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英語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通用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1W

英語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通用多篇)

英語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篇一

首先,抓住機遇,營造英語課堂氛圍,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

國小生的特點是:愛,愛,自律,自我控制力不強,如果這些特點在教學中被忽視,只需遵循傳統的教學模式,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機械解釋,純粹對待它們。作為知識。他們擠滿了並要求他們在他們的眼中灌輸無聊,冷血的語法和詞彙,他們並不感興趣,因此他們無法談論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目前,國小英語教學質量不好,恐怕這是一個主要原因。學習需要興趣。從某種意義上説,學習英語更有意義。如何讓學生學習興趣並將其作為學習的動力,是有趣的教學考慮的起點。

第二,充分學習教材,精心準備課程,並增加每個教學課程的興趣。

教師對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一般從易到難,逐步深化。同時,有必要考慮到姬對學生學習興趣的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於積極的狀態,他們的興趣逐漸升級。其次,增加對教學過程的興趣,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也有助於維護學生的興趣。在提供語言材料之前,教師應該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新穎可信的場景,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後從情境過渡到教科書提出的場景。同時,合理使用物體,圖片,掛圖和簡筆畫,現場錄音,多媒體課件等,使場景呈現更直觀,更有趣。例如,在教授文本時,教師可以使用從互聯網下載的英語材料,並使用自制的課件進行教學。通過聲,光,電的完美結合,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以及美麗動人。語言和音樂,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刺激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應,從而達到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

第三,注重“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作用。

過去的教學往往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把學生視為教育的對象,忽視了學生的主觀地位;將學生的思想作為能夠填補知識的容器,忽視教學的特點,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將國小生視為具有增長潛力的生物。內部器官包含學科發展的機制。他們認識到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潛能,推動學科發展機制的成長和成熟。“以人為本”的概念在教育領域越來越受歡迎。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教師熱衷的教學方法。對母語習得的研究和外語學習的研究都證實,外語教學的重點不再是“我們應該教什麼”,而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這些條件”。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可以做什麼”。因此,要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第四,建立新的師生關係,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培養興趣。

師生關係基於人性的基本概念。如果教育者認為人性是懶惰的,不是進取的,需要嚴格的教學來啟發良知,那麼權威的師生關係應該是最有效的。傳統的教師尊嚴是師生權威關係的體現。現代教育觀念認為人性是積極向上的,具有成長和進步的潛力。教育的目的是發展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健康發展。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權威關係無疑會扼殺兒童的創造。力量和稟賦。

耐心在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這是教師良好行為的體現。老師的工作就是不同程度地解決學生的問題,除了教學,還要靈魂。教育人們的工作很難,處理各種問題,無數的學生必須要有一顆充滿激情的心。大多數學生,特別是“壞學生”,在學習英語方面缺乏毅力和耐心,課堂上的情緒往往處於剋制狀態,這使學習變得無聊。因此,除了給予他們更多參與課堂活動和演講的機會,特別是他們提出的問題和疑問,即使他們更加明顯,他們也應該得到耐心的回答,支持和讚揚,以便他們能夠減少他們的恐懼和失落感是非常有益的。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第一。學生的語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英語學習興趣程度的影響。如果你失去興趣,很難想象如何培養溝通技巧。因此,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一方面要教會學生語言知識並掌握他們的技能。另一方面,他們應該更加註重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一課題的興趣,並且只需要一半的努力就可以獲得兩倍的成績。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真正實施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2022年英語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900字 篇二

2022新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誕生,進一步明確了重要的教育三大問題“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優化了學校的育人藍圖,與時俱進。新課標為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指明瞭未來教育的方向,作為一名一線老師,也是新課標的適用對象之一,新課標的出版,目的是幫助我們老師更好地理解教綱,優化我們的教學。

通過2022新版課標的閲讀與學習,對比2011版課標內容,我認知到以下幾點變化。

一、詞彙量

2022版新課標要求學生掌握的詞彙量大大提升。實際應用單詞量提升到1800個,指的是交流與表達所要掌握的詞彙。對比2011版課標增加了約200個詞彙。而對應的閲讀詞彙量大概在5000詞左右。在閲讀能力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提高閲讀素養能力,注重英語閲讀。

二、口語應用

在2022版新課標最新的附錄中看出,注重口語教學與應用,在日常教學中增加聽力輸入,以輸入帶動輸出。我們老師在教學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元素,例如通過原版影視,歌曲等資源,讓學生進行配音和模仿,在課堂上多創設貼合生活的語境,讓學生創編對話,進行表達,從而強化口語交際的能力。

三、差異化區別

2022版新課標,把義務教學英語課程內容分三級呈現:3-4年級學習一級內容,5-6年級學習二級內容,7-9年級學習三級內容。每一級設置了“級別+”,這個“+”號是明確指出了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的學習內容選擇。這也結合了去年的雙減政策要求,從而出現差異化。

四、文化自信

在2022版新課標的總目標裏,增加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在學習外語的過程當中,要樹立自己國家的文化自信。語言始終是我們向世界展現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工具。文化意識,這也將會是未來重點考核的方向,我們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有意識的加大這方面的閲讀。

五、語篇廣度

從主題到語篇,圍繞理解、應用和創新這三個方面強調核心素養的發展。結合到文段閲讀教學,涉及到的文體面非常廣,例如日常對話、記敍文、説明文、書信、歌曲、詩歌及廣告圖表等,從考查知識變成考查實際運用能力,掌握結合語篇語境,聽懂説出的語言能力。

比如人教版五年級第三單元的閲讀教學readandwrite部分,這一篇課文的學習內容是以“EnglishParty”作為主題,以一份邀請函的格式出現,讓學生理解文段的內容以及學會邀請函的書寫。在進行這一篇課文的教學中,鞏固與拓展部分,我是這樣設計的:環節一,我利用以前學過的行為活動的詞組和短語,結合本章節的句型I/Youwill……組合成一篇短文,主題為“BirthdayParty”,接着讓學生通過invitation的五要素(title/when/where/what/RSVP),對文中的信息進行提取。環節二,在學生認知邀請函的五要素後,我給出學生一個主題“Children’sDayParty”,讓學生為自己班級的兒童節派對,自擬一份邀請函,內容自定。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在閲讀中培養寫作能力。在兩個教學環節中,我為學生設計了主題,同時也創設了真實語境,讓學生把語言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六、思辨創新

2022版新課標,在總目標裏,增加了思辨創新能力。它明確指出,語言學習中,需要發展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

我現在教授的是五年級的英語學習,閲讀的比重和深化要求日趨重要。本學期的教學,我在每個單元的新授課結束後,利用田湘軍老師主編的pep配套閲讀繪本《LittleSchoolbag》,給孩子們進行閲讀補充與拓展。

例如我在pep五年級第三單元Myschoolcalendar新課教學結束後,我利用配套的第三本故事《Mycleverdog》進行教材融合補充學習。該故事內容對應了新課標要求,吻合“人際交往”“社會行為”“自然”“動物和植物”“季節”等主題,貼合“人與自我”的主題語境。繪本內容包含月份的重要詞彙,如August,October,December等,以及符合每個季節特徵的活動,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動物和諧相處的良好氛圍,並教導我們要養成樂於助人和堅持不懈的良好品格。

故事講述了國小生Josie熱愛大自然,享受四季變化的美妙和與小狗相處的生活樂趣。在四月的一天,電視上的一則尋人啟事引起了Josie的關注,善良、樂於助人的Josie主動幫忙尋找失蹤的小男孩,但是卻一無所獲。最後在小狗August的幫助下,Josie成功找到小男孩的故事。在教學設計中,我通過梳理繪本情節脈絡,層層深入,通過提問與思考,問題式教學引領學生通過邏輯思維來一步步理解繪本故事,最後讓學生通過故事來認知文中主人公的人物品質。

2022新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修訂,給予我們一線教育工作者更明確的指引。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才能提升自己學生的學習素養。有綱可依,不管是教,還是學,都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願我們都能在這過程中收穫更好的能力。

英語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 篇三

英語教學是能夠充分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異國語言的魅力之所在,從精神上、從思想上豐富並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使他們對英語的學習充滿樂趣。新課改倡導全人教育,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的終身學習的能力,新課改倡導建設性學習,注重科學探究的學習,關注體驗性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創新學習,課程改革的成敗關鍵在於教師,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作為教師的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學習新課程改革理論,更新教學觀念,迎接新課改的挑戰。

一、課堂教學活動要目標明確

新課程理念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能夠用英語做事情是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的主要體現。在國小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廣泛採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易於學生參與體驗的任務型教學活動。在國小英語教學中,有聲語言是教師從事教學,培養學生們語感的主要手段。但是往往外來語的陌生的語音,特殊的語法,會使國小生感到與母語巨大的差異,從而在內心產生排斥。因此導致在記憶和理解上的多種學習困難。如果這種困難一點點的堆積到一起,就會挫傷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其實,在教學中採用形體語言教學就能解決這些困難了。

再者,我根據每個字母的形狀,編了一個順口溜。這種方法符合孩子學習的興趣所在,又容易記憶。例如:學習字母ABCDE等時,我就讓孩子唱出兒歌:“尖角A,雙圓B,半圓C,饅頭D,倒山E”。書寫字母時,我教孩子們念着《字母書寫有規律》,邊認邊讀邊寫,通過幾遍的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就連平時不愛張嘴的個別學生也積極去和別的同學練習,充分調動了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英語情景教育就是把“快樂學英語”的理念融入英語教學中,讓孩子們不知不覺地置身於英語的環境中,感覺到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外語教學中,情景教學法不僅活潑生動,能夠營造氛圍和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更易於創造、模擬母語學習環境,使外語教學在科學而且正確的方向上施行。“情景教學”是指:在外語教學中運用於交際的社會情景。脱離了社會情景,語言就難以恰當地表述,難以發揮其表達進行交際活動的本質作用。因此,英語教學必須從交際的情景出發,根據教材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讓學生受到情景的感染,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慾。

新課程提倡創設真實、具有挑戰性的開放的教學環境和問題情境。要求教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學習活動,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

語言學家克魯姆説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創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學生的英語學習活動是一種情景化的互動活動,設計多元化的情景能使學生的心靈與心 靈進行對話及撞擊。情境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常規教學中缺乏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及同學與環境之間的互動等弊端,並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性提供了可能性,從而激發其學習的樂趣。

在課堂教學中有必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心理,按照他們喜愛的素材來練習詞彙、句型,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生認知結構的變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認知的主導,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決定學習效果的直接因素。教學中只有高度重視研究和把握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變化規律,才能最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根本上發展學生的能力。

三、課堂教學語言應簡明易懂

正確使用英語課堂用語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的一種有效手段。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應十分重視正確使用課堂用語,在備課時結合課本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課堂對話情景做好充分準備,充分發揮它在英語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從而使英語教學更有成效。隨着學生語言能力的不斷提高以及教學課程的延續,課堂用語應循序漸進,我們應儘可能多的使用英語組織教學,使孩子沉浸在一種自然的英語氛圍中。

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有積極的情態,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刻板的情態,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還會影響其它發展,情態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習,儘可能地為他們創造語言的機會。

評價可以使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助於反思及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對學生回答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及時的評價,如有口頭評價、等級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等方法,充分發覺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以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側重於學生理解和獲取信息,通過評價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實施國小英語有效性的教學還有許多的技巧,有待於我們國小英語教師的研究與探索。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施有效教學是完成國小英語教學目標,提高國小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廣大國小英語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達到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發展。新課程改革必須要與實踐相結合,積極進取,積極參與課程改革,在課改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願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

2022年國小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篇四

本月,教育部修訂了2022新課標準。通過會議學習,我收穫頗豐。我將從以下這幾個方面詳談並不斷根據此新標準去指定我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以讓我的學生適應未來十年的英語教學。

一、要求學生達到更大的課外閲讀量

在英語閲讀中,新課標將閲讀和聽力放在一起,附加了三個考察細分項,理解語篇中顯性或隱形的邏輯關係;根據重複、解釋和停頓,理解話語意思;理解非文字資源表達的意義。以前做閲讀理解,學生可以根據字面上下文聯繫,推斷出該單詞意思。但新課表要求學生真正理解文章內容,理解透徹才能做對題目。換而言之,對學生的閲讀以及單詞量提出更大要求,這需要孩子的家長,從小培養每天閲讀的習慣。因此,在未來英語教學中,加大對學生英語閲讀的輸入,提高學生對英語閲讀的興趣。

二、要求學生掌握更多詞彙量

在新課標的修訂中,詞彙量的增加是其中一個明顯的改變。從義務教育階段的詞彙量為1600個,提高為2000個。新課標中對於詞彙量掌握的解讀不僅限於能聽會寫會讀,而是在於是否能夠在真實場景中的有效運用。同樣的,這個點在之前的應試教育中相對薄弱,這也意味着未來英語學科課程巨大的改變和進步空間。學生對詞彙量的掌握從要求學生聽説讀寫到能真正有效運用在真實場景中。因此,在未來英語教學中,多維度,多方面地提高學生英語詞彙量的輸入,例如多學唱英文歌曲,多看英語簡短新聞。

三、“核心素養”的提升與學科相輔相成

新課標和舊課標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核心素養”幾乎貫穿了新課標,核心素養可以在英語課程中得到發展與應用,而核心素養提升後又幫助在學科課程中增加學習深度和廣度。英語學科課程之所以不會成為副科,是因為它所提升的部分核心素養是其他學科課程無法代替的,比如語言能力、國際思維、跨文化理解等。因此,在未來的英語教學中,注重學生對思維品質,國際思維,跨文化理解等。

本次課標改革,意味着我們要與時俱進,才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未來。

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五

我通過在業餘時間認真細讀了《英語課程標準》後,對新一輪的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國中英語新課標有了初步的認識。

一、新課的編排

新教材每個單元都包括兩大部分,那就是Section A和Section B,在每個單元的Section A中,詞彙和語言都是在圖片中人物頭上的語言泡裏,使人一目瞭然,不用解釋和翻譯學生就可以明白它們的意思和簡單的功能並學會語法點的使用;使語音、詞彙和語法的學習全都在語言運用中進行,防止了單純地傳授、講解語言知識的弊端,而且趣味性強,易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在同一單元的Section B中,各種活動幫助學生把在Section A中學到的內容與新的詞彙、語言結合起來,使他們在新的語言練習中再次強化前面學過的語言,這樣由淺入深,以舊帶新,循環擴展,循序漸進,避免了機械操作的教學傾向,有利於提高學生對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幫助學生在真實交際中學會語言知識。

二、在課堂教學中,更新教與學的方式,活化教學內容

提倡“任務型”的教學途徑,是新課程標準的新的重要特點。所謂任務型教學就是“A teaching tool in which the primary focus of classroom activity is the task and language is the instrument which the students use to complete the task.”。Willis把任務型教學分成任務前、任務輪和語言焦點三個階段。任務前階段包括介紹話題和任務;任務輪階段包括任務、計劃和報告;語言焦點階段包括分析和操練,以展示成果的方式來體現教學成就。

“任務型教學途徑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能體現語言價值的、先進的、有效的教學途徑”。“它是一種以應用為動力,以應用為目的,以應用為核心的教學途徑”。“為用而學,用中學,學了就用”。任務型教學途徑“不僅適用於運用語言的活動,也適用於學習語言技能和知識的活動;不但可以獨立操作,而且也有利於合作學習”。

教師在教學中應增強英語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更新教與學的方法,讓教材為我所需,為我所用。由於教材按循環擴展進行編排,很多課文都有重複、零亂的缺點,此時,教師不應受制於教材、教參,應跳出教材、教參,大膽設計一些交際活動,使學生在語言運用中學習語言、在創設語言環境中運用語言,從而達到教材上的真正目的。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對每個單元的知識結構和語言編排都認真地研究,根據不同單元的特徵,給學生編排了任務,在具體實施中分為:

1、前任務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向學生提出任務要求,介紹話題,提示相關詞語。如果是以聽力或閲讀為目的進行的,教師要通過一些方式對影響聽力或閲讀的詞彙或語言現象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做好準備。

2、任務環階段。這個階段包括任務、設計和報告三個部分。學生以各種形式執行並完成任務,此階段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説英語的流利程度,教師不必糾錯。學生在做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向全班彙報時,教師要以顧問的身份幫助學生糾正口頭或書面語言中的錯誤,力求表達準確。最後學生向全班彙報自己所完成學習任務的成果。

3、後完成階段,這是語言焦點階段。在此階段學生要做一些與任務實施中聽力和閲讀有關的語言形式方面的分析、練習和活動。

三、樹立新的教學觀念

教育的本質是引導,而不是講和練,教育要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教育目標由以前的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為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讓他們既能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又能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新教材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我的理解是“全體學生”是量,“全面發展”是質。質和量一起抓,一個不能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是讓學生“學會學習”。這個過程要經過“要我學——我要學——我能學”的階段,由學生對教師的依賴逐漸變成學生獨立學習。同時我們還應比以往的教學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感,為學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寬鬆的態度對待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錯誤,和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不用訓斥性、譏諷的語言,尤其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能使用侮辱性的語言,多用鼓勵性話語,多給他們語言實踐的機會,少用命令式的語言,多用建議性語言。

四、調整教學內容的順序

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調整,活用教材,重組話題,用任務型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1、課內調整設計任務。

課內調整是指重新調整和組合某一課中幾個部分的順序,使它們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由這個整體引出話題(Topic),然後設計任務,達到課堂目的。

2、單元內的調整設計任務。

單元內的調整指教師根據單元內知識的邏輯順序,對教學內容作重新調整,從而更好地體現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3、單元之間的調整設計任務。

單元間的調整指依據學生的興趣和認知特點,對各單元的順序進行調整。如果教學時將相關內容進行整合,就能幫助學生有效地建構知識體系。對單元教學順序的重新調整激活了學生認知的興奮點,激發了他們對新知識的探求慾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在教學時,學生周圍的世界發生了與教材內容相關或相似的重大事情,教師可以調整單元間的順序,適當補充一些有關近期重要的歌壇新聞和賽事內容,結合學生周圍世界發生的事情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總之,教材、教法不一定千篇一律,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不同年級,不同時期,學生的情況都在變化,教材的使用也應有相應的變化。所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師生共同參與,平等溝通,達到情感交流才是目的。

2022英語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篇六

5月12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懷着一份激動的心情,本着學習的態度參加了由市教委組織的“長沙市國中英語線上教學研討會”。我認真觀摩了吳志芳老師以TheMid-AutumnFestival為話題的讀寫結合課,課堂上高潮迭起,精彩紛呈。吳老師上課時精神飽滿,善於用自身的激情感染和調動學生,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勃勃生機的狀態,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與反思的東西。

吳老師本堂課圍繞中國傳統節日——中秋展開,以《水調歌頭》的英文版歌曲為導入,迅速引起學生共鳴,抓住學生無意注意。課中吳老師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文學素養,通過問題設置,激發學生去探索更多與中秋有關的文化知識,增強了孩子們的文化自信。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現在僅有一桶水已經不夠了,教師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這源頭活水來自哪裏,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充電。為了促進英語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理想結合,實現培養複合型外語人才的目標。現代中國小英語教師應該加強傳統文化道德修養,講起課來才有深度。作為英語教師必須從大處着眼,小處入手,加強學生們的養成教育,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作為“養成教育”的核心內容,並進一步提高自身修養,師德水平,做到以德服學生,以行動帶動學生,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傳統文化和傳統道德的薰陶與影響。讓教師真正掌握傳統道德中那些依然具有現實教育意義的部分,真正將傳統道德的優秀部分內化到自己的思想深處,成為自身道德素質必不可少的部分,我們才稱得上是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才真正做到了“德高為師”,才符合“傳道、授業、解惑”之人的先決條件。

2022英語新課標學習體會 篇七

4月21日,《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正式出台,英語課時量不變,但考試難度增加,詞彙量、閲讀量和寫作要求增多……這些對新時代英語教學提出了新挑戰。在學科帶頭人賈老師的帶動下,通過聆聽大咖講座和研讀課標,使我對新課標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從以下幾方面不斷探索:

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2022版新課標》將課程目標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轉向了由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四個方面構成的核心素養目標,突出體現了全新的育人價值觀。因此,英語教學不僅承擔了提升學生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的任務,還要促使學生積極運用和調試學習策略,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英語的學習要體現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鑑賞,增強家國情懷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通過豐富的學生活動幫助學生形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思維品質。

強調“語篇學習”

新課標聚焦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主題範疇,內容的組織以主題為引領,以不同類型的語篇為依託,可見語篇在英語學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們的英語學習不應以孤立的單詞或句子為單位,而應以語篇為單位進行,而聽力和閲讀教學是語篇輸入的重要形式。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學情設計主題語境下以語篇為載體的聽力和閲讀活動,培養學生在聽讀練習中捕捉關鍵信息的能力。

推進“教學評一體化”

新課標提出:教師要準確把握教、學、評在育人過程中的不同功能,樹立“教一學一評”的整體育人觀念。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往往直接從教材和常用的課堂活動入手,花費了相當大的精力思考教師需要做什麼,需要使用哪些教具,以及需要設計什麼樣的問題和活動,而這樣的教學設計只是片面地關注了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其實,我們在教學中可以考慮逆向設計,首先確定“教什麼”“學什麼”“如何評價”,最後再根據這些目標來設計具體的學習活動,推進“教學評一體化”。

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

英語新課標改變脱離語境的碎片化、表層化和模塊化的教學方式,提倡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學生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體現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教學活動要基於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學生認知水平,從簡單的記憶和理解,到應用和分析,最後到評價和創造,教學環節層層遞進、螺旋上升。此外,設計活動時還要考慮師生、生生、學生與文本等的多元互動,讓學生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愉悦感。

關注“目標”和“學生”

教學目標是一節課要去到的地方,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無論課標如何變化,目標和學生是我們始終要關注的兩個中心點。英語教學不僅重視“學什麼”,更要關注學生是否“喜歡學”,以及知道“如何學”,如此,教師才真正成為課堂的指導者,學生才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教學中,我應根據目標和學情設定教學活動,把自己當成孩子,説孩子能聽懂的話,設計孩子感興趣的活動,敢於放手讓孩子們多説多做。

新課標的出台給新時代的英語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必須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立足新課標,落實新理念,探索新方法,跟上新形勢,在學習中感悟,在實踐中磨鍊,在探索中成長!

英語新課標培訓心得 篇八

通過這次培訓讓我對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變革有了新的理解;解開了我在教學中的存在的許多迷惑,使我在設計教學中思路更加清晰,讓我知道了如何有效的開發課程資源,更好的利用課程資源進行教學,為培養我們國小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指明瞭方向。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目標的各個級別均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的綜合行為表現為基礎進行總體描述。

國小英語應達到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目標為:

三、四年級應達到一級目標;

五、六年級應達到二級目標。以下是一級至二級應達到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目標:

一級:對英語有好奇心,喜歡聽他人説英語。能根據教師的簡單指令做遊戲、做動作、做事情(如塗顏色、連線)。能做簡單的角色扮演。能唱簡單的英文歌曲,説簡單的英語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和讀懂簡單的小故事。能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表達簡單的情感和感覺。能書寫字母和單詞。對英語學習中接觸的外國文化習俗感興趣。

二級:對英語學習有持續的興趣和愛好。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能根據所學內容表演小

對話或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並講述簡單的故事。能根據圖片或提示寫簡單的句子。在學習中樂於參與、積極合作、主動請教。樂於瞭解異國文化、習俗。

對以上一級至二級應達到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目標內容的深入瞭解,將有利於我今後撰寫出更加有利於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設計,更好的指導學生學習英語。

通過本次緊張而短暫的培訓,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作為一名年輕的國小英語教師,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不斷的充實自己,在教學中通過自身的素養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從心底裏信服老師。總之,通過本次新課標新教材的培訓學習,收穫不少,理會了新的課程標準修訂和新教材內容的調整設計理念,為今後的教學指明瞭方向。

國小英語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篇九

昨天上午我在清新縣第一中學聽了兩節由教育局組織的名師示範課,一節是作文指導課,一節是文言文教學課,聽完這兩節課,我感覺收穫很多。結合這次活動的主題“語文課堂有效性”,下面我就個人在聽課中的一點體會來談下我對現在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一些認識與看法。

一、備好課

備好課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師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實際的準備工作。課前要認真研讀學科課程標準,領悟語文課標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課的重點、難點。研究學生,瞭解學生的現有學習水平,考慮清楚如何講,用什麼樣的語言講,用什麼教法教,學生才會容易明白,如何啟發引導,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設計什麼樣的練習加以鞏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現的課堂問題等。備課時,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化身,站在學生角色地位上,用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法去洞察學生的學習心理,理解他們的情感、願望,設計最佳的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興趣、情感去閲讀課文。教師還應廣泛閲讀書籍,積累相關資料,及時瞭解所教學科的發展新動向。對教材內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這次活動中陳文新老師在上《鄭伯克段於鄢》這一課時,就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整節課由始至終,陳老師通過由學生的感悟去出發,去引導學生探討文本的內容,而且無論講到文本的哪部分內容,陳老師都可以娓娓道來,而不用去翻閲教科書,可見他對教材有多麼的熟悉及對學生學情瞭解的有多麼的透徹,這一點是我尤為欽佩的。正是陳老師對學生和教材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所以整節課下來,學生就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學習,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二、重視課前有效預習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準備。做好課前預習,既是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的準備,又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我發現只要是講文言文,我總是要在課堂上發很多的時間給學生講解字詞,翻譯,才能進一步探究文本,所以課堂氣氛就相對沉悶。久而久之,學生就形成了一種惰性,上課只是坐着等抄譯文,從不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呢?之前我一直很費解,直到昨天聽了陳老師的課,我才恍然大悟,原因是他們課前沒有預習。因為陳老師在上課之前,通過作業的形式給學生安排了課堂預習,而預習的內容主要就是解決文言文的基礎知識,所以在課堂上他就不用一句一句地翻譯,只須點一下就行。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和抓好課前預習,使學生熟悉課堂內容,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但是,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讓學生喜歡預習;積極參與預習,更不等於有效的預習,為了提高他們的預習效果,必須做到:一要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二要有針對性的設計適合於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項目,三要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並給予適當的激勵。不然學生就會覺得課堂教學與自己課前預習不預習無關,從而降低了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六、語文課要上的有語文味

在這次活動中,教研室王延齡老師提出“語文課不同於其他課,語文老師上課要上的有語文味”,這一點我深有體會。“語文味”的問題,是針對把語文課上成思品課、科學課等現象而提出的。雖然語文課與政治、德育、審美、天文地理或其他自然科學有關,但是,語文課決不是政治課、德育課、審美課、天文地理課和其他自然學科的課,而是藉助其他學科的相關內容對學生進行語文素養培養的課。我理解的所謂的語文味,就是圍繞“語文”二字進行教學,説得具體一點,就是對字、詞、句、段、篇的理解,就是進行聽、説、讀、寫、思的訓練。然而,有人把語文味等同於語文課的味。事實上,有語文味的語文課不見得“有味”。語文課堂不能缺少“語文味”,因為這是語文課的本色要求;但語文課堂又要力求“有味”,因為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唯一手段。如何讓語文味“出味”?這裏想就最具語文味的品詞賞句方面做些探討。出味”的語文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教案,創設情境,循循善誘理解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參與學習,做到既不失語文本色,又讓學生興趣盎然。

總之,構建語文有效課堂的辦法還有很多,我們只有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去實踐,去總結,去反思,去創新,才能真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2022年國小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篇十

近日,《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版)》(下文簡稱新課標)的出台猶如一個重磅炸彈,在英語教師中炸開了鍋。這份長達201頁的新課標是將影響今後教學、教材、教法的變化。所以,身為英語老師,我們一定要摸透《新課標》的變與不變,從而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

《新課標》中關於英語的課時量備受爭議,但其實看回之前的新課標,英語的課時量一直如此,因此英語主科地位依然存在,並沒有被削弱。但是在課程難度等級上出現了變化,這意味着英語不再有明確的年級限制,鼓勵學有餘力的學生在紮實學好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做一定的提升,去滿足“+”部分的能力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打破傳統的“用時間,堆分數”的思想觀念,提高課堂效率,關注課堂的有效性。

本次新課標提出“應用實踐、遷移創新和學習理解”三大能力的要求,再次説明了英語學科的考查方向將更加多元化、世界化,這對老師的要求也相應提高,不再是簡單靠時間堆積,而是在有限時間內怎樣去獲得更大的效果。否則,老師們花了太多時間,最後的成績不理想,學生和老師都會出現疲態的同時,也會影響信心。隨着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英語還肩負着“講好中國故事”的任務,這既要求我們要了解中華優秀文化,也要了解世界廣博的文明,發揮英語跨文化交際的功用。

新課標的發佈,給我們闡述了現在的大趨勢:從考察知識變為考察能力,因此學生需要通過不斷的積累才能取到好成績,老師也要有選擇性地提供多種學習材料幫助學生拓展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