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電影版《簡愛》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6W

電影版《簡愛》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看《簡愛》1300字觀後感 篇一

伯莎梅森是簡愛的另一個自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不過似乎説得通。

鏡中的火,一樣的華炫,卻是冷的。非常特別的意象。

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經典名著《簡&m自問世以來便頗受追捧,曾被數度改編成影視劇,風頭一時無兩。對於它的影視版,我個人印象比較深刻的是1944年由瓊&m、奧遜&m斯領銜主演的那個版本,片中那貫穿始終的維多利亞時代的浪漫氛圍及迷離的哥特氣息至今仍令人沉醉不已……比較而言,由泰盛文化出版的BBC於1983年拍攝的同名電視電影版在氛圍營造上則稍遜一籌,影響力也遠不如前者,但它也有自己的特色以及魅力所在。

眾所周知,凡是BBC出品的由經典文學名著改編同名影視劇系列在劇情上一般都較為忠實原著,不會有太大改動,雖然有人可能會認為其缺乏創新意識且過於保守,但卻不能否認它在創作態度上的嚴謹和認真。就拿這部《簡愛》來説,BBC一如既往地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事無鉅細、不遺餘力地力求再現原著的精髓。

首先是選角方面。此版男女主角分別由提摩西道爾頓和澤拉&m克領銜主演,皆堪稱形神兼備。前者是莎劇演員出身,有着豐富的表演經驗,曾出演過“007”系列電影中的《黎明生機》和《殺人執照》,由他扮演男主人公羅切斯特外表俊朗帥氣,性格矛盾複雜,不幸的婚姻經歷更是令人同情,故而從他一出場,便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至於後者,雖形象不如瓊&m那般討喜,但對於簡&m個角色而言,卻再適合不過——要知道,原著中的女主人公本就不是什麼美女,其樣貌平淡無奇,又瘦又小,故而澤拉&m克在片中的造型已堪稱形似,另外再加上其自身的勤奮努力以及道爾頓等好戲之人的提點幫襯,她更是充分發揮潛力,可算是近乎完美地生動再現了原著中那個經典的文學形象。

其次是佈景方面。在上個世紀80時代初,因各方面條件所限,很多影視劇大多都在攝影棚內拍攝完成,而這個版本的《簡愛》卻用了相對較多的外景,譬如黑夜初遇、花園求婚、心靈感應等諸多橋段,基本都是在户外完成,在視覺上更顯真實感。

當然,這個故事只所以吸引人,最重要還是因為“愛情”這個主題以及女主人公對待愛情的態度。當灰姑娘遇上白馬王子,而且還愛的纏綿悱惻,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女生都會願意為了這樣一段愛情而付出一切或放棄一切,簡愛這個外柔內剛的女生雖亦甘心為之生死相許,但卻無法置自身一直堅守的信念與尊嚴而不顧,她的那段經典台詞堪稱是她紛繁複雜的矛盾心事最淋漓盡致地寫照——

“您以為我窮,不好看,就沒有感情嗎?告訴你吧,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難以離開我,就象現在我難以離開你,上帝沒有這樣。我們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經過墳墓,將同樣的站在上帝面前……”因為她的堅持,她差點就永遠失去了那段真摯的愛情;但也正是因為她的堅持,才會令羅切斯特對她愛的銘心刻骨,才讓無數觀眾閲盡千帆之後依舊對這個雖無美貌但卻堅強、獨立、熱情、純真、善良、痴情的平凡女子記憶猶新。

其實,愛情本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只不過它不僅僅是二人世界的你儂我儂,更要愛的平等,愛的有尊嚴,這樣才有可能有個幸福的結局。所以如果你也曾被《簡愛》的愛情所感動,那麼當愛情降臨的時候,請記得認真做自己,簡單去相愛。

《簡愛》的電影觀後感700字 篇二

《簡·愛》是19世紀英國最出色的小説之一。它描述了人一生中最渴望得到的幾樣東西,那就是勇氣、愛與尊嚴。,那時

女主人公簡·愛從小失去父母,寄養在舅母裏德太太家裏,那時小小的簡·愛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百般努力去做個好孩子,仍難以討舅媽的喜愛。她為此迷茫,痛苦,後來,她得知有個進學校的機會,便努力為自己爭取,儘管這意味着10歲的她將孤身上路,獨自奔赴渺茫的前途,但對學校和對新環境的渴望讓她不再畏懼,是勇氣為簡·愛贏得了人生的第一次轉機。

簡·愛所上的羅沃德慈善學校實行所謂懲罰肉體,拯救靈魂的殘酷教育,生活及其艱苦,但簡愛忍耐了下來,努力學習知識,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段生活給了簡愛豐富的才學,也奠定了她堅持一生的簡樸生活方式和純真的思想境界。

畢業後的簡再次鼓起勇氣迎接新生活的挑戰。她應聘到桑菲尓德莊園當家庭教師,在那裏,她感受到了愛的力量。不同於平等、温暖的友情。這份突如其來的愛情曾經因為兩人地位的懸殊,讓簡·愛既興奮又焦慮,但她相信在真愛面前,地位和虛名都不值得一提。然而命運開了個殘酷的玩笑,就在簡·愛答應了羅切斯特先生的求婚時,一樁隱瞞了十五年的祕密使婚禮成為泡影,感到被欺騙、被剝奪尊嚴的簡痛苦萬分,毅然出走異鄉。

在故事的結尾,簡·愛重新返回愛人身旁,並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幸福。是什麼令她忘卻了痛苦?難道她最終放棄了堅持?不,缺乏關愛和尊重的生活從來不是簡·愛想要的。無論是孤苦的童年,還是在富貴生活的誘惑面前,簡·愛從未放棄過自尊自愛,但不同的是,童年的她只會倔強地守衞着自己,而成年以後,經歷了人生不慟的她,已經學會了寬容與施與,這是比自尊自愛更廣闊的愛,是除了能帶給自己尊嚴,也能温暖他人的博大的愛。

簡愛電影觀後感 篇三

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傳世經典,自問世以來不斷地被搬上舞台和銀幕。電影人對這個故事頗為熱衷,從早年奧遜·威爾斯(《公民凱恩》)版本到近期威廉·赫特(《大寒》)版本,在歷時半個多世紀以來,伴隨着7、8個版本《簡愛》影片的誕生,不同的代電影人在各自的作品中用自己的角度闡釋對作品的理解,同時也推動了這部經典名著在全球的普及。1970年的喬治·斯科特飾演的版本歷來被公認為是所有版本中改編得最恰到好處的——既忠實於原著精神,且故事結構更為緊湊,愛情主題更加突出。蒼涼靜謐的英國荒原,神祕詭譎的古堡,加上“老戲骨”喬治·斯科特(《巴頓》)的表演,將一個維多利亞時代哥特式的愛情故事演繹得悽美動人。喬治·斯科特的表演無疑是本片的一大看點,他的激情演繹使其他版本的羅切斯特黯然失色,其鋒芒直逼早年的奧遜·威爾斯。而蘇珊娜·約克外表沉靜,含蓄內斂的風格也被評論界稱為最接近原著簡愛的精神氣質。本片的主題音樂更是大手筆,它出自著名音樂人約翰·威廉姆斯之手。這一主題曲把本片的愛情主題推向高潮,更成為該版本的標籤,至今仍在不同的音樂會上被演奏。

對於中國觀眾,這一版本的意義尤為特殊——它被無數次地製成錄音剪輯,在全國各地的電台一播再播:它被製成各種版本的錄音帶,被“聽迷”們爭相購買,聽這部電影着迷的人甚至比有機會看這部電影的觀眾還要多。對於出產了無數配音電影精品的上海電影譯製廠,《簡愛》堪稱精品中的精品。在觀眾每一次選出的配音作品中,《簡愛》無不位列三甲。它從台詞翻譯到演員表演,無不成就了一種典範。這是配音大師邱嶽峯與李梓的顛頂之作,他們用聲音拓展了新的表現空間,豐富了電影這一“視聽”的藝術在聽覺上的美好體驗。邱嶽峯塑造的羅切斯特,或憤懣,或柔情,或倦怠,或狂暴,無不讓人動容。而李梓演繹的簡愛在不愠不火的聲調裏展現出細膩的情感變化,或温婉,或堅定,也在更深層次上豐富了簡愛人物的形象。他們的聲音有表情,有形象,有情感,一寸一寸都是鮮活的。

本片是20世紀70年代初拍攝的小成本電視電影,雖然由明星喬治·斯科特擔綱主演,但國外觀眾對其評價不高,在國外電影市場基本上沒有什麼影響力,是上海電影譯製廠表演藝術家們的精湛技藝使得她面貌煥然一新,成為觀眾心目中外國電影經典之作。經過邱嶽峯和李梓主配之後,多少觀眾為之傾倒,甚至有人在寒冷的冬夜剛看完這部片子步出影院,便滿懷激情吟誦起羅切斯特和簡愛的對白來。簡愛的愛情觀、價值觀、人生觀對不少女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孕育了一批中國式的女權主義者。大夥欣賞之餘,還找來原著細細品讀、比較,至今我還珍藏着它的CD錄音剪輯。以前市面上充斥的盡是奧遜·威爾斯和瓊·芳登主演的美國版,以及其它新版的《簡愛》,而這次全美的傾力奉獻總算讓我得償所願了。

這是一部特殊的電影,觀眾可以閉上眼睛,傾聽這來自靈魂的聲音。

伯莎梅森是簡愛的另一個自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不過似乎説得通。

鏡中的火,一樣的華炫,卻是冷的。非常特別的意象。

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經典名著《簡·愛》自問世以來便頗受追捧,曾被數度改編成影視劇,風頭一時無兩。對於它的影視版,我個人印象比較深刻的是1944年由瓊·芳登、奧遜·威爾斯領銜主演的那個版本,片中那貫穿始終的維多利亞時代的浪漫氛圍及迷離的哥特氣息至今仍令人沉醉不已比較而言,由泰盛文化出版的BBC於1983年拍攝的同名電視電影版在氛圍營造上則稍遜一籌,影響力也遠不如前者,但它也有自己的特色以及魅力所在。

眾所周知,凡是BBC出品的由經典文學名著改編同名影視劇系列在劇情上一般都較為忠實原著,不會有太大改動,雖然有人可能會認為其缺乏創新意識且過於保守,但卻不能否認它在創作態度上的嚴謹和認真。就拿這部《簡·愛》來説,BBC一如既往地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事無鉅細、不遺餘力地力求再現原著的精髓。

首先是選角方面。此版男女主角分別由提摩西·道爾頓和澤拉·克拉克領銜主演,皆堪稱形神兼備。前者是莎劇演員出身,有着豐富的表演經驗,曾出演過“007”系列電影中的《黎明生機》和《殺人執照》,由他扮演男主人公羅切斯特外表俊朗帥氣,性格矛盾複雜,不幸的婚姻經歷更是令人同情,故而從他一出場,便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至於後者,雖形象不如瓊·芳登那般討喜,但對於簡·愛這個角色而言,卻再適合不過——要知道,原著中的女主人公本就不是什麼美女,其樣貌平淡無奇,又瘦又小,故而澤拉·克拉克在片中的造型已堪稱形似,另外再加上其自身的勤奮努力以及道爾頓等好戲之人的提點幫襯,她更是充分發揮潛力,可算是近乎完美地生動再現了原著中那個經典的文學形象。

其次是佈景方面。在上個世紀80時代初,因各方面條件所限,很多影視劇大多都在攝影棚內拍攝完成,而這個版本的《簡·愛》卻用了相對較多的外景,譬如黑夜初遇、花園求婚、心靈感應等諸多橋段,基本都是在户外完成,在視覺上更顯真實感。當然,這個故事只所以吸引人,最重要還是因為“愛情”這個主題以及女主人公對待愛情的態度。當灰姑娘遇上白馬王子,而且還愛的纏綿悱惻,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女生都會願意為了這樣一段愛情而付出一切或放棄一切,簡·愛這個外柔內剛的女生雖亦甘心為之生死相許,但卻無法置自身一直堅守的信念與尊嚴而不顧,她的那段經典台詞堪稱是她紛繁複雜的矛盾心事最淋漓盡致地寫照——

“您以為我窮,不好看,就沒有感情嗎?告訴你吧,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難以離開我,就象現在我難以離開你,上帝沒有這樣。我們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經過墳墓,將同樣的站在上帝面前”因為她的堅持,她差點就永遠失去了那段真摯的愛情;但也正是因為她的堅持,才會令羅切斯特對她愛的銘心刻骨,才讓無數觀眾閲盡千帆之後依舊對這個雖無美貌但卻堅強、獨立、熱情、純真、善良、痴情的平凡女子記憶猶新。

其實,愛情本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只不過它不僅僅是二人世界的你儂我儂,更要愛的平等,愛的有尊嚴,這樣才有可能有個幸福的結局。所以如果你也曾被《簡·愛》的愛情所感動,那麼當愛情降臨的時候,請記得認真做自己,簡單去相愛。

《簡愛》的電影觀後感600字 篇四

人,不因為美麗而可愛,卻因為可愛而美麗,以前我總以為這句話不是對相貌平平的女孩子的讚美,而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恭維,當我在一次細細的讀完《簡愛》,回過頭來思考時,我覺得我才真正開始理解它真正的含義。

《簡愛》記敍了一個出身卑微、父母雙亡的孤女成長的歷程,而其中有又插入了精彩的愛情故事。喜歡這部作品有兩個原因:第一,如同作品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別開生面一樣,書中對愛情故事的描寫也與眾不同,沒有任何露骨、低俗的刻畫,而是讓男女主人公談了一場純淨、動人心絃、至高無上的戀愛。他們的愛超越了外貌、地位、金錢、年齡,完全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礎之上,是需要用心細細品讀才能體會的。第二,簡·愛迷人的品格與氣質不僅贏得了羅切斯特的愛和其他人的尊重,也贏得了我的心。相信每一位讀者心情都會跟着小説情節的發展而時起時伏。

讀完此書,我完全被簡·愛獨立自主,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那豐富、明確、堅定的追求女性社會上的獨立與尊嚴的個性所深深的震撼。我也為海倫的愛心、真誠、智慧所感動,是的,雖然她在人世間的生命是短暫的,可她的一生卻綻放出流星般的光芒。我還為羅切斯特先生的熱情奔放、敢作敢為,、敢愛敢恨、有同情心而趕到敬佩。

《簡愛》就像是現實生活中的“灰姑娘”的奮鬥史,簡愛堅強的面對困難,挫折,她還追求男女間的平等,窮人與富人之間的平等。正如她所説的那樣:“我跟你有一樣的靈魂,有一樣的心。”

我反覆讀了好幾遍《簡愛》,也流了好多淚,是同情、感動的眼淚,也樹立了奮發進取、自強不息的信念。漫漫人生道路上,《簡愛》是我的精神財富,將鼓勵我不斷前進。

簡愛電影觀後感 篇五

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在電腦裏下了很多國外優美的電影來看,用優美來形容,主要是因為我還認為自己是個小文藝範的青年,除了昨天弟弟要下載下來然後用U盤考到電視上看的《鬼鏡》之外,我的電腦裏都是類似《觸不到的戀人》、《面紗》之類發人深省的片子。感謝豆友們的分享,你們讓我這個宅在家裏過的壬辰龍年,有了很多顏色。

初四了,送別來家看望姥姥和母親的表哥一家三口之後,我便一個人躲在店裏,對着沒有聯網的電腦,伴隨着外面偶然響起的鞭炮聲,一個人安靜的看完了著名名著《簡愛》改編的同名影片。

我悠然記得,國中時候的我是很喜歡讀這些名書的,以至於去年還和前任男友打賭説那個寫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著名的作家是否叫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結果,我的記憶幫助我贏了一頓肯德基。但是坦誠地説,諸多名著,讓我能叫上主人公名字的卻真的很少,感謝這部書的作者夏洛蒂給我們美麗而嚴肅的主角起了簡愛這樣一個簡單的名字,而男主角,我真的是重新翻看了電影,然後讓段落定格在名字那一塊,才順利的將他的名字寫在了你所看到的這篇文章當中。

我一直不在乎我的文字有多少人看見,自然也就更不在乎有多少人喜歡或者覺得我嘮叨了。以下,是這部電影給我的震撼。

擁有悲慘的童年命運,其實並不足以讓觀眾為之感歎。那些年少時的痛苦經歷,在很多時候,都變成了成年人回憶中的一抹顏色。世事自有註定,因為有那樣不講理而且溺愛自己孩子的舅媽,讓簡愛到了一個嚴酷的學校中接受教育,而晚年的舅媽自己,也必然是孤獨無疑的。在學校的故事,幸而導演沒有用大篇幅去表現,不然類似孤兒的友情、互相的依賴這樣的劇情,雖然仍然讓人有些許感動,但與無數電影的雷同,大抵就稱不上名著了吧。我想,無論是作者夏洛蒂還是影片的導演埃裏森都無疑是想將簡愛童年少年的遭遇,變成成長後性格的奠定基礎,也讓這樣一個嚴肅、美麗的女孩,變成我心中有一個女神。

影片用了整一個倒敍的形式在表達,然而,沒有任何鋪墊的開始,當簡愛第一次在森林裏偶遇羅切斯特的時候,我就認定,他們之間,一定應該有故事。

於是,就這樣發生了,一個有錢人,愛上了一個簡單、聰明、美麗的家庭女教師,雖然足夠吸引,但觀眾免不了要更多的驚喜。因為面對一個話不多,但句句有內涵,收養了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女孩,工作長年在外,而行蹤詭異的男莊主來説,就簡單因為世俗的眼光,順從或者逆反一個年代的固有偏見,這樣的愛情故事,似乎並不足夠吸引。如此想着,跌宕就這樣來了,原來羅切斯特已經為了錢財,迫於父親的要求,在十五年前與梅森成婚,而重度精神疾病患者梅森的存在,成了簡愛忍痛離開羅切斯特的原因。

然而故事最讓我感動的地方也許並不是愛情,而是簡愛離開莊園做了一個卑微的小鎮老師,從救助她的約翰先生口中得知去世的叔叔留給她一大筆錢的時候,她的第一個要求,竟是要和約翰及他的妹妹們成為一家人。也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兄妹間的擁抱,讓我下定要寫這篇文章的信心。

當時的簡愛,被親情出賣,被愛情欺騙,以為可以在一個沒人知曉的地方度過餘生,就連突然降臨的財富,她也並沒有興奮。然而這樣警惕、沒有安全感的女人,竟然如此簡單的相信了約翰,想得到兄妹的關懷,是的,她是值得關心和愛護的。

但是,她簡單的要求也並沒有被成全。我們姑且不去討論約翰這個人物,是真的愛上她,還是揶揄她的財富。她跑了,她似乎聽到了她愛的'人的召喚,無論他是否做錯,總之,她就是跑了。

在影片的最後,她回到了羅切斯特的身邊,美麗的城堡被梅森燒燬,而她愛的人,也變成了盲人,可是我分明在簡愛的眼中,看到了快樂,看到了那種如釋重負的坦然。他們温柔的擁抱,説着:A dream,Awaken then。

像所有女孩一樣,此時我也在想,他們應該也不是一無所有,畢竟羅切斯特的財產肯定不止一座城堡而已,畢竟簡愛自己,也繼承了3萬英鎊的財產。是的,我始終相信,他如此對待梅森,把她關到城堡的小房間,總是有錯的。那麼城堡的毀壞,眼睛的失明,對於他,也該算是一種懲罰。然而我們美麗的簡愛,也似乎要經歷一場大徹大悟之後,才能像鳳凰涅槃一樣,更加耀眼美麗。

寫文字的中間,店裏來了兩個酒鬼,被我勇敢的趕出去了,如師傅説的一樣,這,應該是纏繞我的大問題,內蒙古地區,尤其是呼倫貝爾,尤其是我的小店所在的位置,酒鬼特別多。現在是17:30,在中國最北,天色已經足夠暗淡了。因為要將文字錄成音頻,我反反覆覆讀了很多遍,覺得沒有什麼語病之後,開始寫最後一個段落。

女孩,女子,女人。這三個詞語中,不知道有沒有明確的界限,我也並不是足夠老,所以當然沒資格倚老賣老。只是,漸漸地覺得自己的心態變得足夠沉穩,不會因為失去些什麼,而沮喪自棄,更值得高興的是,對於一些開心幸福的事情,我還是存在很多幻想的。像片中的簡愛,雖然受過很多傷害,但對於平淡的生活還是簡單接受,並且樂在其中。努力,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手邊的工作,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與身邊的朋友交往。笑容恬靜,學會傾聽。

當然,最重要的,無疑是要相信,愛的存在!在它出現的時候,努力去迎接,用自己,最美麗的姿勢……

簡愛電影觀後感 篇六

寫在前面:十八、十九世紀的英國,整個社會還是很封建,對女性的束縛、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差別還是很嚴重。

這部電影和原著的內容基本上是一致的。電影是不同於文本的視覺藝術,所以在影片中用了插敍和倒敍的方式來講訴簡愛的故事。但是這不是我想要論述的重點。由於兩種藝術表現手法的不同,差距自然存在。我更關注的是原著中對簡愛的個性描述在影片中的展現。

這部影片我之所以推薦也在於此,它對簡愛這個人物的刻畫還算是原汁原味。十八、十九世紀的英國,整個社會還是很封建,對女性的束縛、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差別還是很嚴重。而在簡愛身上就體現着這種反抗性,對男權的反抗,對不平等的社會的反抗,在書中這方面的內容體現得更為突出。但是在影片中,這方面的內容展現得稍弱,不注意會理解為只是一個愛情故事而已。簡愛與羅徹斯特之間的愛情,是不能與我們現在所理解的愛情畫上等號的。它帶有尊嚴和自由的印記。

也許會有人不理解,如果愛一個人不應該是在對方最需要自己的出現嗎?為什麼簡愛在瞭解羅徹斯特的痛苦之後卻選擇離開?前一問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要出於適當的情境之下。簡愛如果選擇留在羅徹斯特的身邊可以説,她是很愛對方的,可是她將失去自由和尊嚴。在那個時期的英國是一夫一妻制,所以她將無名無分。這也意味着失去自尊。眾所周知,結婚之後,女方將改成男方的姓氏,這種舉動也意味着失去自由。簡愛並沒有逃脱出世俗的框架,雖然她力圖追求和男性一樣的平等,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她還是讓步了。所以她所能做的只是逃跑。當聖約翰要求娶她妻子的時候,她最終逃不過自己內心的衝動,回到羅徹斯特身邊,但是這次她可以放心的在愛人身邊,因為對方已經一無所有,甚至殘疾了,某種程度上可以説他們是平等的,是彼此需要的。羅徹斯特的妻子自殺了,對他們來説世俗的障礙已經消失了。

自由和尊重是愛情的前提。這是他們之間的愛情教會我的東西。也是這部影片給我的最大收穫。總説二十一世紀是民主和開放的時代,可是每天都會出現的各種離奇古怪的新聞,讓我不得不説,這個時代的女性更加作繭自縛,更加封閉和軟弱。夏洛蒂勃朗特所處的那個時代,女性正在積極爭取自由和解放,而幾百年後的女性反而追求依附於男性的生活。這是歷史的反覆性嗎?

這個時代的確很開放,所以找不到道德標準;這個時代也很寬容,所以各種人都有解脱的藉口。但是隨之而來的是信任的喪失,真愛的泯滅。很多人痛恨小三和情人,很多人都不會對這種人投入真正的感情,所以他們也採取相應的對策,為自己的後半生攫取更多物質上的保障。當大家撕破臉的時候,美其名曰“各取所需”。難道小三和情人就沒有真心嗎?當然不是的。就拿現代畫派的鼻祖畢加索來説,他可是情人滿天下啊,雖然這樣講有點誇張,但事實上他的情人真的很多。但是他的情人即使是無名無分也是心甘情願和他在一起,為他生孩子,即使她什麼都得不到。甚至最後連對方的真心都失落了。如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與愛人波伏娃,一生維持着朋友兼戀人的關係。這是一種無形如蜘蛛網的關係,沒有自尊和對自由的渴望,如何可以維持?

不是因為他們是偉人所以可以做得到,而是他們做到了,所以更加偉大。如今中國有很多人看似很開放,追求男女平等,追求愛情的開放和自由,卻沒有抓住它們的精髓,東施效顰,越走越遠。現在的女性有什麼資格説沒有能力獨立、自尊和追求自由,現在的社會在法律上、在輿論上都是提倡民主和自由的。比起那些女性抗爭的年代已經好得太多了。

不能單純責備如今男人的花心和控制慾,也不能單純地譴責潛規則,孤掌難鳴,有人願意助長風氣,也是無可奈何。想要改變這種情況,還是得消除這種風氣方可。