經》中“道”的智慧。道家之學智慧無窮,每句話都有很深刻的哲理,不是我們聊聊數語可以盡數表達清楚。我也只能是管中窺豹,就其一斑而妄談自己的感悟了。

《道德經》的思想核心在於一個“道”字,被認為是萬物的根源,事理的本相。“水”的特徵是最能用來比喻“道”的東西,所以為人處事最高的能耐應該就像水一樣——上善若水。水有“七善”的大智慧可以引領着我們找到處世的好方法。所謂“七善”乃是“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居善地”乃是水能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地也。水總是往下流,從來不違背這樣的原則,並能擅長選擇到好的去處來堅持這樣的原則。做人也是應當像水一樣堅持原則不動搖,但是又不是一味的硬扛來堅持原則,而是擅長巧妙的選擇方法來達到堅持原則的目的,懂得剛柔並用,巧妙的達到目的。

“心善淵”是指空虛寂寞,深不可測,善淵也。水的表面可以風平浪靜,裏面卻可以深不可測。人的心境也應當像水的這一特性一樣,心若止水,不表露自己的意向和情感,不要把不良情緒和錯誤想法唐突的傳遞給別人。正是人們常説的喜怒哀樂不行於色。喜怒形於色的人容易被人看到更多缺點,被別人疏遠,不利於團結他人,所以人們應該懂得控制自己情緒,穩重處事。

“與善仁”講究的是利澤萬物,施而不求報,善仁也。為人當如同水潤澤萬物,懂得愛護他人,恩澤他人,於人謙和相處。這樣的人才有親和力、向心力。行大道者需懂得利天下。

“言善信”意指圓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信也。為人當隨和温潤如水,在圓的地方能旋轉,在方形的地方能轉折,這樣才能容易與人相處,容易被別人接納。稜角分明,不懂變通只會和周圍格格不入,不會得到別人的歡喜親信,也就會增加自己處理辦事的難度了。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正善治”是指能夠洗滌羣穢,平準高下,善治也。水自己本身是很清澈的事物,也能洗滌各種污穢的東西。做人不能僅僅是自己品行端正就可以了,還要可以為他人去處污穢,作為他人的看清事物高低好壞的準則。懂得用自己的清澈去容納污穢,再消除污穢,這才是大本事,才能把自己管理的範圍治理得很好。而自命清高,與污穢格格不入者只能是自己小範圍清高了,但是不能改變周圍的狀況。為人領導者更加要明白正善治的道理才是。

“事善能”要求遇物賦形,而不留於一,善能也。任何東西在水面上都能顯出形狀,水不會特意要求什麼樣的形象。水不去選擇只是因為其適應能力很強,怎麼變化都可以。為人也應該是適應能力很強才對,不能總是要求外部事物來符合自己要求。這樣的人處理事物的能力才能很強,能處理各種各樣的困難,處處適用,受人歡迎。

“動善時”為冬凝春冰,涸溢不失節,善時也。水到冬天就凝固,春天就融化,該乾涸的時候乾涸,該洪水發泄的時候就洪水,懂得審時度勢。做人處事何處不需要能夠把握時機,善於等待合適時候呢。同樣的事情不同時候做,結果就是不一樣的。善用形勢着乃是真正懂得事物規律的人。

水的七善也就是無往而不利的境界。“夫唯不爭,故無尤”只有與萬物不相爭,才不會引來責怪和他人的敵對。與其説不爭,不如説”以不爭為爭”,表面上不與人爭,但是最後整個大勢依然往你意願的方向發展,同時不會忤逆周圍的人和事。我們的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巨大的智慧寶庫,我們作為年青的一代應當積極去獲得祖先留下的智慧,把自己打造成有遠見,明大勢,懂人文素養的高端人才。只有這樣才能為國家、為社會、為企業貢獻更多、更有力的能量,才能行大道,為他人謀大福利。

學道德經的感悟 篇三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恆德不離,復歸嬰兒。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恆德乃足,復歸於樸。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恆德不貣,復歸於無極。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夫大制無割。

【現代漢語解讀】

處在強大的狀態,還要保留柔弱的樣子,做天下的溪谷。為天下溪,就與永恆的德行不分離了,又歸復到嬰兒的狀態。

處在榮耀的時候,保留被辱的姿態,像天下的山谷一樣空虛。正因為像天下的山谷一樣空虛,他的德行就能夠充分發揮出來,又歸復到樸素悟道的狀態。

處在光亮的時候,要讓自己保持昏暗的狀態,做為天下楷模。為天下楷模,他的德行就不會有差錯,就又能歸於道。

道的原則散開之後存在於萬物之中,聖人用它就會成為領導中的領導者,辦了大事但沒有任何割的痕跡。

【延伸解讀】

前面三句為對仗句式,表達的意思相同。最後一句為小結性句子。

古代認為,雄性動物主動的,居於上的,強大的;雌性動物被動,居下,安靜,柔弱的。知,有知道意思,也作主管,如知縣。“守”字的意思也相近,把握、主持、主管的意思,如太守。溪,溪谷。在自己強大的狀態,仍然謹小慎微。溪,低谷,老子再三強調的處事之道,把自己的位置放低。嬰兒的狀態,指純真的,沒有形名之分的。雄、雌都不是那麼重要,心中凡所有相都是虛妄,了無塵埃,這樣真正高人的狀態。

曾國藩先期主要用儒學,晚年時悟道。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的時候,極具榮耀,權傾天下。但是朝廷並沒有如以前所聲稱那樣的給他封王,只給侯爵,弟弟曾國荃只是伯爵。但是曾國藩沒有任何怨言,因為把自己放得低,所以他也不覺得這是侮辱。因此他主動申請裁撤湘軍,弟弟曾國荃回家,恢復江南貢院。為什麼他不覺得辱?因為他重視德行,留下很多教育子女的話,他的後人中成為文人學者的很多。

白,代表光明、光亮。黑,昏暗。這裏仍然告訴我們要保持低的姿態,給自己留有進步的空間。這是老子校正我們的人性,我們遇到順利的時候、享受榮耀的時候、在聚光燈下的時候,自信心容易鼓脹,作為普通人得瑟一下還可以諒解,但如果你是掌握很多、很重要資源的領導者,就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避免剛愎自用,要放低自己的姿態,正確處理這些榮譽。外部的危機始終存在,關鍵危機在於內心。

貣,同貸,但讀作te,意為差錯。無極,指道。器,器皿,指萬物。道存在於萬物中,意思為道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生活中獲得任何光環,都不要張揚。官長,百官之長,就是領導中的領導者,就是指君王。最後一句話“大制無割”是這一章的核心,就是作為領導者要沒有形名之分,就為大家做好事,才能建立大的功勛。

學道德經的感悟 篇四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鉅著,開啟了人類自古以來幾千年探索自然規律的序幕。辯證地看待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指導我們的生活大有裨益。

老子以其博大精深的真知灼見,向世人闡釋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進行科學管理,如何修身養性,如何求知,如何治國等等。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遵循道路(也就是事物的規律),不要有太多的慾望。“過去是最好的。”在古代,按照法律辦事的人,“天清地好”,上帝對法律的尊重可以是明確的,地球對法律的尊重可以是和平的,上帝對法律的尊重可以帶來和平,河流對法律的尊重可以充滿水,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如果尊重法律就可以是無窮無盡的,侯軍國王如果尊重法律就可以得到世界。“是它造成的”。“天空晴朗,會裂開;如果土地上沒有和平,人們就會害怕;神沒有靈,要懼怕安息;山谷不盈利就會枯竭;萬物不能生,必滅;王厚不正直,會害怕的。”意思是,天不晴,可能崩裂,地不太平,可能崩塌,神仙不顯靈,可能消失,河流無水乾涸,萬物不能生長,可能滅亡。追求太多,慾望太多,就會厭倦生活;如果你很安靜,什麼都不做,你會很滿足,很快樂,否則你會帶來災難。

老子的《道德經》提出了他的辯證哲學的治國安民思想。《道德經》前半部分主要討論治國方略,後半部分主要討論如何治國。

第一段“道可説,不可恆,名可名,不可恆。”意思是道作為世界的本源,可以用語言來描述,但不是永恆的。“可以命名一個名稱,而不是一個常量名稱。”它是一個可以被調用的名字,而不是一個常量名。“未知,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也就是説,天地剛呈現的時候沒有名字,萬物逐漸出現的時候都有自己的名字(但不是永恆的)。“所以,總是沒有看到它的美好的慾望,往往有看到它的尷尬的慾望。”意思是我們常常在沒有慾望的時候去探索它的奧祕,有時候去探索它的倪端。“這兩個名字相同,但名稱不同。”也就是説,存在和不存在都來自道,但名稱不同。“同一句話説的神祕”,也可以説是深奧微妙,難以把握。“神祕而神祕,所有美好事物的大門。”意思是説這種神祕的方式就是一切的祕密方式。

老子在開篇就用具體抽象的“道”介紹了“常無慾見其美,常無慾見其悲”,即他寫道,要知其玄妙,最好做到“無慾”。這和他“清廉無為”的想法是一樣的。“無慾”是貫穿《道德經》的主旨。

老子認為人性本善,本純。人類的各種醜惡行為,應該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會制度導致的扭曲人性的變態現象。所以老子堅持存真離偽,保存人性的善與美,順應自然之道,拋棄一切引起人貪慾的東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似乎很難理解。他理想社會裏的人都很發達,頭腦簡單,沒有物質享受的奢侈慾望,也不會被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文化或知識所困擾。他是一個歷史循環者。在他眼裏,讓人們在自由寬鬆的社會環境中保持人類簡單純真的精神生活,比物質文明發達但充滿危機、鬥爭、謀殺、陰謀的社會制度更符合人性。

他強調“無為”就是順應自然,其治理社會的有效性顯然比用法律、法規、制度、道德、知識來約束人的社會行為要合理有力得多。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基本含義。老子的這一社會理想與其“道”論密切相關。

出於對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老子把與“道”相適應的運動作為人類政治制度、社會生活和道德標準應該遵循的最高標準。他的政治思想所體現的是“無為而治”和“言傳身教”。所謂“無為而治”,並不是指不作為,而是強調人的社會行為要順應自然,適用於“道”的運動。具體來説,要求統治者給人民一個寬鬆的生活和生產環境,不要為了順應自然而強烈干預。人們在這種舒適的生活環境中,沒有遭受暴政的折磨,沒有擔心繁重的税收,自然會感到

這種政策的好處,從而達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治國如此,那麼治人又該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剛。

老子《道德經》中所陳的治國與治人思想,其意義之深遠,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鑑意義。

現今社會,生活、工作的腳步很快,壓力又大,人們的脾氣也隨着變得焦躁與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靜氣。心靜自然涼,生活、工作的情緒就會舒暢起來,效率也會大大提高。不僅如此,善與柔還可以幫助處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使變得融洽,心情也會陽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